為什麼很多譯者在翻譯日文時把日文中的漢字直接保留譯成漢語?(而不用通行的漢語辭彙)?

總感覺這種譯法很怪,比如 文化祭 巷說百物語 新參者 流星之絆……(還有株式會社為什麼不譯作股份公司?)


我想從比較嚴肅的角度來回答一下。

之前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導師特別注重我對日文漢字概念的使用,他非常反對直接將某些日文漢字概念照搬過來使用——我是中國人,我寫的文章首先得讓中國人能理解。當然也並非完全禁止使用這樣的辭彙,但必須建立在解釋清楚的基礎上。受導師的影響,我現在對日文中的漢字辭彙有種偏執,每當聽到有人用「既視感」,我都會在心裡小小地吐個槽。

不過流行文化和學術畢竟是兩個世界,我只說後者。

比如「權門體制論」,這個就屬於導師強調的需要經過解釋才能使用的詞,因為「權門」這兩個字在中文語境里沒有完全對應的詞,但按照字面又不是完全無法理解,跟門閥有點像,不過還是有差別,如果不經解釋就加以使用,難免會令不熟悉相關知識的人產生誤解。

又比如「氏長者」,是我認為不宜直接照搬使用的,因為這個詞翻譯起來並不困難,沒有必要照搬。我個人將其翻譯成「家族領袖」,可能還需斟酌。

總的來說,如果是學術用途,我傾向於盡可能地將日文的漢字概念中文化,不好翻譯的也應在解釋清楚的基礎上使用,以求嚴謹。


最近在翻譯日本刑法學和法制史的論文,同樣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題主所列的如文化祭這樣的詞語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可能已經不算陌生了。但是流星之絆這樣的詞,不經過解釋,沒學過日語的人肯定不懂。但是鑒於他是一部電視劇的名字,沒有必要誰都懂,看了電視劇的內容之後,自然就明白了。

說說最近做的翻譯吧,有幾個詞挺讓我抓狂的。比如日語中的年中行事,這個其實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開始和學法制史的博士學長討論的時候,打算直接在譯文中用年中行事,然後通過注釋的方式進行解釋,但是翻譯之後看了譯文,簡直不能更扎眼。因為這個詞本來就不是中文詞,所以最後採用「傳統節日慶典」這樣的翻譯,但是這麼一變就又顯得很羅嗦,不簡潔,所以只能將就了。

除此之外還有「受容」等詞語。這些詞語在中國找不到很確切的對應詞語,只能由譯者通過上下文的語境去找出最合適的解釋。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求一個譯者不僅要對外語精通,同時對於自己的母語也要精通,如果自己母語的辭彙量不夠,語言邏輯學得不夠好的,翻譯出的東西就會非常翻譯腔。


對於熟悉日本文化的讀者來說這些詞是他們辭彙表的一部分,根本不用翻譯。你看a站到處都在說什麼人生進路相談,母上父上以上什麼的


瀉藥

當你接手一份翻譯原稿的時候,你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將你手中的原稿翻譯得讓中國人看的懂。

你說對不對?

可是呢,並不是所有日語單詞到中文裡都有簡練的中文單詞與之對應,而且國內對這個詞又沒有統一的叫法。通俗點說,這叫詞窮

這個時候翻譯會出現以下情況

(以 明日から文化祭だよ 為例)

1.強行解釋,但會使句子特別不舒服

從明天開始就是校園文化活動了哦。

2.找到中文類似代替品代替,但需要想像力和辭彙量,以及會考驗翻譯者對句子靈活修改能力,而且缺少日本風味。

我們學校明天文化節了哦。

3.採用日語原詞

明天就是文化祭了哦。

明顯第三個不僅可以解決詞窮問題,還可以帶入本土風味,為國際文化交流還作出了貢獻(霧),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但是呢,你要創造新的詞會給閱讀者帶來一些困擾,所以說這些自創詞不要過多,或在文章下面寫注釋解釋清楚為好


1. 譯者水平不夠.

1.1 低端: 不認識日語辭彙,以為照搬過來會有人看懂.

1.2 中端:認識日語辭彙,但未意識到漢語里有對等的辭彙.

2.譯者水平夠

2.1 譯者希望造成翻譯腔的效果,有意為之.

2.2 譯者希望保留日語漢語之間微妙的差別.

2.3 出於別的考慮,如法律、歸屬、宗教等問題.


由於英語的優勢,現代中文有好多音譯詞甚至直接是字母形態的英文。同理,日本的文化影響也很強,直接拿日文詞來使用,保留了日本原始風味,又比較潮。而且有的概念確實是中文原來沒有的,日本漢字詞補充了這部分缺失。

比如 寫真—相片,萌—可愛,現在新來的日本漢字詞也不少。

另外,同文字體系有利於辭彙交流。中文、日文都用漢字,辭彙交流就方便。這也是一個原因。


總感覺這種譯法很怪,比如 文化祭 巷說百物語 新參者 流星之絆……(還有株式會社為什麼不譯作股份公司?)

1,公司名字一律不動是原則。

除非有專用的日語(中文)公司名,否則一律不動

中國的「XXX有限公司」翻譯到日語也必須是「XXX有限公司」

否則人家去查公司備案怎麼搞?

2,語言的變化和相互影響是必然的。

中文不是一成不變的,日語也不是。都經歷了多次的影響與變化。

強調【日語正統性】都是沒有意義的。中文同理。

比如下例被認為是錯的

赤いです

さしていたただく

見れる

被認為是【日本語の亂れ】。中文有也有類似的例子:

天空是藍的。(應當是「天空很藍」)

天哪,我的老夥計,你想知道什麼是「翻譯腔」,真是見鬼,其實我也並不太了解。

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們為什麼不坐下喝杯咖啡呢?

哦,我是說,可以順便等等那些真正了解這件事的人來告訴我們答案,我發誓,在知乎會有這樣的人的。還有什麼會比等待答案更令人興奮的呢?

該死,現在還沒人來認真回答這問題,而且,我的寶貝兒,這愚蠢的像驢子一般的人寫出的答案竟然有人贊同,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嘿,你們這些亂點贊同的人!小心我用靴子狠狠踢你們的屁股!我發誓我真的會這樣做!

好吧,這貨叫做翻譯腔。通常被認為是是負面的,

但是外文和本國語言本身便不是完全對應的,

而這正是言語的有趣之處

因而一位強調如何消除外語痕迹是很無聊的事情。

當然,這裡不是讚揚這樣的翻譯

而是從言語變化的視點來看,這一現象是理所當然的。

作為翻譯來說,可讀性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因為過分保留原有辭彙導致可讀性下降,也是不能接受的


你知道有多少中文辭彙就是因為這樣的翻譯而新造出來的嗎?而且即能理解,又能保留原味,我覺得挺好的呀。

再說了,這也不只是日語的現象啊,厄爾尼諾 謬斯女神 佛陀 這都是外來語直接音譯的結果啊,現在不是都被廣大群眾運用純熟了嗎?這沒什麼不好的。


因為很多詞真的很難翻譯出原來的意思和感覺,我之前翻譯過一點文章,略有體會。

就比如說題主提出來的「文化祭」,我再補充個類似的「學園祭」,這兩個詞我遇到的話肯定不會去翻譯,就這麼直接拿過來用的,原因有兩點:

1.中國大陸地區根本就沒有類似「文化祭」的概念,簡體中文裡也沒有對應的辭彙可供翻譯。

2.你很難對「文化祭」下一個定義或者做一個歸納,所以你也很難用中文去造一個差不多意思的詞然後還能讓大家一看就懂。

還不如直接拿來用呢,反正這個詞也是漢字辭彙,「祭」的意思和古漢語大差不差,現代意義上的「文化」這個詞本來就是日本人創造的,所以只要對日本的校園生活有一點了解的話多少就能理解這個概念,實在不行我可以加註解強行普及背景知識嘛。

而且話說回來要是真造了一個什麼詞來代替「文化祭」,估計一些原作黨們又該不滿了。

至於題主後面提的那幾個詞——「巷說百物語 新參者 流星之絆」,都是作品名啊!其本身就算放在日語里也不算簡明易懂,我谷歌完了之後覺得現在的簡體中文環境里肯定是沒有對應的詞的,而要解釋說明這個詞的話需要搬上來整個維基百科頁面……乾脆當專有名詞算了,讓懂日語的自行體會意境,翻譯這個幹什麼。

更新:

有位知友認為「祭」在中文裡是祭奠亡者的意思,不適合表達原本「文化祭」的意思,我在這裡加一下我的理解。

「祭」最開始是「祭祀」的意思,而且是祭祀神明而非亡者(「言人事至於神」 via康熙字典),這一點上中日保持一致,而後中國這邊出現了對死者的"祭奠",而日本「祭」的意義卻逐步擴張到「祭典」,而差不多的東西在中國可能被稱為「廟會」。再後,隨著近現代化的推進,兩國的「祭」里「祭神」的意味都降低了,在中國大多是祭典死者的意思,而日本則在「祭典」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向「慶典」靠攏,所以有了「文化祭」這個詞。「祭」這個字在中日的語言里有一定關聯,起初的意思可能是相同的,在這種同源性的基礎上,中國人理解日語的「祭」的難度應該不高。看看現在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一些就是來源於對神明或先人的祭祀。用「祭」來表示校園節慶在當下也是有語義基礎的,並未失當,我是這樣認為的(奇怪的翻譯腔出來了……)


現代漢語很多都是日語辭彙,照題主以及一些回答者的意思,凡是日語辭彙都要翻譯成中國本地辭彙嗎?

日語辭彙列舉: 白夜、半徑、飽和、保險、保障、備品、背景、編製、採光、參觀、常識、場合、場所、成分、成員、承認、乘客、出口、出庭、儲藏、儲蓄、傳染病、創作、代表、代言人、德育、登記、登載、敵視、抵抗、發明、法律、法人、法庭、反動、反對、分配、分析、封鎖、否定、否決、服務、服用、、概括、概略、概念、概算、固定、固體、故障、關係、廣告、廣義、歸納、化石、化學、化妝品、集團、集中、、機關、機械、積極、基地、計劃、記號、記錄、建築、鑒定、講師、講壇、講習、講演、講座、教養、教育學、階級、接吻、節約、結核、解放、緊張、進度、進化、進化論、進展、經費、經濟、經濟學、經驗、精神、景氣、警察、劇場、決算、絕對、科目、科學、可決、客觀、客體、課程、肯定、空間、會計、擴散、勞動、勞動者、勞作、累減、類型、理論、理念、理事、理想、理性、理智、力學、立場、臨床、領海、、領空、領土、論理學、論壇、論戰、落選、脈動、漫筆、漫畫、漫談、盲從、媒質、美感、美化、美術、民主、敏感、明確、、命題、母體、母校、目標、目的、內閣、內幕、內勤、內容、內在、能動、能力、、偶然、派遣、判決、陪審、批評、平面、評價、騎士、企業、氣體、氣質、前線、強制、侵犯、侵略、勤務、、清算、情報、權威、許可權、權益、權利、人格、人權、人文主義、人選、日程、商業、社會、社會學、社會主義、社交、社團、身分、失效、時間、時事、時效、、思想、死角、所得稅、、探險、探照燈、特長、特務、同情、同計、體操、體育、、唯心論、唯物論、衛生、文化、文庫、文明、文學、無產者、舞台、物理、物理學、憲法、相對、想像、象徵、消防、消費、消化、宣傳、宣戰、選舉、學府、學會、學歷、學士、學位、演出、演說、演習、義務、議決、議會、、藝術、意識、意義、銀行、銀幕、、元素、園藝、原動力、原理、願意、原則、運動、運動場、原子、雜誌、展覽會、戰線、哲學、政策、政黨、支部、支配、支線、知識、直觀、直接、直徑、直覺、直流、制約、質量、終點、仲裁、主動、主觀、主人公、主食、主體、主義、資本、資本家、資料、自律、自然淘汰、自由、宗教、綜合、總動員、總理、總領事、組成、組閣、組合、組織、最惠國、左翼、作品、作物、作者、座談等等。

還有,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共產黨,等政治名詞及諸如無線電、發電機、蓄電池、乾電池、電壓、電流等科技名詞都是日本辭彙。

以上舉例摘自「頭條號/文史點滴」的《你沒注意其實日本人給我們輸送了很多漢語辭彙》

最後請題主及一些回答者用中國本地土生土長的辭彙翻譯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好了!


說我自己的情況,發生這種事是因為漢語和日語都沒學好。我的一小部分工作是要把客戶的郵件譯成中文報告。基本每封都有"別紙のとおり"送付しました"之類的。學了這麼久日語,剛接觸時候翻不好,第一個直接翻成如另一附件所述。後者直接翻成附送或送付。也不知道當時的客戶看懂了沒。。。所以,其實就是沒學好。


因為譯者的國語水平太差or國語里根本沒有對等的概念與之對應。


其實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原因:

1. 製造文化疏離感,顯得神秘、有異域風情。

2. 裝逼。

前者是中性,後者就只能呵呵了。

P.S.翻譯是一種藝術。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現在外語教育普及,使得很多人以為外語說的不錯了就自然可以當好翻譯,就好比小時候練了幾年鋼琴就準備開獨奏會一樣。很多時候你感覺「中文裡沒有辦法翻譯」,可能就是因為你的目的語和源語的文字功底還不夠。舉個例子:很多人說offer沒法翻譯,其實就是錄取,硬要說什麼「給我一個offer」,「拿到了一個offer」翻譯不了的,就好比說「做我一個favor」翻譯不了一樣,其實是自己水平不夠罷了。


蠢唄,表達能力又差。


中文中有很多日來詞而且已經讓人們熟悉到根本不知道是日來詞,以後還會更多。


語言和文學一樣

都具有不可翻譯性

樓上的答案也有提到 很多日語辭彙在漢語中沒有對應的事物 那麼就直接照搬日語漢字辭彙 時間久了 也就成了約定俗成的東西 大家自然容易理解一些了

古時中國翻譯佛經的時候 更是直接音譯然後註解 現在我們看到不也多多少少能理解


講真,中日文在全世界中應該是非常特殊的兩種語言之一,這兩種語言的一部分詞,可以直接拿來用,而其他語言要麼意譯要麼音譯沒有其他,直接拿來用叫什麼譯?拿譯(服)?


因為翻譯不出來


株式會社為什麼不譯作股份公司的原因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國清朝就有 股 這個概念了

所以後來法學發展的時候(新中國抄民國,民國抄日本)概念就沒有用 株 ,而是用 股

後來就是股份公司,不是株式會社


日語是一門"造語力"很強的語言("造語力"這個詞也在中文很難找到貼切的對應詞),凡是能接觸到的種種細節、現象,日語幾乎都能造出一個詞作為一種概念來指定它。

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日光透過樹木上的綠葉在地上落下的斑駁的樹影",在中文的使用中,幾乎誰都不會想到用一個詞來指定這種東西,但是日本人就能造出一個叫「木漏れ日」的詞來指定這種東西。

日語造出了太多中文沒有造出的詞。翻譯歐美的辭彙,當想不到對應的、貼切的中文詞時,只能用譯音來代替;但是很多專業的日語詞明明就是寫成漢字的,翻譯時想不到對應的、貼切的中文詞,就不用硬搞一個譯音出來了,直接照搬漢字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人回到10年前,他能引領網路流行語的熱潮嗎?
為什麼全世界都歧視華人?
有哪些你曾經認為是假的,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事?
英國王室究竟有什麼作用,為什麼保留?
如何評價「矯枉必須過正」?

TAG:日本 | 文化 | 日語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