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經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教科書中的哪些理論有可能被改寫?

目前,主流經濟學主要由於哪些理由不認可神經經濟學?合理嗎?

隨著"神經經濟學"的發展,是否有一些經濟學基本理論可能被改寫?


不邀自來一發。

主流經濟學家不認可神經經濟學的原因是再顯而易見不過的,不過這個理由要求認定「經濟學是一門經驗科學」這個前提。不過據我所知沒有哪個經濟學學派不認可這一點,即使是覺得計量經濟學是大垃圾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也一樣。

也就是說,認可經濟學是「經驗科學」,但經濟學家對「什麼可以構成經驗材料」持不同觀點。

主流經濟學曾經經歷過一段「去心理學化」的歷程,這段歷程從小穆勒的《關於政治經濟學的定義》這篇1840年左右的文章就開始了,中間的重要人物是羅賓斯、米塞斯、帕累托和希克斯,最終的高峰是薩繆爾森和豪薩克的「顯示性偏好」理論。這個過程中這些經濟學巨擘們試圖論證的問題就一個:只有外在與決策主體的「選擇"是可以觀察的、合法的經驗材料。簡單說,如果經濟學家觀察到了某人在可以選擇一個蘋果和三個香蕉,也可以選擇五個蘋果和一個香蕉的時候,選擇了一個後者,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1,3)succeq(5,1)。這樣,只要關於選擇行為的數據足夠多,你對所有消費束的偏好就可以根據這個原則推導出來。

顯示性偏好方法的核心在於一個叫做「無關選項無關性」(IIA)或者「顯示性偏好弱公理」的東西,我比較喜歡把它叫做「菜單無關性」,也就是說,如果x,y,z是三個選擇,而且所有包含它們仨的菜單裡面z都不會被選,那麼有沒有它不影響選擇。大多數高級微觀教材上來都會告訴你,有了這個假設,加上一些拓撲學條件,那麼從選擇中推導偏好的努力就是能成功的。不過現實中菜單依賴性確實存在,比如自我控制問題、後悔厭惡問題、阿瑪蒂亞森提到的道德問題等等,後來經濟學家也改進了方法,比如McFadden的量子決策理論、阿瑪蒂亞森的alpha原則和eta原則等等。

顯示性偏好觀點在去心理學化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例如埃奇沃斯和傑文斯的「邊沁主義」觀點等等。不過限於當時的主流心理學是現在看比較不靠譜的行為主義,再加上那時候人們確實沒有什麼其他方法真的去度量所謂的心理變數,所以漸漸地邊沁主義的想法被擱置了。埃奇沃斯與帕累托的幾封私人通信當中就對這個問題產生了分歧,埃奇沃斯只承認心理變數「暫時」無法度量,但遲早還是可以的。從現在看,整個微觀計量的方法都是從顯示性偏好方法開始的,這也就是題主所謂的「主流經濟學」。

不過到了1990年代核磁共振技術突然出現了,上世紀初的那場爭論又死灰復燃了。不過主流經濟學家的態度還是一樣的,只有選擇是經濟學該有的數據,神經數據不行!記得研一的時候浙大的葉航老師在山大經濟學院做了一個超越新古典的講座,講完了滿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清楚地記得坐在我前面的大齡女博士一臉錯愕地問身邊的另一個大齡女博士:「這還是經濟學嗎?」這個觀點清清楚楚地寫在了Gul和Pesendorfor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The case of mindless economics"裡面,不過Colin Camerer馬上寫了一篇"The case of mindful economics"作為回應,這算是兩伙人近年來最著名的一次撕逼。GP的觀點,神經數據不能證偽經濟學理論,只有選擇數據可以,Camerer的觀點:神經數據大多數時候不能證偽經濟學理論,相反我們只是想提供經濟理論的證據。

我個人的觀點,這其中旗幟性的文獻是Kahneman的那篇"back to Bentham",文章把邊沁的「決策效用」和「體驗效用」的概念挖了出來,這個綱領其實也是神經經濟學主流的「生理期望效用理論」的綱領,把從前明確呈現的消費束之間的選擇變成了「解碼——報償預測——選擇」三個過程,並且無比強調注意力和雜訊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

看到這兒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就很清楚了,據我所知,暫時沒有。曼昆可以在第五版的《原理》當中貼一篇關於神經經濟學的專欄,但是真要找一個理論足夠寫到裡面去好像真還找不到。相反,神經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很大的不同就在於它經常能驗證決策理論的祖師爺們出於「李嘉圖罪惡」搞出來的決策模型居然一次一次地猜對了,包括期望效用、貝葉斯學習等等,詳見Brocas(2012, JEBO)。

不過,如果說神經經濟學真的有可能改變經濟學教科書的地方,那應該是直接推翻「偏好」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偏好這個概念必須和「均衡」放在一起才有意義,如果允許決策過程中存在著無處不見的noise,那麼其實討論均衡就沒什麼意義,況且經濟學中的兩大均衡:瓦爾拉斯均衡和納什均衡的穩定性本來就是硬傷。這時候,無論你把決策過程刻畫得再天花亂墜,對市場結果的研究也並沒有什麼卵用。畢竟,經濟學是通過研究個體行為來揭示整體結果的,只研究個體那是心理學。經濟學家只要還抱著均衡概念不放,神經經濟學永無出頭之日。

另外一個可能的前景是親社會偏好,這個展開說能寫本兒書了,萬年巨坑,而且據我觀察這玩意兒已經變成了國內一批學術混子投機取巧的大本營,不說也罷。

就醬。


既然是可能。。。

1.偏好的完備性。對於蘋果和梨子,我並不是無差異。而是真的不知道...

2.能夠客觀測量效用.又是依稀記得...馮諾依曼藍色的書里好像說過,以前人們也不相信人類可以找到東西度量溫度,一切都是時間問題。(要是記錯了不要打我

3.風險價值理論。比如說,我們在不同參照點上如何衡量風險。類似prospect theory這樣...

4.expected utility...這塊半年前貌似大家都很狂熱的希望自己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現在不知道進展到什麼情況了。就是對於我們如何處理概率和維度的信息。以及如何整合兩者。從那幾個悖論開始,各種實驗。不記得名字了,我只看過Brian.Knutson (stanford) 的一篇.

5.common knowledge of rationality. 從Bhatt Camerer 2005中,我們可以依稀看到大腦如何處理不同層級的差異性。然而他只是從實驗現象中有推測,但並沒有更嚴密的論證。

6.合作與公平。各種激素類論文....哪個激素會讓我們更在意公平這種的。

太喜歡這個問題了...問的是「未來可能」。不然的話,還真沒看過幾篇讓我心服口服的。另,普林斯頓兩大牛mindless economist一文,真的是引經據典,非常有文筆的足足噴了70頁還是50多頁,非常精彩。


效用基數論,還有博弈論部分假設。

基數效用可能與多巴胺發放量有關,而fMRI和PET還有TMS可以做控制變數,找出特定腦區和行為的相關性。

理性人與納什均衡在鳥類身上也被發現。


改變倒是未必,倒是可以和醫學院的研究室搞點聯合研究什麼的,這經費可多了去了。


推薦閱讀:

民主如果被視為一種激勵機制,它是如何作用的?
Barro Regression 是什麼樣的回歸?和一般的 OLS 回歸有什麼區別?
日本國內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比中國大嗎?
比特幣價格波動主要受什麼影響?
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收費那麼高,讓普通大眾消費不起的?

TAG: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 神經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