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像DJI的飛行器發展的那麼好,國內diy極客和學生黨還有自主開發或者早就多旋翼飛行器的必要嗎?
學生和geek做和公司做是兩個概念,
就我對DJI和國內一些其他無人機廠商的了解,平凡的個人很難在這些廠商所關注的領域超過他們因為這些廠商也是由同樣優秀的人組成的,另一點是改善現有的好的飛行器需要的更多時候不是好點子而是豐富的經驗嘗試和巨大的財力支撐。
然則自己做著玩是為了攢經驗練手。另一點是在一些機遇期,比如新的機型新的設計流行起來的時候,這些經驗可能會助你一臂之力。世界上聰明人太多,新的機型和設計的出現往往僅僅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所以想抓住機遇,就得盯著相關領域的發展,比如dji也好小米也罷就是跟上了智能手機/硬體大潮,降低了供應鏈成本。
再有,汪滔就是玩航模出身的啊,玩航模中飛都飛不好還喜歡玩的人大有人在。。。這些人很多都成了飛行器設計師或者去搞無人機了。
你看,現在傳統直升機飛控已經成熟的什麼樣子了,我的朋友沒事幹就給我發一下他兩百千克的直升機靠著光纖陀螺在室內懸停十公分精度的視頻,我還是苦逼的折騰自己的控制器折騰了幾個月,都是積累啦。
=======================
btw,我覺得比如失控返航或者操作模式什麼的真算不上什麼新鮮的創新功能,這個確實開源社區和商業公司都做了,有的都做的好,有的都做的不好,但是總體來說我覺得DJI做的好一點。。。。。。。。。。。。。pixhawk的代碼我還是很熟的,我覺得pixhawk有嚴重的過度設計的問題。
DJI 相當於無人機中的蘋果/索尼,產品線覆蓋較為固定的高端應用。
如果有這些應用需求,買來的比自己做的好得多,也省錢省時間。剩下的應用還是要買其它品牌或者自己做,尤其是需要定製功能或者作為學習工具的場合。典型例子:常見的掌上四軸飛行器,很容易入門也很便宜,但是DJI嫌太小不做。照片見樓上 @孟祥飛 的答案。
dji的產品沒有那麼好。航模這個領域是少數比較奇怪的行業,即業餘愛好者常常比商業公司做得好。抱歉就以dji的產品真的只能叫航模。
現有在商業航模上的各類新奇功能,都是早早在開源社區就出現了的。簡單的如航拍,稍微高一點的如定高、懸停、再高級點的如GPS飛行、頭追、失控返航。
正是這麼多愛好者推動著這個領域的發展。大量的商業公司就只管抄抄。前段時間居然還有個國內做航模的公司在CCAV上宣稱失控返航是他們的創新功能。
以史為鑒,業餘無線電HAM是個很好的例子。畢竟也發展了100年了。早起的業餘無線電就是靠不同領域的愛好者推動發展的。在商業公司發現商機後,迅速聯合政府禁止業餘愛好者使用那些有商業價值的頻段。只留下一些被認為無用的垃圾頻段,這其中就有短波。後來HAM三人基於對短波的研究發現了這是唯一一個可以無需中繼就進行全球通信的頻段。再次由愛好者推進了領域的發展。在那之後,世界各國制定頻段資源相關規定時,都會給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各個頻段里預留一些小的頻段。
以當前航模領域的狀態,更像是80-100年前的無線電。整個領域是如此的不成熟,留下太多太多空白和機會。愛好者有足夠大發揮的空間。而政府、社會和商業公司最該做的,就是給愛好者留下一些空間。
很多年的經驗總結:很多年之前吧,想做航模,試製了幾架。再後來工作後,我覺著成品模型廠家那麼多,批量化做的還很好,我自己做了也掙不到錢。當時水平也低,覺著麻煩,就不做了。很多年之後,時間過去那麼多,也沒做成什麼。回想覺著,我如果十年前就研究模型,把它當一個事業來做,盡量做到極致,十年時間,勤奮一些的話也成半個專家了。重要的不是我們做就必須超越別人,而是別人能做,我們也能做,這也很重要。
機會都是給那些實踐的人,而不是一直停留在空想的人
我們經常忘記我們的初心,我們當初是因為感興趣做某些事情,而不是它能否馬上換成利益。你忘記自己曾經對某些事物感興趣的那種感覺了么?許多自然科學的重大發現豈不是因為作者感興趣和好奇心?像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生存很重要,掙錢也很重要,但「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1924年,記者問喬治·馬洛里:「你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為什麼很多geek,造飛機造汽車造潛艇,造各種已經有的東西。因為一個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喜歡造。就是喜歡探索。不為功名利祿,不為發家致富。我想這就是極客精神。保不齊某個時刻就會有革命性的發現。
玩航模,玩的是樂趣,我很樂意去學習控制理論寫個飛行控制程序,或者直接從網上下載一個開源的代碼。有些時候,從事一項運動為的不是利益,而是享受其中的過程。並且,說不定你和魔友一拍即合,打算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呢。當初我接觸航模是為的興趣,現在也是。貼個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2MzMzMzky.html
最後。程序猿改變世界(逃~)其實大姜最瘦魔友歡迎的應該是直升機飛控的時代吧。10年左右一套直升機飛控賣兩三萬,一套帶地面站的飛控賣五六萬都大把人買買買的。。不過那時候是好,只是不賺錢,然後呢,就是大家熟悉的多旋翼大姜來了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怎麼說呢,大疆的產品都是成品機型,一般人都能上手,自己卻 DiY的飛行器,可以隨自己想法而設計與調試。自己做是一種過程,自己也更肉容易滿足,在國外大多數飛行器都是自己設計研發的,這也是一個創新力的問題
因為別人做了,或者做的好,自己和他人就不做了。這種錯誤的理論為什麼反覆的出現?真是夠了。因為大眾、豐田、寶馬在中國都有汽車生產了,從低端到高端都有了,國內的汽車廠家是不是就該關門,咱們的大學也不用開什麼汽車專業。每年有50萬考生,其中2萬左右能考上的985和211,因為這些人都是學霸,出來後能創造的社會財富高於其他人,那是不是其它的48萬學生就不要費力去高考了,直接找工作算了。DJI是做的不差,但多旋翼飛行器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些缺點都是等待極客去佔領的高峰。飛控是一套演算法,是一種思維,因為人家做了,學生就可以不去做嗎?不去實際動手做做怎麼學習知識?
DJI其實只是面向消費級的多軸商家而已,技術說不上牛逼,不過市場營銷做得相當不錯,然而DJI售後簡直就是霸王條款,就僅此一點就可以讓我們廣大的消費者覺得DJI的東西誰用誰SB。真正的影視級航拍其實還是固定翼和直機多。最牛逼的多軸肯定在開源社區和骨灰級的DIY高手中。
推薦閱讀:
※據說螺旋槳飛機要想超音速,槳葉末端要數倍於音速,所以很難,那渦噴的壓氣機和渦輪為什麼沒有這個問題?
※有沒有用wifi控制四軸飛行器的解決方案?
※各個學校的航模隊現在處於什麼狀態與程度?
※求直升機設計教材?
※航空史上有哪些令人驚艷的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