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園、茶廠工作是怎樣的感受?
每天聞著茶香,是不是很舒服很享受?
曬青、搖青、炒茶、壓茶………………都是怎樣的事情?
1、小文藝的痴人囈語。
2、哪家茶廠同時有搖青和壓茶兩個工藝?烏龍餅?
3、這種想法,與舊時口頭喊抗日,腿腳卻跑到了大後方的延安的那些熱血青年類同。
4、想法越天真,破滅越迅速,採茶炒茶或壓餅,隨便讓有此念頭者練上一上午,估摸也就歇菜了。
攝於今年3月中旬,鍋內壁溫度220℃,茶菁溫度約60℃,拍攝時間是凌晨00:50,這已經是在連續六個小時的殺青之後了(每鍋平均半小時,沒有用省力的悶炒,全程站立腰向前微彎,中間只有兩次短暫的休息喝水),小清新,來試試?【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
武夷岩茶4月20左右開始至5月20結束,每天平均休息4個小時,白天基本12點左右起來因為第一批青葉差不多到廠里了。
開始倒青「萎凋」根據青葉品種不同山場差異,晴天日光萎凋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不等,雨天我最高記錄7個小時「內鬼洞肉桂」至今被師兄弟嘲笑。。。 做青「製作工藝精華」為何大師稱之為大師就是看這一個步驟,因岩茶屬於半發酵茶,走水的過程之中產生髮酵,表現為綠葉紅鑲邊,三紅七綠。 這個過程之中經驗不足的師傅是看不懂應該怎麼做的,下圖處於第二手靜止狀態。1982年,父親從茶葉技校畢業。就進入了茶葉製作行業至今。從茶苗選育、栽培、種植、施肥、除蟲、到茶葉採摘、製作、精加工。一心專研茶,這半輩子愛打交道的就是茶。現在在我們當地,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師傅。我現在也跟著別人一起叫我父親---盧師傅。
80年代,茶葉還屬於二類物資,還是統購統銷時期。各鄉鎮小茶廠做的茶連隔壁鄉鎮都不能銷售,得把茶葉送到當地茶葉站。盧師傅當時主要負責的工作是把茶葉按標準樣,審評、分等級、歸堆,當時的茶葉有6級12等。然後送到當地國營茶廠進行茶葉精製。最後裝箱送到省級的茶葉公司,統一安排銷售。當時每年都有下達收購的定量任務。
那時候盧師傅還在和盧太太談戀愛。聽盧太太說,她當時去茶站看盧師傅。見他瘦瘦小小黑黑的,鼻子扁扁的,穿的一件軍綠色的衣服,不合身的長,衣角還破了,滿身滿頭都是茶毛。手裡拿著個鐵飯盒,準備去食堂燉飯。我一直想不通當時那種情況下我娘怎麼會看上盧師傅,後來聽我娘說:「因為他有個好穩定的工作啊,那時候在茶站工作是很牛很好的單位呢。」 然後他們就結婚了。細思極恐啊,要是盧師傅沒有做茶。是不是就沒有我了。
· 這是他們唯一的一張結婚照1986年改革開放,茶葉成為了三類物資,可以自由買賣。但要繳納特產稅和營業稅,約25%。所以那時候茶葉很貴的。一個月平均工資60幾塊,茶葉一斤就有將近20塊的。機構改革,茶站職工下崗,自謀職業。盧師傅進了茶葉局,並一直在很多茶廠里做指導師傅。
之後私營茶廠開始發展,90年代初各地茶葉批發市場興起。1994,盧師傅便自己開辦了茶廠,至今。
·圖為90年代初盧師傅有幸和張天福一同評茶
我經常開玩笑,我也跟著他去學做茶,他就一句話:「算了吧,太苦,太累,經常沒的睡覺的。」
他現在一天抽2包煙,都是因為以前熬夜做茶熬出來的。還好他天天在喝茶,可以稍微解解煙毒。不過我也是擔心的很吶。
盧師傅是他的所有朋友公認的灰常灰常能吃苦耐勞的人。我時常在想,他都說苦,是真的很苦吧。但他也是真的愛茶吧。不然還堅持了30幾年,現在還奮鬥在茶行業中。
我喜歡稱他為手藝人。手藝人都是有脾氣的、頑固的、執拗的。往往是賺不到錢的。
我很小的時候,每到茶季時,爸媽都要帶我去茶廠住。茶廠邊上有條清澈見底的河。依稀記得半夜機器的轟鳴聲和我爸與一群「灰頭土臉」的叔叔們操勞的身影。他們還會經常和我開玩笑,說我就是從裝茶葉那個木箱子里撿來的。我當時不理他們。睡我的覺,吃我的飯,去河裡玩我的魚。
當時茶廠的很多角落裡都有個電飯煲大小的鍋,裡面泡著茶。他們得空了就會去舀一杯,灌下肚後長舒一口氣。我也有模有樣的跟著喝。很解渴。
·如今廠里望出窗外,還能見到那條河廠房裡經常飄著黃色的毛。每到午飯時,他們都是滿頭滿臉的黃毛,鼻孔里都是。飯吃的很疲累,但也說著很多我聽不懂的話。比如鍋溫調整,揉捻壓重,攤晾的時間,那堆茶青要趕快運去殺青等等。後來才知道那時在做綠茶。
小時候我只知父親是做茶的。每每春茶茶季後,8月份就不在家了。有一年暑假,母親帶我去了父親加工花茶的地區。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裝滿茶葉的大貨車,山路崎嶇,我吐到虛脫。
那邊很熱,遍地的茉莉花。我認識了一個采茉莉花的小姑娘,大家都叫她小黑妹,每每正午烈日當頭的時候,她都得背著個竹籃子,帶個帽子去采茉莉花。我就在陰涼處陪著她,畢了,在我們把花送去茶廠的路上,她會把花蕊串起掛我脖子上,說能驅蚊子。
我不知道那一籃子花賣了多少錢,反正她每天都得采。說是得賺讀書的錢。
廠里收好了花,就把花和茶拌在一起。鋪平了好大好大一堆。夜裡我和爸媽一個房間,睡夢中迷迷糊糊,盧師傅總得夜起。到早上我醒來,還不見人。早飯桌上能看到從廠房裡出來的他們,依舊滿臉的茶毛,依舊疲憊,依舊有說不完的我聽不懂的話。
那時廠子邊上依舊有一條河。我還沒發育,跟著一群小屁孩去游泳,我抱著游泳圈時他們都很詫異,指指點點的說,肯定外地來的。唉,反正我至今也沒學會游泳這玩意兒。那年暑假結束我回家時,也成了黑炭。
然後我再大一點點,大一點點,父親依舊每年都是那樣操持著茶。05年時,廠里辦了什麼生產許可證,那時候QS還叫質量安全。當時我們企業應該是最早一批響應國家號召,辦QS的廠家。雖然盧師傅嘴裡時常嘟囔:「按國家標準那樣弄,根本沒法做茶。」 但還是花了很多錢給廠房改造。12年質量安全得改為生產許可,他氣的,說還要重新生產外包裝。有一年還弄了什麼綠色食品基地。我著實還不太了解我們家鄉的高山茶有何優勢。反正往後每年都能看到廠里茶葉的質檢報告。·圖為這十幾年的部分檢測報告 07年我去北方賣茶葉,知道了盧師傅那時候做的是北方人很喜歡的茉莉花茶。可是08年他就沒做了,說沒利潤了。後來才知道市場上好多茉莉花茶直接噴香精,賣的好便宜,不像父親那樣一遍遍的「印」花。成本太高又賣不上價,乾脆不做了。那時候開始我就很少喝茉莉花茶了。
那時依稀從姑媽嘴裡聽叨,我爹不做花茶是好事。每年他去做花茶的那幾個月,都要瘦掉好幾斤,她看了都心疼。
那幾年鐵觀音在北方市場很火。它獨特的蘭花香很受客戶歡迎。還記得那句「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那時候的鐵觀音還能很容易喝到正味茶。干茶墨綠,入口棉綢,葉底綠葉紅鑲邊,肥厚油亮。後來慢慢市場上多了很多外形特別特別綠的鐵觀音,客戶老說那個才是好的。我一看外形,真是綠啊,但是喝起來酸酸的,口感好差,胃喝了還不舒服,把我喝醉了一次,那是比酒醉還難受,想吐也吐不出來,頭昏腦脹的。
我去打聽了一下那叫脫酸鐵觀音,成本價比傳統正味茶便宜多了,叫價還可以叫好高,完全沒有性價比,就外形翠綠,為什麼會人喜歡呢?好吧,這就是市場。那我也不愛賣。喝喝我的傳統工藝得了。
那時的北方市場算是全國茶葉集散地了。除了茉莉花茶,綠茶也算是主流。紅茶和岩茶流通量還不是很大。但是各地茶葉我都會接觸到一些。經常會給盧師傅打電話侃大山。
聽說我們縣裡調來了一個縣長,之前在閩南那邊任職。他引進了鐵觀音的樹種,來我們縣裡種植培育。還請了安溪的師傅來教縣裡幾個茶師做茶,盧師傅也在。聽說那之前他剛剛做鐵觀音的時候外形跟岩茶似的又黑又長,完全沒有條形可言,被他朋友笑了好久。後來他寄來的鐵觀音,已經像鐵觀音了。不太有安溪鐵觀音的韻味,但是高山的清甜度真灰常高。
07年的時候福建電視台專訪民間手工制茶師,縣裡專門安排到我們廠里拍盧師傅手工制茶。09年盧師傅還做了金駿眉,拿了個中茶杯的特等獎。那時有報道說,那是打破了金駿眉只出武夷山的神話。寧德也出金駿眉,真是值得驕傲。我現在才知道有多牛。那是中國茶葉學會舉辦的,全國性質的名優茶比賽,當時他是福建省唯一一個紅茶特等獎。往後5年至今年,每年都在拿獎。手藝是有多穩定?
那些年「金駿眉」還在打官司。13年底,「金駿眉」才成為了茶葉的名字。可是市場早也亂了,加糖的,染色的,加臘的,聽盧師傅說還有加麵粉的。他好多客戶讓他做點加糖的紅茶而已,給現金訂。他就是不做,咬牙切齒的:「那怎麼能喝,那還是茶嘛。我的茶就是什麼都不加,就這個價格。」
很多人不知道他在堅持什麼。反正他和我說:「錢是賺不完的,搞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幹嘛。」嘖嘖嘖嘖嘖。反正錢他是沒賺到多少。但是賺了好多好多口碑。有時候他會拿最貴的金駿眉泡給我喝,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紅茶也可以放冰箱。盧師傅說頂級的金駿眉都是選用優質樹種頭春最早的一批芽頭,內含物很豐富,放冰箱更能保持口感。
10年,茶界泰斗張天福蒞臨茶廠參觀。和盧師傅說茶。隨後盧師傅有幸到張老家裡請茶學習。長老給我們提了一幅字。當時張老的一句話盧師傅一直記在心裡:「要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同年,中國茶葉學會舉辦了「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獨特的茶樣要求,一芽兩葉及以上,不收用單芽和一芽一葉為原料製成的茶。而且還有消費者評審打分佔30%。這在全國各種茶葉評比中可算是具有前瞻性的。說白了就是為了提高企業做便宜又好喝的優質茶品質,也就是百姓茶。盧師傅參加了比賽,拿了特等獎,隨後連續參加了三屆,捧回了獲獎率僅佔7%是金獎獎盃。
14年縣裡派盧師傅去貴州參加了全國手工制茶大賽。他一個紅茶做的那麼牛的人,既然去和人比手工做烏龍茶。結果還拿了金獎。後來聽他說,手工做烏龍茶最累,手工搖青、揉捻,沒什麼人吃的消。
看我嘮叨了這麼多,我是不是要給大家送點乾貨?來吧,送乾貨,先容我給廠名打個馬賽克。原諒我粗糙的拍照技術。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偶爾和盧師傅的對話。今天用手機碼這麼多字,其實偏題了,反倒總結了下我的茶史。雖然很多沒說。但真想有個記錄。現在是2016年2月23日。過幾個禮拜我要去廠里做茶,之前我決定弄30斤茶青,做紅茶,綠茶,白茶。有興趣在廠里給大家直播。給大家看看我準備用的設備,哈哈哈哈張天福在我們縣裡下放的時候做的木製揉捻機。也算是茶葉揉捻改革。再送乾貨,這個機器動態視頻。主演:盧師傅。http://www.miaopai.com/show/WX1C7uVDIyKM9bo4o4CIog__.htm早些年他也一直在做白茶,那時候白茶還沒火。反正茶農手裡別的茶廠覺得又貴又沒量不買的茶青,盧師傅都會幫忙買來做茶葉。做著玩似的,完全不考慮成本問題。還經常去深山裡找茶樹,花了4,5年的時間找了一些小喬木種的野生茶樹。然後屁顛屁顛的雇了幾個人,帶上老婆帶上拍照的好朋友,開了兩個小時的車,翻了兩個小時的山。采了十幾斤茶青回去做紅茶。他給了我點喝,那樅味濃的啊。
閑時盧師傅還搞創意,把適合做烏龍茶的茶青做紅茶,把做紅茶的茶青做白茶,綠茶等等。奇葩的是用烏牛早(多為制龍井品種)和117的原料做金駿眉。我喝到了好多好多樹種做的各種茶:小菜茶,梅占,白芽奇蘭,105,204,305,308,金牡丹,595,黃玫瑰等等等。岩茶就不說了,太多了,反正跟盧師傅屁股後頭去武夷山總有好茶喝。
13年,福建地質局來給縣裡土壤抽樣檢測之後,意外的發現縣裡部分地區土壤硒鋅含量很高。隨後縣裡也挺重視的,抽樣檢測後讓各地去把製成的農作物也去檢測一下含量,首當其衝,肯定茶葉先測。盧師傅弄了幾號紅茶綠茶去檢測。硒鋅含量還真挺高的。然後又開始忙著給縣裡弄茶產品。今年縣裡的硒鋅產業已經列入省重點了。
前幾年茶科所把新品种放我們茶葉基地試種植。盧師傅天天跑農場擺弄他的茶葉。可歡喜了。
我想他什麼茶都能做,應該是因為科班出身,理論也懂的,茶葉生化也懂,那麼多年的實踐經驗,對茶樹種的了解。又親力親為吧。
他琢磨著,琢磨著,琢磨出了他的特色。他獨特的品牌。唯獨他的茶葉才有的口感。
我一直在外漂泊,值得我高興的是,我的慢性腸胃炎在那幾年喝茶中既然好了,以前可是吃西瓜喝牛奶都會拉肚子的人啊。我接觸了很多其他行業。盧師傅一直一直在做茶。
他什麼茶都做。遠里近里都知道,我們廠有個盧師傅,制茶技術一流。茶葉品質最好。除了春天那幾個月,常年廠房都關著門。那是因為盧師傅追求高品質,只做春茶。太任性了。
閑暇時他除了喝茶,也種種花,寫寫字,看看他的小茶苗們。灰常逍遙。
秋時白露左右的某一天早上我還在睡覺,就聽到稀稀疏疏的聲音,一看,原來盧師傅拿了一篩茶青在我房間搖青。邊搖邊問我香不香。那個是新品種308。只有一點點可採摘的量。著實香啊,睡意全無。前幾年春,我在廠里住了2個月。雖然他還要熬夜,但是比以前輕鬆多了。我也心疼他,讓他別老做這麼累。他說:「還好還好,也不是特別累。只是沒辦法,茶青不等人,」
可是一句「茶青不等人」。讓我踏上了真正學茶的路。我放棄工作。回到家鄉,再去報班學習。我其實一直以為盧師傅是個有點文化的農民而已。結果發現他有好多茶葉的書《茶葉生物化學》《制茶學》《茶葉製造機械》《茶樹病蟲害防治》《茶樹品種志》《中國名茶志》等等等。結合了他幾十年的實踐經驗,我學起茶來簡直事半功倍。問的很多茶葉知識他都知道。越發的崇拜他。並且我也真的愛上了茶葉,希望把茶這個好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
哪裡都是圍城當公務員的羨慕在職場的,在職場的羨慕當公務員的,當然也有真的是很喜歡的當愛好變成工作,是要負責任的,是要承擔KPI考核的時候,是要承受身體之痛,內心之苦的時候,要忍受相對封閉的環境,沒有娛樂節目,沒有燈紅酒綠,這樣的環境下,即使你看著滿山的茶園,聞著茶香,估計多半時候你也很難說是完全的內心愉悅吧。茶農茶工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手工採茶,半機械式生產,忙季熬夜是常態,為了做好茶勞力費心,掙的都是辛苦錢大學的時候在茶山實習了幾個星期,條件艱苦,但跟茶農茶工做茶是不一樣的,實習就像是大家出去春遊一樣,只是時間比較長,每天實習不同的環節,感受茶園風光,心情自然是高興的所以,請珍惜一杯好茶,做茶不容易,而且,茶是少數如此健康有益的好東西
特別累!每天能睡三四個小時都算奢侈,吃飯都恨不得直接倒進胃裡,好讓自己多睡幾分鐘,哪裡還聞得到什麼香氣。有人在鍋邊炒著茶就睡著了,手在幾百度的鍋里燙傷了都感覺不到疼。
(純文,略長)姓名:保密職位:武夷山某茶廠代理車間主任時間:16年4月下旬至今地點:福建·武夷山天氣:以陣雨或大雨天氣居多茶類:(烏龍茶)武夷岩茶,主要有水仙、肉桂、雀舌,高樅、老樅等。【看天做青,看青做青,青變則變】【看天做青,看青做青,青變則變】【看天做青,看青做青,青變則變】答主是從茶藝師轉過來主攻武夷岩茶製作的。今年4月下旬,武夷山的天氣主要是以雨天天氣居多,且受去年霜凍影響,部分茶葉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在等待幾天後,還是沒有等來太陽,茶葉已經不起等待了。(茶葉,早三天是寶;晚三天,是草)從這開始,拉開了茶葉製作的帷幕了!本廠的時間安排大概是這樣的,中午12點後開始採茶,陸續運回廠開始製作,制茶師在茶廠接收茶青,至當天5-6點,採茶工人收工。據當批次茶青情況,進行倒青(萎凋),倒青用時在2.5-8小時不等,依茶青情況,倒青手法。倒青結束,緊接著是做青(走水,發酵),此環節是武夷岩茶製作中一個核心環節,為茶葉的奠基石。倒青結束,已基本到第二天早晨了(本廠的茶葉加工時間安排,為工人能有較好的睡眠。)這時,制茶師會趕緊時間睡覺了,交由答主協助安排殺青、揉捻、烘乾等後續工作。烘乾完,基本要到第二天下午3點左右,至此一個完整的毛茶製作過程到這。制茶師一般是從第二天早晨開始睡覺,到中午新一批茶青入廠前要起來接收茶青。而答主的休息時間大概是24小時休息4-5小時,還是見針插縫式的休息。這樣熬夜通宵做茶的情況,大概會維持20天到一個月不等。期間,視茶青生長情況、天氣,全廠休息1-2天,調整狀態,養精神。在毛茶加工的期間,答主會與制茶師一起探討武夷岩茶加工的技巧,並向老茶師學習。並會與兄弟茶廠的制茶師頻繁交流。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做茶的水平逐漸提高,做出的毛茶獲得眾茶師的認可,是很有幸福感,滿足感的。答主很享受那種經過一夜的努力,能讓一泡好的武夷岩茶從手中誕生的那種成功,滿足感。毛茶全部製作結束後,稍做調整,休息2-3天,就要開始精製工作了。精製好的茶葉,接下來就可以進入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傳統炭焙。多說一下:目前題主所在的茶廠被催交今年的春茶,所以就先進行部分毛茶的精製,現在已開始炭焙了。感謝您耐心看完本篇文字,答主原創,請勿轉載
想體驗下站著都能睡著的感受嗎,想嘗試靠牆都覺得幸福嗎,來吧····茶廠歡迎你····
茶葉作為本農場的重要出產物之一,我來回答下吧?
先曬茶園以證事實!]很多人看了我別的答案會問:你不是去年還在說夏天擺攤賣葡萄么?怎麼有種起茶葉了?
嗯!只種一種東西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農場的創辦人?又有人問了,你再另一個答案里明明有說自己是開民宿的!嗯!我還挖了魚塘養甲魚呢!木屋本來是用來自住的,後來覺得木屋挺大,就拿一部分出來給過來採摘體驗的人住!就是它!房間不多,住不了多少人!3.5好友組團過來,就能把它包了!絕對小眾!這是冬天魚塘的雪景!好吧扯遠了!說回茶園!要問我什麼體驗?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自己自從接觸茶後,整個人都變淡定了!會不自覺的去關注茶葉,會茶友,學茶道,本來不愛中國古典文化的,開始喜歡起古箏,木頭,玉石之類的東西,衣服也開始喜歡起麻布類的中國風。我們家的茶葉大部分會有知名茶廠來收購,小部分會賣給熟人,一般只賣給懂茶的人,客戶都是圈子裡的人。我是個懶人,懶得和不懂貨的人去解釋自己的茶葉有多好。好不好泡上一杯自己品。怕我混茶葉的,那就住下,自己去茶園採茶。我為什麼特別反感「印象大紅袍」這個著名演出呢?就是因為這純屬文藝老男人的意淫,和大紅袍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文藝小青年們本來就以為採茶都是妙齡少女背著背簍滿山坡晃悠呢,看了這個演出,更加堅信了原來的想法。和他們講,採茶完全沒有妙齡少女,都是四五十歲的大媽,文藝青年們簡直無法接受。我都沒好意思和他們兜底:採茶的不光有大媽,還有大叔呢。
總之,做茶是很辛苦,我也經常和茶友講採茶制茶的艱辛,但是有些答主把茶廠寫得和血汗工廠似的,這就不妥了。
拿烏龍茶來說,採茶、萎凋、搖青、發酵、殺青、揉捻、多次焙火,都是辛苦活,但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烏龍茶,製做工藝已經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了,搖青、揉捻、焙火這三個最辛苦、最消耗體力、精力的環節,可以用搖青機、揉茶機、電焙機代替大部分的人力。也正是這些制茶機械的出現,使得工作效率大為提高、精製茶產量大為提高,使得全國各地都能喝到烏龍茶。按照傳統手工製作方式,福建全省的烏龍茶產量還不夠福建本省消費呢。
話說回來,制茶最核心的技術還是掌握在制茶師傅手裡,就算制茶機械的智能堪比《終結者》里的T1000,最好的茶也一定是師傅手工做出的。但制茶師傅老齡化的問題近些年來也比較突出,年輕人,大多都吃不了做茶的辛苦,也忍受不了山裡的相對閉塞,紛紛進城。就連很多茶廠的少東家,也都不琢磨如何學習掌握制茶的核心技術,反倒是拿著父輩苦心經營半輩子的口碑搖招過市,賺錢第一。
好茶越來越難找,是我做茶這些年的一點切膚體會。
但是,好茶終歸是不會滅絕的。
苦逼,看過農民種地嗎,就是那樣,全世界的茶農從18世紀開始就是苦逼的,茶葉生產也從來是供大於求,條件好的茶場可能會有為參觀準備的工藝間和茶園,條件差的就是殘破的車間,老弱的工人。
累!
一個本家叔叔在做茶葉生意,從承包茶園,到採摘,再到炒制,和銷售,除了採摘需要大量人手,其它都是自家人完成。早期的除草施肥鬆土,從早忙到晚;採茶了,四處找人,人不夠,自己上陣;採摘好的茶葉,要根據不同的品相和要求進行挑揀、攤放,晾乾水汽;炒茶葉時,燒火、翻炒、看成色,要日夜看守;租借門店,或者精裝賣,或者散賣,遇到本族人或者關係不錯的熟人來買,基本就是成本價。長年累月的日晒雨淋,與茶樹、茶葉、爐子打交道,他比出去打工的叔叔伯伯更黑,手更粗糙,前半個手掌是洗不掉的茶漬。要了解行情,要和當地官員打交道搞好關係,煙酒不離,不過,胃已經出毛病,不能再喝。炒茶時,要試茶,導致茶癮極大,需要的茶葉是一般人的3倍還多,茶葉泡開後,佔了杯子一半的體積(不算茶葉間隙里的空間)。是個辛苦活,年齡稍大,身體稍差,會撐不下來。這種活計,網上的宣傳冊當然是看起來恬淡優美,就像幻想中的田園生活,一旦讓你從事幾年,你就不會滿心嚮往了。身為一個學茶的女生,本著對茶的熱愛,所以大一的暑假毫不猶豫跟著幾個同學跑去英德茶廠實習一個月。總得來說,在茶廠的生活是很艱苦的。雖然茶園風光很美,空氣清新,看照片好像生活在人間仙境一般。我進茶廠實習前也曾一度這麼幻想,但是,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茶廠每天幾百斤忙的時候甚至上千斤茶青要加工,偶爾熬夜加班到三四點的都有,每天累的跟狗一樣哪有心情早上起來看日出逛茶園享受田園風光(表示剛去的時候看過兩次日出,早上茶園風光是挺美的O(∩_∩)O)而且,身為女生在茶廠完全幫不上什麼忙。因為全都是力氣活(男生的話如果想練肌肉完全可以去茶廠待一段時間⊙▽⊙我們班的男生去了茶廠一段時間後肌肉發達了好多)所以只能打打雜搞搞車間衛生,偶爾還是需要像個女漢子一樣搬搬抬抬的。由於茶廠比較山,所以那邊是有錢也沒地方花,吃的也一般般,偶爾打雷下雨還停電,幸運的上廁所還能看到小青蛇。最後一個月下來我華麗麗的瘦了10斤。。。。
正如前面所言,茶廠是極苦的工作,表現在工作重複單一,持續工作時間長,一定要全神貫注。但,每個工作都有令人愉悅之處,比如做好一批茶的喜悅,發現茶新的屬性及新工藝的激動。
也正是大量重複的工作才有今日的工藝與產品。你喝的茶,也許是成千上百年來世世代代人的畢生所學的烽火傳遞,珍惜你現在手中的茶吧。當然,某些茶人道德的淪陷不可相提並論。剛剛在茶廠實習一個月,還好只是一個月。日日採茶做茶,每天有12小時都在看著茶葉。辛辛苦苦採的芽看著它焦的時候心痛到爆,但是一旦做好了會開心一整晚。採茶和同學一起聊八卦還是很開心的,但是太陽一出來就完全不想動了,採茶女根本沒有原本想像中的那麼美,因為至少會被曬得很黑!很多大廠里是機械化生產,所以可能和工廠流水線一樣,乾的是重複的工作。做烏龍茶可能會好一點,因為搖青時候的香氣確實令人陶醉,但是做烏龍茶常常要熬夜~
你想多了,愛好一旦變成工作就離破滅不遠了。
銀行里做個櫃員每天數幾十萬現金是不是很享受? 你享受不到花錢的樂趣,而且滿手細菌。
茶廠也一樣,你享受不到茶產品的好處,苦力不亞於舊事碼頭工人,有些茶廠空氣也不見得好,特別是做出口茶的廠。題主 是想太多了啊 。我家就是開茶廠的,在茶廠一年四季 春季最累 春茶是最貴的,也就是清明前的,鮮葉的成本都在80以上一斤左右,所以原材料成本很高,我父親在那段日子基本每天只睡3個小時,白天要去茶葉基地看鮮葉,收購鮮葉,晚上要監督茶葉加工過程,因為鮮葉采來 應該儘快加工才能保證質量,一晚上都要神經緊繃 每一個環節 殺青 揉捻 等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出錯,最好的鮮葉都是人工揉臉的 對時間的把握相當重要,到第二天早上 成品出來 也是尤為緊張的 直到 成品泡出來 湯色 味道 完整性都滿意 神經才能稍稍放鬆下。然後又要開始去基地看採摘情況 估算今天的產量。 真心很累的。所以世界上很多事都是城裡的人想出來 城外的人想進去。
一天睡眠時間基本看茶青產量吃飯?算了吧,能充饑就好
古人言:換工莫換茶山工,吃過晚飯還有半個工。意思是茶山的工人,白天采完茶葉,晚上還要加工茶葉,白天採得多,晚上要做的也多,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換採茶工。
推薦閱讀:
※中國茶葉價格虛漲,那我是喝國外的還是國內的,或者說國內有什麼沒有炒作而且好喝的茶。只求真品?
※抹茶源於中國,為何揚名於日本?
※尼古丁 茶鹼 咖啡因 這些生物鹼都有毒么,為什麼廣受大眾喜愛?
※黑茶能降三高?
※現在北京。比較戀家,也想回老家開一家茶葉店。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