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互聯運營的國內版Windows Azure相比國內雲廠商到底有何競爭優勢?

最近接觸azure和阿里雲比較多,產生了一種感覺,世紀互聯運營的azure與阿里相比根本沒有競爭優勢。從使用經驗上看:

1、從價格上看,azure貴的一塌糊塗,基本是阿里雲價格的2到3倍,作為體量中小型的公司選擇azure的可能性極小

2、技術層面,Iaas層基本上還是國內大部分企業的主要需求,azure的虛擬機性能還是很好的,但是在虛擬機配置的選擇上採用固定配比,面對真實的使用場景是很不方便的(阿里雲可以隨意調整cpu、內存的配比)。存儲方面國內的數據中心採用的sata硬碟,iops性能只能說差強人意,這一點阿里雲還不如azure,但是專耕於遊戲行業的Ucloud卻有很強的競爭力(使用的固態硬碟)。網路方面,azure由於與三家運營商合作,承諾三家BGP,一跳進主幹,這方面略有優勢。

Paas層面和Saas層面,azure在技術和服務上還是領先國內雲廠商很多的,但是市場現狀是大部分客戶還不買Pass和Saas的賬(北上廣深可能要好點),對於基礎的Iaas才是眾多客戶的需求所在。

3、服務方面。微軟原廠的服務還是很爽的(收費,貴),但是國內azure是由世紀互聯運營,在服務響應時效性相比其他國內的雲廠商還是差的多,比如azure出了問題,世紀互聯是按照出現問題的嚴重程度來評估響應時間,即使是最嚴重的情況,響應時間也需要1個小時,據我了解阿里雲和ucloud都是分鐘級的響應。

那麼問題來了,國內版的Windos Azure在雲市場撕逼越發激烈的未來,到底有何競爭優勢?


之前在這個帖子中分析過微軟做雲計算的特色和優勢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4689/answer/32339921?group_id=535428561117401088#comment-66441507。

雲計算不同於其他的軟體業務,是一個絕對的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是未來整個IT系統和IT生態圈的基礎。但是這項業務本身是開放的,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自建或者租一個數據中心,買幾台伺服器,部署一套開源的雲管理軟體(各種stack),聲稱自己開始賣雲服務了。但這裡的關鍵問題在於,你能用同樣的邊際成本(COGS)做到微軟,亞馬遜,google的SLA水平嗎?如果你能,那你贏了,前途無量。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微軟在這方面投入了數十億美金的資金來研究如何優化服務降低成本,亞馬遜google還有阿里也是不惜血本地招攬人才用於研發。所以,雲計算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資金和戰略角力的遊戲。國內和國外的市場沒有區別,誰有優勢? 玩得起的玩家才有優勢。

具體到你講的這些方面:

1. 價格:是數據中心運維成本+公司發展戰略+市場環境影響綜合考略的結果。每個大公司都有一個強大的團隊每天在不停計算複雜的定價策略和模型,算出那個對公司最有利的。有些公司會選擇降低價格增加客戶以發展生態圈,有些公司打的是另外的算盤。所以,價格這個東西並不是你說的那麼顯而易見。不信的話,你可以去查查幾家公司在中國地區去年雲計算業務的revenue。套用最近互聯網圈很流行的一句話:羊毛出在豬身上。即使有免費的雲服務提供給你,你真的敢用嗎?企業客戶,政府客戶敢用嗎?

2. 技術層面: 這個可講的實在太多啦。從整體實力上來講,這些大企業誰不會差誰的,就看公司高層打算投入多少精力在雲計算業務里。目前看來,amazon是發力最早的(在全球),微軟是目前發力最狠的(包括中國),google正準備發力,阿里在國內的企業裡面是最腳踏實地的。你提到的這兩點都不算作是受技術影響的範疇:固定配比/自由調整,這種功能是雲計算底層的hypervisor天生支持的(Xen和Hyper-V最早期版本就有),沒有什麼額外技術難度。到底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主要還是從商業模式和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的,這跟去電腦城直接買品牌配置的電腦還是自由組裝的道理是一樣的。 Sata/SSD這是很好的例子,但是他們只是不同的物理存儲介質,每個GB的SSD和磁碟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樣的,價格也應該是不一樣的,主要還是看用戶有什麼樣的需求願意花多少錢。Azure在中國已經有了基於SSD的VM,滿足那些需要對磁碟高讀寫吞吐的應用需求,很快也會其他的offering。其他的廠商有什麼offering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應該也有類似的功能。網路方面你講的是對的,而且網路在中國所有的雲計算提供商的成本清單里絕對是比重非常大的一項,原因大家自然都清楚的。

3. PaaS/IaaS/SaaS,是雲計算服務不同的產品模式。你講的也比較符合實情,IaaS是現狀,因為遷移成本最低,但是缺點也很多。不可否認的是,PaaS/SaaS才是未來。而且現狀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悲觀。越來越多的新創企業,在沒有遷移老系統的沉沒成本的影響下,開始考慮使用PaaS。這些應用通常都會被叫做born in cloud的應用,充分利用cloud的低成本和各種其他優勢,在未來幾年會越來越多。

拋磚引玉,大家相互學習。


1/ 從價格上看,現在Azure是很便宜的。所有服務降價了不說,但是流量這一塊,國內就沒有雲廠商可以匹敵。以前是不限速的20T流量,正式運營之後,變為1T。超出部分¥0.9/GB。不管你是想帶寬有限還是數據總程優先,我看不到阿里雲有任何優勢。虛擬機方面,我建議你自己壓榨伺服器性能。因為我從去年8月份用Azure到現在,2700的額度還剩下2200。一個最低配的虛擬機扛著兩個Web,兩個App的服務和一個爬蟲。如果要做災備,我寧願再開一台一樣的虛擬機,而不是選擇更高配置。而且每一個獨立的雲服務會配送一個獨立的vPublic IP,你也可以自己再加IP,月租的形式,價格跟QQ會員差不多,貴嗎?

2/ 技術層面來講,阿里雲的進步非常迅速,集團內部也是人才濟濟,但是雲服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廠商都需要有一個積累,這種積累不但是超大型開發方面,也有運營方面。阿里有強大的SM能力(參見每一篇公關文案就知道了),MS就笨嘴笨舌,搞個活動層層審批層層郵件。但是技術實力上,微軟畢竟有這些年在操作系統和超級數據中心方面的積累,如果沒有「大公司病」,微軟絕對是個相當優秀的企業。阿里相對就要浮躁一些。

3/ 服務方面,21V負責Azure和O365的運維,如果是服務出了問題,是繞不開21V的。比如故障申報。Azure也不曾出現伺服器大面積癱瘓,所以我不太明白是什麼問題能導致業務被Block一個小時之久?負載均衡/分散式/集群處理這些方案不應該是對症下藥的么?

如果是Azure使用方面的問題,是可以直接不搭理21V,跑去問MS,或者你去看文檔,當然還是英文的比較好。如果是運營方面的問題,21V的運營水平相比去年8月份我用的時候進步已經相當大了。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國際版,前提是要有大陸以外的手機號碼。其實AZURE相比其他的諸如手機/遊戲設備/等分為海外和「國行」的版本,大陸版本的Azure除了功能上是慢國際版Azure一步,其它的都一樣。比如國外有了Hadoop,國內馬上就要上,國外的DB支持了Oracle,國內緊跟著就上了。如果不是國家明文規定外企必須在大陸有Datacenter並且不可直接運營數據服務產品,那待遇真的就一樣了。

我用了一年多快兩年的阿里雲,一年的Azure,總體使用上來說,如果你要掛個企業站,爬蟲,BLOG,並且可能自個兒沒事兒了接個門戶的外包,那阿里雲太合適了。因為性能沒要求,網速沒要求,完全出於成本去考量。如果你要做服務,App,動態網站或者編碼量高的程序,那麼,請考慮Azure或者AWS。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出於數據和商業信息的敏感性,阿里作為一個有自己支撐業務但絕不是阿里雲的企業,這就好像,你想讓京東去使用阿里雲,想讓陌陌去使用騰訊雲。國內的這些雲廠商,無一例外在業務發展上盤根錯節,稍微不注意,你要做的就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或者說你做起來,他們就眼饞了。我用Azure的身份是個人開發者,如果你同我一樣,請嘗試不要臉的壓榨伺服器性能,好不吝嗇的去優化。公司用Azure,請分析各自成本與戰略前景,我還是推薦Azure和AWS,無它。

最後補充一點,阿里的備案體驗虐殺其它任何服務,沒有對手,沒有對手,沒有對手!所以如果不是很大很關鍵,且需要備案的話,阿里是實施成本最小的!


自來,利益相關,用了整一年的企業級大客戶賬號來實名吐槽。

樓上幾位說得再有理,也必須是在Azure China服務穩定的情況下。

可這一年體驗太不好了,拋開本身雲對開發技術的限制,這個大概所有雲都有,Azure China本身問題太多了。VM時不時的偷偷重啟,門戶的日誌看不到,這種是不是一次兩次,都是我們自己系統的zabbix發現的。經常修補,小企業小應用也要搭建成高可用集群,否則不定哪次維護就會中斷服務。我們是企業客戶,按理說能可以了解到具體VM停止的時間,但事後發現這些時間和21V告知的都差很多,連順序都是錯的,讓我們的運維很被動。HDInsight HBase 的rest api莫名其妙無法使用,要重新啟動服務才行,至今沒有合理解釋。SQL DB服務中斷過一次,幸好數據沒丟。時不時的門戶上不去。Service Bus各種bug,隊列消息數能出負值。幸好我們是北區,據說東區的Service Bus在今年down過一次...VM中DNS解析有問題,導致我們的訂閱推送伺服器發送消息失敗,這個我們的架構組也是調查測試了一個星期,才掌握各種證據去打臉,連support公司的員工都吃了一驚。Azure的默認的負載均衡器對於長連接的默認最大空閑超時時間是4分鐘,可以調到30分鐘,連接當然不能太久,但4分鐘也太短了,好多開發者不清楚,也不太會在自己的應用程序中設置端點會話的空閑超時時間,可以去stackoverflow搜一下,踩坑的人相當多而且幾乎沒人回答。我們也因此吃了幾次苦。最近使用CDN服務,資源文件存儲在storage blob中,現是發現blob的rest api url不支持多個域名 cname,再到後來發現CDN服務不可用,跟著21V一起解決了一天,還是不明不白恢復的。

到現在為止,沒有合理解釋的case一大把。

當然,除了這麼多問題,貴也是死穴,不是一般的貴。

而且21V提供的服務水平太差了,只能說態度確實很好,但對整個系統的了解不夠,好像沒怎麼培訓過一樣,就比如上面說的4分鐘超時問題,竟然好多技術支持都不知道,都是我在電話中告訴他們的,簡直服了...

我覺得無論是我一個做架構設計的還是他們運維,每天如履薄冰,又束手束腳的感覺一年了,真的很不爽。

===============================更新===============================

現在另外一個產生環境的CDN服務又出問題了...


恰好用過Azure和阿里雲的個人開發者前來回答了,就當作拋磚引玉了。

.Azure適合企業,阿里雲適合個人開發者,初創公司。

1)就價錢來看,這個顯而易見。

2)Azure適合大量部署,企業用戶多;阿里雲個人用戶較多,創業公司較多,有點良莠不齊了。

個人開發者,考慮可能有所不周,先拋個磚,各位輕拍。


一言難盡它的優勢,但是它市場佔有率這麼高是有原因的,便宜、穩定、好用。世紀互聯-上海藍雲


推薦閱讀:

TAG:雲計算 | 微軟Microsoft | 雲平台 | Azure | 阿里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