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Facebook 抄襲 SnapChat 幾乎沒有受到指責?

「黑客精神」與遠見和偉大無關:從Facebook抄襲Snapchat想到的http://www.pingwest.com/facebook-clone-snapchat/

是因為出色的公關還是人們認為理所應當?


當然被罵,你看App Store上面的review,被罵成馬了。你看App Review開始的一些:

但是用戶罵是罵,該下載還是會下載,喜歡用的人還是在用,就好像微信一樣。管它是不是抄襲,只要用戶體驗好就行(就好像用微信的人很多不知道talkbox或者kik一樣,很多老美也不知道snapchat)(另外,你說抄襲,那麼別人會回應是有微創新)最後我覺得,有用戶評論和打分,就有關注度;有關注,app就能火,用戶自然就會來。很多時候,一個公司的app怕的不是低評,而是被邊緣化。


昂,當然有指責啊!The Verge 和TechCrunch等都在批判Facebook。

我們今天也把Facebook狠狠的批判了一番,因為Facebook又雙叒叕抄襲了Snapchat!我們簡述了一下Facebook的抄襲史,也分析了一下為什麼Facebook走上了抄襲這條路。

Facebook在其Messenger上發布了Instant Video的功能,抄襲Snapchat Video Chat。這個功能是這樣,當你和朋友在聊天過程中,右上角的視頻按鈕會微小的震動。

如果你點一下那個按鈕,對方會立馬看到你,不過默認你的聲音是關閉的。

而對方也可以選擇打開攝像頭,那樣你也可以看到對方。

雖然Messenger裡面早就有傳統的視頻聊天功能,但是「Instant Video」這個功能是赤裸裸的「模仿」Snapchat的Video Chat。

基本邏輯是只要你發起」Instant Video」/「Video Chat」,不管對方同意不同意,都能看到你,對方可以選擇忽視或者也打開攝像頭。

更令人尷尬的是,Snapchat兩年前就做了這個功能。。。。

對此,Snapchat表示非常的憤怒!

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們在一天前刪除了Snapchat的facebook主頁!

乾的漂亮!心疼Snapchat!

其實被抄襲一個功能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抄襲就有點因吹斯廷了。

因為facebook就在一個月前在Instgram上剛剛發布的Instagram Stories就赤裸裸的抄襲了Snapchat Stories的,真的是連名字都沒有改!參考:如何評價Instagram Stories? - 嚴肅的回答

而且界面也是極其的類似。

(圖片來源Pingwest)

Instagram Stories功能可以讓用戶限時分享照片和視頻,只有關注他們的好友才能在24小時之內看到這些照片或者視頻。而Snapchat Stories的功能也是讓用戶在24小時內分享照片和視頻。

更令人尷尬的是,Snapchat三年前就做了這個功能。。。。

天吶!!!

雖然很佩服扎克伯格,但是facebook真的是抄襲狗無疑了...

小扎,你不愧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回顧一下Facebook與Snapchat的撕(chao)逼(xi)史

Facebook 一直將 Snapchat 視作自己的死對頭,從Snapchat一出現,Facebook 就想要買下Snapchat。從最早的10 億美元收購請求,後來又給出一筆讓人難以回絕的 offer——30 億美元現金。但Snapchat 表示答案保持不變:不賣。

收購不了,怎麼辦?於是Facebook 就只能消滅它了,還設立了叫Creative Labs(創意實驗室),主要任務就是超(chao)越(xi) Snapchat……

  • Poke 挑戰 Snapchat

2012 年 12 月,Creative Labs 發布了一個名叫 Poke 的應用,跟 Snapchat 幾乎一模一樣,同樣擁有閱後即焚的消息、照片以及小視頻等功能,據說是facebook的工程師12天在作戰室(The War Room)加班加點搞出來的。

Facebook Poke發布第一天就衝到了apple sotre免費排行榜第一位,來勢洶洶。

但Snapchat CEO斯皮格爾對此表示蛋定:「Welcome,Facebook.Seriously.」 這個梗來自1981年蘋果在華爾街日報上刊登的廣告「Welcome,IBM.Seriously.」 把facebook諷刺成一家呆板的公司。

果然,好景不長,Poke的用戶量增長極為緩慢,排名也回落到50名左右,最後跌倒100名外,而Snapchat依然保持在前幾。後來Poke也在媒體的譴責中終於下線了。

  • Slingshot再戰Snapchat

2014 年Snapchat 用戶量節節升高,於是Creative Labs 又發布了一個名叫 Slingshot(彈弓)的應用,跟 Snapchat 核心功能 Stories 基本一樣。

Facebook用彈弓偷襲Snapchat,然並卵,Slingshot依舊失敗了。

  • 永不停止的戰鬥

2015年末媒體還報道,Facebook Messenger在法國推出了閱後即焚功能(Snapchat的重要特點)的測試。在圖片或小視頻發布的一個小時後,它們會被擦除並變成一個空的氣泡,不過也沒有後續。

然而這場征途一直不會結束,Facebook最近又發布了一款新的應用叫Lifestage,這是一款21歲以下的人才能使用的應用。(我默默的表示老了)。

Facebook為了吸引年輕人真是煞費苦心!

好了,到了升華時間!為什麼facebook要頂著抄襲的鍋再三的模仿Snapchat?

作為社交網路巨頭,Facebook 旗下已經有多款活躍用戶破億的互聯網產品,包括核心產品 Facebook、聊天軟體 Messenger,還包括 WhatsApp 和 Instagram,但卻為什麼一直憂心忡忡,特別是擔心Snapchat?

因為社交網路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大型網路。我們一次次地看到它們建立起來,然後又在新的社交網路的夾擊下走向沒落。比如2003年8月創立的 Myspace,而最早的群體也是青少年,用戶以每個月接近翻倍的速度增加,在2008年12月的巔峰期,它每月可吸引全美7590萬活躍用戶。

而Facebook崛起之後,迅速搶奪了 Myspace 的用戶,特別是青少年群體,而之後Myspace也迅速沒落,一蹶不振。而類似的例子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上演。

社交網路公司總是有著被顛覆的危險,有著天然的不安全感。

Facebook也擔心自己被顛覆,所以怎麼辦?

Facebook面對後起之秀基本都是胡蘿蔔加大棒,能收購就收購,無法收購就推出競品去競爭。比如WhatsApp 和 Instagram就是兩次非常成功的收購。

而對於Snapchat,似乎在Facebook的圍追堵截中越做越強。

順道分析一下為什麼Snapchat不願意被收購?

這裡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一方面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有個人的野心,畢竟拒絕30億美元的收購實在是要太大的魄力。 Evan Spiegel本身是紈絝子弟,不缺錢,而且融資過程也套現了部分股份,已經財務自由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擔心Snapchat被收購之後被Facebook毀掉。Facebook在當時已經有了親兒子Messenger,而Facebook顯然希望Messenger佔領整個移動端IM聊天工具,而收購後留給同為移動IM的Snapchat的戰略空間會有多大呢?

實際上我們看WhatsApp的例子就能管中窺豹,現在Facebook內部投入大量精力和人力在Messenger上,而WhatsApp團隊不到Messenger的1/10,新功能的開發基本停滯,說的直白點,Facebook基本是想做大Messenger然後讓WhatsApp自然謝幕。換個角度看,如果Facebook沒有買下WhatsApp,Messenger很可能沒有機會做大。

第三個原因是Snapchat的前景不可限量,雖然最早只是sexting的工具,但是這顯然只是一個切入口,就像Facebook最早切入也只是看頭像的工具,Snapchat想構建一個新的社交帝國,而且是天然就是移動端的,天然就是年輕人喜歡的很酷的社交網路,把他們大部分時間和社會關係都吸引在了Snapchat上。

再來升華一下?如何界定抄襲?

按照三節課的 @lukehou 老師的說法,產品設計有四個層次:商業模式、業務邏輯、信息架構和交互體驗。商業模式、業務邏輯不存在抄襲的問題,信息架構和陳列往往是抄襲和模仿的模糊地帶。交互和視覺體驗的抄襲是赤裸裸的抄襲。

顯然Facebook的這些「抄襲」其實都是在業務邏輯層面,信息陳列上偶爾有借鑒,但是都說不上是抄襲。需求就在那裡,准你發現,就准我發現,誰先發現不重要。滿足用戶需求,你可以做,我也可以做,拼的是效率和能力。商業模式或者業務邏輯雷同,其實是商業競爭的本質。

而從法律角度,商業模式和業務邏輯都是無法申請專利的,而用戶界面雖然可以申請專利,但是技術上認定起來很麻煩,成本非常高。而顯然Facebook作為大公司,重要的產品發布顯然都是經過了法務部門審核的。

所以,我們是冤枉Facebook了?

創新作為互聯網企業進步的源動力之一,Facebook一直這麼「借鑒」,肯定會被詬病。但本質原因很可能是移動互聯網上社交網路的模式創新空間已經很有限,已經快走到了盡頭,而Facebook目前找不到大的業務邏輯層面或者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來打敗Snapchat,反倒是Snapchat一直在領跑。


Snap vs. Facebook:傲慢無策的大衛與變態般專註的歌利亞

陳達

1. 大衛的崛起

Snap公司是一家市值曾達300億美元的軟體公司,其招牌產品是一款叫Snapchat的即時通訊 APP。當你使用Snapchat向基友發送圖片信息時,能選擇基友收看後多久該圖片會被徹底刪除,可以設定一秒到十秒。這被俗稱為「閱後即焚」(Ephemerality)。

很久很久以前,當第一次聽到 Snapchat 這個「閱後即焚」的玩法,我就陷入了哲學家式的思考:要是某女神機緣巧合之下發了一些很大膽的很讓人害羞的片片給我,我要如何才能猥瑣地將其永久珍藏下來?三秒鐘後我就有了頓悟:截屏啊。然後我就對自己說,這啥破玩意兒APP,養了這麼大一BUG。

對於這種產品上 defeats the purpose 的感人設計——比如建在地下停車場的太陽能標誌牌——我從來都是同仇敵愾。於是我就從來沒用過Snapchat,直到後來猛然發現,這BUG居然IPO了。

但是三秒鐘的頓悟顯然沒能讓我把整件事想透——Snapchat 怎麼可能會被 Screenshot給擊倒。因為某種形式的溝通是人類的真實需求,冒一些風險完全值得。比如你將某個秘密告訴閨蜜還拉鉤上吊不許外泄,結果丫一回頭就給你捅了出去,那你會痛定思痛永遠對任何秘密守口如瓶嗎?怎麼可能,即使有被捅的風險,你該訴說的還是一定要訴說,這是難以抑制的衝動。

Snapchat的成功確實有心理學基礎,至少對於某些人而言,表達自我的需求要高於對隱秘泄露的擔憂。更何況Snapchat在你截屏的時候還會將你猥瑣的動作通知對方,那你總不想從此以後在朋友圈裡有一個難堪的名聲:某小達是個截屏仔。

尤其是在熱情奔放、不怕自己丑就怕被人當土狗的美國文化里,這點小小的隱憂無法阻擋表達自我的衝動。文化使然,需求使然,足以讓Snap 吸粉無數,日活用戶1.7億,平均每日使用時長超過三十分鐘,最後成就了爆款。當然這也可以解釋為啥國內Snapchat之類的APP就沒能火起來,因為被漢家文化長期陶冶的我們,骨子裡還是怕出醜的。

那你可能會問用Facebook和 Instagram 也能表達自我啊,為啥非要用Snapchat?但是自我表達常常是一時的需求,需求結束後進入了賢者時間,冷靜下來就容易後悔,怕別人來秋後算賬。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歷,反正我是每天都在身臨其境——當我向老婆大人抵賴某些曾在微信上說過的話時,我總能及時地收到一個冰冷的截屏。

所以我認為 Snapchat在美國解決的實際需求是, 在「隱私的自保」與「自我的表達」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並巧妙地恰到好處地傾向於後者;在「事後的無憂」與「自我的表達」之間也找到一個平衡,並巧妙地恰到好處地傾向於前者。於是,這就能吸引到心大易惹禍並對隱私相對不在乎的熊孩子們(Generation Z,可以翻譯成零零後)——Snapchat 中位數為十八歲的用戶群體。

當然啦所有的分析很有可能都是在扯淡,或者 Snapchat 就是撞了大運;無論怎樣,反正Snapchat是火了。但是你火了,也常常意味著你惹禍了。

聽說國內的投資人最喜歡問創業者的問題是:如果BAT也來做這個你怎麼辦?天下APP一大抄,你的 idea (創意點子)不受知識產權保護——著作權版權保護「表達」,專利保護「發明」,但是沒有東東可以保護「點子」,點子屬於全人類。同理這個給創業者的問題在美國可能就是:如果FAG (Facebook,Amazon, Google)也來做這個你怎麼辦?

也許會有人對此嗤之以鼻,尤其是聽了《羅輯思維》某幾期節目並堅信創新型的小組織足以對抗財大氣粗的大組織。對於這種心很大的觀點,我覺得你們有話可以去對開心網、聯眾、米聊的墳頭說——它們都是當年被騰訊給活活抄死的公司。什麼聯眾還沒死?哀莫大於心死。

喂,是妖妖靈嗎,請幫我轉一下「企鵝受害者保護協會」。

2. 歌利亞的回擊

Snapchat火了,讓Facebook這個社交界的歌利亞感受到了灼心的壓力。第一招自然是直接收買,Snap的小鮮肉 CEO Evan Spiegel 果斷地十動然拒;於是Facebook就開始了漫長的抄襲Snapchat之旅。

2012年冬,Facebook推出Poke功能,用戶可以發送照片或小視頻十秒鐘後自動蒸發;用戶只能現拍現發;用戶截屏會被通知。這些產品特徵與Snapchat無死角地雷同。當然這次抄襲Facebook也帶有試探性,兩年後,Poke卒。

第一次抄襲經驗:「在Facebook上要做正派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完全照抄沒有前途。

2014年夏,Facebook卧薪嘗膽搞出Slingshot,又是一個基本全篇照抄Snapchat功能的APP。按理說這是第二次抄了應該熟能生巧,但這次Facebook自己做死,一邊抄一邊修改了作業:用戶想看對方的訊息必須首先發給對方一個訊息。如此腦殘的設計自然讓Slingshot卒得更快。

第二次抄襲經驗:照抄不行,亂改也不行。

2015年秋,Facebook在自己的照片編輯軟體中照抄了Snapchat那種修片的怪誕功能和風格。

第三次抄襲經驗:讓我一點一點地靠近你。

2016年七月,對閱後即焚不死心的Facebook 又推出了 Quick Updates功能,用戶發送的狀態信息將會在24小時後消失。

第四次抄襲經驗:我會說這是為了第五次?

2016年八月, 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推出了Instagram Stories ,基本上是對Snapchat Stories功能的克隆,連名字都懶得改一改。這個功能簡單地說就是你可以把一些照片和視頻編輯編輯post出去,然後24個小時後消失,有點像個公開的日記。

第五次抄襲經驗:這是目前對Snapchat傷害最大的一次暴擊,目前Instagram Stories的日活已經遠超Snapchat,達到了兩億人。Facebook的這次克隆目前來看非常妖冶,亮出了社交界的統治力。

而臉書就這樣淪為了不要臉書。

我們可以看出Facebook是一個極為鍥而不捨且自主進化自我淘汰的怪獸,隨抄作業經驗不斷上漲,其加之於Snapchat的懟力越來越沉重。如果模仿是點贊的最高境界,那Facebook 無疑是Snapchat的最大粉絲;而這個貼在你屁股後面抄襲你模仿你的粉絲,實質上也是Snap最大的劫難。

那Snap公司是如何理解與Facebook之間的這一仗?大概是做慣了這個利基市場的領導者,Snap 真的以為自己是大衛,而Facebook只是那個看著虛胖的腓力士巨人歌利亞。在Snap的季報10-Q中Facebook一詞僅出現四次,其中的三次還僅僅是跟在Apple公司後面湊個隊形,Snap至少在表面上沒有那麼怵Facebook。

而小鮮肉CEO的心態就更加放鬆。當被問到是否懼怕Facebook時,Evan Spiegel聳聳肩說,雅虎加個搜索框就是谷歌了嗎?聽聞此言Snap的股東們都無比震驚,這哥們是不是泡米蘭達可兒泡得有點脫離現實了?

Evan Siegel壯志可嘉,但是Facebook既不是雅虎,Snap也更不是谷歌;我覺得一個更合適的隱喻可能會是曾經的Netscape與微軟。當年的Netscape,同樣招牌產爆款但且單一(僅有一個瀏覽器軟體),同樣是行業先行者,同樣一開始就有超高市場份額,同樣有無數死忠粉絲,同樣很能燒錢也很不能掙錢;而當年的微軟,同樣財大氣粗心狠手辣,將IE與視窗系統捆綁營銷,搞野蠻強吃。同樣,這看似也是一個小大衛要來面對歌利亞的故事,結果微軟的 IE 把Netscape給踩了個扁。

這可能會是Snap公司最大的隱患,創始人沒有去認真回答這個看似俗套的問題:如果BAT也來做這個你怎麼辦?

3. 好產品≠好策略,壞產品≠沒策略

Evan Spiegel總是認為自己有比Facebook更好的產品和更強的創新能力。但問題是 Facebook 其實並不需要一個更好的產品來賺這個細分市場的錢,她只需要不斷推出產品削弱對手蠶食份額即可;所以Facebook就算是沒有更好的產品,也可以有一個現成的好策略——鍥而不捨堅持不斷地抄襲 Snapchat 。而這也是Facebook一直在做的。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資深編輯 Walter Frick 也跑到Snap上市申報的故紙堆里去刨墳,他發現在S-1表格(招股說明書)上,談到關於未來的發展策略時Snapchat說:「我們的策略是不斷在產品創新上進行投入...最好的競爭方式就是創造最引人入勝的產品。」大多數公司在S-1 表格上會大談特談如何保持可持續競爭優勢(護城河)的策略,而考慮到商學院里常教的「好產品不等於好策略」,Walter Frick認為Snap公司事實上是沒有護城河。

面對雄壯的歌利亞們,小小的start-up公司哪裡能像《羅緝思維》里所講的那樣遊刃有餘,他們每一天都是遊走在直接斃命出局的邊緣;而如果這些小大衛們還不像真大衛那樣進行策略化思考(strategic thinking,大衛王擊敗歌利亞就是用了非常策略化的四兩撥千斤的招法),反而認為好產品就是好策略,認為不斷創新就是好策略,並時不時給自己發點的Bonus,那我不知道他們能有多大的勝算。

你要知道對面殘酷冷靜的扎克伯格,曾經面對雄壯的谷歌以及咄咄逼人的Google+的時候,天天拿著歷史典故給下屬們洗腦:「迦太基必須毀滅!」(Carthage must be destroyed)。當年古羅馬在開始滅掉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戰爭之前,羅馬監察官老加圖每次演講時毋論主題如何,都會以這句話作為結語。

利益披露:作者不持有文中股票倉位,也無計劃在72小時內進行交易。

本文行文倉莽,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海涵斧正。

轉載我是歡迎的,但請您署名陳達,在此謝過。


不光facebook, 以後還會有其它公司跟隨snapchat,具有不留痕通信的屬性。如果他們主要是使用這種通信屬性,那麼不應該被指責。

「不留痕通信」是自古以來人類不僅喜聞樂見,而且甚至是最常使用的通信屬性。它不是屬於snapchat公司的。 「不留痕通信」我指的是通信方之間的信息交換,不會以任何外部介質的形式保存下來,而僅僅存在於通信方的記憶里。

Snapchat 的基本驅動是Sexting, 為了避免以後的麻煩,需要不留痕的信息發布。 最近十年,隨著互聯網和雲計算的發展,留痕派佔據主流,極大程度影響甚至扭曲了人們傳統的通信屬性。到現在,弄得年輕人想flash一下身體的自由都沒有了,多沒勁啊。仔細想想,除了給年輕人flash身體用,其實不留痕通信還有非常多的其它驅動。Facebook作為SNS老大,意識到不留痕通信的重要性是早晚的事情。


我有一個好的idea,就差一個好的程序員


美國的騰訊?


因為用的人多~


捫心自問一下,譴責FB抄、騰訊抄的人,你們自己就不抄別人么?


推薦閱讀:

誰能告訴我snapchat到底怎麼玩?
Snapchat在中國可以用嗎?
Snapchat 為什麼會推出支付功能 Snapcash?
Snapchat 為什麼會在上市後 5 個月內跌破發行價?
Snapchat 為什麼推出付費重播功能?

TAG:Facebook | 創新 | 抄襲 | Snapchat | Poke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