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理性?什麼是感性?

今天上&<&<網路新聞學&>&>課程時,老師說到,「大部分網民還是缺乏深度的、成熟的、理性的思考方式」。公民意識的發展有賴於理性思考的形成(主要是講我國欠缺這樣一種公民意識)。舉了西方國家由於啟蒙運動而對理性追求的例子,所以有了這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對於理性的看法。

還記得一句話,和大家共勉,記不得出處了:「理性是感性的俘虜。」


貴乎不丸我不姓熊!問題是個好問題,其他答案真是一個比一個走心得要命!

不丸我不姓熊!

不丸我不姓熊!

不丸我不姓熊!

感性,包括感性的先天成分,感性的形式,形成了先驗哲學的起點。

在古希臘時期,德謨克利特、普羅泰戈拉、亞里士多德都將感性理解為感覺經驗,主張感覺論,伊壁鳩魯則以感覺主義作為根本的哲學主張。

基於此,西方近代哲學發展出了經驗論唯理論,兩者雖然就最終立場來說相互對立(經驗論認為知識來源於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真理性知識的可靠保證;唯理論則懷疑和否定感覺經驗的可靠

性,認為只有清楚明白的天賦觀念才是我們獲得可靠知識的前提,並且感覺經驗是形成錯誤的原因),但是二者對於感性的定義基本都是一致的。

即:感性等於感覺經驗。

而當時唯物主義則說知識只能建立在感覺上,不能做出任何其他的解釋(孔狄亞克《感覺論》)。

在還沒有馬克思主義之前,西方哲學的主要核心是本體論,基本所有的認識論都是圍繞本體論展開的,關於感性的認識論也一樣。

什麼是本體論呢?

簡單來說就是探討「世界的本體(本質、本源)是什麼」,那時的西方哲學認為,在人類所能感知和理解的感性世界後面,還存在一個恆定不變的理念世界。而這個花花綠綠不斷變化的感性世界是虛假的,後面那個恆定不變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

所以哲學家們追求的是當前感性世界的理性本體,這種本體不同於具象的多樣化的感性世界,這種本體是抽象的,同一的,普遍的,永恆的。

於是乎我們可以看到,這裡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傳統本體論表現出了對於感性的、現實存在的

人和世界的無視和否定,也就是說,感性和理性相互對立,水火不容。

於是在這種對於本體論的追求中,誕生出了我們熟悉的西方人的理性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配下,西方人認為,世界是理性的存在,人的理性是人之為特殊存在的本質,人能憑藉理性實現對世界的把握從而獲得自由。

於是發生了我們都知道的那場運動——啟蒙運動。

理性主義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理性主義可以大致歸結為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也是撐起整個西方傳統文明的支柱:

1)首先,所有的真問題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個問題無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個問題。

2)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

3)所有的答案必須是兼容性的。如果答案不能兼容,混亂就會發生。也就是說,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不會與另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相衝突;邏輯上,正確的觀點之間不會相互矛盾。

這就是整個啟蒙運動的成果了。大家的觀點都是一樣:我們正在進步,我們正在發現,我們正在摧毀古老的偏見、迷信、無知和殘忍,我們正在建立某種科學,以使得人們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義。

然後……

然後啟蒙運動中出了個叛徒……

在我們一般的教材中,18世紀都被譽為一個人類閃光的世紀,科學迅猛發展,啟蒙運動帶來了最偉大的思想,大革命將整個西方世界叫醒。

然後……

到了之後19世紀,他們自己就主動把他們在18世紀總結的內容給推翻了。

我們來說個人,大家都很熟悉,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他說過一個觀點,很多古希臘的詭辯家們也都說過,但是在漫長的歷史中被人們所遺忘。

「不同地方的人們並不都是一個樣的。」

看上去似乎是廢話?

不要小看這句廢話,正是它及其發展出的思想,把整個啟蒙運動開膛破肚。

孟德斯鳩在無意之中說了這句話,他的意思是這樣,如果你是一個波斯人,在波斯背景下長大,你想要的東西肯定和一個在巴黎長大的巴黎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不同的人們不會為了同樣的東西感到幸福,試圖把法國人喜歡的東西強加給中國人,或者把中國人喜歡的東西強加給法國人,二者都會造成痛苦。

這種相對主義,與理性主義中的一部分特質相抵觸——相信世界上存在某些客觀的、始終如一的、永恆不滅的、固定不變的實體,比如不同地方的人都能為之愉悅的愉悅形式;存在著某些不同時代的人都能發現的真命題——如果他們沒有發現,也只不過是他們愚笨或者時機不對;存在著一種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一旦擴散到世界各地,就會固話為一種永恆的模式,無須改變,因為它足夠完美無瑕,因為它能滿足人們永遠的利益和慾望。

當然,最後讓啟蒙運動土崩瓦解的還是休謨。

休謨揭示出了哲學家所相信的那些必然性,那種維繫宇宙的嚴格的邏輯網路,那種人類可以掌握,人類必須遵循的邏輯網路實際上並不存在。

他幹了啥呢?

他幹掉了因果律,沒錯,就是那個邏輯所倚賴的基礎,因果關係,並不存在。沒有任何東西能證明,因果關係是存在的。能說的只有:這種事情通常會伴隨著那種情形出現;正常情況下,這件事會在那件事之前或者之後發生,對於實際目的來說,是前是後還是同時,區別不大。

而休謨對於之前我們說的第二個命題的懷疑的論證更為重要。

當他問自己如何知道有一個客觀的世界時,他說他無法用邏輯推導出來: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論證桌子的存在,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論證此時此刻我正在吃一個雞蛋,或者正在喝一杯水。我可以用幾何的方法論證事物,我可以用邏輯的方法論證事物,我可以用算術的方法論證事物,我想我還可以用紋章學或者棋術,或者其他符合人為原理的、習見的科學方法來論證,但是我無法根據數學的確定性來證明任何事物是存在的。我所能說的是,如果我忽略了一個事物,我會為此懊惱。但是,我無法用證明數學命題的方法來證明它的存在,無法用證明邏輯命題的方法來證明它的存在。用這類方法反向論證,不只是錯誤而且沒什麼意義。因此,我必須將這個世界當作一種信念之事接受下來,處於一種信任接受它的存在。信念不具有推論的確定性,實際上,推論完全不能用到實存之物上。

按照理性主義的觀點,宇宙是一個合理的整體,它的每一部分不可或缺,每一部分對於其他部分而言都是必然地重要,每一部分只能是它自己,不能被替代。彼此相互聯繫構成了一個優美合理的整體。

舊的理念認為:但凡正確的事情必然都是正確的,任何事情只能是它自己,無復有他。這就是為什麼斯賓諾莎會說,當我們發現事實不可避免時,我會更加心甘情願地接受。沒有人會相信二加二等於五,要是有人說:「二加二總是等於四,但是這是個讓人鬱悶的事實——二加二難道不能偶爾等於四點五或者一十七?」要是有人想要破一破可怕的數理鐵壁,他肯定被人們視為瘋子。

二加二等於四;A大於B,B大於C,所以A一定大於C,這些觀點被我們當作思想的理性步驟的一部分,當作我們謂之健全理智的一部分接受下來了。

當然,如果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還原到數學層面,我們就不會處處碰壁了。

這是理性主義的偉大預想。

如果當下你憎惡的害怕的事物同其他事物時間有一個必然的邏輯關係,你就得把它們當作不可避免、合理的存在接受下來,欣然地接受它們,就像你欣然接受「二加二等於四」或者其他你生活中賴以維繫的任何邏輯真理一樣。

這是唯理論的理想,但是被休謨打破了。

然後,緊接著啟蒙運動,另一個不太為人知的解放運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那就是浪漫主義運動,正是這場運動,顛覆了歐洲的整個傳統架構(比如說理性),開啟了通往西方現代哲學的道路。

以下要講到當時並不顯眼的一個國家,德國。

其中有幾個並不顯眼的人物,赫爾德,哈曼(不是高達里的哈曼),施萊格爾。

沒人看我就不更了。 @謝驊 快來給我點贊!


樓上的,把「很膚淺「去掉,我就同意了。

感性不一定比理性膚淺,只是它是不同的認知方式。

補充一點:

理性是按邏輯進行判斷;感性是非邏輯的,靠」直覺「的,當然,有些人把直覺當成「直覺思維」,這是很不對的,思維是要邏輯的;而「直覺」就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感性認識。

感性不一定不符合邏輯,比如我感覺某個人是女的,那個人很可能就是女的;當然,事實上,那個人可能是男的,只是男扮女裝。

但,如果你用邏輯來分析一下,你就能分析出那個人是男的嗎?可能你會給出很多理由,然後還是判斷那是個女的。

很多時候,我們是能用邏輯的時候會用邏輯;用不了邏輯的時候,只能憑感覺。

當感性與理性衝突時,我們會傾向於相信理性的判斷;但不排除有些時候會相信感性判斷,或者是自己的邏輯分析不到位,所以相信感性的認識。

另外,雖然我們可能會覺得理性更為高級,但是,日常生活中,實際上我們主要是通過感性在作判斷。


問題問得很大,但具體舉得例子,所涉及的「理性」和「感性」的概念範圍其實很小。

題主此處的理性和感性指的是對特定事物的認知水平。

一個群體鼓動你去支持一項社會運動/政策,對你說這有利於你的利益。你對這項社會運動/政策對你的利弊認知清楚,或者你不清楚,但你保持警惕,努力去認清楚後再行動。這是理性。

或者,一個群體鼓動你去支持一項社會運動/政策,對你說這有利於整個社會,有利於全人類(每個人都無私地參與其中,一個崇高的事業)。你不假思索的予以拒絕,這是高級理性。

感性反之

=========

題主的最後一句和之前的沒有關係,那是理性和感性的另外一層內涵。並且在這層內涵里,理性是為感性服務的。激情為轡,理性為軛。感性確定目的,理性確定方法。


隨機寫的一點感想(哲學性稍強一點),貼過來。然後發現尼采也是這樣的,所以現在超喜歡尼采。

【一個隨機的開頭】↓

人既需要感性表達,也需要理性支撐。別有用心者喜歡站在理性的高度去抹滅感性存在的意義,無異於本末倒置。

【為感性正名】↓

感性從來不是個貶義詞。人生就是一場有期限的感性體驗。以感性為始,以感性為終。理性只是完成主觀感性意願的客觀手段。越客觀,越理性,越擅長抽離,越體會不到存在的樂趣(即人生的意義);當然獲取理性的過程本身也可視作一種樂趣,這便是哲學家的樂趣。

【說到哲學家】↓

可笑的是,從上帝視角看來,理性永遠不可能抵達真相,這是理性的桎梏,亦即哲學家的痛苦所在。

【一個懷疑】↓

人類最大的錯覺就是他自以為是的高級智慧。真相恐怕是,人與動物無異,甚至與花花草草無異。你與這個世界恆為一體。

【存在主義】↓

人類唯一的優勢在於其可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存在。也就是笛卡爾所說的「je pense,donc je suis 」 (「我可以懷疑一切,但我卻不能懷疑我正在懷疑」) 。

【簡單說,我認為感性就是慾望本身】

當然還是原答案更切題。↓↓↓

「理性是感性的俘虜。」突然發現題主這句話,其實我想表達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

【也可以這麼理解】→「感性就是迷戀細節的衝動,理性就是縱觀全局的剋制」 via微博@虎掰掰

超級贊同這句話,所以特意貼過來。可以說由感性到理性是一個由小及大的過程。先有感性衝動,進而理性思考(仍以感性為目的),二者互為里表。

——————————————————————————

很多人把感性和理性對立起來,這是基於對兩者表面化的理解。深層次的真正的理性和感性是對立統一的。同意「感性到極致是理性」,或者說理性是感性的升華;以及「沒有感性的理性是沒有感知、生硬的」,因為理性是於感受和意識的基礎之上搭建起來的客觀手段,是實現感性目的(慾望)的真正途徑。

當然現實中很多人對「感性」和「理性」的理解和應用都是狹義的,他們習慣於把感性定義為情緒化,把理性定義為邏輯化。真正和理性對立的是非理性,而感性不等於非理性。


感性和理性都是大腦的反應迴路。

感性迴路是理性迴路的沉澱和抽象。

所以,

1、感性迴路有積累的屬性。它與先祖進化中的基因和個人早年的經歷息息相關。

2、後天迥異的經歷是感性迴路差異化的主要原因。

3、因為理性迴路有優良對錯之分,所以感性迴路也有。

4、理性迴路越發達的人感性迴路也越深邃和老練。為什麼他們看起來「不夠感性」呢?因為他們對浮誇的表演和廉價的濫情不熱衷。

5、鍛煉理性迴路的主要方法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理解的只有理性不好意思我不感性。

1,從來不吵架;

2,辯論沒輸過;

3,單身。

4,成功者居多。

5,很少解釋。被誤解也不解釋。不懂便不懂。

6,目標明確,堅定方向不回頭,且深信不疑。7,情緒控制全在自己,不計較不在意的人的看法。在意的人也有限。

8,即便有重大的眼前利益在前,也會為將來可能或一定到來的風險止損。

9,行事變幻莫測,但萬變不離其宗。

10,冷漠是表象。實質是已看到事件的來龍去脈。不會為了假意溫暖而噓寒問暖。

11,失去什麼不會悲慟。人生得到和失去總是守恆。

12,會保留一處凈土。在哪裡,外人不得知。

13,煙火氣不夠。孤獨。高處不勝寒。

14,太理性的人少朋友。要的是同一平面。 15,太理性某種程度近似無趣和無情。

沒有集體榮譽感。

別人都熱淚盈眶時,自己反而覺得有點尷尬。


理性的人會覺得感性毫無意義;

感性的人會覺得理性不近人情。


  • 感性主觀 理性客觀

  • 感性有愛 理性邏輯

  • 感性表象 理性本質
  • 感性衝動 理性冷靜

感性是主觀對事物表象一種有愛的衝動。

理性是客觀的利用邏輯對事物本質進行冷靜的分析。


我喜歡上了一個姑娘,但是可悲的是姑娘並不喜歡我。

我應該想辦法忘記她,抵抗她帶給我的情緒,牽絆著我,導致我一團糟,回復我正常的生活。這是理性。

但是我沒法阻止自己每天關注她,了解她關注什麼,她在乎什麼,她和誰說話,她在幹什麼,她過的好不好,她有沒有加班太晚,她有沒有被雨淋,她有沒有忘記吃飯等等等等,這是感性。

好吧 感性你贏了


好吧,我說一句。

1.所有人都是理性的,

理性是人類基於自己對萬物的認識,而生成的處理方案

2.感性是理性的彈簧,

感性的作用,好似激素,雖然以「個人的理性」為基礎,但是因為記憶節點上自帶的記憶鏈接會受到當前生理或外界條件影響,從而造成了「理性被感性支配」的假設。

感性只是基於個人的理性,別扯理性的統一性,沒有統一的理性。你是說人自然具有對於他人和社會和萬物的理性么?怎麼可能。


理性就是你喜歡的人和你告白了,但是因為你覺得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太大,所以你明確的拒絕了他。

感性就是你拒絕了人家,但是你哭了,為他對你的喜歡但你不能回應而哭。

所以,理性和感性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只關乎你怎麼運用的理性思維和感性認知。


理性就是你去做應該做的事。

感性就是你去做你想做的事。


感性是你不可控制,理性是正常邏輯和智力下做出的反應

感性:基於感官、情感、心靈、慾望,屬於本能和靈感的範疇,偏向精神層面上的一些東西。

理性:基於事實、邏輯、科學以及經驗和觀察,屬於智力活動。


或許理性是一種迴避內心,是殺了自己的欲求向更強大的社會力量妥協,而感性從另一方面來說反而是一種勇敢,是一種忠於自我的強烈意識。過於感性會毀了自己,過於理性,或許會形成一種長期的、更為強大的防備力量,成為另一個看起來似乎更聰慧更有邏輯性的人,其實那是慢慢將原始自我殺死,原始自我得不到內心渴望的東西,會痛,但由於長期理性,人本身會顧慮不了疼痛,會麻木,因而沒有太多的喜怒哀樂,但會滋生一種恐懼和長期戒備,恐懼社會規則力量的強大,然後心生戒備,給自己設定一個又一個框架,讓自己在框架內活動,好讓自己覺得安全。

然而,由於長期丟棄原始自我,人會因此喪失很多歡樂以及真實的、激烈的在自我與生活鬥爭的一系列情緒,也丟棄了生活本身。

………………………………………………………………………………………………

理性確實是感性的俘虜。理性從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感性的極端,他們是一種矛盾。


因為感性的行為,往往多數會成為受害者。而理性的行為就一定能把這樣的風險大大降低。

但是能夠擁有高級理性來處理事物的人,基本也是從感性行為給他帶來過傷害的經歷中長期備受著孤獨無助,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學習演變過來的! 能做到遊刃有餘人生自然完美,若不然還是理性勝過於感性!


感性到極至就是理性,理性到極至就是感性.體表的關係,願行的關係


我們常說,這個人做事情或看問題比較理性、那個人則比較感性。同是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不同的環境處理問題也會偏向感性或理性的一面。打個比方:你的家人在外面受到了欺負,你看到後做出的第一反應是衝上去抽欺負你家人的人一頓,那麼你的表現就是感性的,如果你採取是先問清原由在通過合理、合法的解決方式,那我們就會說你是一個理性的人;再比如:你明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需要參加,早晨5點就要起床,當你頭天晚上上床準備睡覺時,手機響了,你的最好的朋友來電話說他失戀了,叫你出去陪他喝酒,你去了並喝了很多酒,導致第二天會議遲到,那我們說你是一個感性的人,雖然會議遲到,導致經濟損失,但卻對得起最好的朋友;相反,你對朋友說你出差了,等你回去後馬上去找他並告訴他手機沒電了,第二天你如期參加是那個對你非常重要的會議,並得到了一大比獎金,並用獎金的一部分請朋友及她的女朋友出去旅遊,結果他們和好如初,那麼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你是理性的人。在你們三個人旅遊的途中,你朋友的女朋友偷偷對你說她喜歡的是你,願意一輩子和你在一起,你堅決拒絕了,那麼你是理性的;你聽她這麼說後,一下子抱住她說:「我願意,愛老虎油,讓我的朋友見鬼去吧!」我們說你是感性的。哈哈,明白了嗎!!!


感性是形成理性的基礎,現在的感性有很多是人類數百萬年理性進化的痕迹,比如同情心,感受能力等等,感受情緒。而理性就是接受符號進行邏輯推斷。個人偏感性。理性強等價邏輯思維好,符號能力強,記憶力好,前額葉發育良好。但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也不是一個超越另一個的,感性為你提供感性的模糊的對事物的聚焦,提供靈感。理性側重於對理論的把握,構建複雜的符號運算大廈,數學啥的不都是這個意思么? 理性很有用,但是在理論不完備或者無理論的時候,缺陷很大。所以馬雲這種理科白痴才能發現電商市場,因為模糊聚焦能力強,靈感強。至於邏輯性么,好像他也不差嘛,說明什麼,他不缺乏邏輯推斷力,只是缺乏對陌生符號的快速吸收能力,應該是言語記憶能力比較差,看他的演講,反應就是base那套理論,都不變花樣的。還有理性啊沒有那麼厲害,不管是民主還是共產主義,都是舶來品,大家都是拿來直接用,沒有哪個中國人能給出邏輯嚴密的證明,或者邏輯嚴密的給予限定條件,結果一個時代的人都會在理論下犯錯,比如穩哥啥的,不是什麼階級鬥爭理論下指導的么,他違背了最基本的人性,也就是感性。 所以,中國人的理性,對應的就是考試中的理化分數,即符號系統的快速吸收能力。而缺乏了對感性聚焦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不強,各種理論無法運用到科學發展中,因為發展是打破理論的,無現有理論可以依靠。


理性是做正確的選擇,感性是做自己喜歡的選擇。

人都想做自己喜歡的選擇,但往往是不正確的。只有理性的人才能成功,太感性的人往往都是人生的失敗者。成功的人,人生輝煌的人都是理性的人。比如古代有大作為,有成就的帝王都是看淡親情友情


感性和理性並不是對立平等的。人的感性與生俱來,從始至終影響著做的每一件事。當你的感性覺得某件事需要權衡下,不然會虧,會難受,這時候理性就出場了。所以理性只是感性衍生出來的一種道具。而且理性分析時,是把自我感覺包括在內的。比如一件衣服貴得離譜,但你又超喜歡,有時候想了想還是會買下來的。這時候就是你喜歡的分量超過了對價格的不接受。


推薦閱讀:

為什麼理性會使人感到痛苦?
什麼是人性?
哲學中的「上帝」的概念,應該怎樣理解?
出軌的人你們怎麼出軌的?為什麼選擇出軌?

TAG:思考 | 哲學 | 情感 | 思維 | 邏輯 | 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