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的是感悟嗎?

有人說一切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的,而讀書為的是獲得某種感悟,以便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運用。


可以是學習,可以是感悟,可以是印證


讀書讀得是頓悟。其實書就是總結了生活中的道理和規律,很多東西可能自己已經經歷過了,就差點破。看懂的時候,就頓悟了。


讀書是求知和發現自己無知的有效方式。


《傅雷家書》談到,假如念的書不能應用到自己身上來,念書幹嗎?


剛開始讀書,主要還是去吸收別人的觀點,去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讀的書多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就會逐漸明確,清晰。之後再去讀書,讀的才是感悟。


書,就是一個人的思想

讀書,就是在和一個人交流

所以要挑書

以前對書沒什麼感覺,讀的爽就讀,寫的東西好玩就看

後面很長時間都沒看書,不想看,腦子裡想很多問題

偶爾看了幾本作者花了感情的書,終於明白什麼叫讀書了


有的書讀感悟,有的書讀的是思路。

比如唐詩宋詞,讀的就是感悟和共鳴。這類書是偏重感情,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要麼可以讓人產生共鳴,要麼是讓人以此為模板,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

還有一類書是偏應用,比如《孫子兵法》《鬼谷子》這類書交給你決策,遊說,注重鍛煉技巧能力。說白了,跟大學中的專業書類似。這類書,你就要讀作者的思路,學會遷移應用才是最關鍵。


這話說的不錯,但說的不全面。我個人覺得,有的書讀的是感悟,比如說佛經、哲學、思想等等;有的書讀的是知識,比如說物理、化學、百科全書等等;有的書讀的是技能,讀到的東西不一定有用,需要經過一些勞動實踐中去體會、理解,比如說電工、焊工、鉗工等等;有的書讀到的是意境或者是感情,比如說小說、詩歌、散文;有的書讀的是處事、交往甚至是社會管理,需要在在社會打拚中去領悟,比如說政治、經濟、法律等等。不同的書有不同的內容,需要通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渠道,或者是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實踐,才能夠有深層次的體會和理解,才會用理解到的東西應用到實踐中。


從書本上得來的,應該是知識。當知識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產生感悟。這個感悟可以在閱讀時發生,也可能在生活里得到。在閱讀時候產生,就會讓人有著『感悟』是源自於閱讀某些書籍的錯覺。其實,『感悟』都是需要擁有一定程度知識的積累才能夠隨之啟發的。要不然,就算看佛經、讀唐詩宋詞,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感悟』是一種質變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升華。知識經歷這種『感悟』過程,就會朝著思想兌變。思想是富有多面性,遠非知識的單向性可比擬。一旦思想成型,就能夠作用於各個方面的實踐中。


讀書讀的是快感!


為啥有關圖書的問題都邀請我啊... 我在讀書方面跟文盲沒啥區別... T______T


快感,想像,經驗,感悟。

個人喜歡歷史穿越小說。

好吧,我俗了。

因為我真的很喜歡歷史,但是又啃不動那些古文的大部頭。

明朝那些事兒已經翻爛了。沒辦法,用了這個偷懶的辦法。


事實上,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

  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作者將其提供給讀者,以便於他發現如果沒有這本書他就發現不了的東西。


為了淚流滿面而讀書


不太喜歡把讀書當做一件很功利的事情,比如我看了喬布斯傳我就能成為喬布斯,我看了人性的弱點我就能參透人性,看了如何炒股就能縱橫股市等等。當然了,專門用來學習某種技能的書除外

我覺得與其說是感悟,不如說是感觸。也許書里說的不是什麼大道理,也許我們讀不出精妙的結構,不了解創作背景,可是讀完了心裡有感觸,覺得好,覺得舒服,覺得開心,甚至覺得傷心不舍都可以。我認為這都是收穫,讀書本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不要認為讀馬爾克斯就比讀心靈雞湯高尚

總之,書讀完了,你心裡有感觸,或許是因為語言,或許是因為人物,或許是情節,不論如何,你覺得舒服了,這就夠了


讀書讀的是感悟嗎?

書有百種。

有講自己苦甜,

有講他人辛酸,

有的塞北荒漠,金戈鐵馬,

有的江南小橋,落花流水,

有的字字珠璣,皆是立命之道,

有的處處存疑,卻能啟人思維,

有的天馬行空,岳鄂蒼梧一夕轉還,

有的老牛犁地,斷崖面壁十年寒窗,

有的國讎家恨,才剛開篇已是滿紙硝煙,

有的愛恨情仇,讀到末尾尚覺意猶未盡,

有的玄之又玄,每個字都看得懂,連起來卻是一團漿糊,

有的明白如話,千里之外的事情,娓娓道來似閑話家常。

世上之書何其多,

少年書生讀到老。

吾生有涯知無涯,

去蕪存菁是正道。

——————————————

好的,開始回答問題。╭(╯3╰)╮

讀書的目的可以分為很多種,題主所說的感悟正是其中一種。

除了感悟,還可以增長見聞,洞明人事,學習技能,開闊視野,修改三觀,消磨時間,etc……

作為一個讀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帶著問題去讀書。如此才能讀的深,悟的深。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正是此理。


讀的是未知


思考,就像做夢一樣,其實很難進入的。而讀書,就容易多了,就像算計睡眠的時間。不過,一般而言,書籍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化石。所以讀書就是考古或者地質學研究。


看梁文道訪問董橋時,說到毛姆,說他是個storyteller,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我想讀書就是在聆聽別人的story吧


修身養性


推薦閱讀:

有哪些關於死亡或死亡意義的書值得推薦?
既然手機和平板電腦可以安裝 Kindle App 和多看等閱讀軟體,為什麼還要買專門閱讀的E-ink設備呢?
睡前看書堅持不到一個小時就打瞌睡,如何解決?
Kindle Paperwhite 第二代的體驗如何?相較舊版,有哪些不同?
讀書時聽什麼音樂?有哪些好音樂推薦?

TAG:閱讀 | 哲學 | 人生 | 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