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運營商如何經營手機上網流量?
01-19
運營商市場目前最大的瓶頸與限制在於增量不增收,對於流量經營,拋開其體制問題,有什麼提升的好方法呢?
增量不增收,換個角度來說其實是運營商的成本太高導致利潤空間有限。降低成本就是使用較新的技術(如LTE,WIFI)來提升流量承載能力,降低單位流量的成本,降低用戶價格。如果應對好了降價之後的流量爆炸,收入自然就提高了。
1、加強應用推廣,好的應用是流量的基礎。
2、結合終端經營,智能手機與普通手機的流量差異很大。
3、套餐體系豐富化,忙閑時套餐搭配,充分利用網路資源。4、合理分流,2G網、3G網、wifi各分其一。偽命題
運營商就是個管道, 所以被管道化是必然的.
無論在2G下提供的語音的管道, 還是3G下的數據+語音的管道, 歸根結底還是管道. 所以, 前提是要把管道做的比別人好, 在2G下, 移動遠遠強於聯通也就是移動的管道更加可靠和泛在.所以, 現在運營商做的流量經營, 試圖從管道中獲取部分應用收入的嘗試在我看來都是徒勞的.
在應用的邏輯中, 如果運營商不能介入其中的環節, 其價值就僅僅是提供管道, 這個管道, 可以是你的, 也可以是別人的, 但業務歸根結底是別人的.和眾多輕資產的互聯網, 移動物聯網業務模式相比, 運營商是重資產的, 這個也就從側面回答了知乎上其他關於騰訊是否能變成運營商的問題, 我認為是不能, 最多最多變成MVNO.
運營商有價值的資源出了網路(管道)本身之外, 在於:
1. 實體的渠道和用戶接觸界面--營業廳或者, 但是這部分在運營商遠遠沒有收到重視, 也沒有很好的充分利用; --有體制問題, 也有能力問題2. 資金: 看看現在終端廠商多麼依賴運營商集采就知道了扯的有點遠了做為運營商來講,如果想在流量上有所做為,我認為重點還是要和業務提供商加強合作,拓展業務平台,增加業務各類,以應用促發展。這和基礎互聯網發展初期的問題是一樣的。只有應用多了,運營商的流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說個新鮮點兒的,想辦法兩頭收費,除了收用戶的錢,也去找提供商收錢
比如用戶上youtube看視頻,流量大,網站賺錢多,就找youtube多收一點兒。用戶上知乎,流量不大,網站本身盈利不多,就少找知呼收點兒。技術上有門檻,需要區分數據的目的地
法規上還有很多鬥爭,互聯網那塊是明確規定了運營商不準歧視數據區別對待,但是移動互聯網這一塊還沒什麼明確規定。1、分析消費者群體,描述終端客戶圖譜; 2、可控智能管道,提升服務商消費體驗;
運營商流量中包含的數據有很大的可挖掘行,這一部分數據大而全,能從中獲得什麼商業價值就看運營商以怎樣的姿態和業務形態去面對用戶群體,廣告是未來的趨勢。
感覺制約的瓶頸在:1.網路制約(承載能力,網路質量)。2.能否便捷的找到感興趣的內容。3.搜集建立用戶臉譜資料庫。4.搜集建立過濾社會熱點信息。5將熱點在合適的時間傳遞給適合的用戶。6資費合理及用戶上網的指導。
因為工作就是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希望有興趣的一起討論。。利用DPI技術,將流量細分,按細分類別簽約費率不同
其實想說運營商們真的很不會利用已有用戶的數據,如果能夠很好地分析用戶的屬性,搭建起健全的CRM系統,並且根據用戶群制定適合的流量套餐,要讓用戶消耗掉流量真是太簡單了,到時候搭建起相應的應用市場,然後把適合的應用推薦給用戶,其他的應用市場估計也是要衰敗吧(僅限Android)。不過這個成立的前提是 ①網路速度要ok,用移動2G網路有時候刷微博能出不來,敢問怎麼消耗完- -# ② 移動敢花大力氣做這個,不過國企么~嘛~╮( ̄▽ ̄")╭ 另外~想誇一下 移動的流量加油包~3元10M的那種,是個不錯的方式~
改變套餐模式和結構,用更適合流量時代的套餐。我覺得加油包是個好方式與終端廠商和渠道合作 ,銷售手機掙錢。推廣業務。可惜每一條 都有前提條件,而且基本是運營商做不到的
目前運營商都主要是在終端、應用和套餐三個方面著手,不過個人覺得雖然終端的確能夠顯著提升流量,但是套餐捆綁、合約什麼的不會是長期的解決辦法,還是從應用和套餐入手比較好。但是運營商在自己開發應用上是先天不足的,因此還是通過與巨頭合作的方式比較好,比如開發針對某批應用的專屬流量套餐包,比如微信沃卡什麼的。其次就是目前套餐的設計還是不夠合理的,個性化的選擇不多。
從運營商開始設計流量套餐時沒有有效地區分流量種類,就已經註定了現在的局面。語音時代還能區分長途、市話,甚至市話也能根據距離設定費率。現在用戶對不同流量種類的感覺已經拉平,再區分出來就是麻煩。流量經營任重道遠。。。
獲取流量攜帶的一切價值。全流量價值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