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Apple Watch 這款產品的定位?它對於未來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會有多大影響?

對於即將發售的 Apple Watch,從設計或者製造來說,我認為已經到了極致。互動式應用,旋鈕,優化應用,觸控等等應該說是極大的高出了同類的如 Galaxy Gear 等的穿戴式設備。但較為高昂的價格讓我們又不禁疑惑,它憑什麼那麼貴。設計好,工藝高超毋庸置疑。可是定位的不明讓我們不知它究竟是個什麼。我為什麼要一個功能那麼多的手錶。它有是否有它說的那麼有用。畢竟,屏幕的劣勢讓它終究是不能代替手機。而標準版動輒 5000+ 的價錢,也讓它的性價比遭受考驗。要知道,5000 的價格,我們已經可以買到一個很不錯的手錶。Apple Watch 究竟有什麼用,多有用?這個一個問題。


設計的最高目的就是人類的用途。——柳宗理《設計考》

我決定今天寫個大的,正巧之前內部也有過這種話題。

答主是一個普通的遊戲設計師,但本質上來說遊戲也是產品,所以本文從一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1.為什麼做這個——使用場景

2.為什麼這樣做——設計

3.這樣做了以後?——產品策略

——————————分割線————————————

為什麼要做這個?——使用場景

通常我們在做一個產品時,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為什麼要做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產品(工具)是為了滿足需求而被創造出來的,人不會憑空去創造出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東西,或者是假想一個需求來去滿足,這畢竟不是某朝官員,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去做(比如挖了一條路再修一遍)。所以在這種時候,我們通常會怎麼做?

需求分析,這點在任何一個產品的立項階段都會去做:去收集去分析市面上的產品,了解他們做了哪些,哪些需求被滿足了,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哪些需求是潛在但必要的需求,哪些是非必要的無用功。在這個階段,我想也許經歷了這樣一個事情,這也許是99%的人發生過的事情:

動蕩的地鐵上,你一手夾著包,一手抓住拉環,經歷了一天工作的你有些疲累,你正在閉目養神。這時,口袋一震,你忙不迭笨拙的把包夾到拉著拉環的胳膊腋下以維持平衡,一邊掏出手機,解鎖,期待的看著是不是工資到賬的簡訊:「近期收益110%以上的牛人在炒啥股?特邀您手機自助開通平安證券賬戶,享萬二傭金費率優惠+大數據選股搶鮮試用!詳見 【中國平安】」…「草!sb!」你嘀咕了一句,lock,把手機丟回口袋,換手拿回包包。

這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場景,甚至很多人都覺得習以為常了,似乎大家都覺得這很合理。但是恰巧,就有這麼一批人想到了這種時候所存在的潛在需求,也就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我需要一個腕部的東西,來告訴我這是個AD而不是工資到賬,進而提煉出這是一個更加廣泛的需求:「即便對於手機這樣一個私人物品來說,很多時候你需要的只是一瞥(glance),而為了這一瞥,你不應該甚至不需要如此大費周張。

因此在這裡,Apple Watch找到了一個非常合理的使用場景,並對使用場景中的需求分析,作出填補——相比Smartphone,人們需要一個更加輕量化操作(operation),而以獲取信息為主一瞥(glance)的Notification Center。在這個基礎上,再去思考,還有什麼可以一併完成並且切實存在的需求,比如Health。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你無法掏手機的時候,遠比你想像中的多的多。

因此這個場景就非常自然的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當你處在這個場景下,你會覺得沒有這個東西好像也合理,但是一旦當你有了這個東西後,簡直離不開它。

——————————分割線————————————

為什麼這樣做?——設計

其實最近正好在看一本關於日本設計的書,包括之前Ive傳中也曾說道:

我希望我們設計的產品,看起來會給人以本應如此的感覺。聽著也許有點怪,設計就是追求看似從未經過刻意設計的效果。設計就是解決問題,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作為一個設計師,不能讓使用者察覺到解決難題的困難度和複雜性。作為一個使用者,也不會想從產品里看出來這究竟是一個多麼困難複雜的設計。當然了,這是設計師的分內事。我想讓產品擁有一種這東西冥冥中註定,就該如此的感覺我認為正是那種有點偏執的設計理念,帶來了像iPod這類產品。

我有一副Google glass,1500$的東西用了兩天,發現自己簡直是個神經病;於是我又花了200$買了一副帶鏡片的架子,戴了兩天,還是覺得自己是個神經病,走在路上覺得每個人好像都在盯著我看,於是我又戴了頂帽子,遮住了絕大部分框架。最後,這副GG的命運就是在盒子里GG了。

這或許就是在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任何一個產品,看起來應該是給人「本來如此」的產品。科技感很強的產品非常好做,geek們也會非常喜歡,甚至崇拜,但是潛台詞就是「這和其他東西是不一樣的」,科學怪人是無法融入到社群中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Apple Watch可以做的外形更酷,比如像各種概念圖一樣,全玻璃錶帶,投影式,等等,我相信一定可以。但Cool不等於美。設計大師柳宗悅曾經說過:

美是與用途相結合的東西,即由生活而生。正因為如此,其美才更為健全。美不應當從生活的外部去探尋,而是必須在生活的內面發現。

因此今天Apple Watch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一如我們見過的很多傳統表飾一樣,精美絕倫的做工,款式,沒有張牙舞爪誇張的外形,如果你不刻意的去提起,甚至沒有人會注意的到。同為設計大師的山中俊治在一篇專訪中也曾經說過:

我認為「美」就是好用與合理,並不是一開始讓人認為這個東西造型很棒。因為有這種用途,才有了這種構造——實用性的構造令人感到造型的美。

——————————分割線————————————

這樣做了以後?——產品策略

其實我不知道這裡該說什麼,或者這裡才算開始真正回答這個問題的大部分。

首先是產品線策略,為什麼會有15000$的款式,為什麼也會有1000$的款式,乃至400$的款式。

這一點其實和那位Burberry總裁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時尚品圈子應該非常熟悉這一套方式:通過15000$的產品,拉攏社會名流,輻射精英人群,推出1000$價位產品,帶動社會效應,吸引普通民眾對400$的款式形成追捧。

從目前預定的分布情況來看,也基本上符合這樣一個價格比例特徵。

社會名流看中的是尊貴/Unique。

精英人群看中的是品質/設計。

普羅大眾則是時尚大潮中的水草,跟著波濤走起。

因此在這一點上,Burberry的總裁應該是功不可沒,也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在一個未知品類中,用這樣的產品線策略和定價策略,來把這樣一個別人已經做了一年但仍然沒有方向的產品,以一種潮流品的方式強Push到用戶手中,接下來要看的,就是產品本身的本事了。

回到題主5000塊的這個問題。戴手錶的人其實都知道,5000塊應該算是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價位。不上萬,牌子上說不過去,基本上處在一個「雞頭」的隊列里,比如說買一塊天梭,就價位來說,三線牌子中的高品質貨。但如果這種時候告訴你,同樣的5000塊錢,可以買一款非常時尚,做工也非常精良的Apple牌Watch,你怎麼看?而且事實上,它也是一塊好表,在計時這個層面上,比十幾萬幾十萬的機械百達翡麗更精準(純粹開個玩笑)。

最後,問題是「對於今後電子產品的發展方向會有哪些影響?」

關於這點,其實我今天無意中記不得在哪裡看到一個關於Edition版本的點評,中間有一句話說的很好,「Edition用它無與倫比的製造工業和完美的設計,向過去百年那些畢生鑽研於鐘錶設計的巨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後的科技發展方向,也許是越來越貼近於人本身,比如可穿戴,甚至是植入體內。那麼當一個設備與人本身更加貼近的時候,或許「人文」和「自然」這兩個詞,在設計層面上就應該更多的被提上開發日程,此時回歸到開篇所說的第一句話,「設計的最高目的就是人類的用途」。

——————————分割線————————————

利益相關,果粉。

試戴過10分鐘*2。

訂單已下。


實名贊同排名第一的答案/

作為普羅大眾,我只能隨波逐流了:

其實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人生在世,短短几年;錢乃省外之物。是錢重要,還是體驗重要呢?

這種緊貼皮膚的設備,和手機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匿,我採用了24月分期付款,極大減輕了流動性負擔)


apple watch 一個手機的延長端,一個可能是物聯網時代的簡便控制端,一個有潛力代替一切卡券的支付端,甚至是一個將在未來代替手機的終端。嗯。。如果考試不禁的話,是個好作弊工具,震一下選A,兩下選B。。。


支持最多的回答已經膜拜到無以復加,只能撿覺得還能說一說的部分補充一下。

1.apple watch設立了一個未來可穿戴式設備的新方向,就是疏遠手機,回歸生活(自然)的一種思路,實際上從設計思路上來說它和三星等一眾智能手錶相比並不是同類產品,雖然它和三星手錶一樣可以打電話發簡訊叫車發微信等等,但是相比三星等一眾手錶想要將手機應用移植到手錶上的思路,蘋果更希望的是通過對手機app繁雜的功能去做減法進而實現比手機更高效地完成任務這個目的。也就說題主所說的一部分其實是個偽命題,apple watch壓根就不想也不會代替你的手機,所以除非是開發商蛋疼或者腦子抽風,蘋果永遠不會鼓勵用戶在手錶上打字看報看視頻照相...

也就是說你必須接受的一個現實就是,apple watch永遠是一款配件,如果不需求這樣的配件,那最好是選擇其他產品。

目前從谷歌對wear平台的修改來看,谷歌也是在摸索不同的思路,不過谷歌這家公司的想法總是比較超前和不現實,所以我不看好wear平台的未來。

2.所謂的功能到底是不是有用,這其實取決於題主現在的習慣和需求層次,apple watch的作用是可以減少你在手機上消耗的多餘時間,讓你更好的貼近生活,也許是陪伴家人也許是看看周圍的風景,或者是養成一個相對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題主不需要節省下來的時間,也不覺得每天對著手機幾個小時有什麼問題,也不覺得每天多運動幾分鐘有什麼益處的話,那你的確不需要這塊表。而這些功能其實也是任何一款手錶,手環,甚至是其他智能手錶能帶來的。

3.所謂的性價比我一直認為是個偽命題,除了那種傻不拉幾亂定價的行為之外,任何一種附帶溢價的產品賣到貴的價格都無可厚非,唯一的差別也就是使用的人到底是不是覺得獲得這樣的提升值得多花出那麼多的銀子罷了。

你說iphone比同價位的安卓手機有什麼優勢?更穩定,更好的軟體質量,更少的折騰,相對更好的做工和一定的品牌認同感,那這些安卓手機能給你么?不能,好的那麼你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因為這多出來的錢就是為了支撐這些溢價的。

說說apple watch的溢價吧

首先這是第一款廣為人知的擁有出色做工和設計並且實現豐富功能的智能手錶(我加了那麼多定語就別打臉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其他手錶太過科技范或者品牌太low這些就是跨不過去的坎,而apple watch有

其次這是第一款可以擁有預期生態系統和有效提高效率的產品,這些其他手錶都不具備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上兩點加上蘋果目前的品牌號召力,這是第一款可以讓任何人帶出去能引起相對正面評價並且不會覺得low的表(你真以為買得起名表的人會覺得帶個applewatch傻逼?別鬧了,人家比大眾更願意接觸新鮮事物)。

這些到底值不值那個差價,就看題主自己判斷了

以上


對於即將發售的iphone,從設計或者製造來說,我認為已經到了極致。互動式應用,觸控等等應該說是極大的高出了同類的如三星等手機。但較為高昂的價格讓我們又不禁疑惑,它憑什麼那麼貴。設計好,工藝高超毋庸置疑。可是定位的不明讓我們不知它究竟是個什麼。我為什麼要一個功能那麼多的手機。它有是否有它說的那麼有用。畢竟,屏幕的劣勢讓它終究是不能代替電腦。而標準版動輒5000+的價錢,也讓它的性價比遭受考驗。要知道,5000的價格,我們已經可以買到一個很不錯的電腦。iphone究竟有什麼用,多有用?這個一個問題。


據網路消息報道:apple watch時尚圈使用的居多其次是影視圈和音樂圈。

幾乎沒有商業人士會長期使用apple watch

apple watch的續航,一天一充,商業人士都是很忙的,很難做到一天一充,如果不充就沒電,你會帶一個沒電的表去上班嗎?

但畢竟立基於科技,根植於用戶體驗上的蘋果,如果在功能上無法保持具有優勢,那麼賦予Apple watch再多意義,也只是個小遊戲罷了。


僅僅針對watch的中國市場說幾點:

1.Watch只是一代產品,某些方面未必有其他穿戴設備功能成熟(jawbone fitbit moto)

2.要知道,美國的wifi是遍地都能找到的,在中國的網路現狀下,儼然成為一直電子手錶

3.手錶的功能更多側重於與siri互動,或者手勢的互動:系統點擊、force touch、digital crown旋轉,不支持自定義手勢。交互方式上會比較受限,IOS的app受限,很難有精彩的應用

4.咳咳,續航能力有待提高

5.要用apple watch,你得先有一隻iPhone


推薦閱讀:

為啥國內 〔手錶〕比不過瑞士手錶?
一萬以內男士機械錶推薦?
导柱轮计时装置是什么?
如何看待微博腕錶大v對沛納海的諷刺言論?
機械錶保值升值有價值這個,怎麼感覺貌似是和鑽石一樣的商業概念炒作啊!?

TAG:iOS | 蘋果公司AppleInc | 手錶 | 智能可穿戴 | AppleWat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