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互聯網+ 到底怎麼來加?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傳統企業似乎尋找到了轉型的方向,但是藉助互聯網平台,進行互聯網+傳統企業新發展,到底怎麼個加法,還需要深入思考!


「互聯網+」這個「+」到底難在哪裡?

一、「互聯網+」的理論

【「互聯網+」主要的作用是資源整合嗎?】

如何說是整合,那更多是生產要素和市場整合,其實從「外人」來看,恰恰是要素分散化、決策去中心化的。

【「互聯網+」最難+的是什麼 ?】

最難的仍然是觀念,習慣了傳統經濟邏輯的老闆與團隊,第一句話就是如何贏利?他們不懂贏利在互聯網時代只是一個指標,而不再是生死標準,互聯網時代標準是客戶或粉絲的體驗與價值,不會有贏利這個詞,只有共生與共贏。

【把"+"放到」互聯網「的上下左右,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互聯網加在旁邊是工具,加在頭上是渠道,加在腳底下是基礎設施。價值鏈產生的每一個環節,創意設計、廣告營銷、零售流通、生產製造、包括物流、金融、IT資源都可以放在互聯網上來做。這是對互聯網比較到位的理解。

【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有什麼區別?戰略意義在哪?】

這兩個是比喻說法,從文法上差別不大。互聯網+,更多指將互聯網作為能力、要素和基礎設施,來思考新的經濟下需要傳統經濟的那些價值轉移,而+互聯網,則是傳統經濟考慮如何用好互聯網這個工具和手段。互聯網+戰略意義是在規劃未來中國經濟和社會。

【「互聯網+」目前有哪些成熟的理論呢?如果沒有,該怎麼誕生一些呢】

互聯網+最成熟的理論,是幾十年前德魯克寫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現在的理論仍在討論階段,德魯克講了知識經濟與創新是生產力的源泉,DT就是知識資本,創新就是人的資本,偉大的理論都很簡單,市場的原理並未被顛覆。

【現在還有哪些重要資源沒有被「互聯網+」呢?】

凡是高毛利的產業,你都可以用互聯網+發起攻擊,比如房地產,服裝,化妝品,凡是沒錢賺的行業,你都可以用互聯網+創造毛利,比如農業,教育,醫療,健康等,這「兩個凡是」,是我對互聯網+最簡單的理解。

【「互聯網+」和「電+」的核心區別是什麼? 】

兩者的區別在於:1,電無法自我繁殖和進化,互聯網的重要特徵是自我繁殖和演化;2,電本質由生產定價,互聯網核心是由應用定價。

【如何理解馬雲說的」人類正從IT走向DT,只有讓別人成功的你才會成功」?讓別人成功是讓用戶成功?】

兩個含義:讓別人成功,你才會成功,老祖宗說了幾千年了,你們要記牢;2,社會生活與經濟活動的彼此連接已經成為唯一形態,特別是D的生產和價值構成。所以,馬雲如是說。

【「互聯網+」在內涵上根本區隔於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義了信息化。那麼,互聯網+所重新定義的信息化應該是怎樣的一個實現路徑呢?有哪些關鍵節點呢? 】

信息化,顯然是社會與經濟過程與行為的信息標籤化,本質目前是「分類」,互聯網+核心是信息(通過有時稱數據)的資源要素化,換言之用將數據作為生產和產品的本身構成部分。重要節點,我認為包括:數據市場化、金融化和商業化,也包括數據生產本身的資源配置。

【剛提到互聯網+背景下最難改變的是觀念,如果從觀念上調整,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互聯網思維說白了其實就是用戶思維,這句話看似每個人都理解,但是理解了不一定做得到,做到了,你在今天的環境下就活了,公司就有希望了。

社會學對觀念變革研究的結果是:1,觀念變革叫適應性變革,意思就是要有淘汰機制去淘汰傳統的不適應的東東,2,核心是中介價值觀,意思是要有對互聯網邏輯的共識,否則社會會被撕裂,3,有得失支持,比如要有資本市場來支持新東東,新東東容易成功,新觀念就有了例證,中國現在資本市場是突破口。

【「互聯網+」帶來了很多機遇,同時也帶來很多風險。請問你們認為法律還應如何對這個市場進行治理呢?】

運用大數據開展社會治理更加有效。比如用微博、微信數據進行輿情監測;比如用商業大數據幫助政府更好地做宏觀決策。運用大數據打擊假貨、知識產權問題更高效精準。但是互聯網條件下的治理是社會協同治理,即政府、社會組織、互聯網平台和民眾互相協同。

二、「互聯網+」VS傳統企業

【「互聯網+」會對傳統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預計的變化有幾個:1,傳統企業轉型,以智能、C2B、供應鏈重新整合為標誌;2,傳統行業中的新業態會出現;3,圍繞行業轉型過程中,服務於原有行業的相關服務業創新;4,應對傳統行業轉型,其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和關注會發生變化。

【馬雲在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上演講時說,互聯網必須找到那個缺失的部分,找到一個方法讓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能夠結合,並把這種結合稱為數據經濟。請問,你是如何看待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結合的呢?】

1、產品按照用戶的習慣和需求重新設計,流程再造。這個是互聯網+中最難的部分。

2、結合的核心在商業價值倍增:傳統不加互聯網,接觸客戶成本極高,互聯網不加傳統企業,沒法兌現價值,本質上,傳統與互聯網之間的結合是個利益結合,實現的戰場資本市場與互聯網金融。

【就目前來看,許多大的傳統企業都在開始做資源整合,擁抱大的互聯網企業,那對於中國這麼多中小企業的發展之路會有衝擊嗎?】

1、互聯網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以小微、草根為主的舞台。平台+小微,平台+個人,是這個時代出現的組織雛形。反倒是大企業、壟斷企業不適應。

2、再小的公司方向對了,做法對了就有生命力,再大的公司方不對做法不對也沒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東西就是大,沒生命力的東西大也是小。多小的公司都有機會,問題是不是你的產品是從用戶的痛點需求來設計的,同時你用最高效的手段抵達了用戶。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是否會有大量的傳統企業倒下?】

1、是的。但,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型、新興企業起來,或許是全新的,或許是脫胎於所謂老企業。

2、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腦袋。比如,業界預測到2020年,實體零售依然占社零總額的80%左右。但未來的實體零售業一定是用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武裝起來的零售業,在這裡面會有大量新的模式,新的從業者出現。

【互聯網+對傳統商貿業會帶來什麼?眾所周知,近年來,傳統商貿業受電商衝擊很大。那麼傳統商貿業(如百貨、超市、專賣店、專業店、商品交易市場)如何和互聯網融合呢?還是傳統商貿業已到了末路? 】

兩點變化:1,商業業態與服務重點變化;2,從銷售轉向服務(即商業和盈利模式)變化;融合問題:把顧客(及背後的數據)作為一種商業資源加以運營,而非把商品作為核心售賣。至於,是否末路,我的理解是傳統商貿不是到了末路,是前世與後世變化。

三、互聯網+各行業

【互聯網+金融:看起來金融是互聯網最先結合的領域,互聯網加金融的意義之一就是可以使得普通大眾都接受到金融服務。但是可以發現,農村地區似乎還並沒有充分享受到互聯網金融的福利,會不會進一步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勻呢?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1、雖然農村地區使用互聯網金融的絕對數量不大,但是佔比很高,超過一線城市。比如,西藏的移動支付比例連續三年位於各省榜首。西部四省(區)西藏、陝西、寧夏和內蒙古的移動支付比例竟然遠遠高於北上廣。越是落後的地區,反而可能採用最新進的技術手段。

2、這叫彎道超車,但人才仍然是問題。

【互聯網+農村:農村市場與互聯網的出口在哪裡?農村市場開發難度大,阿里會有哪些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差,您預計需要多久互聯網市場可以普及?】

農村市場首先是互聯網的普及、滲透和安裝,這方面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的提升。另外,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的人才教育和培訓。阿里也在大力實施農村戰略,就是重建農村的電商基礎設施和開展人才培養。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已經有100萬新農人出現,這是未來的希望。

【互聯網+園區:創業園區怎麼做互聯網+】

以資本市場為兌現價值的戰場,做三件事:第一,做個社交電商平台聚合用戶,與創業公司共享用戶,這叫大數據,第二,線下做粉絲基地與創業公司共同經營用戶,這叫O2O,第三,基於用戶主動吸引創業人才,吸引商家,而不要招商,這叫C2B預售,有了這三點,你的市場價值會被資本市場認可的。

【互聯網+公益:我想免費擁有一個500平米左右的辦公場地,做公益事業~~因為本人熱愛教育,您覺得可能實現嗎?】

1、公益創造的是人性資本與道德資本,在互聯網時代有很高的價值,所以,你做的不僅是公益,你在經營著某種道德與人性,所以,你必須有一個互聯網平台把人留下來,把道德體現出來,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加入你做,眾籌點錢並不難,難的是思想與平台。

2、當然有的。建議在微博上找王思聰好好談談,我相信他也是「有夢想和責任心」的國民老公。

【互聯網+廣告除現有模式外,還會有哪些新的模式出現?】

這個問題,你可以去微信上搜索,有過很不錯文章和觀點。其實所謂目前的程序化購買(即數據化服務),也是一種未來可能的模式,只是目前服務於廣告或營銷投放,但其本身就是產品的商業銷售和服務中的數據價值植入過程。

【互聯網+酒店管理:移動互聯網,在傳統的酒店管理中,如何得以有效的運用、實施?】

酒店,飯店都是客戶體驗的入口,其價值遠遠被低估。我覺得,未來的賓館酒店與飯店,將代替商場成為渠道體驗館,其收入主要是商家分成,住宅吃飯是可以用商家給的回報卡免費吃住。

【互聯網+管理諮詢,會帶來哪些變化?】

會有兩個變化,一,基於信息不對稱賺去高價的管理培訓行業,基本消失;二,傳統諮詢大公司難以生存,因為諮詢顧問干私活很容易;三,把諮詢培訓作為入口,去賺資本錢,去做產品銷售的新諮詢培訓公司,會成為主流。

【互聯網+vs智慧城市:是否有核心技術(或服務、應用)參與到市場活動當中。那麼,拋開互聯網物聯網,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相比,不同的典型核心技術有哪些呢?】

智慧城市的產品設計總體上看是政府,而互聯網+是公司為主體。

【互聯網+傳統商城:傳統商城如何實現互聯網+】

1、利用以往品牌效應,形成新業務,例如變成電子商務,變成周邊及商圈的服務商;2,把原有客戶,變成你「另外一樁生意」的客戶;3,不要再往傳統業務投資。

【互聯網+酒吧:大家都說現在互聯網是一個風口,那麼請問未來的娛樂行業特別是酒吧,它未來的商業模式是不是就是O2O和疊加更智能的娛樂體驗】

是的! 但應該有更多可能的新形態,只是我們一時還沒有想到。

【互聯網+工業品:互聯網+如何推動工業產品銷售與服務?對工業產品,比如包裝機械設備,如何與互聯網+結合?】

1、C2B;售後服務設計的價值和重要性超過銷售體系本身;與上下游供應商、合作商的信息共享;讓以往不可能成為你渠道的某些小微企業能夠變成你的末梢;讓一切信用化;明白上述過程都包含數據生產和數據利用。

2、互聯網+工業品,要用「供應鏈協同服務」的角度去思考。你的客戶的痛點是什麼?是否出現了採購小批量、多頻次的變化?是否更加重視交期準確率?以前沒有互聯網時候這些問題解決很難,現在利用互聯網完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就是價值鏈協同的價值。

【互聯網+物業服務要如何做?有哪些賣點? 】

物業服務是高頻次的需求,利用移動互聯網應用一方面快速響應居民、住戶的物業需求;另一方面與居民展開互動、交流,你會發現原來的很多服務可能需要迭代更新,也會推出新的服務項目。核心是客戶的體驗。

【互聯網+港口方面的應用或者說港口互聯網化的入口在哪兒?】

互聯網化的核心是在線化、數據化,能否考慮第一步把港口的業務在線化;第二步是否可以考慮,通過數據開放的方式實現與客戶的供應鏈協同?

【互聯網+公關管理與服務:DT時代對公共管理與服務的衝擊與挑戰在哪些方面,改進管理與服務,您有何建議。】

互聯網是一個典型的生態系統。治理者不應該奢望這個生態是橫平豎直、井井有條、按步就班的。互聯網加速了生態化治理的到來,它強調各個參與者為了維持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共同參與到治理過程中來。生態化治理包括主體多元、責任分散、機制合作三大部分。

四、「互聯網+」的實踐

【在雲南光學製造業的產業鏈中,我們都是幫國外品牌帶加工,很多企業都想利用互聯網謀求出路,而都彼此觀望。IT的行業革命早已完成,DT裡面的D大家盡顯陌生,我請問,如何把D展示給他們,怎麼用D把大家的訴求結合呢?】

簡單講IT與DT區別,是物質與精神的區別,你們這類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最簡單的戰略,就是要與代表客戶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合作,注意,是互聯網創業公司,而不是完全是互聯網巨頭,這意味著,傳統企業這種需求,是今天萬眾創業創新的由來。

【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的連鎖零售商,未來的出路在哪?觸網轉型的突破口在哪?】

1、基於社區的綜合生活服務「店」、創新與工藝體驗場所,等等(餐飲、美容等生活連鎖除外)

2、核心是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來改善客戶的體驗。比如互聯網支付讓支付更便捷;市內微定位、信標等採用,洞察客戶的行為,實時互動;熟食、生鮮、餐飲、兒童娛樂等高頻次、高粘性消費品類的調整增加,增強客戶粘性。最重要的是用互聯網來重構供應鏈體系。

【從IT到DT時代,重點在於數據,大公司擁有的資源優勢,註定了有他們的大數據,對於小公司小團隊來說,他們哪裡來大數據? 】

1、兩個方法:1,把小公司做大;2,把小公司數據用好。你不能如此提問:馬雲有很多錢,我沒有,所以我該怎麼辦?

2、大數據的內核是活的數據,全面的整體性數據,小公司也要有大數據的思維。

【內蒙古屬我國沿北疆覆蓋地區,如何與互聯網連接發揮出邊疆特殊資源,走出自己的發展路線,同時把屋住那些核心和關鍵?】

1、問題比較複雜,部分超出知識範圍,如回答不妥,見諒。我的理解,它涉及到區域定位、產業布局、資源優勢,甚至包含新型城鎮化等等問題。從「邊疆資源」角度來看,兩條路:一是發展對蒙俄電子商務經貿的樞紐節點;二是發展新型礦產業,利用類似工業4.0的思路。

2、最核心的要素,第一政府要建立創新特區,比如對互聯網電商的小微企業上市有特殊政策;二是要從資源型發展,轉型為資本式發展,意思就是用互聯網服務+資源的方式,改變一大批傳統企業,這樣會使資本流向內蒙;第三是以企業家為大,而不是以官為大。

【在中西部小城市,已被大企業培養出新互聯網使用習慣的用戶,本地企業要如何奪回?落地化、本地化該如何更好利用? 】

O2O本地生活項目方興未艾,大把的創業機會:城市醫療、教育、汽車後服務、洗衣、家政、旅遊、餐飲、二手房中介、裝修等等。越是「心塞」的行業,移動互聯網的機會越多。

【我是武當山邊的小蜜蜂電商,想請教下您在鄂西北這種內陸交通相對不便利的地區,如何藉助互聯網+的背景,在四線及以下城市,發展新興的農產品以及旅遊業電商,實現異業聯動?】

以原生態、綠色有機的環境為基礎,用工匠精神做好產品,講情懷、講故事。用粉絲經濟的思維做營銷推廣,不求大規模,但求「小而美」。在商業模式上,密切跟蹤學習最新的商業實踐,不斷創新迭代。

【DT能否幫助,怎樣幫助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落後地區藉助DT加快發展您有何建議。】

數字鴻溝在如今有新的含義,以前是在接入層;現在是在人的腦袋裡面,是否能擁抱互聯網。以前電商最大的品類是服裝、消費電子產品,對沿海產業集群有利。慢慢地,生鮮糧油、包括旅遊在興起,對中西部地區帶來了機會。但是,互聯網對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挑戰是人才。

本文來源:易觀電商 文章信息搜集整理BY:會點網HUI.NET袁帥


以下有版權

用革命的角度看互聯網?

互聯網加這個概念是中國提出來的,含義是互聯網加上各個行業。在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資本熱烈的投入進來,各個行業都在喊顛覆,各個行業都在燒錢。而在資本寒冬下,這些快速出現的企業又快速消亡。

同樣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變,德國人提出來的是工業4.0,中國人喜歡消費領域的o2o,互聯網似乎無處不可加,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互聯網加,互聯網加時代的機會又在哪呢?


2015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新春伊始,從DUANG到藍黑裙子,從紅燈籠到香港遊行,很多名詞還沒熟悉,《穹頂之下》之霧霾篇瘋狂在朋友圈微博中被刷屏,消停不到兩天,就被兩會替代。

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報告中多次提到關於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互聯網+」行動計劃因此也成為一大亮點。

就語言學的角度上看「互聯網+」這個組合就很是巧妙,「+」與「家」諧音讀起來順口,而且有無窮的延伸意義,「+」意味著互聯網連接著一切,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去。

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的發展,已像空氣、水一樣成為不可或缺的生存條件,離不開互聯網

什麼是「互聯網+」?

「互聯網+」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雖然近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也處於陣痛狀態,但國家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是對互聯網行業發展成果的肯定,也給互聯網從業者服下了定心丸。

當然也表明了對互聯網發展的認識進入嶄新時代,這既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最直接、鮮明的體現,也是政府在鼓勵互聯網人士在規章內,放開手腳去開拓,去發展!

「 互聯網+」行動計劃, 怎麼個加法?

簡單點說:以互聯網平台為基礎,然後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將各行業之間進行一次跨界的融合與發展。「互聯網+」相關的產物:

這也是我作為互聯網品牌研究者,一直幫助用戶找到合適行業和企業的「互聯網+」內容及策略。然後再以最好的方式與互聯網接洽,從而創造價值,成就新的互聯網品牌!


「互聯網+」不是簡單的運用互聯網將網路與實體相結合。

最近涉及「互聯網+人社」這一部分,就從這一部分來看。

2015年初,國家首次提出了這一議題,旨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而2016年11月,國家下發了《「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其中包括3個子類和48個行動主題。

3個子類分別是基礎能力提升,管理服務創新和社會協作發展,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為主導,通過政企合作,建立完善各類人社體系。

寫到這裡,其實什麼也沒說,因為這其中實在複雜。

先談談優點。互聯網和人社相結合的形式,在社會保障層面特別是手續辦理、社保卡使用及查詢等方面,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務能力及服務效率,同時,這一計劃也有利於政府對公民信息的管理與統計。

但是,不僅僅是政府的互聯網政策,現在整個互聯網的發展,都面臨著一個問題:人員。

首先是高水平互聯網專業人才的缺乏,雖然各個高校都幾乎有計算機方面的的專業,但是,「如何保障互聯網從業者的專業素質?」「如何填補互聯網人才缺乏的巨大漏洞?」這種問題仍然嚴峻。

其次,互聯網發展最終結局是什麼?AI也好,我所涉及的人社也罷,實則是程序對人類思維的代替以及各類應用對簡單勞力甚至技術型勞力的代替。回到人社上,就是國家在頒布這類政務型計劃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我們還需要這麼多國家公務人員嗎?」

我們知道,宋因為冗管冗員冗費而消耗大量國家財力,我們理應縮減公務人員數量以及該方面的開支,沒錯吧?

但是,在如今經濟形勢不好並且本身就存在大量社會閑散人員難以就業的基礎上,再讓早已經習慣「鐵飯碗」的公務人員流入社會,會造成什麼後果?

社會福利開支加大,社會不穩定,人民對政府不滿的情緒越加高昂。

這是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我們如今看到的互聯網化的政府服務,其實並不徹底,它為了保證現有公務人員有事可做,在很多環節上並沒有實施到位,國情如此,無法放開手腳進行徹底的改進。

同樣,如今許多行業都存在這種顧慮,而這種保守思想,使得如今的「互聯網+」並非實際意義上的那樣,它包含了太多複雜因素,如今的「互聯網+」,依舊把互聯網當成處理事務的幫手。

但是真正的「互聯網+」呢?

它將會讓世界上只有一個行業——互聯網行業。其他金融也好,農業、商業、工業也罷,只是互聯網下的分支而已。


感覺會成泡沫,說白了就是發展互聯網經濟,這會對零售業這些線下企業造成巨大破壞,可以看看有很多人因此下崗


互聯網+ 是真正意義上表明互聯網是一次深刻的人類革命的確鑿無誤的證據,說明互聯網人第一次站在了社會審判者的位置上,以前是煤礦老闆,這其實是互聯網強行逼迫傳統行業不得不進行互聯網化的結局,無數的崗位和職業在被創造,同時郵遞員,書店,實體唱片卻在急速萎縮和轉型,並且百度可以花200個億巨資去砸O2O,這足矣說明,在這次轉型中,話語權不再是傳統行業一方,而是互聯網一方,我想馬雲,李彥宏,扎伯 這些互聯網大佬們改寫已經不只是互聯網歷史,而是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


隨便加,只要是創新的都可以


能註冊平台


學習了


推薦閱讀:

公司被收購後,被收購公司的員工一般會有什麼遭遇?
我的這個裝飾(家裝)行業O2O方案靠譜么?
如何看待烏鎮互聯網醫院?
開發哥哥們喜歡什麼聖誕節禮物?
國內有沒有類似 Heroku 這樣的能部署 Node 的雲服務平台?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