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為什麼要設置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

今天在環球網上看到頭條「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幕 改革路徑呈五大亮點」,看到第一點就比較疑惑,當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戶籍制度?符合當年什麼樣的國情,還是迫於什麼因素?另外,非常歡迎點評一下五大亮點。


謝邀!

  1. 「建國」初期,由於戰爭的巨大消耗,以及經濟上受到的封鎖,很多物資奇缺。為了確保一定範圍內的物資分配效率,對老百姓消費購買採取配給制,因此必須嚴控戶籍。
  2. 而且由於全國各地的發展情況差異顯著,如果不在准軍事管制的體制下,配以戶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動,必然會造成城鎮地區的物資供應相對緊張,不利於統治集團鞏固統治。
  3. 當時全國大部分人口依然是在農村地區,通過戶籍限制遷徙,可以有效管控人口的組成比例,形成「階級差」,更利於分化族群,形成控制,同時也給部分基層幹部帶來「階級紅利」—利用戶籍轉換的權力謀取私利。
  4. 改革開放後,雖然物資供應,尤其是糧食供應逐步放開,但是「階級差」造成的腐敗空間,比如戶籍轉換、涉農事務審批等依然是「階級紅利」的主要來源。


這真的是個很好的題目,因為即使是現在戶籍制度已經改革,仍然有許多人不了解我國戶籍制度。

首先強調一點,我國的戶籍制度叫做城鄉二元戶籍制度,請注意其中的二元(一會兒我會著重解釋),這在古今中外世界各地是絕無僅有的,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不公平的戶籍管理制度。

先講一下我國當初想出這個逆天的制度的歷史原因,這個制度的產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是只有方便管理這麼簡單的。

195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了《戶口登記條例》,這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確立的法定標誌。

為什麼要將人民分為農村人口和城鎮人口呢?這要追溯到1949年,分為以下幾個時間節點:

一、1949-1951年,以鞏固政權按為目的的治安戶籍制度的確立

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鞏固政權,迅速清除反革命分子和敵對分子,所以此時的戶籍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治安,戶籍制度的性質與蘇聯、東歐等國家並無不同。

1950年7 月召開的首次全國治安行政工作會議指出:

「戶口工作是國家管理城市不可缺少的一環,是治安工作的基礎,在人民的國家機器中起著重要作用。」並要求戶口工作「成為公安保衛工作中有力武器之一。「

1951年 7 月,公安部頒布《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統一規定了城市戶口登記制度。這是新中國最早的一個全國性的戶籍法規。各地將鎮反運動和戶口清理相結合,建構起了對危害新政權統治的敵對分子進行政治控制的管制系統。

所以在這段時間,我國的戶籍制度是以維護治安鞏固統治的政治目的為主。

二、1952年,第一次城鄉衝突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導火索

1952年出現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城鄉衝突,直接導因是「三反五反」運動。

」三反五反「運動:

」三反」、「五反」運動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在私營工商業者中開展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鬥爭的統稱。

「三反五反」運動的結果就是,在政治上打擊私人企業的同時,也破壞了城鎮原來的工商業基礎,造成了大量城鎮失業人員

於是為解決城鎮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和大批農民湧入城市的問題,政府開始對農民進城就業加以行政干預

具體措施:

地方政府開始動員和說服城市中的失業人員回到農村。同時,農村地方政府也設法勸阻農民進入城市。

(插一句,我認為從這裡開始政府就有一些意識錯誤,他通過採取城鄉分治,而不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來解決失業,看似有效且簡單快速,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並且造成以後一旦遇到類似情況,政府就先想著控制人口流動)

三、1953-1956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形成期

「一五」計劃大家都知道,是國家推行重工業優先的工業化戰略,目的是要建立起計劃經濟體制。在這點上我國完全照搬蘇聯,通過強迫農業為工業化提供原始積累,剝奪農民為工業化起步的必要代價。一五計劃的特點是高強度的社會動員,高累的經濟政策,以農業集體化來支持國家工業化戰略的實施。所以當時造成的後果就是對農民的高徵購和農業的集體化

而我國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

「一五」時期,是中國當代戶籍制度的形成期。一方面,計劃經濟的實施,需要準確的人口信息。特別是統購統銷的實施,需要戶籍制度承擔分配居民食品的功能;另一方面,由於城鄉差距持續拉大,城鄉衝突越來越激烈,國家不得不採取一系列強硬措施,限制農村人口的外流。而最便捷有效的措施,就是戶籍管理制度。

解釋一下,因為一五計劃剛啟動,就出現了糧食緊缺的問題,所以國家開始統購統銷,農村和城市的政策不同:

在農村,實行糧食定產、定購、定銷(簡稱「三定」)的辦法;在城市,在「按戶核實」供應的基礎上,一律實行居民口糧分等級的定量供應。各城市結合糧食供應,嚴格控制遷入人口,並清理了沒有城市戶口的外流人員。從此,糧食的計劃供應指標就與城鎮戶口直接聯繫起來了,統購統銷政策基本定型,人民生活開始進入票證化時期。在 1956 年初,北京市民經常需用戶口證件作證明的事項,即達 30 多種。

而這個時期,就是我國戶籍制度脫離蘇聯,形成自己獨特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開始。因為我國與蘇聯國情不同,無法照搬蘇聯:

中國農村人口基數大,工業化程度低,城市就業容量小,政府管理方式粗放;蘇聯地大物博,

勞動力普遍短缺,工業化程度高,政府管理計劃精細。所以,中國和蘇聯在實施工業化和集體化

過程中所發生的城鄉衝突,其內容、性質和表現程度是不太一樣的,在對於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的

處理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別。

(所以這裡可以看出我國對於城鄉制度的選擇也有自己的無奈,國情決定)

四、1956-1958,社會主義改造後城鄉矛盾不斷,二元戶籍制度最終形成。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出現了農村人口不斷湧入農村,

集體化的農民失去了勞動的自由,勞作更加辛苦,收入明顯減少,生存狀況持續惡化。由於生產沒有增加,再加上副業收入減少和合作社開支過大,許多農戶收入減少,開始湧向城市

1956 年秋冬,全國各地普遍發生了農民鬧糧、鬧社的事件,到1957 年春,事態還在繼續發展。許多人紛紛逃離農村奔向城市,加入「盲流」隊伍的人數呈暴漲之勢。據內務部不完全統計,從1956 年秋到 1957 年 3 月,北京、天津、南京、南寧等 18 個城市和陝西、甘肅、新疆、黑龍江等 8個省一些主要城市流入的農民,即達 40 余萬人。

公有制的單一所有制的城市,失去了依靠市場解決就業的能力。在「大鍋飯」的單位體制下,實行統分統包的勞動用工制度,城市失業問題嚴重

1956年 8 月,全國省轄市以上城市就大約有 160 萬失業人員。

為了減輕急劇增長的城市人口壓力,政府從1956年秋季起,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裡,連續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城鄉人口流動的強硬措施。(你看之前嘗到了甜頭他還是要從人口做文章)直到1958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標誌著中國城鄉二元戶籍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

以上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形成的過程,其實題主想要的東西我已經回答完了,但是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思考,如果願意可以繼續看:

首先我來談談二元

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不僅僅是你是農村戶口,我是城市戶口,我們的名字不一樣這麼簡單,他的後面依附的是糧油供應制度、勞動就業制度、醫療保健制度、教育制度、福利制度等十幾項制度的不同,形成了一整套城鄉隔離體系。佔全國人口最多的農民被強行束縛在土地上,為工業化提供積累,實際上處於「二等國民」的身份地位。所以它不僅僅是個戶籍制度,這個制度背後包含的是非常嚴峻的不公平,我認為他其實是背離社會主義價值觀的。

如果還不夠直觀,我們當今現狀來說:

如今,一個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他會遭受到怎樣的境遇呢?

首先,他沒有辦法享受到相同的養老保險

參照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的推斷,老年人人口占城鎮居民9.68%,農村居民10.9%,可以推知農村的老年人人口略多於城鎮。

但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我國2010年領取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城鎮險的人數為6305萬,全年支出為1.05萬億元。另一方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人數是2862.6萬,他們的支出僅為200.4億元。

城鎮養老保險支出卻比農村養老保險支出多一萬億元。

即使現在允許農民工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這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依然有很大的不同。

《2013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快報數據》,統計顯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接近5億,已經超過了參保人數3億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過,兩者基金收支情況差異巨大,前者的基金收支還不及後者十分之一

其次,他無法享受到相同的社會保障

根據民政部今年第三季發布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國各區縣平均,城鎮低保每人每月264元,而農村僅為116元,中間足足差了148

還有失業救濟金

截止2013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926萬,領取失業金的人數為417萬。全年支出為532億。但是我們看到在鄉村,存在1375萬的失業人口,因為制度原因他們也沒有繳納過失業保險金,也就失業救濟金。

同樣的,農村婦女沒有領取任何生育保險,在生育期的時候無法得到任何補償。

另外,他無法享受到相同的醫療保障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010年參保人數是5.7萬億,支出6801億,就算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農村保障金制度後,當年支出總共才有1187.8億元,這僅是城鎮的1/3,而參保人數竟然達到了8.364億,遠遠是城鎮的一倍以上。

還有子女的教育問題、住房問題、就業問題等等我就不用再一一細說了。

也許你們可能會說,我們是城裡人,農村人湧入到我的地方本身就是不對,憑什麼還要佔用我的資源。可是,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力許多農民工憑著自己的勞動為這個城市做出了貢獻,憑什麼因為和你的戶口不同就不能夠享受到相同的待遇?憑什麼在找工作時,不是有能力者得,而是擁有城市戶口者得?憑什麼在入學上,不是先到先得,或者說成績優異者得,而是有城市戶口者先得?這就是不公平。

說完了二元,再來看我國目前的戶籍制度改革。

總體上講,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並且是循序漸進而且謹慎的

亮點一:取消農業與非農戶口界限,破題城鄉二元壁壘

官方文件對此的具體表述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即使形式上取消農業與非農界限,但戶籍背後的公共服務差距是否取消要看落實。

亮點二:特大城市可積分落戶,北京等地將出台相應政策

亮點三:調整戶口遷移政策,引導人口「梯度轉移」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指出,按照戶籍改革意見的總要求,將分成三個層次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已經在城市落戶的農民,享受和原市民一樣的待遇。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由政府提供住房保障服務,也就是把他們完全納入城市住房保障體系。

  第二,沒有落戶,但是已經按照居住證管理辦法,取得居住證的進城務工農民,按照當地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滿足連續穩定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穩定居住年限等條件的,逐步納入住房保障體系,逐步享有在居住地住房保障的權利。

  第三,對沒有落戶,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用工企業要履行責任,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符合安全衛生條件的居住場所。

我覺得這已經是在住房上的一大進步了,而且也在階梯式循序漸進,控制北上廣,不會突然全部開放。

亮點四: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促進政策精準有效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亮點五:充分尊重農業轉移人口意願,力保合法權益

文件進一步明確,「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這點很重要,依然保留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和使用權,也符合我國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和征地制度又是個大問題,太大了就不說了)

而且在醫保子女教育問題上也有改善,

到今年有19個省市已經把免學費政策擴大到了全部在校的中職學生。也就是說,在多數省份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是不收費的。到目前為止,有27個省份明確了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的政策,有30個省份明確了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政策。2014年有28個省市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問題,就是大家所說的「異地高考」問題。今年有5.6萬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辦理了高考的報名手續。

針對農民工普遍關心的參加城鎮職工保險問題,按暫行辦法與之前已經發出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相銜接,主要包括三類情況:

  第一,在企業就業農民工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第二,在城鎮靈活就業的農民工,可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本人自願也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第三,對於已經參加了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進城後不論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可以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一句話,努力實現農民工」不管到哪裡干,養老保險接著算」。

就在今年我國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也給出了我們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將從注重發展速度,轉向注重發展質量,其中更是特別將「以人為本,公平共享」列為我國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首要原則,強調將原本「土地的城鎮化」轉變為「人的城鎮化」即人的「市民化」。而市民化的內涵就不僅僅是農村人進城打工,而是要讓從農村進入城鎮的人也享有平等的城市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務資源,這才是完整的「人的城鎮化」。也將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下一步的重點。

另外,對於會不會同歷史上的拉美等國如墨西哥一樣造成貧民窟,我覺得不是歷史的必然,有可以討論的空間,歡迎一起探討。

所以,在這一系列政策上,我國是在糾正歷史的錯誤,向公平邁進,我相信他會走得更遠,更好。

(也謝謝能夠看完全部答案的你)


謝邀。。

當時城市範圍小 功能弱 人口承受能力低 工業多在城市,

一個後發國家如果工業落後,積累能力差,又沒有足夠自然資源可以直接用於外貿,想要發展,就只有通過農業補貼工業,以農村補貼城市。一點可憐的公共支出也只能首先保證城市需求。比如我所在城市,五六十年代,國內做不了大客車時,公交車統統都是從歐美進口的。

戶籍制度,限制農村城市間人口遷移,形成既定的補貼格局。

過去 普通老百姓可沒現在這麼強烈的平等意識,有個穩定的生活,吃飽穿暖,住上寬敞的瓦房,城市生活是稀奇,也嚮往,但不會因此產生巨大心理落差與憤恨,也沒像現在這麼強烈地要擺脫農村,進入鄉鎮與城市。

現在,城市意味著先進,農村意味著落後,這種落差遠遠強於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不縮小這種落差,會面臨嚴重社會問題。

到了改革開放的後期了,城市戶籍如北上廣仍然有特殊價值,但農村戶籍,由於農村福利水平的提升,和暗含著部分土地使用權的含金量,其價值就不用多說了。這些人,你把他土地資源拿走,給一點錢是不夠的,得讓他轉換身份,變成城市居民,徹底享受同等福利。

不然,人家不賣地,你能怎麼地,一家不賣,還可以作為釘子戶,整個村子都不賣,或者價格談不攏,就變成政治事件了。。。

竊以為,國內戶籍改革真只是個啟動階段,什麼時候,北上廣戶籍不那麼吃香了,戶籍改革算到位了。。

這個題目很大,以上只是個人感受。


戶籍制度設立的初衷一般都是為了方便管理。戶籍制度也會因為鬆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口的流動。很多國家歷史上也有過類似的制度。

接著我想講一下現在中國一旦取消這個制度會發生什麼。

先講一個朋友的真實故事。他們家祖祖輩輩生活在瑞士的蘇黎世內城區,至少有200年了,一直很普通,但是生活很安逸。但是在他小的時候,他爸的工作被德國人搶了。他老爸失業之後實在是找不到工作,就把他們家的房子賣了,舉家遷到蘇黎世附近的一個小鎮里了。他爸非常憤懣,並因此很討厭到瑞士來找工作的德國人。因為他認為是這些德國人把他「擠出」了他的老家。像他們家這樣的情況在蘇黎世並不是個例。

瑞士和德國的平均生活水平差距肯定比中國的城鄉要小。蘇黎世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整體的規劃也要比上海好出很多。

這當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背景知識:瑞士人聽得懂德語,但是德國人卻聽不懂瑞士德語。瑞士德語和德語的關係也非常像上海話和普通話的關係。

這就是我想講的關鍵點:取消戶籍制度之後,在上海,北京等等作為金融中心出現的大城市裡,生活在中低層的原住民會被大量的擠出自己原來所在的城市。這幾乎不可能避免。

為什麼呢?

金融中心會吸引大量的頂尖人才進駐,他們進駐之後會帶動當地的服務業發展,所以當地的服務業需求會非常旺盛。低端的服務業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同時金融中心又和周邊的城市有著相當大的收入差。

在機會均等的前提下,對收入要求更低的外來務工人員會大量進入這些金融中心。高收入人群自然喜聞樂見,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更加廉價的服務。但是對本地的普通人來說,他們原來的保安,清潔,超市收銀員之類的工作都沒有了。依靠社會救濟生活就意味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只能很無奈的離開他們原來居住的城市了。這沒有辦法,每個城市都有他承受人口的上限。

所以,瑞士政府今年來出台了很多規定,用來限制以德國人為主的很多外國人在瑞士從事低收入工作。

但是,我們政府遇到的問題是:我們都是中國人。

每個人都知道大家都是中國人就不應該被區別對待。我們應該對所有的中國人一視同仁,讓他們能有平等的工作機會。

但是,真的這樣做了,那些被擠出去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原有戶籍制度的改革一定會有人利益受損,但是沒有人希望受損的那個人是自己。

--------------------------------------------------------------------------------------------------------------------------

看了回復補充一下,戶籍制度影響的是城市的中低生活水準的人。在戶籍制度下,他們有著相對的工作優先權。比如你要去上海地鐵應聘裡面有編製的工作,他就要求你一定要是上海人。這樣的壁壘不在紙面上,但是事實上到處都是。在瑞士則是你提供的職位在同等條件下必須優先考慮瑞士人。瑞士可以推出這樣的制度來限制外國人。但是北京上海運行這樣的制度來限制所謂的「外地人」是相當值得商榷的。


很簡單,犧牲一大批人的青春,人生乃至生命去滿足另一小批人的吃喝拉撒。至於上面說的GDP推動,推動的只是城市的GDP。和農村毫無關係,造成最嚴重的後果是,大躍進餓死3000萬人,大部分都是農村的。口糧就在村口,民兵(此處,原寫成武警是筆誤,多謝龔yuan指出)把守,活活餓死,供給城市。

只是在食物保障上就如此嚴重,至於教育,經濟,文化,醫療保障各方面的不平衡,我想這幾代農民工和他們後代的普遍命運是最好的寫照。


都比不上城中村戶口。


實際上單獨看戶籍制服度是看不出我黨動機的。但當把戶籍制度、統購統銷、設立投機倒把罪放在一起觀察,才會發現我黨就是為了在計劃經濟體質制下最大限度地征(lue)購(duo)農業資源來發展重工業。

1.通過戶籍制度實現黃仁宇老師的「在數字上管理」,讓征糧隊免於了挨家挨戶問「家裡幾口人,人均幾畝地」的苦惱,為統購統收在數字管理上打好基礎。 又因為收購上來的糧食被大量用於出口換取外匯發展重工業,所以改革開放前中國城市能夠供養的人口有限(吃商品糧的)。因此我黨不得不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動,以此來免除供養多餘人口的義務。甚至在糧食緊張的時候還執行過逆向操作,將大量城市人口趕到農村(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2.統購統收和設立投機倒把罪的共通目的是為了摧毀自由市場,實現政府的買方壟斷,壓低農產品價格。 大饑荒時期由於沒有自由市場,糧食無法流通,導致有人有糧食但缺糧食的人就是買不到。無疑加劇了饑荒。

這些政策都是為了在計劃經濟時代應對冷戰壓力,超水平發展工業的產物。諷刺的是,中國現在國力的急劇提升和當時計劃經濟沒太多關係,而遺留下來的政策則愈發地不符合時代了。

不可否認當年我黨的政策為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工業基礎,但不要忽略為了積累這樣的基礎農村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


建國前的歷史和建國初期的草創就不多說了,和我們今天的戶籍制度沒有直接的關係

今天我們所討論的戶籍制度建立的標誌是195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其背景可以簡單地用「重工業化」四個字來概括

1952年底,「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提出,標誌著中國開始進入全面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化的階段,包括1953年開始的「一五」計劃和156個蘇聯援建項目,從此,直到文革前,中國社會的所有亂象都可以歸結於「重工業化」四個字

確立重工業優先的戰略後,接下來的邏輯鏈就順理成章了:

  • 在落後的國家實現重工業化,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資金極度短缺,所以要極度壓縮成本

包括資金成本(即低利率)和人工成本(即低工資)

我們知道,人為壓低價格(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是會造成扭曲的

壓低利率,資金就會流向非重工業的部門,即所謂「資本主義工商業」

壓低工資,勞動力就會流向非重工業的部門

這樣,重工業化的初衷就形同虛設

  • 所以,要取消非重工業的部門——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時候,一般認為「社會主義改造」需要三個五年計劃,即十五年左右,為什麼實際上壓縮到了三年(1953-1956)?因為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重工業化是不可能推行下去的

  • 但是,工資不能無限壓低,總有一個下限——餓不死人

進而,要壓低工人基本生活的價格——最重要的是糧食價格

所以要控制糧食(統購統銷

問題是,把糧食價格壓下去了,農民不樂意了啊,他們不種糧食,改種經濟作物怎麼辦?

  • 農民種什麼也得管起來

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那你要怎麼管?很簡單,把農民組織起來,把農業生產置於政府管制之下,最終形成了生產隊(相當於今天的自然村)——生產大隊(相當於今天的行政村)——人民公社(相當於今天的鄉鎮),這就是「人民公社化」,當然由於三年災難,最高一級的人民公社被取消了,實際上後來只保留了生產隊和生產大隊這兩級

  • 重工業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需要的機器、設備很多,技術很高端,而需要的勞動力相對較少

這意味著,重工業能夠吸納的就業是很少的,而中國是人口大國,如果城市裡的人口太多,而個體私營經濟已經被當成「資本主義尾巴」割掉了,他們找不到工作,就要鬧事,所以解決辦法是:

  • 把城裡的人口趕到農村去,農村的人口禁止進城

保障城市有比較充分的就業,至於多出來的勞動力,扔到農村去,同時不讓農村的人進城,享受城市人口的福利,這是人民公社化之後直到文革期間(包括所謂的「知青下放」)在就業人口控制方面的主要任務

總結起來,戶籍制度的設計目的,就是在壓低農產品價格,用「工農業剪刀差」來為重工業化積累資金的大背景下,儘力阻止「剪刀」下端的農民變成「剪刀」上端的工人

上面是改革開放以前的情況

改革開放以後,知青返城,政策放寬,城市裡開始重新出現個體經濟,這代表著重工業化的初衷開始動搖,戶籍制度的功能開始變化,從禁止人口從農村來到城市,變成了禁止「打工」者變成市民,這樣,市政建設支出可以縮減,這一部分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我就懶得繼續寫了


參考印度,沒有戶籍制度天朝早期就大量農民湧入城市,而城市無法承受,大量貧富不均,失業出現,貧民窟到處。參照同期的糧食統購統銷,可以說農民為早期的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前期的TG也有時間來統籌城鄉規劃發展,不至於一直考慮安置進城農民的問題。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快速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原來的戶籍制度已經不適應了,被詬病太多。


推薦看下林毅夫的《解讀中國經濟》,能提煉出完整答案。

簡答如下:

1.我國歷史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建國後此格局難以短期改變。從朱元璋時期開始的戶口制度不討論;

2.建國初期,決策層的目標是迅速把中國變成工業國,由於資金人才諸多限制,不可能建立完整輕重工業體系,由於外部環境壓力,迫切需要有強大的國防軍事工業和重工業。因此優先發展資金密集而對勞動力需求不大的重工業;

3.發展重工業急需大量資金,中國一窮二白,只能靠蘇聯借款,並利用工業農業剪刀差,農業補貼工業,同時人為壓低生活必需品和勞動力價格,優先發展重工業。然後就兩彈一星;

4.基於以上戰略目標,和中國落後生產力狀況,必須有大量農業人口從事效率低下的農業,養活諸多人口,包括農民和城市人;

5.同樣基於重工業發展,無資金髮展輕工業,使得多年來電視自行車等輕工業產品價格巨高。

6.重工業無法創造大量就業崗位,能創造就業崗位的輕工業無法發展。因此,城市無法提供就業崗位養活大量人口;

7.農業由於效率低,可吸納大量人口,文革青年上山下鄉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城市無法就業,把他們哄到農村自食其力。同時為了社會穩定,城市失業人口增多,必然導致不穩定。因此,城鄉戶籍制度即是政治因素,也有經濟上戰略原因,同時社會穩定也是一方面。

手機打字不便,可能不完善,邏輯上就是這樣。以上,希望題主能看懂。


不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只想說,中國發展的不均衡才是現在戶籍改革的絆腳石。不均衡包括,經濟收入水平,生活設施,醫療,教育等。城市與農村,沿海與內陸,東部與西部,存在巨大差異。


現在農村戶口比居民戶口好多了,有宅基地,有土地,可惜現在這塊肥肉被人盯上了,圈地圈地


因為早年我國為了發展工業而選擇剝削農業,導致現在城鄉區別太大,如果不限制人口流動,就會導致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這樣一來農村沒人力沒有糧食產出,城市擠爆了也沒法正常維持秩序,所以為了不出現這種情況只能限制人口流動了。中國飽受抨擊的戶籍制度的基本原理就是這個,包括城鄉,包括不同省之間的限制


答非所問一個,我就是指出很多人思想的誤區。

很多人都覺得城市戶口各種好,但事實上全國很多中小城市,農村等地的實際情況是農轉非無限制,非轉農原則上不可以。很多人連實際情況都沒搞清楚就上來說我覺得不大好。


原因上述講的很清楚了。

只想說上文的例子中,他爸的工作被德國人搶了。他老爸失業之後實在是找不到工作,就把他們家的房子賣了,舉家遷到蘇黎世附近的一個小鎮里了。這隻能說是競爭的一種體現,不能因為弱者弱的沒有競爭力,就限制強者的自由。

咎其原因,可以說是維穩需要。不然這納稅人納的稅錢還得花更多在維穩上。


非農戶口依城市的大小不同有好有壞,農業戶口依農村的貧富不同也有好有壞。

那些想農轉非農的,絕大多數都是想從農村中較差的地方轉到城市中較好的地方。

要問為什麼不想轉到農村裡較好的地方呢?因為政策不允許啊。

三四線城市的城鎮戶口已經放開,申請農轉非農的也沒有井噴,大家眼裡盯著的就是北上廣深而以。

那些大城市裡低層的中老年原住民躺槍,如果可以,找一個好一點的農村,分一畝三分地,讓他們放棄城市戶口去過田園生活,會有很多人響應。但還是那句話,政策不允許啊。


現在二三線城市入戶是相對簡單,一線甚至四大超級城市落戶十分困難。

這是經濟問題,吐槽也沒用,像香港也難落戶是不?


人口流動性影響政治穩定性, 中國從清朝崩潰, 或者再往前, 清末各種社會運動中動蕩失序了幾十或者過百年, 黨的初期任務之一就是將長期缺乏的秩序恢復過來, 將社會穩定住

而戶口戶籍是一種抑制流動性的措施


你能回答當初為什麼不設置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嗎


因為土改是紅色中國的核心。千年來的核心問題就是地少人多糧食不夠的問題。一次次朝代更迭都是把集中的土地再分散出去。

統治者的燃眉之急是「地少」,只要消滅大戶就能立馬解決。但「人多"的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因為我們沒有工業化來吸收多餘的勞動力。

直到近現代中國終於有了工業化的機會。

不能因為城市居民生活更好就說戶籍制是對農村人民的掠奪。如果沒有蘇援,城市人口創在工商業貨品和服務無法換取足夠的口糧,會發生什麼?

城市人口會迴流鄉村,剝奪鄉村的土地,產生大量失地農民,改朝換代again。

二元戶籍制斷送了城市貧民迴流的退路。又用土地把農民牢牢鎖在土地上。如此這般,就能讓工業人口承受極低的工資,農業人口不管豐歉必須提供穩定的糧食。工業化的成本就很小了。


推薦閱讀:

把城市化比作「裹小腳」的說法妥當嗎?為什麼?
艾敬的那首《我的1997》有什么深意吗?
目睹近日台灣和泰國民主制度的崩壞和人民痛苦,作為一個篤信民主體制的自由主義者很迷茫。誰能解惑?
中科院總價值超過 110 億元的儀器開放共享,會對大家的科研工作有多大的幫助?如何申請使用?
北宋王安石變法為什麼失敗了?變法失敗是導致北宋滅亡得更本原因么?

TAG:政策 | 改革 | 中國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