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比較典型的民居有哪些代表?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是什麼?

開平碉樓是因為防匪患、防洪的外在誘因加上僑民衣錦還鄉的心理共同作用產生的獨特民居文化,而附件客家土樓同樣是因為要防匪患卻形成了家族合圍而成的圓形、方形建築,族人合居。還有山西的喬家大院這樣的建築群。

在國內還有哪些典型的民居代表?是什麼樣的原因使他們產生並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呢?


一、從宏觀上看來不同的民居的風格形成原因:

1、民居中的特徵,主要是指民居在歷史實踐中反映出本地區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要反映出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徵。

2、不同的地方總會有不同的自然條件,比如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等。所以民居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源自利用地形的經驗、適應氣候的經驗、利用當地的材料的經驗以及適應環境的經驗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經驗。

3、民居分布在全國各地,由於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活習俗、人文條件、審美觀念的不同,也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不同,因而,民居的平面布局、結構方法、造型和細部特徵也就不同,呈現出淳樸自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特別是在民居中,各族人民常把自己的心愿、信仰和審美觀念,把自己所最希望、最喜愛的東西,用現實的或象徵的手法,反映到民居的裝飾、花紋、色彩和樣式等結構中去。如漢族的鶴、鹿、蝙蝠、喜鵲、梅、竹、百合、靈芝、萬字紋、回紋等,雲南白族的蓮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檳榔樹圖案等。

本文僅討論漢族民居。如加入少數民族傳統建築,夠寫好幾本書的了。

二、大致分類:

中國的民居種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陝西、河南的窯洞、福建的土樓、傣族竹樓等等。

總的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南方民居和北方民居(我知道這麼分類的確是有些簡單粗暴)。實際上哪怕是北方民居,窯洞跟四合院或者跟我老家威海榮成的鋪以海草的石頭房子,都是截然不同的。不過他們的內在總是有共同點,所以暫且如此分類。

從特點上看,這兩類民居根據地區特有的自然、社會條件和文化習俗,形成了又由整體到細部一系列完善、獨有的造型語言的風格。籠統的來看,南方民居樸實、輕盈、柔媚,與北方漢式(注意是漢式)住居渾厚、粗獷、墩實。

三、具體分類:

1、江南水鄉民宅

江南水鄉的古村與民宅盛於明清時期,當地有利的地質和氣候條件,提供了眾多可供選擇的建築材質。表現為借景為虛,造景為實的建築風格,強調空間的開敞明晰,又要求充實的文化氛圍。建築上著意於修飾鄉村外景。修建道路、橋樑、書院、牌坊、祠堂。風水樓閣等。力圖使環境達到完善、優美的境界,雖然規模較小,內容稍簡,但是具體入微。

如:
浙江烏鎮、浙江西塘鎮、浙江南潯鎮、江蘇同里鎮等;

2、徽系民宅

徽派古代民居風格自然古樸,隱僻典雅。不矯飾,不做作,自然大方,順乎形勢,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以大自然為依皈。篤守古制,信守傳統,推崇儒教。大都用磚木作建築材料,周圍建有高大的圍牆。圍牆內的房屋,一般是三開間或五開間的兩層小樓。比較大的住宅有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後種植著花草盆景,各處的樑柱和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如:安徽西遞村古民居、安徽宏村古民居、安徽棠樾牌坊群、婺源紫陽民居等;

3、川渝古村民宅

川渝古村民宅既有浪漫奔放的藝術風格,又蘊藏著豐富的想像力。依山傍水的建築與當地的少數民族風俗緊密聯繫在一起,有著十分獨特的文化氣息,既有豪邁大氣的一面,又有輕巧雅緻的一面。如:四川上里古鎮、成都黃龍溪古鎮、四川郪江古鎮、重慶龔灘古鎮等;

4、嶺南民居:

嶺南民居由於民系眾多,歷史悠久,對外交流頻繁,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民居形式。又大致分為三類:有城鎮型民居,如廣州西關大屋,有廣府的三間兩廊式,有潮汕式民居,有客家民居,有僑鄉碉樓民居等。

  由於嶺南氣候炎熱,風雨常至,這裡的民居形成小天井大進深,布局緊湊的平面形式,既便於防熱輻射和風雨,又可以通風散熱。同時嶺南民系的複雜性和嶺南文化的多元性,造就了嶺南民居豐富多彩的現象。

5、北方古城與民宅

北方的大院建築氣勢威嚴、高大華貴、粗獷中不失細膩,平面而又立體的表現形式,彰顯出四平八穩的姿態,處處是以禮為本的建築特色。

如:北京四合院、山西喬家大院、山西平遙古城、山西平遙王家大院、山西臨汾丁村民宅、天津石家大院;

6、東北地區民居

  特徵:多坐南朝北,北部較封閉以防寒風,而朝南的一面開放採納陽光和溫暖的南風。由於雨水不多,民居要負載積雪,防大風,所以民居結構粗壯,外表樸實。而東北少數民族的民居又有所不同,比如朝鮮族民居等等:

7、窯洞。

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當地居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窯洞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它是建築在山坡,土原邊緣處,常依山向上呈現數級台階式分布,下層窯頂為上層前庭,視野開闊。下沉式窯洞則是就地挖一個方形地坑,再在內壁挖窯洞,形成一個地下四合院。並多採用窗格、剪紙等裝飾

如:河南鞏縣康百萬莊園、陜西米脂姜耀祖家宅靠崖式窯洞等等;

8、北京四合院

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裡面的建築布局,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支配下,按著南北中軸線對稱地布置房屋和院落。除大門與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對外開窗戶,即使開窗戶也只有南房為了採光,在離地很高的地方開小窗。因此,只要關上大門,四合院內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小環境。

如:實在是很多……

9、上海民居

這個和下面的近代嶺南建築可能都跟題主要求不符,因為要說的石庫門不是」傳統「的民居,而是成形於近代,更應屬於折衷式建築,只不過名氣較大,所以一提。石庫門住宅脫胎於中國傳統的四合院。19世紀後期,在上海開始出現用傳統木結構加承重磚牆建造起來的住宅。由於這類民居的外門選用石料做門框,故稱「石庫門」。這種中西建築藝術相融合的石庫門作為建築和文化的產物,它的出現是一種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場風情的現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適合單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石庫門裡的「亭子間」、「客堂間」、以及「二房東」、「白相人嫂嫂」等與石庫門有關的名詞成為老上海們溫馨的記憶。石庫門多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坡型屋頂常帶有老虎窗,紅磚外牆,弄口有中國傳統式牌樓。大門採用二扇實心黑漆木門,以木軸開轉,常配有門環,進出發出的撞擊聲在古老的石庫門弄堂里迴響。門楣做成傳統磚雕青瓦頂門頭,外牆採用西洋建築的雕花刻圖。二樓有出挑的陽台,總體布局採用了歐洲聯排式風格。

10、近代嶺南建築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台。偏廳、客房後部為卧房、廚房等。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西關大屋最富特色的標誌之一是滿洲窗。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許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鑲嵌而成。其工序十分複雜繁瑣。

如:小畫舫齋、李文田探花第等等;

以上依然只是十分粗略和淺薄的分類,歡迎各位拾遺補漏。


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清府縣誌載:「望族營建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樑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而整個村寨,都依其宗族觀念、風水觀念、生產生活、防禦功能以及某些美學觀念來營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獨特的理想風水人居環境

上幾張圖先

側拍的美景

潮汕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潮汕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如金漆木雕、工藝石雕、嵌瓷藝術、金屬工藝以及書法、繪畫藝術等最大限度的融合。民居建築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韻味,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和豪華氣派,無論在建築序列格局還是裝飾工藝等方面都可以與皇宮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宮起」、「京華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說。

普寧潮陽等地方更把房子建成紅梁金瓦的,有人以「老爺宮」(神廟)形容之。這種建築風格本來只有皇宮和神廟才可以有,聽說潮陽之所以可以建是當年的假國舅陳北科「申請」來的。

在潮汕,傳統的老式民居主要有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以下是下山虎

四馬拖車

在欣賞下其他圖片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適合入門的建築書籍、紀錄片?
為什麼故宮午門的門洞一面平頂一面拱頂?
窗格的結構是怎麼樣的,是靠榫卯結構組合在一起的嗎?
印度藻井/喜馬偕爾木建築與中國建築的關係?
為什麼兩張不同時代的五台山南禪寺大殿照片區別如此大?發生了什麼?

TAG:建築 | 住房 | 建築學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