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瓩」字真的讀作「qiān wǎ」嗎?一個漢字的讀音可以有兩個音節嗎?
初中時語文老師問「廿」字讀什麼,大家都說「èr shí」,老師就說:「你們見過漢字有發音是兩個字的嗎?讀『niàn』,意思是二十。」
如洪濤老師所説,這些「多音節字」大部分是在清末民初出現的,《簡易字説》(1928年)這本書就記載了很多這些字。
第13章〈借用外國字〉中見「瓧、瓸、瓩」等字:
第15章〈譯音兼譯義字〉中見「竔、竍、竏、兙、兛」等字:
附録〈二十四字〉:
結論綜上所見,近代、現代以來在漢語中出現的多音節字,可能是受了日本用字習慣的影響而出現的。而且根據《簡易字説》,它們大部分都是來自日本的,只有在括弧裡寫著「新」字的,才是胡懷琛新擬出來的字。查了字典確實讀千瓦.
補充一下:查的《新華詞典(2001年修訂版)》商務印書館,P779,qianwa 舊錶示功率單位的字。1977年7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標準計量局通知,淘汰"瓩",改用「千瓦」。
http://zh.m.wikipedia.org/wiki/計量用漢字
計量用漢字是十九世紀初期中國翻譯外來度量衡單位而創造的字。通常由兩字合成,例如「兛」代表「千克」、「糎」代表「厘米」。特別之處是單一個字卻有兩個音節,打破了中文漢字一字一音的慣例,故又名雙音節漢字;除了浬(海里)外,現在大部分已棄置不用。
1977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計量總局聯合頒布《關於部份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並附上了《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用字統一用字表》。此命令規定採用一字一音一概念,並統一了計量單位名稱,並要求所有出版物均應採用。其中,淘汰的單位用字主要有:「浬」、「哩」、「?、潯」、「呎」、「吋」、「這些大都於民國產生,除了一樓所舉的例子。還有一個有名的字,圕。讀作túshūguǎn。至於廿卅等字雖有自己的讀音,但完全可訓讀為二十三十,雖有人說這麼讀是錯的。
古文廿仍讀二十□字。秦碑小篆則維卄六年、維卄九年、卅有七年皆讀一字,以合四言。卄之讀如入,卅之讀如(左韋右及),皆自反也。至唐石經二十皆作卄,三十皆作卅,則仍讀爲二十、三十矣。——說文段注
廿、卅讀如二十、三十,古來有之。合為一音,倒是後起。
三個音都有。。砼。。念「混凝土」。。啊呼~~~
丗,民國時合文,讀作卅一
瓩是不是真的讀做(千瓦)我認為應從類似的字找答案 題主提到了廿我就以廿和卅為例子。在粵語中廿以單音節出現,音同[ya:]表二十的意思。而二音同[yi:]卅是三十 音同[sa:]而三則是[sam]
但四十 五十卻沒沒對應的字了 分別是四廿[sei: ya:]五廿[m: ya:]。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發現卅 是最特殊的,它發生了連讀 將原來表示三十的三廿[sam ya:]的一部分特徵截取出來合併出卅[sa:]這個字。所以我認為要判斷一個字的讀法 一定要看背後的語言,連讀作為一種可能是存在的。正如北京話中的甭…「手機碼字擇日補充」這種是披著漢字外衣的符號而已,多是清末那幫人造的,非傳統漢字。
語文老師的失職啊,中國現代漢語中的漢字並不全是單音節,這一點在有在詞典中指出的。
PS:忘了具體是哪一本,似乎是《現代漢語詞典》,等下次回去確認一下再修改答案。
大家的答案都很完善了,只是看到廿,不由得想到,其實我家方言的二十就是讀niàn的
卄讀入、卅讀撒,分別是二十,三十的連讀。卄讀niàn估計是很晚才形成的,北方這種讀法多,南方很多地方保留了入的讀法,其它多音節字一般也是連讀成單音節啦,如上面 @聖殿騎士.cx 的例子。其實古時多音節字蠻多的,不是全部都像前面高票答案說的來自日本字
歪(wāi)、孬(nāo)、甭(béng)、甮(fèng)、嫑(biáo)、嘦(jiào)、覅(fiào)、朆(fēn)、尠(xiǎn)、 (xiào)
吳語的覅,音fiao,四聲,「弗要」的合音,用吳語通用拼音注音為""feh iau""(veh iau),連讀為""fiau""(viau)
除了第一個瓩之外,其他的這不是都有單獨一個音的么。。一直以為只是因為他們釋義比較簡單更易理解,加上習慣,所以他們總是直接念釋義。比如:廿的釋義只有這一個:
廿[niàn]
[niàn]二十:~四史。
推薦閱讀:
※U+4548 ? 為何大陸字體顯示為「艹爿枼」而港台日本字體顯示為「艹片枼」?
※杳字下面是日還是曰?
※「碰」、「砸」既然是動詞,為什麼部首卻是「石」?
※假借和通假有何區別?
※為什麼朮赤的「朮」字和常用的 「術」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