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是不可能消失的嗎?


三個前提,你承認與否?

一 資源相對於人慾來說總是有限的,原因有二

其一:貪婪(人有了自己的,就會想其他人有的,有了其他人的,就會想其他人都沒有的)

其二:偏好的不同(人有自由意志,會進行不一樣的選擇)

二 人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別人之上的(人是理性的)

三 人的天賦才華意志智力是有差別的(人天生千差萬別)

如果你全部承認,那麼階級必然存在

因為1的存在,資源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因為2的存在,人類會為使自己的慾望先於別人得到滿足產生競爭。

因為3的存在,競爭很容易就產生不均的結果。

由此

資源必然不均等流動,階級必然誕生。

其實,如果你不接受任何一條,就可以推翻階級永存。

事實上,有史以來,大部分政權組織,宗教信仰消滅階級的嘗試,都從消滅貪婪和理性人入手,關於消滅天生差別和自由意志的論證比較罕見——有,就達到了紅色高棉,納粹之類的境界了。

馬克思倒是論證過無階級社會,很有創舉的從資源的無限性入手了,可惜後面的追隨者好像把這個拋棄了。

實際上,我看來,資源有限是推翻起來最有可能性的,因為只要抑制了貪婪,偏好的不同或許是可以在一個物質豐富程度上滿足的——雖然百年內還見不到。


消滅階級就是取消社會分工是不可能的

階級的實質就是社會分工所形成的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我們知道,原始社會末期開始產生社會分工。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先後從農業中分離了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相應,人類也就劃分成為: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等幾個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社會分工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社會分工可以使人類從事專業化的生產勞動,極大地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和勞動生產率。社會分工導致人類從事專業化的生產勞動,形成了商品經濟生產方式,人類也就劃分形成了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商品經濟生產方式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

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分工;社會分工反過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社會分工越分越細,形成的不同行業和社會階層與群體越來越多:農業、手工業、商業、工業、交通運輸業、教育界、科學界等等;相應也就形成了:農民、手工業者、商人(資本家)、僱傭勞動者、教師、科學家、國家管理人員,等等。社會分工產生了商品生產方式和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分工空前展開。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方式都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市場經濟前提下,發展商品經濟必須形成兩個條件:一是少數具有組織商品生產經營的人手中,迅速地積累起足夠組織規模化商品生產經營的原始資本;二是形成勞動力商品市場,這是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承認的觀點。馬克思就曾把商品經濟發達國家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用暴力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這樣的例子,作為否定資本主義的罪證和論據。例如,商品經濟發達國家歷史確實有著:「圈地運動」、鴉片戰爭、販賣人口,掠奪落後地區稀有、貴重資源等不光彩、不人道、血腥的暴力行為。固然,採用暴力進行原始資本積累是不可取的。但是,促進資本的原始積累,確是發展商品經濟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不可否定的客觀規律。社會進行分工形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1956年,我國完成了對農業和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我國社會不是照樣有做工的工人階層、種田的農民階層和教師、公務人員、科學家這些所謂的「階級」和群體嗎?社會就是發展到任何程度,也必須有社會分工,必須有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人們常說:「工人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就足以證明階級(階層)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是存在的,也是不可能消滅的。

商品經濟生產方式是從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形成的社會形式,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家是組織具體商品生產經營的主體。發展商品經濟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資本向少數人手中積累、集聚和集中,才能形成規模化的、高度社會協作化的社會化大商品生產,也才能取得規模效益;商品經濟生產方式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同時形成勞動力商品市場。這是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承認的、發展商品經濟的兩個必須的條件。

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經濟的發展超越了地區的界限,為了調控跨地區的經濟矛盾和衝突,國家這個組織調控社會再生產的主體應運而生。這就形成了社會再生產的三大主體:勞動者、資本家和國家(參閱圖一:商品價值構成四分簡圖)。

圖 一

所謂「剝削」的實質,就是分配差距過大。所謂「階級剝削」的實質,就是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分配差距過大。商品經濟發達國家,經過長期工人運動的壓力下,逐步從法律上採取措施,縮短工作日長度、提高工資、保護婦女、兒童等。同時,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理論研究,歸納出了「基尼係數」理論,也就是社會分配差距超過一定量時,就會引起社會動蕩不安,必須把這種分配上的差距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不同的社會階層由於分配上的差別存在矛盾是客觀的,這種差別過大將會導致階層和群體之間的矛盾尖銳激化。作為國家機器和社會的執政者,負有組織社會再生產和調解社會生產關係的經濟職能。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分配上的差別過大,形容說成是「剝削」,把由於社會分工所形成的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間的矛盾說成是階級矛盾,誇大成為不可調和的、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甚至提出要消滅「階級」、消滅剝削是極其偏激的。消滅階級實質上就是消滅社會分工是不可能的。

商品經濟生產方式是生產力發展的有效社會形式和客觀規律。但是,商品經濟生產方式又存在一定的弊端,這就是資本的高速增殖和工資的低速增長之間的矛盾,這就導致了生產的高速增長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加上商品交換過程中的買賣脫節和以紙幣作為交換媒介,客觀上存在著商品經濟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如果控制得不好,很容易發生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商品經濟發達國家為了控制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發生,通常都是採取高工資和鼓勵透支超前消費的辦法,來避免生產過剩危機的發生。例如,美國的工資佔到GDP值的65%,英國甚至達到了71%。但是,以紙幣為交換媒介的商品交換控制不好,買賣一旦大規模脫節,也就會產生金融危機。

資本的增殖速度是驚人的。因為,資本是按照幾何級數不斷循環往複周轉增殖的,而工資只能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它們之間的差距往往相差幾十倍、幾千倍、甚至幾十萬倍。於是,人們開始崇拜資本,也就有了「資本主義」的「褒」、「貶」兩說。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資本解釋成是:「掌握在資本家手裡的生產資料和用來僱傭工人和貨幣,資本家通過資本來剝削工人,取得剩餘價值」(《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528頁),是完全違背商品經濟和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由此,我們把「資本」這一概念更正為:資本是生產要素,是投資經營工商金融業的本錢,是能夠實現價值增殖的價值。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資本家解釋成為:「佔有資本、剝削工人的剩餘勞動的人」,也是極其荒謬的錯誤理論。社會歷史發展實踐和理論研究都證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再生產體系中存在著三個主體:僱傭勞動者、資本家和國家。資本家是具體商品生產和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組織代表者(參閱圖一和圖二:社會再生產三元系統圖)。

圖 二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資本主義解釋成為:「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並用以剝削僱傭勞動、榨取剩餘價值的社會制度」(《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528頁)。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商品經濟描述成「資本主義」也是完全荒謬偏激的。所謂「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指的商品經濟。「資本主義」思想理論的要害就是否定商品經濟的社會制度,否定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理論曾經導致世界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後,不敢大張旗鼓地發展商品經濟,造成了對生產力的嚴重破壞和阻滯,最終導致了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和「蘇東劇變」。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所常用的一個概念就是「資產階級」,把它解釋成:「佔有生產資料,剝削工人的剩餘勞動的階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529頁)。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都證明:所謂「資產階級」,就是指的資本家這個社會階層。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都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存在資本家這個社會階層,按照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的說法,也就是社會存在「資產階級」這個社會階層,是由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參閱圖三:商品價值構成四分詳圖)。

圖 三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發展成了「資本主義理論」,當階級鬥爭思想理論發展到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又發展派生了許許多多的新名詞和新概念:資產階級分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資產階級作風、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等等。資本主義理論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候,甚至婦女穿著花色衣服、高跟鞋,男人穿西裝都成了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甚至自然界的草和苗都被塗上了階級鬥爭的色彩:「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曾幾何時,資本主義條件下稱為「資本」,社會主義條件下就得稱為「資金」;資本主義條件下稱為剩餘價值,社會主義條件下就得稱為「剩餘產品價值」!顧名思義:「剩餘產品價值」不還是剩餘價值嗎?這豈不是「一碗豆腐,豆腐一碗」嗎?我們繼續進行邏輯推理,所謂「資本主義國家」,實質就是指的以商品經濟體製為經濟基礎的國家;所謂發達國家,就是指商品經濟發達的國家。……。

資本主義理論曾經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結論和預言,也曾經得出了「資本主義總危機理論」。社會歷史發展到了今天,資本主義基本成了發達國家的代名詞!那麼,其思想理論的根源是什麼?這就是社會再生產體系中存在著三個主體:市場經濟條件下,僱傭勞動者得到的是工資;資本家獲得的是利潤,而國家獲得是的稅收。所謂「剩餘價值」,實質上是國家稅收與資本利潤之和,國家負有組織和調控社會再生產,經營社會總資本和調控生產關係的經濟職能,國家是經營社會資本的總資本家,它與組織具體商品生產經營的資本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生產主體。掩蓋了國家這個主體及其職能的存在,資本家與僱傭勞動者這兩個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就成了沒有第三者調控的你死我活的階級矛盾和鬥爭,也正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和對於生產關係的調控,資本主義不僅沒有走向衰敗和滅亡,反而成了發達國家的代名詞(參閱圖四:商品價值構成三分插圖)。圖片來源:百度詞條《剩餘價值》插圖)。

圖四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提出:要「消滅階級、消滅剝削」。消滅階級的實質就是要消滅社會分工。如果說消滅了階級或者說階級消失了,實質上也就是取消了社會分工。我們假設取消了社會分工,每家每戶都自己生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不要說自己生產什麼電視機、電腦、汽車、飛機,就是一根縫衣針、一把切菜刀、一枝鋼筆、……,每家每戶能否自己生產?如果這樣,社會只能是倒退回原始社會茹毛飲血的時代!但是,消滅剝削的實質,其實質就是縮小分配差別,這個問題作為執政者通過努力倒是可以實現的,這就是把基尼係數控制在社會穩定的範疇之內。

資本主義理論所說的「資產階級」,實際上就是指的資本家階層;階級鬥爭思想理論所指的「無產階級」,實質上指的就是僱傭勞動階層。商品經濟生產方式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發展規模化的商品經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備組織商品生產經營的人手中積累起足夠組織商品生產經營的巨額資本;二是形成勞動力商品市場。所以說,社會存在資本家階層也就是所謂的「資產階級」,存在僱傭勞動階層也就是所謂的「無產階級」,是由於社會分工所形成的,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更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我國民營經濟早已佔據國民經濟大半,遍布全國的民營企業主是什麼?不就是資本家階層嗎?不就是所謂的資產階級嗎?

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對於社會的科學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曾經導致了社會的動蕩不安。階級鬥爭的思想理論把商品經濟描述成資本主義加以否定,實質上就是否定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難以實現科學發展的思想理論原因,最終導致了「蘇東劇變」和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摒棄了是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議,允許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結果。


其實這個詞不太科學 ,按道理來說並沒有階級,認為地把人劃分出階級完全是為了政治目的,當然如果沒有了政治含義,那叫階級,階梯,桌子椅子板凳沙發什麼的都無所謂了。


先說結論,階級不可能消失。

貼一段《1984》里的話

有史以來,很可能自新石器時代結束以來,世界上一直存在三種人:上等、中等和下等。他們以很多方式再往下細分,有過無數不同的名稱,他們的相對數量以及相互態度都因時代而異,然而社會的基本結構卻從未改變。即使經過翻天覆地和似乎不可逆轉的變化之後,同樣的格局總是重新得以奠定,就像無論往哪個方向推得再遠,陀螺儀都會恢復平衡一樣。

這三個階層的目標永遠不可調和。上等階層的目標是保持其地位,中等階層的目標是跟上等階層調換地位,下等階層的目標,如果有——因為他們被苦工壓得喘不過氣,只是斷斷續續地意識到他們日常生活之外的事情,這已經成為他們恆久的特點——就是要消滅所有差別,創造出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因此具有相同主要特點的鬥爭貫穿了整部歷史。很長一段時期內,上等階層似乎牢固地掌握著權力,然而遲早會到這麼一個時刻,他們要麼對自己失去信心,要麼無能力進行有效統治,要麼兩者皆有。接下來,他們被中等階層推翻,中等階層假裝為了自由和正義而鬥爭,因而爭取到了下等階層的支持。但是中等階層一旦達到目的,就立刻將下等階層又強行置於原先受奴役的地位,然後自己成為上等階層。很快,新的中等階層從另外一種或兩種人中分離出來,鬥爭又重新開始。三種人中間,只有下等階層從未哪怕是暫時達到過目標。說自古至今從未有過實質上的進步是誇大其辭,即使在現在,雖然處於下降時期,一般人的生活水平跟幾個世紀前比起來還是有實質性的進步。


在某國階級是個被異化的概念,是「階級鬥爭」賴以生存的土壤,換句話說,某些人需要「階級鬥爭」長期存在,所以階級必須長期存在。

本身來說,階級(class)只是對社會人的基於其特徵一種分類,而「社會階層」可能是更合適的一種提法,因為本身不同階層不存在必然的高下關係和利益對立(自耕農屬於有產階級,工人屬於無產階級,但是顯然他們沒有必然的高下)。所以,如果你指的是不同社會階層,那麼只要存在社會分工和貧富差異,就存在階級。而我們顯然需要社會分工,而且顯然會有貧富差異。


人權平等產權就不能平等,產權平等人權不能平等,否則租值會消散。只要有一個不平等就必定產生階級,階級是人群分類,為什麽需要階級存在,其實因為世界上資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一個勝負準則來決定什麽人群可以享受。

課外閱讀可以百度一下

人類所知道的社會體制其實一共只有三種


資源有限決定了階級不會消失。慾望乃是罪,也是人類動力。階級存在並不是矛盾的中心。


從效率角度來看,高度階級分化有利於人類分工。讓一些人生來就被馴化為僕人,一些人生來就被馴化為精英,能使社會物質更高效發展。但是從公平角度看,階級分化過大造成的階級矛盾可能會使得許多人的精神處在永遠難以翻身的痛苦中。平等公民社會和奴隸社會都可以穩定存在。人類的所有社會政治形態都只是各方博弈的暫時結果。



階級如果要消失。一定是因為沒有了剝削關係。假如一個人只能養活自己。那別人便不可能進行剝削,也就不可能有階級。

階級是什麼?

從廣義上來說大眾的貧富貴賤層次不齊,都可以叫做階級。但是階級之所以叫階級,不同階級在經濟和政治上一定是對立的。

階級對立的構成首先是經濟上。傳統的社會經濟是以農工生產為主。在農業社會,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手裡握著土地,其他人只能進行耕作,握著土地的人就可以坐享其成。由此形成了剝削關係。同樣的道理在工業社會裡,一小部分人擁有機器,另一部分人只能出賣勞動,剝削關係也由此形成。

而被剝削者和剝削者一定是對立的,為什麼這樣的關係還能長久存在下來呢?

這樣的階級關係,必然需要依靠一種秩序來存在。比如封建時代允許地主持有土地,又比如工業時代允許資本家持有資本。這種秩序有兩個要點:1.要讓群眾相信這種制度的合理性。2.用國家權利來約束,比如法律,宗教,禮儀等等。

也因為如此,經濟上的剝削階級也一定是國家的統治階級。


就目前來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像英美,階級固化相當明顯。在英國倫敦哈羅德百貨商場附近的富人區里各種名牌小跑,蘭博基尼、法拉利什麼的簡直不要太多,況且倫敦和北上廣一樣作為megacity,以傲嬌的地價而使很多年輕人在工作穩定選擇定居此地時都要摸摸腰包然後收拾行囊退居二三線城市。有三所在倫敦,以及倫敦周邊的「倫敦五大」(G5)教育成本真的可以用「高處不勝寒」來形容。所以也唯有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孩子才能一路順風順水地念重點,教育在英國已經商業化了,教育是個產業。

英國倫敦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個教堂

倫敦哈羅德百貨商場

而在中國,個人感覺大家普遍都有階級分層的意識了,市場調節讓少數人率先富裕起來,這部分率先富裕起來的人作為咱們國家的中產階級有足夠的資本讓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睜眼看世界」,知識和見識永遠都是改變命運的關鍵,而這些則需要高昂的教育投資。同時,比起歐美,中國更講究人情世故,所以,富人的孩子即便不努力,物質生活水平一般也不會太差,窮人的孩子即便非常努力可能在北上廣也依舊得不到一個體面的住所。

階級分層不會消失反而會愈加固化,而我們要做的則是接受這種所謂的「不公平」的現實,並且通過自身的努力爭取打破這種固化的階層,通過每一代的點滴積累,一個祖上以農耕為業的家族或許在某一代就會躋身於塔尖之上。


只要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就會有階級的產生!

共產思想一直嘗試消滅階級,但只是把階級簡化並減少差距而已,所以絕大多數共產國家都有個現象叫做"大家都很窮"!資源統一分配!全部使用均貧卡!!!

北歐及富裕小國家可以透過國家福利政策讓階級差異沒那麼大,且做到"至少每個人生活過得都不錯"的美好社會主義夢想,但這明顯不太適用在人口超過2千萬的國家,因為福利政策本來就跟有限資源產生衝突,所以人口一多!就沒辦法像北歐及富裕小國那樣美好~

人類目前無法普遍的消滅階級問題...


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知乎er想當然覺得不可能......要成功了,他們奴役誰去?


階級的天梯

1000000000分 歐美神秘家族 組織 0.000000000001%

300000000分 歐美部分組織 亞洲神秘家族 歐美 政治領袖 0.00000000001%

100000000 亞洲 大洋洲 等等洲政治領袖 0.0000000001%

10000000 世界一流 商界 宗教領袖 軍界 政治中東領袖 0.0000001%

1000000 大 官員 財閥 軍官 媒體 等等0.001%

400000 發達國家小富人 5%

100000 發展中國家小富人 發達國家中

產 35%

10000(世界平均)

8000發展中國家 小資 (知乎主力)中高福利國家 失業者 非洲小富人 17%

3000 不發達地區的小資 15%

1500廉價勞動力 非洲普遍大眾 15

1000真第三世界國家苦力 低福利國家事業者 10%

500以下流落街頭者 戰爭家園被毀 3%

僅供娛樂


是不可能的。


我覺得首先要明確階級的定義,也就是其劃分模式,是以職業劃分,還是以財富劃分,還是以權力大小劃分?階級約等於圈層嗎?顯然,無論以任何模式劃分,都無法抹殺個體角色的差異性,只要有群體就有階級,一群猴子裡面還有等級呢,先做一個無聊的假設:共產主義實現了,那也得有管理者,執行者,職業劃分,凡此種種,難道大家都做一種職業?


考研政治上說,我國現階段正處於並將長久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到我國徹底完成了社會主義建設,並進入了共產主義後,階級就被消滅了。


不可能消失。只要有人類的存在就會有階級的存在


我的先祖是無產階級

我的祖輩是無產階級革命者

我的父輩是是私企老闆(資產階級)

我是在城市打工的小員工(中產階級?)

那麼,我的子輩應該定成什麼階級?

到底什麼是階級?

在我的家庭中,階級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

說到底,只是人生的不同經歷和結果而已。

階級?藉機?劫機?


推薦閱讀:

政治上的左派、右派是怎樣區分的?
有哪些好聽的主旋律歌曲?
美國的民主是虛假的民主嗎?為什麼干涉他國的民主?
國防建設在中國和平崛起中的作用?
為什麼二戰後天皇沒被審判?

TAG:政治 | 中產階級 | 社會 | 社會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