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至柔至慢」的武術是否都沒有實戰性?

個人覺得,並不是所有傳統武術都不能實戰,比如強調至剛至快的外家拳,只要你先自己鍛煉身體,訓練力量速度,再按照所謂的外家拳的套路來,也不是不能實戰,因為它最起碼還是認同力量和速度的,這個大方向沒有錯。

包括很多人說「真正的」內家拳,「真正的」太極拳也是有一定力量速度的,也要強調一些敏捷和寸勁短勁的,那也很簡單,還是說明了「剛」和「快」的重要性,那麼這種情況下就看具體的人的戰鬥力了。

一個明明本來就有身體素質就能打的人,偏偏玩出一些套路來,然後非要說自己用的是武術,也說得過去。

但問題是,那些真的認為「柔」和「慢」能夠制敵,還要「至柔至慢」,也就是說越柔越好越慢越好,這些人要按照這種理念是不是就壓根就不可能實戰了?因為要按照這種說法,就直接把所謂「快太極」和「敏捷躲避」,「短勁寸勁」也給否定了不能使用了,那這種理念是不是真的壓根不可能實戰了?


謝邀

首先我得說明一下什麼是內家拳,題主對於內家的理解太偏

內家拳以意帶氣,以氣帶力,外家拳以氣催力,翻譯一下就是外家拳以肌肉的爆發力為主,憋那股勁往出打,而內家拳主打的是科學合理的身體結構,老話叫骨架傳功,發揮整勁,即整體的力量,整合全身的力量以合理的結構架勢發揮出來,

還有利用人體的神經反射系統,比如最典型的前庭反射大家都知道,通過身體的相對動態平衡,以一系列靜態的失衡狀態來進行發力打擊,舉個例子比如你馬上要摔倒了,很自然的就會伸手撐地,而且出手下意識的不輕,這個力量完全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打了出去,而內家通過鍛煉可以主動利用控制這個力量以更加複雜的形式打出去。

牽張反射,肌肉受到牽拉就會出現神經反射活動,內家的蓄勢就是利用牽張反射增加運動力量,形意拳中講束展二字一命亡,束展的連貫運用就是互為蓄髮,互做牽張反射。

姿勢反射,好的樁架能給你帶來良好的姿勢反射。

頸部反射,內家拳基本要求的頭頂豎項就是要利用頸部反射,具體在拳法中講頭打落意隨足走,通過頭頸的運動來發揮頸部反射增加力量

以慢打快的是太極,以柔克剛的是太極和八卦,而中國有三大內家拳太極八卦形意,按題主的說法來說的話,形意則強調的是快而剛猛,我學的是形意,對於太極八卦不怎麼懂,盡量說些我的理解吧

即便是太極和八卦,也不是為了追求至柔至慢而練功,只不過是技擊風格體現出了慢和柔,巴柔大家都知道,題主可以參考巴柔,柔慢的特點是因為身法和鎖技,以及太極八卦玩的化勁,化解對手攻擊和力量的技術,而太極運用很多的大概是前庭反射吧,這裡主要利用對手的前庭反射,利用對手失衡做出本能反應而被自己玩弄,這就是太極以慢打快的一個方面


沒聽過什麼武術是強調至柔至慢的,有些武術里有慢和柔的練法,那是在找勁,不是在練打。


@凋零 感謝您的邀請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慢練,是過程而不是目的,當我們進行散打訓練的時候,

開始打直拳也是要求先,慢慢形成正確的發力軌跡

然後熟練了在之後才能在動作正確的情況下加速

所有強調慢的,最終也是為了在正確的動作前提下快起來

只不過好多人一直沒有做到正確的動作,所以快起來漏洞百出

也就有了:門內快練而門外慢練的說法

實際不是師傅不教,而是根本就沒到程度

所有武術中講究慢的,貌似只有太極拳,這也是他重視基本功的表現

形意拳講究: 起如箭、落如風、追風趕月不放鬆

少林拳也講快,這些快,是在正確動作軌跡上的快速

廣告時間:

網路上講傳統武術格鬥的視頻比較少,我嘗試拍了一些: 兇猛形意,龐老師實用形意系列 - 功夫者 - 專業武術,格鬥,自由搏擊,空翻,健身養生-在線教育平台_培訓機構 - Powered By EduSoho

免費的,qq微信登錄就可以看。辛苦大家支持了,但是您看了,一般都會有點幫助的

歡迎大家訂閱我的專欄:實用形意 - 知乎專欄 感謝大家支持


當然有實戰能力了,太極發明好幾百年不能打怎麼流傳下來的?

現在的規則有問題,不能用西方的規則衡量中國武術。

那個打輸了的不是真正的太極,我聽說真正的太極大師能隔山打牛。閆芳大師就能。

清末六十多歲的太極大師還能隻身用刀殺好幾個八國聯軍呢。

現在是失傳了一部分的功夫,沒以前的大師厲害了。


謝邀

中國拳不管快慢都有能打的,不過嚴格講,我沒聽過有「至柔至慢」這種提法。動作都是由不熟練到熟練不標準到標準,這個過程就得練的慢一些,太快了容易忽略細節,做不標準,出現不必要的多餘動作。有的拳不強調慢練,也不等於不經過慢練的階段。但是「至慢」我就沒聽說過了,柔不和慢對應而和剛對應,至柔可以成剛,至剛可以得柔,陰陽極處能轉換。

打是要專門練的,不是拳打的多手推得多就一定打的好,你要對打的各種狀況都熟悉訓練,太極拳目前很對推手裡沒有這種打鬥的訓練,那麼訓練推手也就不能打,馬長勛老師就說,說太極拳不能打也不算罵太極拳,因為確實沒突出訓練那方面,吳式太極拳是這麼說的。

太極拳也說的明白,務令天下豪傑益壽延年,不做技擊之末技耳。要提倡打就提倡打,提倡打不等於說很能打,不會輸,就算能打也會輸啊,泰森阿里誰不輸,天天把常勝掛嘴上未必常勝。過去的先輩大師明明能打卻把養生掛嘴上,時時強調自己不是為了打,現在的大師反過來,天天強調打卻又不能打,不好吧。

然後還要說,我始終認為養生比實戰重要,也比實戰值錢,也更適合普通人,所以沒必要打了雞血一樣,看完打架,好好練太極拳吧,更實在。馬雲會為了養生學太極拳不會為了實戰打mma。當然要感興趣,當然也可以往打的方面側重,這是我的理解。這不是真假問題就是側重點問題。過去練太極拳有散手的訓練,只要練就能打,我相信現在肯定也有練的,看著吧。


武術就是為了打,所謂的養生,架子走的歪歪扭扭,准不可以養生,還有,還是那句老話,不能打,乾脆不要叫武術,直接掛名是操,省得別人當你是練武的,來比試


強調「至柔至慢」的武術都沒有實戰性。

技擊歸根到底3個要素:

力量、速度、準確度。

這一點,幾百年前火藥驅動的槍械已經很好的詮釋過了。


王戰軍下戰書了,吃瓜群眾表示很期待


強調慢,柔 都是練法,如果有人教你用慢,柔打人的都是假大師。

練習和訓練行對戰的時候師父強調慢 柔,是為了讓你體會,動作做對了力道用對了真正打搏擊的時候才用的出來。


至柔至快。至柔而不是至慢,至柔速度才能快,至柔才能至剛,沾身縱力,至剛只在擊打一瞬間,中外的拳法都是這麼要求的。慢是為了體會柔。至柔至慢是體操


放屁,當然有用

你們沒見過蟒蛇纏繞交配嗎?

實拍兩條蟒蛇纏在一起交配

這是真正的生死關頭,照樣能用至柔至慢,充分說明了實用性。

不服來辯。


你要是真想搞明白,我勸你老老實實的找個師父學。在知乎特別是這檔口,你問啥,都是一些搏擊仙在瞎回答,要麼就是那些背了幾條公式的跳出來鄙視你。無可否認,是有幾個人還是老實的回答,但也就幾個人言之有物,我覺得面對這種情況,你還是換個地方問吧。

補充一點,快慢剛柔都是相對的,另外大多數現代搏擊連外家拳都不是,外家拳也不是蠻練的。


無論西方還是東方,格鬥的根本都是速度和力量。

在達到力量和速度的方式上就是各家自有特色了。

「至柔至慢」就是練法的一種。把動作慢下來,是讓人體會,這個動作在一厘一毫變動的時候,身體是如何完成的。慢的體會到了,當動作快起來能做到快准狠。和練毛筆字開始要一筆一划,後來就可以筆走龍蛇一個道理。

武術大概分三類:打法,練法,演法。

打法很少會實實在在的教,一般說的殺招,都是這裡的。

練法常人接觸的就多了,大學推出長拳三路就是如此。它強調的是人的體能,協調度,靈活度,反應等各種能力。其實一個人能把長拳三路力量打出來,動作做到位,身體素質是很不錯的。其他各種練法是萬萬千千。歸根結底就是打磨身子,讓身體更強壯。

演法,這個也好理解,顧名思義,就是表演用的。也可稱之為「舞術」。


贊同其他答主,至柔至慢是練法!

至柔至慢?水,空氣就是!隨意無形永遠打不爛,擋不了。……但作為一個人,你以為真可以練到如水一樣嗎?變成液態終結者嗎?

現實一點吧!柔一點就無法抗拒改變對方的力!慢一點就只有被打的份!

讓被打扁鼻子的情況經常出現的話,提倡至柔至慢的人會少很多……。


謝邀,首先,太極的實戰能力我是領教過的,當時剛拿了初段的半桶水的我被差不多一樣等級的太極票友打得眼睛腫了三天(只用拳的規則),有個人能力的問題,也有不可否認的實戰效果。

對「慢」這個字眼的考究,首先,在練空手道的時候我們也會用慢的速度去做一些動作,半速的正拳,放慢的KATA,為了體會正確的發力,打組手的時候也嘗試過50%速度的,為了練抗壓能力和反應速度之外的另一種素質-思考(當然這屬於比較初級的訓練了),當然這些都只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的一部分,如果像題主所說有的人把慢和柔當做訓練的全部,那這種人遲早在實戰中被打成豬頭了吧


慢練,快打。


至少柔跟慢不能同時吧…又柔又慢對面的拳頭只能用臉接了。


衝量、壓強、槓桿原理、力矩……人體工程學

柔和慢是個鳥?


張衛健版的張三丰看多了吧

還是先學好能量守恆再說吧

至剛至快王道也……比如子彈

至柔至慢……你當自己是萬噸級水壓機呢?


視頻封面50年代太極錄象youku.com視頻

慢個屁,柔個卵子。


推薦閱讀:

想接觸學習內家拳,有什麼路子?
在你自己習練的拳術中的哪一種「基本功」你覺得對你本門的拳術的長進最有效率?
本人暫時無法找老師學內家拳,但我不想白浪費一年時間,說以想問問各位一些為內家拳打基礎的東西?要詳細的。
南懷瑾的太極如何?

TAG:搏擊項目 | 武術 | 道家 | 太極拳 | 內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