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城市,究竟圖什麼?

我老家在中部省份的一個小城,16畢業於武漢某211大學,算上實習期,來上海工作快一年了。這已經是第二個公司,還是不順,年底工作壓力很大,在一個創業公司,Boss各種指令又奇葩,總之很糟心。

就快回家過年了,也不敢和家人說真實的想法,爸媽一直希望我回去考公務員,開始是我一心堅持留在上海。現在也有些動搖了,有些高中同學已經結婚了,在老家的工作清閑安逸,賓士寶馬的。一方面我不甘心過那種一眼看到頭的生活,但這一年來下來我真的有點懷疑自己,也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回報。


因為逃離,從老家去了上海,從陌生到熟悉,慢慢了解關於上海的一切。

然而真正畢業走出學校後,發現現實社會的困難,以及階級的屏障難以逾越。尤其是在實習和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開始感到矛盾。

今年年底,我已經裸辭,打包完全部行李,帶回了老家。

關於上海,很多人提起來都會有些感慨,認識很多人,有上海土著,更多的是隻身來打拚的異地人。

越和他們接觸,越發覺得自己的匱乏,夢姑娘日本留學歸來,認真上進,近期打算換份工作,獵頭蜂擁而至,她是優秀的。

Y妹紙復旦畢業,在上海定居成家,老公忙著申請MBA,她辭職在家,幫老公整理材料,每月還有房貸要還,壓力可想而知。

在我看來,她們已經很優秀,但是她們都很清晰的告訴我,遠遠不夠,這份差距,我追不上。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到超乎了我的想像,Y與夢姑娘,至少還是在努力著的,但有些人,唾手可得的一些東西,卻是我所遙不可及的。上海的環境,公司的氛圍,生活的步調,讓人時刻保持一種緊繃的狀態。

工作兩年,壓力很大,高速的節奏,哪怕一秒種都不捨得去浪費。不停地告訴自己,我來上海不是為了享受,如果這樣還不如回家,留在這裡做什麼?

曾經遇到一個小孩。他讓我很感動,可是也感慨。他才16、7歲,一直想當歌手,家人不同意。他就一個人背著包來到了上海,只帶了路費和幾天的飯錢,還有夢想。

上海是一個很能改變人的地方,這裡有權貴富豪,也有無數懷揣夢想的螻蟻。

每次在烏泱烏泱的人群里擠地鐵的時候,感觸特深,人多麼的渺小。遍地的黃金和機遇,還有遍地的螻蟻,我正是其中之一。

很多時候不由得感慨,自己的力量還是太渺小,真正能掌控的成分太少。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都會左右自己的人生,這種不確定的感覺很糟糕,不禁產生自我懷疑,比如:政策變動、行業方向、公司鬥爭等。用一句來說,就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失敗。

不過還是讓人看不到頭,前輩們說:後面的人這麼多,想出頭都得熬上個三五年,再來看你運氣好不好。 上海的天氣也越來越糟,情緒也變得更沮喪。

現在的上海對於我,像一個單戀的情人。他風趣幽默才華橫溢,我愛他且願意努力付出,可是我不知道何時能和他修成正果。房子、戶口、婚姻、空氣…這些都是橫亘在我和他之間的問題,每一個都沉重。

快過年了,這些問題更時不時會出來提醒我,該做個決定了。

我需要暫時休息,我太累了。上海,我很想再回去,可明年,我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真的不知道。

正如我上文說所,在上海認識更多的是隻身在此的外地人,而糾結在去留這個問題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這種問題,本來就沒有答案,最近看到一段視頻叫《留下的理由》,更是感覺拉扯情緒。

視頻中的大城市光鮮,而年輕人多顯得窘迫,曾經身處其中我感同身受。看到他們炙熱的的眼神中,洋溢出來的光,我好像看到以前的自己。尤其是最後一段,那麼多人,或堅定、或猶豫地說出那句「會留下」。年輕無關年齡,有關信仰。

新年將近,願我們都能載夢前行。


看到這題,想起我回北京的理由,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詞:公平!

絮絮叨叨有些長,請看官隨意:新時期好少年,中部十八線小縣城長大,北京求學,回鄉工作一年,去過全國近1/2省份,也在二線城市工作過,現在落腳北京。

一個人在大城市,究竟圖什麼?要說圖北京這個城市好,具體好在哪裡,一時也語塞。就是感覺很舒服的狀態,可以是CBD的高樓,可以是楊梅竹斜街的咖啡館,也可以是復興門外的博物館。

小縣城

老家在中部的一個小縣城,沒什麼特別的,周圍的同學朋友,往上追溯兩代,多半都互相認識。

所謂人情社會嘛,習慣了「關係」:上學,看病,辦手續,哪怕是一件正常不過的、合理合法的事情,第一反應還是「找人」。

比如,年級還不夠上學,若是認識某個班主任,招呼一聲,便不是問題;要去看病了,有哪個親戚朋友在醫院的,便可以免去排隊的煩惱,還省了不少醫藥費;再大點事,糾紛什麼的,也是寧願找人也不肯走報警和訴訟這一條路的。

還有一件相當灰色幽默的事情,讓我記憶猶新。大概十年前,一個阿姨家遭竊,損失了上萬塊錢,那會兒算得上是很大一筆數額了。然後大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警了,結果警察過來後,看到客廳放著一瓶不錯的葡萄酒,說是小偷在上面留了指紋,要做採集,然後就帶回去了,帶回去了,回去了,去了……

那時候年紀小,還不需要去面對這些。現在回頭看,這個小縣城若是論高樓,其實也不差,可總覺得少些什麼。

象牙塔

後來,也是比較正常的軌跡,一心一意的念書,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學。相比原來的環境而言,見識到了更多花花綠綠的時間和奇奇葩葩的同學,在這四年也走過很多城市,感覺還是蠻有意思的。

總說大學是象牙塔,其實也沒那麼傻白甜,更像一個過渡的地段,比高中單純的上學多了很多色彩,比即將踏入的社會少了些灰暗。我想這也是很多人懷念大學生活的原因吧,這是後話了~

好的地方不少,前面已經說過,不好的東西,現在想來……

這得插播我曾在一個二線城市工作的經歷。都說閻王好過,小鬼難纏,在二三線城市工作更是如此。有些什麼工會啊代表啊什麼的名頭,明明是個紙牌屋式的過家家,卻有人真當成了鐵王座,有些嘴臉不便仔細描繪,看官自行體會。而遇到這個長那個長,可是有著真的生殺大權的,比如請假、業績、發票報銷,所以這些長們是有官威的,有得理直氣壯。

插播完畢,我們接著說大學經歷。當時遇到一些學生會主席還有輔導員之類的,那時我還太年輕,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點小問題都能被揪起來批鬥。現在想起這些什麼主席還有什麼員的家鄉在哪,還真能將其和我後來在二線城市工作遇到的那些嘴臉完美對應上。並不是說一線就怎麼樣,二三線乃至十八線的人就又如何,這裡不是開地圖炮,因為我就是十八線的孩子。但是有時候某些事情,還真是只能在特定環境下才能見到。他們素質之底下,讓同學們總猜測,這些「老師」本是學校周邊牟家村的大媽,通過學校征地拆遷換來的職位。沒錯,有時候被這種人逼得急了,對他們的想像就是這麼尖銳。

總體來說,感謝教育讓我有機會通過努力,得到更多的機會。

叢林

大學四年,白駒過隙。臨近畢業選擇的時候,社會的殘酷和顯示才顯露冰山一角。

一般的同學,都是考研工作公務員之類,一些家境不錯的選擇了出國留學。大學關係最好的舍友之一,人稱「馬老師」,科研狂魔,大三的時候便跟著老師和研究生一起泡實驗室。原本取得了外推本專業top 1的一所大學,然後他放棄了,進入了一家國企工程單位。很多人惋惜,可是誰會比他更惋惜?父母都是農民,一共三個小孩,四年大學已經讓家裡抓襟見肘,他不忍心再捱三年。

這裡並不是指出國的同學就不努力,我也知道雅思托福之類的玩意賊難。前提是,要出得起留學的錢,很多家庭甚至負擔不了一場考試的費用。所以最大的悲哀在於:很多人壓根沒得選!

這個時候,課本上沒有提到的階級貧富這個時候完整的展示出來了。在習慣於考試升學,被從小教育「人人平等」、「付出就有收穫」這些道理的學生來說,衝擊還是不小的。

至於我本人,畢業後也進入一家國企工程單位。工作一段時間覺得,難得不是圖紙施工,而是人際關係。開始會不屑於和那些走後門進來的人共事,後來發現,他們才是大爺!誰是誰的後台,誰和誰有關係,誰千萬得罪不起。

部門的一位同事C,父母都是公司的領導,每次輪到他做周報的前一夜,就請假回家,把工作丟給Z。主管也不敢說什麼,只好讓Z幫忙連夜完成,Z自嘲道:「誰讓人家是皇親國戚。」

這種事,沒什麼大不了,也很常見,可不意味著我該去認同它。

出於種種原因,受夠這些工作之後,我辭職了,一個人來到了北京。

重新找工作的期間,輾轉認識一位老鄉,在北京十年,現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中層。可是家人總希望他回去,還準備托關係給他安排了一個在地鐵站售票的工作。某種程度來說,我和他也算同病相憐,我同樣執意不肯聽從家人回去考公務員。我還記得,談到這個矛盾的時候,他呵呵地點了根煙,也不急著解釋,像對我也是對自己說:北京這個城市好在,它不太靠關係,同時也辛苦,它不養懶人。

的確,之後的求職雖然困難,但找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時候只需要經驗和作品,沒有人關心你是哪裡人,你的父母是誰。經過半年,我就逐漸在這個城市穩定下來。

順便一提,之前去領取社保卡,服務態度好到我已經忘記了是在政府機關部門辦事……回想起把檔案遷回老家的時候,除了準備還材料還得賠笑。

公平是相對的,代價是絕對的。見慣了那麼多不公平,考慮到那麼多偶然因素,現在想想,經過努力便可以得到回報,已是最好的幸運。

那些廣闊平台不約而同匯聚在北京,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北京是一個有原則、有契約精神的城市。

所以如果有實力且願努力的話,這裡會讓努力值得。

未來

寫到這裡,不知道離主題已經偏了多少公里,還好知乎不是命題作文。就當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的歷程,也許有相似共鳴也許很無聊。關於未來也不是沒有考慮,就在多說幾句吧~

借用一句用得很俗的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樣讓人撕裂,不確定的工作、不確定的城市、不確定的愛情、不確定的未來…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樣豐富:考研、出國、工作、創業、自由職業…

好在,我們還有選擇的權力。北上廣和小城市,已經成了兩個對立面。其實也不必,食得鹹魚抵得渴,每個人心裡該有自己考量的尺度。

小城市安逸慢生活,錢少事少離家近,有著不少親朋好友;大城市錢多物更貴,大多時候需要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問題。對於大部分如題主一樣的普通家庭的人來說,這是難兩全的,如果你有個好爹也就不必點開這個問題了。

總之,有所取捨吧~趁著現在年輕,努力看看更大的世界。至於以後的問題,就更複雜了,結婚,生小孩,父母老去…

這些,應該不止我一個人在思考吧。千千萬萬的北漂上漂年輕人一樣在擔憂,誰也沒個答案。

最後,只好安慰自己只管努力,其他的留給上帝安排吧~


能力和慾望不匹配,還說什麼


別想那麼複雜,自己要有個規劃(雖然我規划了總是遇上變化吧),覺得在大城市更適合你就一心一意在大城市打拚,沒有成效勢不歸鄉,如果覺得大城市太累,也想過上每天平平淡淡不緊不慢的生活那就回家。如果是題主是女孩兒就多參考參考家裡人的想法,如果是男孩兒就有點主見,確定一個方向努力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的


匿名反對知乎的政治正確,我好慫啊。。。

我就是很不明白一件事情,為什麼很多學生,畢業生眼裡的城市只有:北上廣深這一類城市,還有就是低於三線連個公交只有兩三條的小城。

尤其是知乎,特別喜歡拿這兩個來比,然後告訴自己:如果我不留在上海,我只能去這樣的三線連個公交只有兩三條線的小鎮了,我的生活從頭都能望到尾了!

請問這兩者有可比性嗎?

中國還有那麼多准一線,二線,被你吃啦?

長沙,西安,濟南...blabla都被你們選擇性無視了?

在這些城市,安家成本遠低於一線吧?

在這些城市,難道你沒有就業機會?

在這些城市,你過的是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在這些城市,你沒有發展空間?

別逗了好嗎?你要是真的是人中龍鳳,不在一線城市的世界五百強里工作就是耽誤青春埋沒才華,你也不會來知乎問這種問題。

而你不是不知道,你只是不願意離開上海而已。

中國人就是好面子。

似乎北漂、上漂就是打了個標籤:有夢想敢進取;似乎離開了一線就是代表你是被淘汰的那批人:low逼。

得了吧您叻,您那點票子都交給房東啦!

您又不是特殊服務業,還能指望著傍個大款什麼的,您說您漂個什麼勁,還拿什麼公平啊,開放啊,包容啊安慰自己。

日子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好嗎?

為什麼逃回北上廣:

因為當年的同學朋友終於在二線站住了腳,而你手頭只有巴巴的一點存款對著二線也飆升的房價物價望洋興嘆,沒轍,還是回一線繼續編織一個關於夢想的夢吧?

哦,對了,附上個人經歷:建築老八校碩士畢業,曾在上海著名畫的多拿的少的華x院工作,現在某二線城市省屬建築設計院工作。

在上海確實眼界開闊了許多,可是他真不把我當人看啊,真累啊。

累也就算了,每當我把我辛苦畫來的票子交給房東,我心都疼。

每當我忍受著合租室友惱人的打呼聲,我都想捅死他,但是我表面上還要和和氣氣的當做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薪水確實高啊,大概比我現在高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吧,可是我感覺:遙遙無期。我能開口讓老父老母把他們的棺材本賣了給我在上海買一個幾十平的蝸居嗎?我真開不了這個口。

回來之後,辛苦還是辛苦,但是至少所長會跟我說:如果畫不完就歇會吧,我和那邊商量下。(真他媽感動的快要哭了,第一次感受到社會主義的溫暖)

但是至少我有一個屬於我的小窩了,雖然是毛坯房捨不得裝修。

至於你們說的不公平,黑幕。

我是感覺不太深,至少我們這一行還是畫多少拿多少錢的。

再說了,你要覺得這裡黑你跳槽啊?

哪怕很low的二線省會,一個行業也不會就那一個公司給你干吧?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我已經懶得去抱怨什麼不公平,懶得抨擊什麼,嫉妒什麼。我更願意把我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這樣。

哦哦哦,補充一點:還要看你性別的,女生倒可以多漂漂,反正只要你能狠下心來,到底還是能嫁進一線的。男生嘛,別做白日夢了!掂量掂量自己,別像我一樣打光棍。。。


不想把餘生的時間放在一眼看的到未來的家鄉,不想浪費時間在沒事找事的聚會,談話全是討論你早就見怪不怪的他們認為的怪事。不想哪天感興趣的一個女生又是之前誰的前女友。

你見怪不怪的在大城市的大街上穿上你覺得彰顯自我的服裝,回到家鄉卻要受到異樣的目光和指指點點。

你可以在每個周末去發現大城市其他新穎的角落,回到家鄉都是路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角落。

在大城市你可以突然認識一個跟你又很多共鳴的朋友,回到家鄉只會沒事一遍又一遍聊著過去的爛梗和一些八卦的瑣事。

在大城市你可以接觸很多自己圈子外的女生,而回到家鄉你會突然發現這個是誰的前女友的同時,還是那個誰誰誰的前女友。

那些用心感受過大城市生活的人,往往不願意回來因為他們已經融入了大城市的節奏


我是從北京逃回西安的人,本人女。

為什麼說是逃回?

因為我在北京呆到第三年的時候明白這個地方是拼體力和家底的地方。第三年我終於生平第一次住院了,累病的,我可以做的更好,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多賺錢,甚至可以在這裡拿到戶口,可是我身體在反抗,say no。

我在北京的第二年每天晚上10點半才離開辦公室,第三年有時能延長到11-12點。對我來說,北京像個高壓鍋,冬天每次刮大風的時候冷的都想哭。

朋友中租房子的一地雞毛就不吐槽了,買房子家裡至少得提供個50萬,自己也得再湊點,我父母沒這麼多錢,我從來沒想過通過嫁人要房子的事:因為我自己父母都辦不到,我自己的家境是這樣子,憑什麼要求對方父母辦到呢?

工作已經這麼累,可生活的壓力一點都沒減少。

在北京春天的大風中出院了,出院的時候,給我做手術的外科大夫和我開玩笑說:這年頭,誰沒點慢性病呀,我也有的。他看起來也就三十齣頭。

找工作的時候,二線城市的收入開始的時候讓我挺失望,可是隨著長期的找工作決心,發現二線城市有一些寶藏:二線城市雖然不可能各方面與一線相比,但有一些優勢行業,還有一些大企業的分部,其薪資並不比一線城市低太多。

回二線應聘的時候,發現也不是傳聞那樣全是什麼門路關係,至少我所在的事業單位每年都有沒有關係招進來的外地人,這些人是最能幹的一批。

回二線之後才聽聞自2013年後,改革很多,第一就是打破任人唯親的人事招聘制度,用各種方法去規避裙帶關係,但關係無法避免,卻總算招進來一些沒關係的。

提到二線城市就談關係的,可能值的是五六年前,現在很多城市都有變化了。

其他的朋友,去南京的,去鄭州的,去成都的,都沒有門路關係在網上投簡歷找工作回去的(很多都是農村家庭或者小城鎮出身),大都很快買了房子安了家。

我覺得目前二線城市對家境不太好,或者體力不太好的兩種人還算比較友好的。一個人是否有上進心,不是由所在環境決定的,是由自己決定的。

對比留在北京的,目前只有一個買房了,家裡出了90萬的首付,每月還一萬。今年上半年房價飛漲之後,朋友圈一片……還有那麼多剛需還沒買房子,男生沒買房子的話都不敢去找對象……

回二線之後的第一年明顯感覺身體變好了。當然也有不順心的,比如晉陞機會少,有時候覺得無聊,工作平台低,賺的不多。可是讓我很意外的是,單位給了我一點機會讓我帶隊創新之類的,似乎比我在北京給的還要多……因為這邊人才少,我發了兩篇論文就被各種表揚和認可……在北京這可能根本不算什麼啊。

當年回來的時候,對於平台有考慮,覺得自己沒那麼優秀,一座人口八百萬、高校雲集的城市不會讓我這種人屈才。自己在這座城市處於哪個階層更重要。

對比我在北京的同學,說給的機會非常多,出國、主持大型項目、學歷進修,可是自己全放棄了現在不想干,因為太累,賺的也不少了(月薪1萬多),等有精力的時候再說。

有時候真的很羨慕他們,羨慕一線城市的生活和各種高大上的機會。後來我土鱉的爸媽無意中說了一句話讓我的心情變得很複雜:90年代的深圳,00年的北京,對外來人口還是很友好,深圳和北京都沒有那麼高的房價,你們這代人去那裡,門檻太高了。

是啊,機會很多,但屬於那些能一下子拿出上百萬首付的家庭,屬於那些身強力壯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身體還很快樂能不斷突破的人。

這一切都不屬於我,雖然我也有一顆努力的心,或者智商不比他們低,二線城市對我來說可以生活得很幸福。

我現在每年旅遊兩次,國內國外都逛了逛,去北京看看話劇,在深圳買買東西,去青海湖自駕,去安徽漂流,去日本泡溫泉,去西雙版納曬太陽。

後面還有很多計劃,去成都去西藏去泰國……

對很多愛旅遊的人來說這些根本不算什麼,可我是個死宅性格的人,性格內向身體素質也不行,在北京三年連故宮都沒去過,這對我來說不容易。現在有時間鍛煉身體,有時間享受生活,還可以經常和家人團聚。

現在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發展,如何提升自己向一線看齊,大小領導也全想的這樣的事,工作沒有什麼壓力,主要靠自覺,很有危機感。覺得不努力會被淘汰。

和一線城市的朋友每次聊起來對方關注的都是房子,又漲了多少,要不要再買一套……買不起房子,房子太小,以後房還會漲還是要買買買……

生活應該還有詩和遠方。


同在上海,說幾句真話給你吧。在上海定居的最低條件:1,你家境怎樣,父母是否有能力支付你在上海一套房的首付?(浦東中環大概在150萬左右)2,你的工資怎麼樣?能否承受每個月還貸1萬左右,剩下的錢還能體面生活?如果都做不到,就回家去吧。除非你跳到大公司高管位置,稅後年薪在50萬以上。否則你工資追不上房價的。所以該不該留下來,主要還是看你的家底和你個人的升職潛力


圖資源,圖相對公平。

大城市擁有的資源是小地方無法比擬的,不管是你在工作上的資源比如最基本的薪水或者人脈,還是生活中的資源比如娛樂資源和醫療資源。

相對於小城市,大城市更需要個人的能力,雖然關係也很重要,但相對於小地方,個人能力所佔比重是大了很多的。

個人所見,不喜勿噴。


趁著午飯時間來答一下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貌似是「死磕北上廣,其實是死磕公平」 我覺得儘管有高不可攀的房價,可惡的戶口制度,留鄉父母養老等等這些問題,年輕人仍舊選擇去一線城市發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北上廣是國內少有的,接近西方國家理念和社會規則的城市。

在這些城市,你去政府機關辦事,不需找熟人,不用忍受n線城市辦事人員的惡劣服務態度,只要符合規章,他們都不會有故意拖延的給你辦。

在公司里,你也不用去尋找你上司的喜好,不用惦記著,哪天是你上司老母親的大壽。真正有能力者,會得到應有的地位和報酬。

當然國企,類似於中石油,電網,銀行,之類的,其內部的裙帶關係仍存在,不分地域,整個中國都一樣,一線城市在這方面也只是相對較好而已。非權貴子弟只能是熬年齡,一輩子都有可能只是個科員。

大家看看這個例子,估計會有更深的體會


我也匿名來一波,免遭地域黑。

第一圖機會。

誰特么不知道家裡舒坦,有爹媽有朋友,可是小地方有那麼多的機會么?

小地方的一個小領導就是天皇老子,好機會都留給了他們的嫡系。

你名校畢業,行,去基層呆幾年培養下吧,以後必成大器。

恩,以後……我可以……成大器……成為地位高的……人民……

第二圖未來。

人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誰也不想一輩子呆在小地方默默無聞吧?(大城市的優越的既得利益者我只能說羨慕(? ??_??)?)

答主老家河南,是,一提起河南就特么偷井蓋,就特么勞務輸出地,就特么農業大省,就特么有幾個古都有什麼鳥用。

可是誰看到了無力的教育資源和這麼多人口的不成比例,誰看到了河南屈指可數高校與八十萬高考狗的不成比例,誰看到了國家發展了東部發展西部,振興了東北老工業區後才想到中原崛起的尷尬?

可能國家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們這些屁民不想在河南玩了,等不到發展咱就自己出去謀發展吧(苦笑


歡迎關注佈道叫獸的公眾號:互聯網人在北上廣

微信號(ddongworld)

畢業家裡拿不出200萬的,還在北京混個啥勁??

沒戶口、畢業拿不出200萬、沒背景的單身狗

最、好、馬上、離開、一線!!!(說逃離不準確,更嚴謹一些的說法是被淘汰才對。既然早晚被淘汰,當然是越早離開越好,即時止損)

年前和幾個還在北京苦苦支撐的朋友聚了聚,給我的感覺是: 可憐。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此刻混跡在市井間。

何必呢?住十平米的鴿子籠談著夢想,擠人擠人的地鐵說著遠方,996搬著磚說自己不甘心要出人頭地,吸著霧霾說北京優質的教育和醫療??哈哈哈哈哈,還比這個更諷刺的??

抱怨房價高,抱怨有霧霾,我想說的是,北京(社會)本身就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地方。抱怨算什麼?有人把你強行按在北京嗎??

你覺得人家可憐,人說你玻璃心,其實少年你又何必要如此之累呢??為了下一代??有沒有聽過馬拉松與百米衝刺???況且你確定這樣能讓下一代生活的更好???

對比之下,不如退居二線,起碼住稍微大一點的房子,給孩子上好一點的學校,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也算安穩一生了。當然去了二線不代表不努力,這個不談。

再來說說戶口,家庭條件和婚姻問題。

戶口這個話題討論已久,說說見多識廣的我的看法:

想(能)在北京發展,那麼不拿戶口非常愚蠢!!!

沒有能力留京,死活要戶口的,更加愚蠢!!!!

如何定義有留京能力?

1 畢業可以掏出200萬首付

2 非常優秀(提離職會受到強烈挽留的那種,不是跳來跳去可有可無的一般碼農)

認為戶口不重要的,大概有兩類人:

1、少年不知精珍貴的傻甜白

2、想著在京撈一筆錢就回家的短視者

恕我直言,這兩類人均不適合(沒有能力)在北京發展。

傻甜白基本上屬於"幼稚的成年人",沒有在社會上生活過,認不清社會的現實。戶口這個東西,就像廁紙,在北京這所政治城市中,有些事就是需要用戶口,並且無可代替。傻甜白不知道戶口的重要性倒還次要,更可怕的是竟然沒有人指出這一點,那麼人脈也存在重大問題。

短視者屬於"打工者心態"。撈一筆就走的心態,一直把自己當做外來者,工作不會努力,事業更不可能發展,反正老子早晚要走的!!租房子的人還會那麼愛護房子嗎?呵呵。只有有了"主人翁心態",才能安下心來做事,而戶口或多或少可以保證這一點。

再來說說家庭背景。

現在我越來越贊同出身論,通俗點說,就是你一生下來,上帝已經給你畫了一個圈,你能在社會上到達怎樣的層次,你能取得怎樣的成就,都已經給你畫好了,別想跳出這個圈,太難。

聽沒聽過電梯理論??舉個例子,A和B都考上了清華,A還是天天學習,B天天娛樂,畢業結果怎麼樣呢?排除其他影響,兩個人差不多。

清華就好像電梯,努力學習和天天娛樂就像人在電梯里活動。不論你在電梯里或跑或跳,你都逃不出這個電梯,同一電梯里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同時到達高樓層。

以上只是舉例子,具體到中國而言,家庭比學校更像電梯,家庭背景相似的人,即使上了不同的大學,成就還是和家庭正相關。

為什麼兩三年後的同學聚會,很多人你都覺得不認識了?成就也千差萬別?!答案就是你其實從來就沒有認識過他們,只是因為機緣巧合大家上了同一所學校而已。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注意,我說家庭背景,我可從來沒有提過: 金錢。金錢是一方面,比之更重要的是,子女的教育,以及父母的榜樣,父母的期望。簡而言之,父母的素質是衡量家庭條件的核心因素。月薪三千給女兒買鋼琴的父母,比月薪五千捨不得給孩子報英語學習班的父母要強太多了。

再說,單身狗。

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適婚年齡的)單身女狗,就是因為丑或者蠢。單身男狗,就是因為窮或者懶。

在學校里,長得好看可能還有人談談,一旦走出學校,立馬就明白什麼叫門當戶對。窮小子想娶富家女?送你兩個呵呵。人家為毛不找條件更好的?

說說一些女的,拿了戶口,低薪,自己也不積極,沒什麼太吸引人的特色,整天巴巴的想要沒戶口的高富帥娶自己,這是不是痴心妄想?

家庭條件好的婚姻的結果是兩家強大的社會關係網的並集,屌絲的婚姻,恐怕是,傳宗接代的使命吧。可怕。細思恐極。你說社會關係,社會階層會不會固化?這個叫馬太效應。

單身的你,一邊拓展"事業",一邊相親?呵呵,太難。

據我所知,人都有虛榮心,加上很多媒體錯誤的引導,很多人都以為:

在北京工作是"有面子,有能力"。並且幻想所謂的教育,醫療資源為我所用。

問問你,你知道西城的學區房單價多少嗎??你知道國際學校一年的學費嗎??先衡量下自己的實力再做決定吧,社會肯定不會讓所有人滿意,如果要傷害,肯定要傷害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就醬。冷暖自知。


如果一定要說為了什麼,我覺得就是兩個字:機會。

我的家鄉在西部地區的一個十八線土錘城市,生活節奏非常慢,而且很愜意。當年考大學出來,自己選了一個東部地區的發達二線城市。畢業後,本來靠父親打下來的官場基礎,可以走仕途。但是,自己不想回去過那種一眼就看得到頭的生活,於是留在了那裡。

當時靠機會和頭腦,進了一個非要靠關係才能進去的國有壟斷性企業,拿著鐵飯碗幹了十年。後來慢慢攢錢自己買房買車,安家落戶,有了大房子和你們所認為的豪華車子,生活不能說很富,但是也算體面。

後來問題來了,我發現,周圍的同事非富既貴,人家根本就不是想著純拿工資過活,靠著關係和背景,可以不幹活少幹活,或者陞官升職。這還是一個東部地區的發達二線城市,你們所說的公平這一點上,跟我所在的十八線土錘城市沒什麼兩樣,沒有任何公平可言,期間也因為這種原因,遭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我靠著自己的努力和頭腦,拚命在這個單位干,拿著別人拿不到的高工資,干出別人干不出的業績,但是發現不管自己怎麼努力,自己的職業生涯好像就到了頭。

當時我心裡想著,難道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隨著我的反思,單位效益開始下滑,伴隨而來的,是我收入開始減少,沒有以前那麼豐厚,這個時候我心裡充滿了莫大的危機感。我開始懷疑自己最初的選擇是否有問題。因為為了拼搏,我真的很累,我為啥不回去靠著家裡的關係混個一官半職,過小城市的愜意生活呢?此刻我意識到,我已經回不去了,因為我有家人孩子,我要對他們負責,我要讓他們過得衣食無憂,我要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這個時候,因為一些很偶然的原因,一個一線城市裡的機會在向我招手。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鐵飯碗,跳槽了。

這是我第二次人生選擇。

來了這裡,我發現其實公平程度跟二線城市,跟我家鄉基本還是一樣的。只是大城市機會更多,眼界更寬。雖然收入達到我心裡預期,比起大多數同齡人來說,我是高收入群體,但是仍舊很累,很沒安全感。離我想像中的還有很大差距。

就拿房子來說,我如果要在這個城市裡重新安家,還原我在二線城市和生活水平,我需要1000萬,可是雖然已經是高收入,但掙夠這些錢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相當於我第二次給自己了壓力。就像當年留在那個二線城市打拚一樣,我得重新開始。

現在我租著比當年實習還小的出租屋,每天加班,很久才能回去跟家人團聚一次,白天上班,晚上應酬,每天絞盡腦汁的對付工作,想著和實踐著其他發財的路。還是很累。

但是與之相對的,我發現這裡的機會確實更多,我學到不少,而且還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業。我覺得為了未來,我還是值得去賭,不然再不賭,我就沒有機會了。

人生就是一場賭博,我對自己要求高,所以我沒辦法只能繼續賭下去,直到我復興了我心中對自己的期許。

我才會回到那個十八線土錘城市,過上我心裡一直追求的平淡生活:每天早上起來慢慢地吃個早飯,喝個茶。過回那種安逸的生活。

雖然別人會覺得幼稚,但是我相信,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資源,包括但不限於交通、教育、機會等。

試想一下,假如一個五線小城市,有不低於清北的教學水平、便捷的交通條件、豐富的工作機會,你還會去大城市嗎?


謝邀……題主想的問題,也正是我最近思考的,不才粗淺之見,就當拋磚引玉了吧。

小城最好的,就是穩定,安逸,壓力小。本人也在一個湖南小城長大,很多同學紛紛回鄉做公務員,朝九晚五的,早早的結婚生子。

大城市能給你的,就是更多的機會,更好的平台,乃至更好的階級上升渠道。留在大城市,別的不說,在醫療教育方面就能享受到小城市不可想像的資源。在這個階級固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教育和社會保障體系,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小城的穩定,也意味著一成不變和難以上升,大城市的機遇,也意味著風險。

所以題主想好,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就去什麼樣的地方吧。朝九晚五生活安逸無罪,在大城市打拚的經歷也很可貴,每個人都有生活的煩惱,做出自己的選擇,然後坦然面對得失就好(有點偏題了,勿怪)


回去的話 發現根本適應不了那個環境了。。。


因老公先畢業工作留在上海,因此畢業後只能被動選擇來上海工作,現在生娃面臨娃沒人帶的情況,一邊親媽得帶哥的兩個小孩,一個一歲多一個三歲多,一邊婆婆待不慣上海一直想把娃領回家帶,我捨不得。面對這種情況,老家的親戚朋友一致怪我婆婆沒事為什麼不能堅持在上海幫我帶幾年,而上海的同事長輩們則認為老人願意帶娃是福氣,不願意帶也不能強求,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選擇。同一件事不同的價值觀,大概是這份豁達大氣,人的自由感,讓我覺得選擇大城市是對的吧。


生在大城市,長在大城市,我感覺很累,真的累,各種累,心累身累,我好想經常的去小縣城度個假、玩個耍,放鬆一下,過過悠閑、安寧的生活,我討厭那麼快的節奏,討厭壞空氣


說一下昨天的切身經歷。我家在東部某三線小城市,市裡除了交通擁擠其他都蠻好的,也曾想過回家鄉發展,但是昨天的經歷徹底讓我灰心了。讓我堅定了留在杭州生活的願望。

昨天晚上跟朋友們出去吃飯,九點鐘回家已經沒有公交車了,事實上我們這裡五點半公交車就已經停運了(在杭州夜班車也還是蠻多的)。無奈之下只能滴滴叫了計程車回家,剛上車師傅就問給多少,當時我:"師傅,不打表嘛"

師傅:"大過年的誰打表,趕緊的,60好了,愛去不去,不去下車"(平時打表35)

我:不打表拉倒。然後作勢打運管的投訴電話。

師傅頓了一頓,怒吼道:小夥子,你這樣讓我怎麼掙錢,大過年的大家都不容易,你看這兩天誰還像我一樣開計程車,跑城郊一趟我在市區都能跑好幾趟了,平時起步價8元收15別人眼睛都不會眨,你這樣做人我能掙幾個錢?

我:你是計程車嘛?計程車是打表開車的不?不打表這個計價表有什麼用?

師傅:我怎麼這麼倒霉拉到你個倒霉孩子,一點都不懂得變通,中國人就是人情的社會,法律都寫著可以判多少年到多少年,這不就是讓咱們中國人去變通嗎?讀書讀傻了嗎?

我:????怪我咯?明明是運管制度不健全,欺負乘客算你本事?大過年的誰都不容易,多要錢無可厚非,但是打不打表是另外一回事。

而後就跟師傅吵了一路,師傅的唾沫星子吐了我一臉…師傅大概因為跑城郊沒加錢很委屈,而且大過年運管還要趁機多收2000一輛車的服務卡的費用,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但是,明明就是

1.師傅態度有很大問題。當時師傅說過年運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投訴也無所謂。相比之下杭州計程車稍微好一點,至少在投訴這件事上看的還是蠻重的。

2.小城市制度不健全:在杭州高峰期叫車一般都是滴滴上面自動加價,也無可厚非,但是三線城市一般靠師傅估計一下加多少然後走人…從來不打表…而且,大過年運管所加收服務卡的費用明顯就是變相收費,師傅也是蠻委屈的,每年到過年都要收這個錢。利益所得者永遠不是底層群眾。

3.小城市制度跟公平的概念太薄弱了,一上來就是講人情,師傅也說當時找人辦服務卡還多送了一條煙才給辦下來。殊不知失去了本該有的底線。

所以還是比較喜歡大城市吶,至少九點鐘還有b支7或者193的公交車,至少師傅不會唾沫星子懟我一臉,至少沒有那麼多吸血蟲吸著底層勞動群眾的鮮血。

另祝師傅新年快樂吧。


從北京畢業回到家裡這邊的市裡工作,呆了近半年,就去了市區一趟,然後天天死宅單位宿舍,這樣的生活節奏讓我無奈。


推薦閱讀:

蘇州和無錫,哪一個城市更具有發展潛力?
哪座中國城市最有魔幻感?
在三四線城市,如何縮簡訊息的不對稱,同時又如何保持思想的先進性?
紐約有什麼中餐館?
如何看待8月1日巴鐵在北戴河首次試跑成功?

TAG:城市 | 北上廣 | 大城市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