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今年海外併購超過萬億?
在我看來中國海外併購不是一種「熱門」,而是一種必然。去年中國已經實現了資本的凈輸出,今年流量勢必還會增大。加上國內產業發增長遇到瓶頸、貨幣貶值帶來壓力,把眼光瞄向外面也很正常。而中國的海外併購成不成功,我們無法在短期內就做出判斷,也不能單從盈利了沒有,盈利了多少來衡量。
過去的收購案例其實多數還集中在工業、製造領域,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基於產業的收購。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4.0龍頭公司KUKA、中國化工收購瑞士先正達,這都是奔著技術去的。再比如中通在美國上市,他們接下來的戰略也是收購國際物流,也是為了讓他們今後的整合能做得更好,信息化建設做得更好。很多中國企業還是很聰明的,他們這樣的做法對自身實現產業升級轉型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再者,中國的海外併購也是有政府政策支持的,真不至於走向失敗這麼極端。不排除這是個「泡沫」的可能,然而畢竟任何嘗試都要一定代價,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以後開始走踏實了,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目前國內的中資企業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都意圖向海外尋求此前被忽略的利潤來源,補充自身增長,此外,跨境併購的一些首要原因還包括獲取新市場、品牌效應、科技、研發能力,在有些併購案中,還涉及獲取產品和供應鏈。而且國家進行的一帶一路倡議也讓海外投資監管方面制度更加完善,促進中資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總的來說,海外併購的條件成熟,且中國企業和海外的先進技術領域還是有一定差距,造成大批中資企業往海外跑,並且併購的規模越來越大。
這數字確實hin驚人,日媒甚至有唱衰中國企業將陷入巨額賬面損失的言論。但答主看到的,不少中企到海外看訪、考察時考慮得更加成熟,不僅看技術,也會看品牌、文化等無形資產,尋找與自身發展理念相契合的海外企業進行併購,像美的收購庫卡,正是基於其雙智戰略,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總體還是理性地更多。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背後有中國政府的推動,比如政府控制的企業直接參与,或者增加國有銀行的融資力度。這是因為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政府想要引導經濟從製造業和投資向消費和服務業轉變。
目前來看,參與對外併購潮的中國企業,遠不只是國有巨頭和自然資源大公司。美的就是很好的例子,通過海外併購實現業務互補。如,收購德國企業KUKA,美的將在未來智能化、自動化及物流等多個行業領域,形成優勢領先的地位。智能化、自動化也將是未來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必然選擇;美的收購東芝,這將在品牌、技術、渠道及生產製造等方面有力提升美的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實力,同時贏得最具精緻生活文化代表的日本市場。
一,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所屬行業在國內不再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或瓶頸,需要行業轉型和升級。
二,借著投資的名號轉移資產。
三,以對外投資為借口騙取貸款或籌資。
四,消化過多的外幣儲備。
------------題外話:
看到這個問題下一片形式大好的回答令人細思極恐。
中國企業實力詮釋什麼叫有錢就是任性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場面火爆。這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分不開,受國內很多行業產能過剩、資本市場不穩定的因素驅動,企業轉而到國外開拓市場,以此來彌補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比如美的這些早期走出國門的企業,瞄準周邊新興的市場,比如越南、印度等,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並藉此積累經驗,一步穩紮穩打,慢慢輻射更廣闊的市場。
另一個方面是,中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升級,而海外併購是解決國內企業瓶頸的有效途徑。一般來說,有的國外企業掌握了比較核心的技術,拿近期美的收購東芝來說,美的獲得了東芝5000多項與白色家電相關的專利,有利於提高美的全球競爭力。同時,東芝在包括日本、東南亞在內的重要市場有顯著的業務規模和強大的分銷渠道,美的目前出口佔比超三成,但依靠自身品牌渠道出口佔比仍然較小,美的和東芝家電業務的有效整合,有望加速美的集團的國際化戰略,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資本的自由流動嘛,哪裡有錢賺去哪兒。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6月20日銀監會要求幾大國有銀行暫停向萬達海外項目發放貸款。其解釋稱,萬達集團的六項海外併購交易屬於目前中國對外投資嚴格管控的領域。
王健林海外併購遇阻
這些海外併購對象包括美國院線連鎖公司AMC娛樂控股公司、Carmike Cinemas (CKEC)、英國遊艇生產商Sunseeker International、傳奇娛樂、歐洲劇院運營商Odeon UCI Cinemas Group和Nordic Cinema Group。其中四項交易在2012-2016年完成,另外兩項尚未完成。
萬達廣場
這次監管行動有效阻止了萬達打算從國內銀行獲得與這四項收購有關的新貸款的計劃,也給尚未完成的兩項交易的融資蒙上了陰影。這可能也就是萬達急匆匆決定以632億將大部分主題樂園和酒店業務賣給融創的根本原因(賣出一大堆人民幣資產換成美元,雖然價格便宜了點,但是能全身而退)。
早在去年11月,國務院就出台了限制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規定。按照規定,中國不鼓勵國內企業投資海外房地產和娛樂資產。
海外併購四大天王成重點排查對象
6月中旬,中國監管部門要求各大銀行排查部分熱衷於收購、且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的授信及風險分析情況,海外併購「四大天王」——海航集團、安邦、復星以、大連萬達和浙江羅森內里均成為重點排查對象,與之相關的上市企業股價隨之出現異常波動。
當年海外併購巨頭陷入資本困局
國際評級機構開始將相關公司的評級展望轉向負面,隨之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混亂。當年海外併購的四大天王,如今紛紛陷入資本困局,同時承受著重大的壓力。長河不禁感慨,現在有錢人也不容易當了哈。
PS:海航最開始是一家地區性航空公司,曾因收購希爾頓酒店25%的股份一舉成名,它在過去30個月里斥資400多億美元完成了超過100項交易。近來,海航開始涉足金融行業資產。5月,它收購了紐西蘭最大的金融公司UDC。僅僅數月前,海航敲定了它最大膽一筆交易——收購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接近10%的股份。
作者:長河飛舟,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今天的中國似乎迎來了大併購時代,並且這股風潮正在由國內向海外延生。
1月12日,普華永道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併購市場的交易金額與交易數量均再創新高,交易總金額上升11%達7700億美元,交易總數量上升21%達到11409宗。這其中海外市場的表現尤其驚艷:投資金額增幅高達246%,幾乎是2015年的3.5倍,其中有51宗大額海外投資交易金額超過了10億美元,幾乎是2015年紀錄的2倍;民營企業起到主導地位,2016年交易數量達到了去年的3倍,並且第一次在金額上(以大約2倍的量級)超過國有企業的交易總額。
2016年,國有資金帶領的華創投資和中信資本收購了美國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民營資金帶領的萬達資本收購了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復星醫藥收購了印度最大的仿製藥廠Gland Pharma Limited。無論是在標的公司的行業屬性上還是在併購規模上,均呈現出越來越多樣化的特徵。
為什麼要走出去?原因很簡單,因為公司需要外延式增長,而海外有技術專利與品牌。
但實踐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真正專業的併購團隊並不多,也非常缺少綜合性的工具。產業資本要走出去,商業邏輯上存在很多的問題,項目是否找得准、投得起?資產能否管得住、經營好?境外資本利潤能否回得來? 各種麻煩、障礙、衝突非常多。這個時候,海外併購基金因其專業性和實踐操作能力,成了最佳的出海併購載體。
百億甚至千億級別的大體量併購集中湧現,這對跨境併購過程中的「融資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梅泰諾藉助併購基金以小撬大併購美國BBHI 100%股權的案例,就是一個非常值得玩味的「金融創新」。
A股上市公司梅泰諾為通信塔行業龍頭,從2015年開始向互聯網營銷行業轉型,2016年初,梅泰諾收到標的公司,美國互聯網數字營銷公司BBHI的資料,有收購意向,但由於跨境併購風險較大,因此梅泰諾的實際控制人張志勇牽頭成立併購基金上海諾牧,進行了以下操作:
首先,由上海諾牧通過加槓桿、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境外收購BBHI 100%股權,解決跨境併購風險,首期支付款僅28.16億元,自有資金僅11.62億元;未來4年是否全額支付剩餘的30.52億元對價,視BBHI業績情況而定;
然後, 上海諾牧將BBHI 99.998%的股權出售給上市公司,獲得上市公司42億元股份對價+21億元現金對價。
那麼如何解決對標的原股東的後續支付款的問題呢?本次交易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鎖定期到了後減持股份即可。
本次實際控制人安排的併購基金上海諾牧一方面為梅泰諾提供了過橋資金,用於支付境外標的的收購對價,同時以其持有的境外主體股權換取上市公司的股份(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解決了跨境交易中的併購對價支付問題。
由於一二級市場、海內外市場的估值差的存在,這一模式里巨大的盈利與風險空間共存,但至少給我們一個啟示:善用工具,跨境併購可以做到小吃大。也讓我們看到,中資企業在境內外產業聯動,資源多元配置上更加合理和均衡,資本運作的能力越來越強。
中國企業家素來把企業做強,做大,並且把進入「世界500強」作為自己的人生使命,這種驅動也是企業進行跨國併購的原因之一。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中國的形象走向世界,在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與國際接軌顯得很重要,中國企業的這種併購行為是有益的。
拿來主義在今天的價值和意義,聯想、美的這批國際化先行者應該體會到了。
國家強大了唄,企業大膽往前走,天朝人民挺你!
反正我造一年之類收購了東芝、Clivet、庫卡三家行業大拿的美的一定是做出了傑出貢獻。
越愛花錢的人約有錢,越節省的人越窮,企業同理。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中國公司去海外投資呢?
首先,資源導向性。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國有企業很早的時候就在外面買礦買油田來補充中國資源的不足。就目前而言,國企在資源導向性投資領域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已經不再唱主角了,不少民營企業紛紛湧入這一領域。原油、能源的價格現在都處在低位,可能是買入的最好機會,但國人都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其實能源、原油才是目前最好的投資方向,但我國企業的態度還是趨于謹慎的。
其次,政策導向性。習大大提出一帶一路的政策之後,很多國企客戶紛紛投到一帶一路觸及的發展中國家。我做過很多一帶一路的項目,作為一個律師常常深感無力,因為一帶一路項目的投資會不可避免受到很多政治因素的干擾,這些因素還無法通過法律手段來規避、解決。所以投資一帶一路項目不僅要面對目標公司各種各樣的問題,還要處理目標國家可能存在的問題,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會增加這些問題的處理難度。但不能否認的是很多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有)順應中國產業輸出的大趨勢就一窩蜂地投資在一帶一路觸及到的發展中國家上面。
第三,技術導向型投資。在戰略性投資中,技術導向型投資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種現象和中國前幾十年的發展有很大關係,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為了保證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以犧牲環境、投入巨大人力的方式謀求發展,導致中國企業(尤其是產業型的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比例雖然高,但是一般都在產業的低端或中下端。所以,現在我能夠從中國的資本市場融到足夠多的資金時,第一個想做的事就是怎麼從技術上、產業上做一個升級換代。我的很多客戶表示他們自己就想做研發,但即使你投入了很多的金錢,短短几年也不一定能做得出來,即使做出來了,做出來的東西也未必如你所願。這時,我的客戶們才認識到併購也可以把想要的東西引進中國,再結合中國巨大的市場,這反而是最好、最有效的途經。
第四:客戶導向型。以某汽配公司為例,全國的整車商如果到了海外,很多配套商也會跟著到海外,把廠設在隔壁,能確保提供效率最高的、費用最低的服務,如果選擇不去的話,就會失去這個客戶。配套的企業如果到發展中國家去投資,如印度、墨西哥、巴西等,一般都是為了適應客戶的需求。
第五:市場導向型。中國是世界製造工廠,製造在中國,銷售主要依靠歐美代理商,中國的製造企業實力增強後,有足夠的競爭力時,會希望整合上下游的資源,收購歐美的代理商或經銷商,對其控股,實現產業上的一條龍服務。中國企業會通過併購的方式獲得進入不同國家的營業執照和許可證。歐美的經銷商不僅僅是在歐美,在全世界都會有布局,他們在全世界各地都獲得了營業執照和許可證,這些營業執照和許可證一個一個去辦會耗費很多的時間和金錢,收購是最簡便的方法。
第六,品牌導向型。由於土地、環境、人工成本的上升,一個國外的品牌想進入中國市場已經不容易了,加之中國獨特的商業文化環境的影響,如果不是世界500強企業自己能夠招到一流的管理團隊,那國外品牌進入中國的管理難度就會偏高,換而言之,中國已經不是吸引外來資本的理想國度。迫於居高不下的經營成本,歐美中型或中小型企業會退而求其次,自己退出中國市場,把中國市場交給他們的合作夥伴或合資夥伴來經營和管理。如此,中國企業就可以通過控股的方式將沒有能力進入中國市場卻對中國市場無比嚮往的歐美二線品牌引進中國,產生協同效應。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之所以會出現百花爭艷的局面,是因為各個產業、各種類型的上市公司都在海外做銷售,中國股市的估值非常高,遠遠高于海外國際市場。絕大部分中國上市公司,都希望在海外找一些好的標的,控股或收購後可以合併報表,讓股價上漲。併購資金也是希望能夠在中間做一個二傳手,將海外的優秀資產收到手裡,實現共贏。我認為這是中國海外投資近年來這麼火爆的根本原因。
中國股帶來的紅利能持續多長時間誰也不清楚,大家都在跟風投資。我有一個朋友,做的是模擬晶元行業,這個公司如果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倍數大概在10到15倍之間,如果這個公司被中國新三版企業收購,就會在30到40倍左右,晶元企業如果上了創業板或中小板估值會在100倍以上,甚至更高。趁著估值超高的時候在海外買一些資產,以很小的代價就能買到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公司。(上述內容根據Paula Yu 余承志在hi-finance線下公開課的課程內容整理而成,有刪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HiFinance金融學堂 微 信 服 務 號)
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時,主要是出於企業發展的戰略考慮,目的是為了實現全球進行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目前,中國企業非常熱衷海外併購,藉此來實現全球化布局。單單拿美的來說,今年有三起收購外國企業的舉動。
這表明中國企業有一顆實現全球化熱切的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華信能源成俄石油巨頭 Rosneft 第三大股東?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海航旗下天海投資收購英邁國際 (Ingram Micro) 的邏輯是什麼?
TAG:海外併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