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就會和父母玩心眼?
寶寶早熟么?很多事情感覺孩子在動自己的小心眼,愚弄父母,比如她要去車外玩,卻說自己要撒尿,停車後發現根本是騙人,要去儲藏室玩其實想找零食之類等,有時小事都沒有和她計較,反而感覺自己孩子比較聰明,今天不講衛生,糾正了一下,她明明不高興,但是笑嘻嘻發嗲叫媽媽(我)給她沖奶粉,沖了就變臉,不要喝了,感覺這麼小的孩子就會作弄別人,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很痛苦,我們家(娘家)都是比較老實本分的人,孩子這種表現一直是我所鄙視的,這種機靈一直是我很討厭的作風,不知道是自己太過在意,還是真的需要糾正呢,自己覺得束手無策
應邀。1、玩心眼=貼標籤,在家人心中盡量去掉。2、我要到車外玩(可能存在要求不合時宜):不被允許;我要尿尿:(結果)停車,可以達到目的。反饋機制形成:說尿尿=停車。3、類似。要吃零食不被允許,進儲藏室被允許,等等。很多的直接表達(孩子心理預期)並不會被許可,只能靠自己摸索,尋找各種可以達到「目的」的途徑,例如:說尿尿=停車。
4、這一「被迫摸索」的過程,被稱為「玩心眼」。
5、原因猜測:孩子的很多真實需求無法得到及時滿足,無法得到延遲滿足,無法及時得到合理解釋。孩子在很多需求方面與家長的供給不統一,家長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孩子只能自尋門路。6、被貼標籤「玩心眼」以後,不但不會幫助解決正向反饋機制的建立及形成,還可能因為家長的「偏見」產生其他問題,如不信任孩子等,易引發惡性循環。7、解決辦法:參見5的原因。鼓勵孩子直接表達,給予正向反饋。根據Discovery某個節目的看法,如果小孩從小不會撒謊(指的不是被教育了,而是天生就不會),那長大了可能是個傻逼……
我特么四歲時候就會記樓號帶我媽抓小三去 永遠不要輕視小孩子。
感覺都是大人逼得。小孩子就像流水,哪裡不通就會自動擇路而行,大人覺得她是耍心眼,其實她只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已。平時不做表率,或者不好好引導,當她發現可以通過撒謊、撒嬌等可以實現自己目的的時候,一切就順理成章了。其實都是怪大人,跟聰明沒啥關係。
「這種作風是我家討厭的。。」
這麼大一頂帽子扣給一個三歲小孩 你們家還真是嚴謹呢題主你好!這種小鬼馬正是我喜歡的。請問您家孩子還要嗎?
表達慾望總是會面臨著被拒絕的風險,但小孩子不知道這個道理。
小孩子最初都是很直白的表達自己慾望的,比如直接說我要玩,我要吃冰淇淋,我不要吃飯等等。
當他這樣直白的表達慾望,而總是遭到拒絕時,他的自尊就會受損,自我價值感也會降低。為了避免自尊受損,他學會了用其他方式表達慾望。比如他想吃冰淇淋,他會說,媽媽,今天好熱啊,你看那個小朋友在吃冰淇淋。真希望孩子不必用「耍花招」的方式表達慾望,因為那百分百意味著,他被拒絕過很多次。我侄子,三歲多吧。
會在我姐開車的時候拿螺螄刀戳她胳膊,兩歲時候就會拿實木鼓捶打人,有次我媽在床上睡覺,他問我媽吃不吃羊肉串,我媽迷迷糊糊說不吃,他就拿實木鼓錘把我媽眼睛打腫了。平時各種頑皮,要東西一定要要到,不管實在超市還是別人口袋,要不到就撒潑,打滾。
有次在外婆家,他找我要東西,很沒禮貌,我就逗他,說不給,他就直接過來用腳踢我。他踢我,我也就踢他,我沒有用力,只是在他踢的時候伸腿給他擋回去,然後回家了,我姐和我媽各種說我不懂事,說要讓著小孩子,說什麼孩子不懂事我要讓,反正就是讓讓讓。就是對的要讓,錯的也要讓,就因為我大,就因為他小。如果他有禮貌點,我讓也可以,可是他總是沒禮貌,理所當然要東西,不給就哭,或者打人,真的讓人很反感。其實小孩子是不知道對錯的,他能成這樣的性格,和我姐的教育有關係,我姐就是有時候惹到她了,就直接扇耳光,更甚者用腳踢,所以他現在沒辦法講禮貌,因為在他的意識里,打人才是最管用的。他不聽話的時候,他媽打他,他就聽話了,別人不聽話的時候,他覺得他去打別人,別人就聽話了。他只是按照父母的行為模式來處理事情而已。至於哭鬧,那就是溺愛了。只要一哭,父母馬上千依百順,所以他自然覺得哭是有用的法寶之一。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很討厭他。畢竟這樣家長不會懷疑其智商。
我三歲的時候只會缺心眼。。。我外甥女,一直很文靜很乖巧的,兩三歲的時候,每天早上爬起來都給一小袋牛奶,叼在嘴上,口開的非常小,能玩小半個點,是不是萌萌的。
然後有一天,我妹妹收拾屋子,她爬起來了,也沒顧得上給她燙奶,然後小傢伙就喊:「媽媽,今天我不喝奶來」。
我妹妹當然知道她是想喝了,故意順著她說不喝就不喝吧,沒兩分鐘外甥女就又喊了:「媽媽,我今天還喝奶來」。孩子耍些小聰明是很正常的,我們完全是當做趣事來說的,沒必要上綱上線。兒童的行為完全是條件反射式的,受到即時激勵機制影響,也就是他會不斷重複能夠得到好處的做法。你看穿了他的小技倆,卻不去阻止,一再讓他得逞,這就是非常明確的獎勵。為什麼我發現我一歲半的外甥就早干起這事兒了...您發現的也太晚了吧
認為是小事,所以不計較。這就是錯的。同意上面一個答案,孩子可能小時經常不被滿足,所以發現「下車」可以達到目的 就多次嘗試,形成了「下車」就能「出去玩」的條件反射。孩子是為了滿足自己需求,而你,不去問問孩子為什麼要出去玩,和她說不能出去玩的理由並且安撫他,而是因為這個認為孩子捉弄自己,也的確有些本末倒置。建議家長1.碰到此類情況,問孩子為什麼,然後首先肯定他的需求,給她安全感,然後視具體情況選擇是否滿足他。如果的確無法滿足,再次表示自己理解,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是無可奈何的(或者讓他知道這種需求是不合理的,媽媽是有原則的人)
2.如果孩子騙人達到目的(必須是欺騙了你),那需要警告他,這是說謊。你有什麼需求可以告訴媽媽,如果是對的媽媽肯定會滿足你。但是如果騙人,以後媽媽也不敢相信你了。三歲的孩子。可以講講「狼來了」的故事了!
3.關注下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表現。家裡人對孩子的表現是否有比較大的不一致。比如老人專寵。一般來說,孩子都是最愛媽媽,希望媽媽高興的。他這樣的確行為上不太在意你,需要多方面找找原因。希望能夠幫到你。不喜歡的話,及時糾正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並根據這一世界觀教育子女。誠實的母親不喜歡狡黠的孩子,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是為什麼會有「家風」這個東西存在的原因。
不喜歡她耍心計,那就用道理和行動告訴她耍心計沒有好結果。事實上,在社會上不能以誠待人的話,也確實是會有損長期利益的。「這種機靈是我討厭的作風」…我們家覺得這是懂得變通…
寶寶的確智商情商都很高。不過「道高一丈魔高一丈」作為父母還是要及時糾正錯誤的行為!日常生活中正當的理由滿足呀,否則就拒絕,乾脆利落。同時要反省自己一下處理周圍一些事情時有沒有落在寶寶的眼中?潛移默化的作用還是有的。
耍心眼兒的中文解釋:為個人的利益而對人施展小聰明。
第一,我覺得對自己的孩子用「玩心眼」這樣的字眼並不好。
第二,正確看待孩子的「小聰明」行為
其實孩子的這些小聰明不見得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但也不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其實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而且,她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
第三,區別對待孩子不同類型的「小聰明」
孩子不同類型的小聰明,在背後有其不同的行為動機,這就決定了在對待孩子「小聰明」的問題上要區別對待,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式。
對於鑽空子型的小聰明,父母在以後的家庭教育中要儘可能地教育一致,莫讓孩子鑽空子,養成習慣。
對於偷懶型的小聰明,父母要告訴孩子其實這樣做並不聰明,害人害己。
對於逃避懲罰型的小聰明,父母要正面指出他的錯誤行為,成人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誘,可用形象的事例來幫助孩子了解撒謊是一種不良行為,並鼓勵他幫助他改正;對於孩子願望滿足型的小聰明,父母要學會精心呵護,且莫等同於孩子撒謊或不良行為,父母可親切地指出與事實相違的地方,幫助他們把希望、想像與現實分開,切不可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歸結為道德問題。
父母應該思考的問題
1.父母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為什麼孩子會耍「小聰明」,是父母要求太嚴格?還是要求太松?或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讓孩子有鑽空子的機會,而且對她來說是不是這樣的方式總能給她帶來想要的東西。
2.通過講故事讓孩子懂得誠實的重要性,比如「長鼻子」、「狼來了」等故事。
3.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和要求,因為過分的限制和嚴格,容易導致孩子以「小聰明」來欺騙父母。
4.建立必要的規則,讓孩子學會用規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父母的應到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在孩子探知世界的過程中,父母擔任很大的責任,而且,這些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循序漸進,需要父母的耐心。
果然父母皆禍害 時代再怎麼變落後的觀念也不會變 那麼小的孩子不用愛去澆灌 反而整天用懷疑和鄙視的眼光看待 然後答主五十歲的時候又會上來提問 我養個白眼狼 從小就撒謊 巴拉巴拉…
我侄子兩歲就會耍人呢,可是家裡發現他的意圖之後就及時糾正,比如想玩騙人要尿尿的話就不給下車,告訴他到地方了再尿尿。現在這個孩子這種情況基本上沒有了。
我小的時候家裡覺得我這是聰明
現在我們家庭里很溫馨你這樣 我很為孩子未來擔心你的問題描述 我只覺得你有點問題作為一個母親
1歲就會假哭騙奶喝好嘛
推薦閱讀:
※月子中心在國內投資前景?
※為什麼愛他美奶粉一段二段國內叫愛寶美?諾優能奶粉一段二段國內叫諾貝能?同品牌奶粉國內國外配方相同嘛?
※孩子五個月了,可以加輔食了嗎?如果加的話,需要準備些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TAG: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