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四線城市,如何縮簡訊息的不對稱,同時又如何保持思想的先進性?

個人認為城市的發展對市民的影響是有很大的,身處小縣城,在個體上,如何有意識的縮短這些差距?

希望答案重點體現在討論思想觀念和信息的同步的方法論上。

這個問題可能問得有點亂了,歡迎編輯。

更新一下,說的信息不對稱的確還是有可能的,

主動獲取的信息不存在不對稱。在一些被動接收的信息上會存在一些不對等。

說白了,有沒有什麼辦法減弱信息鴻溝?


方法當然有。但在講方法之前,請允許我問你一個問題:

在縮短了信息的不對稱,保持了思想上的先進性之後,你想要做什麼呢?

***

假設你一夜之間修成正果,第二天醒來你卻發現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儼然化身百科全書。但你很快就絕望地發現自己仍然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每天吃的煎餅果子並不會因為你信息量豐富自動升級成黃太吉,騎的自行車也不會因為你通曉天文地理而變成特斯拉。與你打交道的每一個人在你的眼裡都是那麼無知和愚蠢,若是把他們拉出來與你同台競技文化知識,一回合不到你就能把他們斬於馬下。

可是那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資源偏偏掌握在這些該死的人手裡,對此你感到很是不公。每次你需要向他們作揖行禮時,你的心裡都有一種我真是嗶了狗了的感覺。

為什麼我通曉天文地理,思想廣袤深邃,仍然落得如此下場?

也許題主對詩詞歌賦人生哲學這一類的信息不對稱壓根不感興趣,那我們換一種打開方式。

***

假設你一夜之間修成正果,第二天醒來你發現自己對我國政局了如指掌,能從新聞聯播的一句套話中推斷出我國的戰略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你十分激動,打算就此步入政界大展拳腳,順利考上本市公務員。但你很快就絕望地發現自己仍然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每天需要面對的文件好像怎麼看都與習主席辦公桌上的東西扯不上半點關係,乾的活也是基本與科級以上幹部無緣。你高超的政治鬥爭技巧全部用來與辦公室里的同事和科長周旋,而你高遠的戰略眼光最終不得不直視腳下的那點雞毛蒜皮。每當現實惡狠狠地絆了你一腳時,你的心裡都有一種我真是嗶了狗了的感覺。

為什麼我深諳政治局勢,眼光精準獨到,仍然落得如此下場?

也許題主對政治也不感興趣,那我們再換一種打開方式。

***

假設你一夜之間修成正果,第二天醒來你發現自己一身的經商本領,儼然一個商業天才。你瞄準了本地年輕人最火熱的需求,想出了一系列的創意,線框圖都畫好了,就差一個程序員助你走上人生巔峰了。你十分激動,打算進軍互聯網。但你很快就絕望地發現自己仍然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找到的程序猿要麼技校畢業要麼專業技能不過關。你不是那種容易垂頭喪氣的人,你有互聯網。逛了逛智黏招聘,程序猿剛開始還很激動,一聽要去你市工作便作鳥獸散。每當你眼看自己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卻被程序猿絆倒時,你的心裡都有一種我真是嗶了狗了的感覺。

為什麼我精通經商之道,創意如此天才,仍然落得如此下場?

***

題主,我為你演示的三種打開方式,概括起來基本就是三句話。

第一,有些東西即使學到手,也只是屠龍之術。

第二,找不對自己的位置,宰牛刀殺不了雞。

第三,除了豐富的信息與先進的思維方式,一個人需要的還有很多。

題主看完這三句廢話,必然要問我三個問題。

第一,哪些東西是屠龍之術,而哪些不是?

第二,怎麼找對自己的位置?

第三,除了信息和思維方式,一個人還需要什麼?

其實我可以再打兩千字的廢話來解構這三個問題,但答案其實早就埋在上面了。

無論你學會了什麼,怎樣掙扎,都會絕望地發現自己仍然生活在三四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就是解答這三個問題最大的前提。

無論你學會了什麼,不能在三四線城市使用就是屠龍之術。

無論你覺得自己本事多麼高強,你仍然委身於三四線城市當著一個普通人。

如果除了生活最低標準你再也無法從這座城市獲得什麼,那麼你的信息和思維方式就好像一個手機找不到充電器一樣,最終只能力竭而亡。

***

明天再寫吧,先寫一些引子:

在你能夠應用自己豐富的信息與先進的思維方式徹底改造你所在的那個地方前,你必須要有能夠調動的資源,包括但不限於:穩定的人力,至少6位數的財力,政府相關部門的熟人,以及數個和你一樣的人。

信息很重要,思維方式更重要,但和以上那些實打實的東西相比什麼都不是。你所在的三四線城市有很多達到那個標準的人,他們早就開始用自己的行動改變著你所在的城市了,只是由於他們頭腦簡單,信息匱乏,城市才會被整成那個鬼樣子而已。

( 看到 @楊昱 大哥的評論,醍醐灌頂。頓時覺得自己求贊的心態很虛榮、淺薄。對我而言,寫答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

***

【上次您看到這裡】

我看完一條條評論,更堅定了努力更新的信心。謝謝各位知友的支持!

今天晚上和朋友出去轉悠,回來的時候就不早了,本來想更很多東西的,今晚上只能寫一點點了,對不住大家!

***

點進這個答案的諸位想必是被題主的問題所吸引,強忍著看完上面那一大堆啰嗦的東西,終於翻到最下面打算一睹乾貨大快朵頤,結果發現沒了!

對不住大家,我仍然不打算馬上把有用的方法寫出來。因為與鎚子剪刀這些用完即扔的工具不同,獲取信息和培養思維方式會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激起大家對於自身處境的思考以及徹底自我改造的覺悟,再多的方法也只能是耳旁風。而我不願意讓我寫的東西在大家眼中成為一閃而過的存在。

我今天再看這個問題的時候,嗅到一些奇特的味道。

題主認為城市的發展對市民的影響是很大的,身處小縣城,我們需要縮短差距。對這句話我舉雙手贊成,小縣城的發展空間比大城市不知道狹窄了多少倍,由於三四線城市的政府執政水平低下,經營理念落後,人們缺乏基礎常識和道德素質,很多明明能做的更好的事情偏偏變成了一灘爛泥。

但是,如果有人把這一切都歸結於身處小城市的綜合症,就是對自己極端的不負責任。如果大家都是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為什麼我見到的很多人工作業績剛夠看,為人處事很一般,明明周圍就有強人卻不願虛心求教,明明自己還欠缺歷練卻疏於行動,呆在自己的舒適區里幻想來到大城市能大展拳腳,到底他們何來這迷之自信!

你在關注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沒有真的想過制約你能力的到底是這座城市,還是你的懶惰薄臉皮摳門要面子?你真的是被三四線城市所束縛,還是你本來就水平低下有待提高卻只想被環境帶著走?

到底是你級別太高在這裡練級太慢,還是你級別太低在這裡刷怪太難?

我覺得,認清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愚蠢很可怕,傲慢更可怕,但愚蠢並傲慢最為可怕。如果你不幸屬於級別太低的而不自知,恐怕會變成最為可怕的人。

我有幾個小問題,可以大致判斷一下所處的等級:

1. 出事以後能叫得動的朋友,能不能超過4個?

2. 有沒有能夠暢談人生理想的朋友?

3. 想出最近一個月最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問問別人如果他們是主角他們會有多自豪。

4. 就自己所處的社會角色而言,能否處於第一梯隊?

如果對於這四個問題的回答都能令你滿意,恭喜你;反之,你對於問題的回答有多失望,對自身處境的反思就應該越猛烈。

希望這些廢話能引起各位包括我對於自身處境的思考。

(好像這次更新又短又臭,不過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如果不能讓看到在這篇回答的人下定決心改變,我就白寫了。)

***

【上次您看到這裡】

今天一直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十一點,這一天沒法活了。

抱歉各位,由於時間的原因今天更新的份額依然很短,但這次不會再讓大家失望了。在經歷了長達兩天的漫長廢話後這次直接切入「怎麼辦」的正題。但根據我這個人一貫羅嗦的性格,在見到條分縷析的三十六計之前,大家恐怕還要先捏著鼻子看完這篇提要。

今天我將會寫出我們面對生活時應該持有的總的態度。

所謂的信息和思維方式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尤其是對於身處三四線城市、本來就比大城市的人落後一個身位的我們來說,往往為了追回落後的距離就已經筋疲力盡,遑論超越他人。面對如此血淋淋的現實,每個人都不甘墮落,拚命掙扎,心底都有一個尹天仇對著海面大喊「努力!奮鬥!」。可是為什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腔雞血最終還是淪為自欺欺人?

***

在討論這麼嚴肅的話題之前,容我先說點別的。

「複利」的概念相信各位都不陌生,本金產生的利息源源不斷地作為新的本金繼續產生利息,除了費時太久之外,聽起來的確是一本萬利的選擇。

但理財的時候很少有人認真看待複利,大家都在追逐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產品,最好是早上扔錢進去下午撈錢出來,這樣在晚上抱著錢睡覺的時候就能產生一種自己做了點什麼的良好錯覺,直到下一次扔錢再次賠個乾淨。在「我要做出點成績來」這種心情的鼓舞下,絕大多數人都在這種虛假的自我滿足與錯誤決策後的追悔莫及之間徘徊。

***

現在知道為什麼了吧!

世界上每個人都在進行著一場以自己的時間為籌碼的投資,可是在我的觀察中,絕大多數人都懷著賭徒的心態,妄想自己能通過關鍵時刻的臨門一腳絕地翻盤,追逐表面上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活動,毫不珍惜自己的籌碼,看不上穩定的「小錢」。本來可以積聚的力量一點點流失,最後只會有天量的青蛙瞪著血紅的眼睛,卻由於失去力量被永遠地困在鍋里。

因為他們活得一點都不認真。

每天我們有16個小時睜著眼睛,每一秒鐘都可能會被折算成經歷與記憶。在所有人的眼裡,這些經歷與記憶都十分平凡,毫不起眼,有人甚至覺得每天被迫體驗這些渺小的經歷是一種煎熬,然而正是這些經歷與記憶是屬於你自己的金礦。網路上的妙語連珠,書本上的微言大義,無論你主動接受的還是被動接受的都不專屬於你,如果期望能從這些是個人就能看到的東西當中得出什麼思維方式,你充其量也只是流水線上生產的批量產品而已。

與其寄希望於聖人的福音,不如每天撿拾一點自己的經歷和記憶,品味自己當日的得失,這些就是從你指縫間流走的時間帶來的利息不舍晝夜。如果你肯堅持撿一點點起來,它們馬上就會變成你新一輪的本金,不舍晝夜地為你創造新的利息。這就是自我提高的複利。

所以如果想獲取信息、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請活得認真一點。要知道你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的時候,時間就已經帶著它創造的利息隨風飄散了。認真地體驗,認真地回味,儘可能多地抓住這些寶貴的經歷,在結束這一天的時候總結今日得失,這些得失馬上就能進入明天的循環。生生不息。

***

回來了,偷個懶。

先寫些想寫的點,慢慢補全:

  1. 素質的養成:以富蘭克林為例
  2. 信息獲取的渠道:線上與線下,各種方式的優劣


意識形態才有先進後進,思想只有獨立和自由。「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

所以恰相反,浮華囂急的大都市並不會增加思想獨立性的可能,最多是提供了多樣性的接觸渠道。而思想文化跨度較大的接觸,所需付出的精力,恐怕不比從小縣市跑到大城市來參加一次沙龍更少。

難道經常接觸國際巨星就能提升思想么?難道天天混在技術極客當中就能思想開放么?難道打德州比打麻將更修養情操么?當然不是。

現在的一些思想修鍊,尤其是成功人士所追求的「靈修」,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奢侈品。真正的「禪」是什麼?應該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先行做好自己,然後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在真實的生活中修行自己。這件事是不需要身處繁華鬧市的。

互聯網時代不存在信息閉塞,更大的問題反而是信息泛濫。只有從有見地的人身上才能學習到看待事物更清澈更洞明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更能產生洞見的思考框架。而如何接近他們,回過頭來,還得靠自己的修鍊,人以群分。

費孝通能在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寫出著名的《江村經濟》,在於他已經擁有的見識,不在於他呆在哪裡。

先說到這吧,準備過馬路了。

---------------------

睡前補幾句。

有時候人會認知失調。沙漠里看見海市蜃樓,主要原因其實是口渴。一個口渴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依然會把眼前透明物質看出不存在的水來。所以一個認為自己有桃花運的人,在茫茫人海中容易看到愛人。正因為大腦的平衡機制,我們會在口渴時看見水,在寂寞時看見愛。

說這些是表達什麼呢?有時候小城鎮的人覺得大城市有文化有思想,往往是因為對周邊環境的厭惡。

大城市最大的優勢其實只是新鮮,但一個人視野的新鮮與否,往往會使得人們輕易貼上進步與落後的標籤。除了一些進步過頭的人喜歡用「我就保守」來以守為攻外,除了一些對新鮮事物本能表示反感的人外,除了一些借反對時興來表現堅守傳統價值的人外,除了一些從心底里恐懼變化的人外,多數人都不喜歡自己被貼上保守落後的標籤。我們如果不能從一個方面拿到與時俱進的標籤,就會想方設法從其他方面爭取,所以大家會覺得大城市什麼都好。

當追求進步潮流的人們在不安地躁動的時候,在一些小鎮當中,有些人群則始終生活在安然靜怡的傳統觀念中。當大家抱怨小鎮文化逐漸沒落的時候,其實每個小鎮里都有一些老人卻,奔波在搶救傳統文化的一線。他們是可敬的人。

但弊端還是有的,越小的地方精神狀態越保守,這是不爭的事實。有否建議?有——在小城鎮生活,想保持思想的獨立性,其實只需要做到一點:慎獨。不要跟父母、親友、同事混得太近。總體來說,因為大部分小城鎮的人視野不新鮮,所以思維非常傳統(傳統不一定是貶義)。

如果放縱讓自己的視野局限在周圍人的層次,會慢慢認做真實,認做全部。而逃避虛無的動力和認知的片面有時候會帶來悲劇的結果。有一個典型,那就是曹七巧,她從內心裡是鄙視那些富人家的,因為他們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讓她覺得自己雖然出身清貧,但還是跟那幫子人有著一定的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自己甚至比他們高貴。然而她的性情、自怨自哀,又有誰會願意接納?最終她讓自己生活在空虛的世界裡,用空虛去面對空虛。人無法直面虛無,在巨大的空洞面前,人總想要抓住點什麼,才不至於被這以玩弄人情感為樂的造化所吞噬,才能感覺到自己還有那麼一點尊嚴不會被摧毀。在精神上是如此的貧窮的七巧,卻不自知,自然也無力改變。

能看見就有可能改變,最怕的是看不見。


先補充一個今天看到的關於汪涵談到的一個「不易得」的觀點。

汪涵說:

在北京很多東西都是太易得了,比如說這個核桃,在北京你花一上午時間你就會淘到,到報國寺或者是哪哪,你都可以找到,但是我得出差到北京然後找人介紹才能行,所以我會特別特別珍視它,因為它太不易得了......

我在長沙,要見到所謂您剛才說的文人雅客的話,我有可能等一個月他們才會到長沙來一趟,彼此之間的交流就會顯得特別的珍貴,透徹,而且大家很珍惜每一次講話。比如每一次文道一來就到我這裡,每一次我們倆聊天都聊得特別的快樂......

不在大城市,依然悟出的人生哲學,形成的獨立思想;況且,小城市不就會有這種「不易得」的幸福么?嗯,我就是生活在三線小城市的人,已經體會到這種「不易得」了。

原文鏈接:人物||汪公子的人生哲學(專註研究汪涵20年的黃小姐深度研究報告)

而我還認為知乎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你不需要把一個個有著經歷的人,拉到身邊給你建議了。這比以往更容易縮簡訊息的不對稱性。即便你在大城市,也難以從身邊找出這麼多優秀的人來解答疑惑。

再者有互聯網,只要你願意,那連歐美的信息都不會遺漏,美劇,國際大片,talkshow能看到多少諷刺和科幻。

贊同孫志超的說法,思想只有獨立和自由。它成於讀書,踐行和思考。

我以為大城市的優勢在於,那裡堆積著各種樂於嘗試和挑戰的人,而後來者又受之影響,便有更多的人去挑戰和踐行。

但小城市的人,儘管了解了,知道了,卻由於身邊缺少例子,自己也就沒有去踐行的壓力和勇氣了,以至於無論看了多少,也還只停留在看的階段。例如看見別人出國,是否有那個勇氣出去走走呢?

踐行有助於任何信息轉化成自己的思考,又或者說是你所說的思想。

剛把@孫志超 關於人生選擇的一系列文章讀完了,我想我說的踐行就是他所說的不做「旁觀者」,當個表演者吧^^

孫志超原文鏈接:年過完了,想好下一步該怎麼辦嗎?--百度百家


coursera,edX,學堂在線,TED,翻越長城到U2B上訂閱各類歐美頂級高校的賬號,國內很多TED和一席之類的活動也會上網。

」先進「的思想觀念和信息,只要你連上了網再買個V--PN,事實上是很容易獲取甚至過載的,大多數人缺乏的是主動性、好奇心、自控力與英語能力。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一下,

學計算機的A君喜愛安卓與ios開發,然而校園的課程較為陳舊,只有java課程。

好學的a君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報了網校,學到了網上所有學校沒有的新技術。

雖然他所在的大學不是北上廣,只是一個省城,但是他仍然學完了全部課程

畢業後,父母要他回家,有媒人給他們家介紹了一個挺賢惠的妹子,於是他回家了,卻發現家鄉沒有一個互聯網職位的工作

那麼題主,A君現在該去哪?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有多少人從其他地方來到了深圳,他們舉目無親,有的人曾經還是地方上的技術骨幹,吃穿不愁,他們為何而來?

想要新思想,就到大城市來,這樣,你才能用上那些知識


入黨。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夠先進了吧。


題主提到信息的不對等不存在於主動獲取信息,而存在於被動獲取信息的時候。也就是說我們討論的問題是如何縮短被動獲取信息的不對等。

的確,由於一線城市的各種優勢,其信息量的確比三四線城市的更大且更先進。

此處緊扣題目談被動接受信息。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有感覺,感覺是具有調控心理機能的作用的。當你身處一個沒有任何可以感知的環境下,你的感覺就會極度敏感,特別容易捕捉到任何可能存在的動靜。而當你處在一個極其嘈雜混亂不堪的環境下,你的感覺會反而會下降。

對於信息的感覺也是這樣,每個人或者說大多數人具備的感受性都是在一個平均水平上浮動的,身處一線城市,或許你每天接受到的信息很多,但是真正被你感受到的卻不見得多。反之,身處三四線城市,感知到的信息不見得少。我們身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感受性都差不了多少,無論你在哪裡被動接受的信息究竟能有多大差別?不見得吧!

那麼,對我們真正有用的值得我們改善的恰恰是如何充分利用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不在於接受的信息有多先進,不在於信息量的多少,而在於我們的對信息的敏銳度有多好,如何從大量信息中嗅出有利於發展的 message ,刨出機會才是最重要的吧!


你要把iphone4升級成ios8系統是沒有困難的。

問題是升級了之後……


要是像美國一樣就好了


最大的困難在於社會人總是有從俗的壓力,三四線城市尤甚。

所以,我還是來到了上海。


屁股決定腦袋。

物質決定意識。

人是環境的產物而已。

呆在哪裡,意識基本就由那個環境決定了。

後來補救的,縮短的,也早已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失去原來的味道。

直接去那個環境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做不到的。


每次黃同學回來家鄉看我,我都會問他一堆問題。


小市民一枚,自己也經常苦惱於這個想法,交流一下看法。首先我覺得題主的問題有點片面,地緣是影響信息傳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在網路如此暢通的時代,你永遠叫不醒一個滿足現狀,安於周圍環境的人。信息的傳播要找對那個能傳播,能接受的人。所以既然身處二三線,想要多了解這個世界,滿足自己一窺世界的·好奇心,除了要學會利用網路之外,還要放寬眼界,多和別人交流,上至魔都帝都,下至販夫走卒,處處皆學問。2、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理解不了而已。很多道理自古至今本質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就看你怎麼去理解,甚至不是去理解,而是多讀書去了解。特別喜歡知乎日報一個專題,「你不是讀書少,是讀經典太少了」。信息傳播,只有接受內化才能實現價值。而接受理解信息的本質內容真的很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解力。3、還有一點,就是常說的走出去。可能我們因為工作或者家庭留在了二線三線N線城市,但是每年做個計劃,出去看看,不一定非得是旅遊觀光,每到一處看看風土人情,看看城市建設,都是一種學習,都是一次新的信息交流。每次去過一個地方,回到家總是和父親交流,看到一個地方我們這邊沒有的,那些是比較好的東西,那些還比較落後,都是一種收穫。在如今旅行病盛行的年代,不如把走出去當做一種信息交流。


你說呢


首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


多讀三個代表?


當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不可能出現不對稱的情況。


推薦閱讀:

紐約有什麼中餐館?
如何看待8月1日巴鐵在北戴河首次試跑成功?
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發新界?
中國最具蒸汽朋克質感的城市是哪裡?
一個有前途的小城需要什麼條件?

TAG:城市 | 思想 | 信息 | 個人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