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歸」人員再「歸海」的現象?

評價機制有缺陷?海歸人才為何再「歸海」-新聞-科學網

「海歸」一詞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在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那次熱潮中。近年來,雖然海歸人數並未下降,但是卻有一部分海歸因各種原因再度回到國外就職,這種現象被稱為「歸海」。

事實上,海歸的「歸海」現象早已有跡可循,而最近幾個月內,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馬毅就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就職普林斯頓大學等新聞的接連出現,再度將人們的視野引到了「歸海」問題上。


海歸有很多種,學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至於顏MM那又是學術中更小的一部分,對她而言有啥評價不評價的,除了院士和諾獎,她有啥好虛的...

那就說學術圈,為啥有人回來又出去,

可能是時代變了吧,那種一出國就不想再回來的,極少...

剩下的有一部分在找合適的時機,還有一部分想回都回不來...

為啥說時代變了呢,

以前別說海歸了,就算是土著,只要上了副高正高,那一輩子划水了...

現在哪有什麼穩定,全都是崗位編製,人是臨時占的,不是指定到人的(崗位聘用、正式工);就這樣,好多地方連編製數都不夠,給你占的機會都沒有(項目聘用、臨時工);其實不該談編製的,誰懂那些玩意啊~

反正就是考核不過立馬跑路,管你是哪裡來的...

所謂的評價機制的問題,無非是太急功近利,

其實這在哪裡都一樣,有的短平快,有的戰線長,

大家上都會說漂亮話,要十年磨一劍,

實際反正合同三年一簽或者五年一簽,按規矩辦,

管你做了多少,該清退就清退...

事實上現在從選方向上就已經有傾向了,長戰線的沒啥市場...

以後都是日更、周更的天下,那種年更、十年更的,哪好玩哪裡玩去~

與其說海歸不適應的問題,倒不如說是現在人太多了太激烈了吧,

我就舉個小小的例子:

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申報3556人,經形式審查、通信和面試評審,630人通過終審,擬予引進。

入選率17.7%,雖然這已經比2015年的29.5%低一些了,

但是對比同年齡段的32歲以下的國內的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計劃(我知道青千是40歲以下,但是大概率都是博士畢業之後一站博士後3年,31歲左右)

科協是個大組織,以化學學科的化學會為例:

中國化學會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托舉人才名單揭曉共有來自164個單位的393位青年學者提交申請,經專家現場審議、投票,最終確定8名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

入選率2.0%,而2017年是420選7人,1.7%,

雖然青千基本是博導+高級職稱+學生名額+大筆經費這四板斧標配,已經在資源上佔了先機

但拿到青千那一瞬間,海歸優勢就用完了,就得和土鱉在同一起跑線上比灌水了...

但奈何土鱉實在太多,關鍵是現在的土鱉不是十年前那麼挫,

其實這也不是土鱉和海歸之爭,根本原因就是,人太?多了...

如何看待「不少海歸學者在國外可以發表高水平論文,而回國後卻只能平凡地灌灌水」這種現象?

這關評價機制啥事啊?

人這麼多,啥機制能解決?

咳咳,最後象徵性說句正確的話吧:

這一現象的出現,只能說明我國科研水平已經極大的提高;等到啥時候大家優先考慮在國外拿教職而不是想回國拿教職的時候;就實現了與國外接軌,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

我只是說了某一些學科,

評論區說的海歸不適應的問題,

某些學科的山頭問題,

這些也可以考慮~

目錄&>&> 賤賤『分類』合集

專欄&>&>『研』『組』『文』『點』


正常的國際人才流動而已。

說明兩點進步:

一來中國的科研條件起碼看起來有國際競爭力了,可以讓這些人回來。

二來中國知識分子的國際視野足夠高了,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觀察並且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業和生活方式了。

在哪生活工作這種事,本來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並沒有一個必然的強弱高下,中國和美國大城市的差距可能比美國農村和城裡的差距還小些。

只不過人家牛所以人家有的選,絕大多數人沒得選罷了,比如我_(:3」∠)_


因為在國內做科研除了極少數好學校,其他的給青年教師的壓力都太大了,太功利了,行政屁事太多,官僚風氣太嚴重,其實我認識的當時回國的又後來跑美國繼續做博後的不少。 認識一個在國內非常好學校的海歸,他是歸得比較早的,是那個學校非常少的海歸當了博導教的人之一,待遇非常好,也回美國了,去了一個很不出名的學校。我知道他就是覺得國內做行政屁事,開會吃飯太多。。。我去年回國,一個教授跟我聊起這個人都特別不理解,待遇那麼好,位置那麼多人爭。。。怎麼說呢,有的人回國就是撈錢了,為了錢可以犧牲一切是你自己的事,為了給自己貼金還要想辦法overgeneralize所有人都跟你一樣想法就卑鄙了,有的人為了學術可以放棄其他的,我相信這些人還是不少。。。國內不少大學這種破事我門兒清。比如各種近親繁殖。。。山頭。。。在地方高校特別嚴重。。做學術變成請客送禮。。

利益相關 父母國內985高校教授

外公退休前該校領導層


現在的問題是流動性還是太小,不知道和工作簽證之類的比較麻煩有沒有關係。學術界其實是要徹底流動起來才好。


因為海龜的身份開始不吃香了,而且競爭激烈,國內處於科技大爆發的階段,現在不走,馬上就要被淘汰了!體量大,幾十年的教育投入現在開始慢慢結果了!


流進來流出去,不是很正常么?這才是活水啊


事實上國內在科研尤其是基礎學科上面投資的經費越來越少。再加上學術圈現在非常浮躁也往金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年輕的教職人員一年搞不出來成果可能沒什麼,兩年可能會挨批,三年沒出成果直接可以走人,這也促使了很多可能真心想搞基礎性研究的人轉型搞更容易發paper或者更容易出成果的東西,又或者這些人乾脆不搞科研了,全職當老闆。

再加上國內學術圈也越來越行政化趨利化,大老闆要接項目申請科研經費就必須實驗室發的paper量多,要不然基本上很難,別看國內發表的paper被各種檢索工具檢索,其中不乏大量注水的文章,真正高質量的文章其實不能算多的。

而國外學術圈就更純粹一點,相比沒有國內那麼浮躁。想想資訊理論創始人香農一生也就發表幾篇論文,國內隨便一個博士生髮表的論文可能都比他多,但是香農那幾篇論文每篇都是開創紀元的論文。這也是因為國外的校長或者研究所所長基本上都是搞科研出身的包括功成名就以後依然保持初心,不忘科研。他們是圈內人,不會瞎折騰瞎指揮。而國內領導大多都是搞行政的,真正給出的學術建議往往都是不靠譜的,別看這些人頭銜一大堆又是博導又是什麼這專家什麼那學者,其實這些人說不定很久沒看文獻了,知識水平科研能力有可能還停留在很多年前,當然我不否認這些人當年確實牛逼過。

另一方面國內給教職人員和科研人員的薪水太低,導致很多導師並不會真的專心搞研究而是去搞副業,瘋狂的接比較低端的項目掙錢,從而導致到最後研究生就成為導師們的廉價勞動力,研究生也沒有搞好科研。

國內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多重的,但是很明顯行政化是問題最嚴重的。


如何看待「海歸」人員再「歸海」的現象?

國際人員流動的正常情況呀。

人員的流動,是隨著技術發展、就業機會而流動的。

歐美人士,印度人,日本人,韓國人,甚至東南亞人,非洲人,早就全球流動了。

大驚小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只是有微不足道的能力或背景的普通人而已,無非就是看哪邊開價高,有前途,就去哪邊。

大家不用這麼關心,歸國說你國外呆不下去,留國外說你二等公民假洋鬼子,光為輿情而左右,還活不活了。


竟然還有評論認為是國內的水平上來的太多,海外的那些沒有了比較優勢。。。

戰狼電影的核心受眾群吧。


沒啥可看待的

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活的好


以免被人噴,我在開頭依舊要強調,我說的是名校海龜!名校!和那些考不上大學,上了差大學出去混的不相提並論!

————————————————————————

不談學術資源,公平公正,薪酬,待遇,發展前景等問題。更不從大學教師歸海現象來探討…

就看看國內很多彷彿依然「民智未開」的人們對於海龜的態度…就能想像到為什麼有些海龜毅然決然歸海…

今日,中國新聞網發布的牛津劍橋大學放榜名單的新聞,評論里清一色的酸味。「有錢真好」,「有錢我也能去」「這學位有錢就能買吧?」「沒有一個貧寒子弟。」……這些評論的點贊量竟然高高在上。甚至有人站出來苦口婆心的解釋,論證。換來的卻是噴子們更加激烈的謾罵和「仇視」。彷彿能夠將海龜說的一無是處,多金又無能,就是他們狂歡的勝利。由此可見,人們的視野根本不在名校海龜們的努力和取得成績以及創造的價值上…而是渴望通過仇視和擠兌來論證自己心裡早就有的屌絲期望預設和為平庸獲取心安理得。

再談一些現象,最常見的莫過於留學生畢業後選擇留下不回國,人們的點評「崇洋媚外!不愛國!洋垃圾」

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報效國家,評論怎麼說?「回國的都是在國外留不下的垃圾!優秀的人都留下來了!」

便可想而知,面對這樣的很有可能平時就生活在一個圈子裡的人們,親戚,朋友…哪裡還有什麼共同語言而談吶…………道不同,不相為謀…為什麼要一遍一遍解釋那些你再費口舌別人也不願意相信的事實?

嘿,你哪個大學畢業的?

「The Wild Chicken University」

相關利益:朋友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本科畢業的,被HR以為是野雞~~~


雙方互相畫大餅的必然結果。


在進步的社會形態下,人人都是商人。-馬克思


正常的人才流動 有交流才有發展 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的


如果不是明顯的凈流入或者凈流出的話,單獨討論個別老闆的流動情況沒有太大的意義。

這和分析兩地間人口流動的原因是一樣的。

科研經費是否充足,設備是否齊全,以及勞動力是否廉價等等客觀因素主要造成了人才的凈流入/出。

個人的流入/出可能更多的是由個人的主觀因素影響的(例如圈子是否有利於個人發展)。


真是一幫courageous, novel, decisive的人才


答:首先要明白一點,絕大數留學生是有優越感的,而這個優越感來自於美名其曰的「跨國資本」。

越來越多的高考失利,甚至無法進入大專的學生通過自費留學來增添一份「洋」砝碼。往往這種學生語言不行,又不能深度學習較精的專業,更何談建立有效的社會關係。往往在中國立足不了,想要維持所謂的優越感,會有相當一大部分歸海,冷暖自知。

往往留學群體的中的精英群體,約佔10%~20%,這種群體基本沒有歸海的想像,因為他們基本不回國工作。

「寬進嚴出」的海外碩士教育,績點不錯,英語良好,就能獲得一份不錯的的offer,甚至會拿到名校的offer。周期短,見效快,這種所謂的「鍍金」在國內是不太認可的。這種群體回國後該走向何種的就業狀態,心知肚明。教育的質量回報與理想的優質回報產生的巨大偏差,不說自明。

不說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的就業區域留學生也成為了「日常生活化」,甚至也出現在被扔的簡歷裡面,那種失落感只有留過學的人才會懂得多難受。趨同化的留學身份、留學回報降低等等,撕掉留學的模範模樣,都是「見光死」的尷尬。

社會和市場把留學營造成改變自己的跳板,甚至是改變命運的大轉折,去你媽的吧。

留學,把平庸的人變成了似乎不平庸的模樣,但又可以這樣說,留學讓優秀的人更優秀,讓平庸的人更平庸。

平庸的人到哪都是平庸,只不過心理上有那麼一絲慰藉。

別忘了,歸海的海,或許仍是回國時所看到的藍海!!


我能留在國外是絕對不會回國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對國內的人說加拿大其實不好沒有人相信?
出國以後,你有哪些花錢買教訓的事呢?
三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感覺工作疲憊,想到斯坦福大學讀研應該如何做?
美國手機通信服務商哪個好?
即將起行日本留學,應該怎麼購買手機及在御三家或虛擬運營商中選擇便宜的電話少,流量多且便宜的月套餐資費?

TAG:出國 | 科研 | 學術 | 留學 | 海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