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和夕顏的區別?
本答案分為簡要版和啰嗦版。
照片均來自網路,長帖多圖慎入。【簡要版】
牽牛=早上開,夕顏=晚上開。兩者無親緣關係,是完全不同的花。
沒了。
【啰嗦版】
讓我們從吐槽和找茬開始。
答這個題目免不了要提到一部很紅的宮斗劇,裡面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這一段簡直不能忍。因為:
1. 漢族文化里從來沒有「夕顏」的說法。「夕顏」這個名字,只存在於日語中。這是有悖於本劇的背景設定的。2. 劇中「夕顏」為牽牛花(我也不知道導演和作者是怎麼想的了),而且是晚間盛開。這是有悖於自然規律的。(不過該劇簡直也是把植物學黑得體無完膚了。什麼百合/紅花=流產利器之類的我就不多說了,原著里還有什麼「夾竹桃和桃花本是同科,你我相煎何太急」諸如此類的話。。。)
在此友情提醒:該劇中絕大部分關於植物的內容都屬臆想,並不可靠。請大家擦亮眼睛,切勿相信。
言歸正傳。
如【簡要版】所言,牽牛與夕顏是完全不相干的植物。之所以讓很多人混為一談,其實是因為牽牛的另一個日本名字:朝顏。而且廣義而言,無論是朝顏還是夕顏,對應的植物都並非只有一種。隨著翻譯和文化上的疏漏,就非常容易彼此混淆了。此外,基於「朝顏」「夕顏」都屬日語辭彙,故而以下討論,均以日本文化主流標準為參考。1. 朝顏三種
中文裡,「朝」此處應讀作zhāo,「朝顏」大抵可以解釋為「晨間的容顏」。這三種花(包括夕顏)都是花型飽滿的存在,想來著實的有些意思。
日文wiki里對「朝顏」對應的植物有如下三種解釋:
- ヒルガオ科の園芸植物。 ?アサガオ(旋花科,牽牛)
- 古語「あさがほ」は、渡來植物である1.とは異なり、キキョウやムクゲを指した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キキョウ?ムクゲ(桔梗,木槿)
(鏈接粘貼不過來,感興趣的同學煩請自行搜索~)
(1)牽牛
Ipomoea nil桔梗、木槿、牽牛三種花中,其實牽牛是最晚被指認為「朝顏」的一種。原因很簡單,牽牛原產美洲熱帶,據稱是在奈良時代末期(中國唐朝)傳入日本,並成為藥用植物。但江戶時代往後,它也成為栽培觀賞的重要對象,日本人特有一部《朝顏三十六花撰》,即是描繪當時培育的不同品種牽牛花,很是多姿多彩。如今民間說到朝顏,一般不出意外,都會直接認為是牽牛花了。(2)木槿
Hibiscus syriacus和大多數錦葵科的植物一樣,木槿具有非常明確的兩大特質:花色明艷,朝開暮落。《莊子》中所謂「朝菌不知晦朔」,如今許多地方都解釋為「早晨的菌類」,但這個說法其實是不通的——朝菌,其實是木槿的古名之一(參見潘尼《朝菌賦》:「朝菌者,世謂之木堇,或謂之日及,詩人以為蕣華。」)。早間開放的木槿,到了傍晚便凋謝,不過一日花期,不知月份長度。這樣解釋,方才比較合適。成書於平安時期的《源氏物語》中,有一位女性即名為「朝顏」,中文也翻譯做「槿姬」。可見此時古日語中所指的朝顏,還是木槿花的形象。木槿光艷動人,又高高在上,確實也很有「朝顏」的風采。
秋の野に,咲きたる花,を指折りかき數ふれば,七種の花。萩の花,尾花,葛花,瞿麥の花,女郎花,また藤袴,朝貌の花。
這裡提到的「朝貌の花」,字面上和「朝顏」意思接近,但一般認為是桔梗。直至如今,在日文google上搜索「朝貌の花」,出來的信息大多也默認指向桔梗花。
雖然桔梗並沒有牽牛和木槿那麼明確的習性,但根據最古老的漢日詞典《新撰字鏡》記載,桔梗的別名中即有「朝貌」之說。《萬葉集》所收錄詩歌,以4-8世紀之作品為多;此時牽牛尚未傳入日本。桔梗先入為主,又因為是中國人慣常使用的藥草,花朵幽美,受到當時日本人的推崇,也是極有可能的。
(參考:<桔梗(キキョウ)> 凜とした品格 萬葉集の「朝顔」=桔梗が通説に)2. 夕顏二種
顧名思義,「夕顏」則可理解為「傍晚的容顏」,與「朝顏」在開花時間上相對,傍晚開放,不及天亮便凋零。一般認為夕顏也有兩種身份:葫蘆花;月光花。
(1)葫蘆花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對。。就是那個生了7個葫蘆娃的葫蘆。。仍按照日文wiki、日文google作為標準的話,葫蘆花應該是最正宗的「夕顏」。這裡的板垣旁邊長著的蔓草,青蔥可愛。草中開著許多白花,孤芳自賞地露出笑顏。源氏公子獨自吟道:「花不知名分外嬌!」隨從稟告:「這裡開著的白花,名叫夕顏。這花的名字象人的名字。這種花都是開在這些骯髒的牆根的。」這一帶的確都是些簡陋的小屋,破破爛爛,東歪西倒,不堪入目,這種花就開在這些屋子旁邊。源氏公子說:「可憐啊!這是薄命花。給我摘一朵來吧!」
此處的夕顏,則一般認為是葫蘆花無疑。花如其人,夕顏的一生與此花頗為相似。相關內容在別的答案下回答過,此處不再展開。
(2)月光花
Ipomoea alba個人其實比較喜歡這種「夕顏」。月光花的日文別名為「夜顏」,但一般認為「夕顏」也可作為它的別稱。此花與牽牛同屬旋花科,都原產於美洲,也是後來被引入日本;但花朵潔白圓潤,光輝有如滿月,又是晚間開放,所以大家也默認它可以作為「夕顏」的一種。此花在中國另有一別名喚作「嫦娥奔月」,美極。綜上,牽牛一名「朝顏」,與「夕顏」在開花時間、文化形象上對應,但都是源自日本的說法。「朝顏」「夕顏」均可指代多種花卉,一般來說,主流認為「朝顏」即牽牛(此外也有桔梗、木槿),「夕顏」即葫蘆花(此外也有月光花)。
最後夾帶三種朝顏的私貨一張~話說,比起夕顏的潔白、柔軟、楚楚可憐,朝顏們真心都是積極向上,明亮鮮妍的存在啊。現階段除了木槿花期剛過,剩下幾種正是盛開的時候。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順帶實地觀察一下,或許會理解得更為深入吧:)之前看錯了,牽牛花和朝顏是同一種植物,中文叫法和日文叫法的區別。夕顏有說是月光花,有說是葫蘆花。朝顏和夕顏都是源氏物語裡面的人名,源氏物語對於夕顏的注釋是:瓠花或葫蘆花。傍晚開。
日本人的家紋中,恰好有這兩種花。
朝顏 即牽牛花、喇叭花,因為清晨開花所以日本人稱之為朝顏。
看了各位大大的解答,俺也來說說各種顏。一、朝顏 「朝顏」的意思,就是早晨開的花。解釋為「早朝に咲くから朝の顔じゃないか」(從早朝(比朝更早early in the morning)開到朝(morning)的顏),又解釋為「朝の容花」,朝開晝落,如美人的容顏。 朝顏的最早記載來源於《萬葉集》,與此相關一共有五首。
①秋野尓 咲有花乎 指折 可伎數者 七種花 芽之花 乎花葛花 瞿麥之花 姫部志 又藤袴 朝皃之花
秋の野に咲きたる花を指折りかき數ふれば七種の花 萩の花 尾花 葛花 なでしこの花をみなへしまた藤袴朝顔の花 8-1538 ②朝&<杲&> 朝露負 咲雖雲 暮陰社 咲益家禮 朝顔は朝露負ひて咲くといへど夕影にこそ咲きまさりけり(10-2104) ③展轉 戀者死友 灼然 色庭不出 朝容皃之花 臥いまろび戀ひは死ぬともいちしろく色には出でじ朝顔の花(10-2274) ④言出而 雲&<者&>忌染 朝皃乃 穂庭開不出 戀為鴨 言に出でて雲はばゆゆしみ朝顔の穂には咲き出ぬ戀もするかも(10-2275) ⑤和我目豆麻 比等波左久禮杼 安佐我保能 等思佐倍己其登 和波佐可流我倍 我が目妻人は放くれど朝顔のとしさへこごと我は離るがへ (14-3502) 沒找到全譯本,選譯本都沒有這幾首詩的翻譯,大略看看還能懂。《萬葉集》的朝顏對應為何物,在日本也是眾說紛紜,觀點種種如下:植物名 典故出處
A 旋花科牽牛花 本草和名、和名抄 B 錦葵科木槿 拾遺和歌集 C 桔梗科桔梗 新撰字鏡 根據記載,牽牛花是到了奈良時代(公元710-794)的後期,由遣唐使作為藥品將種子從中國帶入,在奈良時代、平安時代藥用,是名為牽牛子的瀉藥。此時的牽牛,長在後宮的葯圃里,只是做為藥物來種植。 而在「秋野尓 咲有花乎 指折 可伎數者 七種花 芽之花 乎花葛花 瞿麥之花 姫部志 又藤袴 朝皃之花 1538」詩里的秋花七種,就是有名的「秋の七草「。六朝時代的《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遣唐使山上憶良(やまのうえのおくら)等人將此書代回了日本,此受到啟示,選出了「春の七草」、「秋の七草」。七種皆是野草,而不同於牽牛作為藥草專門種植,也不同於木槿木本,後世也一般將「秋の七草「的朝顏認為是桔梗。朝顏生花藤,
百轉千迴繞釣瓶,但求人之水。應該是這句。逃。。。我看過甄嬛傳的書,我記得書里寫的是對的,書里沒有說夕顏是牽牛花。只是電視劇里拍錯了…我是學日語出身的,所以看到電視那一段的確非常尷尬。我國自古就沒有朝顏夕顏的叫法,這些都是日本的稱呼。小說因為是架空,除了許多我國古代的典故,也有引用源氏物語的地方,這倒也無可厚非,不過電視劇因為設定在清朝,所以這段劇情就真的是超級尷尬症了。其實朝顏夕顏不難記,只要記住一個是早上開=牽牛花,一個是晚上開=葫蘆花便不會弄錯了。
《一日一花》 川瀨敏郎
喜歡這首詩正好拍了一張。
某寶有家alias399店專賣朝顏,上面看了下的確有2種夕顏,一大一小。月光直徑十三厘米夠大
根據《源氏物語》(也是最早記載)
夕顏 指葫蘆花(葫蘆科葫蘆屬)朝顏 指牽牛花(旋花科牽牛屬)(也有人稱「槿」)命名跟花開放的時間有關至於有人把牽牛花和葫蘆花弄混的原因
我想可能有二1.朝顏夕顏名字確實有點容易記錯2.夕顏 也是月光花的別稱,而月光花是旋花科植物(番薯屬),花朵跟同為旋花科的牽牛花有些相像但終究還是不認真思考和觀察生活,牽牛花這麼常見,你說我一個早上開花的植物,怎麼就成了 夕顏 呢?應該叫 夕沒有顏 才符合實踐真理嘛多出去走走,牽牛花還是挺常見的。記住,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普通青年和文藝青年的區別,2B青年的話,大概是喇叭花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