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建築專業就讀有什麼不同的體驗?
01-19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中任選一個回答:
1.國外與國內的建築教育模式有哪些異同?2.歐、英、美、日、澳國家等(地區)在建築教育模式上有哪些異同?3.不同的學校教學上各有那些側重?哪些學校更加註重動手能力,哪些更注重純理論?
就我所知說兩句吧!也總結一下自己在建築專業這麼多年的所見所聞所感。1、國外和國內的教育模式差別很大,都是我聽人說的:(1)國內的視野比較狹窄,就好像井底之蛙,我們這一代終於爬到了邊緣,看到了國際視野而已,腳在扎在井裡呢。如果個人非常努力,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建築設計師;但是學習體驗就完全不同,將來回憶大學這幾年,在國內受教育,思維的打開程度、興奮程度也是差非常多,和我國的國際經濟地位完全不同的。而國外知名的建築院校,則能讓人領略建築這個交叉學科對人的思維的挑戰,以及為學科核心技能的訓練。
(2)國內的教育更傾向於實用。國內的學科設置,是培訓一批畢業後就能上崗的建築師;國外的則是對素質的挖掘和提升。這個區別挺明顯的,特別是高年級的課程設置。
(3)國內的配套學科,例如建築結構、建築美術、建築設備等,水平都比較低,不少學校都是拼拼湊湊,拼湊出一個建築學院,很多老師都是外學院隨便請的,不能保證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國外各學科的老師水平會比較高。這是由我國多年來不重視教育造成的。2、僅就國內教育來說,重視動手能力的有東南大學、同濟大學等,同濟大學建築系是國內較少繼承德國建築傳統的建築專業,思維非常活躍,動手的項目也非常多。注重純理論的,最注重的,我覺得是我讀過的南京大學,此外東南大學也不錯。南大的圖書館裡的書,是很多學校都沒有的,都是院長和理論研究者親自購買或者寫名單;課程也是由國內最好的理論研究家來上的;南大有自己專門的理論研究團隊,跟南大哲學系有交流。清華大學也注重理論,但是據我所聽同學說過的課題,都不是純理論,而是關於設計的一些社會學討論。(建築理論和建築設計也完全是兩個專業,無論思路或就業都沒什麼交集)3、留學不是我特別了解的,只能泛泛說點耳聞。美國比較追求時尚(炫酷),英國更偏重於工業設計和平面設計(創新性和前衛性),英美都有一些學校非常重視節能技術(建築節能和建築設計完全是兩個專業,無論思路和就業等都沒有很大交集)。歐洲的學校比較重視建築歷史和建築核心設計方法,我比較認同歐洲學校的教育,但是歐洲人要想全球知名,都得去美國獲得認可。所謂的「建築核心設計方法」,是學建築以前不知道有的這麼一個事兒。以前以為只有美術、社會學、人體工學、結構、材料等,但是其實學建築設計主要是學「核心的設計方法」,其他都只是工具和邊緣的學科,這個到底是指什麼只有學過的人才會知道。我是IIT的土木學生,舍友恰好有建築系的。幾年下來我的感覺。
三個字:Less is More.
兩個字:專業。一個字:累。樓上說的蠻好的,less is more也是因為你同學在IIT吧,受Mies的影響太大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國內現階段的建築學教育?
※福岡和熊本有沒有值得一逛的現代建築?
※如何看待國內建築學的教學方式,我覺得建築學一般不學高數,這點我一直很不明白。?
※如何走向「公民建築」?
※該怎樣看待國內某大開發商要求設計團隊和 BIM 建模團隊的完全分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