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腔是如何形成的?

民國時期的國語發音是否與目前台灣腔國語一樣?


東北腔和台北腔的生成,是20世紀的兩個有趣現象

新腔調的形成,一般跟大批移民有關

由於東亞語言在心情、角色表達上的強大能量,移民的狀況往往深刻影響著新腔調的「氣質」

東北腔的形成,我覺得體現了一個規律:「大規模無秩序的底層移民,會加速語言的男性化」

清朝中國還有過一場大移民,是18世紀的「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的高潮是在乾隆、嘉慶時代,

四川人口從1757年的268萬,跳躍到1790年的888萬,暴增到1830年的3495萬

因為新腔調形成關鍵的乾隆時期,是清朝最高峰,社會相對安定,朝廷是以招懇的姿態組織移民

再加上新的四川,至少經歷了100年傳統的中國社會,

所以四川方言與其他方言(比如湖北、湖南)一樣是正態分布的

東北腔的形成背景,就比較特殊了,

東北人口在1850年還只有291萬人,1880年452萬,1910年已經暴增到了1842萬

新的東北社會,形成關鍵是光緒時期,

這個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政府的社會控制力大減,東北也處在列強的滲透之下,

由於光緒朝河北、山東連發災荒,海量的流民進入東三省,蜂擁蟻聚

底層人的這種自發移民,帶著強烈的無序性,

動蕩的末世、窮困的出身,要在新的世界立足,他們就自發形成了一個叢林社會

20世紀初中國傳統的耕讀秩序走向崩潰,新的東北也就沒有可能像四川那樣受到這一傳統的約束

東北社會形成的關鍵時期,主題一直是 殘酷、血腥、匪患、弱肉強食、忠義與背叛

雖然清末、民初中國遍地都是如此,但東北社會才剛剛正要形成

這樣的社會背景,使得東北的新腔調產生了強烈的男性化,

本來在一個地方只屬於「特定人群」的語言習慣,在東北擴散至整個社會,舉例來說,

東北話有某些詞綴專門用來表示豪爽的心情,比如「大~」極度頻繁的使用;

還有「ABB」類形容詞、副詞,被大規模縮減為「AB地」;

母音發音部位集體後移,比如興奮狀態下「太TM大了」這五個字,感覺 ai、a、e 全都是從喉嚨里惡狠狠地嘶啞出來,這一特徵甚至在東北部分女性講話時也非常明顯

東北社會形成後,直接進入工業時代,傳統、正態的方言,對這種「角色腔」失去了反制力

這一情況直到「推普」的大規模實行,官方語言才開始真正有力的影響東北話

*****************************************************************************************

台灣的語言面貌變遷前後幅度是相當大,18世紀台灣同樣是無序的移民潮,

與四川不同,清廷因為台灣孤懸海外而疏於管理,

閩南移民在台灣自發形成了一個宗族械鬥、仇殺盛行的叢林社會,單身漢、無賴漢比例遠高於閩南

所以乾隆朝的台灣閩南語,應該是經歷過男性化的,台灣的新社會,三年一小亂,五年一大亂

直到乾隆末期爆發了林爽文事件,清廷加強了對台灣的管理,19世紀初移民潮逐漸停歇,

經歷了100年的傳統耕讀,台灣社會語言回復正態

到了國民政府遷台後又因為推普開始了新的變化:台北腔普通話的生成

台北腔的形成背景,跟東北腔是正好反過來

1947年台灣629萬人,1956年暴增到924萬,

國民政府因為內戰失敗,攜帶大量隨從、文教商界的人口進入台灣,

這樣的移民性質,產生了幾個特點

A、外省人地位優越,跟台灣閩南語語言不通,產生推廣普通話的強烈動力

B、外省人多數來自南方各省,自己也不太會講普通話

C、女性移民當中有文化、生活優越的比例,比任何大型移民潮都要多的多

D、台灣在國民政府的主導下開始了新的全民教育

50年代,台灣有75%的人家庭用語是閩南語,考慮到50年代傳媒還十分落後,

在這樣一個地方強行推廣普通話,最自然的結果就是形成「地瓜普」,比如 hui機、去年(qi lian)

正如閩南的50後、台灣的絕大多數50後那樣

但是台北外省人扎堆的中正區、大安區,卻因為外省人文化上的優越感 ,對這種地瓜普非常鄙視

在這個背景下,台北人模仿普通話的主要來源,基本上就變成了小學的女教師

小學的女教師,本來多數也是不會講普通話的,她們提高普通話的地方是在師範學校

不論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女學生在師範學校形成扎堆,新的腔調就在那裡形成了

女性對於更高階女性的腔調,本身就會有強烈的模仿傾向,

師範女生的新腔調,也受到了外省高階女性的很大影響

所以在師範女生到各個小學推廣普通話的時候,她們的腔調已經形成了這幾個特點

1、「蠻開心」「不曉得」、不可nen、小pen友 這種江浙腔特點

2、一個個字往外蹦 的閩腔、粵腔特點

3、啦、咧、嘛、誒、耶、喔、啰、呢、呀、膩、henn、honn 。。。各地漢語的語助詞大量聚集

==&> 「~耶」這樣的語助詞,基本就是從「誒」女性化而來的

4、母音發音部位集體前傾

當這樣一版扭曲了正態分布的普通話,被女教師普及給小學生,

最後的結果也就強烈影響了新的台北腔

50後、60後的大多數台灣人,其實是自發形成了「地瓜普」,是一種正態分布的口音

但由於教育系統、外省人的優越地位,地瓜普被譏諷為「台灣狗蟻」,

所以70年代後出生的台灣人,學習越好的就越遠離地瓜普

到了台灣80後成長的年代,偶像劇、動畫配音大規模流行,地瓜普已經基本絕跡

台北普通話在全台灣80後當中的全面普及,受閩南腔影響,把腔調往正態多少拉回來了一點

所以,台灣現在的主流腔調跟馬英九、蔡康永這批外省人又有了一些不同

語言的男性化、女性化現象,世界上基本只有東亞才有,

因為東亞語言擺脫了遠古的詞綴,進入了「實詞虛化」的彈性發展時代

不斷產生大量的狀態詞、代詞、語助詞,以及相應的句型,開挖出大量人類的角色、心情結構

日本由於長期實行身份制,日語在武士團體的男性化、在女房團體的女性化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近代之後開始強烈影響著各個角色的日本人


首先,基本上比較早期的廣播和電視新聞主播講的都是接近北京標準音的普通話(所謂的字正腔圓),而現今殘存的主要是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如捷運、公車的到站播報。

作為一個90後頭的台灣人的觀察是,在自身的教育成長過程中,除非你有當學校司儀之類的職務、或是被訓練來參加演講和朗讀比賽的少數外,平常的教育不會要求要講所謂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不會去管你的腔調如何,主要是讓人聽得懂,說得清楚就行。

那回歸到問題的最初,台灣腔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覺得是因為和我們最普遍的方言=台語(閩南語)的影響有關。在學校認識的廈門同學,方言也是閩南語,基本上口音一般人聽,根本和台灣人一模一樣。

其他樓有人說到福建的口音都和台灣腔很像,我個人經驗是還要看地域的,看方言是不是閩南語系的。比如雖然廈門那邊和我們的腔調是相像的,但北福建,如福安,他們的方言又是另一種類型了,而他們的普通話口音就跟我們完全不一樣。

以上是和一些大陸同學對話的觀察討論經驗。


是因為國語這個外來語言, 透過教學跟媒體應用來傳播的外來語言, 跟原本在臺灣的主要語言,

即使同為漢語, 但是有不同音韻系統的不同語言 臺灣閩南語(或有影響較小的客家話),

兩者之間, 因「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的效應, 而形成所謂的臺灣腔。

這種效應跟所產生的不同普通話腔調的現象, 在大陸各地也可見。

對跟普通話(或其音韻基礎的北京話)不同的漢語地區來講, 普通話也是外來的漢語, 也可見到

因為「語言接觸」的效應, 而形成各有不同的普通話腔調(包括個別語音元素發音方式的不同)。

這實在不足為奇。

而該是只因臺灣在媒體上並不強調"標準"國語, 也或許因為是明顯隔了個海峽(以及其他方面的相隔),

才讓大陸的朋友忽視在廣衾的大陸上的現象, 而覺得臺灣較突顯, 因此常見到成為話題吧。


ROC標準國語和PRC標準普通話幾無差別,你可以找找看六七十年代的台灣新聞(當然,主播應該是外省人),根本聽不出台灣味兒,只是後來沒人管這事兒了,才從上到下全是台灣腔。


在下是位台灣人

首先要來界定一下兩個容易混淆的名詞

?台灣腔的國語

?台灣國語

所謂"台灣腔的國語"是普遍在中國大陸用來界定台灣的普通話和北京腔(標準正統)的普通話的一種分法,通常是在語氣和捲舌上有所不同,也因為少許個性因素,台灣人多半相較輕柔慵懶,並不刻意咬文嚼字,中國大陸人民則會用加重的捲舌音強調字字句句的清晰度和語意的傳達,簡而言之,大陸人民觀點:"台灣腔的普通話比較輕柔,能夠更小聲的說,語速快的人通常字會連在一起"  台灣人民觀點:"中國大陸人說話捲舌音較重,字句加重並說話音量稍大聲(才能更好發揮捲舌音)"

台灣國語"則是台灣人在本國自己用來界定"現代人的台灣腔國語"和"混雜了台灣腔國語和台語(閩南話)的人"的差別,帶著少許揶揄的意味在談話中形容那些慣用台語的長輩在說普通話時將兩者的發音交替參雜在一起,由於年輕一代台灣人不太說台語,老一輩的為了跟他們溝通,用著不習慣的普通話所造成的現象。


台灣的口音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台灣腔國語,一種是台語腔。

前者就是大陸人常說的「台灣腔」,很多人認為台灣腔是國語和台語的雜交,其實不然,在台灣人眼中這就是標準話。。這要談到台灣的一項制度:80年代以前,台灣的播音員和大陸一樣,要考規範語音(專門有個資格證書,忘了名字),像鄧麗君、李季准都是這個時代的人物,尤其李季準的口音和現在的大陸主持人幾乎沒區別,但他其實是土生土長台灣基隆人;而80年代台灣當局廢除了這個規定,播音界開始崇尚文雅柔和的語音語調,摒棄重音、捲舌音,並且更適合台灣本地人,很快這種口音也擴散到民間。。你還可以去聽一聽朝鮮和韓國、以及戰前和戰後日本的新聞播音,對比一下這差別就很形象了。

而台語腔才是真正的「台」味國語,就跟福建這邊不標準的普通話差不多。不會台語的人有時也不太容易聽懂。

整個台灣差不多是越到南邊,口音就越接近台語(當然也和受教育程度有關,博士畢業跟路邊賣魚的肯定不能比)。新竹、苗栗的客家人,差不多也是這樣的口音。在南台灣的台南、高雄、屏東等地,人們日常交談都以台語優先,不會台語的人很少。


在下雖為福建人且老爸會說閩南話,但是因為老媽不會,所以家裡都不說,所以我也不會講。在小城市裡長大覺得自己普通話很標準,結果去北方的時候被同學說有台灣腔。。好吧我承認我說話是沒有輕聲沒有兒化音而且連語氣詞都念得很不京味,但我明明不是台灣人呀。於是我反駁了他們,然後他們說「對對對!台灣人就是這個調調!」...?(? ???ω??? ?)?....

後來去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分別說我講話有台灣腔。...?(? ???ω??? ?)?....

嗯反正胡建的普通話已經被黑成碳惹,他們要是覺得我這麼說話很萌也好。。(?????)


別說台灣腔,在大陸的蘭方人(特別是福南、胡建人)都有自己明顯的普通話口音。這是北方方言跟地域方言的衝突造成的。我自己講贛方言,但是口音重,別人一聽就知道我不是北方的。

台灣腔的特點就是奶,尾音很拖,語氣助詞非常多,某些詞經常被連讀。


一句話教會你台灣腔:你表醬紫厚~


我去台灣自由行的時候有詳細的問過當地人 民宿老闆台灣腔是怎麼形成的..畢竟國民政府過去的時候大家都是大陸人民 不應該有口音差異。而且如果看過台灣最早起的播音員主持人 他們都是很標準的普通話,是和我們一樣的。

據台灣當地人說 台灣腔的形成是因為閩南語也就是台語發音的影響,原理和香港人普通話不標準一樣,受到當地方言口音影響 導致說普通話的時候某一些音發布標準 形成獨特的台灣腔。


拜託 我是浙江人都好多人說我是台灣腔 好氣哦 雖然我總是看台灣綜藝


台灣腔就是福建腔調加吳語辭彙


台灣腔其實來自福建、廣州一帶,只是電視上看到台灣節目多於來自福建廣州的人上電視來得具有特殊性,所以被誤會為台灣腔。

我工作關係偶爾會跟廣州的公司接觸,經常就誤以為在地廣州青年是個台灣人,而他們也習以為常。


某種程度上或者說某些音,在發音位置上有微小區別,我媽說我的"好"就帶有點腔……雖然我自己不覺得ORZ……


閩南語和普通話結合一起講 久而久之就台灣腔了


我是台灣人,我來解答吧

台灣腔其實就閩南口音,我不知道你們用那種拼音不能分辨出捲舌跟不捲舌的音,台灣用的注音符號,很多相同的因會分成捲舌跟不捲舌,但是因為閩南語裡面沒有捲舌音,所以台灣人都不太會發。以我為例,我小時候學注音符號的時候一直不太會發捲舌音,可是後來發現我不會捲舌音也過得好好的,也沒被什麼人糾正,所以也就懶得改了。

你要講臺灣腔,只要故意把所有的捲舌音去掉就八九不離十了。


語言環境很重要,待得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方言→方言味普通話→移民擴散→造成較大影響(魔性洗腦)→XX腔


聽台灣人說話感覺萌萌的,語氣詞特別的可愛……


外省人特別是北方人,可能會覺得閩南腔像台灣腔(共通處是都講閩南語).

但是作為閩東人表示,閩南腔和台灣腔還是不一樣的.

大陸所說的台灣腔應該特指台灣偶像劇和綜藝節目裡面那些人講的話,

而閩南腔顯然沒有台灣那麼軟,那麼多句尾語氣詞,沒有那麼多的吃字現象和拖長音節現象.

當然,兩者不標準的地方是共通的,比如平翹不分,語調閩南化.

台灣自然也還有閩南腔,就是那些大叔大媽還有偏台灣南部的人(新聞中感覺),

而台灣年輕人基本上十個有九個都是台灣腔(娛樂節目中感覺).

(主要素材來源是台灣偶像劇和綜藝節目[重災區],以及台灣的新聞,還有平常接觸到的台灣人)


推薦閱讀:

街(gai)的讀音是從何而來的?
滬語的音調有幾個,和普通話的四聲有沒有對應的關係?
關於如今皖南地區(除原徽州府)江淮官話佔主導地位的一些疑問(非地域)?
若將粵語的入聲簡化發成喉塞音,粵語母語者聽起來會不會覺得很彆扭?
口語中「這麼」的合音「zhèn」適配一個什麼字比較好?

TAG:方言 | 漢語 | 口音 | 漢語方言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