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紙質書籍普遍比國外的要重,選擇紙張的時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


我對紙張沒有太多研究,不過據我所知國外的書紙重比較多樣,60~90 gsm(克/平方米)都很常見。可能提問者看得多數是文學書。文學書為了保證閱讀舒適度,一般選擇一種微微發黃的紙張,這種黃據說是因為木漿里的木質素(lignin)作用下自然產生的。這種紙比較輕,彈性好,不易留摺痕,適合長期閱讀。而為了使紙變白變光滑要經過很多工藝,比如把木質素提取出來,這些都會導致紙張密度增大。

那麼為什麼產生國外輕、國內重的感覺呢,因為國內出版的書,無論什麼內容,幾乎一律使用70gsm的輕型膠版紙,業內黑話叫「70克輕型」。雖然國內生產的紙里草漿等非木漿占的比例略高,質量比不上木漿紙,但說實話這種紙本身技術上是不差的,問題就出在出版社不管什麼書都用這種紙,沒有考慮不同的閱讀需求。

至於為什麼不用別的紙,這個答案恐怕大家都很熟悉了,和不用別的字體、別的字型大小、別的行距是一個道理。目前裝幀設計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封面上,不太有人計較內文紙張。進而也就造成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印刷廠很少備別的紙,你想要得臨時去調,而且因為需求量少,價格會高很多。惡性循環之下,大家就都不願意選別的了。


這應該是蒙肯紙的功勞。

發達國家的書本,大多數是用蒙肯紙印刷的。這個紙相比國內傳統的印刷紙,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輕而厚。

用比較學術的說法就是,松厚度非常好。而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80G的蒙肯紙可能厚度相當於100G的列印紙或道林紙,這意味著你要達到同樣的書本厚度,用80G蒙肯紙的書,重量只是用100G傳統紙的80%——這個你根據克重定義在面積和頁數相同的情況下,應該可以推論出來。

蒙肯紙不漂白,白度低所以護眼;歸在無酸紙里,又能長期保持,算是相當不錯的紙。

當然,蒙肯紙可不是再生紙這樣的低端概念,這玩意兒其實還真貴。你上淘寶瞅瞅,應該有專賣A4的80G蒙肯紙,可比最好的Double A 80G列印紙貴多了。

昂貴,可能是這東西發達國家印書多,但是我們用的少的緣故吧。


因為大部分書本身的內容沒有賣點,所以只能從材料下手,越重賣的越貴,還可以外加精包裝之類的。另外估計也有技術原因,造不出又薄又輕又好用的紙。


額,我好像經常看到路邊或者超市書籍都是按斤稱的,哈哈哈哈哈哈,這能算一個原因嗎


因為想嘗試電子書,有段時間放棄了紙質書,但現在電子看多了眼睛累又重新想買幾本紙質書,但突然發現怎麼紙質的這麼重,因為之前也買過幾本國外的書,價格50-70一本,但真的是相當輕便,今天到貨的三本紙質書這麼重,突然感覺無愛了。。。


國外大量採用再生紙等類型的輕型紙張,政策也提倡這樣。而這樣的紙在天朝只有盜版書才願意使用。


推薦閱讀:

想從事書籍設計工作,應該如何起步?書籍設計和裝幀設計一樣么?
哪本書的封面讓你看了一眼就拔不動腿?
為何現在的書籍裝幀喜歡用雙層書皮?
書籍裝幀怎麼樣做能夠體現出時光感?

TAG:書籍 | 圖書裝幀 | 紙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