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飛洲際航線與國內航線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飛行員執飛洲際航線與國內航線,飛行體驗有著怎樣的區別(航線結構與機型差異)?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節奏也會有隨之而來的區別么?


作為以前飛洲際,現在飛州(省)際的灰灰來說,除了機型,大飛機自動化程度更好一些,最大的區別就是:洲際天天渾渾噩噩,州際天天精疲力盡。洲際:起落少,相對高負荷的工作少,但是時差毀人,永遠都是輕飄飄的狀態。以前每天三個小時自然醒,困了隨時睡,晚上四點上大號的日子不想再回首。優點是飛行相對省心,國外機場管制很科學,很主動,相比國內飛行講,機組聽指揮就好了。雖然出差好幾天,但回來休息的時間也長,可以拿出整塊時間用於家庭或者自己的生活;州際:起落多,練技術,但人長時間在高負荷的狀態下飛行,身心疲憊,國內運行環境你懂,不贅述。但好處是每天都可以回家,一般睡一晚上如果第二天沒飛行的話就緩過來了。但是回家時間都是晚上,睡一覺又走了,時間比較零散。當然如果連飛,也很辛苦。不過只是累,沒有昏沉沉的感覺。不管怎麼說,洲際還是州際,掙這份錢,干這份活。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不足。沒有完美,只有適應。


謝邀,我只飛過737的屌絲勉強答一下。

我們機隊737執飛國內及周邊國際航線,都在東亞和東南亞。最遠飛到印尼(也算到了南半球了)。

737,320都算中型機,777,747,330,340,380都算重型機。

中型機一班最長也就是6個小時的航班。機動性比較好,可以飛很多複雜機場,比如高高原,山區,短窄跑道等等。飛行難度大,強度大,壓力大。重型機飛洲際航線一般都是雙組,4人或5人,可以輪休。飛的機場一般都是大型國際機場,大多是平原,也很現代化的機場。機場都比較好飛。但是重型機航線比較複雜,經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管制區都要做足充分的準備。

從時間上來說,重型機的洲際航線比較整,值勤期和休息期都比較長。同樣一個月80小時,重型機的值勤期大概是120個小時,而中型機要有150個小時,多出來是坐機組車,過站,流控延誤的時間。

前兩天執飛一個4段的航班,最後一段天氣原因備降,飛成了5段,3個人從早上7點出場,足足執勤18個小時。副駕駛是從重型機來大改小的,這一天他已經快崩潰了。他只上座飛了一段,但是這樣的起落密度,這樣的快節奏,他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中型機常規的休息期就是一天半或兩天,偶爾能休三天就要阿彌陀佛了。如果在基地連續執飛短航線,那麼幾乎每天都能回家,回家睡一覺,轉天繼續飛。如果異地執勤,最多飛5天,每周也能回家。重型機可能有時候要離家十多天。

從收入上來說,同樣級別的,重型機要比中型機的飛行員多拿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收入了

今天還在拉磨,有空繼續補充。


注意隔壁老王,和乘務組多交心。


飛洲際狗吃的都是美國狗糧,飛州際我吃的都是武漢鴨脖。


國內比國際累


推薦閱讀:

飛行員在空中會不會迷路?
眉毛處有疤痕 影響考飛行員嗎?
二戰美國飛行員訓練體系,是如何壓倒日本的?
飛機機頭用什麼材料才能在正常航行的時候抵擋住飛鳥的撞擊?
機長忙到什麼程度?

TAG:航空 | 民航 | 飛行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