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精英在推動歷史發展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縱橫經濟史,更多經濟歷史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先引用本文獻作者的結論:

本文的結論證明,提升基礎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工資收入,但是工人技術水平並不是工業化躍進的充分條件。相反,高階技術,儘管只被少部分精英所掌握,才是推動經濟創新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經濟學中有大量的文獻指出人力資本對於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是預測經濟發展及人均收入的重要指標。理論和證據都表明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工人的技術水平,進而促進技術引進和創新。

但是現在卻缺少證據表明人力資本在工業革命中發揮了相同的作用。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的教育水平並不高,而且似乎並不能解釋其在工業革命中的跨越式發展(Mitch 1993),另一方面,擁有較高識字水平(人力資本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的斯堪的納維亞卻在這場革命中被歐洲遠遠的甩在了發展進程的後面。因此有學者認為在工業革命時期『識字率對經濟增長並不重要』(Allen 2003) 。

那麼,作為當代經濟增長源動力之一的人力資本,是否在啟蒙時代並沒有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呢?

實際上,使用識字水平僅僅可以用來估計『平均』工人的教育水平,但是卻無法準確描述工程師、科研人員等處於教育水平頂端的人群。Mokyr(2005)認為,工業革命並非由普通工人,而是由ingenuity and technical的少數人推動的。我們可以使用識字率水平來代理某地的平均教育水平,但是對於處於教育水平『右尾』(Upper Tail)的知識精英,應該如何量化他們的數量呢?

十八世紀中葉發行於法國的《大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被譽為啟蒙時代的基石,收錄了當時最重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大百科全書經歷了數次的重編和重印。最初政府並不允許官方售賣,直到1777年的Quarto版本。

Quarto Edition被設計來滿足中產階級的閱讀需求,相比前兩個版本的奢侈設計,Quarto Edition採用了更小的排版和質量稍差的紙張,因此售價更低。Quarto Edition在法國也是歷次重編中銷量最高的版本。

出版商Joseph Duplain私下保存了所有的訂閱者信息,包括書商的名字、所在城市以及購買的數量。其中有7081本分別售賣給了法國的118個城市。那麼更多的訂閱大百科全書是否意味著當地的知識精英有著更廣泛的興趣呢?Darnton(1973)對其中的137個訂閱者進行了調查,其中專家、工程師和建築師佔了其中的17%。作為經濟的直接參与者,他們的訂閱比例提供了大百科全書在商人圈子中重要程度的下限(許多貴族同事也是活躍的商人)。大百科全書的讀者覆蓋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知識精英,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工業化的進程。因此我們可以將大百科全書的訂閱密度作為知識精英的代理變數。

如圖1所示,我們可以發現百科全書的訂閱比率分布和識字水平的分布有著巨大的空間差異。

那麼,知識精英的比率是否能夠解釋啟蒙時代的增長呢?

y_n=eta S_n+gamma h_n+delta X_n +epsilon_n

其中S_n
是我們表示知識精英密度的代理變數;h_n表示平均人力成本的代理變數;X_n表示一系列控制變數組成的向量;y_n在這裡表示長期經濟發展水平。

由於缺少歐洲早起的具體收入數據,因此,本文作者採用人口規模作為一個城市經濟增長的代理變數(有大量研究證實兩者是強相關關係,這也是經濟學研究中的通常做法)。

由基準回歸結果(第一列)可見,在工業化進程中的法國(1750-1850),知識精英顯著推動了所在地區的長期經濟增長。更進一步的,我們將識字水平加入到回歸中。

可見相比大百科全書的訂閱密度(lnSubDens),1786年的識字比率(Literacy 1786)並不能夠解釋長期經濟增長。

那麼有讀者可能會有疑問,訂閱大百科全書和精英密度孰為因果呢?作者在這裡給出了例證,指出各地的知識精英的密度在空間上具備相當的穩定性。在18世紀前後,擁有科學學會(前期密度)的地區相應的在百科全書出版後訂閱了更多的大百科全書(後期密度)。

因此作者認為,雖然普通工人技術的提高可以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提高生產率,但是高等教育推動新技術的研發,並推動企業主採用更先進的技術。當『有用的知識』、快速的技術擴張相結合時,知識精英作為另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本形式將影響長期的經濟增長。

Reference: Squicciarini, Mara P, and Nico Voigtl?nder. 2015. 「Human Capital and Industr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完-


推薦一本余英時的《士與中國文化》,看完再也不想上網跟人撕關於傳統文化的逼了


說故事的話,有好多。。。。諸如淝水之戰,諸如赤壁。可也有明朝統一,有唐滅匈奴。

說科學的話。。帶頭作用唄。還能什麼作用。。囧


請看我黨知識分子政策的演變


世界上每一次成功的社會變革,不管是暴力的還是和平的,都少不了一個因素,就是足夠多的知識精英腦臀分離。

世界上每一次失敗的社會變革,基本都是兩個原因:

一、沒爭取到足夠的精英,好歹弄了幾個吳用朱武由比正雪就上了。

二、精英夠多,但腦臀分離的不太夠。

前者變成了土匪,後者變成了洗牌。

我尤其喜歡由比正雪,中二到爆。

娘化了怎麼想怎麼是個釘宮音的傲嬌平胸蘿莉,還應該有抖S、巫女服和裸足屬性什麼的。

一定要主角叫她「師匠」什麼的,想想都很萌啊!


咋一眼看成知乎精英推動歷史發展。


我出主意你們做,做完事,跑完腿,奪了天下,殺了我。

就是這麼個角色


精英相當於大腦,工人技術水平相當於手腳吧,大腦越來越牛逼,技術才能獲得躍遷式發展,手腳越熟練對於技術的提升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說是(超級慢的)


問題是錯的,知識只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成本,精英本來就是英雄史觀的錯誤認識,這種話題本身就是在英雄史觀的錯誤認識下得出的。

舉再多的歷史例子,得出是或不是的認識,本質上都一種屈服英雄史觀的反智主義。

因為這是一種邏輯謬誤重複事實,「知識精英在推動歷史發展中扮演了先進者,領導者,落後者,庸碌者,反革命者,反民主者,反發展者,發展者,默默無名者,隱入山中煉丹成仙者,死在研究所中國家機密者。。。等諸多角色",重複已知的事實,邏輯謬論而已。

問題不具備意義,但是可以得出起碼的結論:掌握知識的組織在推動歷史發展佔據了主要角色。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這也是馬哲的立論,應該由群眾掌握生產資料,而不該讓生產資料被少數人壟斷來控制群眾。

這個立論是建立在人類是渴望獨立自主的,是希望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從被剝削者走向自主者的地步。

事實上人們追求的不是自主,而是奶牛,也就是所謂的奶牛革命。希望有人去犧牲,去奉獻,自己坐享其成,就能夠得到北歐式的福利,而北歐式的福利本身是成為霸權國的分工廠,利用技術壟斷來謀取福利,一旦被具有完整生產體系的國家衝擊,就會淪落成希臘的下場。這些人需要的是有「知識精英」帶來的技術爆炸,讓他們過上坐享其成的高福利日子。同時,這些人也放棄了自身的發展,讓」生存需要「和「生活需要」被掌握生產資料的一少部分人牢牢掌控。在這些人眼裡,知識精英的位置無比重要,而被知識精英支配的非英雄們則無關緊要。從過去到現在的一切革命,一切由領導者領導的革命,可以說都不同程度的最終變色成奶牛革命。人們是依靠奶牛們的擠奶來享受歷史進程的果實,而意識不到自己在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而奶牛則心安理得的壟斷著生產資料,偶爾發一下福利,提供點自由來維護統治地位的合法性。

如果說一種可能的組織發展方式是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在必然王國中的歷史是由主角們,這樣或者那樣的精英們書寫的,非英雄,非精英們因為沒有掌握生產資料看起來無關緊要。精英階層看起來是萬世不易的,是必然的。

那麼在自由王國裡面,每一個人都可以自由獨立的發展生產,生產資料沒有被保護的可笑名義壟斷,自己獨立生產供給自己的生存需要和生活需要,發展新事物,每一個人都是推動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對某一部分知識,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學。對知識的實踐,不是困在資本或者這樣那樣的分配製度,便是沒有高高在上的某一階層的自由王國了。

當然,看看現在的世界,這樣或者那樣的顏色革命,總是少不了奶牛們,或者精英們號召,統治,組織的影子,就像動物園裡面萬年不易的猴王制度一樣,生產資料的知識和物質都被少部分掌控,那麼看起來一些不具備知識性,精英性的炮灰自然無足輕重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詳見政治學對歐洲均勢政治的研究和發展。

1、斯大林的設計

我們可以假設,中蘇之間的大陸關係穩固,那亞歐大陸的崛起就不可遏制。中蘇可以通過越南不斷蠶食東南亞,在中東搞民族獨立運動,在非洲、拉美不斷培養埃內斯托·格瓦拉,對於美國而言,最後能收穫的只是廢紙一張(美元)。

但人類的歷史不是那樣寫的。

斯大林曾經向希特勒要過巴爾幹地區,其實作為斯大林,他還可以佔領小亞細亞、約旦、敘利亞、沙特、伊朗、阿富汗,甚至印度,但斯大林就是打到了希特勒的痛處。希特勒發動了著名的巴巴羅薩軍事計劃。

此役之後,雖然蘇聯還是一個大國,但蘇聯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一點斯大林很清楚,所以英國蓄意在伊朗挑起戰爭的時候,蘇聯選擇了示弱。

而蘇聯、華約的規模已經達到人類能夠統治地球面積的極限,而斯大林也無意於繼續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無意於挑戰世界秩序,無意於推進所謂的共產主義運動。道理很簡單,限制一個國家行政區劃面積的是行政管理學的邊際效應,有太多的地方你根本管不過來,有太多的地方不產生經濟效益,有太多的地方入不敷出,有太多的地方你佔領就會拖你的後腿。這就是我們中國歷史書上多次提到的不求邊功,因為吃得太多就會消化不良。

鑒於以上理論,斯大林面對新生的中國居然短時間內沒有反應過來。對於斯大林而言,毛澤東太過熟悉也太過陌生。斯大林是見過大世面的,曾經和希特勒、丘吉爾、羅斯福都劃分過世界,這次是一個中國人,斯大林莫名的有些被動,最後和毛澤東談出一個亞洲革命歸中國(勢力範圍)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講,斯大林對中國的援助,使中國短時間內成為一個工業國。

2、赫魯曉夫改寫歷史

前面講了斯大林與中蘇關係,斯大林認為自己達到了一個國家擴張的極限,不願意再求邊功,所以只是利用中國參與朝鮮戰爭,以緩解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壓力。斯大林對亞洲革命、世界革命都不敢興趣,他甚至解散了共產國際,他對一個小小的伊朗都示弱,因為他只想守成。

赫魯曉夫就不一樣了,斯大林為什麼用赫魯曉夫?就因為赫魯曉夫蠢,但他沒有想到赫魯曉夫居然這麼蠢。赫魯曉夫的盲從和盲動,直接破壞了二戰的戰後秩序。

斯大林的東方防線使蘇聯處於絕對的戰略優勢地位,而歐洲的均勢!世界的均勢很有可能就會以此定型,再也不會改變。這個時候喜歡種玉米的赫魯曉夫來了,他搞批斯大林,從而破壞了蘇聯的政治一元。他開始從戰略上迂迴美國,親自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導彈,恫嚇美國拉開星球大戰的局面,從而破壞了二戰後的世界格局。他撤走援華專家,導致中蘇兩黨反目,致使斯大林導演朝鮮戰爭使徹底倒向蘇聯的中國劇情反轉。

當然這些都不是觸怒中國的主要原因,蘇聯插手越南戰爭,伴隨著中蘇反目,越南倒向了蘇聯。還是前面的講到的,越南不是越南,越南是中國的白手套。這一次變節,直接導致中國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變成了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戰略。就越南而言,越南想的是利用蘇聯制衡中國,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統一了東南亞;等蘇聯反應過來,越南已經成為世界霸權之一。伴隨著越南的倒戈和快速擴張,最擔心的都不是美國和泰國,而是中國。根據越南方面頻繁在柬埔寨與泰國邊境的軍事試探來看,越南已經開始準備戰略進攻的戰爭校射。尷尬的一幕出現了,曾經大力支持越南建黨建國的中國,面對越南倒向蘇聯,開出圍堵越南。伴隨著蘇聯海軍進駐金蘭灣,中國腹背受敵已成事實。

後來蘇聯雖然也曾想從阿富汗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赫魯曉夫錯誤的地緣政治戰略方針,蘇聯已經達到一個帝國擴張的極限,任何一個繼續擴大蘇聯勢力範圍的戰略決定,都只能加速這個政治實體的消亡。以上種種,都是帝國版圖(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一個國家越大,他的行政管理成本就越高,可真正能為國家供應財稅的地區,每個國家都是少之又少。

赫魯曉夫只是簡單的愚蠢,可他的愚蠢破壞了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精心設計的戰略平衡,他自以為高明的戰略進攻,最後導致的結果卻是蘇聯進入戰略陷阱。

3、奧格斯堡和約

從神聖羅馬帝國的極盛,談歐洲文化多樣性對地緣政治的影響。

美國的大西洋湖戰略(先歐後亞)裡面有句話,控制了西歐,就控制了全世界。那美國為什麼可以後來居上,影響和控制歐洲呢?中國有句話叫:分而治之。理解大西洋湖,理解歐洲現狀,就要從神聖羅馬帝國開始。

西漢滅匈奴,匈奴西遷,驅趕克爾特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向東歐和西歐遷移,這些人駐紮在羅馬邊境幫助羅馬拱衛邊防(相當於中國的內蒙古),當匈奴人開始進攻的時候,這些人就開始要求到城牆的那一邊防禦,於是這些人進入羅馬境內。羅馬人把他們統稱為蠻族!這些蠻族後來先後建立了義大利、西班牙、英格蘭、德意志、愛爾蘭,還有你們沒有聽過的汪達爾。

故事切到神聖羅馬帝國,羅馬覆滅以後歐洲大陸進入黑暗時期,此間出現了一個叫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羅馬教廷對他賦予極大的希望,希望這個國家能統一歐洲。1500年哈布斯堡君主查理誕生了,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個人品行無可挑剔,他控制的疆域達到了奧地利、德國、義大利北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東部、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美洲大部分,他被歐洲人稱為自羅馬覆滅以後最偉大的皇帝!1525年,查理在帕維亞戰役中擊敗並俘獲了法王費朗西斯一世,這個時候統一歐洲幾乎指日可待,可查理釋放了法王,他認為他可以懷柔天下,換來卻是法國與奧斯曼帝國結盟。1555年,查理終於累了,他簽署了宣布《奧格斯堡和約》,正式宣布新教的合法性。此後歐洲人追隨他搞航海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歐洲,從此歐洲知識傳播的速度呈現幾何速度上升;1517年,在他治下的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萬聖教堂貼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為英國由此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中國的鄭和開始下西洋,此後幾百年,中國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航海活動。

為什麼查理大帝最後放棄了統一歐洲,復興羅馬的重任?當時神聖羅馬帝國有南美黃金源源不斷運來,支持統一歐洲的偉大事業,但查理大帝發現宗教、民族、文化不同的人群,內鬥不止,你根本不能把他們組織成一個國家!

此後拿破崙、希特勒都想統一歐洲的文化、政治、經濟,但這可能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查理大帝有美洲黃金的支持尚且不能,何況英美有美洲黃金的反對!所以說,我不看好歐盟的前途,不看好歐元的前途,因為根本不靠譜。

附:1955年英國駐歐洲委員會高級官員羅伊-登曼在墨西那會議上的發言:你們正在討論的未來(歐盟)條約,英國根本不可能同意,即使同意也不會得到實施。即使得到實施,英國也將認為完全不可接受,......祝你們成功!再見。

4、俾斯麥的改動

我的很多粉絲,都經常問一類問題,美國能不能打過中國?中國能不能打過美國?中國能不能打過俄羅斯?俄羅斯能不能打過中國?答:呵呵一笑,現代戰爭的成本非常之高,兩個國家之間根本打不起一場現代化的戰爭,即使是兩個國家不過日子,砸鍋賣鐵要互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所以大國之間面對均勢局面都不願意打破。

俾斯麥是玩弄這一類均衡政治的高手。他的名言是:一個大國的政策唯一健全的基礎就是自身利益,而不是浪漫主義。自他以後,歐洲均勢政治被他的實用主義和存林法則所替代。克里米亞戰爭以後,英國厭惡戰爭,法國因為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外國干涉軍肆無忌憚的破壞而選擇保守孤立,當時的軍事強國奧地利面對看不懂的歐洲政治搖擺不定,俾斯麥看準了時機,不動聲色的在列強的眼皮子底下統一了德意志。

這才是一戰、二戰真正的起因,俾斯麥的霸道(達爾文主義)取代了王道(均勢理論),世界戰爭的本質就是人類社會在一次次嘗試構建新的政治均勢(國際關係)。

俾斯麥不僅僅懂達爾文主義,他還懂均勢理論,在他完成影響全人類命運的德意志統一之後,他當然要鞏固自己國家的既得利益。他親手打破的花瓶,還要自己親手粘起來,這就是他的同盟理論。(假如待在一個只有5個強國的世界裡,最好待在一個3國集團內。)於是俾斯麥同奧地利結盟,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又和俄羅斯結了盟,並長期和英國保持友好關係,從表象上看德國貌似無敵於天下,但事實卻是德國走到了死胡同。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對政治均勢毫無概念,對現有的既得利益非常不滿,最關鍵的是他還罷免了俾斯麥的首相職位,任用了列奧-馮-卡普里維。(卡普里維的名言:俾斯麥能同時讓五個球不落地,而他連兩個都做不好。)

在俄德同盟條約到期以後,德國居然無視自己盟友的存在,只是因為俄羅斯不是日耳曼人。自此以後,德國開始走下坡路。英國敏銳的發現了這一契機,迅速與俄羅斯結盟,並拉上了自己的老弟兄法蘭西,雖然德國通過一系列外交努力取得一些成績,但大錯已經鑄成。上帝叫誰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這個時候的德國已經徹底瘋了,他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無敵艦隊,要奪回被英國霸佔的海洋,完全無視自己傳統的陸權大國利益戰略取向。

戰爭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成熟,唯一缺少的就是導火索,而巴爾幹那些破事又浮上水面。奧匈帝國的王儲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與俄羅斯之前的火藥桶首先被點燃,於是德國跟進,法國、英國也迅速跟進,一戰開打,死亡2500萬人口。一戰前,歐洲王室長期保持通婚狀態,關係處的是相當融洽,你來我往絡繹不絕,戰爭之後,國際關係、貴族血緣都被打的灰飛煙滅。一戰作為一門培訓課程,最大的成就就是培訓出了希特勒堅定、果敢的領袖氣質。假如誰能預知一戰的後果,那當時的參戰國沒有一個會參與。

對於英國而言,一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不能,因為會打破均勢。二戰之後能不能滅德國?答:可以,但還是不能,還是為了政治均勢。1919年凡爾賽合約簽署,法國還是不懂政治均勢,為二戰埋下了伏筆。有一個決心立馬吳山第一峰的青年看到了這一點,他的名字叫列寧。

放在最後的導讀:看完這篇文章,然後再去看從神聖羅馬帝國到衰落那篇文章,其實寫的是政治家廢寢忘食設計的歐洲均勢政治被一個叫俾斯麥的毛頭小夥子打破。


知識精英靠高喊理想口號吸引並忽悠中下層為理想賣命,這時候知識精英們只能按照高喊的理想口號制定戰略,不按照以前制定的戰略走中下層都會起來鬧事,現實者只要得到認可的好處就不造反,理想主義者一旦發現理想徹底破滅可是要起來革命的,國民黨失敗根源不是高層能力差,而是沒法靠理想吸引並忽悠無數中下層為認同的理想賣命,共黨的社會主義當時吸引並忽悠到一大批中下層骨幹,沒有這些中下層骨幹共黨的戰略和戰術根本沒法實施,


毛概不是已經對後來的農民起義成功的原因總結的很清楚了嗎?


建議看一下樑文道一千零一夜裡面介紹的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算是一個視角吧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對這一問題有著明確的回答。本人才疏學淺,只有考研水平,粗略答上兩句。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看了前面回答,有人認為精英階層先有了精神層面的意識和覺醒,身體力行,最後創造歷史書寫歷史。 抱著這種觀念的童鞋,你們的思想很危險,與我黨不符啊!

以上世紀我國革命舉例,革命有著這麼一個因果關係:滿清在前、北洋在後,喪權辱國,民不聊生,日子都過不下去了,所以需要變革,需要創造出一個新中國。你看,是人民需要革命,然後革命黨應需求而生,不是一群知識分子說「我們要革命」,然後說服人民和他們一起干——革命孕育在人民中。

那麼精英階層在歷史變革中處在什麼位置呢? 精英階層可以引導歷史的方向,注意,是引導而不是書寫、改寫等動詞。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就算當年沒有GCD也一定還會有XX黨,沒有毛太祖也會有X太祖。

因此,總結一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精英階層引導歷史。

這樣答案就很清晰了,歷史的發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歷史朝什麼方向發展、發展的結果是什麼,由人民群眾決定,這是必然性,用成語概括就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而具體的發展過程,其中的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則具備很大的偶然性,在這樣的偶然性中,知識分子、精英階層才扮演著重要角色。

以上。。。


唯物主義史官認為,人民群眾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沒有毛澤東還會有其他的人


還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當我們站在歷史人物的角度度量,自然會得出是某些人創造了歷史。往往他只是某一群人關注的故事的主角,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事情罷了。但是恰巧歷史欽點了他。換一個角度,你也許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就如同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一樣,歷史的發展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但可以使其加速或變緩。


馬哲表示在座的都是渣渣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主要看歷史的選擇。


精英失敗危及世界未來

英國《金融時報》 馬丁?沃爾夫

歐洲人將在2014年紀念一戰爆發100周年。一戰開啟了持續三十年之久的殘暴和愚蠢,摧毀了20世紀初歐洲文明取得的大部分成就。最後,正如邱吉爾(Churchill)在1940年6月所預言的那樣,「新世界以其全部力量和能力」,不得不挺身而出,「拯救並解放舊世界」。

歐洲的政治、經濟和學術精英的失敗,帶來了這場1914年至1945年間降臨到歐洲民眾頭上的大災難。他們的無知和偏見使災難得以發生:錯誤的思想和邪惡的價值觀大行其道。其中包括早已過時的觀點,即帝國是偉大和有利可圖的,戰爭是光榮和可控的。當時的局面就好像大國領導人都被一種集體自殺的意志所控制。

複雜的社會依賴精英去運行,這種運行即使不正確,至少也不能錯得太離譜。當精英們失敗時,政治秩序就可能崩潰,一戰後的戰敗國就是如此。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地利帝國被摧毀,軟弱無力的繼承者很快就被獨裁者所取代。一戰還摧毀了19世紀經濟的兩大基礎:自由貿易和金本位制。恢復這些基礎的努力導致了更多的精英失敗(這一次除了歐洲精英外,還包括美國的精英)。「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在很大程度上為二戰創造了政治條件。之後則是冷戰——民主國家與脫胎於一戰的專制國家之間的衝突。

精英失敗造成的可怕後果並不令人意外。精英與民眾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前者擁有權力和財產等特權;後者則獲得安全——在現代社會,還有一定程度的富足。如果精英們失敗了,他們就有可能被取代。取代失敗的經濟、政治和學術精英的過程永遠充滿風險。但在民主體制下,至少更換政治精英的程序是迅速和乾淨的。在專制體制下,這種過程往往緩慢,而且幾乎總是伴隨著流血衝突。

這並非只是歷史。當今社會仍是如此。如果要以當今世界為背景,尋找一戰的直接教訓,我們在當今歐洲找不到,但在中東、印巴邊境以及崛起的中國與鄰國的緊張關係中可以看到。這些地方都存在發生致命誤判的可能性,儘管幸運的是,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遠不如100年前那麼有市場。今天的世界大國都認同這樣一種觀念,即和平比戰爭的虛幻收益更有利於繁榮。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西方不會再遭遇精英失敗。相反,西方正在經歷精英失敗,只是這些失敗屬於對和平管理不當,而不是引發戰爭的失敗。

這裡有三個顯而易見的失敗。

首先,經濟、金融、學術和政治精英大多誤解了輕率的金融自由化帶來的後果。他們錯誤地以為金融市場具有自穩定功能,因而允許甚至鼓勵大舉押注債務擴張(對金融業來說,這種押注是有利可圖的)。負責政策制定的精英們未能把握這其中的激勵機制,最重要的是未能把握系統性崩潰的風險。系統性崩潰的災難性後果體現在幾個方面:經濟崩潰、失業率飆升以及公共債務出現爆炸性增長。負責政策制定的精英們因未能阻止災難發生而遭受質疑,金融精英們因需要接受紓困而遭受質疑;政治精英們因願意撥款紓困而遭受質疑;學術精英(經濟學家)因未能預測危機來臨、也未能在危機爆發後形成應對共識而遭受質疑。紓困是必要的,但人們正確地認為,當權者犧牲了納稅人的利益來紓困有錯的一方。

其次,過去30年期間出現了一個全球化的經濟和金融精英階層。這些人在自己與母國的關係上越來越超然。在此過程中,凝聚民主國家的紐帶——公民意識——被削弱了。經濟增長成果的分配範圍狹窄,加劇了上述趨勢。因此,當今社會日益趨向一種富豪統治體制。民主國家必須建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因此一定程度的富豪統治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永遠是一個程度的問題。如果廣大民眾認為,經濟精英們表現平庸卻能獲得豐厚回報,而且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在出現問題時還希望獲得紓困,那麼社會的紐帶就會斷裂。我們可能正處於這種長期衰落的開端。

第三,締造歐元意味著,歐洲人讓自己的事業超越務實的範疇,進入關乎人們切身利益的領域:自己的貨幣的命運。在歐洲人當中,沒有什麼事情比圍繞他們的貨幣如何被管理(或不當管理)更容易引起摩擦了。很可能無可避免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大量尚未解決的問題。遭受危機衝擊的經濟體的經濟困難是顯而易見的:嚴重衰退、極高的失業率、大規模外向移民和巨額債務負擔。這都是眾所周知的。然而人們關注最少的是歐元區的制度性紊亂。在歐元區內部,權力集中於債權國政府(主要是德國)和三個未經選舉產生的官僚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歐洲央行(ECB)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遭受危機打擊的國家的民眾對這些機構沒有任何影響力。對這些民眾負責的國內政治人物也沒有權力。這種權責分離破壞了民主治理的核心理念。歐元區危機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體制上的。

這些失敗雖然與1914年的愚蠢行為沒有可比性,但它們都很嚴重,足以導致人們對精英產生懷疑。結果是西方各國滋生憤怒的民粹主義——主要是右翼的仇外民粹主義。右翼民粹主義者的特徵是他們會砸爛一切。如果精英們繼續失敗,我們接下來就會看到憤怒的民粹主義者的興起。精英們需要做得更好,否則憤怒情緒可能會吞噬我們所有人。

譯者/鄒策

以上原文來源FT中文網,侵權刪。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經濟學 | 知識精英 | 經濟史 | 計量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