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的時點,Quant 行業在國內的現狀以及前景?

國內現在的量化交易,以及程序化交易做的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最好細緻闡述下。比如哪個公司,哪個部門,分別研究的是什麼。另外,在中國從事quant是這兩年好的選擇嗎?要是有在華爾街工作的quant,還想問一下這個工作在華爾街的前景如何。


比較好的公司:千象、明汯、富善、黑翼、博普、金鍀、青騅等,很多是美國有工作經驗回來開的公司。

一般這些公司的架構都類似,比如有投委會之類的,有的公司會分股票部、期貨部、債券部,有的是很多獨立的交易小組自負盈虧,一般後者會好一些。

有時候真正在美國大的量化對沖基金如DE Shaw、Two Sigma、Citadel做量化投資的回來開公司的並不是很多,很多是在這些基金裡面做IT,或者高盛、摩根裡面做中後台然後回國開公司的。還有一些做高頻一般是自營。

國內量化最大的100億出頭,然後有很多40-50億的已經算很厲害了,但是跟美國的量化巨頭動輒200-300億美金比起來還差的遠,而且人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錢。所以美國大的對沖基金做量化收入可以遠遠比國內高。

或許未來十年中國也可以湧現出規模1000-2000億人民幣的量化基金,如果業績好的話,老闆和員工的錢也會投資自己的基金,或許未來15-20年國內量化基金會蓬勃發展。證監會副主席說中國期貨市場保證金只佔GDP的1%不到,發展潛力巨大;美國是70%,但我懷疑他這個數字有誤。

總之,量化這個領域中美差異還非常大,所以現在薪資待遇差距也大。這不像互聯網,中美差異很小,移動互聯網或許中國更強,因此互聯網薪資會比較高。但從工作強度來說,互聯網遠超量化。畢竟一個互聯網產品推出來,或者是一個手游推出來,抄襲者很多,自己也需要不斷更新;但量化的策略基本是很保密的,別人看到資金曲線很難知道策略,因此調整並不頻繁,導致量化的工作會比互聯網輕鬆得多。很多人說這幾年互聯網收入高,但沒看到人家加班加點,生活、工作平衡的角度遠不如量化。我去美國度蜜月半個月,啥都不用做,也不需要別人接管我的工作,一切全自動運行,凈值連創新高,互聯網的工作可能嗎?經常半夜還要on call......

量化的收入很容易估算的,比如一個人管理資金1億,大概收入就是40-60萬,如果是10億就是500萬左右,大概如此。美國大基金300億美金規模,或許80個量化,平均一個人3、5億美金,因此他們收入可以很高,100-200萬美金沒問題。中國一個50億規模的量化公司有40-50人,量化或許有20人,平均到每個人的錢不多,而且很多是研究員,收入就更低。


國內監管對量化所常用的手段並不是那麼支持。在市場最波動的時候(其實也就是最賺錢的時候),有著巨大的監管風險。

比如股災的時候,監管打電話讓券商別賣,那麼你對沖基金的衍生品對沖頭寸也很容易被凍結。那你量化還搞個P啊?

說到底,量化對基礎設施的要求極高(DMA,no trading disruption, IT system, etc.),而這些方面國內還是很落後。

從道理上說,其實跟NBA球員隨便接天價球鞋贊助合同,而CBA選手必須穿李寧一樣。


量化交易在國內目前還是起步階段,很多投資者不了解。所以機會還是很多。發展前景也不錯。我就在BotVS 學習量化。做個業餘寬客,自己掙錢自己花,挺好的。


推薦閱讀:

國內有哪些比較好的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 ?
國內券商投行「民工」有哪些出路?
遇見有錢人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都紛紛採用貨幣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可為什麼如今貨幣越寬鬆通縮越嚴重?
國內銀行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推廣信用卡業務?

TAG:寬客Quant | 金融 | 金融數學 | 金融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