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本歷史上大多是將軍統治的,天皇卻能一直存在?


要看什麼時候的天皇,如果說虛權,那真正的天皇虛權時期只有德川三百年。

說大多數時候都是的人,其實是把最後兩個幕府的印象加到整個日本歷史了,其實足利幕府的時候,公家還是有政治勢力的,更不要提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有過短暫的天皇完全掌握實權的時段。至少在安土桃山之前天皇以及皇室都有其實際政治的角色,而絕非一個簡單的傀儡。

只能說,日本長期存在二元政治,從平安末期開始,整體上實權是偏向於武家的。到了德川時代,公武兩家中,武家的實際政治權威被大大放大了,導致公家,也就是天皇、皇室和公卿成為虛權的一端。

但如果從形式政治角度看,幕府,哪怕是德川依然是需要從天皇和公卿那裡獲得政治授權的,做個不恰當的比喻,今天的TG依然需要一個憲法。天皇和公卿雖然沒有實權,但卻擁有法權。歷史上有些人想要改變這一點,最明確的是平將門,要做新天皇,其他包括足利義滿,陰謀論中的織田信長,實際進展最大的德川家族,都沒能把這點挑明,日本的法理元首必須是神聖家族的後代,這一點始終是日本政治中維持基本結構的一點。

所以豐臣氏需要入姓藤原氏才能任關白,而德川因為遠祖為源氏才能開幕,而歷史上所有關白、將軍,理論上都是天皇或其他神話家族的後裔。所以,這個社會認知非常頑固,哪怕你拳頭大到天下無敵也很難扭轉,所以權力從法理上來自天皇(神裔),這種共識一旦生成,也就無從改變了(這一點很像現代國家無論獨裁還是民主,都要搞一個憲法,而對於君主主義的國家而言,憲法說到底首先是皇位繼承法)。

這件事情的本質其實是世官制度。這和中國先秦是一樣的,其實在中國,世官,也就是官位與家族掛鉤,職官制度(人-家族與官位脫鉤)和世官制度的衝突在中國也是長期存在的,一直到明代才大致消失。只是對日本而言,只有到了德川的公家諸法度,以天皇法權為中心的世官因為天皇失去法理上的授官權(只保留在公卿之內,而後者也隨之固定化,失去了作為官員的基本屬性,但實際上平安時代官制始終都存在,幕府所授官職實際上是軍職,法理上包含在前者之內),完全轉移成幕府為中心的世官結構。所以,如果說天皇虛權的話,只有德川時代才算得上。

但另一方面,日本從大和朝廷創立開始,就是個世官制的政治結構,一直到明治政府才有所扭轉,即使平安時代,朝廷也是由很多家族(他們基本上是天皇后裔下降臣籍後形成的,或者由同屬神裔的家族演變而來)把持朝政的,比如有名的藤原家族,天皇實質上沒有絕對權威(以中國而言,真正的極端君權也要到明代才出現)。而第一個源氏幕府,其實只是這種態勢的延續,其變革意義在於它真正塑造出了「武家」這樣一個階層集團。但說到底,武家同樣貫徹世官制度,是將人身與官職相掛鉤的,職官制度在日本歷史上直到明治時期才隨著現代化改革而出現,而今天的日本政治還是能看到世官制度的影子。

最後,實際上德川的方案也沒有真正解決公武關係問題,武家歷史雖然延續了一千年,但是制度,哪怕是虛置的制度最終也會侵奪現實。德川從第一代開始,就試圖為將軍賦予新的神性地位(脫離原來的神性家族體系),使之能夠和天皇平齊,以使其能發布真正的律令而非法度的改革努力,但最終是失敗的。德川三百年始終在處理,但未能解決的就是強藩問題,而且以這個問題為中心,可以說德川對於日本的治理是一種有限治理,在很多問題上,比如稅賦、徵兵等等,不是沒有幕臣想去改革,但往往歸於失敗,這其實就與政治傳統中,將軍權力的法理極限有關。對比平安和德川,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其實日本全國的基本政治架構還是在律令制時代形成的,此後沒有根本改變,像中國元明清以宋為界,和中古之間,隋唐和上古之間那種翻天覆地的體制變革,在日本歷史直到明治才算髮生過一回。

說到底,最終強藩讓公武問題又一次發酵,最終成為推翻德川政權的合法性來源。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傳統,有時候看似極其遙遠,已經被盡量規避的傳統只要還有 一口氣在,就會發生很戲劇化的作用。所以,歷史是複雜的,哪怕是日本這個因為武士存在,而往往被我們臉譜化,簡單化的國家的歷史,也又超乎我們想像的一面。


天皇是世俗權威和宗教象徵的結合體。從大約公元9世紀開始,天皇的世俗權威開始衰落,到鎌倉時代的承久之亂後基本淪為幕府的附屬,再到室町時代完全成為擺設。但是天皇的宗教意義在這一過程中,非但沒有弱化,甚至變的更為重要了。天皇成為了權力的來源,任何一個掌權者,若要保證自己權力的正當性,就必須要確保自己與天皇之間的關係:攝關要維持自己的外戚地位,上皇則要確保自己血統的男嗣成為天皇——因為天皇是神的兒子,這種身份賦予了權力以正當性。

而且,異姓革命思想沒有在日本傳播開來,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提法,在古代日本人看來是無法想像的


日本在戰國時代之前,一直是以天皇為中心的氏族社會。公卿(文官),武士(武官)等貴族基本上都是天皇的一族。那時候史書上常見的姓氏如橘,源,平,追到根源都是某個天皇的兒子,因為兄弟太多所以封個地分出去的支系。天皇就是這些貴族們的正宗,本家。在那個貴族支配的年代,大家也以擁有天皇血統為榮,也是自己支配權力的根本。

幕府將軍起源自鎌倉幕府的源賴朝。幕府的成立(或是說武士的抬頭,這要提早到平清盛掌權的時代)是武士和公卿爭奪政治權力的結果。原本政治權力只有公卿能夠參與,武士只是公卿的打手。源賴朝成立幕府的背景就是想遠離公卿影響力大的京都,而在鎌倉(自己的大本營)設立有武士掌權的政府,把公卿架空。對於全日本貴族的共同中心/老本家的天皇當然不敢碰,碰了大概立刻全日本的武士會立刻和幕府翻臉,把他剛成立的政權推翻吧……。

這裡補充一點,雖然日本的大化革新之後學習了很多中國的政治制度,但是到明治維新之前都沒有成立像中國一樣的高度中央集權政府,骨子裡還是封建制的社會(這裡的封建制和現代中國講的封建的意義不同,是像中古歐洲那樣的領主封建制)。幕府和各地的領主武士不是中央集權式的君臣關係,而像大領主與小領主的關係。各地領主擁有自己的武力,將軍自己的武力只限於直轄領招來的軍隊。

在鎌倉幕府垮台,日本進入南北朝時代,南朝北朝各擁天皇混戰了幾十年後,天皇的光環褪色很多。結束南北朝分裂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大權在握,內外權威直逼天皇。他對外接受明朝的冊封稱日本國王,對內使用只有天皇能用的紋樣,行使原本只有天皇能做的法事,雖然後世沒有直接的證據留下來,但看來義滿是很有取天皇而代之的意思(他死後朝廷還送上太上天皇的名號)。不過成為第四代將軍的他兒子跟他不和,在他死後把他訂下的種種規矩全廢了,天皇還是天皇。

在室町幕府末期,幕府衰敗而天下群雄並起,日本進入戰國時代。這時將軍和天皇家都因為收不到稅而過的很慘,京都的公卿們過的更是三餐不繼。戰國時代的一個特色是下克上,槍桿子出政權,各地的新興大名(領主)都不是什麽名門出身(到戰國後期,真正源平出身的大名大概只剩下島津,北條,佐竹這幾家)。雖然他們在全國各地割讓混戰,也不管天皇死活,但成名之後還是必須幫自己捏造個族譜(比如說織田信長號稱平氏出身,德川家康號稱源氏出身),來幫自己做一個掌權的大義名分。雖然這些新興大名早就沒把天皇放在眼裡(或者說,根本不清楚天皇有多偉大),但是天皇的血統還是社會上受人尊崇的地位象徵,也還是統治領地的正當名義。

真正把天皇家扶回萬人尊崇地位的,是豐臣秀吉。由於秀吉是貧民出身,而且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完全沒有捏造族譜的餘地,他沒辦法設立幕府(因為幕府按規矩是只有源氏能開)。再者,由於他貧賤的出身,即使在他掌握天下之後,也還是有很多人面從腹背,心中看不起他。秀吉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抬出大家遺忘多年的天皇,以提高天皇權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地位。他不開幕府而走平安時代的舊制,由天皇賜姓豐臣就任關白,走出自己的路子。

秀吉死後天下由德川家康統一,成立江戶幕府。雖然家康和秀吉不同,並不禮遇天皇朝廷(而且干涉朝廷內部事務),但秀吉一代苦心重塑的天皇地位已經深入人心,德川代代的將軍也不能怠慢。到江戶末期,反幕府的大名/浪人以尊王(天皇)攘夷之名為倒幕的大義,維新成功之後成立明治政府,讓天皇回到1000年前的地位。但也因為明治政府廢除階級制度,統治階層和天皇的血緣關係斷絕,天皇轉向為更宗教性的存在。不過這是別話,在此不提了。


因為天皇是神 是天照大神的後代


日本天皇特殊啊,他是」無姓「的,所以他的祖宗是不可考的,祇能上溯到神話。若考究日本歷史,神的後裔也不止天皇一家,好多都是,但這些神的後代,後來都有姓了,姓就是他們的官職。早期的日本貴族,物部氏,大伴氏,都是以官職為姓,天皇無姓,反映了不太光彩的幾點:天皇這個家族的血統,在沒有史的時代是紛亂的。早先的天皇,未必是一個人,更可能是幾個人。

根據日本的記載,早年的天皇壽數特長,往往統治七八十年至於百餘年,不合常理。大致這些天皇,本來是好幾個人公用了一個人的名字--------這種傳統,在日本流傳下來,就是把人名充作家名,歌舞伎的名家,比如市川海老藏,市川團十郎,最初本來是江戶時代演員的藝名,因爲演的好,便成爲後代公用的名號,現在是第十一帶市川海老藏,十二代的團十郎,真名反而湮沒無人知道。除了歌舞伎,商人也有這種叫法。早年的天皇,大概也是這樣幾人公用一個名號的。

期間有個神功皇后,以皇后的名號在位七十年,這位神功皇后的後代天皇,是父親死了一年多以後才出生-----古代史書(傳説)以迷信愚人,聲稱神功皇后忙於國事,祈求神讓自己的孩子晚出世,也就瞞過去了,以此來看,神功皇后那裏,天皇絕對是換過了。神功皇后這個人,也很難說壽長九十,之後好幾代,都是堪比烏龜的壽命,多半是當時貴族們弄的把戲。

所以早期的天皇,古墳時代那些長命百歲的老烏龜,實則血統紛亂不可靠。後來的短命天皇,血統才有點可信度。


首先要弄明白日本古代的權力構成。

最初的天皇,本質上只是「大和」地區,也就是關西的統領。公元3世紀開始,大和王權逐漸向全日本擴張。但日本古代交通很不發達,加之日本地形狹長,山地也多,很容易形成封閉領國,這就使得日本的封建社會是一種拼圖狀,一直到明治維新中後期才徹底解決。所以擴張的時候,大和王權主要是靠了皇族外放成員(後來形成了各家族)與各地區大家族融合來完成。

日本古代經常能看到這種場景:要征服(或穩住)一個新的地區,皇族就會有一個成員脫離皇族為臣,然後率軍出征,之後就留在當地了。比如平清盛的祖先平高望,最早就是高望王,脫離皇族身份以後前往上總國(千葉縣中部)當官,然後與當地的豪族聯姻,逐漸形成了坂東平氏。

外派多了,地方政權逐漸強大起來,風頭自然會蓋過京都。所以從1179年平清盛囚禁後白河法皇開始,關西一帶就再也沒有出過大勢力,相反,越是邊境地帶,越容易憑藉著對外貿易而強大起來,形成足以顛覆中央的力量。平清盛靠著日宋貿易起家,源賴朝靠著東國武士團的辛勤起家,雙方各自形成了隊伍。

那為什麼不廢掉天皇呢?個人認為還是投入產出比太低。

在鎌倉幕府(1192-1333)初期,天皇並不完全是個擺設,各地民政依然捏在公家手中,所以幕府即便幹掉了天皇,也要重新建立一個完全一樣的機構管理民政。而且同時,為了統治原有的武士團體,還要再設立一個機構專門管理武士。由於武士基礎並不在京都,而在關東,這麼一來,幕府就需要同時運轉兩套班子,以鎌倉時代的技術條件太費勁。

總體而言,鎌倉時代的動員能力非常差,因此當整個國家開足馬力應對13世紀蒙古入侵之後,沒過幾十年就只能靠著盤剝底層武士來維持運轉,於是鎌倉幕府在二號家族——足利家的反戈一擊之下土崩瓦解。

1336年開始,由於日本在政治上分成了南北朝,足利家的首腦足利尊氏(1301-1358)不得不在京都與鎌倉同時運轉兩套班子,一邊應對南朝勢力,一邊管理關東足利家的龍興之地。南北朝時代於1392年結束之後,這種制度在一段時間內達成了穩態,足利家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也基本架空了天皇,個人認為,如果這個時點能夠持續一百年左右,天皇真的有可能被足利家所取代。

但問題在於,足利家在京都與鎌倉的兩套班子很快起了矛盾,東西矛盾劇烈非常,加之繼任的幾位將軍辦事太急,激起了混亂的戰國時代(1467-1603)。

1603年,德川家康(1542-1616)在關原之戰中取勝,開闢了江戶幕府,由於戰國時代關西一帶幾乎完全被摧毀掉,所以這一時期的公家最為虛弱。但在當時,德川家康的主要敵人並不是公家,而是豐臣家,於是他的首要目標就是將豐臣家納入自己的體系或者乾脆瓦解。

但兩邊最終還是交了戰,1615年大坂夏之戰結束之後,德川家康終於戰勝了豐臣家,一統天下。

那為什麼這時候不廢天皇呢?其實與豐臣家有關。

豐臣秀吉由於非高級武士出身,無法開闢幕府,只得加入公家體系,成為關白。但在德川家看來,正是這一舉動使得豐臣家沾染了京都公家的脂粉之氣,喪失了武家的質樸風範;更遠一點的足利家也是因為長期在京都生活而導致動亂。而且如果要顛覆天皇取而代之,為了穩定京都,勢必又要開兩個幕府,這樣又會導致足利家的問題,重新回到戰國時代。

所以德川家康的想法很簡單:留下天皇,但剝奪除皇家祭祀之外的一切權力。

整個江戶時代,日本人只知將軍,不知天皇。甚至1853年黑船來航時期,美國海軍將領佩里先後來了兩次,居然也只聽過將軍,卻根本不知道還有天皇。

天皇都這麼沒能力了,廢了他又有什麼好處呢?


本拉登也是一樣


如圖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第一大天狗後白河,木曾義仲殺進京都就跟源義經,等源賴朝要討伐義經就宣布義經為朝敵,前後短短六天,《平家物語》里說「朝三暮四,世上不安,實在可悲!」當然世間可悲皇室不可悲,靠抱大腿一直延續到現在。總之就是誰拳頭大就承認誰,站錯隊不要緊沉船之前馬上跑,要不就兩頭下注(南北朝),南朝的悲劇了北朝的還在,最後明治天皇一句話南朝又恢復正統了。

當然有時候也要靠點運氣,歷史上足利義滿和織田信長都被認為有取代天皇的野心和實力,但是都在最關鍵的時候意外悲劇。


日本天皇的傳承絕對是一個奇蹟,因為他們基本都是近親結婚。

天皇失去政權是在平安時代末期,由平清盛開始。武士階層作為國家力量的掌握者,實際控制了土地及附屬地上的民,從此開始源平兩氏交替控制政權,源氏是為清和源氏,平氏是為桓武平氏,兩氏都是前代天皇的後代,降下臣籍成為武士的,可以說,他們在地方的高貴地位也有部分來源於自己是天皇血胤,而且當時社會的政治軍事力量不僅有武士,其他五山僧兵、藤原氏領地的侍,也是不可輕侮的勢力,這些也對武士形成一定的制約。而且當失去實力後,歷代天皇們也能夠務虛,不過多干涉武士們的支配,大家就把他當玉皇大帝一樣敬著就好了,反正平時也看不見,也就是改個元什麼的,還能聽聽風。所以也不必廢天皇,如果那麼做了,自己的家臣團首先就有可能崩潰。

當然,也有一些不為時代束縛的人物出現,比如自稱新皇的平將門,有可能廢天皇的織田信長,蝦夷共和國的榎本武揚,基本上沒有敢否認天皇存在的武士了。


先預設一個現在很流行的觀點:

最高帝王其實一直是底層百姓的代理人.

朝臣是真正的統治階級,在歷史上以諸侯,官僚,門閥,軍閥,朋黨,士大夫等等各種面目出現.

朝臣從來不是皇帝的下屬,他們和皇帝其實是對立關係.他們做出侍奉皇帝的姿態來討好百姓,維護統治地位.

皇帝的力量來源就是底層民眾.

在中國,統治集團的力量來源於制度保護下的經濟規則和徵兵規則,而這些規則都需要民眾來配合才有效, 所以,皇帝作為底層人民的代言人,對這些規則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並利用這種影響力和統治及團作鬥爭. 每當雙方的力量不再懸殊,鬥爭就會進入熱戰,俗稱" 某皇中興" 或者" 改朝換代"

而在日本,統治集團培養了獨立的武人集團,不需要看天皇眼色.而民眾的力量非常薄弱,他們的代言人在皇宮裡也只能當個吉祥物. 幕府為什麼要消滅一個沒有威脅的對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打仗很花錢的好伐!

紅朝甫開,名門大族拱手相賀,工商軍政盡在我手,唯缺一民眾祥瑞,需挑面色紅潤,慈眉善目,一筆好字,文采斐然之徒。自此君君臣臣,天下歸定。誰料今時不同往日,經年鏖戰已盡毀大夫體制,舉國浴火大增白丁之勢。今日大資產階級和底層代言人力量之比,已進入相搏紅線。袞袞諸公,無人知山雨欲來。

雖萬億人,烏合之眾耳。然若集智一人,即洞悉古今!況某皇熟讀資政,何其敏也,先手為強,炮打司令。無兵,無將,無卒,無法,無天,無時,無地,何以摧枯拉朽盡端朝臣?蓋力得之與民也。民,何其暴焉!

急挺者不能久立,久立者不能長硬,長硬者不能二度,此民之陋也。俟民衰皇老,走資派殘喘復出,稍事休息,即驅民以搏紅利,條割社稷,興文化,修條例。

偶有天陰,背上爪痕隱隱作痛。民意集中之威,不敢忘也。

民意可普可瀉,不可聚也。凡可托者,必廢之。故令白痴炒飯,招搖過市。


天皇並非皇帝,更加類似於周天子。

西周時期周天子也曾經有實權,然而到了春秋就只能作為旗幟存在,到了戰國就徹底被遺忘了。

日本也是一樣,大化革新之後天皇也曾經掌握實權,後來權力逐漸旁落到公卿手中,隨著公卿階層的腐化墮落,武士階層又取而代之。相信如果沒有外界介入,自由發展下去,日本天皇也會被人取代的。只是還沒發展到那一步就被打斷了。

武士階級最早就是天皇的兒子們。天皇的兒子太多,特別是庶子又不能封爵,也不好看著他們餓死。於是就降為臣格,讓他們充當打手。這樣,武士階級就誕生了。


我姑且把樓主這種問題成為「望文生義」吧:看到「天皇」,就想當然地把中國式的「皇帝」代入了。《漢書 霍光傳》里有一段:上問:「大將軍安在?」…光入,免冠頓首謝。…上曰:「將軍冠,將軍無罪。」設想一位鎌倉幕府時代的普通讀者,讀《漢書》到這一段的時候,也可能會像樓主一樣,產生疑問:「將軍」怎麼可能在「皇帝」面前又是跪又是磕頭的?所以關鍵在於日本人是怎麼想的。

Tenno只是平安時期以前,日本政治體制安排中的那個最高點。平安後期隨著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動,Tenno逐漸架空,成了純宗教性的角色,實際的權力運作中Tenno是無從置喙的。所以在源平決戰後源氏組建了一個全新的權力運作結構,為了區別於從前的政治體制,採用了「Shōgun」這一頭銜。就像嬴政征服六國後,以前的最高職務是「王」,為了以示區別,他採用了「皇帝」這個稱呼。

當然,頭銜也是有歷史源流的。「征夷大將軍」的名稱來自前朝,「皇帝」也是來自於三「皇」五「帝」的歷史傳說。

相似的再比如西歐歷史,「教皇」也是「皇」,而且權勢很大,但在各國的實際權力結構中,他不是一個事實上的職務,僅是一個宗教上的領袖。所以無論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還是拿破崙皇帝,都無須在生理上幹掉「教皇」。

總結起來就是,無論「教皇」、「天皇」、「大將軍」,僅是翻譯進來時的問題,具體要看他們的社會結構、權力架構、心理狀態如何,切不可因為這些名詞就把「中國歷史」代入了「外國歷史」。


這個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日本之所以一直以來都保有天皇。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自從大和民族的天皇鞏固日本列島的政權之後,從來就沒有被大和民族以外的民族顛覆過政權。

反觀中國,權力中心裸露在河南中原,四周都有可能遭受入侵,夏,商,周的統治階級都不是同一個民族。

想想蒙古人入侵中國後難道還會讓中國人繼續當皇帝?肯定是自己來。如果阿伊努打敗了大和民族,那麼估計作為統治階級的阿伊努人就讓自己人去當天皇吧。


補充一些吧

從有信史的部分來說,推古天皇時期的歷史記載中可以解讀出,當時的日本政權,神權、軍權(暴力維護的政權)是相對分離的,而有權力施行神權的物部氏被擁有蘇我氏借佛教神道的爭奪給干到以後,又通過推古(蘇我馬子的外甥女)實現了政教合一。因此在這一階段之前可以看做是部落聯盟祭祀,每個部落通過實力的增強來通過神權獲得政權的合法性的天皇職位被蘇我氏(聖德太子亦是蘇我氏)通過引入佛教,和原先的神道教結合,從而神話這一職位,作為「天照大御神」的唯一合法繼承人。但天皇這時候的作用更多的是用血緣傳承神權。

逐漸天皇家族又和蘇我氏之間神權和世俗權力產生了執政的矛盾;而同時作為可耕作土地貧瘠地區,糧食產量的不穩定使得地方勢力的異常強大,也就出現了中臣鐮足這樣的崛起勢力;天皇家族尋找到了新的非血緣盟友來建立新制度,也就是大化革新。

之後的歷史無非是神權和政權(軍權)的交織戰鬥,藤原氏也逐漸侵染了皇室血統,直到道長時期達到巔峰,之後藤原氏的攝關政權就盛極而衰,後三條白河父子倆的院政應該是開了神權借用武人(也就是軍權)與藤原氏爭奪政權的先河,之後白河的28年院政,保元之亂使得武人上台,著名的平家物語主人公平清盛就附會是白河的子嗣說法,也是為武人爭奪政權提供血緣背景。

源平合戰是個大題目,結果是源賴朝倚靠關東武士建立鎌倉幕府,而源賴朝的想法也應該是當時人的想法,認為朝廷以官位作為神職賜予能夠執政的將軍來行使政權。從內因,日本是封建國家,也就是大領主小領主的循環,武人自然通過暴力獲得了財政收入而躍上政治舞台是門閥政治(藤原氏)結束的必然。

先不提北條執政,皇子將軍及源氏嫡流的傳承,拋開天皇的名稱,可以想見,所謂的日本上古時代,天皇這個稱號應該是一個神權稱號,也就是大祭司,無論是攝關還是幕府,都是在所謂律令制的外表下的門閥到軍事政權更替,而日本的律令制,依我的解讀,其實是一種神職,這也是解釋為什麼天皇退位後反而能夠行使院政的原因(我自己給找的原因):大祭司不可掌握政權,這在古代日本人心中可能是理所當然,而並非是今時今日日本各類物語各種多拉馬映畫的對天皇的解讀。

真正天皇掌握政權軍隊,可能要算是後醍醐的建武新政了,但由於日本國土資源的狹小和稀少,他還是不可能處理好各類領主的資源分配,因此武人倚靠暴力制定秩序再次成為主流。說白了,就是張角弄了個黃天當立,但是手裡沒地沒錢,下面的兄弟不服啊,所以才會三國演義,軍人上台割據。(就是舉個例子)

室町幕府說穿了就是個大雜燴,足利家一代目腦殘封 弟弟扶上來打死,兒子分東西兩塊,三代目武力強橫,但滿腦子強行要糅合神權政權軍權為一體,個人覺得如果義滿可稱之為日本凱撒,那室町幕府缺的就是一個奧古斯都。

四代目被殺,應仁之亂,下克上,接下來就是戰國史了,天皇則由於南北朝及足利家的打壓漸漸淪為宗教象徵物,這也符合領主封建制的歷史車輪走向,其中出現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也就是羅馬圖密善,哈德良,而德川家康可以說是一個集大成的人物,當然活得長也算是個外掛型的人物,二代秀忠三代家光也看透了日本島國資源貧乏,生存困難的關鍵點,而通過修訂武士諸法度,對諸侯施加參覲交代,壟斷對外貿易,壓制天主教及鎖國來儘可能地使絕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將軍手中,使廣大的普通民眾,一般武士階級活在較為清苦和停滯的社會當中,才能最有利於幕府的一元統治。

說回天皇本身,由於貧民天下人豐臣秀吉的存在,因此世間也有了對天皇家的重新認識——而這之前,由於應仁之亂對近畿地區的征戰,天皇家的經濟十分窘迫(后土御門死後沒錢落葬,後奈良、正親町都是借錢即位),天皇甚至要靠賣字畫為生,值得注意的是,同時記載天皇經常為災禍祈禱,可見天皇的正職之一還是祭祀——「天皇家是比關白太閣秀吉更為崇高的存在,秀吉可能是天皇的遺腹子」等等,這些可能是恢復天皇在戰國末期安土桃山至江戶幕府時期普通武士和民眾中地位的根本原因,說白話就是拳頭最大的上面居然還有個神爸爸,那咱們還都得拜拜這尊神爸爸。

但好景不長,幕府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嚴格規定「一、天子諸芸能ノ事、第一御學問也」,也就是你只能讀讀書,拜拜神,其他事別干,也不讓你干。天皇就又回到原始職能上來了。至於幕末尊皇攘夷,大政奉還,那其實也不過是新興階級通過薩長藩對新天皇這個象徵的要求罷了,只是沒想到明治和昭和都能夠各自用手段通過軍權逐漸恢復皇權對神權政權的統一。當然侵華、二戰、戰敗,做煙斗爸爸的乖兒子,這都是耳熟能詳的當代史了。

綜合來看,天皇原本就是相當於歐洲教皇這樣的角色,從原始部落公推的祭祀,漸漸轉變為大家族血統繼承的大祭司,其間也有通過退位院政,扶持武人冀望能夠獲得政權,然而卻倒持太阿形成武人政治直至二戰,天皇這個角色始終是最富宗教色彩的,當然也有後醍醐這樣跟足利高氏血拚肉搏的人才,但主流仍是神道祭司的角色,因此倒幕之後行憲的順利以及二戰後迅速恢復立憲制國體都說明,天皇這一角色自有信史以來,在日本歷史上始終是行使的宗教領袖的職能,立憲後也沒有一個大群體的皇族既得利益集團,而恰恰相反,都是由發動政變的中下層武人階級獲得了政權,行憲也使得這個成分複雜的武人團體有了不在檯面上內鬥的幌子,而天皇就是撐著這面幌子的最佳人選。


說好的考試周后答 這麼久才來答真是罪過。

題主所說的將軍統治日本應該主要是說幕府統治的200多年,那我們就主要討論幕府時代為何將軍不推翻天皇的統治取而代之。

1.從文化上來說,日本的神教深入人心,在他們看來,日本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是「雲端上的人」,他更多程度上是日本這個民族的精神信仰而不是統治者,日本人從不以政績看待天皇。天皇是日本的真正精神支柱,是全民性的神道教的核心,是超脫於國內爭端的現象而不是統治者。

2.從思想上來說,日本人有三種思想根深蒂固,「武士道」思想、「恩」的思想和等級觀。

  • 「武士道」思想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忠」,就算幕府時期大家盡忠的對象時將軍,但是終極對象還是天皇,將軍是世俗權力的代理人。
  • 「恩」的思想在很多人眼裡是很難理解的,但不理解「恩」就不能理解日本人極端的死我犧牲和莫名其妙的暴怒。簡單來講就是日本人覺得「他們欠歷史的,也欠現在的,相當於一種儀式,表明自己承認得到的許多東西」,天皇則是他們最大的恩主,他們受到了最高級別的皇恩,就一定會知恩圖報。
  • 日本人的觀念是等級制構建了人與人的關係。「各安其份,各得其所」,天皇就是金字塔的最頂端,如果沒有天皇他們的等級制也會隨之動搖。剛開始對於天皇的信仰可能是一種需要,但到了最後就變成了根深蒂固的民族習慣。

3.從政治上來說,天皇存在要比推翻天皇更利於的社會安定。天皇本身是沒有多少實權的,他和世襲貴族們組成的宮廷居住在京都,與世隔絕,是參不參與政治兩可的神聖人物,他的存在不會為真正的統治者帶來威脅,再加上天皇的形象聖神不可侵犯,如果取代天皇,將天皇推下神壇,那麼日本的價值體系就會受到動搖。這種價值觀並不是可以簡單用易經中的循環理論兩句話可以改變的。

大家可能不太能明白天皇到底有多神聖,《菊與刀》中給過很有趣的例子

二戰中,日本主戰派稱自己是「為天皇而獻身」「安慰聖上憂慮」,主和派則稱天皇為「熱愛和平的陛下」「被東條欺騙」。就算戰敗日本人也不認為是天皇的錯誤,這和法國人民認為全是希特勒的錯形成很強烈的對比。

而對於中國來說,皇帝是真正有實權的人,為了權力大家當然都想取而代之啦~中國雖說也有與日本類似的「君權神授」的觀點,可是早在孔子時代都已近被打破了呢~

既然都說了這麼多那就再順便說說幕府統治結束後的天皇吧~

17世紀,德川家康成為德川幕府的第一任將軍,德川家族世襲將軍260多年,這段時間天皇和將軍同時存在,被稱作「雙重統治」。

直到1868年保皇派結束了「雙重統治」,他們打的旗號是「尊王攘夷」,這個時候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君權神授」已經無法說服人們,他們就從「忠」上面下文章,人文「忠」只應該獻給天皇,他們也做了各種努力使「盡忠」的對象變成天皇。事實上,「尊王」只是保皇派反對幕府統治的一個工具、一種思想武器。當時幕府的統治已經腐朽不堪,加上外國勢力的壓迫和有力的雄番不滿幕府,「尊王」就成了他們最好的借口。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日本天皇是雲彩上的仙鶴,不問世事,對政權沒有多大幹擾,他們是留給老百姓信奉的


日本直到20世紀初,仍處於我國春秋戰國階段,是真正的封建制,從來沒有中央集權過。


將軍是降格的皇族吖!

不說將軍了,大名都各種源氏和各種平氏!

他們貴族地位都源於天皇好嗎


第一 日本從來沒有被外族佔領過 除了1945戰敗 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容易忽略的因素

第二 天皇具有宗教意義 天皇是上帝的子孫 不管信不信 這都給後來的實權人物以巨大的壓力 你要取而代之 需要有一個完美的借口,有巨大的道德 宗教 政治風險。反觀中國,皇帝從來都是誰有實力誰當 從夏商周 上古時期就是這樣。後來的人想要當皇帝 已經有了一套可借鑒的模版 禪讓。操作起來沒有什麼風險

第三 天皇很早就沒有實權,他只具有一個象徵地位。這樣的位置搶來也沒有什麼用,當個將軍也不耽誤你坐享富貴 也可以世襲。


愚見,不是攝關權臣或者幕府將軍不想廢天皇,而是藩國大名等分散的日本地方勢力不想廢天皇。這些勢力以此來制約權臣或將軍,避免將軍成為一個類似我國皇帝的絕對權力中心,從而削弱中央集權,維護其地方分權。

因此,在分散地方勢力的維護下,天皇一直沒有被成功廢掉。

在日本封建末期,這或許也就是天皇所謂」神性「的由來和實質。


推薦閱讀:

日本歷史人物的生卒日期(一般)是否經過夏曆、西曆的換算?
為什麼德川家康不在三河開幕?
街宣右翼為什麼可以使用天皇家的紋章?
上洛失敗是一種怎樣體驗?
為何說安倍賭國運?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