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後要不要回國?

問題

本人在澳洲留學3年,馬上畢業。以前一直逃避回國還是留下的問題。每次回國,在聚會上才多少有點機會了解國內的工作環境,得到的答案都是「能留下,就千萬不要回國」所以我現在特別迷茫。

我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希望各位知乎大神給我一些建議

22歲,男,留學澳洲3年,學的會計+金融,家鄉是一個三級小城市,沒什麼家庭背景,就是我們城市當初「出國熱」,家裡覺得相對比較富裕,就讓我出國了,花了家裡大約三分之一的積蓄。在澳洲也沒讀什麼八大名校,就是一般普通的學校。

為什麼我覺得回國也不錯

1我覺得國內現在經濟形勢大好,雖然我家裡也不是做生意的,但是我發現出國這幾年,我們那個三線小城市,汽車越來越多,豪車越來越多。

2回國可以和朋友們在一起

3聽說國外留學回來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

4自己的祖國,價值觀,人生觀的比較合得來

總結,希望那些以前留學現在回國奮鬥的知乎大神,或者沒留過學,但是已經工作多年的職場前輩,給我一些你們切身的體會和經驗,我當做參考,也許我說的那些回國好是非常片面的,不要噴我,我確實社會經驗不多。

小弟叩謝


這個答案里我不談什麼霧霾,不提什麼歧視,我只給題主一個思路。

1. 先判斷自己是否有能力拿到PR,拿不到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直接回國,不要嘗試說服自己就這麼拖個兩年拖到簽證要到期自己才死心,那是心理疾病,跟自己過不去沒意思。能拿下PR,看下一條。

2. 給自己定一個期限找工作,看你在澳洲職場的競爭力有多強。比如說半年吧。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可以接受的全職工作(這裡所講的可以接受的工作,是技術相關,公司名氣,工資薪水三者居其一)。半年的時間到期,找不到工作就回國,找的到看下一條。

3. 現在你有了第一份工作了,你要給自己計劃一年的時間,兢兢業業干滿一年,這一年就老老實實當拚命三郎,不懂就問,在能完成自己日常業務的基礎上不要死扣什麼技術細節,弄清楚這家公司的買進來的是什麼,賣出去的是什麼,它提供的是什麼市場價值,都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這些都是日後在忽悠下一個面試官時需要用到的,這一點我們真的要向印度人學習。

一年到頭,拿到reference,你重複第二個步驟,選擇跳槽,再次評估自己的競爭力,不過這次你得把自己的目標定高一點,範圍定廣一點。這個時候你也可以跟國內的同行比較,看看他們現在在幹什麼,工作狀態,薪水高低。如果半年騎驢找馬還是一無所獲,那麼這時候選擇回國也不晚,在國內公司看來你並不是剛剛畢業屁都不懂的弱雞,你也是在職場混了一年的司機,與國內剛剛畢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相比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當然,如果找得到更好的下家,看下一條。

4. 現在你跳槽到了名氣更大,薪水更多,title也更加閃閃發光的新東家了。你看看新公司的組織架構,看看這個地方中層管理層有多少華人面孔,看看他們的工作狀態,他們是否日常加班等等。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五年,那就是你五年後的樣子,那是你想要的嗎?如果答案是NO,你就給自己計劃個2-3年,這幾年內你鎖定一個國內同行業的大公司,然後玩命的學習目前公司的一切東西,玩命的鍛煉自己的口語,玩命的把一個自己參與的項目吃透,吃透到閉著眼睛都能把項目圖紙和結構畫出來的地步,目標就是兩年後帶著豐富的海外同行工作經驗和項目跳回國內。如果你的答案是YES,就踏踏實實的當好自己的小螺絲釘,把自己手頭上的業務做到團隊最優,不斷的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看下一條,兩年後再見分曉。

5. 現在已經兩年過去了,你已經是老司機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你看看自己的工資,稅後還剩下多少,房子買了嗎?貸款能批下來多少?加班的情況多嗎?女盆友有了嗎?你喜歡土澳的生活方式嗎?這時候如果你的一個國內老同學,戴著勞力士開著賓士張嘴B輪閉嘴BAT跑來邀請回國跟他創業,看一下這部電影,已變成羊的你,願意丟下土澳的一切,再次變回狼,從頭開始嗎?

你的問題就是看別人的廢話看的太多,而自己去踏踏實實做的太少,而事實上,生命里所有的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是自己做了才知道。

他媽的,當然我這篇也是廢話。


很多答案洋洋洒洒幾百字, 沒幾個扣在點上. 留學後要不要回國? 這個問題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能成立: 你有PR或者有拿到PR的能力. 換言之, 其他情況下你考慮的應該是能不能留澳. 不能留澳, 也不是水平問題或者當不了人生贏家, 只是澳洲政府不讓你留, 僅此而已.

來看看題主說的:

1我覺得國內現在經濟形勢大好, 雖然我家裡也不是做生意的. 但是我發現出國這幾年, 我們那個三線小城市, 汽車越來越多, 豪車越來越多.

這個其實和你關係不大, 你開什麼車和你自己水平關係最大.

2回國可以和朋友們在一起

這個說對也不對, 至少我回去朋友都沒空理我, 自己跟無業游民一樣.

3聽說國外留學回來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

這個真的是聽說.

4自己的祖國,價值觀,人生觀的比較合得來

我贊成.


普通學校+三線城市背景+盲目以為國內機會多

以你的條件,回去就是做月薪5000的螺絲釘。

過的還不如這裡搬磚的好。


我感覺自己有資格回答,現在人住在黃金海岸。

我曾經在國內也是民營五百強的實際控制人,做航空座椅項目還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當然這沒什麼,很多人都比我強,只是為了證明我曾經在國內混得還可以。

三年前機緣巧合,來了澳洲,就沒離開。剛開始在布里斯班,後來發現城市不好,就到了黃金海岸。半退休狀態,有帶碼頭的房子,有小船很享受。天天陪孩子玩,也打算再深造一下被雅思折磨得要命。

第一澳洲起碼活的更健康。國內的污染和食品造假我就不說了,我們企業曾經有一家食品公司也是某k某必供應商,雖然我們從不再食品安全上開玩笑或者造假,但是工廠周邊衛生廠房老化程度等確實不行,每次檢查還是需要矇混過關的。其他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澳洲生活簡單。回國請問你兩點:技術如何是出類拔萃嗎?你酒量如何,千杯不倒嗎?中國人做生意混職場就是一個局。最能看清一個人就是這酒局,澳洲簡單多了,公事公辦,小小的賄賂比起國內那太少了,而且也不用賠局。

第三我們打遊戲知道找伺服器也要找個小的先練手。澳洲商業上非常健全,完全可以低成本創業。如果有一番成就後回國那風投也是等著你去敲門的,國內現在沒關係平白無故風投不會理你的。如果你小伺服器都玩不轉去大伺服器不是我說你,必死無疑。

第四不知道有沒有家人,也要考慮下孩子和老婆的生活,你確定你回國後幾年能買到一個小別墅嗎?在澳洲這不是事。我在國內的別墅現在價值3000多萬但是澳洲更好的房子才不到1000萬人民幣,老婆孩子在這生活也更開心。

第五物價,今年雙十一我們幾乎什麼都沒買,太貴了!國內現在物價上天,就算打折也是超級貴,一條ck牛仔褲打折也要600,在澳洲打折80澳幣。不否認澳大利亞食品服務很貴,同樣掙得多啊,性價比非常高。澳洲現在是世界上人均工資最高的國家,超過瑞士。藍領人均10萬澳幣礦場20萬澳幣。

我也承認未來20年是中國和美國的,30年後一定是中國美國印度的,市場規模決定無可比性。澳洲這樣的國家幾乎是中小企業天下,你做的出來回國一樣厲害,全球化經濟不講求你的產品起源地,而講求產品銷售地。

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說,如真覺得自己是人中龍鳳,那何不在簡單遊戲模式下進入市場呢。一個人行是行在人,你在澳洲行,在中國也一定不會差。你如果經商行,你在政治領域也一定可以。只是遊戲的場地不同而已。

本人已經財務自由,用的是損失壽命和親情換來的,如果可以讓我選我倒寧可在澳洲做點小生意,生活幸福點,一輩子也就簡單點快樂點。

很多人說電子產品貴,我不懂因為我不太用。說國內便宜的確定是從品牌店買的不是買的假的山寨的偽造的和所謂什麼各種單嗎?我比較喜歡買時尚產品,相比國內便宜很多,大衛瓊斯整天折上4折。其實對我來說都不貴,就是用不用得到...國內銀泰百貨雙十一打完折比澳大利亞不打折還貴呢!肯定沒有美國便宜我知道,但是我怕不知道哪天飛來顆子彈教我投胎。

最後一次編輯-- 我的重點不是澳洲好不好,澳洲很適合我,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也不是我財務自由不缺錢在哪花錢爽。我的重點是你這個人如果行,無論澳洲還是中國都會成功---都會成功!。如果要開始為什麼不挑選一個簡單的入門方式一定要選一個更難的?據我所知,澳洲四大也少加班的,國內四大真的是如狗一樣的工作,錯是奶牛,永遠在工作,當然干行政的例外,因為只要長得好看大學也還可以就行(我們經常組團被合伙人帶去看姑娘,安永的好看一些,畢馬威的差一點)。四大很多合伙人是我的朋友,他們多數也是由國外調入中國(中國人)。澳洲現在代購類公司居然都上市了,在中國小貿易商上市那幾乎不可能。還是那句話,做生意也好混職場也好,一定要挑選入門簡單競爭力小的來積累原始力量,等到你積累的足夠時,再去挑戰更高的市場,不是誰都是馬雲,而馬雲也不會告訴你他父親是曲藝家協會的會長。人簡單活一世,行樂為先,我買不起飛機能做個頭等艙也很好,不追求那麼多活得也快樂嘛~本人80後自己覺得也算是過沒啥遺憾了,如果說最大的遺憾就是上學時沒學好英語現在被雅思7分折磨的不要不要的,不是為了移民是為了上學。。。誰有快速背王陸老師語料庫的方法,求賜教!

無修圖,iPhone 手機照的--黃金村的天空

熱帶風暴來臨時---被大海吞沒的後院。

袋鼠一臉牛逼的樣子

老婆生孩子時公立醫院的病房(產房病房是一間,最右側水中生產)一分錢沒花。。我都不好意思了,給護士紅包也不要最後買了個禮物好歹才收下。

最後澳洲的日常,拳頭大的蜘蛛!

本次回答到此結束,謝謝您的閱讀,祝好!也祝自己雅思過過過!


作為一個留澳八年之後畢業工作覺得無聊輾轉回國的過來人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其實當時回國還是留澳確實掙扎了比較長的時間,說真的當時覺得回國就只是一個最後選項,抱著怎麼著都不會餓死的心態在澳洲闖蕩。完成學業是低銷啦,同時也有了一些不錯的工作支撐著我平日的開銷,最初的開始老覺得自己雖然有錢賺,但是在土澳懷才不遇,節奏慢,適合養老也是真的,再加上每年回國看到朋友在國內生意做的風生水起,雖然累,坦白說活出了他們自己的精彩!在他們的慫恿下,我終究還是做出了回國的選擇,當時的項目概念都想好了,是準備回國大幹一場的。結果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澳洲多年的安逸註定了我在國內被淘汰的現實,至於怎麼被淘汰的就不細說了,大致意思就是自己做生意還要朝九晚五,合伙人不夠溝通就敲定策劃,在中國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趕不上別人腳步,你就一定會被淘汰。當時回國之後的各種美好願景統統被打擊之後,我再次背起了我的小紅包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在那片凈土可以獲得應有的尊重和認可,周圍的人也不會因為你的薪金對你帶上有色眼鏡,總體感覺壓力小了很多並且那種歸屬感是國內的環境不可替代的。可能我不夠代表性吧,但至少可以反映一部分澳洲留學生在學成回國道路上的一些心境。同學,我說這麼多是想告訴你,我當時做出了一個現在看來愚蠢的決定(不然現在可能是某家公司的總監),但我用了我的青春為自己買單,還好我還買得起,也買的值。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先嘗試在澳洲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吧!如果在澳洲都混不下去,國內更沒有你的立足點,靠父母靠朋友?你甘心嗎?—來自Monash學長


至少有個年薪20萬軟妹幣的實力後,回去與否,都還行吧。

很多畢業之後的人很後悔,身邊這樣的人很多。

國內必然有朋友、同學,已經是總裁,買千萬房子的老闆,真的很多,有靠家裡的,有靠自己的。

曾幾何時還想過,如果不出國,我也已經是xxxxx了。

但既然出國了,世界觀、人生觀必然會改變的。

有能力留下,就先在外穩定下來。

至少在澳洲,只要你不是啥都不做,生活還是挺愜意的。

安逸是真的,上班有時候很忙,下班了就在家看看知乎。

還有那些還在上學的朋友們,多多注重實習經驗、工作經驗。畢業了才能快人一步。

ps:找一個國內外可以共通的職業,可以國內外遊走gank,還是不錯的選擇。但別忘了先選好你的基地在哪一方。


說真的,在澳洲呆久了的華人(3年以上),不管混得好還是不好的,都會漸漸產生一種錯覺,就是自己回國後反正肯定能比現在混得好。

做生意的,澳洲的商業社會不說繁榮,至少規則是相對完善的,如果你在澳洲都混不出個所以然,把你放進去國內這樣一個血淋淋的角斗場,除非你爸叫王健林,不然結果多半只會比澳洲更慘。

靠技術吃飯的上班族,尤其是身邊認識的很多年資頗長的程序員們,天天都在哀嘆沒趕上前幾年國內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好光景,眼見著留在國內的同學吃香喝辣,拿股權,找風投,當上CEO迎娶白富美,總感覺自己要是當初不來澳洲,現在早在納斯達克敲鐘了。

我想說的是,別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國內程序員吃的苦,你去試試?一年到頭996不著家,你試試? 簽個奮鬥者協議試試?一天24小時stand by, 凌晨3點給你打電話有新feature,你試試?清華程序員馬桶上猝死的新聞你以為是開玩笑?華為清除35歲以上工程師的新聞你以為是媒體胡編亂造?王者榮耀團隊拿了180個月的獎金,背後是無數其他遊戲團隊的黯然解散。

你看到的是股權,獎金,16薪,風投,創業,遍地是黃金。

你看不到的是996,腰肌勞損,中年危機,亞健康,高房價,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

即使在互聯網這個看似極度繁榮的市場,幸運的玩家也總是少數。

我不否認有少數人,諸如李彥宏這樣的,回國以後一飛衝天,但大部分人,還是現實一點。回不回國只是個人選擇問題,無可厚非。但總幻想著自己的不得意,或者不夠得意,完全是國外環境造成的,自己一點毛病沒有,自己其實非常牛逼,自己和李彥宏的差距只有一張回國機票的,則是心態問題,心態失衡的久了,早晚會出大事的。

這個答案,寫給題主,也寫給未來的自己,提醒自己,希望30年以後,不要成為一個並不可愛,後悔這,後悔那,怨天怨地怨袋鼠的中年程序員。

最後,我怎麼發現我很擅長寫雞湯啊


這樣吧,其實你現在是一個自己還不適應國外環境的情況。

你在收集一切理由勸自己回國。

但是放棄這邊,你稍微有一點點不甘心。

歐巴來給你分析分析吧

如果你沒有綠卡,毅然回國會是一個這樣的情況——

第一天

祖國我回來啦。

誰說空氣差,我呼吸自如哇,就是喜歡帶點霧霾的空氣,有家鄉的味道么么噠。

朋友圈發的是——小夥伴們約起來!

第一周

玩的正盡興,祖國大好河山我準備去領略一下下

有點生病,喉嚨會癢,咳嗽......

能約的小夥伴越來越少了

第一個月

旅遊回來了,這一個月不停在生病,現在好一些了。

國內小夥伴們貌似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要忙,不大願意和我瘋了。

爸媽開始催我找工作了......

當初不是你們跟我說的嘛,回來也挺好。

不爽......

第三個月

在這個三線小城,沒背景,面試了幾個工作還是覺得高不成低不就

看著小夥伴們開著豪車住著好房,有些後悔自己當年出國,現在感覺有點和國內不接軌了。

於是我想到了去北上廣吧,

那裡天高任我飛,海闊憑魚躍。

第六個月

終於在北京找到了一個留學中介/互聯網公司/外資企業的工作。

月薪6000左右

但是寶寶還得和另外幾個人合租(怎麼感覺又像回到了澳洲留學時候...)

空氣不怎麼好,每天上班都得被這樣折磨一番。

寶寶想回澳洲......

第一年

北京的戶口遙遙無期...

北京的房子遙遙無期...

北京的車子遙遙無期...

北京的妞遙遙無期...

北京的擁擠遙遙無期...

全中國最頂尖人才和公司都聚集在北上廣深

你也許付出10年的青春也依舊看不見太具體的回報。

也許你奮鬥過幾年終於可以年薪50萬

但是你所要承受的環境壓力,生存壓力也依舊在水漲船高著。

在澳洲,也許你達不到年薪50萬

但是那些遙遙無期的帶給你痛苦的東西,都可以輕鬆實現

你已經在澳洲的軌道上,為什麼要去痛苦地換軌呢?

總結:早知道在澳洲再堅持堅持了。

如果真的想作死,建議拿完綠卡回國作一作,起碼感覺不對你還能回來不是么。

==================更新 5月24日 更新================

有的小夥伴想讓我對比一下澳洲,

那麼我就在想,Case by case吧,根據這位同學的情況在澳洲會是這樣的。

拿到綠卡後

第一天

噢霍霍,拿到PR了

可以和本地人一樣享受各種福利

yeah yeah yeah

各種小夥伴慶祝起來!

第一個月

尼瑪工作好難找,這些死老外公司,就只招本地人!

歧視歧視歧視!

第三個月

粑粑麻麻來看我了,他們決定在這裡幫我付個首付。

話說這裡的房子價格比北上廣要划算不少。(悉尼除外)

工作還在繼續找,不行就先去賣房子吧,或者去留學中介?

有點迷茫......

收到了幾個老外公司的電話,也面試了幾次,還沒有拿到本地公司的offer。

第六個月

終於把留學時候的二手車換掉了,買了輛3萬刀的,同等級別的比國內便宜不少。

剛進了一家老外的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工資也一般,不過夠過了。

BTW,前兩天朋友給介紹了個妹子(人人都說PR男好找妹子,我怎麼不覺得,可能只是相親時候才有點優勢吧)。

第一年

戶口早已搞定,可惜現在入籍變難了,不過本寶寶也不想入,拿個PR挺好

房子在按揭,有壓力,不過還能承受,等過陣子把國內房子也賣了把爸媽也接來吧

澳洲也開始越來越堵了,不過比國內還是好開

妹子還是不停有人介紹,人都挺好的,可是就怕別人只是為了身份和我一起

發現了什麼相同點和區別沒有?

其實在澳洲,日子一樣不容易。

但是只要你勤勤懇懇,

你會一點點的活出盼頭的。

總而言之

我的答案只是按照提問者的情況做了一個猜測,

也許是因為自己也是留學生,周圍也有很多小留們,很多人的人生軌跡都是有些相似的

如果有不妥還請提問的寶寶見諒,

畢竟

這裡競爭沒有國內激烈,

你可以活得比國內簡單的多,

想聊澳洲留學歡迎關注公眾號:澳洲情報局

或者加我私人wx: Siluo123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花了兩年碩士畢業,無親無故想回國家裡不太同意(為這事跟家裡不對付了很久,後來聽我家老爺子跟別人提起,說回國了家裡沒啥可以幫到我的,而且國外人情世故也不那麼複雜,還不如在國外發展,淚目),咬著牙考雅思考翻譯證拿了PR。 經人推薦去了一家大公司實習,後來也留下來了,幹了快四年,工資不高,但對於我來說也能存下不少。工作了三年以後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收入穩定,有一定的積蓄,有固定的朋友圈生活圈,反而不會想回國的事。但是我現在也回國了,在找工作上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因為不熟悉國內行情,但是陸續有一些公司邀請面試,工資待遇也不錯,畢竟是海歸還有工作經驗。想說什麼呢,如果我剛畢業就回國,一個愣頭青絕壁是找不到這樣可以與國外待遇媲美的工作的。還有一點,如果你們家有人脈或者你是壕那就隨便,如果你很有想法覺得國內才是你的平台你也可以立馬回來實現價值,如果你像我一樣爸媽除了可以供你出國留學之外沒有別的資源留給你,那我建議你不要輕易放棄國外經驗這個加分點。


澳洲4年,雙碩老阿姨回答,目前在上海工作。

首先我覺得要考慮的是留得下來就不下來的問題吧,題主的專業是會計,移民和就業形勢並不是很樂觀啊。

其次,關於要不要回國的問題,我覺得如果題主是1)家裡有海外親戚 2)本人對於一定要從事自己專業相關工作不是那麼執念,甚至不排斥一些藍領工作3)比較擅長人際,非常能交朋友的 4)學術大牛,並在學術上有所追求的 這四種人中的一種的話,在符合移民條件的前提下,努力留在海外是非常合適。如果,並不是,那麼題主的確可以多多考慮回國發展。

如果要回國發展的話,那麼個人覺得題主要做好一些前期準備1)心理建設,現在留學回來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北上廣地區,基本上在就業上單純的留學經歷並不會特別使人高看一眼。如果題主回國工作,在就業上,特別是在北上廣地區,心態要放平,不然真的會有「老子那麼多年青春,花了那麼多錢都餵了狗」的不平感。題主提到的,覺得海外人員工資高這條,還是不要有太高的心理期待~如果選擇競爭不是那麼激烈的二線城市,其實老實說生活節奏和觀念等等方面題主需要調整的方面更多。2)英語水平 留學生實際上在就業市場上唯一的優勢並不是專業能力,而是外語水平,如果你的外語程度和本地土鱉的水平差不多,甚至還不如,那基本上你是沒有競爭力的。這裡的外語水平指不是你能不能流利的點菜,買菜,生活會話,而是你的文案書寫是否標準,商業,學術口語表達,是否超過本地畢業生的水平。不要覺得這個是理所當然的事,實際上,不客氣的說,我留學時候遇到的本科學生讀了幾年,外語水平在讀寫上並沒有多少能超過國內重點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口語咋一聽挺流利,實際上語法,用詞問題一堆的也是不少的。所以題主一定要在外語片不要放鬆自己3)留學生在找工作的事情上比本地學生稍微有些吃虧的,個人感覺是人脈。不要小看了導師,師哥師姐在找工作的時候能起到的作用。

總之,題主如果準備回國,那麼一定要提前收集好就業信息,了解就業形勢,合理定位。


不論去哪個國家讀書 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看著挺複雜 糾結的問題 其實 屢清楚問題根源 就簡單了

要學會把複雜事情簡單化

其實無非就幾個糾結點

1 父母親人(包含男女朋友)

2 工作

至於什麼 環境 氣候啊 別矯情啊 我相信 非洲 戰亂地區 一個月100萬 你也去

1 父母親人

確實爹媽年紀大 又需要人照顧 那真的要回來 沒什麼可說的理由 大家都懂

祖國有個男女朋友等你 回來啊 錢怎麼都能賺 這另一半 合適的 相互理解 熟悉的不是那麼好找

最麻煩的就是一個要留下 一個要回來產生矛盾 這也是常見的事情

那就要好好談下了 這裡面很多東西 外人幫不了 看看有沒有折中方案

2 工作

若第一點 無任何影響

那就是 哪裡錢多 在哪裡

確實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我始終覺得 中國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但很多時候 工作未來不可預知

就算國內比國外多點 但是關於工作的心情問題 其他問題 可能也會考慮下

不然那麼多國人都留在國外了 能留下肯定有留下的理由

至於別的原因 什麼 外國福利好 看著更動物園是的 等等吧 這些不重要

中國人民是勤勞善良的 福利是好 但我么都是通過雙手去拼搏創造的

至於自然環境好 這裡面有利有弊

澳洲吧 有時候過去 那邊的建築 街道 恨不得20年不變

別說澳洲 整個歐洲 甚至美國 也是這樣 發展太慢

自然環境 也是稍稍偏郊區了 真的有人 為了詩和遠方 那您有情懷 真的可以去這類國家 否則 還是哪裡錢多去哪裡

還有人說 熬這麼多年為了綠卡

其實 你拿綠卡 目的不就是今後去澳洲 免簽 和享受福利嗎 還能有啥 總不可能一個月給你10萬塊錢吧

免簽這個問題 其實你常駐 就不存在免簽 那常駐 就是工作了 還能有啥 總不能天天逛盪吧

福利的話 醫院 子女入學也就是這個 難不成 您還準備拿低保

我當時就回來了 我覺得國內機會很多 大有可為

但很多人會說 沒本事的才回來 說這話的人 真的不過腦子

請問 什麼叫本事?

張三 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 工作了 一年100萬人民幣 叫本事嗎?

張三 在美國 就讀個本科 回國了 自己創業 一年賺700萬人民幣 叫本事嗎?

這倆哪個叫本事 若都叫本事 你自己選那個?

反正我選第二個 讀書 本身就是為了今後工作 工作就是為了賺錢 賺錢就是為了生存

我們都是普普通通老百姓 你若是王思聰 也不會跟我玩到一塊


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其實每次回國都是很期待的,和爹媽吃飯,把爹媽生活上的問題分擔一下,約大家吃飯(國外再好吃也沒家鄉來勁), 唱歌。

但是在澳洲挨踢(IT)了很多年,一直 --沒有-- 回國的想法,理由如下

  1. 社會秩序,舉個例子,每次回國,車是不用開的,直接打的,3道的路開4車並排,還堵車。
  2. 生活質量,澳洲最低工資標準 16。8刀,一頓麥當勞豪華餐12刀,當街要飯的前一分鐘收了我一個刀後一分鐘和我一起吃漢堡王。空氣,水的話題咱就不說了。
  3. 就業機會,其他行業我不了解,挨踢那是八仙過海,大一點的公司,整個地球什麼地方來的人都有,干到什麼位置的都有(請參考Google,微軟CEO)。
  4. 辦事手續,官僚,澳洲也官僚,也慢,但排隊排到你就是你(參見PR申請),走關係,設關卡的事情,在政府機構自今沒遇見到(你可以錄像告他歧視)。
  5. 娛樂項目,頭幾年沒有找到群體的日子也是無聊,後來找到了澳洲大城市的華人群體,多到都沒空參加活動。體育類,滑雪,羽毛球,網球,足球 (已知得隊伍中,有一隻半職業球隊開始打足協杯了)。休閑類 唱歌,釣魚,打麻將(賭場正式舉辦麻將邀請賽)
  6. 社會差距, 估價有人會笑了, 你這一外國人(澳洲的)居然說你在外國沒有社會差距。這麼說吧,人在澳洲(PR或者護照),統一對待,房價,牌照,出入境。請問北京戶口和福州戶口都是中國護照,為什麼出國澳洲審查不是一個級別?還不要提孩子高考錄取分數線之類的異常事件

在澳洲,最重要的是開始要找到工作,有基本工資,然後才能慢慢爬。我自己剛畢業,也是沒人要,實習了3個月才進入了圈子。而後自修,提高,跳槽(不要太指望老闆提拔,一般情況招到你就只有那個位置給你)

起步都是困難的,就業以後速買房,而後。。

而後就習慣房奴的日子了 。。。哈哈


回家挺好的,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文化。但如果你真的想要不後悔回國,需要幾個東西:

1,牛逼學校的牛逼學歷,一定是國人皆知的那種。如果你是連張紹剛都不認識的monash畢業生,再去讀個墨大學位去。

2,要有好多證書。一定要有國人皆知的啥cpa啊,cfa啊的,最好還得有一堆誰都沒聽過全英文,誰都看不懂的證書。boss看不懂的,一定認為是好的。

3,當然了,如果你有牛逼的外表或家世,可忽略上述兩點。這畢竟還是個看臉的時代。

4,要有國外的工作經驗!國外的四大工作經歷可是比國內的四大工作經歷強一萬倍。

5,拿了綠卡再回去。不然,你耳邊永遠都是「國外呆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回來吧」這種質疑,尤其這些質疑大多還來自你自己也看不起的那種人。

6,英語一定要練好。不用字幕看英文電影,是基本技能,也能堵住絕大多數大姨大姑的嘴了。

7,別比較工資,尤其不要換算成外幣,你都不想看那個數字。看似高端的工資條,除個5,除個6,連澳洲出租司機都比不上。

8,最重要的,你得有個好身體。被澳洲清理過的身體,不那麼容易健康的活在連新聞里pm2.5的上限都只敢設置是500的地方的。

出來不容易,小伙,回國要謹慎。


北美的無意中看到這個問題來強答一發…

你的情況,回國要吃苦,呆在國外也要吃苦。前者的苦吃一陣子,痛苦大,後者的苦,短期痛苦小,然而痛苦綿綿無期。從你三年都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來你不是很有企圖心。所以還是回國吧。


在思考留不留下來前還是先考慮留不留得下來先吧。。。


同意那些贊同數量最好的幾個答案。

1。確定可以留下再說。話說,沒有PR和已經拿到PR,不一樣的。

2。如果可以留下了,那就努力找到一份尚可的工作,然後買方結婚生子等。如果不可以或者沒法留下,那你還留戀什麼?????

注意,第一條:我覺得國內現在經濟形勢大好,雖然我家裡也不是做生意的,但是我發現出國這幾年,我們那個三線小城市,汽車越來越多,豪車越來越多。

這個和你沒有關係。因為經濟形勢只是代表機會多,潛力大,但是,並非代表你的機會多。而且,有些人甚至包括你,已經錯過了太多的發展機會,也不在乎未來還錯過什麼。而且很多人都是平平淡淡一生的,也沒能在所謂的經濟發展中有所大收穫或者大發展。


第二條:回國可以和朋友們在一起

這個只能針對你和國內的朋友有共同語言才可以。像我這種,在哪裡都沒有歸屬感的,朋友似乎並不是吸引我回國的因素,甚至成為阻礙元素。。。我有些在國內的朋友,我們已經沒有聯繫,因為本來就不是深交,也沒有太多共同話題,再加上距離,肯定漸行漸遠。。。上次回國一個朋友直接說我不結婚不生孩子是不孝順了。。。

還有,在國外也會有朋友的嘛。

最後是,縱然回國,你之前的朋友很可能很快要結婚生子或者圍著小家庭轉,如果你沒有,那很快會和之前的朋友漸行漸遠。。。


第三條:聽說國外留學回來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

你想多了。牛人在大多數地方都是金子,庸才在大多數地方都是阿斗。


第四條:自己的祖國,價值觀,人生觀的比較合得來

我回國就沒有這種感覺,只覺得我是外人。

或者我從小到大都覺得,自己無論在家裡,還是在班級在學校,或者後來工作後在工作單位中,都是外人。所謂外人,就是不合拍,大家覺得我是異類。。。(我在澳洲也沒有覺得自己就有多融入,價值觀人生觀和大部分澳洲人可能也不合拍,但是在澳洲我可以不理會太多,因為沒有人會批評或者矯正我,而且大家也尊重我的怪異,所以在澳洲相對開心一點。

還有,除非真的對美食很熱情,對熱鬧很喜歡,否則不要說美食或者熱鬧就怎樣。我自己對美食感覺一般,沒有挑食,也不十分留戀美食。對於熱鬧,天生討厭熱鬧,因為我是一個自己胡思亂想,自己和自己找樂趣的人,所以反而澳洲更好了)。

總結:澳洲肯定不是地獄,但也絕對不是天堂。如果可以留下,幹嗎不試試在澳洲發展看看?

如果留下了不太好,那幹嗎還要留???

如果留不下,那趕快回國可以了。

引用人家說過的一句話:知道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的心,冷暖自知。


如果拿了身份或綠卡可以回來體驗一下,然後決定不遲,不要把自己後路斷了,澳大利亞不論人文還是社會環境都那麼好。

最近看到篇文章我覺得既跑題又合題:

原文鏈接:

你所受的教育會將你引去百度還是谷歌?這是我讀過最好的雞湯

近期,谷歌機器人越發火爆,與此呼應的是前段時間百度貼吧事件的持續發酵。為什麼創立之初情況很相似的兩個公司,最終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其實,真正決定一個企業和一個個人的,並不是你的天賦,而是你的選擇。留學生究竟應該如何做選擇?今天主頁君就帶大家討論一個有關人生的話題

1. 你,是你的選擇,而非你的天賦

其實,成立之初,百度和Google差距並不大。

1998年9月,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成立了Google公司,Google網站1999年下半年才正式啟用。2000年1月,李彥宏和徐勇成立百度。兩家公司均以搜索為主要業務內容,技術相似。2004年Google上市,2005年百度上市。

十餘年後的今天,Google成了全球訪問量最高的站點,並在瀏覽器、雲存儲、操作系統、無人車、太空探索、可穿戴設備等多項領域取得成就。

2015年8月,Google宣布重組,被納入新成立的Alphabet公司旗下,從而將Google和其他新興業務剝離開來。

百度這十年在幹啥呢?

推出了百度地圖、百度國學、百度百科、百度旅遊等,投資了「去哪兒網」、「糯米網」等。

為什麼15年前幾乎同時起步、10年前先後上市的兩家相似企業,差距會越走越大?

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受邀在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他說:「善良比聰明重要。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天賦得來容易,因為它們與生俱來,但選擇往往很困難。」

▲ 傑夫·貝佐斯

然後,貝佐斯問了學生們一個問題:有朝一日,你,將以什麼為自豪,你的才智?還是你的選擇?

當年,貝佐斯看到了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萌生了創辦亞馬遜的主意。那年,他剛滿30歲,結婚才1年。他跟太太說,想辭掉工作,去創這個很可能失敗的瘋狂的業。貝佐斯的太太同樣畢業於普林斯頓,她的回答是:去吧。

從小,貝佐斯就是個業餘發明家,他發明過一種用廢輪胎做的自動關門器、一種用雨傘和錫箔拼湊的太陽能鍋(聽著就不會好用)……但當個發明家一直是他的夢想。

當時,貝佐斯在紐約一家金融公司上班,跟一群聰明人共事,老闆非常厲害,令人佩服。貝佐斯跟他辭職,老闆就帶他到中央公園散步,並說貝佐斯的創業計劃「聽起來是很好的想法,但是,它更適合一個還沒有找到好工作的人去嘗試。」然後,老闆建議貝佐斯多考慮兩天再做決定。

最終的結果全世界都知道了。

對此,貝佐斯在演講中說:「我決定放手一搏。因為,萬一試了、失敗了,我並不會後悔;但如果不去試試看,我可能永遠都會耿耿於懷。於是,我最終選擇了一條比較不安全的路,去追隨我的熱情。今天,對這個選擇,我感到非常自豪。」

決定你是誰的,不是你的天賦,而是你的選擇。We are our choices.

放任自己怠惰,還是追隨熱情?服從教條,還是堅持創新?選擇安逸的人生,還是開創的人生?在批評下屈服,還是堅持信念?在犯錯時矇混過關、裝聾作啞,還是認錯道歉?遇到逆境,選擇放棄,還是堅持?做個嘲諷者,還是建設者?

貝佐斯說,人生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你做過的那些選擇。

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這樣解釋Alphabet名稱的由來:「Alphabet是字母表,代表著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語言,也是Google搜索索引的核心!Alphabet也可以理解為『alpha-bet』,意味著投資回報高於基準,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奮鬥的目標!」

目前,Alphabet公司旗下包括:研究生命科學的Verily,主要研究智能隱形眼鏡、可分析注射進血液中納米粒子的手腕電腦、讓生命避免死亡的抗衰老研究等;Sidewalk實驗室,這個團隊想把月球探測器應用到城市生活中;Titan無人機項目……等等。

Google的另一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親自領導了一個秘密實驗室——Google X,這座實驗室位於加州舊金山灣區某處,研究項目包括太空電梯、谷歌眼鏡、Google Driverless Car、Project Loon在內的眾多科技產品。

反觀百度,過去幾年穩居國內搜索引擎的第一把交椅,身處「舒適區」,創新乏力,利潤快速增長。2015年6月,李彥宏在百度糯米「會員+」戰略發布會上表示,百度賬上有500多億現金,拿200億投給糯米。

可以說,在起跑階段並駕齊驅的Google和百度,今天之所以相去甚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選擇了不同的路。

2. 正確的價值觀,能讓人走得更遠

既然選擇這麼重要,那麼,是什麼決定了選擇呢?

答案當然是價值觀。

價值觀,顧名思義,就是價值判斷的標準。它是一個人、一個企業面對一件事情時,判斷是非、對錯,決定先後、取捨的依據和準繩。

誠品書店的創辦人吳清友曾在演講中分享自己長達15年承受書店虧損的心路歷程,他說誠品賠錢的15年,是他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讓他第二次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對生命態度的誠懇。在他看來,生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關口,而不是生意和錢。

吳清友說:「一個企業真正的創新是在價值和理念部分。」

▲ 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

好的企業、能改變世界的企業一定有清晰、進步的價值觀,並會堅守它。

2015年,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喬治亞華盛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演講的核心就是——堅守你的價值觀。

「在你感到自己正在做正確的事時,當你用自己堅信的價值觀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時,工作就會產生新的意義。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內心深處的追求,並為內心深處的理想而努力奮鬥。馬丁·路德·金博士曾說,『我們這一代人終將悔恨,不僅僅因為壞人的可憎言行,更因為好人的可怕沉默。』」

創始之初,Google官方將公司使命定為「集成全球範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accessible and useful)」。非正式口號「不作惡(Don"t be evil)」,由工程師阿米特·帕特爾(Amit Patel)提出。

2004年,Google的招股書(Google創始人的一封信,後來被稱為「不作惡宣言」)曾說:「不要作惡。我們堅信,作為一個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從長遠來看,我們會得到更好的回饋——即使我們要放棄一些短期收益。」

Don"t be evil. We believe strongly that inthe long term, we will be better served —— by a company that does good thingsfor the world even if we forgo some short term gains.

據說,一開始,人們普遍認為「不作惡」這個口號毫無意義,畢竟哪個公司的目標也不是作惡,而是賺錢好嗎?但隨著公司的發展,當短期利益和作惡捆綁著出現時,Google價值觀的優勢便顯現無遺。

百度貼吧事件後,有人說百度應該重塑價值觀。目前,百度百科對「百度公司使命」的描述是「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對「百度核心價值觀」的描述是「簡單可依賴」。

基本還停留在技術層面,或者說,這也代表了某種強調實用性的價值觀?

時代總是在變的,但進步是大潮流。所以,正如貝佐斯所說,跟著潮流,做有益、有興趣的事情,更有可能成功,即使不成,也無遺憾。

相反,逆著潮流賺錢,終究不會長久,因為,賺錢最難的就在於收手,一而再,再而三,損失的是發展的機會成本,「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對手已在遠方,自己呢,已失去方向。

3. 把孩子帶進更廣闊的世界,別教TA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在一檔網路脫口秀節目中,一名看起來極優秀的清華學生向高曉松吐露自己正在為找什麼樣的工作而煩惱,同為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高曉松當時就怒了:「一個名校生走到這裡來,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反而問我們該找什麼工作,你覺得你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曾提出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概念,並對他們進行了詳細描述:「他的一切行為,都從利益出發,而且是精心設計……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問題的要害,就在於沒有信仰,沒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關懷、大悲憫、責任感和承擔意識,就必然將個人的私慾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

▲ 錢理群教授

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國,美國也同樣存在。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於耶魯大學的英文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曾在2014年出版《優秀的綿羊》(《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一書,書中寫到:「上常青藤的人,熟悉的是一套適合在那成功的套路。他們一路學習成績拿A,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彰顯自己的『領導力』,或擴大『社交網路』,忙得團團轉,但是沒有發自內心的參與。此前的申請階段,也按這種方法預備。他們參與各種課外活動,蜻蜓點水地做『義工』。按照名校的要求逐項打勾完成,好比是在完成某個遊戲。」

▲ 《優秀的綿羊》

這些人畢業後,也大多會進入投行、諮詢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行業,不關心也不屑於關心這個世界上其他階層的人,作者用「藤校弱智症(Ivy Retardation)」來形容這些人,並認為這些人對社會並無益處。

誠然,這是一個注重物質的時代,尤其在中國——

2013年底,法國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Ipsos)發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在20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國人對物質的熱衷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位居榜首。有71%的中國人表示,物質財富=個人成功。從全球來看,僅34%的人同意這一觀點。在美國和日本,近八成人反對將物質等同於成功。而在瑞典,高達93%的民眾對這一看法嗤之以鼻。

但,還是那句話,時代總是在變的,糾結於一時小利,很容易「丟西瓜撿芝麻」,相反,順應人類社會進步的大潮流,做有益社會的事,自己也會成為受益的人。

1997年,蘋果曾製作過一個闡述蘋果精神、由喬布斯配音的視頻——《致瘋狂的傢伙們(Here"s to the Crazy Ones)》。其中,提到了他們: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音樂家鮑勃·迪倫(Bob Dylan),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音樂家、社會活動家約翰·列儂(John Lennon),思想家、發明家、作家巴克明斯特·福勒(Buckminster Fuller),電影導演希區柯克(Hitchcock),CNN創始人泰德·特納(Ted Turner),第一個飛躍大西洋的女飛行員阿美利亞·伊爾赫特(Amelia Earhart)……

喬布斯這樣說道:

Here』s to the crazy ones
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

The misfits.
他們我行我素。

The rebels.
他們桀敖不馴。

The troublemakers.
他們惹是生非。

The round pegs in the square holes.
他們像方孔中的圓釘。

The ones who see things differently.
他們的視角與眾不同。

They』re not fond of rules.
And they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statusquo.
他們不墨守成規,也不安於現狀。

You can quote them, disagree with them,glorify or vilify them.
你可以認同他們,反對他們,讚美或者鄙視他們。

About the only thing you can』t do is toignore them.
不過你唯獨不能漠視他們,

Because they change things.
因為他們改變了世界。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他們推動人類向前。

And while some may see them as the crazyones, we see genius.
也許有些人認為他們是瘋子,在我們眼中他們卻是天才。

Because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are the ones who do.
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認為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http://weixin.qq.com/r/xrXk-JHEysy1rdWf9_DU (二維碼自動識別)


好久不寫答案了

至於從澳洲留學之後要不要回國的這個問題來講吧

我覺得這要從出國的目的來說起了

澳洲 學識不如美國 文化不如義大利 傳統不如英國 嚴禁不如德國 但是論養老那是哪裡都不如它了

很多人出國就選擇澳洲的原因呢大部分是因為澳洲好移民啊 有木有 既然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留下 那麼就沒什麼好糾結了的

還有些呢是鍍金黨 鍍金黨們就比較糾結了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出去鍍個金然後回國以後好發展 但是在澳洲鍍金之後卻覺得留下似乎也不錯 於是乎就糾結上了

基於這種的話 就要看你個人專業在澳洲發展好還是在國內發展好 在就是有沒有可能找到僱主擔保或者是不是在移民清單裡面

額 其實還有想說的 但是一時想不起來了 想起來再補充吧


劃重點

「花了家裡大約三分之一的積蓄。在澳洲也沒讀什麼八大名校,就是一般普通的學校。」

如果沒讀八大就花了家裡三分之一的積蓄那家裡實在是稱不上很富裕。能留就留,畢竟在這裡買房子成家還是有可能的(悉尼墨爾本好像也難)。國內一線城市根本不可能,而你也不可能再回三線城市


下面是我的觀點,題主可以看一下

提煉一下題主的幾個疑問:

1、是否要為了PR,讀一年半時間的PY+NATTI,花去這點時間為了PR值得嗎?

2、國內經濟越來越好了,是否回國對之後的發展來說更好一些?

3、國內的親戚朋友比較多,有一些情感無法割捨。

4、價值觀和國內比較匹配。

OK,現在我們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來分析

一、是否要為了PR,讀一年半時間的PY+NATTI,花去這點時間為了PR值得嗎?

首先你已經在澳洲讀了3年書了,而且讀的又是會計,我覺得再花一年多的時間去讀PY+NATTI其實對你個人來說時間成本並不是很高,除非說你潛意識的想法就是想快點回來,我覺得如果讀了PY+NATTI後你分數可以到75分,完全可以去申請一下移民,因為PR的身份對你來講是一個雙重保障,在你沒有決定回國或者是在國外發展之前,你可以有2種選擇,即使你用了1年半的時間讀了NATTI+PY,結束了遞交移民申請拿到PR,你最多也就24歲,除非心裡就是抵觸呆在澳洲,不然我的建議是可以去讀NATTI+PY嘗試申請移民,再說即使最終移民分數漲到80分了,我認為讀PY+NATTI對你來說也一點壞處也沒有,一般即使是回國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喜歡什麼,還不如趁PSW2年的時間裡找找自己喜歡的東西,找找是否有一些國內沒有澳洲有的東西,開拓一下自己的思路。

二、國內經濟越來越好了,是否回國對之後的發展來說更好一些?

澳洲和中國比起來本就是兩種體制,澳洲是福利國家,也是均富國家,如果是考慮之後打工的,沒有創業的想法,比起中國澳洲的薪資待遇肯定是要好的,生活節奏比起中國來說也會比較慢,但是相對的物價也會相對較高,如果有創業想法的,個人認為中國的錢確實要比澳洲的錢好賺,創業機會也要比澳洲多一些,但說實話,大多數人還是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的,即使在中國創業成功者畢竟也是少數的,如果不想自己太累,又能過上中產穩定的生活,那麼在澳洲是不二的選擇,如果考慮創業個人感覺國內的創業環境會更加好一些。再補充一下,如果要留在澳洲,沒有PR是很難找到工作的,其次就是你的英語水平,是否能真正理解本地人的意思,這些都是留在澳洲並且在澳洲找到工作的關鍵,澳洲提供的工作數量確實也不如國內那麼多,但是一旦找到工作,又有海外背景,即使回國,在國內的競爭力也會大大的增加。

三、國內的親戚朋友比較多,有一些情感無法割捨。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會比較好,你在澳洲3年時間應該也有很多不錯的朋友吧,而且你是讀會計金融的,應該也會有很多人有移民的想法吧,我覺得這個倒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問題是在題主讓我感覺到心裡好像有一些抵觸留在澳洲的情緒,我覺得首先題主應該把心態放平,即使在國內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人才不也紛紛去北上廣深發展嗎,難道他們就不想家了?他們在家鄉就沒有朋友了?我覺得應該把你自己的發展放在第一位,這才是正確的心態,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當然也希望你能有一個很好的發展,難道不是嗎?

4、價值觀和國內比較匹配。

國內和國外的文化差異確實是比較大,但這不也在考驗題主的適應能力嗎?即使之後會回國我也非常建議能再國外工作一段時間在回國,還是那句話,先拿到PR,不拿到PR後面的事都難說,如果你有國外這種適應環境的能力,即使你回國,我相信也會有一個不錯的發展的,所以這點不要太糾結,不是說讓你拿PR一定要一直留在澳洲,拿PR只是為了給你多一個選擇,多一點競爭力,多鍛一個煉自己的機會。

綜合以上分析我認為:

除非心裡已經特別抵觸澳洲了,不然拿到PR對你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具體回不回國,什麼時候回國,都看你日後的發展,現在首先做的就是拿到PR。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題主


推薦閱讀:

Shinewrite這樣的留學文書公司靠不靠譜?
先後拿到兩個PhD是什麼感覺?
景觀設計出國留學這筆投資划算嗎?
出國留學發現班裡有極端港人怎麼辦?
布里斯班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地方?

TAG:出國 | 留學 | 工作 | 留學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