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稅收籌劃工具有哪些?


之前的分類有重複,現在重新做一次,寫的盡量簡單一些。

轉讓定價

利用不同註冊地稅率的不同(不一定是不同國家,還有稅收優惠區),將高稅率納稅主體的利潤通過交易轉移到低稅率的納稅主體。

由於轉讓定價是常見的籌劃方式,因此稅務局要求一定規模的企業需要提供轉讓定價同期資料備案。

資本弱化

變股權收益為債權收益,通過加大借貸款(債權性籌資)而減少股份資本(權益性籌資)比例的方式增加稅前扣除,以降低企業稅負。


稅收優惠

通過改變企業形式,例如將研發部門分立為研發子公司(為滿足高新技術申報條件,將一部分生產與研發功能從集團公司分離出來,單獨成立子公司),可以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合法利用國家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協定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權國家,為了協調相互之間的稅收管轄關係和處理有關稅務問題,通過談判締結的書面協議。互相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通常包括避免雙重徵稅、稅收饒讓等部分。相對於未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簽訂稅收協定可以有效降低雙重徵稅,以降低企業稅負。

混合錯配

對於混合金融工具而言,最為常見的是其在一國被視為債權,在另一國被視為股權。這種定性上的差異通常導致該金融工具下的支付,在支付方所在國家視為利息稅前扣除,但在收款方所在國家視為股息得到免稅待遇。

一般體現為同一筆費用多次扣除(雙重扣除),或者同一筆支付在一國(地區)作為費用扣除的同時在另一國(地區)不計收入(一方扣除、一方不計收入)的錯配結果。

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非居民稅收管理處:消除混合錯配安排的影響

受控外國公司

在低稅率國家或者避稅地建立受控外國企業,通過各種商業安排,將利潤保留在外國公司不分配或者少量分配,逃避在國內的納稅義務。

特許權使用費

指人們因使用權利、或如信息、服務等無形財產而支付的任何款項。如: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所得。由於特許權使用費定價困難,因此為企業轉移利潤提供了空間。

每一項展開都是大課題,盡量嘗試完善,能力有限,請各位諒解。隨著自己知識的完善長期更新

===============


前面那個答案說得很完整了。唯一能補充的就是實際應用中,企業或個人的經濟活動都是有著各自的商業目的,在選擇投資交易的方式的時候,首要目的肯定是要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這是主要矛盾。稅收籌劃是在幾種達到商業目的的路徑之中再加以規劃來最大限度的降低稅務成本,這是次要矛盾。工作重心的主次一定不能搞錯。


請用捷稅寶,國內首個標準化稅籌工具。


上面的回答確實算是概括地比較完善的,但是稅收籌劃,就像是醫生治療病人一樣,講究是對症下藥。並不是所有的稅收籌劃工具都能適用到各個企業身上。

舉個例子吧:

某知名房地產企業,在幾個稅負窪地成立了子公司,將財務人員的年終獎放到子公司,通過當地的企業扶持發展政策來合理進行稅收籌劃,一個稅負窪地的子公司納稅百萬元就能夠節省數十萬元的個稅。看起來是不是簡單易操作,很多企業聽著就想試一試。

但是其中還有很多的存疑點:

(1)這個時候懂稅法的朋友就要反問了,子公司是作為獨立法人,怎麼能發放母公司財務人員的年終獎了。

(2)這個子公司是怎麼設置的,經營範圍呢,也要匹配相應的業務吧,前期是怎麼打款去發放財務人員的工資呢。

這些問題我就不在這回答了,說遠了就偏離主題了,如果企業想要把這個使用在自己身上,你就得考慮考慮,你們的財務人員的工資結構是怎麼樣的?能不能做到像這家房地產企業一樣,發放幾個財務人員(中高管)的年終獎就有上百萬的個稅?

所以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果答主單單依靠這個寬泛的稅收籌劃工具來進行操作,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把具體的問題提出來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簡稅達人,是數豆者新推出的一款節稅產品,專註解決高收入人群個稅高,企業業務合作無法獲取發票等問題,為大家提供合理合法的稅務籌劃和落地執行的簡稅服務。本人也在用這個服務中,方便還能省不少錢!


利用地區稅收政策,霍爾果斯企業所得稅五年全免,後五年減半。


我接觸過的最佳實踐是Trusted-SPV


推薦閱讀:

肯德基和麥當勞如何交稅?
參加省局考試,公共知識和專業知識,應該怎麼複習呢,範圍太廣了?
土地增值稅如何計算?
在中國的肯德基消費100塊,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誰獲利多?
折現率、收益率、貼現率、盈利率、報酬率、利潤率、利息率;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的區別與聯繫?

TAG:稅收 | 稅收籌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