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金融的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


曾經受邀在一家新建的汽車金融公司做了好多年,從拿到銀監會牌照到業務艱難起步,最後規模突飛猛進,業內前茅,見證了國內汽車金融的啟動到騰飛,一段非常愉快的職業經歷,說說自己的工作與體會。

盈利模式是從銀行拆藉資金,通過4S店渠道發放汽車相關的貸款,包括向4S店貸款,向消費者貸款,4S店貸款主要是用於建店、向廠家進貨,汽車,零配件等。消費者貸款就是購車了。 一句話,資金二道販子,賺得是辛苦錢。資金成本不敵銀行,方便程度又不及信用卡分期。 所以競爭壓力還是挺大的,而且經銷商分布全國各地,而汽車金融公司辦公室以及人員基本固定在幾個大城市,如何與當地銀行拼營銷與風險控制,這就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了。核心問題是降低資金成本,提升審批效率、控制不良貸款。

我們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幾個工作:

一 是經銷商貸款方面,通過4S店運營數據建模控制信貸額度和風險管理,我們的優勢在於有廠家掌握的經銷商數據,而銀行沒有,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做模型,判斷經銷商銷售情況、資金情況、風險情況、盈利情況,比銀行先一步掌握信息。如何營銷經銷商使用我們的貸款而不是銀行貸款,主要依靠廠家的力量,通過協調集 團,特別是廠家汽車銷售公司。

二是個人貸款方面。個人貸款如何與當地銀行信用卡比拼營銷,當然還是依靠廠家對經銷商的控制,協調廠家(威逼利誘)。對經銷商施加壓力,同時對經銷商補貼。如何比銀行信用卡審批快?我們做了如下工作,組建數據分析團隊,通過爬蟲24小時採集幾個關鍵的數據,用機器學習,建模,判斷購車人信用狀況,開發反欺詐模型。做到審批快速自動化高效化。主要是降低公司整體的人力成本。通過上面兩塊模型的的確確替代了大量人員,出差家訪盡職調查的費用降低不少。

三,融資降低資金成本。前期通過產業集團發債,後期做好指標,控制好不良率,以金融公司發債券或者上市,還包括對汽車消費貸款打包進行資產證券化。

我的體會是汽車金融公司主要的優勢是廠家參與風險控制和處置,但是內部協調難度也不小。最怕集團公司窩裡斗!一定要協調好廠家集團的力量,理順經銷商關係。關係就是生產力。

創建於 2015-09-02

很多朋友留言,未能一一回復,本人近期將出版一本信貸業務與風險管理方面的小書,系統全面梳理一下,敬請關注。

感覺有用就賞個贊吧,謝謝

下面是個人的專欄和隨筆

信貸風控手記

H Howard:在銀行從事風險管理是什麼樣的體驗?


汽車金融,是在汽車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中所涉及到的資金的融通。簡單地說,就是貸款給主機廠,貸款給經銷商(庫存融資),貸款給消費者(零售貸款)。目前中國市場的主要業務是庫存融資和零售貸款。特別在最近幾年,投行,諮詢公司,行業協會,幾乎所有機構的研究報告都在說汽車金融是一片萬億級的藍海,為什麼?正好答主最近在分析數據:

需求爆炸

汽車金融在歐美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了,在個人金融業務中的地位僅次於房地產金融。但是汽車消費在中國還沒有大規模使用金融槓桿。2015年,雖然市場規模已經在8000億~9000億之間,中國汽車金融的整體滲透率其實只有35%,這個數字別說在美國,就連巴西和印度也已經超過了60%。加之更願意接受貸款買車的80/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體,市場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供給多元化

我國汽車金融市場主要的參與者是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據估計,二者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只有不到5%來自其他金融機構。不過近兩年來融資租賃公司的異軍突起,BAT等互聯網巨頭以及P2P網貸公司紛紛布局汽車金融,都在悄悄地改變著市場格局。而這並不意味著汽車金融是一個容易進入的行業,它要求競爭者擁有很低的資金成本,優秀的風控能力和穩定的客源、合作網路等等,幾乎每一個覬覦著這塊蛋糕的市場進入者,背後都有巨頭在撐腰。

政策傾斜

參加過幾次銀監會召集的小型討論會,主題都是關於汽車金融發展在政策上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感覺政策上的支持還是很明顯的。比如今年3月末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了指導意見,允許汽車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購車貸款的同時,也可為購置稅、保險、保養等附加產品提供貸款,而以前這種「超融」是僅屬於融資租賃的獨特優勢。再比如放寬新能源車與二手車首付比例至15%-30%,也都有力地推動著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

風險管理

風險涉及方方面面,這裡先介紹一個比較重要的「不良貸款率」。2015年汽車金融公司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54%,遠低於同年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1.67%。相對而言,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較為健康,風險控制表現良好。

未來可待

關於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個人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觀點:

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其他第三方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P2P、小貸、擔保等)或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當前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的低滲透率,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供不應求。0.54%的不良貸款率意味著目前行業對於風險的容忍度較低,也即多數信用欠佳的客戶在貸款審批中被拒絕。隨著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真正邀請其他第三方金融機構進場的,是未來不斷湧入的「信用欠佳」的客戶。

另外,大數據會成為未來汽車金融行業的一個關鍵資源。目前多數金融機構的評分模型完全依賴PBoC信用記錄,上述提到的「信用欠佳的客戶」,很可能只是在央行還沒有形成足夠的信用記錄。更準確的評分模型意味著更可控的風險和更低的成本。民間徵信機構的發展,大數據的不斷積累,也許會帶來風控模型的變革。

還有一個看點是保險與汽車金融的合作創新。無人駕駛技術將會給車險業務帶來不小的衝擊,很多傳統車險險種將逐漸被淘汰,各車險巨頭也在積極尋找突破口,布局汽車後市場就是策略之一。而汽車金融是後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保險與金融在後市場的結合或指日可待,比如UBI或CPI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汽車產業增速持續放緩,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始造車計劃,會不會對汽車金融行業也產生衝擊?在這一點上答主比較樂觀,一來目前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仍然很低,二來即使有朝一日「iCar」取代了傳統汽車,只要購買「iCar」的顧客仍然有貸款需求,汽車金融行業就會依然存在。

部分數據來源:

中國銀行業協會汽車金融專業委員會《2015中國汽車金融公司行業發展報告》

中金公司《汽車服務業系列報告之四:汽車金融,明星產業》

德勤中國《2015中國汽車金融白皮書》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5年我國汽車市場的銷量為2459.76萬台,同比增長4.7%,創2012年以來最低增速。與之呈現鮮明反差的是,汽車金融的業務增速則維持較高水平。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超過7000億,汽車金融滲透率超過20%;2015年我國汽車金融整體市場的規模約在8000至9000億水平,整體滲透率約35%。不出意外,未來數年內這兩組數字將呈現客觀的增長幅度。

隨著我國汽車金融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消費者對於汽車金融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也隨著汽車金融各參與方專業、高效和便捷的服務優勢而逐步提升。更加可喜的是,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促進汽車金融的發展又做出了不少調整,2016年3月末,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聯合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允許汽車金融公司在向消費者提供購車貸款(或融資租賃)的同時,根據消費者意願提供附屬於所購車輛的附加產品(包括購置稅、保險、甚至裝潢)的融資,同時也放寬新能源車和二手車首付比例至15%和30%(原來是50%),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政策的不斷跟進,汽車金融未來將有更多作為。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就算新車市場銷量沒有大的增長,但汽車金融滲透率還有不少空間,且二手車金融同時又具備銷量增長和滲透率增長的雙重空間,因此保守估計,到2020年,新車達到1000萬台車的金融購車,按照單台貸款金融10萬算,約有10000億的市場,二手車總交易量1500萬台,40%滲透率的話有600萬台車,按照單台貸款金額5萬算,約有3000萬的市場,總的汽車消費貸的零售金融的規模是1.3萬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目前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而言,一方面傳統車企在積極的進行產品智能化的演進,一方面新興汽車製造商將在2018-2020年集中推出旗下智能汽車整車產品,因此總體而言,智能汽車與汽車金融在隨之而來的時代里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十分值得期待。

電商帶動的互聯網轉型

從2013年開始,關於汽車電商的話題就一直不絕於耳,包括以汽車之家和易車為代表的垂直媒體電商平台、以天貓為代表的綜合類電商平台、以汽車街為代表的經銷商電商平台、以車享網為代表的主機廠電商平台,各方力量均在不斷嘗試,試圖找到汽車銷售的新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趨勢是確定的:消費者的購車決策時間在縮短,如果是換購的需求,那麼決策時間會更快,因此汽車電商的需求是大勢所趨。不過,受制於汽車作為商品本身的屬性,即使能解決送車上門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類似辦理上牌手續等線下問題,且車企與經銷商的制衡關係微妙,線下4S店是相對成熟的零售體系,因此真正意義上或接近真正電商概念的汽車電商距離消費者還比較遙遠。

在汽車電商落地的過程中,汽車金融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汽車金融是注重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事情,如果自動化審批的比重上升到一定比重,那麼消費者買車前在互聯網上獲得自己的審批額度,然後再去看車選車將成為可能,這個時候真的就實現了汽車金融是汽車電商的突破口了。需要注意的是,在汽車智能化時代,一方面購車人群的消費理念趨於年輕化,對汽車金融的接受程度更高,一方面不論是傳統主機廠還是新興造車公司,其產品均可能成為獨立的新品牌和新體系,因此更容易匹配新興的銷售模式。

目前來看,包括蔚來汽車、車和家、FMC、前途汽車、智車優行、小鵬汽車在內的多家新興造車公司,均已對外表示會採用電商化的渠道進行產品銷售。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化的汽車金融必然是重要的匹配要素之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汽車金融的互聯網化,繞不開互聯網技術及理念在傳統金融各個環節中的滲透融合,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全民徵信:

隨著央行開放徵信系統接入,互聯網金融徵信手段開始走上檯面,阿里、京東等電商平台通過平台掌握的大量用戶第一手消費信息,騰訊作為移動互聯網最大流量的入口,則掌握著大量用戶的社交信息。這些由用戶直接產生的消費與社交信息,理論上可以對用戶的消費習慣、收入水平和信用等級有更豐富的判斷依據。現階段這些數據的應用包括演算法模型的搭建仍然在摸索和完善階段,但阿里車秒貸以及騰訊微眾銀行已經開始在新車及二手車金融領域開始發力。

此外,區塊鏈技術當下得到了金融領域的高度關注,其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全民參與的信任機制,可以對消費品、機構及個人形成高度透明且可信的信用記錄,雖然遠未達到足以成熟應用的程度,但已經展現出爆炸性的前景。

二、 靈活產品:

近年來大量P2P網貸公司成立並激進發展,一方面產生了大量跑路平台,另一方面又在某種程度上通過其不完善的風控能力為金融行業交了學費。向不具備償還能力的用戶放貸,或者向用戶放出超出其償還能力的貸款,顯然是一種錯誤,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現有金融體系尚不足以覆蓋市場需求。互聯網金融的特徵之一表現為更密集的用戶覆蓋,以及更具有靈活性的金融產品。當然,這都要建立在更有針對性的用戶畫像、信用審核的基礎上。

很典型的例子便是二手車消費貸款,這塊業務由於標的物的不確定因素較高,往往得不到銀行及汽車金融公司提供相應金融服務,因此成為互聯網金融進入汽車行業的切口。

三、 多元入口:

汽車消費金融有且僅有4S店與銀行兩個入口,如今用戶則更多通過線上了解不同機構及公司所提供金融服務的差異,這一趨勢與汽車電商類似。當前主流的線上金融入口主要分為金融超市(如易鑫車貸)、電商金融平台(新車或二手車電商提供不同機構及公司的多種金融方案)及自建官網(包括銀行及金融公司)。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汽車消費金融的入口將會在互聯網平台上大大擴充,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智能汽車所屬企業的自有平台。

最後,說到汽車金融的互聯網化,不得不提裡面的典型玩家,易車系、平安系、滴滴系。

易車有自己的易車網,加上易車網和易車CEO李斌圍著汽車的各種投資,已然實現一個生態,造車的有蔚來汽車、金融的有易鑫資本。易車已經通過投資再造了好幾個易車。

平安的汽車金融本就是超級玩家,平安保險具有第二大市場份額,最強有力的品牌形象,在車貸領域,平安已經快做到第一,平安汽融中心今年一季度就做到了194億的放款規模,今年可能突破700億。現如今又成為汽車之家的第一大股東,並且發公告說會將平安已有的金融客戶資源與汽車之家做深度的整合。

第三個就是滴滴,滴滴也已經成立了融資租賃公司,並且已經在嘗試開展針對專車司機的融資租賃業務。

這三家巨頭都將在汽車金融領域進行發力和收割。汽車金融的互聯網化需要藉助汽車金融的自動審批的進展,必然也會誕生新的平台型公司。總體而言,汽車金融的互聯網化將會讓流量匯聚在互聯網巨頭手裡,單個新的公司要想構建汽車場景具有很大的難度。

汽車金融在新時代的三大特徵

除了上述的汽車金融互聯網化之外,與智能汽車時代並行的汽車金融發展,還會呈現出三大典型特徵:租賃化、多元化、系統化。表面上看與智能汽車的發展似乎沒有太大的聯繫,但其實卻於內在之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一、汽車金融的租賃化

不少汽車金融的同行都說2016年是汽車融資租賃的元年,美國的融資租賃能夠佔到金融購車的1/3以上的份額。現階段中國所謂的融資租賃做的和普通的貸款區別不大,所以很少有融資租賃公司標榜自己是做融資租賃的。現在和普通的貸款不一樣的是可以將保險購置稅打包進車價進行融資,但隨著新的辦法的出台,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也可以做附加費貸款了,這塊的產品優勢變得沒那麼明顯了。融資租賃的另一個優勢是與買車用戶簽訂融資租賃的合作,貸後發生逾期還是時可以直接收車,這算是融資租賃貸後處理的優勢了。

融資租賃對於企業用車來說,有一些實在的優勢。融資租賃能夠享受「加速折舊」的優惠政策,根據財政部〈財工字[1996]4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中第四條,第三款規定:「企業技術改造採取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機器設備,折舊年限可按租賃期限和國家規定的折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但最短折舊年限不短於三年。」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在三年以內將原有設備加速折舊。而加速折舊則會在較短期限內相應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造成利潤額下降,從而減少當年上繳的所得稅金額。

在個人消費領域的融資租賃最大的優勢是客戶可以選擇車輛用完幾年後不要了,換一輛車。這樣的話就完全租賃化了。短期來看,中國人還是想擁有一輛車,因為很少有人選擇幾年後不要車的方式。

事實上,汽車不僅僅是出行工具,汽車已經變成一個普通的消費品,買了用不用和要不要擁有時兩回事。同時,汽車也是出行工具的一種,以後是否購買將越來越不重要了。其實這兩種觀點並不是完全衝突的,如果我們把生活金融化的話,不妨這樣看,全款買車本質是生活不金融化的一個極端,但隨著金融越來越容易獲取,貸款買車將會是成為常態,所以中國也將會向美國一樣,越來越多的人用金融的方式來買車。

但不買車,出行用滴滴專車,本質上又何嘗不是一種租賃呢,只不過是最少單位的租賃,只不過是有司機的租賃。如果有一天無人駕駛實現了,用金融的方式買一輛車放在家裡和用滴滴叫一輛車使用本質上就是使用頻次和使用場景的問題。所以未來不管是買不買車,生活必然會變得越來越金融化,用車變得越來越租賃化。

無疑,在這個過程中,智能汽車的發展會加速汽車金融租賃化的演進。一方面因為智能汽車本身或多或少的擁有共享化的概念,當然也就擁有租賃的概念;另一方面,智能汽車本身的受眾群,在接受融資租賃的概念時更便捷,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二、汽車金融的多元化

具體而言,這裡的多元化指的是汽車金融行業的資金方和渠道方的多元化。

2016年初有相關數據顯示,美國的汽車金融資金方有1500家,美國的金融市場發達,區域性銀行、融資租賃公司數量很多就算只做本區域的業務也能活得很不錯。目前,從業務量上來看我國汽車金融市場仍由銀行、汽車金融和汽車廠商財務公司佔主導地位。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隨著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廣泛介入汽車金融活動,加之小貸、擔保、典當、第三方支付等越來越多地充當貸款中介,汽車金融的參與方變得越來越多元。

經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參與汽車金融的資金方,汽車金融公司有25家,主機廠的財務公司有8家,融資租賃公司有80餘家,銀行有20多家,跨省做業務的擔保公司有15家以上,還有5家左右的消費金融,還有難以統計的想進入汽車消費貸款領域的P2P公司,保守總計有150家以上。

出現這種情況,有人認為是現在熱錢找地方釋放的原因,也有人認為是中國金融,尤其是消費金融大發展的必然結果。資金方將變得無比的多元化,並且每家都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除了資金方的多元化之外,渠道也變得越來越多元。渠道可以從遞單的來源分為4S店的直營渠道和SP代理模式的渠道。渠道下沉明顯,現在越來越多的車賣到了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級城市,越來越多的車實際銷售場景不失4S店,而是二級網點綜合店等,這種情況下,金融沒法通過直接與銷售場景合作的方式深入進去,這位SP代理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此前過於板結的汽車金融領域而言,玩家和渠道的擴充,對於新興的智能汽車產品而言,無疑是一種利好。尤其對於一些新興造車公司而言,原本可調動的資源不多,但在汽車金融越來越活躍的當下,可選擇的合作夥伴增加,接觸消費者的觸角也隨之增加。

三、汽車金融行業的系統化

金融行業,是個高度依賴IT系統的的行業,可以說IT系統的發展直接決定金融行業的發展,我們難以想像沒有計算機系統,證券交易所怎麼運轉。系統化還不僅是互聯網化,系統化是個比互聯網化更基礎更重要的。還記得6年前,各家汽車金融金融公司剛剛建立自己的信審系統,現如今各家紛紛在建立自己的決策引擎,系統化的目標是自動化審批。

中國和美國對比,在自動化審批上,中國還有巨大的空間。現在像通用金融的「極速通」、大眾金融的「佳家貸」、一汽金融的躍貸、平安銀行有相當一部分都能做到自動化審批。系統自動化審批將會是接下里幾年金融行業最大的變局也會是最大的發展。

自動化審批與徵信體系的成熟有莫大的關係,2012年徵信報告中有貸款記錄的有2.89億人,2013年有3.21億人,2014年有3.5億人。每年的增長率約為10%,如果保持這個速度增長,那麼5年後,也就是到2020年將會有6.2億人有貸款記錄。如果人口結構按照最近的一個人口普查進行測算:0-18歲和6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都不是貸款買車的群體,那麼潛在購車群里將會有8.6億人(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測算)。等到這個時候,就意味著有72%的人都有了貸款記錄,這個時候徵信中心的評分體系也將建立起來,將會起到類似於美國的FICO評分一樣。這樣各家金融機構就能用決策引擎快速的自動化審批了。

車雲小結:

總體而言,包括汽車金融聯網化在內,汽車金融租賃化、多元化、系統化是相互推動的,資金方和渠道方的多元化必然帶來更大的競爭,競爭的加劇大家就會比拼效率,提高效率的最好方式是實現系統化的自動審批。而互聯網化是各家公司主動獲客的方法,最終的表現形式是汽車消費和使用的越來越金融化,表現形式就是租賃化。之前有句話叫做「未來以來,只是尚未流行」,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汽車金融行業。當然,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利好的不僅僅是傳統汽車行業,更利好於新興的智能汽車領域,後者無疑能得到的機會和滋養更多。


金融從來都是追著土豪跑,做汽車的不搞金融,天理難容!

汽車是大宗商量,汽車銷售涉及大額的資金周轉。主機廠一年的營銷費用上億元,這在一家創業型的汽車電商類公司是很難做到的。這些錢除了拿來自身的搭建運作,營銷推廣以外,還能幫助購車者解決貸款問題。汽車電商+金融的話,70%的利潤可能來自金融。C端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現在要去想法解決B端的問題。因為汽車這個行業,如果在這個行業裡邊玩過一段時間或從事過一段時間,金融是這個產業的驅動力量,也是最大的利潤來源,所以在這時一定要在金融方面有所布局,才能在這個產業當中有所建樹。


從國外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看,中國的汽車金融市場,前途是光明的,未來潛力巨大。美國、歐洲與日本的汽車金融都有不同的特點,美國的多業務發展模式、日本的便捷服務、歐洲的價值鏈滿足都是基於市場的特點進行的模式創新,中國汽車金融的大發展,也需要自主創新。在此提出以下的一些不成熟想法,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強化經銷商貸款業務。支持優秀經銷商增加周轉車輛、庫存配件、4S店建設、人員培訓、流動現金。既配合了汽車廠商,增強了經銷網路的競爭力,同時也為經銷商更好地為汽車金融公司服務建立基礎。

2、建立競爭同盟,向非直接競爭者品牌經銷商與客戶發放貸款。主要是比較小的、沒有建立汽車金融公司的商用車或較弱的乘用車品牌。利用它們目前資金不足的特點,建立競爭同盟,向他們的經銷商與客戶發放貸款,既擴大了業務,又幫助了這些企業。

3、吸引較小的或者差異化的汽車公司加盟投資。由於汽車金融公司的資金門檻很高,使得很多國內汽車公司難以跨入,可以建立互補聯盟或者競爭聯盟。例如通用金融公司邀請福田汽車公司入股,實現對通用乘用車與福田商用車的全系列貸款覆蓋,這是互補聯盟。如果通用金融公司邀請奇瑞汽車公司加盟,以實現對抗大眾、豐田等公司的目的,這是競爭聯盟。聯盟的加入,既提高了資本的數量,又增加了業務的數量,一舉多得。

4、建立類似於北汽投資公司那樣的融資母公司,作為股東之一。可以實現持續的資本輸入,通過股東的各種融資手段解決資金流的問題,實現低成本融資,實現與銀行的直接競爭。

5、建立合作機制,突破地域限制。由於不能夠建立異地分支機構,可以幾家金融公司之間建立聯合作業,實現互為分支機構的操作。

汽車金融在中國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事業,雖然當前存在一些困難,但是展望未來,它又是那麼的充滿希望、充滿想像,只要我們能夠立足創新,敢於探索,一定能夠抓住中國汽車金融的好機會。


@連紅 同學,這個問題的下屬答案應該就屬於正規企業的渠道,我沒有涉及過,只是聽說過,這個回答可能可以作為你的參考。我以前做的事比較low,按學術上來講,就是終端?

我只說我知道的,對與錯,是否片面,你可以自行判斷,僅僅作為參考。

我做這個的時候是在廣州,公司應該屬於中介,代理了兩個有授權的金融產品,另外合作了四大銀行的下屬支行,平安銀行,等等。說白了,就是幫幾個金融公司和銀行跑業務。要區分一下的就是,當時的工作不是跑高利貸那種,是正規的汽車按揭業務。

如果你了解中介行業,就不難理解,我的工作,上游是金融機構,下游就是直接面對買車客戶了。

我的工作日常,早上開會,了解上游產品的資料,准入條件(就是什麼樣的客戶才可以在這個銀行能夠借到款,需要什麼資料),整理好資料之後,分兩個線路。

一是有合作的車行給客戶信息,聯繫客戶,了解客戶具體財力情況,根據客戶不同,自己選擇此人適合哪家銀行,跟客戶確認,然後要他準備相關資料,約時間見面簽署協議收資料。後續再和車行與客戶保持聯繫,繼續跟進,直到放款。追債,解壓等等不屬於我們的工作範疇,交給銀行就好。

二是開拓新的車行,包括4s店和汽車二級銷售,維繫老客戶。這個裡面和你做其他業務一樣,展示自己公司的優勢,跟進好業務,招呼好回扣,等等。

工作就是這麼簡單,也比較辛苦。

一般來說,四大行有的支行是沒有專門的業務部門的,比如公司合作的中國銀行某支行,他將業務外包給我們這樣的中介,我們拉到業務,收好資料後,上交給他們。他們不會直接聯繫客戶業務上的事情。因為是這樣,有些資料,比如結婚證,假流水,戶口本等等,在他們缺少業務的時候,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他們不可以去做這些假資料,中介會根據銀行臉色,客戶真實資質,壞賬率,自行決定是否做假資料。同樣的,銀行會根據中介的業務量、壞賬率和合約,定期支付中介傭金。

有些銀行是直接和汽車主機廠合作,例如建設銀行和東風日產,還會有貼息,有段時間新天籟三年貼息一年。

農行的會外包一部分給中介,因為廣州很大,有的地方業務多,有的少,不可能安排太多業務員,也就會向中介吸取客戶,節約成本。

當時我們那的工行,條件准入比其他銀行都高,和建行差不多,但建行手續方便,有較高額的貼息。不過工行牛逼的有一點,從來不會停放,有的銀行到了年底要留頭寸,就不放款了,但工行從來都是不缺錢,說放就一定能放。

然後就是其他銀行,例如廣發,招商,平安等等等等,條件相較於四大行寬鬆,但一般來說利息會高一點點,也會有些不穩定因素。例如那個時候平安銀行東山支行內部出現矛盾,每單不給相關人員300塊錢,他是不會給你走放款手續的,就是等你出了同貸書,付了首付,開了發票,一切落定,然後給你拖放款時間。這個說法是老闆給我們的,因為我有個客戶等了半個月都沒拿到款,被催到死。

剩下的是我沒做過,但有同事,有合作車行做的,我聽說來的。例如,零首付,提前放款,抵押貸款,等等等等,其中貓膩很多,多到我這種淳(sha)朴(bi)人民,不敢去碰。

細節還有很多可以說,但我覺得只要入了行,自然慢慢會懂。這個行業前景尚可,帶我入行的哥們兒很精,幹了三年,奇瑞換銳志,開了自己的公司。我最高的一個月,薪水拿了兩萬多,純公司發的,我自己開車油費3000多,說出來不知道你們信不信,當中我一分外水沒有撈過。

另外,這個行業和當地發展有大關係,廣州很繁榮,武漢就差太多了。競爭很激烈,雖然我沒有遇到過打架的事情,但也有同行打電話誹謗罵人的。這個行業也很傳統,業務上你需要會很多老一輩的拉攏方式,吃飯禮品回扣等等,一樣不能落下,不像知乎上面精英們的工作生活,陽春白雪,或者高級的政治鬥爭。這個很市儈。這行女孩子做的很少,不是說有多辛苦,只是有太多事情女孩子拉不下面子。類似於你見過幾個搞二手車的姑娘?(我見過一個搞二手車的姑娘,業務能力極強,女漢子一枚,大家自行腦補一二十多歲的女孩子天天大太陽下面撅著屁股把腦袋放在引擎蓋裡面的樣子。)

總結一下,這個行業很大,我當時所處的這一個細分崗位上,與大多數傳統行業沒有什麼兩樣,發展前景和汽車市場一樣。這個行業可以賺到錢,努力一點,只要不像我這麼過於老(sha)實(bi),一般來說,能夠滿足一般青年結婚前的生活,買個iPhone去個東南亞國家旅個游還是沒有問題的。


微貸網餘額過百億,姚宏眼中的汽車金融究竟要拼什麼 | 新龍榜

中國P2P行業發展至今10年,以車抵貸為主要資產類型的平台數量眾多,微貸網是其中當之無愧的「尖兵」。2016年,微貸網交易額近480億,規模為第二名3倍多。

姚宏,微貸網掌舵人,經歷頗具傳奇色彩。21歲白手起家,並在之後十年中連續做了數十個創業項目,在歷經重重挫折和磨難之後,姚宏轉向了車貸行業,並在2011年成立微貸網。

經過近幾年的深耕,微貸網厚積爆發,逐漸成為中國車抵貸行業龍頭,累計成交額已超過800億元,最新貸款餘額超過120億元。憑藉著出色的業績,微貸網入選愛分析新龍榜。

在業務上,車抵貸依然是公司核心。姚宏認為,車抵貸市場規模至少在5000億,微貸網的擴張空間還很大。在延續車抵貸核心業務基礎上,微貸網也在不斷完善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將相繼推出汽車分期、以租代售、供應鏈金融等產品,並計劃通過自營和對外投資的方式,涉足汽車交易、汽車租賃等業務領域。

除汽車產業鏈以外,姚宏還將目光投向房抵貸、信用貸等更多借貸領域。房抵貸目前業務佔比20%,餘額約為20億元。經過一年多商業驗證,姚宏計劃2017年大力推廣房抵貸、信用貸等業務。

微貸網核心優勢來自遍布全國的門店網路和銷售鐵軍。目前,微貸網線下門店已達400家,並擁有15,000名線下員工,今年即將突破2萬人,使得微貸網可與平安普惠、宜信並駕齊驅。同時,姚宏也在加強線上能力,逐漸實現由線下往線上轉移。

之前,微貸網有將近一半的比例是加盟店,為了控制風險和管理問題,姚宏如今已取消加盟店方式,全部轉成自營。遍布全國的自營網路為微貸網塑造了催收壁壘,0.3%的超低壞賬率里,全國催收網路貢獻巨大。

在資金上,微貸網此前所有資金來源均為自建理財端,為符合監管合規要求,對房抵貸等新業務起到更好支撐作用,姚宏計劃逐步引入外部資金,並加強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融合。

近幾年,微貸網保持高速增長。據漢鼎宇佑(300300)公告顯示,2015年微貸網交易額約為164億元,收入約為2億元,凈利潤約為0.34億元;姚宏在訪談時表示,2016年交易額為480億,收入達到18億元,凈利潤為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約為193%、757%、782%。2017年,姚宏設定的目標為凈利潤5億元。

微貸網雖然起步於車貸,但姚宏的思路和規劃已不限於汽車領域,微貸網藍圖正在不斷擴大和完善。

近期,愛分析對微貸網創始人兼CEO姚宏進行專訪,訪談中姚宏針對汽車金融發展、車抵貸行業現狀等方面深入闡述自己的觀點,現摘選部分內容與讀者分享。

車抵貸市場規模至少5000億

愛分析:如何看待當前汽車金融行業的現狀?

姚 宏:行業參與者主要分為傳統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和融資租賃機構,這是汽車金融行業的三大角色,基本上形成了三股力量。

從行業本身的變化來說,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無疑成為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徵信和風控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依靠銀行信用報告判斷,而是可以有效地針對用戶信用狀況,風控模型肯定會有變革。

另外,客戶需求也將覆蓋得更深和更細緻,汽車金融中除了信貸以外,保險也將成為較好的接入口,比如車險可以針對車輛使用時間、行程數、事故概率等,做出相應的優惠配置。

愛分析:微貸主要針對汽車抵押貸款這個領域,如何看待車抵貸的市場空間?

姚 宏:車輛抵押貸款主要是客戶群把車作為抵押物來比較快地獲取資金。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中國市場是非常龐大的。

首先,現在中國整個汽車擁有量差不多為兩億。雖然很多大城市在進行限牌,但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整個中國汽車保有量還是以每年差不多2,000萬左右的速度增長,也就是每年增速為10%左右。

對比美國,他們幾乎是人均一輛車,中國可能不能馬上達到那麼高的覆蓋率,那假如一個3口家庭一輛用車的話,那保有量至少能達到3-4億,估計不到十年將會達到。

其次,需要拿車作為抵押的信貸需求也在增加,並且還是有比較大的增量。比如按照兩億保有量估算的話,假如車抵貸需求是一年一次頻率,應該至少有3-5%的滲透空間,這是存量市場。

而繼續把滲透空間做大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這就需要給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得到用戶的認可。假設按5%滲透率算的話,差不多是1,000萬輛車,如果每輛車平均貸款七萬元,規模大概是7,000億,即使打個折也有5,000億,這是比較合理的需求。

因此,對於微貸來講空間也是很大的,現在微貸餘額超過100億,累計交易量是800多億,相對於5,000億餘額的市場規模,還是有很大的空間的。

愛分析:現在很多用戶在購車時進行分期,是否會影響車抵貸的空間?

姚 宏:會有這種可能性,但是更多的是沒有做過貸款的用戶,或者很多人購車是付全款為主,那麼這部分群體還是佔大多數的。

雖然汽車分期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但是大部分車主是過一兩年後便還清,所以其實影響並不大。當有車用戶越來越多後,車抵貸的需求只要持續保持一定比例,那麼隨著有車用戶增加,增量市場也會擴大。

愛分析:怎麼判斷以租代售這種模式?是否會成為車抵貸的未來方向?

姚 宏:從某種角度講,以租代售這種模式的風險是最低的,但是畢竟從車的歸屬上看,買這輛車其實是在租,並不屬於車主本人,用戶可能很難接受,很多人對產權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從這個角度講,以租代售很難成為車抵貸的一個趨勢。

愛分析:現在車抵貸領域並沒有太多新玩家入場,是因為行業壁壘已經到一定階段嗎?

姚 宏:這個行業其實還是有一些做二次抵押的二級公司,那麼新進的公司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車就會被二級公司押去很多,那損失就會很大。

所以很多看似很熱鬧,但做個幾個月之後發現風險很大,便會退出或者比較保守。這個領域看似好像挺簡單,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這種產品周期比較短,有些用戶可能第一期還,第二期就不還了,那對於平台就會造成損失。

愛分析:以車抵貸為主要資產類型的P2P平台眾多,如何評判這些平台的核心競爭力?

姚 宏:首先拼的是團隊,也就是穩定性。信貸行業最大的風險是騙貸風險,所以團隊穩定性、企業價值觀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是信息化水平,道德風險如何防範,或者儘可能去降低,就需要技術去識別,靠人工肯定成本太高,效率也會太低。只要是欺詐,肯定是有痕迹的,或者總是有共性的,就需要技術上防範風險。

再次是需要一定布局,目前來講車抵貸這個領域貸後能力還是非常關鍵的,還做不到通過貸前就能把風險控制住。那麼貸後處理和處置就需要一個網路,這就看公司的執行能力了,比如看能夠覆蓋哪些地區和多大範圍,如果能夠覆蓋全國,做到全國聯動,相對來講風險可能性就會降低。

最後是資金成本,你的資金決定客戶的接受程度,比如同一個用戶,肯定會選擇利率較低的公司,另外資金還具有增量問題,年初可能不會覺得資金很重要,到年底業務規模量比較大了,那資金的供應就會成為發展的重要因素。

1.5萬線下團隊,重點提高人均放貸規模

愛分析:目前微貸線下人員大概是一萬五千人,如何衡量線下運營效果?

姚 宏:人均產能是我們一個重要指標,主要通過放貸規模來衡量,大概每個月是20萬元左右。

愛分析:如何提高線下人員效率?

姚 宏:主要還是技能層面,第一很多線下人員的技能還是比較薄弱的,運行模式、獲客方式等比較原始和單一,所以運行模式和獲客方式都可以通過培訓提升。

第二提供很多專業工具,信息化是比較關鍵,讓業務人員不只是拿小卡片獲客,而是利用專業工具獲取用戶信息、了解用戶需求。

第三我們會做一些其它支持,從整個公司層面打造營銷體系的閉環,擴大純線下以外別的獲客方式。

愛分析:現在線下加盟店佔多大比例?

姚 宏:已經沒有加盟了,全部都是自己員工。

愛分析:為什麼不再做加盟了?

姚 宏:加盟肯定存在很多風險問題。首先是考核方式,對於加盟店而言,如果考核其風險的話,它的增長就會很慢,不考核的話,那就得公司承擔風險,公司風險就會很大,這都是難題。

其次,畢竟加盟店的發展能力和整個公司的能力不太一樣,很難標準化,管理上比較難。最後加盟店可以接觸到實際客戶和現金,有些服務方式上可能不如意,造成客戶體驗比較差。

愛分析:從風控迭代角度講,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姚 宏:我們現在是從主要看車轉向主要看人,就是看一個用戶的還款表現、匯款時間、外部特徵等。

現在慢慢在從貸後轉向貸前和貸中,貸前主要是從反欺詐層面看一個申請用戶的風險程度;貸中的話是從用戶的行車軌跡判斷其居住和收入的穩定性,通過模型判斷其還款意願,以及有沒有發起多筆借款,負債是不是在增加,從其中看出潛在風險。

愛分析:如何進行人本身的信用評價?

姚 宏:這應該是風控策略和模型方面的問題。數據方面,通過用戶授權、爬蟲技術等獲取基礎數據,然後通過歷史積累經驗判斷出用戶的風險,例如買低價車的人可能逾期率要低於買高價車的用戶,還有地域特徵等。

對人信用評價的核心就是讓好客戶可以更快速更簡便地獲取更高的借款,而對於風險較高的客戶,就會進行細緻評估,基本都是靠數據驅動,做好數據的打通和匹配。

愛分析:如何防範重複抵押風險?

姚 宏:這個風險目前行業內還沒有比較好的防範辦法,因為從技術上很難掌握。現在可以做的一方面是事先做好客戶告知服務,告知他這種行為的損害以及後果;另一方面是在發生之後,採取一些果斷措施,並且具有這種行為的客戶以後可能就會考慮少做或者不做了。

金融、汽車雙戰略

愛分析:2017年的發展重心是哪些?

姚 宏:車抵貸還是我們的核心產品,除此之外,汽車消費金融、房抵貸都會開始進行大規模推廣,還有特殊人群的信用卡也會加大推廣,因為這部分我們是2015年開始做,經過一年多發展,覺得風險還是可控的。

其它供應鏈金融等還需要繼續驗證,並且究竟要將規模做到多大還在探索,所以還需要再跑一段時間。

愛分析:對於汽車分期市場是怎樣判斷的?

姚 宏:汽車這個領域金融滲透率在慢慢提升,汽車分期應該會有非常大的市場。首先,新生代對於金融產品的接受度比較高,隨著他們消費能力的提升,滲透率也會提高。

其次,現在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對於這部分覆蓋還是有限,或者產品設計有很多限制,如果能加強產品創新,相對來講還是有比較大的空間的。

再次,畢竟汽車是比較大的消費品,如果金融設計做得足夠好,收益是相對比較可觀的,相對數碼3C等其它產品來講,ARPU值較高。

因此汽車分期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大潛力的,也正因為不錯所以在初期行業競爭會相對無序,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風控比較薄弱。

愛分析:微貸未來整體戰略是怎樣的?

姚 宏:我們主要是兩個大方向,一是金融服務類,就是以汽車金融為主、其它類型為輔,涵蓋車、房、信用貸款等,未來希望大部分是通過線上完成獲客,通過信用識別實現線上下載客戶端便能貸款,客戶群還是小額分散為主。

二是會在汽車服務這方面做一些嘗試和投入,比如汽車交易、汽車租賃等方面會去拓展。

愛分析:微貸資金來源主要是自建理財端,未來是否考慮引入機構資金?

姚 宏:有這方面的考慮和計劃,一方面因為根據網貸管理辦法,有20萬元的上限,那麼我們房貸這些可能就會受到限制,可以通過引入外部資金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價格和盈利問題,用自有理財端的資金可能盈利壓力比較大,可以對接銀行等機構做助貸平台,與傳統機構進行融合。

愛分析:會進行對外投資嗎?

姚 宏:我們核心方向還是會圍繞汽車這個產業鏈,進行一些外部投資方面的布局,比如汽車交易、汽車租賃,這是一些考慮的方向。

愛分析是一家專註於創新企業研究和評價的互聯網投研平台。愛分析以企業價值為研究內核,以獨特的產品形態,對創新領域和標杆企業長期跟蹤調研,服務於企業決策者、從業者及投資者用戶群體。關注愛分析公眾號ifenxicom,及時獲取重要信息。

添加愛分析群小秘微信(ID:ifenxi502)即刻加入愛分析行業討論群。


目錄:

一、國內汽車金融的現狀

市場規模

市場格局

二、國內汽車金融的前景

1、汽車消費金融

2、汽車庫存融資

3、車抵貸

一、目前國內汽車金融的現狀

市場規模

2016年全國汽車銷量達2802萬輛,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數萬億的市場。國內汽車金融市場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汽車消費金融,另一個是經銷商金融。汽車消費金融主要包括個人消費貸款和融資租賃,經銷商金融包括庫存融資和建店融資等。

其中個人汽車消費貸是國內汽車金融的主要組成部分,市場滲透率從2014年的20%,到2016年的30%,市場規模也從4938億上升到了9802億。經銷商庫存融資是經銷商融資的主要組成部分,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080億增長到2016年的2023億。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汽車金融專業委員會

2800萬輛銷量,總980萬輛,汽車金融公司390萬輛,銀行500萬輛,其他100萬輛,分別佔比40%,51%,9%

2015年汽車金融公司經銷商庫存融資對應365.2萬輛,貸款292.6萬量,分別同比增長5.51%和29.74%.2016年上汽銷售400萬,做了82萬輛,實際上的金融滲透率可達40%以上。

總結:中國個人新車金融市場未來可以從目前的1萬億增長到2萬億以上,增長100%。庫存融資數千億市場,融資租賃剛剛起步(下一波增長點)

市場格局

目前汽車金融的主要參與者包括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其他第三方包括融資租賃公司、小貸擔保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平台,其中互聯網金融平台又分為像易鑫金融這樣具有流量優勢的汽車金融產品超市、資金提供方P2P和消費金融公司。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佔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的90%以上份額,其他第三方所佔市場不足10%。

雖然汽車金融是一塊非常大的市場,但是目前獨立的第三方平台所佔的份額並不多。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極低的資金成本,汽車金融公司是非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且都是歸銀監會直接管理,可以以很低的資金成本籌集資金;二是消費場景的壟斷,目前汽車金融主要集中在新車,而新車的大部分銷量是在中國的兩萬多家4S店內達成,汽車金融公司跟汽車經銷商具有天然的紐帶關係,商業銀行得益於發達的全國網店,銀行的服務提供商(簡稱SP)或者工作人員可以入住到當地的4S店;

二、國內汽車金融的前景

1、新車金融

新車金融將繼續由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壟斷,主要的原因是,一是准入門檻高,需要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及金融相關牌照;二是汽車金融本身很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去顛覆,消費者在使用金融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時,往往是跟一些售後服務綁定在一起的,所以必然要跟4S店保持長時間的聯繫,純粹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無法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閉環。就像叫囂著要顛覆4S店的新車電商一樣,始終無法繞開線下4S店,也都沒有做成功。

國內新車金融滲透率不高有幾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利率太高了,二是徵信不完善。雖然汽車金融公司都會有相關的貼息,但是往往只針對主機廠自己旗下的某些車型,而且貼息時間比較短,高額的利息加上30%左右的首付再加上手續費和押金,新車落地的總費用並不比全款買車要低多少。這樣一來,對能夠全款購車的消費者並沒有很強的吸引力,對沒能力全款購車的消費者而言又提高了准入門檻。有趣的是,高端品牌的汽車消費分期率可達40%以上,說明如果有合適的汽車金融產品,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單的。

2、二手車金融

中國整個二手車交易市場正在慢慢崛起,二手車交易平台還在慢慢發展當中

3、融資租賃

4、看好二手車金融和融資租賃

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將達到2萬億的市場規模,依然處在高速增長的上升通道上。從目前的格局來看,雖然市場這麼大,真正留給創業者的機會並沒有那麼多。我認為真正的大機會一定只會在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做不了或者不重視,且這個行業在快速增長的時候,比如二手車金融和融資租賃。

當然基於現在存量市場也闖出了一些明星公司,比如依靠易車網巨大流量的易鑫汽車金融產品超市,依靠強有力的線下催收和風控能力做高風險的車抵貸業務的微貸網,給汽車經銷商做庫存融資的第一車貸。

以上回答由青銳創投負責電影行業研究的投資經理黃明偉@莪發哥提供,我們也在自己的同名公眾號『青銳創投』更新自己的行研和觀點,歡迎知友們關注與交流。


我搜到一份德勤的報告,雖然是2014年的,但是非常詳細

http://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manufacturing/deloitte-cn-mfg-auto-financial-zh-210314.pdf

----2016.10.20更-----

最近參加了一個汽車金融論壇,上海安亭國際汽車金融論壇。論壇上羅蘭貝格與建元資本等共同發布了2016的汽車金融報告,附下載鏈接:2016中國汽車金融報告


剛完成國內一家大型汽車金融公司提升銷售效能的項目。看到很多人的回復都是圍繞著後台(比如風險)進行的,我在這裡分享一下前台(銷售)的經驗。前台還是蠻重要的,從人員上來看銷售一般佔到公司1/3以上的編製(這裡不考慮銷售外包人員),同時他們的努力也直接反映在公司市佔率以及盈利狀況中。

這個項目我做了一年半,為了設計一個從戰略到實施的完整方案,對從公司總經理到一線外包員工員工,從主機廠到經銷商的各個職能部門的調研。項目主要涉及到銷售團隊的組織架構,人員職責,經銷商分級,銷售區域劃分,人員編製,銷售流程,溝通與報告(IT)優化,銷售績效考核,銷售薪資激勵以及銷售培訓的方面。收益匪淺,在此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如果有對此感興趣的人,歡迎共同探討。

================================

國內大型的汽車金融公司都是有主機廠背景的。他們或者由主機廠出資獨立成立汽車金融公司,或者與外資(一般是銀行,因為金融風控等優勢的原因)聯合成立合資公司。這裡要特別注意由於參股方的不同,其側重點也各有不同:

對於主機廠來說,汽車金融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新車銷售(包含覆蓋率),讓那些想買車而資金能力有限的人能夠買上車,或者能夠買更高級的車,進而提升利潤。雖然在汽車金融公司有參股,但金融公司的效益並不是剛性需求。因為主機廠的主要盈利點仍然是新車銷售,即使汽車金融公司通過讓利小幅虧損,只要能夠帶來新車銷量的提升,也是可以接受的,這就是一個左手倒右手的邏輯。

而銀行或者保險背景的金融公司的目的是在控制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提升盈利率。

目前國內的汽車金融的主要業務分為兩大塊兒,第一是庫存,另外一個是零售。

庫存就是金融公司面向經銷商、經銷商集團的貸款。一般利息很低(一般是低於3%至8%),經銷商用這部分資金從主機廠購車(說是購車,其實經銷商是不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自主選擇熱銷車型,都是主機廠按每年的銷售計劃對經銷商自動配貨的),當經銷商將汽車銷售出去後,或者拿到更便宜的融資之後連本帶利償還汽車金融公司的貸款。

零售是金融公司面向終端消費者提供的購車貸款。利息會比銀行高(利息高的原因樓上Howard 也提到過,是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比銀行要高很多,現在很多金融公開始通過ABS在市場融資極大的降低了融資成本,這裡就不展開講了),但金融公司有以下幾個優勢是銀行所不能比擬的:

對於終端消費者來說審批更簡單,對於細分客群設計多種貸款政策(比如公事國,大學生,農民工等等),同時更加接地氣的提供一些貼心的服務,比如道路救援、意外險、或者精品套餐等等,所以可以有針對性的滿足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將這些條件都考慮進去以後,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汽車金融公司貸款利率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高。

對於同時開通庫存和零售業務的經銷商,如果終端消費購車採用金融貸款,那麼經銷商可以沖抵庫存的貸款,非常方便,這也是經銷商更加偏好汽車金融公司的一個原因。此外由於主機廠的背景,汽車金融公司可以與主機廠非常順暢的舉辦聯合促銷,對某種車型進行貼息、返點,在目前新車銷售普遍利潤低的大環境下,極大的提高了經銷商的銷售積極性。

OK,整體背景交待完畢,對於過去幾年國內汽車金融的發展,我不做特別說明,樓下的大神圖表數據引用的很多我不做贅述了。這些都站在整體汽車金融產業的宏觀的角度來談的,我這裡特別要說的是作為一個汽車金融公司個體的視角,目前國內汽車金融公司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局面。

傳統汽車金融業務主要是新車貸款,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市場,最近幾年汽車金融公司每年都有大約30%的增長。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只看新車貸款,那麼汽車金融公司的銷售增長必然需要依附於新車銷售的增長,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在2940萬輛左右,增速為5%(2016年增速為13.9%)可以預見在保持同樣新車金融滲透率的情況下,新車金融貸款的銷售將放緩。那麼在度過前幾年的跑馬圈地,儘可能迅速佔領市場份額的年代之後,最近幾年更多的汽車金融公司開始了精耕細作,維護現有經銷商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升金融滲透率(2016年國內平均金融滲透率約為30%,美國約80%以上)是眾多汽車金融公司的主要課題。

從競爭環境上來看,在一、二、三線城市,汽車金融公司面臨著與其他金融公司,銀行,小貸公司的競爭壓力。剛才也談到了,單看貸款利率,金融公司並不佔有優勢。此外由於汽車貸款是發生在客戶決定購車之後才開始的,導致汽車金融專員介入的時間較晚,同時汽車銷售專員在決定推薦哪家公司的金融貸款有很大的自主性,這就要求汽車金融公司需要保持與經銷商良好的合作,讓經銷商發布行政命令從上至下的要求銷售專員推薦自己金融公司的產品。在經銷商關係維護中一般會採用以庫存帶動零售的方法,這是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一般金融公司的銷售主要負責庫存的銷售以及維護,零售一般會採用外包或者使用現有經銷商人員的模式。在非一、二、三線城市,汽車金融公司覆蓋率以及激活率做的還很不足,原因無外乎資源和成本,雖然一直在強調業務下沉,但是實際落地執行的效果還不明顯。

從金融產品創新上來看,汽車金融包括新車金融、二手車金融,還有使用權金融、所有權金融、租賃等。而中國目前30%的金融滲透率里,其中80%-90%都是基於汽車所有權交易開展的,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對於車輛種類也沒有做到全覆蓋,目前都是圍繞著乘用車,商用車進行設計的;而非乘用車,工程車輛的的金融創新非常少,這可以作為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此外目前很多汽車金融公司已經開始染指二手車業務,但對於單一品牌的二手車市場不足以推動這塊兒業務,於是汽車金融公司開始設計並組建白牌事業部,使二手車貸款不局限於某個主機廠品牌,這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先寫到這裡,看看大家支持的效果再決定是否繼續寫:)========

有對該業務或企業諮詢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勾搭

微信號:紅色共產

電郵:crossrnbw@163.com

本文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進行轉載,轉載時請務必添加本人簡介於文末,若有商業用途,煩請盡量聯繫告知作者。


汽車金融缺少核心競爭力,一方面資金成本沒有優勢,第二是在風控和網店分布上受到局限性較大。加上近年互聯網金融的滲透,阿里、騰訊都在做車貸,傳統汽車金融公司除了牌照,沒有其他優勢,但人家沒有牌照照樣做業務,所以牌照的含金量也並不算高。。。。

銀行目前是對這塊業務沒有足夠的興趣,一旦銀行大力發展車貸,汽車金融這麼高的成本如何玩?

個人認為,傳統汽車金融公司不會像之前那麼好過了。。。


在平安銀行汽車金融部待過一段時間,說下貸款方面的問題,汽車金融行業貸款主要有銀行貸款和汽車公司貸款,銀行方面比較強的有平安,招行和建行,一般都是和4s店合作,大部分時間都在駐店。三個銀行各有特點,平安行業老大,好審批,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派遣制,後續的抵押問題很嚴重,客戶體驗(抵押方面)不太好。招行和建行都是行編,人員相對固定,流動性很小,審批相對慢點,要求條件也高,不過招行的妹子很漂亮啊,和我同一個店競爭業務的妹子想見又不想見,好糾結。汽車金融公司的話接觸多的有大眾,賓士金融,都是針對旗下汽車的貸款,大眾的話不太好,旗下好多走銀行的,賓士金融好叼,旗下貸款業務銀行很難與之抗衡。說下行業,絕對是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又能學到很多,另外說下待遇,聽說汽車金融公司不錯,但是銀行,特別是平安,很差,坐標上海,底薪2500,提成很麻煩,很難算,大部分人收入5000以下,少數人可以做到1萬以上(主要是開發合作成熟的,銷量大的4s店以及多賣保險)!這是一個很能鍛煉人的工作,但並不是賺錢的行業,至少在銀行裡面不賺錢


數據上來看,目前我國汽車消費信貸滲透率僅為16%左右,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則大部分位於60%以上。由此可知,我國車貸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正是我國汽車信貸市場所包含的巨大潛力,吸引力了各類企業紛紛涉足,從車企、銀行、保險公司到專業的汽車金融公司等等,都想從汽車金融這個大市場上分一杯羹。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汽車金融發展速度超過了30%,達到3920億元。截至2013年底,汽車消費金融市場餘額已經突破5000億元。2014年,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產品餘額應會超過6000億元。

另外,汽車金融的發展仍存在一定製約因素。首先,我國汽車行業本身發展並不充分,生產廠家多而小,關鍵技術缺乏等等都導致了汽車產業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其次,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目前仍是由銀行佔據主導地位,而本應佔據市場更大份額的汽車金融公司反而趨於弱勢,這種單主體形勢會阻礙金融機構的良性競爭,銀行也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的各方面需求,進而使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無法得到充分發展。此外,監管制度缺失、信用體系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

因此,未來國家應對汽車金融行業給予大力支持,並從政策規範方面加以正確引導,逐步推進我國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推動行業監管制度完善,乃至給予汽車金融公司一定優惠政策,來滿足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汽車金融,因為方便快捷,當然也有很多不法車商從中牟利,交易之前,盡量先到門店了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具體可看德勤《2015中國汽車金融白皮書》,裡面研究比較詳細而且正規。


在汽車市場下行的情況下,汽車金融恰恰可以給企業帶來機遇,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今年,我國汽車市場的二手車金融、融資租賃、新能源和相關的金融業務可謂「這邊風景獨好」。特別是二手車金融,可以說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不妨視之為二手車金融的元年。而隨著「互聯網+」概念的不斷深入,汽車保險方面也有了不少創新實踐。另外,經銷商在今年的汽車市場下滑中受到了最大的衝擊,為了長期的健康發展,批發金融領域的創新和突破不斷地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和血液,這些都是今年值得關注的議題。

中國的汽車金融行業很年輕,正如我們的汽車行業,未來會經歷更多波折,甚至曲折。但只要抓住「勇氣」、「創新」和「風險管理」這三點,我覺得未來會是非常光明的。中國有全世界銷量最高的汽車市場,未來也一定會發展成最有生命力的汽車金融市場。

汽車金融整體市場成行業重要贏利點未來發展空間大

2012年之後,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出現了井噴式增長,2012-2014年,市場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33.6%。預計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將在2020年達到1.8萬億元,汽車金融和保險將成為未來整個汽車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利潤點和收入來源。

但是,中國和全球領先市場的差距仍然較為明顯,汽車金融產品在滲透率和創新性上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中,以信貸模式出售的新車佔比較高。而在中國,汽車現金購車比例較大,貸款比例只有16%,而美、德、日的貸款購車比例分別為51%、43%和39%。

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汽車金融市場仍然處於初期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的差距非常大。但差距並不是落後,差距是機會。隨著中國汽車銷量的增長及金融理念的逐步深入,汽車金融市場未來將維持高速增長。

更多討論請參考:轟轟精選_汽車金融政策_行業動態_行業新聞_好車轟轟


汽車金融萬億海域,誰主沉浮?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428356

汽車金融大航海時代已經來臨,海上的風浪與船舶聲鋪面而來。

許多玩家已經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駛向那裡的船,且已初嘗甜頭。

先行者們發現,這是一個十萬億級的海域,所有人都在往裡涌。

只是一切,才剛剛開始。

最終只有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

先行者的戰績

經歷了十幾年的海上探索,先行者們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從市場規模上看,從2001年的43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2000億元,十五年的時間增長了27倍;

從汽車銷量上看,我國乘用車銷量從2001年的237萬輛,增長到2016年的2437萬輛,實現了從百萬量級到千萬量級的飛躍,十五年的時間增長了10倍;

從經營主體上看,截至2017年7月,中國共有25家汽車金融公司獲批,總資產規模達4190億元,同比增長23.12%;

從滲透率上來看,目前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不足40%,低於全球平均水平75%,而歐美髮達國家高達80%,增長空間巨大;

從利潤佔比來看,發達國家汽車金融利潤貢獻了汽車市場整體利潤的80%,而我國80%的利潤還是來自於整車製造、新車銷售和汽車零配件環節,汽車金融貢獻的力量微乎其微。

十萬億的市場疆域,預示著汽車金融的掘金之旅才剛剛開始。

機會與暗並存

然而,眼下這片汪洋大海,離到岸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遙望遠方,欣喜之餘,一片恐懼與茫然。

對於那些先行者而言,他們也剛剛揚帆起航,前面風浪幾許,海上暗礁何在?他們也不得而知。

風浪一:信用體系不健全

眾所周知,我國個人信用體系尚不完善,導致騙貸問題日益嚴重,許多小的金融機構甚至被壞賬給拖垮了,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步伐。

風浪二:相關政策法規不合理

儘管2008年新《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的頒布,填補了我國汽車金融服務的法律空白,但我國汽車金融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健全,一方面需要出台一些新規,填補法規空白,另一方面需要逐步完善和制定汽車信貸管理辦法,有利於促進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及汽車信貸市場的成熟。

除了那些止不住的風浪,還有潛藏在平靜海面下的礁石,無時不刻在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暗礁一:消費者接受程度低

從汽車金融滲透率來看,2014年,全球汽車金融平均滲透率已達70%,美國和德國的汽車金融滲透率分別為81%和64%,印度也基本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而我國作為全球汽車產銷大國,截至2015年,汽車金融滲透率僅為35%左右。表明目前我國民眾對汽車信貸消費的接受度還比較低。

暗礁二:銀行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目前我國汽車信貸經營主體主要以銀行與汽車金融公司為主,而銀行由於自身的資金、客源、產品優勢,及不受特定品牌與車型限制,它的受眾更廣,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不過相對於銀行,汽車金融公司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如進件門檻低、貸款手續簡單、放款快、產品靈活等,以及相對於銀行,汽車金融公司更了解客戶需求,更了解車型,能給到消費者建設性的意見及專業化的服務。

未來,如何躲避這些風浪與暗礁,順利駛向彼岸,玩家們還需思量而行。

新玩家開啟掠奪之戰

腥鹹的海風一吹,自然會引誘一些新的資本家聞風而來。

他們帶著自己的新武器與技能,迅速湧入這片大海。

玩家1:電商平台模式受挫

自從2013年美國汽車電商Truecar在中國火了之後,中國汽車電商便拉開了帷幕。Truecar為用戶提供附近的經銷商真實報價,幫用戶解決了討價還價的痛點,並向經銷商按每輛車成交收取299美金,被譽為汽車電商的鼻祖,在國內掀起了一陣汽車電商風潮。

2014年,易車與汽車之家紛紛宣布汽車電商戰略,另外,綜合電商天貓和京東也開始發力汽車電商,整車廠與經銷商也成立車享網等平台,還有一貓汽車、團車網等相繼融資殺入。

但兩三年過去了,京東把汽車電商賣給了易車,阿里汽車由B2C汽車電商轉向汽車金融,易車也撤掉了B2C電商部門,大家逐漸意識到汽車很難被電商化。

玩家2:互聯網平台脫穎而出

汽車電商這條路沒有走太順,但汽車金融是掙錢的。因此這些新玩家們開始探索互聯網汽車金融模式,嘗試搭建互聯網汽車金融平台。

主要平台:

阿里車秒貸

2016年,阿里推出了車秒貸,搭建平台,與汽車廠商及金融公司合作,利用螞蟻金服的大數據評分系統提高風控管理能力。

阿里車秒貸目前覆蓋的用戶不多,合作的廠商與車型也不多,但在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提高了服務效率。

優信二手車金融

優信以「半價二手車」的概念切入市場,其本質是融資租賃的5050產品,即首付50%,尾款50%。其實是聯合微眾銀行一起玩,一方面利用微眾銀行的資金,另一方面利用微眾的大數據風控與央行徵信能力。

在模式上,與傳統汽車金融的人+車的風控模型相比,無疑有很大的創新。不過在資金成本、產品類型及專業度上,還是存在一定劣勢。

玩家3:融資租賃——汽車金融的新貴

這幾年汽車融資租賃憑藉獨特的發展優勢,在汽車金融市場迅速佔領一片天地,受到了諸多資金的青睞。

從汽車消費模式來看,全款購車往往存在著消費者資金周轉不便的情況,而銀行按揭貸款又存在著嚴厲的進件門檻與繁雜的審核手續,使得消費者避而遠之。

作為汽車金融的後起之秀,融資租賃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購車方案及「以租代購」的分期購車方式,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門檻與資金負擔。另外,對於汽車後市場的保養維修、汽車保險費用,融資租賃公司也把它納入了分期付款的範疇,減少了購車者的租後煩惱。

在國家的政策利好下,隨著消費觀念與汽車消費主體的轉變,融資租賃將成為提高汽車金融滲透率的主力軍。

汽車金融萬億海域,未來風景無限。只是風浪不息,暗礁猶在。

問蒼茫大海,誰主沉浮?看今朝海岸英雄,揮斥方遒。

霸主未現,人人都有機會。


「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消費理念的轉變,我國的汽車金融滲透率會越來越高。」8月29日,吉致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霞對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居民短期貸款餘額增速大幅回升到15%。消費性貸款高速增長,是居民短期貸款激增的主要推力。2017年前7個月,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1.06萬億,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而去年全年僅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8305億。

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汽車貸款的快速增長。從2005年到2015年10年中,我國貸款買車比例已經從不到10%,快速增長到2015年的25%至30%,這意味著,我國汽車金融這十年發展速度,相當於國外的100年。而在2016年到2017年短短的兩年中,汽車金融滲透率繼續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已達35%-40%水平,其中豪華車金融滲透率更高。

但即便如此,業內仍認為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50%以上的金融滲透率相比,我國的汽車金融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消費者的年輕化、與汽車金融相關的公司的湧現以及汽車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都將促進汽車消費信貸的進一步發展。

汽車消費信貸增長達成共識

優脈財富匯董事長應松先生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通過汽車金融的方式購車,有的消費者在購車時會主動詢問是否有相應金融計劃。」李霞說,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也直接推動了汽車消費信貸的增長。

2016年,汽車金融已經成為各大汽車主機廠商進行市場促銷的主要手段。汽車金融和汽車市場,是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持續提升的汽車金融滲透率,也有效推動了我國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

據業內統計,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已達35%-40%水平(含汽車金融公司、銀行,以及融資租賃等其他汽車金融從業機構),保持穩步提升趨勢。

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為例,截至2017年8月中旬,已累計為超過367萬中國客戶提供了汽車消費信貸服務。

不過,相比發達國家汽車金融市場整體50%以上零售貸款滲透率,我國汽車金融市場尚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按照該趨勢,汽車金融滲透率將繼續穩步上升。

「汽車金融的滲透率會越來越高。」業內人士分析說。優脈財富彙整理其理由包括:第一,隨著國家的徵信系統越來越完善,養老金保障制度的普及,消費者的後顧之憂將減少,貸款購車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第二,隨著汽車消費者的年輕化,以80、90、00後為主的消費者,消費觀念改變,他們對提前消費的認同度明顯增加。

據一份業內的行業發展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或可達2萬億元,消費金融滲透率將提高至50%。這意味著2020年汽車金融滲透率有望在2015年基礎上翻番。


大家好,看了各位的見解收穫不少。我們準備組織一場汽車金融及風控管理行業峰會活動。大家能否發表下各自的意見,對於一個高質量的會議有什麼期待?

會議規模:350人;地點:上海;時間:待定

會議主題:

  • 汽車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
  • 車聯網技術創新與應用
  • 汽車金融貸後管理方案
  • 汽車金融智能風控場景應用
  • 汽車金融大數據風控應用
  • 不良資產催收與處置
  • 汽車金融業務模式解析
  • 二手車行業發展及行業痛點
  • 汽車金融資產證券化

對於一個高質量大家比較有興趣的會議,各位希望在會上聽到哪些公司專家的演講,希望聽取哪方面的話題呢?


對比一下,鍋內的汽車零售風控和批發風控吧

對於一家汽車金融公司或者以汽車金融為主營業務的金融機構,從業務規模上來講,汽車零售金融的規模一般都比汽車批發金融大的多;但從風險角度上來說,汽車批發金融的風險控制難度卻比汽車零售金融要高。為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這是因為汽車零售金融面對的客戶是廣泛而零散的自然人,容易呈現出一種大數法則效應,隨著客戶規模的不斷增加,風險往往會趨於一個可預測的穩定水平。再配合運用反欺詐、信用評分模型、第三方徵信資源等技術手段,一般都能將實際的風險損失控制在理論的預期損失之內,並實現盈利。此外,汽車零售金融客戶的月供還款基本來源於較穩定的經常性收入,還款保障性也較高。而汽車批發金融面對的客戶是銷售車輛的經銷商,數量有限,每個經銷企業都有自身的經營特點和風險,還款基本來源於車輛的銷售收入,對宏觀市場環境的波動更為敏感,收入穩定性不高,再加上信息不對稱,致使汽車批發金融的風險更加難以精準的掌控。一旦經銷商經營情況惡化,帶來的損失也將是上百萬的。因而,在汽車金融風險的管控上,零售金融風險會更加註重反欺詐、信用評分模型等技術手段的運用,而批發金融風險則更強調個人的職業能力與管理機制的設計,更加依賴於調查員對經銷商相關經營信息的敏感度、對抵質押擔保措施的設計等。


推薦閱讀: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金融 | 汽車金融公司 | 汽車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