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在六年內連換了六屆首相,其國內局勢卻很平穩?


從明治維新開始一直到敗戰後的日本,實際上統治這個國家的一直不是什麼政客和政黨,而是一個稱之為官僚的團體(舊稱為帝國高等文官,軍部上台那段時期則是軍部的高等參謀)。

而日本選拔官僚的國家高等公務員考試是相當嚴格的,通常東大最強的專業(文一,文二,文三)的通過率也不到5成。

通過考試的考生並不會直接成為公務員,還要根據當時中央各個省廳的缺額狀況來決定,所以這樣確保了日本官僚團隊整體的素質水平(精英中的精英啊)可以完爆那些靠父輩光環上台的政客(想現任首相安培,前任鳩山,麻生什麼的,用天朝標準就是太子黨了)好幾天大街。

所以在內閣不穩定的當前局勢,日本還能如此穩定和這個官僚集團脫不了關係。

如果想要繼續了解日本官僚制度的話,推薦俞天任的《誰在統治著日本》。

補個題外話:311東日本大地震時,當時日本政府的救援行動的低效率,其中一個重要內在原因就是當時打著反官僚的民主黨政權和官僚集團的互相內鬥。



日本人不在乎,該幹什麼幹什麼,老婆孩子熱炕頭,沒那麼多閑工夫鬧事。

說白了,再換首相,每天該上班還是上班,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了。政治是給玩政治的人準備的,實在不行就把他們投下去。


試著答一下:

日本有著跟中國類似的公務員考試,但是考試內容和難度就遠超我國了,通過率也是極低的。換句話說,就是真正在為該國的政府部門甄選優秀人才,同時該職位也是終身制的。

這些人進入政府部門後,開始為國民生計和國家建設做實際工作,工作內容也是技術性和專業性的,從這個角度講,他們不是政客,而是服務於政府部門的專業人才,他們所能達到的最高職位也就是部門的副職,而部門的正職卻是首相任命的。

每當島國換一屆首相後,該首相就會提名相應的內閣成員,這些成員就是政府各部門的一把手。這就很清晰了,與"考上來的"不同,這些一把手基本都是職業官僚和政客,他們的政治前途也只與首相休戚相關。部長以下的政府職員都是選拔出來真正為國民服務的專業人才,他們永遠不會失業,真正的國家建設也是他們主導的。因此,不管首相怎麼換,變動的也只是部門一把手,干實際活的永遠不動,因此日本的局勢都是一直令人髮指的穩定。

補充一句,這些"考上去"的日本公務員們是值得我天朝學習的,日本赫赫有名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就是他們辛苦制定規劃和實施的,並帶領日本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反觀我們的公務員。。。不說了,都是眼淚。


供參考:日本歷任首相列表(從明治時期也就是現代日本政治體制萌芽時開始)

喏,換首相比換襪子還快是日本的優良傳統……

明治

? 伊藤博文 ( 1885.12.22就任)
? 黑田清隆 ( 1888.4.30就任)
? 三條實美 ( 1889.10.25就任)
? 山縣有朋 ( 1889.12.24就任)
? 松方正義 ( 1891.5.6就任)
? 伊藤博文 ( 1892.8.8就任)
? 黑田清隆 ( 1896年8月31日就任)
? 松方正義 ( 1896.9.18就任)
? 伊藤博文 ( 1898.1.12就任)
? 大隈重信 ( 1898.6.30就任)
? 山縣有朋 ( 1898.11.8就任)
? 伊藤博文 ( 1900.10.19就任)
? 桂太郎 ( 1901.6.2就任)
? 西園寺公望 ( 1906.1.7就任)
? 桂太郎 ( 1908.7.14就任)
? 西園寺公望 ( 1911.8.30就任)

大正

? 山本權兵衛 ( 1923.9.2就任)
? 清浦奎吾 ( 1924.1.7就任)
? 加藤高明 ( 1924.6.11就任)
? 若槻禮次郎 ( 1926,1,28就任)
? 桂太郎 ( 1912.12.21就任)
? 山本權兵衛 ( 1913.2.20就任)
? 大隈重信 ( 1914.4.16就任)
? 寺內正毅 ( 1916.10.9就任)
? 原敬 ( 1918.9.29就任)
? 高橋是清 ( 1921.11.13就任)
? 加藤友三郎 ( 1922.6.12就任)

昭和

? 若槻禮次郎 ( 1926.1.30就任)
? 田中義一 ( 1927.4.20就任)
? 濱口雄幸 ( 1929.7.2就任)
? 若槻禮次郎 ( 1931.4.14就任)
? 犬養毅 ( 1931.12.13就任)
? 高橋是清 ( 1932.5.16就任)
? 齋藤實 ( 1932.5.26就任)
? 岡田啟介 ( 1934.7.8就任)
? 廣田弘毅 ( 1936.3.9就任)
? 林銑十郎 ( 1937.2.2就任)
? 近衛文麿 ( 1937.6.4就任)
? 平沼騏一郎 ( 1939.1.5就任)
? 阿部信行 ( 1939.8.30就任)
? 米內光政 ( 1940.1.16就任)
? 近衛文麿 ( 1940.7.22就任)
? 近衛文麿 ( 1941.7.18就任)
? 東條英機 ( 1941,10,18就任)
? 小磯國昭 ( 1944.7.22就任)
? 鈴木貫太郎 ( 1945.4.7就任)
? 東久邇宮稔彥王 ( 1945.8.17就任)
? 幣原喜重郎 ( 1945.10.9就任)
? 吉田茂 ( 1946.5.22就任)
日本國

昭和

? 片山哲 ( 1947.5.24就任)
? 蘆田均 ( 1948.3.10就任)
? 吉田茂 ( 1948.10.15就任)
? 吉田茂 ( 1949.2.16就任)
? 吉田茂 ( 1952.10.30就任)
? 吉田茂 ( 1953.5.21就任)
? 鳩山一郎
( 1954.12.10就任)
? 鳩山一郎
( 1955.3.19就任) ? 鳩山一郎
( 1955.11.22就任)
? 石橋湛山
( 1956.12.23就任) ? 岸信介
( 1957.2.25就任)
? 岸信介
( 1958.6.12就任) ? 池田勇人
( 1960.7.19就任)
? 池田勇人
( 1960.12.8就任) ? 池田勇人
( 1963.12.9就任)
? 佐藤榮作
( 1964.11.9就任) ? 佐藤榮作
( 1967.2.17就任)
? 佐藤榮作
( 1970.1.14就任) ? 田中角榮
( 1972.7.7就任)
? 田中角榮
( 1972.12.22就任) ? 三木武夫
( 1974.12.9就任)
? 福田赳夫
( 1976.12.24就任) ? 大平正芳
( 1978.12.7就任)
? 大平正芳
( 1979.11.9就任) ? 伊東正義 ( 1980.6.12就任)
? 鈴木善幸
( 1980.7.17就任) ? 中曾根康弘
( 1982.11.27就任)
? 中曾根康弘
( 1983.12.27就任) ? 中曾根康弘
( 1986.7.22就任)
? 竹下登
( 1987.11.6就任)
平成

? 宇野宗佑
( 1989.6.3就任)
? 海部俊樹
( 1989.8.10就任) ? 海部俊樹
( 1990.2.28就任)
? 宮澤喜一
( 1991.11.5就任) ? 細川護熙 ( 1993.8.9就任)
? 羽田孜 ( 1994.4.28就任)
? 村山富市 ( 1994.6.30就任)
? 橋本龍太郎
( 1996.1.11就任) ? 橋本龍太郎
( 1996.11.7就任)
? 小淵惠三
( 1998.7.30就任) ? 森喜朗 ( 2000.4.5就任)
? 森喜朗 ( 2000.7.4就任) ? 小泉純一郎
( 2001.4.26就任)
? 小泉純一郎
( 2003.11.19就任) ? 小泉純一郎
( 2005.9.21就任)
? 安倍晉三
( 2006.9.26就任) ? 福田康夫
( 2007.9.25就任)
? 麻生太郎
( 2008.9.24就任) ? 鳩山由紀夫 ( 2009.9.16就任)
? 菅直人 ( 2010.6.4就任) ? 野田佳彥 ( 2011.09.02就任)

? 安倍晉三
( 2012.12.26就任)


因為選舉選的只是議員,實際上維持日本這台大機器運轉的自各省次官而下的公務員體系還是同一批人,這是日本自明治時期以來建立的精英型公務員體系的優點所在(當然缺點也有,這裡不細說了)。隨便上邊怎麼換人,替老百姓辦事不受影響。

前面幾年民主黨政權跟吃錯了葯一樣,到處找公務員們的碴,出現了一點混亂,現在民主黨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施政的不力引來了國民的拋棄,後面幾年自民黨會坐得加倍的穩,以後又不會有什麼影響了。


您所住的小區六年來換了六個物業公司,您覺得貴小區會出現任何局勢上的不平穩么?

我認為如果貴小區真的做到六年換六個物業公司,一定局勢穩定得一塌糊塗。

————————————————————

居然有人說「覺得這個比喻一點幫助沒有。什麼問題也沒說明。」

好吧我就再解釋一層:

一個小區的業主們,得要多團結一致,才能做到六年換六個物業公司啊~

團結一致的小區,局勢必然穩定。

如果局勢不穩定,業主不團結不一致,一定會被物業公司利用這種分歧,各個擊破,最後形成一個「互害社會型的小區」——大家都忙著對付各自的鄰居們呢


主要原因是日本從封建體制中沿革下來的地方自治體系的穩固,使得中央政權的內鬥可以做到基本不影響地方政府的正常運轉。


最近好多市委書記被帶走了,職位一直空著幾個月,這些市的市民,該吃吃該喝喝,沒見啥不習慣的


日本社會穩定,同時,日本內閣並不穩定,這是兩件同時存在的事情,那麼是不是就一定有因果聯繫呢?可以舉點栗子,比如最近很火爆的,高考狀元也喜歡打遊戲。這種跟平時認知不一致的現象,就會讓人產生好奇,為什麼愛打遊戲的人成績還那麼好?答案也很簡單,打遊戲不是成績好的原因,學習認真、方法得當和智商高才是原因。

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日本六年換了六個首相,社會還這麼平穩?其實跟高考狀元的問題很類似,換首相併非穩定的原因,日本社會當中有很多穩定的因素,導致了局勢的穩定。

雖然政府在變,但是很多東西是一以貫之的,按我們的話說就是「基本國策」。比如:重視教育、重視科技、重視社會保障以應對老齡化、鼓勵生育應對少子化、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言論和宗教自由等。

經濟上,雖然增長乏力,但是經濟體量本身很大,經濟非常發達,民眾富足。最關鍵是,貧富差距還不大,基尼係數非常低。

沒有種族矛盾,外交上雖有爭端,但是不至於到爆發戰爭的風險。地震海嘯等天災雖然頻繁,但是已經有了目前全球最好的防災減災體系。

而且,日本政務官和事務官是分開的,服務民眾的、類似於物業的是事務官,本身就不會跟隨內閣更迭而變動,所以是很穩定的。

而且,雖然中央政府經常更迭,但是地方政府貌似並不會常換常新。比如中國人民的老敵人、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從1999年開始,連續四任擔任該職。而從1979年到1995年,也是由鈴木俊一連續擔任該職16年。京都府現任知事山田啟二,從2002年開始上任,此前還當過副知事。可見地方政府並不像中央政府那樣頻繁更迭。

再者,換首相是不是社會穩定所導致的結果呢?似乎也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個因果關係。

日本首相不是民眾直接選的,而是眾議院多數席位的黨派的領導人就自動成為首相,所以執政黨的黨首下台,首相就換了。那麼,換首相就可以分為「執政黨換了」,和「執政黨沒換但黨首換了」兩種情況。

首先,日本自民黨和民主黨兩黨實力可以一拼了,自民黨沒辦法像以前那樣一黨獨大,連續執政幾十年。所以在眾議院選舉中政黨輪替是有可能的,也發生了。

而且,日本首相引咎辭職的機會太多,參議院選不好要辭職,眾議院選舉失利要辭職,被國會通過問責案也應該辭職,民調支持率太低也可能被黨內勢力要求換人。

無論自民黨還是民主黨,內部都是派系林立,談不上團結,即使還是本黨執政,也很容易被黨內對手找機會拱掉。比如自民黨1993年為什麼能淪為在野呢,就是因為原屬自民黨的小澤一郎帶領自己的派系,從自民黨內分離出去,與其他黨派聯合,這樣自民黨自然就被拱掉了。

綜上所述,日本社會穩定有其原因,但不應該說是換首相導致的。日本頻繁換首相也有其原因,也不是社會穩定導致的。


我跟一些日本人聊過,日本人的回答很有意思:

  • 上面換誰都一樣,反正是為我們服務的。他們上面斗,基本不影響民生。當然,他對不斷提高的退休年齡還是不滿的

  • 日本的投票率不算高,一旦投票率高了,就是對政府不滿了。(貌似他們投票率一直只有50%多),說白了很多人不關心政治。
  • 日本人民很淡定,不會因為上面換了什麼人就很爽或者很不爽。

最後我總結了一個:看CCAV或者中國媒體的報道,要反過來解讀。


比利時還曾經500多天無政府呢,這都是架構做的好。


這個提問本身已經給出了答案:六年更換六屆首相和社會局勢平穩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問題不在首相更換是否頻繁、而是更換的程序是否正常。

在制度健全的民主國家,程序的意義遠高於結果是否如意。

在這種制度下,民眾會很坦然地接受各種程序正當卻又非常不盡人意的結果。

只有在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國家裡,無論首相更換與否,整個社會始終需要維持穩定。

有日本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日本的社會安穩不靠政府來維持、更和首相是誰無關,而是每個個人自我管理的結果總和。

和咱們相比,日本的每一項規定,無論大小,具體執行起來基本上都是「軟性」,而不是「硬性」的。

「軟性」是指人們自我約束遵守規定,不需要強制措施來規制。

「硬性」指人們在強制性的措施前不得不去遵守,否者就邁不過這個坎。

介紹一個軟性規定和硬性規定的實例:

咱們的地鐵檢票口通常是三根鐵杆兒,票款不足的人無法擠過檢票口。

日本的地鐵檢票口是一塊軟軟塑料「尿布片兒」,而且也並不把通道完全堵死,稍用力馬上就能把它壓彎了擠過去。

但這塊軟軟的「尿布片兒」比咱們的三根鐵杆兒還管用,咱們用了三根鐵杆也堵不住那些有腳力跳的人。

當然,日本社會雖然不發生混亂,但政界的混亂還是此起彼伏,由此帶來的經濟界的頹勢也是事實,這些都是正常政治程序的結果。

老百姓只能在下一次選舉時調整自己的選擇,但絕不會去否認現狀,因為現狀是社會整體選擇的結果。


信不信,中國換主席,國內局勢一樣穩定


只是換六個首相而已啊!又不是換了六屆政黨!更不是換了六個皇帝啊!


當年明月的書中解釋過這問題,即使正常情況下皇帝不上朝,國家也可以運轉很長時間,因為國家有官僚,在長時間正常運轉中官僚都養成了慣性,但慣性是可以改變的,如果中央長時間處於混亂狀態,官僚就會慢慢養成不利於國家正常運轉的慣性,一旦壞的慣性養成了,再想轉變官僚的慣性就難了,用一個成語來說叫 積弊難返,轉變不過來王朝就滅亡了。歷史上好像只有牛人張居正把官僚的壞慣性強行轉變成正常慣性了, 中央年年換領導不是啥好事,剛上台還沒把準備工作做好,就下台了,留下一辦公桌規劃和藍圖, 牛人張居正用了5年才把改革的準備工作做好,用了3年實施,最後兩年才見到成果,指望平常人用一兩年就做出成績,我覺得難度太高了~~


日本政府部門人員大致兩類體系,一類是相當於國內的專業副職職位,負責制定執行具體事務,默默無名兢兢業業,一類是挂帥正職,受黨派紛爭升職任免等等,負責政治大方向。

大部門如外交部交通部經濟民生部門的主管更迭很快來去匆匆,但不會影響民生,有副職很多年不變的繼續負責。

類似宰相和翰林院的關係,宰相可能沒幾天就被皇帝宰了,但部門職能人員繼續工作。

以上憑很早以前的讀書印象寫的,可能不太準確,如錯勿噴。


打麻將也是輪流坐莊的,我見過打36小時不休息的牌局,完全可以正常繼續下去。

規則,且都認同並遵守規則,很重要。


【壹讀視頻】日本為何經常換首相覺得這視頻多少能解釋一點,壹讀出的,挺不錯。

PS.不是打廣告的。


有首相,但是班底不可能全部換點。意味著每次換首相都不會動搖管理的班底。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進擊的巨人漫畫86到88話里表現出來的政治傾向?
日本政治是否屬於金權政治?日本的政治也是有工會和資本家兩方面操縱的嗎?
如何看待日本的立憲民主黨?
如何看待安倍晉三在都議會選舉應援演說中的發言?
怎樣直觀理解日本兩院選舉制度到底是怎樣的?

TAG:日本 | 政治 | 日本文化 | 日本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