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人是土著嗎?如果不是什麼時候遷到羅布泊的?有可能是古樓蘭人後裔嗎?


對羅布語的研究,是有專著的:

也有不少比對羅布語的論文。

我們「抄襲」下這些著作和論文的觀點,基本能得住羅布語的這幾點特徵:

1、是維吾爾語的一種方言

2、擁有近似於突厥語族親屬語言柯爾孜語等語言的圓唇母音的和諧性,突厥語族少見的音體變體與語流音變的多樣性,語詞中的古代回鶻語和古代龜茲一焉耆語痕迹的隱顯性。

3、擁有比維吾爾語其他方言更多的蒙古語相似成分。

4、母音和諧類型接近蒙古語,領格和賓格形態一致,區別於其他維吾爾口語。

而我們看看明代西域東部的這張地圖:

圖中幾個名詞說明:

1、蒙兀兒,是指察合台汗國(包含吐魯番汗國)的伊斯蘭化蒙古人,維吾爾族先祖之一

2、畏兀兒,即維吾爾或者回鶻。指吐魯番、哈密一帶的高昌回鶻後裔,以及羅布人、裕固族(撒里畏兀兒)。

3、裕固,即撒里畏兀兒、黃頭回紇。

4、蒙古,即蒙古族。

5、圖中沒有畫的,南疆和費爾干納的主要人群——察合台人,維吾爾族(南疆部分)和烏茲別克族(費爾干納部分)的先祖之一。

而現代維吾爾族,則是明代察合台人(除費爾干納部分)、蒙兀兒人(除投靠哈薩克汗國的部分)、畏兀兒人(除裕固族、及投靠哈薩克的一些部落外)三者融合而來。

而羅布人,在明代就屬於「畏兀兒」人。

但為什麼羅布人會跟吐魯番哈密人在風俗上略有不同呢?

有學者就懷疑,羅布人和裕固族的一部分人曾有一段「同屬一個民族」的時期,那就是唐末的「龜茲回鶻」政權(持此觀點者為錢伯泉、李樹輝)。

我們知道,裕固族的主體部分,源於黃頭回紇和甘州回鶻。那怎麼會和龜茲回鶻有聯繫呢?

我們知道,回鶻汗國完蛋後,西遷新疆、趁吐蕃內亂從吐蕃佔據的新疆建立的政權至少有這麼兩個:

1、根據地在別失八里(北庭)、活動於吐魯番哈密、蒙古高原西部邊緣的高昌回鶻,又稱北庭回鶻、西州回鶻(首領為九姓烏古斯中仆固部出身的仆固俊):

2、根據地在安西(龜茲),活動方向不明的龜茲回鶻,又稱安西回鶻(首領為十姓回紇中阿跌氏出身的龐特勤):

然而,沒有多久,龜茲回鶻就在莫名其妙地沒了。

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很多人知道高昌回鶻,但不知道龜茲回鶻,因為新疆著名的「三國時代」時期,龜茲回鶻的土地,都被高昌回鶻吞併了:

然而舊唐書有這麼一段記載:

龐勒(龐特勤、龜茲回鶻的可汗)已自稱可汗,有磧西諸城。其後嗣君弱臣強,居甘州,無復昔時之盛。到今時遣使入朝,進玉馬二物及本土所產,交易而返。

這裡記載說,龐特勤在磧西(沙漠以西,唐代多用該詞稱呼西域)已經稱可汗了。但龐特勤的繼承人軟弱無能,被董卓一般的權臣給架空了。最後稀里糊塗地東遷甘州了……

也就是說,我擦甘州回鶻政權是龜茲回鶻東遷的結果……

甘州回鶻的可汗,確信不是阿跌氏,而是葯羅葛氏。

所以我們可以推論:

龐特勤在安西建立政權後,龐特勤的繼承人是個漢獻帝,被董卓欺負了。然後可能因此導致內亂,高昌回鶻趁機入侵,吞併了龜茲回鶻。接著龜茲回鶻的一個葯羅葛氏的貴族,帶著一支回鶻人東遷,最後奪取了歸義軍的地盤建立了甘州回鶻。而這個葯羅葛氏的貴族,或許就是那位董卓也說不定呢。

當然龐特勤的後人,也有一些史學者推測,喀喇汗王朝就是龐特勤建立的。依據是宋史中的這一句:

回鶻西奔,族種散處。故甘州有可汗王(甘州回鶻、葯羅葛氏),西州有克韓王(高昌回鶻、仆固氏),新復州有黑韓王(喀喇汗王朝,???氏),皆其後焉。

所以我們既不敢肯定喀喇汗王朝是否西遷回鶻建立,也不敢否定……

因為,從喀喇汗王朝的史料來看,喀喇汗王朝的人民,基本都是西突厥系統的(如葛邏祿人、樣磨人、處月人、突騎施人、以及西突厥的衍生品烏古斯土庫曼人)。其中人口最多實力最大的是葛邏祿人,所以很多人認為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是葛邏祿人。

但喀喇汗王朝同樣有許多葛邏祿人謀反叛亂被血腥鎮壓的記載,如果喀喇汗王朝的統治者就是葛邏祿人,記載同族的謀反叛亂肯定不會用這種帶有「民族」意義的稱呼。而且葛邏祿人也肯定不會這樣對待自己內部的君主的。樣磨人等也同理。

所以,喀喇汗王朝還真有那麼一點點可能是外來的回鶻人建立的意思。

好了我們不扯這個了。

我們回到原先的話題。

也就是說,甘州回鶻的來來源,是西遷後的龜茲回鶻的再次東返。而我們同樣也知道,還有不少回鶻人是沒有西遷的,而是內附於我國邊境,甘州就有不少。所以這些從龜茲遷回來的,以及從內附在甘州的,最終就形成了一個政權、一個游牧群體。

這個政權,就是甘州回鶻政權。

一個游牧群體,就是游牧在青海北部的黃頭回紇各部。

而沒有選擇東遷,投降高昌回鶻的龜茲回鶻人呢?很可能就是羅布人的先祖。

可能又有人說了,你這不瞎扯嘛,都是回鶻人,都一樣的,有啥區別。為毛龜茲回鶻的後代就是羅布人,為什麼高昌回鶻的就不是呢?

其實也可以這樣說,畢竟民族是個混合體,來源都有啥誰也說不準的,但主體上我們還是能摸索來的。

我們知道,回鶻分內姓和外姓,內姓就是十姓回紇(老回鶻人),外姓就是除了回鶻之外的九姓烏古斯(鐵勒人,回鶻汗國建立後融入的新回鶻人)。

而我們發現,龜茲回鶻—甘州回鶻這個線索上,活躍的都是十姓回紇後裔(阿跌氏、葯羅葛氏)。

而高昌回鶻,活躍的則是九姓烏古斯後裔(仆固氏)。而很恰好的是,在波斯文獻《世界境域志》里,高昌回鶻直接就被稱為「九姓烏古斯國」。

而為什麼高昌回鶻比龜茲回鶻和甘州回鶻強大?因為回鶻這個古代民族內部,肯定是九姓烏古斯人多、十姓回紇人少啊。前者是九個部落或部落聯盟,後者僅僅是十個氏族啊。

而他們西遷後,不同程度地肯定又融合了新的民族。

比如高昌回鶻的文獻就記載,有「六姓韃靼」投靠,而宋朝王延德就記載高昌回鶻內部有很多回鶻化的漢人。也就是說,高昌回鶻又新加入了許多韃靼人,和新疆東部的不少土著漢人。

而龜茲回鶻,肯定也融入過當地土著龍家人(焉耆-龜茲人即吐火羅人後裔),以及羅布泊南方游牧的仲雲人(據說是小月氏後裔)。

所以兩者雖然同屬回鶻人,內部肯定是有差別的。

而羅布方言中的一些焉耆-龜茲(吐火羅)語的痕迹,大略就從此而來。

至於蒙古語的一些痕迹是如何而來的呢?

其實想想裕固族就知道了,越接近蒙古族的區域,被蒙古人統治的一些人口不多的小民族就越容易被蒙古人的語言同化,裕固族被蒙古人長期統治,多一半都使用蒙古語了。

而羅布人僅僅是方言中帶一點點點的蒙古語因素而已。


既是吐火羅後裔,也是回鶻後裔

簡單點說,就是吐火羅人回鶻(突厥)化遠遠早於伊斯蘭化。羅布人是回鶻(突厥)化吐火羅人的化石

該過程與粟特穆斯林被葛羅祿人征服(先伊斯蘭化再突厥化)和于闐人被葛羅祿人征服(同時伊斯蘭化突厥化)都不一樣


謝邀

羅布泊人是土著,請看我文章羅布泊人

對於羅布泊人有樓蘭遺民、吐火羅塞種人、蒙古人、吐蕃、突厥回鶻某一部等假設。由於本地人沒有什麼文字記載,外地也沒有連續的記載前四個只是假設,而且是根據某一局限特徵說出來的假設,沒有什麼直接依據,第五個比較靠譜也是被廣泛接受的。

羅布泊人自己有跟隨可汗攻打吐蕃人的傳說,還搶了某佛教國家統治者的公主的傳說,這公主指吐蕃人還是高昌回鶻人無法考證了,還有根據羅布泊人的語言文化習俗特徵,有些專家認為羅布泊人可能是回鶻契苾部或者原先就在新疆的突厥部落,羅布泊人是新疆維吾爾人中最後一個保留部落傳統的群體。建國之前羅布泊人還分部落的,有四大部落,這部落里又分幾個小部落或者家族。羅布泊人還有很多游牧部落傳統痕迹,頭飾跟哈薩克吉爾吉斯很相似,不知道這能不能跟古回鶻或者突厥某部族的傳統服飾。

根據考古發現羅布泊人在羅布泊生活的時間超千年,可以確定羅布泊人並不是後來遷入羅布泊的。貌似人類學專家們發現羅布泊人有樓蘭人的DNA成分,可你們看羅布泊人可不是純白人哦。也沒有更多的吐火羅或者塞種語言的痕迹。

現代羅布泊語是維吾爾語三大方言之一,羅布泊語也不是跟裕固族語一樣比起維吾爾語保留更多的古突厥回鶻語成分。羅布泊語跟其他維吾爾語一樣屬於近代突厥語,是古突厥語的發展,羅布泊語各種語言特徵跟其他兩個方言大同小異,把羅布泊語劃入維吾爾語確實沒有問題的。

羅布泊人確實有一些其他維吾爾人沒有的蒙古語辭彙,但是這些辭彙大部分原本也不是蒙古語而是突厥語或者是蒙古和突厥共有語,而且這比例也很低了。

根據羅布泊人各種特徵可以認為羅布泊人是維吾爾人一支。羅布泊人一些語言文化上的特別之處(其他維吾爾人沒有)也跟克力亞爾人河下游的達里亞爾布衣人很相似。

可惜了非農耕仍然保留突厥回鶻部落傳統和部分游牧習俗的羅布泊人也跟其他維吾爾人一樣r系高頻,長相也很維吾爾,擁有「吐火羅塞種」血統,所以不能說「純回鶻正統後裔」,羅布泊人也不是白人所以又不能說是「吐火羅塞種」後裔。

沒錯羅布泊人就是帶著「塞種」白人血統又保留回鶻部落游牧文化傳統的穆斯林維吾爾人,而且還不大餅臉,氣人不。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推薦閱讀:

古代的打更起什麼作用?
秦始皇是實力派?還是運氣派?
三國裡面的各個軍閥實力大概是個什麼水準?有多少兵和城池?
嫪毐是個怎麼樣的人物?
王莽是穿越者嗎?

TAG:維吾爾 | 中國古代歷史 |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