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種電影小說故事裡「上校」的出場率遠遠高於其他的軍銜?

各種劇情里的人物「上校」很多,比較之下「中校」,「上尉」,「中士」這種就少多了。

甚至上校還有雞塊,沙發什麼的


上校是團級軍官,換算一下:

可以當特種作戰部隊的實際前線指揮官、中型地面作戰集群指揮官、作戰艦艇的艦長或小編隊司令、空軍單一飛行單位里可實際執飛的軍銜最高者等等

而恰恰這些人員,都是影視里最常見的故事背景單位或劇情發生地。其實在拿破崙戰爭前,中尉是遠比上校出鏡率更高的職位


首先說來,在翻譯文本中的所謂「上校」(Colonel)既可能是真正的上校,也可能是中校(Lieutanaut Colonel,簡稱仍然是Colonel)。

上校在歐式近代軍隊中有特殊意義,就是團長。歐洲的近代軍隊是以團為基本行政組織架構的,在很多國家特別是英國、西班牙及其殖民地,一個團是由政府出錢,鄉紳出頭(甚至可能是政府出名頭,鄉紳自己出錢)組建的地方團,而鄉紳作為團長就會獲得上校的軍銜。

在現代西方軍隊中,中校也有其特殊含義,也就是營長。營作為西方軍隊的基本戰術分隊在其軍事體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校營長也是很多西方軍事題材作品裡不可迴避的人物。


我換個方式來強答一下。

最近又刷了亮劍,為優秀國產電視劇收視率又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

為什麼要把主角李雲龍的主要職務,不是放大成一個旅長或者師長,亦或是縮小為一個連長營長,而是不上不下,做了一個團長?

一個團長相對應的軍銜,和上校是最接近的。

這和題目的意思其實差不多吧。

作為一名師/旅長,下屬會有兩到三個團甚至更多以及配屬的警勤部隊,這一級別的指揮官,更多的是接收上級下發的作戰命令,並相應制定作戰任務傳遞給團級單位付諸實施。不會較多的參與到直接的作戰行動中去。

而一名營/連長,管著二三百或是百十來號人,更多的日常是接收上級命令並積極行動,指揮排/班單位參與到直接的作戰任務中去,過於貼近一線。

而李雲龍所在的團長位置,則是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就好比一個答主講的。

上管領兵打仗,下來柴米油鹽。

既要在指揮所里下達作戰任務,也要和戰士們一起在火線上同甘共苦。

一方面要傳達上級會議精神,和政委配合生活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操心全團人的吃喝拉撒。

安排的了各營的火力配置,縱深部署,也能告訴警衛連的戰士,在xx地方應該多配幾個暗哨與火力點。

再者說,用打平安縣城來舉例子。

如果處在一個師長的位子上,自己的女人被搶了,咱老李衝冠一怒為紅顏了,怎麼辦?

如果下面的團長和你不在一條線上,下達了命令人家不鳥你,說沒辦法組織兵力進行作戰,你有何辦法?會不會有個比你還趙剛的直接抗命,把你捆了交給老總?

就算下面幾個團長都聽你的命令,但這打起來的規模也太大了吧?團與團的配合作戰還規模尚且不大,都讓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師和師配合起來,這真的不會是第二個百團大戰?這就不光是晉西北了大佬! 這八成就是華北了啊!

丁偉:「這八成就是李雲龍小子在搞什麼名堂,要給他一個師,他他媽敢打太原!」 (結果還是打了平安)

那這句台詞就該變一下斷句位置了:

山本:「我日你先人!」 (搶了個師長老婆,整個華北來打我!導演!這劇本不對啊!(ノ=Д=)ノ┻━┻)

再從營/連長角度來說說。

好比你李雲龍是張大喵那個位置上。天天小酒喝著,日本的牛肉罐頭伺候著!

是,你李營長的老婆被日本人抓走了。

你手裡這麼點兵端個炮樓拔個據點截個運輸隊還可以考慮一下,打平安縣城?臣妾做不到啊!再說擅自抗命,被一個同樣暴脾氣的團長抓住給斃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小媳婦政委快來救嚶嚶嚶)。

還有一點,對手戲。

師長李雲龍的脾氣相對於團長會更加溫和穩重,從大局考慮也不會和師級別的政委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最起碼也是和和氣氣,有事好商量。而營連級別的你遇見牆都想踹兩腳,也沒有政委,指導員也是血氣方剛,大有可能陪你丫一起就上去扒了猛干。

而團長這個級別,政委同志會一如既往的可靠。

在你受盡師長旅長壓制的時候做一個小媳婦,在你幾近失去理智的情況下讓你保持清醒,也會在危急時刻陪你一起面對,幫你狙幾個機槍手,陪你在炕上喝酒,你背處分了他訓斥你,你受重傷了他做你床邊兒哭。可靠的政委同志!!!

所以,從一個故事的敘事結構以及保證這個故事有看頭有包袱的前提下,從一個團長(上校)級別角度來敘述,是最好的選擇。

大致如上。


因為聽起來更酷一點


19世紀的歐美國家,按地區徵兵或募兵的主要單位是團(雖然各國團的實際規模可能相差很遠),各團有團旗、團徽等文化標識,發軍餉也是各團來發,是士兵們印象最深刻的一級部隊單位。而作為團長的上校,也是士兵們一般能接觸到、對自己有生殺大權的最高級軍官。

直到二戰時,團仍然是師以下的一級基幹作戰單位。哪怕現代美軍改成了旅戰鬥隊,各旅的主官還是和團級一樣的上校級,旅下各營依然保持著名義上的所屬團番號。


有一定實權有較廣闊可能性但是地位又不算高,沒進入到肉食者的階層,這樣有足夠的空間推動劇情發展……


估計和年齡有關,將官普遍已經 很大了,小官又太嫩


上校是卡住很多人的一個級別。


是因為現代軍事編製的緣故。

可以較長時間獨立執行任務,也就是一個具備獨立後勤配給的最基本作戰單位,最小編製是營。營長一般是中校。

但是,作為最小獨立戰鬥單位,無論打得再好,300-500人這樣的規模,終究是無法對戰役級別的軍事行為結果有決定性影響的,而團級-1000-2000人,就有可能了。團長,一般都是上校。

現代戰爭中,團一級單位決定整個戰役結果,甚至影響到戰爭最終結果的戰例,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朝戰中的砥平里。


簡單點說,上校團長或者說團級軍官是普通士兵或者民眾能夠熟悉的最高級軍官了,而且年齡一般在四十多歲,能夠跟普通士兵拉開差距,一般來說高了一輩,有一定的距離感。同時又不會太老,到了將軍那個層次,基本上只能做辦公室而沒有實際行動力了,這種人離底下也太遠,神仙打架,就沒意思了。

團的組織結構和規模,不大不小,正好適合導演或作家發揮。往上走,都是各種司令,跟普通士兵或者民眾隔的太遠,除非涉及國家大事,否則不會,也不敢輕易涉及他們。別笑,即便是美帝總統也要對那幫軍頭保持基本的尊敬,畢竟人家為國家付出了一輩子,而且一般都是樹大根深,不同於一般政客那種今天上,明天下的套路。如果某個高官,甚至是總統,對那種老將軍沒有基本的尊敬,也會遭到媒體的口誅筆伐,好像奧黑就有過一次類似的經歷,還被迫出來道歉。

再往基層的走,少校或上尉這種營連級軍官,往往年齡跟普通士兵差別不大,整日跟戰士們廝混在一起,少了一層神秘感。官又小,很多事做不了決定。營連級又是屬於執行層,相對來說不存在太多決策的內容,so,作者不好發揮啊。

看美國大片,包括近年來國產的,都是這個套路。美劇基本的就是英明睿智的少將或准將,果敢堅毅的上校,被嘲諷的上尉,初出茅廬的菜鳥少尉,再加一個bug級的士官長。國產劇基本差不多,快退休的和藹老司令(中將或少將),強硬霸氣的師長或團長(大校或上校),銳意進取的營長或連長(少校或上尉),調皮搗蛋的新兵和牛氣衝天的老班長。大家彼此彼此。


沒這個感覺呀?

我努力回想了一下自己看過的戰爭題材影視作品,想不起幾部以上校為主角的電影

我將自己看過的電影分類說說,

1. 主旋律題材,大戰略角度

如蘇德戰爭系列,大決戰系列,虎虎虎,最長的一日,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等。

這些電影的主角一般是中將以上的,也就虎虎虎中,美方第一男主是個上校情報處長。所以這類電影中上校並不明顯比其他軍銜出現得更多。

2. 講述一個團體的戰爭經歷

如兄弟連,野戰排,怒海爭鋒,最後一艘潛艇,男人們的大和號,K-19,潛艇總動員,盛夏的獵戶座等。這些電影,豬排山等。

在這些電影中,如果是主角帶領自己的陸戰精英七進七出,那麼主角一般是連長級別,上尉;如果是主角駕一葉扁舟馳騁於大海之上的電影,那麼主角可能是中校和上校,比如K-19,主角是戰略核潛艇庭長,上校。大和號艦長也是上校,但不是主角。潛艇總動員主角也是個上校,但我感覺柴油艇的艦長是上校很不科學。

總體來說,第一種情況更多,所以我覺得,在這類電影中,上校出場機會不比上尉多。

3. 講個人軍旅生涯的

如巴頓將軍,無畏上將高爾查克,亮劍,士兵突擊,西線無戰事,阿甘正傳等。這些電影要麼講的是大人物,一開始就已經當了比上將還打的官了,要麼講小人物,永遠也混不上個上校。向亮劍這種講主要是在當團長(約等於上校)的我還看得比較少。

4. 空戰電影

看得比較少,記得起來的就是壯志凌雲和絕密飛行。也不是以上校為主角的。

此外,我還能想起來以上校為主角的電影也就還有刺殺希特勒了,主角是德國本土兵團參謀長,上校。

還記得哥斯拉裡面負責配合主角的軍官也是上校。其他的真想不起來了


一個將軍還跟蘭博他們衝鋒陷陣是不是慘了點?


上校一般是老戲骨們的角色。外國軍銜中沒有大校,而准將少將又太高了不能直接打仗。如果是鮮肉級別的角色一般都是「年輕有為的」上尉一類角色


將軍一般不上前線,中校少校又顯得嫩了點

上校在影視作品裡是這麼個形象:既有指揮能力,又可以在戰場上身先士卒

換算下來也就是團級、縣級幹部,七品官員的樣子,既要管到戶口,又要統領一方。

在影視作品裡,既要負責特種部隊突擊作戰,又要跟後方副手聯合指揮大局

既要率隊執飛,也要下達命令

既要身先士卒手握鋼槍,也要發號施令手拿望遠鏡

上邊說了那麼多,現在來點乾的:一般影視作品著重表現一個人大將風範的時候就可以給他安個上校,讓他指揮作戰是不是還帶隊上去打個仗,比如李雲龍,但有時候影視作品從很小的點出發或者為了表現戰爭殘酷的時候,就可能是士兵和下級軍官了,而且以低級軍官和士兵為出發點的片子並不少,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兵臨城下、士兵突擊。。。

目前想到了這麼多,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都沒答到點子上,因為以前西方軍隊的軍官可以買的,比如英國海軍,威靈頓就是一路買官做到准將,陸軍也一樣,克里木戰爭「輕騎兵衝鋒」的騎兵指揮官也是買官得來的。當時的美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也是可以給人軍人頭銜的,不一定要服過兵役的(當然捐官者大多有作戰經歷,列印第安人也是打仗不是。)。


顯然這都是陸軍馬鹿,輪到海軍馬鹿的時候

驅逐艦都要一條一個中校/上校做艦長了,一條航母/戰列艦不得起步就是個少將艦長,艦隊的扛把子不得是個中將?

可惜海軍馬鹿出場少,還要被風帆時代的老艦長搶風頭


營、團曾是最大規模的單一兵種編製。團長基本是上校。再往上多半是將軍級別的,你又見不到他。所以上校就是你所在部隊能見到的最大的boss,向上校彙報就是向最大boss彙報。你說上校是什麼地位?


可能跟國內處長多是一個效果吧 承上啟下的。


支持一下@可靠的政委同志

處長治天下~


我的理解是,上校是熬到這個位置上人還尚有活力,激情,甚至顏值也未下滑,同時軍銜也夠硬,能夠統率適合大部分電影展現的軍力,並且!適當犯渾犯傻還能顯得可愛的最合適的軍銜。


中國就是連長比較多咯


可能是忙著做雞塊去了吧~


推薦閱讀:

《卿於瀕死輪迴中於館中萌生的憎惡》的劇情是什麼?
影视剧中令你惊艳或震撼的舞蹈场景?
The Good Wife第五季中Will的死對整個劇情有怎麼樣的影響?
如何評價CCTV12的普法欄目劇?

TAG:電影 | 軍隊 | 翻譯 | 劇情 | 軍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