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進口牛奶反而比國產牛奶便宜,而且口味不同,感覺國外的奶普遍比國內的淡,全脂也是淡,國內較重?

]

這是淘寶的價錢,說實話國內的奶挺符合我口味的,像愛式晨曦的奶淡的跟水似的,京東做活動的時候59一箱買了三箱都送人了,不知道現在國內的奶還是不是安全的orz,一喝國外的普遍發淡我就渾身打怵


uht牛奶的口味只能跟uht牛奶比,不能跟巴殺鮮奶比。蛋白質含量高的牛奶一般口味比較好。歐盟從去年開始取消了奶牛的產奶限額,奶農想生產多少就多少,而且俄羅斯禁止歐盟的乳製品進口,所以全球奶價下滑也是正常的。再加上運費低,uht奶都是走海運,中國對歐盟出口的大宗商品基本都走海運,那船反正也空著回中國,所以裝點兒奶整點兒運費是點兒唄。平攤到每罐奶上運費也就幾歐分,一兩毛人民幣吧.....這麼多因素加起來導致在中國市場上賣的進口奶這麼便宜呢。


國內的奶確實奶香味更濃,具體和飼料以及餵養條件有關。之前去企業的時候問企業為什麼不用我家紐西蘭的奶粉時,企業答曰和風味有關。


一個集裝箱從歐洲到中國運費可以低於1w。

一個集裝箱可以裝15w個250ml的利樂包牛奶。

相當於,一個250ml利樂包牛奶運費不到7分rmb。

經評論提醒,集裝箱能裝15w個利樂包,但是是超重了。查了一下能載7w個左右,郵費翻倍,變為不到1毛5rmb


便宜的問題前面已經有人說了,關於口味的問題,我來說一下吧!

首先說我的結論:很多人因為長期喝劣質的牛奶,所以誤以為那種牛騷味就是奶味,沒有那股牛騷味就是奶味淡。

蒙牛和伊利等國內的知名品牌,普通的純牛奶里都有濃重的牛騷味,而高端系列如金典和特侖蘇里反而沒有。各種品牌的巴氏奶裡面基本上沒有這個味道(巴氏牛奶價格比較高,都是用最好的牛奶做的)。

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喝過一段時間玻璃瓶鮮奶。後來訂不到了,只能喝奶粉,但那種味道一直留在我心裡。後來有了液態奶出售以後,我這輩子一直在尋找小時候的味道。

剛開始,本地企業生產的常溫奶就能滿足要求,但後來就不行了,味道太淡了(現在想回去,可能是水越摻越多吧?)之後有人說伊利很好喝,蒙牛很好喝,剛開始喝的時候的確覺得不錯,但後來越喝越覺得味道差,尤其是有一股牛騷味。

我曾經喜歡的福建的一個不知名的小牌子,叫做長富,口味非常清淡。宣傳的時候,據說是原料奶達到了歐洲標準。這個牛奶由於經營不善,現在別說淘寶上,連在福建本省都買不到了。

目前,能夠達到我的要求的牛奶,一是光明的上海總廠生產的玻璃瓶鮮奶,奶源來自自己的牧場。可惜保質期只有兩天,如果不訂奶的話根本就買不到。二是光明賣得最貴的一款巴氏牛奶產品,叫做致優。可惜太貴了,不能常喝。第三就是外國進口的常溫奶了,尤其是歐洲奶源的產品,那個味道,真的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家寶寶從小一直喝奶。因為配方嬰幼兒奶粉太貴了,所以後來我也給他訂玻璃瓶裝的鮮奶,很順利地接受了。之後喝伊利的金典以及外國的常溫液態奶,還有外國的成人奶粉都接受的很順利。但去年一次旅行,我們事先沒有準備奶,臨時買了蒙牛的普通牛奶,他喝到嘴裡,居然不肯咽下去,反而吐出來。那天我們找了很多地方,最後買到特侖蘇他才肯喝。

這種牛騷味是從哪裡來的呢?

經過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小道消息,我有一個猜測,就是國內很多品牌的牛奶原料並不是來自於大牧場,而是從奶農手中收來的散奶。國內養奶牛的成本高,收奶的價格低,為了多賣錢就得多加水,但是容易通不過檢測,奶農就往裡面加各種奇怪的東西了。

我聽到的幾個不同的版本有,作為肥料的尿素,甚至直接摻入奶牛的尿(其他我不知道的應該還有吧)。帶來的後果就是,國內低端的純牛奶很多都有一股尿騷味。

關於三聚氰胺事件,我聽到的最嚇人的說法是,其實三聚氰胺並不是被摻進去的。而是含有尿素和奶牛尿或者什麼其他奇怪的東西的牛奶,在高溫下還原出來的。因為三聚氰胺是一種微溶於水的化學品,如果要往液體裡面摻東西,一般溶解得越徹底越好。要提高牛奶的蛋白質成分,三聚氰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也許有奶站以及消息比較靈通的奶農會摻無色無味的三聚氰胺,但是肯定有很多奶農還是會選擇更便宜和容易獲得的東西。

國外的牛奶生產的控制比較嚴,成本也比較低,他們的奶農可能根本想都想不到還有這種做法,所以外國牛奶里沒有這股味道。


不洗地,很多人都噴國內的牛奶保質時間長,添加劑多,但是我一直都很想吐槽一點:國外喝牛奶跟喝水一樣,人不多但是需求量很大,相比較而言中國大多數人並沒有這種習慣,以前確實有那種產完直接走家串巷拿來賣的鮮牛奶,買回來還得煮,但是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這種情況也漸漸少了,相比之下,盒裝的奶製品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更像是保健品和過年過節走親戚用的禮物,這樣的使用方法,保質期必須長……

我會說我在韓國真有看過密封裝的豆奶么?保質期兩個月,就那麼一小瓶還死貴,味道也遠沒有國內好喝。


西班牙生活過的人來回答~~如果我沒記錯歐盟確實有牛奶補貼,整個歐盟的奶價格都不高。先說價格,我是12年在西班牙的,估計日常必需品漲也不會誇張,西班牙的消費也不是高的,中等水平。那時候匯率高,8.2左右,如果買超市自有品牌(比如家樂福自製)搞活動最低可以達到0.43歐元1L,平常0.5左右,有全脂半脫脂和全脫脂三種,價格都一樣;普通牌子的話價格0.6-1點多都可能,我一般都買0.7-0.9的,0.9以上的就能看到加omega啦,加燕麥粒啦,加這個加那個的噱頭~~所以1歐元以上已經算好的了,2歐元那絕對是貴的了。就按8的匯率算,整整1L的奶,怎麼著都比國內划算。

再說品類,不管是品牌還是種類,可選擇性都比國內多太多了,牛奶是歐美人的必需品,平均消費量也比國內大,經常會有奶業的相關新聞見報見電視,所以感覺歐洲的制奶業應該是規模很大,成本低或者監管很嚴。

希望現在還在歐洲的小夥伴兒來糾正~


在美國生活三年,天天喝牛奶,都是全脂奶,口味比國內清單,沒那種重的奶香,不過喝久了回國喝國產奶覺得喝不慣,而且口感有點粉質


剛去腐國的時候隨便在tesco買的全脂奶,味道都比特侖蘇還香。覺得牛奶好好喝人生太幸福了,覺得喝半脂脫脂的人簡直就是腦子壞了我為了這香味胖三斤也願意。

沒到一周就習慣味道喝奶和喝水沒區別了。

現在特侖蘇也喝香滿樓也喝,也買過德運之類的外國品牌牛奶,感覺沒啥區別喝起來一個樣。

看來是在腐國學會了特技:味覺崩壞⊙▽⊙


為啥都覺得國內的奶味道重?明明是歐洲這邊的味道重,過來只能接受乳脂率1.5或者2.7的,3.8和4以上的感覺太重受不了。而且歐洲這邊的聞起來更香。俄羅斯的比德國法瑞的好喝。有種很好喝的水的感覺不會像國內一些奶喝完覺得嘴裡有東西。


樓主,你真的喝過原裝的國外奶嗎?我覺得香港的維記甩了特侖蘇一百八十條馬路,就那個瓶裝金蓋的全脂奶,不含瓶6港紙的那個。還有日本的北海道牛乳。我不清楚國外,但是在香港澳門,十來塊港幣1L裝的保質期也在六個月以上的牛奶,絕對比特侖蘇濃郁。


打開中國市場,弄死中國奶業,上一個被弄死的是中藥。


哪位大神 給推薦一下

不吝賜教 這裡謝過了


想說答主沒買對牛奶啊。

我大福建的長富作為巴氏鮮奶就很好。我覺得這是我喝過的巴氏鮮奶里比較好喝的了。小時候還有大乘,不過現在很少看見了。

常溫牛奶我真的只喝進口的,好幾種進口的奶味很足,我覺得2.7%-3%的,是我接受的範圍,超過了奶味就太重了。而且它們的奶味不是蒙牛伊利的奶腥味。真的比較好喝


鮮奶保質期短,有時候還弄花樣,當然更貴了。國外進來了的肯定都不是鮮奶了呀。


產量佔主導地位吧,許多國家人口數量下降,而牛奶產量逐年攀升,只有出口,為了賣得快所以價格低,為什麼要賣得快呢?你看看你買到手的生產日期就知道了。

市場作用。


集約化生產,機械化生產 省人工 成本低 勞動生產率高


那個問我柏林哪家超市的人的評論我怎麼找不到了呢。。。是這樣的,在市中心的ulrich,貌似是這麼拼寫,是有歐德堡賣的


不知道樓主是用國內什麼奶和進口的UHT奶作比較。

個人認為,如果是國產的優質巴氏殺菌牛奶,多數口感等同或好於進口UHT奶。國產UHT奶在口感上沒有優勢。枕奶,袋奶(非巴氏殺菌,保質期超過一周的)多數清湯寡水,差得多。

另外,國產袋奶,枕奶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二點幾克。特侖蘇之類在三點二克,進口UHT奶多數在三點二克以上。


喝奶,十幾年前在福建喝過長富牌的,感覺很好喝。後來沒在福建了,喝了一些國內名牌的普通奶2.5ml裝的紙盒。一喝就肚子疼,一開始我以為肚子出問題,後來鬧完肚子就不疼了,從此什麼奶品都不敢喝,直到今年懷著忐忑的心情喝了瓶水本音純牛奶,肚子沒事,口感也好。


日本生活過的人來回答,僅說日本哈。我覺得他們的奶更濃更香,甚至悶得慌,全脂奶分為幾個檔,我一般買3.6的,和特侖蘇差不多吧。還有4以上的,太濃了不適合中國人口味。

至於說洋奶口味淡的,我沒喝過京東賣的進口奶,只買過7-11賣的上面印個牛頭的盒裝奶(好像叫索菲亞?)感覺很濃呀。。。

希望看到在美國或者歐洲生活一年以上的小夥伴的回答。


國內牛奶大多都是加了添加劑的,且添加劑量複合國家標準.

坐等水軍大部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進口牛肉比國內的還便宜?
電飯煲蒸出的水蒸氣含有氯氣么?
近幾年出了好幾種酸奶,能常溫保存好幾個月,莫斯利安,蒙牛甄選,安慕希等,其中哪個比較好?
目前國內哪個品牌的牛奶相對「良心」?
什麼零食低糖低脂、不上火不致癌,還好吃?

TAG:食品安全 | 牛奶 | 牛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