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人回到唐朝,利用哪些科技與知識,才能在唐朝小批量造出類似毛瑟步槍的近代步槍和彈藥?
為了避免無意義的答案預設幾個前提條件:
①不考慮語言溝通,生活習俗,疾病等障礙。②不考慮資源問題,可以理解為有皇權支持。③如果不可能,為什麼?④如果可以實現,那具體步驟該如何實施,可以多大規模列裝軍隊,對中國歷史進程有何影響?以上,謝謝諸位!
————12月5日題主添加。答案大部分都是說這是不可能的,這非常容易說明。我的疑惑在於,明治維新前,日本的生產力,科技水平和唐朝沒有本質區別,但短短三四十年,日本這個貧弱至極的國家成長為強大的近代工業國(當然我知道其中有部分是直接進口的西方的工業產品,不僅僅靠的技術引進)。這沒有幾十萬字肯定無法描寫出這個進程。答這題的人,要知道近代槍械需要哪方面的技術,哪些材料,哪些是在古代能夠製造,哪些無法製造,無法製造的需要怎麼代替,無法代替的需要怎麼發展出那種技術(的確是攀科技樹,但攀哪些科技樹,怎麼攀,攀到哪一步,不是玩玩文明就可以說好的),對社會歷史有怎樣影響。剝奪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阻礙,其實這題目已經變得更加單純,只是這樣,還是沒有人能回答的好(當然題主也完全無能?▂?)。總之,謝謝大家。
現代工業看起來再簡單的東西,哪怕一個螺絲釘一個玻璃杯,都是各種技術積累的結果。科技樹要慢慢點,一個環節缺少都不行。當年錢學森回國幫忙搞導彈,理論他也都帶回來了,導彈的成品在美國他都早玩熟了,但是回國以後依然花了大量的時間(相對的)中國才做出導彈,原因就是要補上沒有點好的科技樹和配套設施。一個導彈的研發需要成百上千的工廠去支持,還關係到上萬項技術的研發最終才能導出導彈這個產品。
就比如螺絲釘這麼簡單的東西,數學科技樹不點完微積分去計算螺絲釘的摩擦力,物理髮展不到靜力學扭力計算,工業不發展到高爐煉鐵根本沒法大規模生產。手工是能硬做出螺釘,但是螺釘的性能數據根本無從得知,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沒有什麼卵用。
所以即便是古代人有了現代人的科技,也需要順著科技樹慢慢走,不可能跳躍發展的。就好比現代人突然發現了外星人天頂星科技,也需要逆向研究,在已有的科技系統內藉助外界科技進行加速研發,而不是跳躍。
補充:
即便利用某些手工能力Max的工匠能夠打造出來類似的產品,也必然是極為耗時耗力的產品,在農業人口比例奇高的古代社會,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根本沒有那個生產力。所以這又牽涉到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是社會的發展狀況也不允許工業化生產過早的出現。農業發展不到一定地步無法解放勞動力來從事工業生產。而農業的進步又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社會理念的發展,這又依賴於哲學的進步。歸根到底所有東西都是環環相扣。。。想跳躍不可能。
補充2:
我們假設唐朝人領悟能力絕佳,並且通過某些不可知的過程大規模生產毛瑟步槍並且作為步兵標配。這就說明了唐朝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工業能力幾乎已經有了不亞於1850年歐洲列強的生產力。唐朝保守粗略估計100萬正規軍,至少得要200萬把槍吧?能支持生產200萬把步槍的國家。。。應該已經在犯愁工廠作坊太多排煙不規範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了,霧都長安由此誕生。農業更不必說,能如此程度的工業化代表相當勞動力已經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了。這完完全全就變成了歐洲列強的翻版。如此一個工業產能叼炸天農業不愁的國家絕對是吊打全世界的。當年英國這麼小的國家處於這種狀態(搶了先機)都能成日不落帝國,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如果搶了這個先機對其他國家而言絕對是不堪凌辱的下場。然而關鍵的並不是毛瑟槍,而是工業革命,以及如何導出工業革命這一結果的背後原因。歷史證明了內核永遠比外物更重要。以大歷史觀(黃仁宇)來看,工業時代後這一百多年東西方的進程早在文明之初就已經決定了。具體解釋起來太麻煩。。。。但是我要說的是技術再牛逼拯救不了國家,牛逼的技術只是牛逼的模式下必然的產物。
補充3:
我並沒有說中國的文化和模式就是落後的意思,你問我支持不支持中國,我是支持的。就目前而言中國農耕文明註定是個大前期,封建時代無人能敵。歐洲海洋文明,註定是個後期爆發的屬性,中國前期弄不死他們,他們後期就反過來吊打。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但是後工業時代又是何種文化更有發展勢頭亦或是全球文化大一統這就不得而知嘍。曾經和學校一位歷史教授討論中國歷史(在美國大學),教授曾評價說總體而言中國在封建時代是一個「強大到固步自封的國家」,大家可以體會一下是什麼意思。
補充4:
正面回答一下答主的問題:工藝技術難度太大,我不認為可以實現。
就算可以造出一兩件仿品,也絕不可能大規模生產,甚至想要武裝百人規模的部隊都難。原因為生產力低下。就算可以大規模生產毛瑟步槍(估計會叫什麼「貞觀三年式鐵銃」,想想莫名帶感呢2333),並且批量裝備部隊,估計打完西突厥和高句麗也就完事了,古代的通訊和制度決定了無法長期穩定統治一個過於廣大的疆域,所以就算去征服外族也沒有什麼卵用,打完了的地還是得丟。所以對於歷史進程的改變並不會很大,中國還是繼續在中原過著外人不找我麻煩我就自個玩的日子,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封建帝國,大多數時間裡內部的威脅遠高於外部威脅。當然這裡就有個矛盾點,就如同我之前說的,如果能大規模生產步槍,中國也完全不是歷史上那個中國了,所以也完全無法在已有的歷史上進行推論,因為其完全就是不合理的。所以這種假設是很蛋疼的。
補充5:落後於時代的國家拿到了先進的技術或者成品是什麼結果呢?想想當年晚清買了德國先進地不行不行的鐵甲艦。。。。結果大家知道的。晚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被證明完全是錯誤的,國家內核不改變,光是多了外來的先進技術,也改變不了什麼。近一點的有伊拉克皇協軍,清一色美爹給的豪華黃金套裝,結果一樣被ISIS用過時幾十年的裝備打地到處跑。。。。科學技術,是一環扣一環的,想在任何一個領域靠一個金手指或者幾個金手指實現大跨越,那都是做夢。
(現在不知道為什麼發不了圖,可以去我的微博相冊看看)Sina Visitor System蒸汽機鼓風
我本職工作是搞網路小說的,所以順手研究了一下穿越回去需要什麼科技樹。結果發現,太複雜了。
比如說,焦炭煉鐵,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把煤炭拿去燜一下變成焦炭不就好了么?結果翻冶金史,無一例外的在說焦炭煉鐵的同時,都提到了新的鼓風機。因為焦炭的空隙比木炭小得多,所以必須要高風速的鼓風機(注意是高風速不是高通風量),才能保證高爐的通風。在焦炭煉鐵出現以前,東方用木製風箱,西方用皮質風囊,風速根本達不到要求,最後怎麼解決的?英國人在17世紀廣泛生產的金屬活塞水泵基礎上製造的金屬活塞鼓風機,配上帶變速齒輪的大型水車驅動,才勉強可以使用焦炭,然後很快使用了早期蒸汽機來驅動鼓風機。金屬鼓風機前面有答主提到了用鋼造炮,那就要請問了,用了鋼造炮以後,你用什麼刀具什麼機床來鑽孔、鏜孔?鑄鐵、鍛鐵炮用高碳鋼刀具,人力或水力驅動的機床就可以了,那鋼炮用什麼刀具來弄?而且鑽床和鏜床用什麼驅動才能有這麼大的出力?
實際上用鋼造炮,是19世紀5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質量刃具鋼和大功率蒸汽機驅動機床,才能實現。沒有這兩個前提,用鋼造炮就是YY。遊戲之所以好,就是有前置科技樹這個概念,你只有研究了一個低級技術,才能在這個低級技術上研究更高級的技術,大跨越真的就是只能想想而已。雖然無關,莫名想到了這張圖。
先說冶金方面:
題主你先告訴我啊,怎麼才能用炒鋼法製備出來不含氣泡的高強鋼?以唐朝的生產力,所謂百鍊鋼用來做刀還不錯,用來做火器……氣泡就意味著炸膛啊。如果你把現代的鋼鐵工業帶回去,直接面臨三個問題:第一,沒電。你得先造一個裝機功率不小的發電站,然而現代的發電站本身就需要大量特種鋼材……所以這就變成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第二,燃料。古代的燃料用的最多的是柴火和木炭,這個顯然不行。煤是有,不過空氣中煤燃燒的溫度煉鐵還將就,鍊鋼……別想了,即使是平爐也得用煤氣天然氣和重油,然而氣體燃料的密封問題又不能解決,尤其是煤氣,不能不密封。至於現代鋼鐵工業中用的焦炭,那也得是吹純氧才行的。所以這就帶來了第三個問題:第三,純氧。在現代鋼鐵工業中,不光焦炭燃燒需要氧氣,去掉鋼中的雜質一樣要吹純氧。現在我們是用液化空氣的方法來分離各個成分來獲取工業氧氣。然而回到唐朝……你就連空氣液化設備的高密度鋼材都沒有啊。只是冶金中鍊鋼這一項就有了這麼多問題,而且這還只是大問題中的極少數。再說煉銅。這個技術上倒是不難,但是有個嚴重的問題:大唐沒那麼多銅礦。畢竟雲南當時只是羈縻州不是真正的領土。沒有足夠的銅,就造不出子彈。就算是現在覆銅鋼技術已經成熟了,士兵也更願意用銅殼子彈。無他,不卡殼。這是本人親身體會。再說了,沒有銅,剛才說的發電廠和供電系統那不也是扯淡么。至於火藥……
修改,查了一下,黑火藥作為發射葯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底火搞不定。雷汞也好雷酸銀也罷,材料都不足。汞礦現在倒是能排到世界第三,然而那年頭湘西也好黔東南也罷,這些地方都不在中央政府控制區里。至於銀礦,我國就不是個產銀大國,基本上銀子的來源都是作為貨幣由外國輸入(比如日本的石見銀山)。當錢用尚且不夠,用作底火更是不夠。
黑索金和TNT就不難為題主了,這個東西要造出來必須得點滿了一直到19世紀全部的化學科技樹才行。就算是題主把所有相關的書都帶了過去,想帶出來足以支撐一個產業那麼多的徒弟也是天方夜譚。甚至下瀨火藥也不行。苦味酸這個東西在科技樹上面的位置跟TNT差不太多。唯一技術上有可行性的,是火棉。然而……那年頭,最原始的野生棉花都還在墨西哥呢吧?如果唐太宗這等眼界開闊頭腦清醒的千古一帝真的具備了研發槍械的所有材料,他會把棉花紡成棉布做成棉衣,把煤用來取暖和煉製當年科技水平可以比較容易煉出來的鋼,把好鋼用來造陌刀橫刀和弩機,把火藥紮成炸藥包用拋石機扔出去攻城。這就足以保證唐朝打遍亞洲無敵手了。能,不過你活不了那麼長,等整套工業體系建立完成開始可以正式投產,大概到你孫子的孫子那一代了——而且由於支持你的皇帝也掛了,下一任,下下一任皇帝對你這套200年以後才能完成的工業體系是否繼續支持,非常不樂觀——舊帝養的方士,在新皇那裡還能繼續得寵的,實在不多,你家被抄家的概率遠遠高於其他一般性質的官僚家族,來一場宮廷政治變化就把你家收了。
即使你家的子子孫孫成功扛過了這一切,小規模列裝的武器其實並不能對戰爭全局產生影響,你要是小規模列裝重機槍也就算了,小規模毛瑟步槍完全不足以阻擋大規模騎兵衝鋒,對軍事方面產生不了什麼重大貢獻,倒是有可能被用於刺殺導致政治不穩定。
然後唐朝該幹嘛還是幹嘛,除了為你這一整套皇室奢侈品更加勞民傷財了一圈以外,也沒有啥大變化,畢竟你的目標是造槍,不是利用改良技術改變經濟基本盤,經濟基本盤不變,一個國家的命運是不會變的。看到題主在補充說明中提到日本的情況
民治維新前,日本的生產力,科技水平和唐朝沒有本質區別,但短短三四十年,日本這個貧弱至極的國家成長為強大的近代工業國(當然我知道其中有部分是直接進口的西方的工業產品,不僅僅靠的技術引進)。
我就以幾個例子起頭,從側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1851年向幕府申請建造的小濱藩炮台,於黑船來航的翌年完工。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艦隊來航浦賀遞交國書,兩隻蒸汽輪船因顏色被稱為黑船。浦賀作為地處江戶灣的入口的港口而繁榮,1720年便為了防衛江戶灣而設立了浦賀炮台。1853年建造的韮山反射爐,用於精鍊製造鐵制大炮必須的鑄鐵。建造反射爐自身便需要耐火煉瓦技術,其基礎是安土桃山時代以來陶瓷器技術的發展。1854年竣工的西洋式帆船鳳凰丸,幕府建造,排水量約600噸。同期建造的還有薩摩藩的昇平丸(370噸)和水戶藩的旭日丸(750噸)。之所以在這個年份是因為幕府出於海防的考慮解除了1635年頒布的大船建造之禁,在此之前的日本已經仿製過當時的西式帆船。1860年停泊於舊金山的蒸汽船咸臨丸,由江戶幕府向荷蘭訂購,1857年於小孩堤防完工。1860年咸臨丸與遣美使節團橫渡太平洋,艦長勝海舟,軍艦奉行或提督木村芥舟,通譯中村萬次郎,福澤諭吉亦在艦上。此時的日本並不是閉關自足的孤島,而是近代世界的一份子。1865年於佐賀藩建成的凌風丸,為日本自行建造的最初的實用蒸汽船。長18.2m,寬3.3m,明輪船,船底覆銅皮。繪圖者為鍋島直映(當時佐賀藩主直正之孫)。此前的1851年薩摩藩便試驗性地建造過蒸汽船雲行丸,理論基礎來自1848年島津齊彬購得的荷蘭技術書(1537年出版),由蘭學者箕作阮甫翻譯潤色為《水蒸氣略說》。1866年建成的蒸汽炮艦千代田型。1867年11月9日,江戶幕府15代將軍德川慶喜向明治天皇上奏大政奉還。
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發布王政復古的大號令,宣布親政。到此為止,明治維新的基礎完成,日本近代的大幕緩緩拉開……
這樣一個「貧弱至極」的國家,是否在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上都和唐朝沒什麼區別呢?要鑄造鋼管,需要煉鐵;要煉鐵,需要精鍊爐;要造精鍊爐,需要耐火材料。而且製造生鐵需要開採鐵礦,燒制磚瓦需要造窯,何處有礦脈,何處有粘土,這些都需要把握。還有火藥的製作,硝石如何開採或發酵,硫磺用黃鐵礦的話何處開採提煉,用天然硫磺的話如何從日本進口,怎樣造船並確定針路……這還只是製造黑火藥用到的。毛瑟槍使用的無煙火藥需要的硝化棉,棉花以及脫脂用的燒鹼如何獲得,硝基化使用的濃酸如何製取都是困難,硝酸甘油就更不用說了。而這些,在1868年的世界上,都是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對了,還有雷汞,還有……
此外,要批量生產的話,如此多相關人員的衣食住行以及物流問題也要解決。儘管題主談到不考慮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阻礙,但這並不是一個與技術無關的問題。不要認為有皇權支持一切經濟問題就可以解決,很多我們在近現代習以為常的花費,放在古代卻可能是傾一國之力也無法支撐的。古代落後的交通狀況使得原材料的收集極其不便,通信手段的低下使繁多的指揮無法施行,對技術工人的培養也不是朝夕可成。一隻軍艦萬噸鋼,可唐朝一斤也造不出來,就算髮動所有子民大鍊鋼鐵也沒用。
歷史太長,人生苦短,所以總有無論如何無法辦到的事。個人認為題目就屬於這樣的情況。像《臨高啟明》那樣一群人再帶上無數現代設備還可能些。其實為什麼要造毛瑟槍這種太過先進的武器呢,突火槍就夠了吧。另外還是吐槽一下吧,那個是」明「治維新,不是」民「治,這麼早就說民治,會不會給人一種釒……不 應該是這張圖
容我不客氣地說一句,在這裡回答的大部分答主都根本就沒有好好審題,也沒有好好分析題主的問題。分析題主的具體問題。
那麼我們就要來談一談製造一把毛瑟步槍(栓動彈艙步槍)及彈藥需要哪些技術和材料。唐朝有哪些是現成的?有哪些是啟發一下就能實現的?有哪些是需要從頭整起的。
先說毛瑟步槍部分。分幾大部分,槍管,機匣,槍栓,供彈和擊發機構,槍托。其中槍管採用鎳鋼製造,需要平爐冶煉(唐朝只有高爐煉鐵,炒鋼和灌鋼法半液態制鋼,但造穿越者指導下用現成材料和技術建造小規模的平爐還是有可能的),選礦也是一大難點,只有靠穿越者指導了。需要鍛機對澆築的毛坯進行粗鍛和精鍛,當然這個步驟可以手工進行,但效率太低,用唐朝已有技術建造水力鍛到是可行的。然後是車床車制外徑,古代是有原始車床概念的,但那主要是車木頭和制陶,用來車鋼料就需要剛性更好的金屬鑄造床身,靠唐朝手工業摳一個出來也不是不可以(咱們古代鑄造工藝是很先進的,而現在機床工作平面、導軌也是手工加工的),機床的傳動因陋就簡用皮帶輪,動力用水車帶動。但唐朝量具的精度不行,穿越者需要先發明遊標卡尺,考慮到漢代已經發明卡尺,在這基礎上改進成遊標卡尺也不是不可以。最大問題是切削刀具,須用高速鋼工具鋼,一般為鎢鈷合金鋼,對唐朝技術水平來說冶煉難度非常大,只能用普通鋼材淬火硬化做替代,但切削量不能太大,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損快。然後是槍管內膛加工,首先是鑽孔,這個車床改一下,做成卧式鑽床就可以。鑽頭同樣需要高速工具鋼,製作難度比車刀更高。明代製造火繩槍槍管已經使用簡單的鑽床和鑽頭,不過當時槍管是熟鐵制,鑽頭用高碳鋼就可以。現在要鑽鎳合金鋼,就不那麼容易了。看來煉出高速合金工具鋼還是繞不開的,只能進行這方面研究,找礦——選礦——一爐爐冶煉,測試材料性能。當然期間還需要因陋就簡製作一系列測試儀器和設備,並定義出相關物理量便於當時工匠理解(這個只要努力勉強倒是可以做到,順便把玻璃也做出來)。把槍管鑽透後,需要加工膛線,膛線拉床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對傳動精度是有一定要求的,用失蠟法手工製作一些傳動齒輪試試(我國古代精鑄方面的工藝水準還是很高的),然後逐步改進,拉刀有前面的材料積累到不困難(膛線加工對當時來說反而到不是太困難)。槍管熱處理(這個在唐朝已有經驗基礎上摸索吧,無非是個經驗積累的問題,當然你要省略這步也不是不可以,犧牲點槍管壽命罷了)。最後對內膛進行絞光,打磨,這個手工和機械進行都可以,沒什麼困難。你會發現,單純要做出一根合格毛瑟步槍的槍管,已經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走了一遍,有這點技術積累,別說造毛瑟槍,就是造蒸汽機,造後膛炮,造機關槍都可以了。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有穿越者指導,並且有足夠的資源調配,用十年二十年時間讓唐朝達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水平是完全可以辦到的。這並不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接下來說,加工機匣,基本上用的技術基礎跟槍管一樣,機匣用的材料跟槍管一樣,直徑更大,也需要鑽孔,然後用銑床開出槽,銑床一樣在車床基礎上改進(車床是機床之母啊),銑刀製造方法和鑽頭類似。機匣和槍管聯接靠螺紋,所以要車制螺紋,或者製造板牙、絲攻攻螺紋,這個只要有工具鋼都好說。車螺紋的車床傳動精度跟前面拉床一樣,不過有了第一台車床、銑床,再用他們加工一些機床零件挑出精度好的用作自我升級,做出插齒機也是水到渠成,有了機加工的齒輪機床精度就又能上一個台階。當然古人其實也有製造螺紋的方法(主要是鑄造),只是精度差,不牢靠。還有一種比較暴力的聯接方法就是鉚接,這個唐朝手工水平就能做到(二戰時生產一些簡化工藝的衝鋒槍用得比較多)。槍栓,用的材料可以是普通一些的鋼,與槍管一樣外徑車圓了,再鑽孔(塞擊針),前部車台階,開槽容納槍機頭,後部開槽容納擊發彈簧。說起來彈簧鋼也需要研製,當然有前面的基礎就不難了,唐朝已經有拔絲工藝,要做鋼絲是沒多大問題的,當然在這基礎上改成機械拔絲效率更高。最後有些地方還需要工匠用銼刀進行手工修整(這個近代製造步槍也一樣需要手工作業)。擊發機構和彈艙,主要是彈簧(螺旋彈簧,板簧)前面談到,擊針需要用工具鋼,前面也有積累,那就沒多大問題了。木製槍托,這個唐朝已有手工業完全可以做出來,但成本比較高,有前面的積累,弄些木工機床省時省力提高效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然可能手工製作槍托的速度都比不上前面那些機加工零件的製造速度。說完這些就需要說彈藥了,這塊難度一點不比步槍本身小。首先彈頭,彈頭外部的包覆層是用銅皮或鋼皮,內部為鋼芯或鉛芯。裡邊的彈芯其實不難,無非是製作和裝配的好壞影響子彈重心進而影響精度。難點是外邊這層銅皮,厚度只有0.2毫米左右的銅板,衝壓成彈頭外殼形狀,再塞入彈芯。用手工製作當然可以小批量生產小塊的銅板,但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需要搞棍軋機,當然軋銅比軋鋼容易。用鋼製包覆層製造難度更大,對鋼材延展性也有較高要求,退而求其次用熟鐵到也可以,不過外邊還要包銅,還不如直接用銅皮方便。覺得太麻煩?直接塞個鉛制彈頭可以么?當然可以,就是威力、精度、射程都要打折扣。而且下面還要製造彈殼,要用的工藝跟彈頭包覆層也一樣。橫豎都躲不過。彈殼如前面所提,其實也是銅板和鋼板衝壓,對材料延展性有較高要求。對衝壓模具的精度和衝壓力度控制也有要求,這方面有了前面製造步槍的機械積累,已經不是多大的事,多試驗幾次總能搞成功。關鍵是發射葯和底火。發展到栓動彈艙步槍時代硝化棉無煙發射葯已經開始取代火藥。硝化棉製作主要需要棉花纖維,硝酸。製作脫脂棉花沒什麼困難,硝酸的話就複雜了,工業化合成氨制硝酸也是20世紀才成熟起來的(這塊先用實驗室法搞起來,等有電力就可以開始上了)。另一方面只能用濃硫酸和硝酸鉀(從火硝中提煉)反應製取硝酸(19世紀底火和早期無煙火藥生產就用這種方法,抗戰時八路軍兵工廠也用這種方法),唐朝有稀硫酸(綠礬油),稀硫酸可以用蒸餾的方法提純,存在一點很危險性(我化學不熟)。不論如何,最徹底的方法還是把電力搞出來,這樣化學工藝也能進一大步。否則還是退而求其次先用栗色顆粒火藥(用半碳化的柳條木取代黑火藥中的木炭)做發射葯吧。少量實驗室製取的硝酸用來製造硝酸汞底火壓力不大。可見要把毛瑟彈艙步槍的一整套東西整出來,不單單要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還要初步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水平。因為毛瑟步槍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如果一個穿越者在掌握足夠資源的前提下把唐朝帶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水平還不算太困難,那麼要在有生之年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水平就不僅僅是需要極其淵博而專業的知識,吃苦耐勞的品德,強壯健康的身體,不怕折騰的神經,還需要高明的政治手段來解決高速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衝擊。要在唐朝造毛瑟槍可不是改造一個作坊的事情,而是整個社會需要經歷一場革命。==============================================================看到有答主說明治維新前日本技術水平優於唐朝,我就忍不住要說幾句了。雖然題主的問題有點無厘頭,但未必沒有討論的價值——一個前工業社會通過何種手段能夠製造出工業社會的工業品?唯一的答案就是實現工業化。唐朝本身不會自發地需要毛瑟步槍,就如同日本德川幕府本身不會自發地需要鑄炮。唐朝要造毛瑟槍必然是因為穿越者折騰。日本鑄炮是因為黑船刺激。那就存在外來刺激和技術傳入,以及與當時技術結合的問題。所以要談論唐朝和維新前日本的技術水平,當然第一步需要排除外來刺激和技術,看看當時社會已經整出了什麼技術?然後第二部分在外來技術的啟發下,利用已有技術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最後,在這基礎上能夠發展出些什麼?所以關鍵是第一步。日本受到刺激開始鑄造前膛炮(中國17世紀初明朝就已經開始大批鑄造這類西洋前膛炮了,到一鴉前已經發展出複合身管,鐵模鑄炮,日本才剛剛開始跟荷蘭人學著鑄炮)。同理唐朝受到穿越者刺激能不能鑄造這類前膛炮呢?懂得冶金髮展史的就應該知道唐朝要鑄造前膛炮並沒什麼困難,帶蓄熱室的高爐中國漢代就發明了,只是傳到歐洲很晚,傳到日本更晚(日本是從荷蘭人那裡學的,之前日本不是不能從中國學,而是中國高爐煉鐵是大規模官辦的國家行為,日本沒這需要)。唐朝要鑄造銅炮和鐵炮完全沒有任何技術問題。高爐需要高溫耐火材料跟制陶技術有關,但是不要忘記中國恰恰是古代制陶技術水平最高的國家。所以高爐煉鐵能夠長期遙遙領先。1860年代清朝都通過洋務運動自造蒸汽機和輪船了,日本這幾條船的建造水平還遜於當時福建船政所造船。當然兩邊都靠西方技術指導。拿這來證明明治維新前日本有多先進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唐朝如果有人指導,提供圖紙,要造輪船也沒有多大困難,包括蒸汽機都能給造出來。當然,就此說唐朝跟明治維新前日本進行工業化的條件相同也不正確,因為還要考慮外部條件,日本可以很容易引進自己需要的機床設備,聘請西方工程師和專家,甚至僱傭到國外熟練工。穿越者要在唐朝進行工業化,就得自己一點點啃,一點點培養需要的人才了。轉載知乎之前的一個答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 @馬前卒鏈接:如果你回古代,你會帶什麼顯示神跡,成為古代人的神? - 馬前卒的回答來源:知乎老大你過來。朕心率不穩,怕熬不過今晚。為父我布衣起兵,十八年間稱孤道寡,靠的是天書三卷:
上卷曰《赤腳醫生手冊》,收人心;
中卷曰《農田水利實務》,足倉廩;下卷曰《民兵訓練教程》,平天下。現一併傳你。
凡我天家子弟,必熟稔上卷,瀏覽中卷。下卷涉軍國機務,非儲君不能讀也……另有高階天書數卷,曰《十萬個為什麼》,曰《知識青年自學叢書》,曰《機械基礎》,曰《土法鍊鋼》,曰《粗製氨水》……幾十年來中原多故,為父未能參透,現一併傳汝。當年仙人有雲,日後九州無事,生齒日繁,百餘年間必有物產不足之虞。其時可依高階天書指教,制「化肥」、興工商,造機床,運用水火之力,開發油電之能,國必大興。
遵命,只是不知天書是哪位神仙傳授?父親又從何處得來?父王萬歲之後,兒臣當在山陵之側為神師立廟祭祀,祈神師佑我社稷百代不絕。
唉……十四歲那年行獵山中,遇此髨發神人。自稱和諧國泛海而來,本欲攜神書救世。然俗世缺一物曰「微費」,便是取了天下也毫無興味,故將天書傳我,長嘯三聲躍入山谷。想必是肉身飛升,早已歸位於天庭。對了,你說社稷百代不絕,但那神人臨行又雲世上無千年之國,故又贈附魔天書三冊:《公產黨宣言》、《怎麼辦?》、《卯選》。後世子孫如遇傾國之禍,可布衣赤腳,只攜此三冊天書遁入民間,別有一番生路。然此三冊殺劫之氣極重,須得十二名王之頭顱方能暫時消解。若被馬姓之人翻閱,天翻地覆的大難轉瞬即至,盡滅前朝王族。故非走投無路不可輕動,切記切記。為父去也……
————————————————————————
註:前幾天有個問題:如果爆發了核戰,有哪些補救措施?。我把答案又戳了一個腦洞,塞到這裡。各位請勿太在意細節。附註:《赤腳醫生手冊》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人道主義出版物。在中國和全世界以50種語言出版了上千萬冊,拯救了數千萬人的生命,大幅提高了前後近十億人的生活質量。就算不穿越,也建議各位備一本,最起碼可以讓家人了解一些常識,遠離醫療大忽悠。
以舉國之力說不定可以做出一桿,然後像九鼎一樣作為神器被供起來。
不說別的 果敢當地政府以前買了全套的子彈生產設備結果造出來的東西還各種不靠譜 你以為是因為沒有技工?扯吧 人家還高薪聘請了國營軍火廠的退休職工 不照樣搞不出合格彈藥。 此處不得不提三哥了 人家的生產技術總比你能穿越帶過去的一條生產線強吧 人家地大物博礦床多總比你那些帶過去的採礦冶煉技術牛吧 然而 人家現在還不能百分之百生產ak的m43彈
既然有皇權的全力支持,那就好辦了...先找工匠手工打造小型蒸汽機;冶煉精銅然後拉絲,有錢的話搞金絲銀絲也行;到海南找天然橡膠,制出絕緣電線,然後你就有了一座小型發電站。根據全國礦物分布圖,山西內蒙的煤、東北四川的鐵、陝西的油、江西的鎢,雲南的銅、內蒙的稀土...這些都是在地表都能開發出來的,然後電動鼓風機、小高爐、小電爐...你的金屬原料問題就解決了。用石英砂、天然鹼、石灰石等製作玻璃器皿收集電解的氧氣;煅燒硫磺、黃鐵礦等收集二氧化硫;氧氣和二氧化硫經過天然硅藻土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於水製得濃硫酸;用濃硫酸和芒硝礦製得濃硝酸;唐朝時沒有大量的棉花,我們可以硝化楊柳絮、菖蒲的外形像香腸一樣的那東西等纖維來製取火棉,發射葯搞定...電解濃鹽水製取氯氣,以氯氣為原料製取氯酸鉀,用氯酸鉀和磷製取氯磷,擊發葯搞定...槍管膛線可以不用拉,用澆鑄來搞定:先用木頭請工匠做木模,在木模上雕刻膛線,用木模壓制泥胚,將泥胚入窯燒成陶器,將槍管的陶制內模外模組合起來灌入鋼水,冷卻後敲碎陶模,挑沒有瑕疵的成品打磨,槍管搞定,機匣等機構以此類推...子彈彈頭可以使用澆鑄法和衝壓法;彈殼可以使用鋼製模具多次衝壓拉伸銅板來製得,彈頭、彈殼、發射葯、擊發葯組合以後,用生漆密封...有皇權的支持,用十年時間土法製造一個連的步槍還是可行的,雖然成品率和精度低了一點...有空再培訓108個弟子,36個學機電,36個學化學,36個學軍事,有興趣的同學當然可以都學。帝國疆域擴大後,我會把馬可尼電報機也加上...當然,有了電,有了金屬原料,最好還要派出探險隊去美洲帶回玉米土豆棉花、控制東南亞的橡膠等作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最後,沒有永遠的帝國,帝國都是亡於內亂,穿越者好自為之...
你就告訴我無縫鋼管怎麼做
古代的炮為什麼炸膛率那麼高根本不實用?哪怕是古代最複雜的工藝,人手工打出來的百鍊鋼,拿到現在也就是高爐加熱軋兩條生產線過一過,而我們現在生產武器用的高標準鋼是高爐→轉爐/電爐→爐外精鍊→澆鑄→熱軋→冷軋,鋼管是高爐→轉爐/電爐→爐外精鍊→車床開孔(謝ganyq糾正),這裡面你要控制高爐就得在高爐前實幹十年才能變成老師傅一眼看出該幹什麼,你要會做球團礦會做焦炭要做氧氣要做超堅硬的鑽頭不然你沒法給鋼開孔。這些東西哪個是幾十年就能從零到有的?再說了,沒有一條產業線是你一個人能幹完的。哪怕是現代,培養一個高級技工還要在技校讀幾年書,你說你回古代能帶出幾個徒弟?孔夫子72門徒我就當你帶72個,你自己想想夠用嗎?如果你說太麻煩了用高碳鋼或者乾脆生鐵,開三槍炸一管,殺敵1000自炸800你這槍還不如不要。從現代帶回去科技,最好的情況,也是在你死了以後發揮作用。利益相關:冶金學生,對冶金七竅通了六竅無制導的黑火藥火箭彈性價比更高
這是我在土豆上傳的瀏覽量超過10萬的紀錄片: 威廉姆斯堡的手工制槍匠---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燧發槍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B-0omWRmJs/前裝槍的工藝技術估計在唐朝實現問題不是很大,但是後裝槍就大不一樣了,涉及到機器化大生產,不是一兩個手藝精湛的工匠可以解決,普通鋼材根本承受不了子彈的高膛壓,無數子彈的尺寸誤差必須控制的很小。美國有很多私人槍械加工製造作坊,他們存在的前提是需要的技術都有,材料設備市場上就能採購的到。小規模製造毛瑟步槍估計還是可能的,但槍的主要性能和現代毛瑟步槍應該有較大的差距,因為零件的精度達不到要求(一般會全手工打造),而如果要打造整套工業設備,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只為造槍而打造的話,成本難以被分攤,所以成本會十分高昂。 因為只是小規模裝備,所以一般只配備在一些特種部隊中(御林軍或軍隊中的突擊部隊中)影響不會很大,一般毛瑟步槍應該可以擊穿騎兵的板甲,所以這類部隊一般會用於打擊重裝騎兵。。。但當時打擊重裝騎兵的手段還是挺豐富的,斬馬刀,弩,絆馬釘,陣列步兵。。。而因為工藝問題,毛瑟槍的射程會有所減少,但射程應該比弓長,或許可以部分代替弩的位置。 不過相比孤身一人去唐朝,不如帶一個工業團隊(包括各種人才,工藝,設備)過去,這樣能提高生產質量和產量,同時也省去建設工業設備的時間,造成的影響也會大得多。 另外如果要限定為個人,相比造毛瑟步槍這一類高級目標,帶去一些技術去魔改當時的武器是一個更實際的選擇,例如帶去爆炸火棉製造技術,氯酸鉀製造技術,拉瓦爾噴管,去魔改一下唐朝的火箭,順便再擴大一下大小,就是當時殺人砸牆的必備利器,射程也不會很低,也可以帶一些化學藥品製作技術,造一些低廉而強力的燃燒彈,還可以帶去一些現代船舶設計理念,使得古代木船獲得更好的性能。。。
我覺得,作為穿越者,帶個黨支部是最靠譜的
感覺說「帶去完整的槍械製造和無煙火藥技術」有點耍流氓啊。這是要把整個西方工業社會幾百年的發展成果帶過去,還要在當時的條件下實現。
別看火藥和鍊鋼像是獨立的技術,現代工業都是一個緊密不可分開的體系。每一個技術的背後都有相當多的別的技術支持。
比如火銃這種東西,決不是發明了火藥就可以應用在戰場上的。以前看到有人說中國發明了火藥卻只會玩鞭炮不會造槍炮,是愚昧。但是看過一些關於火器的介紹,又看了像《天朝的崩潰》這樣涉及戰爭技術細節的著作之後,我覺得這是一種發展的必然結果。
造槍炮除了要鍊鋼和掌握火藥的最佳比例(古代中國這兩項都不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加工環節。炮膛的內徑必須高度匹配彈丸的直徑,如果太寬鬆就沒有威力,太緊就會卡殼或把炮管炸廢,甚至把炮手也炸死。要達到高度的精確必須發展出機械加工的技術。機械就要涉及到能源的利用,又是中國古代沒有掌握的一個重要領域。更別說諸如高效率的彈藥填裝還有拉膛線等在當時都是黑科技的東西。
所以在古代,使用火器不是因為沒想到這個點子,而是有好多技術細節沒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支撐,投資和收益一比較,還不如訓練弓箭兵來得有效。
所以答案是,如果「帶去完整的槍械製造和無煙火藥技術"是指帶一整套現代工業體系,無疑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只帶幾張跟這些技術直接相關的圖紙,那是不夠的要是回唐朝,與其帶這種東西不如帶去玉米和土豆種子和種植技術,吃飽了才能攀科技樹!
不需要想穿越,只需要想一想印度這樣的高科技強國為什麼造不出自己的槍和子彈。
推薦閱讀:
※如果《星際爭霸》里的蟲族,星靈,人族按照各自文明的特點點科技樹,晚一千年再相遇,會發生什麼?
※如何看待我國核燃料研究獲突破「鈾利用率從 1% 提高到 95%」這條新聞?
※iOS 與 Android 在硬體配置相似的情況下相比哪個更流暢?為什麼?
※石墨烯技術發展到什麼階段了?距離商用有多遠?
※如何評價巴鐵一號禁止汽車之家編輯現場直播甚至動粗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