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兄弟相殘的故事?
我自己知道的話有鄭伯克段於鄢、二子乘舟這樣的_(:з」∠)_
講七步詩的省省,請閱讀科普材料在歷史上真的有七步詩這件事嗎?
《資治通鑒》:
(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冊府元龜》◎帝王部·誡勵:
(貞觀十七年)十二月,帝謂吳王曰:「父之於子,恩愛是常。子能仁孝不騫,父亦恩情自重。若不順其親,數有罪惡,刑戮將及,何愛之有?昔漢武立昭帝,燕王旦囂張不服,霍光遣一折簡至,身死國除。為人臣不得不慎。」
《舊唐書·禇遂良列傳》: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孫無忌入卧內,謂之曰:「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葛亮,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又顧謂太子曰:「無忌、遂良在,國家之事,汝無憂矣。」仍命遂良草詔。
《冊府元龜》◎刑法部 守法正直:
帝因泣謂侍臣曰:朕兄弟不多,荊王是朕長叔,吳王是朕兄,雖犯國經,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敦禮進曰:昔周公誅管蔡,漢景夷七國,至於孝昭之時,燕王蓋主謀逆,皆正刑典,此乃前事不遠,陛下豈可屈法申恩?乃從之。
貞觀十七年四月皇太子李承乾謀反事泄,唐太宗在廢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後為了同時能夠保全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第二天果斷立了李治為皇太子。
唐太宗立李治時的這一系列動作可謂是雷厲風行,甚至不惜在一乾重臣面前以秀自殺為要挾,而反觀唐太宗已經立定李治後又過了大半年時間,在心血來潮之下欲立李恪時,竟然只對一個最不可能贊成的人隨口說了一句。而且從《資治通鑒》的史料上看,就算李治十一月十七日拒絕納妾,唐太宗疑其仁弱並立馬想到了李恪,但短短的十幾天,十二月初六,唐太宗卻反過來警告李恪不要學燕王劉旦,並說我已經幫你做准好了霍光。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唐太宗居然在臨終前還對著長孫無忌提到了霍光,這其中的奧妙,有些人是永遠不願去想,也不敢去深究的。所以唐高宗在處置李恪等人時為什麼會有大臣特意提及燕王劉旦一事,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他們不過是在遵從唐太宗的旨意辦事。
當然,也有人聲稱唐太宗用燕王旦警告李恪是在「保護」李恪,在為李恪「好」,讓李恪自己謹慎小心一些,不過這真的是唐太宗在為李恪好嗎?
李恪作為親王,無論是生活在什麼時期,他的命都不掌握在他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何況以李恪提名太子未果這件事,以及他敏感的庶長子身份,新皇登基後會發生什麼事,以唐太宗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想不到。所以唐太宗要是真的在保護李恪,真的為李恪好,就不該是告誡李恪自己要謹言慎行一些,而是應該明確告訴未來的皇帝李治你要善待李恪。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漢高祖劉邦在改立劉如意失敗後,特意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告訴他一定要照顧好如意這個弟弟;唐太宗也反覆強調過立李治就是為了讓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能夠同時活著——唐太宗既然能明確向自己的接班人李治表示日後一定要善待李承乾、李泰這兩個哥哥,為什麼不同樣強調一下也要善待李恪呢?
所以唐太宗警告李恪,只是警告而已,和所謂的保護李恪無關,更不是在為李恪好。唐太宗若是真的為李恪好,就該告訴未來的皇帝一定要善待李恪。
還有人說警告云云也有記載是在貞觀十一年的,但《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在沒有確切時間記載的事,司馬光通常是很統筒把事情記載在一個大事件後面,而警告別學燕旦,《資治通鑒》里明確記載了是「十七年,十二月,壬子」。司馬光與李恪無冤無仇,沒理由去捏造一個日期來使得立李恪為太子變得可笑與不真實,所以這個日子就是唐太宗告誡李恪日子,何況《冊府元龜》上也同樣記載了此事發生在貞觀十七年十二月。
綜合對比一下上述史料,唐太宗為什麼要提名李恪為太子也就一目了然了,就是為了讓大家把目光從李治的同胞兄弟身上轉移到李恪這個庶長子上,畢竟各處史書上記載得非常明確,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後,唐太宗的最高指導思想就是如何能夠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至於這三個兒子之外的其他皇子,都不在唐太宗擔心的範圍之內。
《舊唐書·李泰列傳》:
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新唐書·李泰列傳》:
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則副君可詭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無它。」
《冊府元龜◎帝王部?英斷》:
太宗因謂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儲宮之位可經求而得也。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與承乾可無恙也。」
《冊府元龜◎宗室部?譴讓》:
太宗因謂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儲宮之位,可經營而得也。泰立, 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與承乾可無恙也。」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
上謂侍臣曰:「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為後法。且泰立,則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矣。」
不要覺得唐太宗偏心,要知道人心天生是偏左的,想要一碗水端平本來就是難事,唐太宗也不是陽光普照大地的聖人聖父,就只是個普通人,會對自己鍾愛的兒子有所偏心偏愛再正常不過。這一點看看唐太宗平時是如何對待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的,又是如何對待李恪這些兒子的,就再清楚不過了。
首先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沒去封地,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武德殿是極為靠近東宮的宮室,齊王李元吉曾住在武德殿與太子李建成互通有無,唐玄宗即位之初也曾在武德殿聽政),最後還是被魏徵力諫勸止。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后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其次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乾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違膝下,凄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麼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乾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至於唐太宗會如何在書信中表達自己的愛子之情,不妨看一看唐太宗出征高句麗時給李治寫的一封信,簡直堪稱是小肉麻。但是比起對李恪的諄諄告誡之意,或許唐太宗給李治的這封信才更似尋常間的父子之情吧。
《兩度帖》原文: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恆死,少時間忽得奴手書,報娘子患,憂惶一時頓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後,但頭風發,信便即報。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報。今得遼東消息,錄狀送,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
譯文:
兩次收到大內送來的文書,卻還不見稚奴你的書信。爸爸我擔心的要死。剛才忽然得到稚奴你的親筆手書,說娘子生病了,我的擔心害怕頓時消失了,就好像死而復生一樣。從今以後,只要你的頭風病發作,就立刻寫信告訴我。爸爸我如果生病,也會一一寫信告訴你。今天得到遼東(戰場)消息,抄錄一份給你。想稚奴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要說的就這些。爸爸,敕。
事實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是一個普通的皇子,只不過是近年來的一些電視劇與小說將歷史篡改戲說得太厲害了,以至於誤導了很大一部分觀眾,認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兒子。但凡願意認真讀一讀正史的,看看史書上所記載的唐太宗是如何寵愛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愛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相比李承乾、李泰、李治數不勝數的得寵事迹,僅憑唐太宗心血來潮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以及立儲這種環境下的一句「類己」(在立太子這種情況下,不說類己難道要說這個兒子不類己?),便要妄圖證明李恪的受寵,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舊唐書》中是「太宗常稱其類己」,《唐會要》記載為「太宗嘗稱其類己」,可見這裡的常是通假字,通嘗,意思是唐太宗曾經說過李恪類己,而不是經常說李恪類己——如果唐太宗經常說李恪類己卻又不給他任何保護措施,那麼此舉根本不是在愛李恪而是在害李恪。
特別是貞觀2年李恪與李泰同時受封,卻明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只有8州,李泰卻不僅是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達22州!
且先不說單就數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幾乎是李恪的兩倍。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在唐朝時可絕對不是什麼香餑餑,「揚一益二」的說法還得等到安史之亂以後。蜀地自古地勢天險,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想想當初唐高祖李淵私下許諾唐太宗要改立他為太子時就曾說過,要將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蜀地「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見蜀地在唐初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了。而揚州的富庶則不必多言,更何況封地里還包括了蘇杭一帶。
更不用說李恪受封的不過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樣都是大都督。根據《唐會要》的記載,益州的大都督府於「貞觀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龍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級為大都督府——就在李恪受封前三個月,唐太宗就將益州由大都督府降級為了都督府。所以貞觀二年五月李恪與李泰雖然同時受封,但是李恪只被封為了益州都督——不僅都督府的規模遠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後來李恪在貞觀11年的時候,不過是因為打獵時踩壞了莊稼,就由安州都督降職為安州刺史,還被削戶300(當時親王實封只有800戶)。看上去封地還是在一個地方,但實際上所管轄的地方卻大大減少了,因為作為都督時,李恪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然而作為刺史就只能管轄安州這一州之地。後來李恪又因為和乳母的兒子賭博,再次被罷官,削戶300,自此一直到貞觀23年共12年的時間裡,李恪再也沒有官復原職過。這樣嚴厲的懲罰,除了李恪,也就只有他那個被唐太宗斥為「不如禽獸鐵石」的胞弟李愔同樣享有了。
唐太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面對自己的愛子時,仍舊只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尋常人家是怎麼疼愛兒子的,唐太宗就是怎麼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謀逆這等殺頭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設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奪嫡失敗後,唐太宗仍舊說他是「朕之愛子,實所鍾心」,甚至被貶後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又重新晉封為濮王;所以李治雖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劉洎為了這事上諫過多少次,也沒見唐太宗以「家國事殊」為理由,把李治打發出宮去住。
對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些愛子們寵溺至極,以至於一次又一次招來了魏徵這些朝臣的上疏與進諫,偏偏對李恪這些兒子該罰的罰,該殺的殺,一個都沒手軟。唐太宗的偏心偏愛,實在再明顯不過了。
不過光有李治當太子並不能讓唐太宗徹底放下心來,畢竟新皇登基後,他的同母兄弟處境是最危險的,西晉的齊王司馬攸、隋朝的楊勇楊秀等人正是前車之鑒,所以唐太宗臨終前為了以防萬一,堅決不讓李泰回京奔喪,以免被人趁機找借口加以處置。更甚至為了轉移大家的視線,唐太宗還特地把自己的庶長子、宗室中排行僅次於荊王李元景的吳王李恪推出來當做擋箭牌——庶長子的名分竟有多少分量,看看唐高祖的庶長子荊王李元景就知道了。
《唐會要卷第九十食實封數》:
荊王元景。二千五百戶。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
《舊唐書·高祖諸子列傳》:
荊王元景……貞觀初,歷遷雍州牧、右驍衛大將軍。
唐太宗登基時李元景才幾歲,對大唐更沒有任何功勞可言,就這樣,唐太宗一下子就給了他實封2500戶的超高待遇(當時親王實封一般600戶到800戶),後來又是雍州牧又是右驍衛大將軍,就是因為李元景這個唐高祖的庶長子、宗室頭號親王的頭銜太過扎眼,唐太宗必須予以一定的安撫。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唐高宗登基後,又進一步加封了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這兩個宗室排前兩號的人物分別為司徒與司空,雖然三公的頭銜不過是個虛職,但也象徵了唐高宗對宗室的安撫。
所以永徽四年高陽公主等人謀反時,為什麼要推舉荊王李元景上台,就是因為他這個唐高祖庶長子的身份是宗室之首,佔了名分的先機,不然按照遠近親疏甚至才望來看,韓王李元嘉的王妃是高陽公主的駙馬房遺愛的嫡親姐妹,而且在宗室中更是才名遠播比李元景好多了。高陽公主卻壓根沒搭理跟自己關係同樣親近且有著賢王之名的李元嘉,而是直接推了宗室之首的李元景上台,庶長子的名分有多重要,也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唐高宗也沒有辜負父親的這番苦心安排,於是永徽四年的時候出現了這樣一幕:年輕的新皇唐高宗李治為了震懾宗室中那群輩分高而又蠢蠢欲動的皇叔皇兄,在高陽公主、房遺愛等人謀反事泄後乾脆借題發揮,將宗室的兩個大頭李元景與李恪一網打盡。不過也有人認為想要除掉李元景、李恪的是長孫無忌,而不是唐高宗,但事實上通觀整件事的始末,就可以知道唐高宗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冊府元龜》上就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唐高宗曾召見房遺愛,並責備他:「你身為皇親國戚,為什麼要謀反?」房遺愛則回答道:「我的行為罪該萬死,但請陛下看在我告發了吳王李恪的份上饒恕我一命。」唐高宗聞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現在才告發李恪,不是太晚了嗎?」
甚至就在李恪等人被賜死後沒過幾天,唐高宗就在觀德殿里將這幫謀逆之人的財物分成五垛陳列出來,令諸位親王大臣們舉行射禮,然後又將剛空出來的司徒、司空的頭銜分別封給了徐王李元禮(李元景、李恪死後宗室中輩分最高者)與功臣李績,以此給宗室立威。
不過李恪雖然是冤死,史官也稱其是「海內冤之」,看似評價很高,但實際上所謂的「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言罷了。比如格輔元、劉晏被殺都是「海內冤之」,比如盧崇道父子被杖斃也是「四海冤之」,比如崔寧被縊殺後「中外稱其冤」,再比如安思順兄弟被誅更是「天下冤之」,又比如李林甫被構陷同樣是「天下以為冤」。而且當時的人真的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嗎?我們可以來看看唐人在提及此事時是怎樣的態度。
睦州刺史夏侯絢的墓誌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謀反案時就明確寫道「荊吳構逆」,認為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樣的態度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截然相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絢的身份,夏侯絢曾是蜀王李愔的長史,而李愔不是別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謀反被殺後,李愔也因此被廢為庶人。所以按照夏侯絢這樣的身份,在提及頂頭上司的胞兄被誣陷謀反時理應是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構逆」。連原本最該為李恪喊冤的人都認為李恪就是謀反,當時能有多少人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而且雖然有後世的史官拚命地為李恪掙同情分,又是說他「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又是說他的死「以絕眾望,海內冤之」,但就史實而言卻並非如此。
李恪曾在安州一地擔任了十多年的最高行政長官,結果就在李恪被誣陷謀反後,且不說同樣出身安州的許圉師與郝處俊這兩位朝中重臣對此是未發一言;也不說安州境內著名的富商彭志筠,明明富有到都能夠為朝廷的軍隊捐助大量的絹布了,卻沒想到要為自己「海內冤之」的父母官上表求情或出資減罪;單說事過境遷多少年後,朝中根本沒有一人想過要請求皇帝將李恪被流放的兒子和幽禁的女兒給赦免了。
從民間地方到朝廷中央,都不見有人為這位「中外所向」「海內冤之」的吳王求過什麼情,更沒有人打著李恪的名號揭竿而起——就在李恪被殺的這一年,民間有位陳碩貞起義,卻壓根提都沒提要為冤死的吳王李恪復仇;而章懷太子李賢死後,徐敬業舉兵時就特地打出了李賢的旗號。
李恪死後過了7年,顯慶五年時,唐高宗想要顯示一下皇恩浩蕩,於是追封了當年謀反案的幾個主謀,其中就包括李恪。雖然追封的只是從一品的鬱林郡王,比原先正一品親王降了整整兩個檔次,但好歹也算是有個爵位可以留給兒孫了。只不過李恪死後,他的4個兒子被流放嶺南,女兒被幽禁獻陵,所以繼承李恪香火和鬱林縣侯一爵的,是與之毫無關係的河間郡王李孝恭的孫子李榮。
直到又過了24年,光宅元年的時候,李恪的長子李千里遇到武則天的大赦終於能夠重返京城,正好這時李榮因罪被貶,而李唐宗室諸王中德高望重的都被殺得差不多了,只有李千里因為無才無德氣量狹小性情急躁,又多次進獻吉祥的物品才得以免於禍患,所以李千里作為李恪的長子這才撈到了機會繼承回這個從三品的鬱林縣侯。
等到李唐王室復辟後,唐中宗在神龍年間大肆追封這些宗室時,只贈了一個司空的頭銜給李恪,然後改葬一下就完事了,並沒有將他陪葬昭陵。至於李恪是否恢復了正一品親王爵位,《舊唐書》沒有記載,《新唐書》同樣沒有記載,而且因為李元景等人均有「復官爵」的明確記載,唯獨李恪卻完全無此一提,所以歐陽修在《新唐書》中提到李恪時,只稱其為「鬱林王恪」,而不是「吳王恪」。
玄武門之變
range(1, n)阿哥
有這麼一位皇帝:劉晟,原名劉洪熙,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皇帝,南漢高祖劉龑(龔)第四子,南漢殤帝劉玢之弟。他的皇位就是從弒兄開始的,他一共有18個兄弟,然後從943年到955年,劉晟殺了15個兄弟,平均下來一年都殺了不止一個的節奏。最為瘋狂的一年是在公元947年,同一天里,竟然有8個兄弟同時被殺。然而這樣的一個人竟然」改元曰乾和,群臣上尊號曰大聖文武大明至道大光孝皇帝「,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有人問,那還有3個兄弟呢?事實是大哥邕王劉耀樞、二哥康王劉龜圖因病早逝,九弟萬王劉洪操在與交州吳氏的戰爭中犧牲。我們可以看下《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漢世家第五》了解下他的人生歷程:
晟,初名洪熙,封晉王。既弒玢(1:殺了第一個兄弟,當上了皇帝),遂自立,改元曰應乾,以洪昌為兵馬元帥,知政事,洪杲副元帥,劉思潮等封功臣。晟既殺兄,立不順,懼眾不伏,乃益峻刑法以威眾。已而洪杲屢請討賊,陰勸晟誅思潮等以止外議。晟大怒,使使者夜召洪杲。洪杲知不免,乃留使者,入具沐浴,詣佛前祝曰:「洪杲誤念,來生王宮,今見殺矣。後世當生民家,以免屠害。」涕泣與家人訣別,然後赴召,至則殺之(2:喂喂喂,這可是幫你當上皇帝的功臣啊)。冬,晟祀天南郊,改元曰乾和,群臣上尊號曰大聖文武大明至道大光孝皇帝。
二年夏,遣洪昌祠襄帝陵于海曲,至昌華宮,晟使盜刺殺之(3:劉龔最為賢能的,當屬第五子洪昌。而且在劉臨終之前,曾打算將其立為太子。因此,擔任兵馬大元帥的劉洪昌就成為劉晟殺害的下一個目標。)。晟自殺洪杲,由是與諸弟有隙,而洪昌最賢,素所欲立者,晟尤忌之,故先及害。鎮王洪澤居邕州,有善政,是歲鳳皇見邕州,晟怒,使人酖殺之(4:怒就殺了)。而諸弟相次見殺。
三年,殺其弟洪雅(5),又殺劉思潮等五人。思潮等死,陳道庠懼,不自安,其友鄧伸以荀悅《漢紀》遺之,道庠莫能曉,伸罵曰:「憝獠!韓信誅而彭越醢,皆在此書矣!」道庠悟,益懼。晟聞之大怒,以道庠、伸下獄,皆斬之於市,夷其族。以右僕射王翻為英州刺史,使人殺之於路。五年,晟弟洪弼、洪道、洪益、洪濟、洪簡、洪建、洪暐、洪昭,同日皆見殺(6-13:史書都沒記載怎麼為什麼死的,估計也是疑心病犯了就是了)。 六年,遣工部郎中、知制誥鍾允章聘楚以求婚,楚不許。允章還,晟曰:「馬公復能經略南土乎?」是時,馬希廣新立,希萼起兵武陵,湖南大亂,允章具言楚可攻之狀。晟乃遣巨象指揮使吳珣、內侍吳懷恩攻賀州,已克之,楚人來救,珣鑿大阱於城下,覆箔於上,以土傅之,楚兵迫城,悉陷阱中,死者數千,楚人皆走。珣等攻桂州及連、宜、嚴、梧、蒙五州,皆克之。掠全州而還。 九年冬,又遣內侍潘崇徹攻郴州,李景兵亦在,與崇徹遇,戰,大敗景兵於宜章,遂取郴州。晟益得志,遣巨艦指揮使暨彥贇以兵入海,掠商人金帛作離宮遊獵,故時劉氏有南宮、大明、昌華、甘泉、玩華、秀華、玉清、太微諸宮,凡數百,不可悉紀。宦者林延遇、宮人盧瓊仙,內外專恣為殺戮,晟不復省。常夜飲大醉,以瓜置伶人尚玉樓項,拔劍斬之以試劍,因並斬其首。明日酒醒,復召玉樓侍飲,左右白已殺之,晟嘆息而已。 十年,湖南王進逵以兵五萬率溪洞蠻攻郴州,潘崇徹敗進逵於蠔石,斬首萬餘級。 十一年,晟病甚,封其子繼興衛王,璇興桂王,慶興荊王,保興祥王,崇興梅王。 十二年,晟親耕藉田。交州吳昌浚遣使稱臣,求節鉞。昌浚者,權子也。權自時據交州,遣洪操攻之,洪操戰死,遂棄不復攻。權死,子昌岌立,昌岌卒,弟昌浚立,始稱臣於晟。晟遣給事中李玙以旌節招之,玙至白州,浚使人止玙曰:「海賊為亂,道路不通。」玙不果行。晟殺其弟洪邈(14)。十三年,又殺其弟洪政(15:兄弟殺完了),於是之諸子盡矣。顯德三年,世宗平江北,晟始惶恐,遣使修貢於京師,為楚人所隔,使者不得行,晟憂形於色。又嘗自言知星,末年,月食牛女間,出書占之,嘆曰:「吾當之矣!」因為長夜之飲。 十六年,卜葬域於城北,運甓為壙,晟親臨視之。是秋卒,年三十九,謚曰文武光聖明孝皇帝,廟號中宗,陵曰昭陵。子鋹立。
轉:清朝雍正皇帝上台之後,對昔日自己的對手們----------自己的弟弟們進行了嚴厲的打擊:繼續囚禁自己的二哥前廢太子胤礽和大哥胤是致死,連續貶罰自己的三哥胤祉和十二弟胤祹.十四弟胤禎(注意:他可是雍正的同母的弟弟,可是在雍正朝被實際囚禁十三年,雍正甚至派人用土牆封住他的大門,幸好後來被自己的親侄子乾隆釋放)..二十弟胤禕,而打擊最厲害的卻是八弟胤禩.九弟胤唐和十弟胤俄,他們是雍正上台過程中的主要對手,他們先是被"重用"(當然是欲擒故縱的政治手段),然後就是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打擊,最後被削爵抄家圈禁,最可笑的是,雍正下令將八弟胤禩改名為"阿其那"(滿語"豬"的意思),將九弟胤唐改名為"塞斯黑"(滿語"狗"的意思),把自己的弟弟叫作豬狗,那麼雍正自己是什麼東西呢?恐怕也不是什麼好畜生吧.
北齊皇族蘭陵王高長恭,英勇無比,率軍屢破突厥.北周大軍,威望很高,其部下創製一首《蘭陵王破陣樂》來歌頌他的英勇戰功。後來,他的侄子後主高緯在邙山大戰結束後問他:「叔叔你進入敵陣太深,萬一失利,後悔也就來不及呀。」這句充滿了關心和溫情的問候使高長恭放鬆了警惕,忘情地回答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這是咱們家的大事,我不知不覺就衝進去了,也沒想這麼多。」)這話一說,犯了大忌,後主認為你雖然是叔叔,可也是我的奴才,你有什麼資格說這是你的家事?這說明你肯定有野心,加上你掌握兵權,萬一哪天你領著部下關心起家事來,把我的寶座關心走了怎麼辦?於是不久之後,這位剛剛還溫情脈脈的皇帝侄子,就派人給高長恭送來了一杯毒酒,可憐忠勇的高長恭,竟然死於對自己侄子說的一句真心話。他的兄弟們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哥河南王高孝瑜,只是因為參加太子婚禮和皇帝的一個女人說了幾句話 ,就使得皇帝的醋勁大發,讓手下連灌河南王三十七杯酒,可憐的河南王肚子脹大無比,最後被扔到護城河裡淹死。
河間王高孝琬,就因為為自己的哥哥哭了幾句,就被皇帝親自折斷大腿而死。安德王高延宗也因為為自己的哥哥說了幾句同情的話,就被皇帝按倒在地,抽了二百馬鞭,幾乎被打死。後來北齊滅亡之後,高延宗被北周武帝俘虜,周武帝還是不放心,擔心他謀反,還是要殺。在「賜死」的時候,高延宗只是手抓自己的衣襟,一句話都不說,眼淚不停地往下掉,但是行刑者還是不放心,擔心他突然大聲說出一些秘密來,居然給他的嘴裡塞滿了辣椒,然後活活的悶死。
高長恭兄弟六個,只有一個廣寧王高孝珩,據說是在北齊滅亡之後自然死亡。縱觀他們北齊高氏皇族所有男性,沒有活過四十歲的,其中七成死於非命,他們大多數並沒有謀反的企圖,只是由於特殊的身份,是當權者必除之而後快。
我們再來看個殘酷和滅絕人性的例子,同時卻也有幾分黑色幽默的味道:南齊高宗認為自己的弟弟和侄子們可能會謀反,於是便召這些人進宮,晉安王蕭寶義。江陵公蕭寶覽等人住在中書省,其他王公住在西省,命令他們每人只能帶兩個僕人。令人震驚的是史書這樣的記載:「孩童者乳母隨入。」連吃奶的孩子都不放過————只因他是皇子!
把他們大家抓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殺了他們。皇帝原計劃是這天夜裡三更天動手,當時太醫院已經在動手煮制毒藥(怎麼也得讓這些皇子皇孫死的體面一點,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太沒有皇家的尊嚴了),宮中的太監們已經準備了幾十口上好棺材,看來一切都已經是定局。可是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王侯中間有一個南康侯蕭子恪,居然逃出囚籠,直接跑到皇帝的寢宮門口向皇帝求情!當時皇帝正在睡覺,中書舍人沈徽宗和皇帝的親信羊景雋見到他當然如同見了鬼一樣——--煮熟的鴨子居然飛出來了!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個人居然還有點人心,於是商量怎麼挽救這些可憐的龍子龍孫的生命。
大概是聽到了外面的聲音,這時候皇帝醒了,羊景雋趕緊報告:「蕭子恪來求情來了!」皇帝大驚:「未邪?」(你們怎麼還沒下手啊?)面對著死而復生的親屬,皇帝終於有一點點的良心發現,下令把這些人全部放回,這場鬧劇終於告一段落了。
可是過了不久,這些人還是被處死,畢竟,奇蹟只能發生一回,良心,終究敵不過權欲。
更讓人傷感的是,當屠殺成了習慣,當事人雙方——-殺人者和被殺者居然都能平靜對待,好像曲終人散一樣自然。
南齊武帝二十三個兒子,除七人早死外,剩下十六人全部死於非命。其中巴陵王蕭子倫,在延興元年被賜死,派來執行的居然是他的老朋友茹法亮。蕭子倫一本正經的穿戴好朝服接旨,然後心平氣和地對茹法亮說:」過去我們蕭家大殺前朝劉家,現在輪到我們自己互相殘殺,也是很正常的事。你也用不著難為情,你是我的老朋友,今天的事,你根本做不了主。「茹法亮根本說不出話來,默然退出,蕭子倫於是平靜的自盡。
他能夠死得如此鎮靜,大概是見慣了皇室內部兇殘的屠殺場面,早已經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如鴻毛一樣輕了,既然生不如死,那麼對於他這個可憐而又無力的皇子來說,死,難道不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嗎?我們在出生之前,跟上千萬個兄弟手足相殘並且贏了,才有了現在的我們…
鄭伯克段於鄢。
源賴朝兄弟,惡左府兄弟
南北朝,不論南朝還是北朝,那一窩子一窩子的真不是一般的亂。子殺父,弟殺兄的,都跟玩似地。隨便舉兩個:
1,南朝宋,史稱「元嘉之治」的宋文帝劉義隆,算南北朝少有的明君了,結果被sb兒子乾死了,劉劭殺了父親宋文帝劉義隆,自己當了3個月的皇帝;劉駿又殺了其兄劉劭。所以當時京師便流傳這樣一首歌謠:「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2,北齊高家那一窩子,哎喲,我都沒眼說。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二桃殺三士
秦朝:公子扶蘇與二世胡亥(貌似扶蘇沒怎麼反抗)西晉:武帝司馬炎與司馬攸(司馬昭次子,司馬師繼子)劉宋:宋文帝劉義隆諸子隋朝:太子楊勇與晉王楊廣、漢王楊諒唐朝: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吳王李恪明朝:太子朱高熾與漢王朱高煦;英宗朱祁鎮與代宗朱祁鈺;太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清朝:清太宗皇太極與睿親王多爾袞;清聖祖玄燁諸子(長子、次子、四子、三子、八子、九子、十子、十三子、十四子)俗稱九龍奪嫡
利益相爭大於兄弟情義,太多了,尤其以皇權爭奪最為出名。上到周成王的二叔管菜,到九龍奪嫡。
一尺布,尚可縫
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漢文帝和淮南厲王劉長。因為這個後來漢景時七國之亂淮南國試圖參與,漢武時淮南再次謀反。除了帝王家,普通人家的兄弟相殘也不少呀!這不僅僅是權勢的問題了,成長過程中父母不知道如何讓兄弟姐妹和平相處也是個很大的伏筆。
說個不是帝王主公家的:呂巽呂安。真心鄙視。還搭進去個嵇康。
袁紹的那幫兒子。【袁紹死後還有心情內鬥,看不見你曹操叔叔來了么?至於袁術和袁紹,一些原因讓他們的地盤沒挨在一起,如果挨在一起恐怕也會發生兄弟相殘的事。【然後奉先降臨?】
再沒有比九龍奪嫡更精彩的了
參商尋天兵。。當然這個是神話範圍了
葫蘆兄弟第13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明末晉商是漢奸」的言論?
※為什麼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如果吳三桂成功了,他會被大家吹成下一個冉閔嗎?
※有沒有關於貓的詩句?為什麼讀詩時候很少見?
※三藩之亂,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