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經濟(GDP總量)被中國反超會產生什麼影響?
按照趨勢中國GDP20年後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旦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會對現如今國際形勢以及美國產生什麼影響?會不會造成美國國內中國人才迴流和中國科研各領域的提升?
這種都是論文級別的問題。 我能想到的包括:
1。中美通過一系列博弈劃定勢力範圍。 美國一直強調中國應該擔負起大國區域責任,而中國一直翻白眼不理。。。例如巽他海峽和馬六甲的反海盜巡航等等,由於美國是海權大國,因此實際上世界海路安全一直是美國在維護(以前是英國)。其他國家很大程度上在坐享安全紅利。(類似於海賊王里的白鬍子領地或海軍)這當然有好處,和平時期打擊海盜,戰爭時期就是海盜。。。但這也使得美海軍尤其是中小艦隻其實一直在疲於奔命狀態。。。理解這個就不難理解為啥太平洋艦隊去年一年驅逐艦支隊全軍覆沒(撞船)的情況了。因此美國認為中國應該部分接替美國承擔起區域護航的(也有觀察中國海軍素質/訓練的慾望),但是中國除了在亞丁灣常態派仨船護航外,其他的很少理,美軍就#$%︿$#$%...了。 不過我認為這種狀態必然不會持久,畢竟中國隨著經濟總量上升和對勢力範圍確認(南海)的需要,在合適時機必然會接替美軍南海附近的任務。 到時候如何「可控博弈」就是美國面臨的新問題了。
和陳源同學聊到了就多說一句,現在美海軍心態其實挺矛盾的,一方面覺得艹自己臟活累活干那麼多,你們不多干點,一方面覺得日,中國海軍追那麼快,我們得加強自己或者削弱他們哈。 這種心態就造成了美海軍一方面指責中國海軍不承擔大國責任,另一方面對中國各種摩擦,哈里斯和其2,3把手最後被解職調崗的原因也在於其頻繁和中國摩擦行為干擾了中美互信,據說中國走國防部長渠道質問美國是不是要破壞基礎互信引發直接軍事鬥爭。加上第七艦隊2017年簡直成了國際笑柄,和印度摔飛機一樣頻繁的撞船,於是哈里斯只是名譽退休,2,3把手(預備接替他的)直接調離到閑職去了。
2。中國科研各領域提升。 這幾乎是必然,只要不二,保證科研領域的投入,很多學科如材料科學就是花錢試錯搞積累,有錢就能為所欲為。100億沒出結果,再給200億試驗多做幾遍么。加上中國龐大的理工科隊伍。 我對此無異議。
3。美國國內中國人才迴流。 不一定。 首先,人才迴流要滿足倆個條件:生活與工作。我們不否認在中國最窮困的時候也有鄧稼先這種赤子回歸。但是指望人人都是鄧稼先是典型的耍賴。而人均資源來看,就是中國GDP超過美國加上物價相對低廉,均生活水平(包括住房,子女教育,衣食住行,環境等)中國在可見的時間內都會弱於美國。 而工作環境就不用說了,最近很多歸海的例子說明即使是青千人才,很多人也受不了國內官僚干預學術,動不動就頤指氣使的官態。這種情況下,海外人才回國往往是把已經成形的東西轉化為生產力(賺錢用),沒有而研發的條件與動力。所以說中國除了千青這種定點幾千人的招募外,對2000萬海外華人,尤其是歐美華人的吸引力還是近似於沒有。根本問題在於,如果招個外語老師,一個英語流利,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和一個白垃圾去應聘,待遇一樣么?誰更能可能被僱用?我們都知道答案。
這個是撕逼貼,回復劉品傑正高級工程師的,哈哈哈他說不過我,把我的評論都關了。
我要接著回復:哈哈,量子糾纏要考慮地球引力?科普一下唄!量子力學的四大基礎(波動方程,算符力學,路徑積分,還有一個忘記了,地位相當於牛頓定律)都沒有引力一項。引力是怎樣影響量子行為的?不得了劉工,你完成了大統一理論了嗎?哈哈哈!你說的話就像是:「物質波影響了流體行為,經典的流體力學是錯的。你用這個去造船造飛機,你知道有多複雜嗎?」誰無知啊?劉工我懷疑這劉工是個公知,不懂的領域胡說八道,百度幾段文字粘貼就當自己是「知識精英」。哈哈哈。懂量子力學的行家評評理,我錯了,立刻道歉。放下書包十幾年了,就這水平。女人該倒貼的一樣倒貼,該留在海外的華人一樣留在海外,該轉移的資產一樣轉移出去,此為生活水平,所謂的人均帶來的結果。這一點即使人均強如日本英國,也不會改變(但是比例會隨之降低),因為美國更強,收入更高,住的起更大的房子,開得起更大的車,享受得了更多的資源(醫療除外),僅此而已。
綜合國力上,gdp只是經濟的流量(營業額),流量中的一小部分才是增量(凈利潤),增量的一部分,最終變成了國民總財富(市值)的一部分,而增量差(凈利潤的差別)要弭平兩國之間相差一倍以上,絕對數額接近五十萬億美元的國民總財富的差距,時間是非常非常久的,久到即使你永遠保七,也要三四十年。
當幾十年後國民總財富超過美國的時候,才能開始挑戰美國的金融秩序,這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然美國不會放著你成長,就算你做到了,美軍也不是和你鬧著玩的,想挑戰金融體系,軍事上也得佔據上風。
或者說,僅僅佔上風是不行的,得全面具有壓倒性優勢。在觸碰到了最核心的利益之後,避免戰爭的唯一手段就是讓美國知道她毫無勝算,你瞧二戰皇日和美帝的差距,聯合艦隊都拉起自己所有的小夥伴拼一槍呢。
美國gdp什麼時候超過英國的?十九世紀後半段就超過了。超過了後二三十年內,在英國打了動搖國本的一戰後,美國都碌碌無為,五六十年後逐漸取代英國還是再來了一輪戰爭,導致英國人自己散夥了。
紐約取代倫敦,重新建立金融體系的時候,gdp早就是對面六七倍了,軍事上更別提了。
------
看見非洲錦鯉這位仁兄的回復和贊,不禁感嘆,知乎er的水平,妙啊。
順便原話返給這位仁兄,腦子的確又稀有又好。
看來我總說絕絕大部份知乎er收入都在5000以下,有大學學歷,典型高學歷低薪低前途,不是沒道理。對普通人來說沒什麼影響……
想要對普通人有影響(生活變成美國人那樣)
中國得有美國五到六倍左右的GDP……
討論這個問題一定不要讓自己的眼光受到國境線的局限。
你得知道真正的對手是誰,舉個例子,為什麼大家還在討論有沒有可能武裝解放台灣?難道大陸的軍力不是遠遠超過台灣?很明顯,當討論對台作戰的時候,真正對台(國)軍作戰大概不超過兩成,八成時候我們都在討論對美作戰。
同樣,當我們討論對美作戰的時候,我們討論的是『大家散開,中美一對一』嗎?顯然不會是。我們而對的必然會是以美國居中,英澳加新居側,日韓搖旗吶喊的大陣。他們一定會幫忙嗎?戰局沒開誰也不敢說百分之百會,但是,一個準備對美宣戰的中國領導人如果不考慮他們參戰的可能性,那就是在對整個國家犯罪。
——回到經濟的分界線——
所以,在我們討論中國GDP超過美國的時候,也應該明白一點,就是這個超越,哪怕是在總量意義上也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不是分水嶺。中國是一個文明國家,所以我們的對手必然是整個文明——不一定是整個西方文明,但是至少會是其中居於主導地位的盎格魯薩克遜文明,粗略地說,就是真正的分水嶺大致應該是在中國GDP超過美國的一點五倍,人均GDP將近現在兩萬美元的時候——不多,也就是大概相當於現今台灣省的水平的時候。
可以預見,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它一旦發生,變化將是極其劇烈的,絕大部分迄今為止的經驗和規則都有可能不得不有所變動,任何以現在情況為基礎加一個小變數的思考方式做的預測,顯然都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因為世界領導力量的更替,在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次數屈指可數(力量能達到全人類範圍的文明本來就極其有限)。小範圍比較一下,明帝國全盛時期的東亞與後來英國主導、日本主導和美國主導時期的東亞,其中的變化或可參考。
To Junior Pink: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萬年不動搖
To Cent Party:
歷史常態的回歸,心態放平和一點。
To the Third World:
窮逼的奮鬥是重要的,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下面我有一件事情要宣布:這次的招標我肯定是要拿下的,我話說完了,你們誰贊成?誰反對?
GDP超越美國。從個人而言可能意義不大。但從國家層面,中國和美國經濟體量一樣大了。對國民信心是一次鼓舞。一直以來中國模式一直被西方詬病,還有輪子、彎彎、民運人士抨擊。中國可以說在經濟上證明了自己的模式的優勢。讓國人自信心起來。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國GDP超越美國,是一件標誌性事件。
可能我們的人均只是美國的四分之一,但我們原來可是連美國的二十分之一都沒有。但在個人實際上意義不大。因為在製造業的量上早在2011年就超越美國了,現在更是美日之和。美國除了美元是國際貨幣之外,能維持高生活水平的原因不過是製造業在附加值上遠高於中國製造業。從而支撐美國服務業的高收入。中國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製造業的質量提高,只要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體量是美國的四倍,就能支撐起我們的服務業如同美國的服務業的收入一樣高。到時候大家生活水平應該是藍星第一了。底下說了半天看總量沒意義,要看人均。
事實上根本不知道總量超過美國有多少,按照現在的發展水平gdp總量超過美國,人均gdp要超過2萬美元了。
人均gdp兩萬美元意味著中國已經是初級發達國家的水平,全中國的平均水平等同於台灣,一線地區接近日本。
這種水平是還可以嗎?
很多人都認為「因為美國多年來的財富積累在,所以即使中國GDP超越了美國,在相當長時間內,國家總財富都無法超過美國。」我並不這樣認為。
雖然我國的財富積累確實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甚遠,但是也不要過度誇大財富積累。因為大家都忘記了一個東西:財富是會折舊的。
舉個例子,過去美國比中國富有,他們花10億美元修建了一所大學。中國窮,只花了1億美元修建了一所大學,自然是環境、設備、師資等都遠遠落後了。這10億美元和1億美元是算入了歷年的GDP的。
然後每年大學有人畢業,畢業生在社會上創造了財富,這是算入GDP的。中國GDP超過了美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麼辦學校花的錢多了,要麼畢業生創造的財富多了,或者兩者兼有。按照最壞的情況算,中國依然不增加學校投資,但GDP卻比美國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美國投資學校的錢打水漂了,畢業生都是不能創造財富的廢材,這幫廢材又會導致該國在教育中的投入無以為繼,只能降低到越來越接近中國的水平,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會是怎樣?
學校是會折舊的,研究設備要換,老師有進有出,好的學習環境也需要錢去維持,這些都是要計入GDP的。隨著中國GDP的提升,教育投資必然水漲船高,而美國則逐年降低。相反的,中國畢業生雖然從條件較差的學校畢業,但是每年創造的財富卻更高。請問,到中國GDP反超的時候,美國的財富優勢能持續幾年?
多說一句,建議有機會的時候國家能想辦法大力打壓國際古董價格,包括實物古董和非物質古董(比如某些瀕臨倒閉的垃圾公司賣商標),因為古董這東西我們被搶走了很多,價格高了不利於回購。最為關鍵的是,某些沒落國家會依靠賣古董苟延殘喘,這對於我們這種新興國家是不利的。
另外,當今國際社會,早就不是自己悶頭髮展的時代了。現在世界最賺錢的行業就是當盟主搞金融剝削。中國如果GDP超過了美國,就算自己不結盟不稱霸,美國這個霸主的地位又能持續幾年?當不了霸主,華爾街還能是華爾街嗎?
今天的美國已經實現了火箭的回收再利用,並要準備讓宇航員重返月球並準備登陸火星了,美國還有把木星或木衛六上的甲烷採集回來到地球當做燃料的計劃。到時候更先進的太空武器、高超音速武器掌握在對方手裡。中國要如何應對呢?21世紀並不簡簡單單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世紀,21世紀是太空的世紀,每次人類的生產力提升一個層次的時候,改造世界的能力也成指數提升,這就意味著人類必須逐漸進入太空,佔領太陽系,掌握更多的生產資料為下一次技術飛躍做準備!!!未來世界的國家座次不是由什麼安理會五大流氓決定的,而是太空國家和地球國家。對於地球國家而言,將會完全無力對抗太空國家,因為技術、資源、能力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所以中國人才迴流和各科研領域的提升不應該是GDP超越美國的結果,而應該是前提。中國要想從GDP上超越美國,不但要依靠中華民族的人才,也要依靠吸引他國人才,例如吸引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越南、泰國、印尼、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的人才,甚至還要吸引非洲的人才,吸引美歐的人才!!!中國應該未雨綢繆,創造能夠吸引這些人才的體制和機制,為能夠吸引到這些人才創造有利的條件。中國想要避免在下一個星球大戰計劃一樣的國家競爭像蘇聯一樣失敗。就別用什麼民族主義綁架自我,既然敢做萬國來朝的夢想,就像當年大唐盛世一樣,廟堂之上要有各國人才。否則中國是很難在科技領域能夠達到和美國媲美的水平的。沒有科技做支撐,經濟總量再大,經濟質量還是不夠高。最後的結果是一個惡性循環!
那就更談不上什麼國際的影響了。
運回來的燃料在月球和火星都可以使用。不要抱著人類技術已經達到巔峰的簡單想法。因為清朝皇帝就是這麼想的。有評論說土星五號推理3400噸,是人類製造的最大的火箭。但是人類就此就會止步嗎?人類就不會有一天造出3400萬噸推力的火箭嗎?不要以為未來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認知,就是扯淡!!!
GDP總量,希望各位懂一點國民經濟統計學。再回答問題。
國民經濟統計學,認為國民收入才是代表國家經濟總量。GDP是在重複計算。
美國有可能會恢復使用GNP(國民生產總值)。
90年代之前,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都用GNP,不用GDP(國內生產總值)。中國改開後,也跟著西方使用GNP。設計師當時有一句很出名的話--爭取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這句話里用的就是「國民生產總值」GNP。
後來因為中國改開,吸引的外資越來越多,用GNP對中國排名不利,用GDP對中國排名有利,為了彰顯改開偉大成就,所以大家都開始用GDP。
那麼GNP和GDP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做豆腐的商人,租你家一間房子做豆腐,年產值100萬。如果用GNP來統計,那麼這100萬產值應該算在豆腐商人家,不能算在你家,那麼他家的產值就是100萬,你家的產值就是0蛋。
而你家是窮光蛋,在全村排名倒數,你就想,這樣統計不合理,你搞的這麼偉大的改開,總得有成就吧,好讓全家人喜歡,可是產值都算在豆腐老闆家裡了,你家一分沒有,還怎麼向全家彙報?所以你就和豆腐老闆商量:「用GDP統計吧,把100萬產值統計在我家,利潤、收入等等你豆腐老闆該怎麼拿走還怎麼拿走,我只要個數字,這樣我好向全家交代,全家都更會支持你豆腐老闆繼續租房子。」豆腐老闆一聽就說,這樣好啊,完全可以,以後就都用GDP,成全你。所以你們就開始使用GDP了。這樣,豆腐老闆家的GDP就是0,你家的GDP就是100萬,超過了豆腐老闆家,一舉排到全村前面。
不同的統計方法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儘管什麼都沒變。如果用GNP統計,所有外資產值都不能算中國的產值,都要算到本國里去,中國的產值就要少一大截,排名一落千丈。如果用GDP統計,外資產值就要算在中國,不能算在本國,中國就能排第二。但是不管是按GNP排一百開外還是按GDP排第二,中國人的日子還是一樣過。無非是面子不好過。
所以,如果中國GDP超過美國了,美國人民不滿了,美國政府就有可能恢復使用GNP,或者向全國人民解釋清楚GDP里的鬼名堂,讓國人放心。
------------------------------------------------------------------------------
評論區自稱打我臉的人不少。我很感慨啊。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而有些人,明明自己不知道,卻以為自己知道,學個半瓶醋,卻以為精通,這些人才是最可怕的。中國GDP超過美國,會引爆很多核彈。這些核彈有兩種型號,恐慌型和震驚型。
恐慌型核彈會在美國,西歐和日本引爆,西方的媒體開始大肆報道中國稱霸美歐藥丸,各國政界不是一片哀鴻就是瘋狂宣揚中國威脅論,美軍開始喊打喊殺。
震驚型核彈會在拉丁美洲、非洲、中東歐引爆,中國經貿競爭力政治影響力以及文化傳播力在這些地區將得到大幅提升。
這時候,如果台灣沒有統一的話會受到震驚型和恐慌型核彈的雙重打擊,對台灣綠營來說其傷害是毀滅型的,台灣各縣市的精神病院將不堪重負。
總的來說,世界很多國家都會經歷一場認知洗禮,從前大腦中那個留著長辮子又窮又丑的中國佬形象被迅速抹掉,取而代之是西裝革履腰纏萬貫的中國富豪。中國製造再也不是低劣的代名詞,而是質量的保證。為了和中國人更好地交流貿易,世界各地都掀起漢語普通話熱。人民幣將取代歐元的地位......
如果美國國內的股市沒有因此而大幅下滑,資本沒有因此大幅出逃,美元霸權依然穩固,那麼美國會在國會上威嚇中國,在國際上指責中國,在輿論上詆毀中國,但軍事不會有實質性的動作,所以沒什麼卵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僅是在美國的華裔華僑中國人會大批大批回中國淘金和定居,全世界的華人都會被吸引!
如果美國國內股市大幅下挫,資本四散逃逸,美元霸權岌岌可危,那麼美國可能要動真格的,美日印澳四國聯軍進逼中國,一如當年六國陳兵秦國函谷關外,第一島鏈將再無寧日。這時候,全世界華人必是風聲鶴唳,躲都來不及,誰還敢去中國?!
這時我們的喉舌會不斷的發聲,雖然的們的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第一,但這並未改變我們還處於並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事實,我們的人均GDP還與發達國家相差很遠,我們的發展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平衡不充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還未完全得到滿足,我們仍將繼續努力,永遠在路上。。
那些嚷嚷中國一年的增量和美國差不多,所以永遠追不上的。你們確定不是在說阿里基斯追烏龜嗎?
GDP超過了也就是接下來若干年內的事情,到那時,我們人均也才美國四分之一,同時在國際社會上仍然處於不利地位,主要表現在話語權,軍事實力,科研水平和規模,政治影響力等方面仍然和美國有較大差距,這麼說的前提是川總不要作死,為了美國第一把國家名聲徹底搞臭。
從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來看,簡單分為內外和正反四個方面吧,這題目太大了……
內正,人民群眾對國家實力的積極態度會提升,三個自信會更加廣泛地確立起來。同時,這一路走過來的發展經歷,也會安定國內一些(各種方面的)不滿分子,即,有問題可以不急這一會兒,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遲早會解決。過度自卑和過度自傲的力量會縮得更小,中間力量會壯大,目前已經有這個現象了。
內反,會讓一部分人盲目樂觀,忘記悶聲發大財,會要求國家對犯我中華者採取雖遠必誅的強硬態度,弄不好就昭和了。
外正,中國道路的成功性得到驗證,西方模式不再是唯一標準。這會導致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東歐這種發達地區拖後腿的國家們對中國模式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很有可能動搖西方的經濟殖民基礎。還有個一直有隱隱約約感覺的猜想,會不會通過一帶一路,亞投行,甚至上合組織等工具,建立起結構上類似於共產國際,內容上主要是傳播中國經驗,從整體協調各國的體制和組織?參考本月初我黨邀請世界上200多個政黨來北京開會和前兩天格瑞那達請中國幫助設計發展路線的新聞。
外反,由上,搶了西方發達國家飯碗和小弟,肯定要被報復的。以前是瘋狂抹黑中國,試圖減阻中國的影響力,以後這招不好用了,有可能會直接下絆子,就像里約奧運會那樣,利用手中的優勢和權力,做些見不得人的事。
至於人才迴流,才跟兩個加州回來探親的博士吃了頓飯,基本上都是近期不考慮的態度。原因嘛,一是國外學術環境更開放,這個主要是美國的語言和科研優勢,比如很多國際交流會議都還是在美國開。二是個人發展已經定型了,國內競爭又大,如果不是特別牛,回來了甚至可能還不如不回來。要戒驕戒躁。
屆時,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大部分人處於美帝的貧困線下,人均航母衛星離美帝還很遠,仍未掌握大部分核心科技......
因此,聯合國會費等各種會費,還是美國老大哥你多交吧。說實在的,中國目前在國際市場的貿易多是以國家隊為主力的形式參與。小微企業的貿易還是走量大價低的模式。GDP總量超過美國,也僅僅是可以預見的未來,相對應的國內房價高一些,基建還在建,創新還在提,社會問題也依然層出不窮,三十大還得開,大學生數量還得增加。。影響可能是潛移默化的,大家根本沒有啥感覺。
總量超過了不意味著人均就也能超過不過裝13吹總量,哭窮說平均這套我們用得很溜hhh~超越了美國,GDP總量第一,也不意味著教育,醫療,環境就世界第一了,不過一線城市的房價沒準兒是可以沖一衝的……說到底GDP變化是個量變,吸引人才迴流的是各方面條件的質變,路還很長。
這其實是歷史必然,但是中美最後的關係會不會走向二戰後的美蘇那樣,不好說。至於有些人總說中國人不敢發動戰爭,中國人骨子裡怯弱,不團結,怯戰。我想反駁一下。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疆土也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後來的兩千年間。中國歷代王朝一直都致力於擴大疆土,到明清之時,可以看出,中國以北是沙漠以南是大海以東依舊是大海以西是無盡山脈歷史上歐洲和中國情況差不多。但是歐洲如今是無數小國,中國的每一代都立志於大一統。可以說中國的團結和凝聚力,可以說不容懷疑。
喜歡小編就點個贊,加關注。
推薦閱讀:
※香港澳門台灣和其他發達國家人工昂貴,內地的人工便宜,其原因是什麼?
※如何看待上海外來常住人口 2015 年首現負增長?
※如何看待 1966-1976 所謂「探索時期」,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
※如何看待蔡英文上位和國內的七大戰區的調整?
※2016 年還有活得很滋潤的行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