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打更起什麼作用?


打更的客觀作用很多,但從其本義來看,主要功能有兩,一是校準時間,所有人尤其是部隊和政府機構統一遵守同一個時間系統,避免大家的計時不一出問題,二其實也算是古代政府的一個社會公益服務。

計時在古代是個大問題。白天可以靠日冕之類的計時,但晚上只能靠各種漏,如沙漏、水漏,或者線香來計時。不過這些東西窮人家可沒有,而大家作息以及勞役都需要計時,大到城門開門,小到飯店開門,都需要統一的計時,於是就有了打更。

其實國內外的各種大小鐘樓,主要也就這兩個作用。


有個成語叫抱關擊柝,出於漢書(」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於皂隸抱關擊柝者「,地位由高到低,所以把抱關者和擊柝者放一起,意思就是地位卑微),這裡的擊柝者就是巡夜打更的

再說個成語,重樓擊柝,出於周易,意思就是多修幾重樓,添加巡夜人員,在這裡,「擊柝者」的功能有個專有的詞叫「扞掫」(hanzou,又作干掫),就是巡夜打更之人,左傳裡邊,齊莊公就是因為跑過去睡別人的老婆,死於這群人手裡,原文是這樣的

甲興,公登台而請,弗許;請盟,弗許;請自刃於廟,勿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聽命。近於公宮,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牆。又射之,中股,反隊,遂弒之。

當然,那會並沒有打更這個詞,漏刻計時從漢太初年間才普遍使用,更點制度的詳細記載更是要到唐初,這裡只是說一下「打更」從最初幾乎是等同於「巡夜」,只是僅存在於軍隊中

~~~~~~~~~~~~~~~~~~~~~~~~~~~~~~~~~~~~~~

補充一下 @汗青 提到的計時標準

詩經鄭風有這麼兩句:女曰雞鳴,士曰昧旦(翻譯---該起了~,讓我再睡會),可以看出來,當時的計時方法和標準,方法就是先秦十六時制,標準,就是...憑感覺,在後來更點制度出現之後,除了老百姓可能承擔不起計時的消費之外,就是更點制度的計算方法非常坑爹,以唐書為例,以下為部分,有需要的同學,參考《新唐書曆法四》

各倍夜半漏,為夜刻。以減百刻,余為晝刻。減晝五刻以加夜,即晝為見刻,夜為沒刻。半沒刻加半辰,起子初算外,得日出辰刻。以見刻加而命之,得日入。置夜刻,五而一,得每更差刻。又五除之,得每籌差刻。以昏刻加日入辰刻,得甲夜初刻。又以更籌差加之,得五夜更籌所當辰。其夜半定漏,亦名晨初夜刻。

簡單的說,今天和明天的「一更」時間是不一樣的,兩個更點中間的時間差,也是不一樣的,具體的演算法要參考一個晨昏時刻表,根據季節移動晨昏標準線....

那麼,更夫是如何掌握這項技能的呢?答案就是,他們不需要掌握,官府和寺廟等等設施會提供時間標準,各個地方也都設有譙樓鼓樓鐘樓等等設施,不然的話,可能會出現王丞相與隔壁李將軍家的打出來的更不一樣,因為每個更夫的責任範圍非常小,影響範圍也不是很大,通常是一個街道,甚至一個宅院

~~~~~~~~~~~~~~~~~~~~~~~~~~~~~~~~~~~~~~~~

另外的話,打更這項服務,通常並非是官府提供的,更夫由里正,村正等募集,收入來源由本地人籌措,除了報時之外,還提供發布警報,驅逐賊盜,甚至驅逐邪祟等等服務


打更不是都要喊小心火燭,平時防火是最重要的吧,報時,防盜,巡邏這些都可以一起做


相當於現代的北京時間校準


今天和明天的更不一樣、王丞相和李將軍家的更不一樣,這種說法應該是有些誤解的。唐代規定五鼓三點上班,打得更都不一樣,俸祿那還不被罰光了?

原本,鼓點都是標準的,每鼓十刻、每點1又2/3刻。

冬夏之間,夜長的浮動,僅僅在於,夜的起點(日落)的位置不同。日落前是十更天、日落後是零更天。

至於後世不肖子孫亂來,那是另一回事。不要說更點,十二時辰也曾經變得不等長。但這只是漣漪。

不管如何,一朝一代自然是有規矩的,夜間巡邏人員打更,只是公共服務。畢竟銅壺滴漏這玩意兒,操作起來有些麻煩。至於說實際運作,更夫有勤有懶,不見得就一定會準點打更,前後偏差半個小時應該也是常事。畢竟人家是夜班,本身就很辛苦,人們也不會過於苛求。


推薦閱讀:

秦始皇是實力派?還是運氣派?
三國裡面的各個軍閥實力大概是個什麼水準?有多少兵和城池?
嫪毐是個怎麼樣的人物?
王莽是穿越者嗎?
歷史上有哪些機智巧妙的變通?

TAG: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