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道理都懂,也知道怎麼做是正確的,可就是不去做,我該怎麼辦?


「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毫無例外,我總是知道哪條路是正確的,但我從來不走。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那條路太他媽的難了!」——《聞香識女人》

-------------------------------------------------

相關文章及硬廣:

如果您有任何情感、戀愛、兩性關係、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uexizhuinvhai(「學習追女孩」的拼音)並直接提問,賬號君會在24小時之內回復你。

如果你想要科學系統地學習兩性關係知識和技巧,請關注我的連載專欄:寫給兒子的泡妞書,寫給女兒的挑男計

如果你想要提升戀愛技巧,追到心儀的男神女神,歡迎參加我在全國巡迴開辦的約會課程:劉念約會教室課程表。(劉念約會教室的課程都可在聽完之後申請無理由全額退款。如果你上完課感覺不適合你,我們不會收取你一分錢學費。)


意志力 (豆瓣)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道了就一定會有行動,行動了就一定是明白道理了。你說這些道理你都懂,只是不去做,那隻能說你還沒有真的明白。就好比「餓了要吃飯」這個道理,你說你知道,但你就是不吃,那是因為你沒有餓到不吃就要死的地步,真餓急了,什麼都會吃了。所以,學習也好,男朋友也好,對你來說可能你都不是那麼重要,你還沒有真正明白他們的重要性,如果告訴你不學習就會餓死,沒有男朋友你就活不下去了,也許你的行為就會不一樣了。


那是因為,你自己本身沒有驅使自己去這麼做的理由

無論是不愛學習,還是戀愛中對著干,還是考研壓力下的滿不在乎。這些事本身就不是你內心裡想去乾的事,你只是認識到既然學習了,就應該學好,談戀愛了就應該對人家好,考研了就應該努力複習。你認識到的是一件事如何往更積極更好的方面發展的方式,但是這件事本身你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做,那又怎麼指望能去做好呢?

假設你非常愛學習,求知若渴,恨不得拿到課本的一瞬間就把整本書翻個遍,那你絕對不存在這些問題,考研也是同理。

如果你在談戀愛的時候是花極大的心思去追求一個女孩,從內心裡想讓她好,考慮她的感受。也不會存在這種問題。

人的一生中,真正是自己想乾的事真的很少。所以你的這種心態也存在每一個人心中。

要想改變這些,你就必須重新去認識這些事物,學習上去發現學習的樂趣所在,戀愛中去發現伴侶的美好,只有你觀念的改變,才能驅使你行動的改變。

刷知乎,不就是一個改變你學習觀念的開端么?


因為你想要的太多了,多得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不要什麼了


你以為你自己懂了,其實你根本沒懂。

哪裡有那麼容易?聽說、了解、認同,這些只不過是開始,你現在的懷疑、挫折、磨難,是必須經歷的過程。人生沒你想像地那麼簡單明了清晰可見,也不是你「懂了道理」就能康莊滿途一路狂奔的。

不經歷挫折,哪裡能懂人生的道理。


個人認為,這種問題下面回答的人,包括我自己,都無法解決你的問題。

因為你自己道理都懂,而且你自己肯定想過解決辦法,關鍵在於你從來不行動

而我們給你講的都是道理,即使有知友提出了好的解決辦法,你確定你自己能夠堅持實施下去么?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行動,行動,行動起來,do something,right now!「


這不叫懂道理,這叫聽說過道理。


主要是你的壓力過小。如果你考不上研究生,就得去種地或者進血汗工廠,也許你就不會拖延了。所謂拖延症,說到底就是一種跟自己矯情的表現,潛意識裡是秀出來自己是有後路的優越感。

成功,必將經歷自己所不喜歡的過程。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不得不經歷這種過程,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呢?因為同樣是吃苦,主動逼自己才更有意義,這也是很多人罪沒少遭但依舊擼瑟的根本原因!


謝邀。

打嘴炮只適合來玩弄別人,而不是用來玩弄自己的。


只是知道道理,算不上懂。

真正要懂得,往往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深刻理解,並銘記於心。

我們之所以覺得懂了,往往只是從那些有經驗的人那裡直接聽取了他們的經驗。

唐僧要一步一步挪到西天,為什麼不讓孫悟空一個筋斗雲,一切不就完事了嗎?

經驗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過早的被灌輸一些經驗,往往只是被動接受,說到底那些道理都還不時自己的。

而且那些所謂的道理,經驗教訓,在你真正遇到之前,都是存疑的。直到你可以將其證實或者證偽。難道你對自己所了解的道理都沒有一絲懷疑,正是這種本能的懷疑,讓你沒有完全按照知道的道理去做。

長輩經常喜歡告誡我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摸。似乎我們也懂得了很多,但是直到你被220V的電流擊倒之前,你還是不能深刻理解電的危險。

小孩子靠慘痛的失敗經歷,成年人靠以往慘痛的經歷和強大的自制力。

等你被男朋友甩了200次(理由是嫌你煩),因為成績差考不上好的大學,找不到好的工作,過不上優越的生活,每日需要頂著烈日去工地搬磚,而你當年的同學,成績優異,上個月還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時候,你就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了。

不過有些人可能即使到這時也不能認清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而是繼續抱怨社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不確定是不是會離題,這讓我回憶起一年多前,也算是我有史以來狀態最低迷的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總是害怕自己會逐漸對認為無法完成夢想而絕望、對無能力將殘酷的現實踩在腳下只能選擇接受而絕望、對失去踏入未來的人生的興趣而絕望。

非常期待將來真的有一天,我開始可以不用再做那麼多自己厭惡的事情,可以不用再聽到看到那麼多自己厭惡的事物,可以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實現自己的價值。雖然從中學開始就是這種心理狀態,但是那個時候我完全是以一種天真地對未來充滿自信的態度而努力著。現在則是需要用這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來把腦袋塞滿,才不會總是由「人為什麼要活著」這類會讓人陷入心理深淵的問題開始胡思亂想。

於是當下能想到的消除恐懼的方法就是告訴自己不管是否能夠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至少每天都要試圖讓自己變得更接近那個人,這比起把一切都推給「做了也是徒勞也是杯水車薪便完全不想爭取」的態度更有價值,更讓人開心,起碼在心理上會好受一些,只希望每一次的學習能給自己帶來一個小啟發,往目的地推進一小步。

想來這其實就是我每天起床的動力——今天也要努力完善自己,就算活不到明天,只要在每天睡覺前回顧這一整天是如何度過的時候,能發現自己比昨天有所進步,就足夠了。每天都要變得更聰慧、更溫柔、更善良、更堅強、更寬容、更討人喜歡…… 說句最俗的話:因為生命是如此寶貴。所以即使在為了實現它的過程中有無數辛酸,即使和現實有巨大衝突還是要堅持,即使在實現它的那一刻我已經不再年輕,即使最終無法實現,也無所謂。

(越寫越空洞越像惡俗的正能量心靈雞湯,混蛋我是不是該匿了TAT)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你認為難的東西分解成很小的任務,每天只要完成這一點點的小任務就好了。親,離考研還有4個月,你可以什麼都不幹,也可以乾的很多,但是至少你應該每天干一點點!任何付出都會有回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抽空回復下:

①的情況,我從初一就開始了,辦公室里的老師都認識我。即便我受到老師指派,拎著水桶和抹布去他們辦公室「義務」勞動,別的年級的老師都會慈祥地問一句:你又來了?!啊...或者說,喲~,今天又來當」站士「啊... 總之,中學正是建立三觀的時期,很多看法時允許你產生不同的看法,只是現行教育體制里,沒人這麼公開提倡罷了。現在覺得,這很正常。不愛,或者不擅長循規蹈矩的人,總有一個理由在內心悄悄滴暗示自己,你需要做的就是,聽從自己便是。

特例獨行不是漫無邊際的叛逆。如果沒有自己的特別之處,不會有人在人群里發現你的存在。即便是資深學渣,相信也是暫時。也會在某一天,或者某一幕場景,或者某人的某一句話的點撥之下,瞬間醒悟。這些全靠自己悟,別人都是次要角色;

②你要是個男的,可以好好分析下,爭取儘快渡過把妹焦慮窗口期。不過...揣摩女人心理嘛,不太擅長,無節操放棄;

③如果你想考研的話,其實就是個時間管理的問題。

畫個腦圖。後者畫四個象限。根據重要性和緊迫性的程度高低,來規範你的日常行為。刷知乎如果不是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可以放在去幽會的路上,刷刷,刷刷刷。。。


你說道理你懂,我信。你說你知道該怎麼做我也信。但是你肯定做不到。先不說你認知和實際的差距。就說說不想做也是一種思想上的障礙,而你克服不了。


第一回合你就輸了,別再糾結為什麼我懂攻略卻沒有贏了,好嗎?


親,關上你的電腦,做點什麼實際的事情吧。現在此刻的時光僅此一次!


你不是什麼都懂,你是在證明自己懂!在心理上,因為不確定是否正確,所以忍不住去實踐。對別人和社會的不信任導致自己的迷茫,建議工作。


要我說,你真的明白么,你要是知道這個中道理,就不會在這裡問問題了,還是看不清利弊


個人感覺還是你自己做那件事的興趣不夠。

當你真的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是會主動排除一切干擾,毫不猶豫的去做的。一旦你不斷的去找各種理由說明做這件事怎麼怎麼難的時候,只能說明一點,你不想做。

就像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說的:「(被蘋果公司辭退後)I still love what I did.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

真正區分人與人的差距的不是知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是否做了。與君共勉吧。


一、你對自己所謂的目標慾望不是那麼強烈;二、沒吃夠想的多做的少的虧。


推薦閱讀:

有輕度抑鬱,想看書自我調節,推薦幾本心理學,哲學方面不錯的書 ?
有些人為什麼就喜歡控制別人?
怎麼學會享受孤獨?
讓你有足夠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如何淡化因自我要求過高而帶來的抑鬱?

TAG:學習 | 考研 | 行為經濟學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