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起名從何時開始有名無字?為什麼會這樣?

小時候上學總得背作者的名和表字,最熟悉不過的例如李白字太白,曹操字孟德,包括有時我們只記得字而不知道名的,例如陶淵明其實叫陶潛,近代歷史還有毛澤東字潤之,朱德字玉階,蔣中正字介石。可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已經見不到「字」的存在?甚至是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意識和概念,什麼時候起消失的?為什麼呢?


泥腿子一直沒有,大人們一直有。

只不過後來泥腿子把大人們幹下去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怒答,嚴重不同意樓上一些觀點。

所謂 「二十冠而字」 是要家裡長輩為後輩加冠、賜字的。

古來取名取字,惟賜生賜成者可也。就是要德高望重的長輩例如父親,或者師父老師才可以取字,

給自己取一個自己喜歡的稱呼,那叫 「自號」,不是 「字」

至於現在,依然有很多人有 「字」 ,只是現在的社會習俗對於「字」並不重視了,身份證上的名字就用一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會有人知道而已。

現在很多學者和知識分子都是有「字」 的,也願意給自己的後輩取字,如果題主有機會可以去一些國學院中文系找教授們問問。


以下答案是由維基百科下的表字條目下的內容整理而成,希望有能力的網友補充。原條目參考了《明史·列傳第三十六》和籍秀琴的《姓氏·名字·稱謂》(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 大象出版社. 1997年. ISBN 7534720109。

表字,又稱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名之外,為自己取的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別名。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直呼其名會顯得不恭,於是需要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恩師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彼此稱呼的。

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制度。直到近代仍然被許多知識界和文化界的人使用,如胡適字適之,孫文字載之,蔣中正字介石,毛澤東字潤之。現代則已經很少有人於日常生活使用,但中國人口現有十三億,同名同姓發生率過高,有一些人提議恢復表字制度,有一些在文化修養層面和道德自律角度很嚴格的家庭、宗族、團體和個人仍然保持和沿用了表字的傳統。我近些年來還見過一些比較傳統的人在名片上依舊印有其表字為何,不過這種人非常少。

關於「二十冠而字」

根據記載,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日本稱為元服禮)時取字,女子15歲及笄(日本稱為裳著禮或鐵漿禮)或許嫁時取字(《禮記·曲禮》上:「男女異長。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雜記》又說:「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註:「其未許嫁,二十則笄。」)。如項籍字羽,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先秦女子的字構成方式和男子不太一樣,稱呼女子時是先字後姓,如紂王之王后妲己姓己字妲,另外許多是在姓氏上冠以排行字作為字,如季姬(姬姓人家的幼女)、孟姜(姜姓人家的長女)、叔隗(隗姓人家的三女)等。另外在古文中,男性名與字連稱時,習慣上先稱字後稱名。如《史記》中稱呼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紇」,其中「叔梁」是字,「紇」是名;又如,春秋時秦國將軍「孟明視」,其中「孟明」是字,「視」是名。女性的完整姓名則是「字、姓、名」的次序,如季羋稱為「季羋畀我」,「季」是字,羋姓,「畀我」是名。

字與名通常有關。如杜甫字子美,甫為古代男子美稱;韓愈字退之為互補;杜牧字牧之為相似;王維字摩詰為欣賞佛教人物維摩詰而名。另外,亦有將伯、仲、叔、季加於字中表以示排行,如孫堅四子:孫策字伯符,孫權字仲謀,孫翊字叔弼,孫匡字季佐。

北齊的顏之推認為,人名用以區別彼此,字則是用以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大部分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都是有關聯的,如岳飛字鵬舉,關羽字雲長。

最為常見的字是兩言字。也有一言字(如項籍字羽,屈原字原名平)跟三言字的形式(如李建成字毗沙門)。

字的構成的一些形式:

在字前加男子的尊稱「子」字:如公孫僑字子產,杜甫字子美。

在字前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孔丘字仲尼;也有隻以排行作為字的:如劉邦字季。

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之古人,一般有「名」有「字」,「以字行」即是因為種種原因,多僅稱呼此人的「字」,而不熟悉其「名」,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再如明朝著名閣臣楊士奇,名寓,字士奇,但世人通常僅知其字。反例,如李白,字太白,因名、字都為世人所熟悉,就不能說是「以字行」。

外文之翻譯:在德語中,「字」被翻譯為Gro?j?hrigkeitsname、Vollj?hrigkeitsname(成年之名字)或者Hofname(禮貌之名)。英語則翻譯成courtesy name(禮貌之名), style name(形式上的名字)或appellative(稱謂)。


字 或者叫表字 算是封建知識分子的象徵 五四開始逐步的減少使用

也有一說是破四舊時 表字被算進了"封"這一支里 改名運動 封資修的都被改掉 至此徹底消失

我個人覺的破四舊時燒家譜可能對這個影響也很大 導致運動結束之後也沒有繼續的可能

我覺得字還是很好的 現代人雖然字沒了 但直呼其全名為不敬這個傳統印象還有

或者謹慎稱呼全名是一種全球共通的文化

有了很多變種,中國有老張這樣的稱呼 老外就直接不帶姓的叫約翰

互聯網公司里

阿里系的花名可以認為就是變向的表字

百度系也是只稱其名而沒有姓

都是迴避直呼全名的尷尬

表字這種同輩表示尊重的叫法 至少是不缺乏實用性 有興趣也可以自己試試"二十冠而字"


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中國文化中, 表字是名姓的延伸, 並非沒有意義, 因為以前的名字是按照家譜來的, 往往有時候名字不能涵蓋所有含義, 這時就需要表字來加以補充.


現在年輕人在一起總是起個親切的外號,也是為了表達親近感,直呼姓名的話會讓人有距離,除非在很正式的場合下才覺得沒什麼異常,我覺得這也是代替了「字」的作用


「字」是知識分子「裝逼」用的,雖然有直呼其名的尷尬,但是大家都不裝了,我也就不裝了。

「名」一般都是自己還沒文化(甚至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取好了,未必徵求了本人同意,但是也要尊重宗族長輩的意見。

所以,「二十冠而字」,等自己成年了,有一點文化了,給自己取個滿意的名字吧。

特別不喜歡原「名」的,可以取個意思相反的「字」,這在傳統上也是多見的。


推薦閱讀:

寶寶男,如果叫「劉看山」,成長過程中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枂」字是生僻字嗎?
怎麼取一個高大上的英文名?
胡姓是不是真的很難取到好聽的名字?

TAG:中國歷史 | 民俗 | 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