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小說《我的天才女友》?
剛發行的書,準備購入一本,經過之前幾本所謂暢銷書洗禮之後,現在已經沒辦法相信豆瓣高分暢銷書了,看過的來說一下。
這本聽上去彷彿一部晉江網文小說的書,事實上出自一個神秘的義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作者的身份至今成謎,沒有關於她的報導,更沒有照片,甚至她從未公開自己的性別,僅是由於這本書強烈的自傳色彩才將作者定義為「她」。所以,跟現在人先紅了再出書的模式不一樣,本書完全是因為內容才脫穎而出。《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萊娜「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即將上市中國。
講述女性友誼的作品常常用兩個人的名字作為標題,像是雙生花,又像是相互映照的兩面鏡子。比如七月和安生,比如《末路狂花》的原名《Thelma and Louise》。那麼,這本被譯名耽誤了的書本應叫做《莉拉與埃萊娜》。如果說《末路狂花》是將女權和自由的討論糅合進她們的友誼,《我的天才女友》則是關乎階級笆籬與個人成長,關於身體的發育、情竇初開時對愛情的看法、對成人世界的窺探,以及對「外面的世界」的好奇和恐懼。
女性之間的友誼常常是非常微妙的——不那麼簡單純粹。莉拉一直是埃萊娜(「我」)所追逐的對象,不管是成績還是男友,都在暗中比較、打量,不希望自己丟臉,渴望勝過對方。出於一種嫉妒和競爭的意識,害怕對方超過自己,但出於愛和關懷,又會為對方的進步和幸福而高興。這種複雜的情感甚至帶有愛情一樣的排他性——當對方似乎有了新的朋友或男友時,自己會不開心,甚至吃醋,害怕被拋下。不是愛情也並非親情,但她們如此希望對方依賴自己,渴望對方的需要,害怕對方的離開;擔心錯過彼此生命的一些片段,失去對方的關注,以及在對方生命中的位置。
故事以埃萊娜自述的口吻展開,莉拉是她生命里很重要的人,是她故事的主角。
作為一個自帶天才光環的姑娘,莉拉在她們生存的貧民窟般的環境中,一直像灌木叢間的柏樹一樣格格不入。從小時候起她就是個特立獨行的女孩兒,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從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她的性格可以用「堅決」二字來形容,「孩童時的她打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非常冷靜精確」。她早慧,極有天賦,在學校遠遠領先於其它人——遠遠是指,大家不可能心平氣和地跟她比賽,因為她會毫不客氣地將所有人甩在身後。即使離開學校以後,莉拉依然憑藉驚人的天賦讓依然在讀書的埃萊娜意識到,她是遠遠領先於自己的——「我能成為第一名僅僅是因為她不在。」每當她獲得了進步而為自己高興時,莉拉的存在總會提醒她,「我不過是個普通人。」
莉拉正是所有渴望獨立的女性都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她聰明,果敢,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屬於她的不僅僅是天賦與智慧,還有——美。正如吃飯時的鄰桌陌生人,特地起身對她的同伴所說的話:
「你們真是幸運,這位姑娘會比波提切利筆下的維納斯還要漂亮。對不起,我對我的妻子還有孩子都說了自己的看法,我感覺也有必要告訴你們。」
無疑這種美是高尚純潔的。美與智慧,一些崇高的品質使得她與整個城區迥然不同。她是一隻泥淖中的天鵝。
可惜,泥淖中的天鵝,畢竟是在泥淖之中。
在那不勒斯的小城,家長並不認為讓孩子讀書有什麼用,更別說是女孩子。回家幹活才是正經事。就像老師要埃萊娜補習拉丁文時,父母之間的對話:
「老師想要錢,她說那個考試很難,要孩子補課。」
「參加這些考試有什麼用呢?」我父親問。
「讓她學習拉丁語。」
「為什麼?」
「因為老師說她學得好。」
「如果她學得好,那為什麼還要上這些收費的課呢?」
「這樣一來,她的日子就好過些,我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而老師的優雅與體面,總是讓埃萊娜為自己,為父母,為破敗的城區自慚形穢。她隱約看見他們的不同,潛意識裡想要逃離;可是這樣的環境里怎麼逃離呢?
什麼樣的環境產生什麼樣的人,世世代代都這樣下來了。
但偶爾會出現個別的反叛者,比如埃萊娜,原本的莉拉,以及她們的同學尼諾。尼諾評價他的父親時說過一句話:
「我會用我的一輩子,用我的全部生命,努力成為和他不一樣的人。」
他說這些話時,就好像在說自己的一項使命。
尼諾是除了兩位女孩以外唯一跟她們有著相似特徵的人(本書中他的戲份不多,但我相信接下來的故事裡他將慢慢與讀者熟識),他曾經對她們充滿好奇,想要進入她們的世界,然而最後也只是遠遠觀望。埃萊娜和莉拉的友誼只屬於她們兩人,這份奇特的友誼開始得莫名其妙,卻因為命運里的相似和羈絆而維持了幾十年。在那個小城,她們擁有彼此,才能找到說話的人,找到一點點理解。很多時候,莉拉影響著埃萊娜的軌跡:她是因為莉拉而非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努力,因為她害怕趕不上她,或被她笑話。因為莉拉,她才常常因自卑和向美之心而懊惱、努力,如果不是莉拉,她永遠無法跳出那個圈子,成為和父輩不一樣的人。
可是莉拉自己卻沒能跳出來。
老師曾跟埃萊娜進行一場隱晦的談話:
你知道什麼是庶民嗎?格雷科。」
「是的,羅馬帝國的平民,當時有庶民的民權保衛者。」
「當庶民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是的。」
「假如一個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孫子,都會命若草芥,不值一提。」
埃萊娜當時並不很懂得這些話的含義。
伴隨著她們成長的是城市的發展與改改頭換面,周遭的一切都在變化。莉拉休學以後,曾經痴迷於父親的主業——製鞋,設計出精美的圖紙。她也去圖書館如饑似渴地借閱了許多書,包括許多名著,也包括拉丁語和希臘語的語法書。憑藉驚人的天分,她甚至比留在學校的埃萊娜更加優秀。
可是後來,莉拉,那麼光芒四射的莉拉,怎麼就墜入塵俗了呢?
曾經說過「我不會愛上任何人,我永遠不會為任何人寫詩」的莉拉,在十六歲時決定嫁給肉店老闆的兒子,小鎮上最富有的青年。她的美貌像拭去灰塵的寶石愈發奪目,可是她的心卻好像黯淡了。她不再願意讀她們曾經讀的東西。小學老師評價她說:
「賽魯羅小時候頭腦的智慧沒有找到出口,格雷科,最後她的美都展現在臉蛋和胸上,還有大腿和屁股上——那些美在這些地方都會曇花一現,就像從來沒有擁有過一樣。」
故事在莉拉的婚禮上戛然而止。當莉拉十六歲步入結婚禮堂,埃萊娜的內心陷入了極度的痛苦。曾經有人帶領她去往圍牆之外,好像永遠知道方向,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走。如今引路的人好像不再對牆外的世界感興趣了,那麼,她是否還要繼續走下去呢?即使她想往外逃離,又怎樣才能找到出去的路呢?
在莉拉漫長的婚禮上,埃萊娜在擁擠喧鬧的酒席間,在歡慶的人群間,眼前好像迷霧被撥開:
在那一刻,我更清楚什麼是庶民,要比幾年前奧利維耶羅老師問我時更加清楚。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為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面骯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
莉拉結婚那一天的早晨,埃萊娜曾去幫她梳妝。莉拉忽然想起了她們的小學老師,想知道她為什麼不讓自己進家門。她沉默了一會兒,對埃萊娜說,「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要繼續學習。」埃萊娜不安地笑,莉拉說,「你不一樣,你是我的天才朋友,你應該比任何人都要厲害,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
「我的天才女友」從始至終一直是由埃萊娜在述說,從她的視角展現關於莉拉的一切。但我們從來不知道莉拉的想法,在她的心中,埃萊娜才是那個天才女友。莉拉似乎不再想要走到圍牆外,可是她將希望寄托在了埃萊娜的身上,她也是她心中特別的存在,是那個與眾人不同的人。
正如多年前她們逃學的那天的情況——
後來我們的態度發生了神奇的轉變:儘管天開始下雨,我還是想繼續走下去,覺得自己遠離了所有人和事,去遙遠的地方——這是我第一次發現的東西,這讓我忘記了所有擔憂;但莉拉返回了,那本是她的計劃,但下雨之後,她放棄了大海,決定回到我們居住的城區。
最後,本書確實並非暢銷的雞湯文學或青春文學,請不要因為「暢銷書」的標籤而抱有偏見。至少看到結尾時,你很可能會急著閱讀下一部。
(不過,由於第二部還沒有譯成中文,對看完以後想要知道後文的讀者是很坑的orz)
《我的天才女友》是一部page-turner。整個四部曲都非常值得看。
回答中有劇透,介意請勿看。
雖然不知道作者是誰,但是這應該算是她相對晚期的作品。
就像杜拉斯的《情人》一樣,張愛玲的《小團圓》,很大程度上都是相對坦誠的,我的理解是這兩部作品都有很強的自傳性。
但是,這畢竟是小說,有一條裡面出現好幾次的道理應該記住:人們的記憶和闡述有所差異,因為記得的版本肯定是對自己最有益的版本。人要能說服自己才能活下去,對事實做出一定的扭曲是肯定的。
包括四部曲那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開頭:我的朋友莉拉不見了,她把自己從這個世界上抹掉了。
最後看完之後想到,莉拉可能不是真的把自己從世界上抹掉了,而是她們的友誼就終於完結,再沒有更多可以講述的了。「我的天才女友」變成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66歲的老婦人(而且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至少老10歲),而我也已經變成了一個老太太。
友情
Elena從小就覺得莉拉是個天才,比自己強,她一直害怕莉拉超過自己,努力學習是為了不落於莉拉之後,努力寫作也是。
甚至一開始跟Antonio在一起,也是因為莉拉的男朋友是一個年紀更大更成熟的人,而不是同齡的男生。
作為Elena的一方,從小有一個天賦異稟的女友,她們兩個還成為好朋友,但是Elena一直有一種比較卑微的感覺;莉拉突然就不讀書了,然後Elena繼續讀書,但是Elena心裡那種覺得自己比較差的感覺一直揮之不去。友誼裡面有愛、嫉妒、厭倦、不滿、疼惜等等,布滿各種很複雜的感情。
小說從展現的是Elena視角的故事,在莉拉的那方,作為讀者是無法完全了解了。但是細節里能讓人產生一些聯想和猜想。
男人
男性在整個故事中扮演的雖然是次要的角色,但是也非常重要。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Nino。這個跟Elena和莉拉都在一起過的男人,在她們的生命中留下了很深很深的痕迹。
不顧後果的愛(這對於莉拉來說意味著被stefano打、婚姻破滅【喪失一切金錢及社會地位】、失去好看的衣服、失去住所、失去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失去親戚的愛)
對於後來的Elena來說,意味著失去婚姻、失去一定的社會資源(婆婆的支持)、對於女兒們的愧疚、原生家庭的唾罵。
生猛
這是一種生命力。
從那不勒斯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去念大學。
因為口音的問題始終被大城市的女同學嘲笑,儘管可以去模仿,去儘力掩飾,但依然難以完全掩蓋。
Elena只能通過努力學習去證明自己。
印象很深的一個插曲是,有女生說她偷錢,讓她拿出來。結果Elena一下子爆發了, 切換到義大利方言粗口模式,狠狠地出了惡氣,罵出了積累多久的忍氣吞聲(好像還有動手)。估計大城市的同學們都沒見過這陣仗,一下子就乖了。
大背景
作為一個對義大利沒有什麼了解的讀者,也記得起來其中提到的一戰(Antonio、Pasquale等人去當兵)、黨派輪換、學生運動(Elena的第一任丈夫Pietro作為大學教授就受到了學生運動的影響);信息技術的發展(莉拉離開stefano之後跟Enzo在一起,努力學編程,跟IBM之間的聯繫);地震(那次突如其來的地震,莉拉驚呆的反應,讓Elena認識到莉拉的脆弱。)
群像
雖然有兩位女主角,但是其他人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們每次出場的時候你都能夠又記起來,他為什麼會說這句話、他們的一些個性。他們和Elena之間並沒有一種主次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其中一個女人對於Elena的書的評價,讓女主人公感到一種驚訝,或者是不知所措。這些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那種真實的有血有肉的反應,非常鮮活。
反面人物
最重要的反面人物就是索拉拉兄弟倆。
從Elena和莉拉還是小朋友的時候,目睹索拉拉兄弟對於Ada的騷擾,他們倆作為地頭蛇一般的存在,開著跑車四處兜風。
後來兩兄弟接連愛上莉拉,但是結果都不好。
這兩兄弟最後被殺死,Elena的感受很細膩。「他們是從小到大的壞人,但是他們也是曾經幫我們抵擋過其他壞人的人。」
他們做了很多的壞事,威脅過很多人,但是Michele對於莉拉的愛是那樣的獨特:
「他(Michele)想要莉拉的想像力。他想要她,而不想破壞她,想要她持續下去。他想要她,但不是在性上去佔有去征服。他想要親她撫摸她。他想要被撫摸,被幫助,被引導,被命令。他想要看她如何隨著時間的流逝改變,她如何變老。他想要跟她說話,想要被幫助著說話。」
他們死後,會有其他Elena不熟悉的壞人來接替扮演壞人的角色。
悲劇人物阿爾豐索(Alfonso)
他是Stefano的弟弟,也是一輩子暗戀索拉拉兄弟中小的那個(Michele) 的人。
他是小說中出現的同性戀角色。
他想要成為一個女人(但不是隨便什麼女人,而是像Michele愛的莉拉一樣的女人,他換裝、化妝)
他是一個悲劇人物。
母親
其實還可以講講Elena對於母親的感受的變化,因為女性從孩童變成母親是一種非常大的變化。她從小嫌棄自己的母親,因為母親是瘸腿,而且老是對自己很嚴格很兇,努力學習的Elena跟母親之間有太大的差異。
後來她自己成為母親,其實對於三個孩子都有太多的不理解,離婚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深遠持久」,後來Elena的三個孩子長大成人,有了伴侶之後,她已經是那種「人家以為這作家已經不在人世」的那種作家。生活沒有什麼波瀾,她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挺滿意了。
Elena和母親之間真正的和解是在母親重病之後變成一個脆弱的孩子,跟Elena說,「我這輩子親生的孩子只有你,其他幾個都不是,所以我一直最愛你,沒有對其他孩子產生過真正的愛,我對他們很愧疚。「
豆瓣上有一篇
【編輯手記】晚安,費蘭特小姐
裡面提到外國的出版人會想中國的讀者是否做好了準備來閱讀費蘭特,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說。
借用裡面莉拉的話說, 「只有在糟糕的小說里,人們一直想的是正確的事情,說的是正確的事情,每個結果都有原因,有可愛的人和不可愛的人,有好人和壞人,最後結局總是讓你感到安慰。」
不久前,我恰好被人問到對網路文學的看法,我回答說是並不喜歡網路小說,因其文字的幼稚和故事情節的狗血。但,我不喜歡也只代表我個人的看法,從網路文學的興盛之態,可見其受眾之廣。其實當我讀到萊農和尼諾偷情並互訴衷腸時,我覺得這樣的劇情也是夠狗血,狗血的原因不在於他倆都是已婚並育有子女,而是他們的感情經歷。萊農從小便喜歡尼諾,但是從來不曾對尼諾表露過,也不肯向任何人承認她喜歡尼諾的事實,哪怕別人隱隱約約猜測出她的小心思,她也是拒不承認。中學時代,萊農的好友莉拉早早嫁做商人婦,但婚後,莉拉的丈夫斯特凡諾逐漸顯露出其父阿奇勒的殘暴本性,令莉拉對其充滿仇視。一次,萊農、莉拉、尼諾等人因故在同一片海灘上度假,三人得以時常見面。這場度假其實是萊農一手策劃的,就是為了能夠和尼諾有更多相處的機會,此時的尼諾已有女朋友,但卻和萊農行為曖昧。然而萊農的小算盤卻成了給他人做嫁衣裳,尼諾TMD和莉拉相愛了!兩個人還恬不知恥地讓萊農給他倆打掩護。在尼諾和莉拉偷情的第一個夜晚,可能是內心太過絕望痛苦,萊農和尼諾的猥瑣好色父親睡了!而後莉拉懷孕,並租房和尼諾同住,共處幾十天後,尼諾開始忍受不了莉拉,拋下懷孕的莉拉乾脆利落地離開了。留下莉拉肚子一個人面對未知的一切,得虧莉拉是只打不死的小強,生命力極其旺盛,再惡劣的際遇都能奮力撐過去。多年後,萊農再遇尼諾時,尼諾已為大學老師,萊農也與中產階級的彼得羅訂婚。萊農無意中從一個獨自撫養幼子的女生口中得知,這個女生出身富裕富裕,但因和深愛的男人未婚先孕而和家人爭吵,離家出走。由於女生和這個男人感情深厚,二人決定生下彼此愛的結晶,但孩子還沒出世,男人對她的愛就化作煙雲,拋棄了她。而這個男人好巧不巧又是尼諾,對此,萊農寫道——「然而,我還是沒辦法恨他。我不應該認為他和他父親一樣骯髒猥褻,他的做法屬於另一種文化。那些女孩子都想要他,他只是接受,這中間沒有任何欺壓,沒有誰對誰錯,只有慾望在支配著。把責任和快感放在一起是不對的,是扭曲的。」我想到了我看過的那些狗血劇情,全世界都覺得男主是個渣男,唯有女主一直秉持著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為了男主拋頭顱灑熱血,向全世界辯解——他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真的是能把圍觀群眾氣得噴一口老血。婚後的萊農生了兩個女兒,她越來越討厭她的丈夫彼得羅,一個聰明但卻清高迂腐的男人。在這種情境下,萊農又遇到了尼諾,此時的尼諾是以萊農丈夫的好友身份出現的,兩個人毫無意外地終於搞到了一起,彼此訴說著對對方濃濃的愛意。當彼得羅開始懷疑萊農時,萊農說彼得羅太愛吃醋。當彼得羅質疑萊農和尼諾到底是什麼關係時,萊農沖他喊道:「你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你應該把這個問題埋在心裡,現在你把一切都毀了,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只要你能保持沉默,我們還可以繼續,但你問到了這個問題,現在我不得不走了,我別無選擇。」EXO me?老實人就是被這樣欺負的?可憐彼得羅還真被問得啞口無言,一副好像真的是自己的錯的樣子。萊農希望尼諾能夠離婚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是的,尼諾結婚了,妻子還是出身富裕,兩人育有一子),尼諾沉默片刻後嘟囔了一句:「你想讓我傷害我老婆和孩子嗎?」請給我一個黑人臉問號???你和萊農偷情的時候沒想到已經傷害到他們了嗎?又說:「孩子還很小。」你拋棄了書中可知的已經是兩個懷了自己孩子的女人了,並從來沒有再出現關心過出世的孩子(雖然現在莉拉發現孩子是斯特凡諾的),不可知的還不知道有幾個,你這會兒開始有身為人夫人父的強烈責任感了?說著說著,估計謊話拙劣到連自己都沒辦法相信了,他才終於承認:「這不僅僅是傷害他妻子孩子的問題,而且是把很多便利一腳踢開。因為只有過著富裕的生活,那不勒斯才變得可以忍受。還有很多關係網,可以讓自己在大學裡為所欲為。」他還對萊農說:「你記不記得,你公公很欣賞我,我們的關係如果公開之後,可能我就會和艾羅塔家庭徹底決裂了。」你睡人家兒媳婦的時候咋不擔心呢?合著你一開始睡萊農的時候就想著光上車不買票呢是吧。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離開的,留下的》——在萊農和尼諾共同乘飛機去參加某項活動處戛然而止,此時他們各自都還沒離婚。難道這樣的故事不狗血嗎?可是這種狗血又不同於網路小說的狗血,因為網路小說的狗血是為了狗血而狗血,完全不考慮故事是否「合情合理」,什麼牽強的理由都敢往出寫,而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狗血卻是難以掌控的人性複雜性導致的「必然結果」。也就是說前者的故事無法令人信服,但後者卻可以。萊農從小就喜歡尼諾,尼諾對於她的意義始終是一種她想要而不可得的生活。尼諾的父親首先帶著一家人離開了那不勒斯,又寫作成了名人,脫離了萊農以為的「庶民階層」。接著尼諾在和萊農上同一所學校的時候,成績優異,又時常關注政治,受老師喜愛。而萊農學習的動力本就是脫離「庶民階層」,尼諾的優秀自然而然代表著萊農想以學習爬上的另一個階層。加之一直渴望得到尼諾,卻一次次失敗,萊農對於尼諾的強烈感情與其說是愛情,倒不如說是自我的一種執念。而尼諾呢,他從小就厭惡父親的好色猥瑣,但最終卻活成了他父親的模樣,這種現象在有心理學上是有依據的。具體自行搜索。所以他倆的偷情有著一種「必然性」。其實隨著年紀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多,我發現現實生活要比小說狗血的多得多,各種重口味無下限的奇聞異事比比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先輩誠不欺我。
世上總有那麼一種友誼,它忠貞不渝又彼此猜忌,它激烈熱情又充滿競爭,身處順境它會自動隱退,身處逆境它又不期而遇。《我的天才女友》就講述了這樣一個相愛相殺、至死方休的故事。
《我的天才女友》是義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除此之外的另外三部《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蹤的孩子》國內尚未出版。
「那不勒斯四部曲」講述了兩個在那不勒斯貧困社區出生的女孩莉拉和埃萊娜持續了半個世紀的友誼和戰爭,《我的天才女友》中見證了兩個女孩的童年和少女時代。
作者埃萊娜·費蘭特是目前義大利最受歡迎也最神秘的作家,她的真實身份至今仍是個迷,這也為其作品增添了不凡色彩。
《我的天才女友》中,女孩莉拉蒼白瘦小卻兇狠堅決,曾經骯髒無禮,卻終究貌美耀眼,曾經瘋狂可憎,卻一向才華橫溢。她有把尖刀架於作惡的男孩頸前的勇氣,也有在學習中輕鬆駕馭一切公式和文字的能力;她有在某一階段把心思全部放在父親鞋鋪的沉迷,也有對歷史對政治認識到位的清醒;她有對金錢不竭的渴望,也有不斷自學各類語言、閱讀各種書籍的熱情——她以一個完美的矛盾體的身份最好的詮釋了「天才」二字。
相較於莉拉的古怪精靈、不羈多變,她的好友埃萊娜則始終乖巧聽話、好學上進。這樣兩個看似沒有共同點的女孩,卻因在精神世界至高點碰撞出的火花而成為了互相幫助、互相折磨的一生好友。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二戰後傷痕纍纍的那不勒斯城,骯髒的街道,塵土飛揚的公園,逐漸崛起的新建築,還有每個家庭里發生的暴力事件,都不過是這個城市最稀疏平常的事情。
在這樣一種破敗混亂的環境下,莉拉與生俱來的聰慧敏感與埃萊娜堅持不懈的努力認真顯得與周遭事物格格不入,她們似乎就該與周圍人一樣去放縱去墮落,去粗魯地活著,去殘忍地毀滅著。但她們沒有,她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選擇逃脫出這種封閉窒息的生活,在逃離的道路上她們命中注定般成為盟友。
莉拉自小學畢業後就沒有繼續上學,然而這並不影響她自學拉丁語、希臘語等各類語言,以及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科夫的小說。她一面在對金錢與財富的追逐中幾經沉浮,一面又深深陷入對歷史與苦難的不停叩問當中。年輕女孩的甜蜜與心機在她狡黠的雙眼中閃現,但卻又分明有一片無解的陰雲在她頭頂漂浮。
她一面瘋狂地與整個世界為敵,一面又隨心所欲地踐踏自己的天賦,她不屑於成為那些惡俗的姑娘,但又始終沒找到改變當下境遇的正確方法。
在莉拉兇猛地與世俗對抗之時,她那滿含激情與仇恨的雙眼卻被另一個女孩埃萊娜的柔和與美麗吸引,埃萊娜和莉拉一樣來自貧窮人家,但她以持之以恆的好學精神,成為了和莉拉、和周圍所有野蠻的女孩們截然不同的出眾姑娘。
埃萊娜讓莉拉看到了對抗生活、逃離現實的另一種方式,一種不再需要瘋狂撕咬不再需要鮮血淋漓的方式,但是晚了,莉拉那超速運轉的大腦和源源不絕的古怪想法讓她無法停止當下的腳步,就像人有時明明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但就是不願意不甘心去那麼做一樣,莉拉註定無法成為埃萊娜那樣擁有一頭漂亮金髮、招所有人喜愛的姑娘,但她也不可遏制地被埃萊娜深深吸引。
為了追趕好友的步伐,在埃萊娜上初中、高中後,莉拉常常打聽她在學校都學了什麼,然後通過自學的方式來彌補。莉拉的天賦讓她對任何知識一學就會,但她內心深處仍自卑不已,自卑到埃萊娜只要談起學校生活她就故意不感興趣,自卑到她試圖去和其他庸俗的姑娘成為好朋友而冷淡埃萊娜。她甚至自暴自棄的認為自己的生活就該這麼混亂不堪,就該這麼慘淡黑暗,她再怎麼努力也始終比不上美好明亮的埃萊娜,還不如用另一種方式、一種埃萊娜不屑於去做也暫時無法做到的方式,來戰勝埃萊娜。
然而在埃萊娜看來,故事的走向可能是另一種版本。
埃萊娜眼中的莉拉,聰明又驕傲,熱血沸騰又飽含心機。正是因為莉拉那對什麼事都不太上心、卻往往給人意外驚喜的天賦,正是因為莉拉總在不經意間成為眾人仰慕對象的特質,埃萊娜才始終那麼堅持不懈地努力著,以此達到不落後她太多的目的。她常常覺得和莉拉的駕輕就熟相比,自己顯得那麼笨拙吃力,和莉拉的勇敢執著相比,自己又是那麼膽小懦弱。除了堅持學習,她沒有別的辦法在莉拉面前以一個勝者的姿態出現,在她看來,自己才是不斷追趕對方腳步的那一個人。
莉拉與埃萊娜這樣兩個不肯服輸的女孩,用自己的方式與對方較著勁,一面共同抵禦世界的醜惡,一面撕扯著競爭著。她們相互取暖相互慰藉,卻也偶爾彼此提防;她們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卻也難免彼此嫉妒。面對成長的歡愉她們幾乎從不分享,因為一個人的快樂往往會刺痛對方。她們更多的是互舐淚水,互撫傷痛,第一時間出現在對方的災難現場,以唯一知己的身份來拯救對方於水火。
她們的友誼,沒有不離不棄的溫情脈脈,而是以一個戰鬥者的身份陪伴彼此。她們有女孩間的小心機小秘密,更有男人們的殘酷與擔當,隱忍與向上。
很期待「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後三部,迫切想知道16歲就嫁人、並且在婚禮上發現丈夫陰暗與邪惡一面的莉拉,與因莉拉的結婚而痛苦迷茫的埃萊娜,日後還將有怎樣精彩的故事。
《我的天才女友》是一本將心理學「社會比較」這個概念描繪的真摯寫實的書。社會比較是人類的本能,它對我們的生存及進化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它讓我們通過和他人比較,在群體中保證自己不會掉隊。同時伴隨著社會比較的還有人類黑暗的一面,妒忌與幸災樂禍。每個人在每個階段或許都有一個暗暗較勁的影子,很多時候對方並沒有像你關注他一樣那麼關注你。當自己佔了上風時,這種較勁讓我們充滿喜悅,同時還能收穫一份自我肯定的安全感。可是當自己不佔上風,那種吃力的逞強吞噬著自信,伴隨著心碎的痛苦。
小說中埃萊娜是真心喜歡甚至崇拜莉拉的,作為讀者的你我也很難說不羨慕莉拉,她結合了智慧與美貌,她天生麗質。這樣的姑娘多麼耀眼,讓人那麼想要靠近,可是靠近過程中對自卑的畏懼又會時常提醒著埃萊娜。她有時愛,有時恨著她的這位朋友。埃萊娜渴望成為莉拉,她不希望失去這樣一位優秀的朋友,因為只有最近距離接觸優秀的人,才有可能讓自己學到他們身上的特質。她又是那麼恨莉拉,恨她的天資過人,恨她不再熱愛學習,無法成為自己攀登的對象。
慢慢地埃萊娜彷彿接棒了莉拉的人生,她真正愛上了知識與書籍,她真的掌握了學習方法並自願在學業上付出大量的時間。即便這個時候,她從小花儘力氣模仿的對象已經開始荒廢自己的天資,而安心於做一個富人家的年輕太太。埃萊娜是幸運的,她為自己贏了一條出路,一條衝破敗的那不勒斯的天路。而莉拉,她是那麼讓人心疼,即便在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的結尾她是以女王般的婚禮結束的。但是讀著們依舊會心生惋惜,因為以她的智力,她可能對這個社會帶來更大的貢獻。她更可能因為自身的能力而獲得更多的獨立與自由。做城區第一富豪的太太固然風光無限,但是莉拉也為了自己的鞋匠爸爸與總是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的哥哥犧牲了一個女性的出路。她的選擇出於家庭的無奈。小學畢業的她無法衝破家庭的禁錮,即便剛剛失學的時候她依舊努力瘋狂讀書,每天都在妄想著自己一定可以升入初中,最後現實迫使她低了頭,成為了溫水煮蛙。
有沒有一刻你就是埃萊娜,有沒有一刻你就是莉拉。
四本都看完了。等不及譯文,後兩本看了英文的。看完之後有一種走完一生的虛脫感。因為作者太坦蕩了,太真誠和直白了,從主人公的成長,自我意識的覺醒,與社會環境變化的互動,對政治對階級對性別婚姻和家庭的觀察,那刻薄到讓人不舒服有些尷尬的描述,你會覺得你從來沒有那麼深刻了解過一個人,哪怕對你自己都沒有像了解主人公那樣的了解。大概是因為很少有作者願意將跌宕起伏的人生如此粗魯地呈現,因為人這一輩子就是那麼平庸,那麼地不體面。
很想安利大家這一套被小說名字耽誤的書(翻譯的什麼鬼名字,一開始還以為是外國瑪麗蘇文學)太精彩了。可以說是近年看來的最好的一部書。尤其是三四本,已經遠遠超越了所謂的關於女性成長,女性之間的友誼,女權。
我想, 真誠大概是這本書最出彩的一點。
我認為很多書評里單純的把它總結為女性之間的友誼或者女權主義是片面的,對於能夠引起讀者強烈共鳴的這麼一本書來說,更多的是人生。從童年到六十多歲,這一路走來的共鳴。
女生之間的友誼很奇怪。不是簡單的「我喜歡你」或者「我不喜歡你」,更多的是我嫉妒你但是我又要和你在一起。
從小學開始,你一定有一個你「對標」的女朋友吧。你模仿她的一切,她寫字的方式,她買的鋼筆,她跑步的姿勢,她扎頭髮的樣式,她說話咬字的語調。
你暗中和她較勁,如果她的人緣好,你一定要在成績上超越她;如果她先和學校里最受歡迎的男生曖昧,你也會不甘落後。
你們也會吵架,也會互相奚落,這樣的奚落,是你人生中最尖酸的時刻,你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壞,對別人都不會表達出的壞。
可是你們又是閨蜜。我不知道現在「閨蜜」這個詞是否已經黑化,暫且就用閨蜜代替。雖然不是生死之交,但是你會和她分享成長的秘密,很多身體的體驗,都不曾和自己的母親說過——月經的不適,發育期胸部的疼痛,第一次接吻/初夜的感受。
你們也會互相欣賞,這樣的欣賞會讓成長期的少女備受鼓舞。她喜歡你寫的文章,但是她寫得比你還要好;你暗暗模仿她,但是她卻無比欣賞你。
有些東西隨著時間的變化在慢慢生長。你想趕上她的步伐,但是發現你好像趕不上了;你認為值得為之努力的東西,她已經開始不在乎了,不懂了,也看不上了。你驚訝的發現,她有了比你更值得傾訴的朋友;她的生活沒有你,可是比你倆在一起時有意思一千倍,她很早就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於是,你覺得你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她的方向上超過她了。你要擺脫她,你要和她不一樣,你要另闢蹊徑,你要跳出她的陰影去尋找自己的價值。你想要證明些什麼,你不是要證明你自己,而是要證明,你比她有成就,你有你自己的才華。
在青春期,你是希望更受歡迎,還是希望自己更有才華?
————————
以上是我看完《我的天才女友》時所想到的。腦中像萬花筒一樣閃過不同時期好朋友的臉。小學時的好朋友後來在同一個公司成了同事。之後每一個階段,好像如大浪淘金一般能留下幾個能說話的人。有的有我比不上的才能,比如理科思維一級棒,也有的自己明明很厲害卻不斷欣賞我。
《我的天才女友》的編輯是@索馬利亞 。由於在媒體工作過,她編輯的書炒得都很火,各種推薦,各種評論。我一直對這樣的推薦十分謹慎。後來下了免費版的電子書,看了幾頁,沒看下去。故事講的是莉拉和埃萊娜這兩個女人長達50年的友誼,背景設在50年代義大利那不勒斯的平民區。於是書的開端,是各種記不住的人民:費爾南多,農齊亞,佩魯索,薩拉托雷,馬爾切諾...
後來微博上繼續有人安利,甚至說是「每個女生都推薦讀一讀」,於是不死心買了紙質版。
並不是我想像的《七月與安生》那樣的狗血故事。莉拉和埃萊娜都成長在貧困區,莉拉很聰明,在學校里第一個認字,可以看很多書,算數最棒,在「我」還不認得拉丁文和希臘語的時候可以自學。不僅如此,她勇敢,也有勇氣,城裡的惡霸欺負她們,是莉拉直接懟回去。
小學之後,莉拉就沒讀書了。讀書也沒用。就回去到自己家的鞋鋪幫忙。埃萊娜在一位老師的幫助下,得以繼續上學。幫助她的老師說:「看到莉拉就想到庶民,父親是鞋匠,兒子也是鞋匠,女兒也是鞋匠,反正讀書沒什麼用。」
上到高中的埃萊娜後來發現,莉拉的才華,其實沒有得到好的指引,就荒廢了。
那不勒斯第二部4月份剛剛處出,新名字的故事,這一本比上一本更好「讀」,習慣了「我」的敘述和那不勒斯城區人物的關係和形式作風,很快就翻完了,這也得益於強烈的慾望,想知道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一本比上一本更讓人難過,讓人難過的是「命運」,在我生命中,第一次意識到,「命運」這個東西,不知道會把人引向哪裡。
少年時期看的哈利波特,寫的是人的成長;那不勒斯四部曲,寫的是命運書寫。書里寫的命運,我不想把它歸納為「無常」,它卻是在某些關鍵節點,取決於自己的選擇——比如如果當初「我」在高中放棄了讀書,比如莉拉在當初繼續讀書。
我不知道「讀書」和「教育」這件事,對人的影響有多大,這件事和現在不一樣的,選擇某個專業或者去哪個大學,對未來生活的影響目前來說不明顯(可能時間長度沒有達到),但是教育卻實實在在改變了書裡面人物的命運,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看待周圍事物的方式,為人處事的方式。
或者說,「我」自己以為在學校里僅僅是應付老師的回答,其實上教育也影響了「我」的談吐,影響了我的行為舉止,也影響了我去選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新名字的故事》中,「我」和莉拉的關係從之前的互相影響和嫉妒,已經升級成了戰爭和掙扎。有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對認識了很多年的小姐妹,有的時候她們又互相依賴,互相吸取養分,也互相映照。
在那不勒斯,很難說誰活得是幸福的。或者說這本書寫的不是命運的幸福感,而是掙扎。書里的男人似乎都是不值得愛的,書里的女人之間,也很難說有信賴。她們有流言,有交易,有權衡,有手段。這樣的眾生相,讓人覺得悲哀。
這本書里的邊緣人也漸漸開始好看,比如埃萊娜的母親。書里寫埃萊娜去讀大學的某個聖誕節沒回家,她這個跛腿母親第一次自己出了那不勒斯去給她送吃的。埃萊娜成長的過程中,無數次想擺脫她母親的影子,害怕成為母親那樣的人。儘管這樣,她母親依然覺得埃萊娜是她最大的驕傲。
整個那不勒斯四部曲最神奇的地方,不是用一種近乎完美的敘述方式去說兩個女人的關係(值得說明的是,敘述方式有一種不常見的細膩),而是每個女孩兒都能從書里讀到一點自己的感悟,能看到自己成長的影子。
你要成為誰,你要選擇什麼。如果在命運的關鍵節點,沒有做那樣的選擇,我們現在會在哪裡?
由於性別的原因,女生或許真的應該珍視那些發掘,引導自己天賦的人,在不知道值不值得走下去的時候,能推一把向前走。
17年看完的第一本書,結尾讓人唏噓,商人的世界權錢的依仗,莉拉現在還不明白。也許丈夫、婚姻也沒法給她穩定的生活。但是作為雙生的天才女友之一,她肯定會尋找新的突破新的平衡,相信後面的故事,包括與「我」的相互取暖與較量,會有更多期待。那不勒斯,又多了個想去看看的地方。
被強烈推薦所以去看了,個人感覺不是十分和我胃口,包括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
不知道是作者寫法還是翻譯的問題,遣詞造句太直白樸素到乾澀,再加上眾多複雜的人名,我覺得看著很容易失去耐心,每天只能看幾章。劇情還可以,但個人感覺劇情被文風毀了一半...也能從倆女主的人設和友誼中感到微妙的共鳴。
可能只是單純因為我內心是個糙漢吧...
剛看完這本書,原本只是在書店隨意看到的,不由想深陷其中。故事中的主人公埃萊拉應該是很多敏感少女的剪影,脆弱,敏感,多疑又渴望別人關注自己,認可自己。很慶幸,她有一個天才女友莉拉,沒有莉拉在潛意識中的對比,競爭,關愛,理解,或許就沒有埃萊拉跳出樊籠的那一刻。女人之間的友情其實很脆弱,因為暗底下存在了太多的攀比,較勁。和莉拉的友情里,其實有一定的愛情成分,在得知莉拉要訂婚了,埃萊拉隨便選了一個偏成熟的男朋友,也不選自己暗戀的尼諾,就是因為肉店老闆看起來很成熟,自己不能輸,這何嘗不是一種嫉妒和愛情里的報復呢? 期待看到剩餘的三部曲!
我不知道它好在哪裡,如饑似渴地讀完了,還非常想知道後續,馬上準備讀第二部。感覺自己有點像裡面的女主角。不過她比我好很多。第一部在莉拉結婚的時候戛然而止,靜不下來又不禁思考婚姻,學習,生活的意義。就像莉拉的要求一樣,我也想一直學下去,不要成為所謂的"庶民"。可是我沒有莉拉,我只有不斷拉鋸的兩個自己。
這是我讀完之後寫的書評 雖然我寫的有點暈 但不影響這是一本好看到飛起的小說http://mp.weixin.qq.com/s/whrx0qjPdAzrrZa9JZdYlw
真的超級有共鳴 讓我想到了我從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馬 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把女性之間的友誼描寫得非常非常非常生動!無論是學習 家境 和異性之間的關係等等 都太真實了看完有點感慨 不過對於結尾馬爾切洛會穿著斯特凡諾從莉拉家買的鞋子我有點震驚 作者安排這樣的結尾有什麼深意呢 有沒有看懂結尾的小夥伴解釋下
我也不知道這本書好在哪裡 但就是一不小心很順暢的讀完了
剛看完了,是個好故事!
剛剛看完,小說很好看,MARK一下。期待第二部。。。。。。(2017.3.8)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魯邦三世》2015新系列:義大利冒險?
※為什麼文藝復興會發源於義大利佛羅倫薩?
※英國與義大利那個國家階級固化嚴重?
※義大利正版球衣在哪裡可以買到?
※義大利人有什麼不同於國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