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與 MacBook Air 各有何優劣?
先列出你自己對性能、儲存空間的需求,以及對重量、價格的承受能力,再做選擇,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以我自己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Macbook Air: 1.重量: 無負重感,隨身帶無壓力;2.性能: 普通辦公夠用,但低電壓cpu在圖像渲染、視頻轉碼、視頻剪輯、虛擬機時不夠用。儲存空間不夠用,SSD升級的價格和風險無法承受;3.擴展性: 沒有火線和乙太網介面。一邊一個USB口的布局很合理。 內存不能加。4. 使用經歷: 我2012年初從老款Macbook Pro換成Air,用了一段時間把Air賣了,原因是屏幕太小,性能不夠,儲存空間不夠用,平時再多帶一個移動硬碟重量差不多了,速度比內置還慢些,另外我需要火線。
Macbook Pro(帶光碟機版): 1. 重量: 真的重,背的時間越長越覺得。你可以試著背相同重量的物體體驗幾天。2. 性能: 強很多,可以擔當主力工作電腦;3.擴展性: 有火線、有乙太網。可加內存,可換SSD,光碟機位可換另一塊硬碟,感謝摩爾定律,會越來越便宜。4.使用經歷: 我目前是自己擴展到內存16GB,雙硬碟256GB SSD+1TB HDD。為了性能,重量我默默地承受了。
Macbook Pro 15" with Retina: 1.重量: 和光碟機版13寸Macbook Pro差不多重。2. 性能: 高分屏幕有效像素更多,提升工作效率。3.擴展性: 雷電介面是未來,但目前外設太少,很長一段時間雙雷電口都要轉接為火線和乙太網用。內存、硬碟不能升級,不差錢的不用糾結,出新款了直接換整機。
總結: Macbook Air是大多數人的便攜工具;Macbook Pro(光碟機換SSD)是有更高性能和儲存空間需求的人的性價比之選;Macbook Pro with Retina是未來的夢想筆記本。
簡單來說:
對比之下,Air的優勢是高效能,Retina Pro的優勢是高性能。Air優勢:
1、擁有更輕薄的機身,方便了平時的攜帶,不經意間減少了一定的負擔。2、13寸的Air擁有比11寸以及Retina MacBook Pro全系容量更大的電池,再結合Air的設計理念,相對特殊的硬體與OS X系統完美優化的貼合,能帶來很強悍的續航。11寸也有這項優勢,不過電池容量小不少,好在屏幕尺寸的優勢也可以省下不小電量(官方給出的11寸Air和13寸Pro的續航時間相同,但實際情況看,其實11寸Air在同情況正常使用的下續航依舊強於13寸Pro,但不及13寸Air)。在Mac系統下待機一周後也大概只會消耗30%左右的電。3、從平常正常使用的角度講,結合現在的官方售價,性價比很不錯。4、相對三星,華碩等其它主流品牌的便攜本甚至全家所有本子,Air在設計上要拉風很多,更討多數人的喜歡(個人更喜歡Pro的設計)。Air劣勢:1、外接介面數量太過感人,連HDMI都需要額外接駁。2、雖然輕薄,但質量其實不小。
3、比較容易發熱,散熱是個問題。如果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話,65%亮度,正常工作一上午(Word,Execl,看貼吧),CPU基本就飆到40°C+,如果看看電影的話,溫度會更加感人!4、至今沒有Retina屏版,從某種角度講一直被R屏Pro的陰影籠罩(其實蘋果不這麼干是有原因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續航問題,如果換上R屏後續航必會大打折扣,而續航是Air一大優勢)。5、從配置的角度來看,性價比的確不高。6、之前說到拉風,的確,但這完全不可能成為購買它得唯一理由,因為如果旁邊有各種未來人類和外星人擺著......!!!7.(不知道是個例還是共有的)電池容量同期損耗大於Pro。Retina Pro優勢:
1、處理器性能相對Pro來說更加優異,運行效率更高。2、圖形處理性能更加出色。如果要玩大型3D遊戲,甚至就算是平常觀看視頻,也肯定比Air順利許多。雖然前面提到的Air的優點似乎說明了Air更適合工作人士,不過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你去製作視頻,繪圖,3D建模的話,Pro則是你更好的選擇,15寸低配的Iris Pro和高配的GT 750M均能提供不錯的性能。3、比起Air來說續航的確趕不上,但比起同定位的其他品牌的本子來看,續航依舊很強,可以算是是一個賣點。4、厚度比起Air有所增加,但其實實際質量增加的並不太多,結合性能上和手感的提升,其實這些增加比Air來的更值。
5、Apple首款採用Retina屏的筆記本,顯示效果不能說世界頂級,但起碼平常日用來說已經非常棒了。用肉眼幾乎無法看到單獨的像素顆粒,13寸解析度是Air三倍之多,也遠超過了幾年前被砍掉的17寸版。R屏在色域上的優勢,搭配最新的Yosemite甚至Windows 8系統會體現更好,搭配好支持Retina的軟體的話,會讓你更加愛不釋手。6、散熱性能有明顯提升。Retina Pro劣勢:1、介面數量比Air多但是依舊不夠,有點影響實用性。2、因為Retina屏的原因,差別不大的亮度區別,對續航的影響遠大於Air。3、其實不少國人熟悉的主流軟體不支持Retina屏,比如微軟的Office 2011(畢竟是2010年的東西,而且之後Mac版Office就沒真正更新過)。大多數網站,尤其是國內的站點對R屏的支持也很雞肋,十分影響顯示效果。如果你使用Windows系統,(即便微軟宣稱Win8.1支持Retina屏)祝你好運!4、13寸版本的Iris顯卡性能比起HD5000幾乎沒有提升,考慮解析度大幅提升的原因,(如果不是處理器性能提升的彌補),部分大型3D遊戲在開啟最高解析度同特效後幀數未必比得上Air。5、從配置上講,性價比其實依舊不高,而且有些對不起Pro的名號。其實還有一個非Retina屏的Pro在售,也簡單說一下吧:
非R屏Pro優勢:
1、介面眾多,遠多於R屏Pro和現款Air,光碟機也得以保留,大大保留了傳統的實用性2、價格遠低於最便宜的R屏Pro,滿足更多人擁有Pro的願望。3、內存可以插拔,R屏Pro和現款Air基本上就是焊上去的,沒法自己動手維修,所以非R屏版DIY性更高。4、屏幕兼容性略好於R屏Pro,畢竟不少軟體對R屏支持簡直不忍直視非R屏Pro劣勢:1、厚度更大,質量相對較大,便攜性受影響較嚴重,如果沒有一個提包或者把它放在書包里則很不方便。2、屏幕過度雞肋,就算不和Retina比,這屏幕連Air的都比不上。3、除了處理器還勉強接受之外,配置略有些遠古。首先HD4000不如Air上的HD500,更不用說比R屏Pro的幾款顯卡了。其次是標配4GB內存和500GB普通的硬碟,很對不起它的體積,更對不起Pro的名號,而且最大只能選裝8GB內存和512GB的顯存,完全淪落到Air的最高水準,而且從定製的價格看,太不值得了!還不如購入R屏Pro。4、續航官方給出的時間遠低於其他產品,實際情況會更感人,一天正常使用連13寸Air的一半時間都不到。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2013年秋rMBP全線降價200刀後,這一代的13寸rMBP已經比同樣價格的2013版MBA性價比還要高了。作為三年多來用過四代MBA的用戶,我建議LZ直接上rMBP。
屏幕(IPS跟TN相比,本身就不在一個級別上)、顯卡(略強)、處理器(最低配rMBP比最高配MBA略強)、散熱、雷電介面、SSD等配置都要更強,重量僅多220克,投影面積還更小。唯一弱點是少了幾小時續航,只能撐9小時,但誰說9小時就不夠用了呢?
除非:- 選13寸MBA追求1440x900帶來的更大可視範圍(13寸rMBP可視範圍才1280x800)。
- 選低配13寸MBA追求最強續航力。
- 選11寸MBA追求體積。
15年版最低配13寸MBA用滿一年了,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我做科學計算,用MBA當然沒指望數據和程序都在這小機子上面。雖然是個大男生,但是用Air而不是Pro,看中的就是輕便和便宜,畢竟我們平時用筆記本還是做辦公相關工作以及科學計算編程,不做圖形處理,不玩遊戲,偶爾看片。評論下幾個指標:1、128GB的SSD太小,有條件的建議256。雖然一直覺得太小了,但是不管怎麼折騰,現在都還剩30G左右,當然這個前提是我不發瘋把數據放到自己的MBA上來,要是數據放本地,那多大的硬碟都不夠(動不動就是幾個T的數據,放本地夠用的話,那就不是筆記本了,而是工作站)。而且看片啥的,我的本本又不是移動電影院,放那麼多片子幹嘛,要看插移動硬碟或者在線看。而且吧,半尺寸的U盤和SD卡,相比SSD擴容便宜又方便,而且可替換,那我還為啥需要多花錢去配內置SSD,又不給報銷……
2、CPU,最低配的是i5,實在不好意思,沒有錢升i7。對於科學計算而言,CPU是重要因素,可是有伺服器啊,我發瘋了用自己的MBA去跑科學計算……頂多調調程序就好了,調試程序沒啥太大區別。當然i3是堅決不會選的,選那貨會煩死自己的。
3、內存,4G。不過這個是真後悔了,應該選8G的,4G如果不開太多程序,問題不大,如果多開幾個就有點卡。而且作為主力工作本,大部分時候工作、娛樂、生活都是在這上面,工作的時候娛樂程序可能會還在後台歇著,娛樂的時候也不會去關掉後台程序(雖然不跑)。4、電池,這個方面實在不好說啊,理論的12小時,我從來沒有用到過,因為調試程序和科學計算太耗電了,晚上不帶電源回家,基本上頂多六七個鐘頭吧,當然我也沒敢真用到沒電關機那麼狠。5、屏幕。作為科學狗,實在不覺得屏幕強大有多大區別吧,反正都是字元。6、價格,性價比還好,在我可接受範圍內。7、為啥不用Windows本,不是我要裝逼,實在是科學計算有太多的程序只能在*nix下跑,Linux雖然好,但是支持的好玩程序畢竟有限。在*nix系統中,MacOS那是做得相當好了。8、為啥不選11寸,其實理由很簡單,11寸太小了,雖然更加便攜,但是屏幕小做事不方便(在辦公室我都外接22寸顯示器做事的),而且11寸沒有SD讀卡器,USB也少,不方便。為啥不選MBP的15呢,雖然很多性能變強了,但是大叔我不是想拿筆記本健身的……當然了,我用筆記本是做桌面工作,大規模存儲和計算有伺服器,嘿嘿,沒有台式機或者伺服器,又想要做大規模科學計算的,就別學我了。9、散熱。誰說MBA沒風扇的,那是你們沒有用到需要啟動風扇。調試科學計算程序的時候,時不時就會聽見風扇呼呼響。。。。不過那麼瘋狂的時候還是不多的。10、最新的MacBook,用USBC的那貨,看那東西的介面,真會氣死人,實在不知道有啥好處,充電和USB都在一起,而且要接U盤移動硬碟等等,都必須買轉接器,這是要賣周邊產品的節奏啊,這樣需要一堆外接部件的,在可移動性上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前言 - Macbook的前世今生拼參數是很容易的。快就是快,同規格的i7一定比i5快,同系列的i7主頻高的快。我們都知道。於是廣大筆記本電腦廠家進入了一種保守的競爭體系:拼參數。我的CPU是多少,內存多大,硬碟多大。其他看不見的地方?成本越低越好。於是我們看到方方正正的黑灰色的工程塑料佔據了主流,各種高性能配置的參數單背後是表現拙劣的屏幕,手感弱暴的鍵盤和那個基本不可用的觸摸板。還好,我們還有蘋果,還有Macbook。一個願意花成本到設計上的,相信有用戶不止看參數的有趣公司。「人們會對筆記本電腦的質量和體積有本能的反應」喬布斯先生如是說。Macbook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iBook。當時蘋果率先打破了電子產品黑色冰冷的外觀,引入了多彩糖果色的設計風格,半透明的塑料殼,著實為筆記本電腦業界打開了一扇大門。iBook首創了「蘇醒」功能。你不用每次都關機再把電腦放入包中,合上就走。再次打開屏幕,電腦會自動「蘇醒」過來。現在已經是業界標配。
【Apple 春季發布會】激動人心,全新 Macbook 終問世
12 寸 MacBook:再次見證蘋果的魅力和偏執
ArsTechnica
更輕更薄更出色,史上最驚艷 MacBook 來襲
全新 MacBook 面面觀:八問八答全面解析細節特點
蘋果新Macbook性能如何?Core M處理器解析
「尾巴選擇題」如何面對史上最複雜 MacBook 產品線?
MacBook和MacBook Air新版處理器對比分析_Apple 蘋果_cnBeta.COM
用了半年多 15-inch MacBook Pro Retina,再讓我去看 Air 那屏幕,我就只想著一件事,快點去死
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Update 一下。
這個月剛剛入手了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13 寸中配,型號 ME865。原因有三:Retina 屏幕,輕薄度,價格。
- Retina:看過這屏幕就再也回不去了,我從來沒發現我之前用的 MBA 屏幕顆粒感這麼嚴重……
- 輕薄度:倆字,緊湊。沒有 MacBook Air 薄得那麼誇張,但已經完全滿足我對便攜度的要求。- 價格:MacBook Air 使用到後期覺得 4G 內存確實捉急,所以新本無論如何也要上 8G 內存。從標配看,買 MBA 13 寸高配,還不如買 rMBP 13 寸中配。--時光荏苒的分割線,以下為 2012 年 6 月的回答--
我本人是 MacBook Air 的使用者。
如果是普通用戶,我絕對會推薦 Air,你絕對會著迷於它的輕薄;
缺點自然就是性能了,只適合日用:上網、文字工作,簡單的圖像、視頻處理,輕量的遊戲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性能不強不等於速度慢。SSD 硬碟所帶來的速度提升遠遠高於 CPU 上 0.x GHz 的優勢。2011 年及之後的 Air 是完全值得入手的。與之對比,不重便攜性,看重處理性能的請選 MacBook Pro。但請做好「一旦要帶出門必須承受超乎想像的額外重量」的心理準備:)以按日常辦公及程序開發需求來看待這個問題:因為原配的4G內存,開機後只剩下2.8G了,稍微開點軟體,開點網頁內存的剩餘就大大下降,內存的減少必將大大的影響性能。應該沒人喜歡,時刻提醒自己要節約內存使用的感覺吧。So 8G 內存,才能獲得更加舒適的體驗。
- 對比價格:8G AIR 港版 9268HK 7285RMB ,8G PRO 10768 HK 8464RMB。都是最低配加了內存。
- 對比機器性能:CPU都是不是瓶頸了,都是SSD架構。所以這2台機器在日常使用上,基本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差距。pro 提供更好的屏幕,air 提供更輕的重量。
- 差異和選擇:我個人是推薦 PRO,差價1200,卻能獲得視網膜屏幕,8個小時的續航雖然比AIR少了幾個小時,但是也是非常夠用了。AIR的屏幕我真心覺得不靠譜,字體發虛,TN和ISP的屏幕的差距就在那,不是一點點的差距。pro的重量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真心追求極致的輕薄,我推薦 ipad 產品線,更加輕便。完全可以滿足人常在外的,演示收發郵件的功能上網看視頻都具備。沒有必要購買 Mac air。
- 多花1200,購買足夠高清的屏幕,更加強勁的性能。對於男生可以接受的重量,可以接受的厚度。PRO才是真正辦公的 不二之選。
Macbook air的屏幕是硬傷...用慣Macbook Pro的Retina屏幕後,再看其他屏幕你肯定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玩意兒能看么?
2013年秋季發布會後,蘋果基本砍掉了非Retina的Macbook Pro系列,所以Pro進入了一個新時代。air和Pro都沒了光碟機,都沒了乙太網卡,都是SSD硬碟,Pro的輕便性一下子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去年13』Retina Pro剛出時,被某些人評價為玩具,性價比很低。現在倒好,蘋果徹底剝奪了你的選擇權,現在要考慮的是13』 Pro和13』 air哪個更好?
個人覺得13』air徹底失去了競爭力,放著性價比更高,同樣輕便(其實真沒沉多少)的Pro,為啥花大錢買air呢?所以11』air的價值凸顯了出來,個人覺得蘋果應該大力完善11』air,首先把屏幕換了,續航和iPad差不多就行,畢竟此等輕便的電腦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其便捷帶來的優勢完全可以抵消配置的不足,畢竟買air的人都不是沖著配置去的,是吧?本人有Pro,老媽用Air。重量:Air完勝,我是15的Pro,重。續航:不相上下。外觀:不相上下,蘋果產品設計無可挑剔。鍵盤:老媽的Air是最低配老款,不帶背光,但是現在Air也都是背光哩,所以不相上下。開機速度:Air完勝,得益於SSD。故本人有計劃把Pro改SSD。打開程序:Air完勝,理由同上。圖形能力:Pro勝,當然我是15寸Pro,獨立顯卡的。運算性能:Pro勝,因為CPU強。但Air完全能勝任QQ,網頁,視頻,一般遊戲。擴展性:Pro勝,Air只有一個USB。不過Mac下滑鼠完全沒觸摸板好使。我的Pro可以自己加內存,Air是焊在主板的,無法換。便捷性:Air完勝。價格:Air完勝。發熱量:Air小勝。Pro因為我經常跑大型應用3D遊戲,故發熱超級大,再加上金屬外殼,絕對底部不能碰肉。個人推薦:經常帶本本出去裝X,商務活動,掩飾活動,初學者,老年用戶,13的Air是最佳選擇。玩遊戲裝X跑開發等請選擇15+的Pro,13的Pro絕對沒13的Air爽。----------------------補充回答目前Pro系列也開始同SSD了,所以說開機應用程序載入什麼的和Air沒多大差別了。這一代大多數機型都用intel的核顯,這裡不是貶低Intel,如果你對圖形有大需求,特別是3D,在購買的時候請看清楚配置,有無獨立顯卡。當然,Intel的核顯也能滿足70%以上的需求了。目前來說,總之,13的Air是綜合起來感覺最佳的。15寸以上的Pro,是專業用戶的最佳選擇。
用了高清屏 其他電腦都不能看了.
我個人使用的是13寸mba,沒有使用過mbp,覺得從性能等各個方面都滿足要求了(程序員,在公司有外接顯示器)
但是我想說一下mba有一點不好,我已經多次發生背著雙肩包出門後覺得太輕,懷疑沒有帶筆記本的情況。我想如果時mbp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覺的
===============
update 2014-11-15還是因為沒有mbp,所以我只能說在用mba的時候遇到一個問題。
我調試程序時,發現突然同樣的程序變慢了,正疑惑不解的時候,系統爆電源不足。
插上電源之後再次跑速度就恢復了~~~~mba這個神奇的降cpu功能過於潤物細無聲了我來挖墳了。
現在的產品線不一樣了,air pro都有了新的變化,而且還來了新的new macbook這貨。這表格是之前買的時候自己寫出來用來對比的。13寸的rmbp和13寸的mba相比,重了230g,上網少了兩小時,其他的多了retina屏幕、force touch觸控板、強勁的CPU,HDMI介面。價格教育優惠後相差1275。PS:怎麼著都能找個親戚有小孩的借一下學生證的吧。在零售店買,就一個字,靠譜。多說一句題外話,去零售店一定要自己拆包裝膜,感受破處的快感。。。等著retina 的11寸air+8G內存,那就基本完美了。用過11寸,13寸air,用著15寸pro retina。就是沒用過13寸retina。首先,15寸真的太重了,但是套用13年前第一次買筆記本的時候老爸看重的原因「看片爽!」所以現在期待折中一下準備特價的時候入手13寸retina。11寸屏幕足夠了,很多不是高分的國產日產台產筆記本14寸也只有1366x768,但是因為mac有全屏程序,如果用mac絕對足夠了。換win的話,就看個人使用了。但是如果不是工作機,其實又有何所謂,不就上上網,發發微博嘛。
出門常步行 or business man or 價格略敏感 or 電腦很多 (就像一個四口之家的第三輛車買了smart)
-------&> air一出門就開車 or 需要筆記本有大硬碟 or 擁有&<=2台電腦 -------&> pro沒有人說鍵盤么?作為重度鍵盤使用者,我來補充一下吧
之前在用15的 MBP ,現在在用13的 rMBP,把玩過幾個13的 Air。
非 retina 的 MBP 的機身比較厚一些,其鍵程相應的比較長,是幾個機器裡面我用起來最舒服的。rMBP 和 air 比起來,鍵程基本上感覺不出差別,都比較短。習慣了 MBP 的長鍵程後,一開始用起來會有些不習慣。兩者相較而言我比較喜歡 rMBP 的手感。很可能是因為 air 實在太薄了掌托部分和桌面挨的太近的緣故。如果需要做很多的文書工作,或者像我是程序猿。最好在決定購買之前多找幾台機器來操一下,試試手感。否則打字多了手關節痛起來非常影響使用的體驗打遊戲不?打遊戲用Pro; 平時鍛煉身體不?喜歡每天健身的用air 包是雙肩還是單肩?雙肩Pro 單肩air
先來看一組數據對比
參數僅供參考
作為一枚射擊師..表示用的是MBP15』..重量還好啦,誰沒事兒也不會背上個3,4個小時吧..請用雙肩包..單肩包估計有點沉的..而且也不安全嘛,選MBP是因為工作需要,MBA不能滿足需求如果你不需要處理複雜的圖像處理,只是簡單的日常工作用,或者作為背包客外出旅遊出差順便工作的,那用MBA吧,輕鬆上陣嘛~還要帶別的行李呢我一設計師朋友就是家裡IMAC,外出用MBA。。(首先得保證工作工具有著落可不是)我也挺推薦這樣的,因為大屏幕的IMAC簡直太贊了,有了它估計都不高興用MBP了~那麼外出用輕便的MBA就OK了好像偏題了~總結下:1.主要PC,LAPTOP外出用,那麼可用MBA(不太看中性能)或MBP(外出工作需要高性能的)2.主用LAPTOP,那麼可用MBA(不看中性能)或MBP(外出工作需要高性能的)註:加粗為推薦
男生的話,絕對推薦13寸R屏的MBP. SSD容量本來就不充裕,256G勉強還可以頂一陣子。重量方面,不帶光碟機的MBP已經進入了比較合理的區間。嬌小的女生推薦MBA.
推薦閱讀:
※一直使用 Windows 的人如何儘快熟練使用 OS X?
※為什麼都說 MacBook Pro 和 OS X 下比較適合寫代碼?
※macbook pro,耳機一按到播放鍵iTunes就自動啟動並播放,可有辦法取消?
※如何將 iPhone 的屏幕投射到 Mac,並且用 Mac 的鍵盤輸入文字?
※「OS X 兼容性不好」的說法是怎麼產生的?
TAG:MacBookPro | MacBook | MacBookAir | mac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