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社交網路反而讓人更加恐懼社交,讓關係變冷漠?


看過一句話:

在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發布和傳播任何信息的時代,只注重自我表達的個體反倒和真實的社會疏遠了,在一個網路無所不在的世界中,「我不孤單,但卻很孤獨(I"m not alone. But I feel lonely)」

回到問題,我想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吧:

1、社交網路只是彌補了現實社交的不足,並沒有現實社交的厚實,也無法取代。

2、社交網路廉價的好友成本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廉價、脆弱。那些好友僅僅是認識而已,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3、……

不過我個人並不覺得有恐懼社交這麼嚴重的問題出現,出現這樣問題的孩子可能是在現實的社交中也未必很好。對自己首先要有自信,然後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個樂觀有趣的人,你的社交或許會比原來好很多。你也會在社交網路找到自己的圈子。


難得碰到能上乾貨的問題,這個我要答_(:з」∠)_

===============================

上學期社會心理學的group work正好是閱讀一本社會心理學類的書《群體性孤獨》,內容是在機器人時代和網路時代人們的群體孤獨狀態,倒是很切題。整理下書的內容,大致做個概括吧。

===============================

在網路生活中,我們同時處於三種狀態:

1. 逃離現實世界

「現如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並不取決於我們之間的距離,而是取決於我們可以使用的交流技術。」在使用手機、電腦進行社交時,我們往往忽略了自己在現實中身處何處,——用更為學術的說法,即通過使用這些設備將自己標定為不在場的人。舉個栗子,當我和我的基友一起旅遊時,基友雖然在我身邊,但她一直在全神貫注地給她男票發微信,這樣她其實就已經拋棄我了。

2. 虛擬與現實的雙重體驗

通過社交網路,人們得以構建虛擬自我。各種朋友圈自拍、轉發、知乎點贊,都是構建自我的方式,而顯然,這樣的「自我」可能只是你想在別人眼中保持的形象。另外,當我們使用移動終端的社交網路時,可以隨時從現實世界「切換」到網路,就像是按下「暫停」鍵一樣。舉第二個栗子,我和我的基友正在吃飯,基友的男票突然打電話給她,基友馬上接電話,就好比是中止了我們吃飯的進程而開啟了虐狗進程;同時她的聲道自動從「糙漢子」切換到「軟妹子」,這是她想在男票面前保持的形象。

3. 多任務處理

Multi-tasking是一個在當今很流行的概念。各種網路媒介的出現使多任務處理成為可能,並將之從缺陷重塑為優點。但問題是,如果媒介總是能隨時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就因此失去了選擇交流方式的意識。多任務處理促成了一種新的時間觀念,現在的問題不是如何擠出額外時間,而變成了怎樣慢地做一件事。換言之,同時進行多項任務使得每一件任務都難以很好地完成,尤其是那些需要集中精力的人際交往任務。舉第三個例子,我的基友正借著我的人人賬號看發展對象一的照片,同時在微信上和發展對象二聊天,並且還在通過某軟體勾搭著發展對象三;因為這些軟體可以同時運行,所以他無法拒絕任何一個發展對象;但如果這時候我要和他討論該怎樣追我的男神,他顯然是會心不在焉的。

因為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隨時可以實現的狀態切換,我們正在實踐著兩個「物化」。其一是對交往對象的物化:將他人視為實用性的客體去接近,並且只願意接近對方那些實用、舒適和有趣的部分;其二是對自己的物化:因為將他人視為物體,自己就成為處理接踵而至的信息的「機器」,人作為「人」的地位降低了。

===============================

下面再拎出來兩個具體的點:

1. 虛擬形象:幻象和真實

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是一款叫「第二人生」的遊戲,玩家通過虛構一個形象來與其他的玩家進行社交。在這裡,人們得以根據自己的理想來設定他們的形象,例如,一個內向的人可能會使自己的角色成為交際花。但問題在於,當我們越沉溺於網路角色的完美,我們就越不想從這一幻象中脫離出來,就越不敢面對真實的、現實中的自我。所以才會出現文中的極端案例——40多歲的宅男,空有一腔理想,卻對工作毫不在意,曠工,痴迷於遊戲。

2. 即時聯繫:缺席與在場

QQ,微信,MSN讓即時聯繫成為可能,但這種「即時」也模糊了「在場」和「缺席」的判定。我們隨時能找到我們想要聯繫的人,這給我們以安全感——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如果想要安全感,就不能失去聯繫。對「安全」的要求使得我們焦慮,社交網路減緩這一焦慮,但在我們越來越依賴它的減緩作用時,顯然也在製造新的問題。

在網上的交流也會帶來另一問題——提高他人對你的期待。如果兩個人在網路上聊得很high,必然會對線下交流也抱有期待。然而正如上面說的,「虛擬自我」可能會讓這一期待泡湯,於是雙方都會失望。

===============================

掉了一大堆書袋,回到題目:

為什麼社交網路反而讓人更加恐懼社交,讓關係變冷漠?

其一,恰如齊美爾的「文化生活」,我們在依賴社交網路時不由自主地走入了孤立自身的境地,原子化的個人只能依靠網路生存,一旦脫離網路,我們便無處安身。

其二,在網路上我們以精心偽裝的面目示人,最後我們不願也不能再摘下舒適的面具,這樣,一旦回到現實,我們就難以面對彼此。

===============================

本答案根據 Sherry Turkle "Alone Together"整理,謝謝閱讀。

===============================

也許大家對我的基友很感興趣,然而

正是因為網路的虛擬性,你們其實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有這種分分鐘友盡的基友,或者「基友」其實是我而「我」是我的基友,或者「我」的基友的「男票」其實就是我,或者在這裡打字的「我」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你們都不知道,汪。

硬廣:「基友虐狗」已寫成系列,請看第二彈:戈夫曼 ? 擬劇論(基友虐狗系列第二彈) - 社會學的想像力


因為現在的社交網路還極其原始。

不用急。


因為大多數情況下,社交網路的交流是文字的,而且是非同步的。你在閱讀那些文字的時候,對方可能正在干別的,或者對方在什麼情況下打出這些文字你並不知曉。然而你卻自己主動的把他腦補為是對方正在很認真的跟你說話,甚至在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對方的臉也變得模糊,可能平時不那麼好看的人也變得英俊瀟洒或者美麗溫柔了很多。如果沒有文字加上你模糊的想像給人們帶來的那層保護傘,很多人真的都不知道怎麼跟人交往了。


因為現在社交網路是在替代現實的社交活動,本來就不是真正的社交,是虛擬社交,所以用戶越用越宅,社交網路應該去促進線下的社交活動,使線上線下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幫助用戶更好的使用互聯網,而不是對立的


首先並沒有數據或公眾觀點表明「社交網路就讓人恐懼社交了」。這應該只是樓主的自我感覺喲。

在其次「關係變冷漠了」也是沒有證據的,但是我們似乎都這麼覺得,比如宿舍里的同學大家都不交流,都在上網,或是朋友一起吃飯,大家都在發微薄,這些現象讓我們覺得「天哪,人與人之間太冷漠了」。首先從道德上去看這個問題,許多年前我們在抱怨鄰里之間缺少交流,其實核心原因是之所以以前鄰居之間交流的多,是因為那時候科技低下,家庭與家庭之間必須組成集體,相互幫助才能更好的生活。而現在,這個需求已經不存在了,一個家庭完全可以獨立的很好的生活下去。以前人與人之間之所以不斷的交流,是因為你沒得選,你只能和你身邊的人交流,現在有了網路,有各種社交工具,你會本能的去選擇最有意思,對你最有價值的社交。所以網路讓人的社交出現更多更好的可能,還在沉迷於過去純線下交流的溫暖情節的人,就像懷念過去走鄰右舍天天串門吃飯洗澡一樣,是一種婦人的幼稚的不理性的緬懷。從理論上來說,第一,科技改變生產關係,第二,媒介即人的延伸。第一條就不用說了,第二條說說:手機、微博等等都讓我們完全有別於10年前的人,10年前的人的觸角只能摸到周圍10來米,而現在手機互聯網讓我們的感官無限延伸,手機就像我們的眼睛和嘴巴,可以看的更遠,說的聲音傳的更廣,所以我們自然會去使用科技賦予我們的超能力,與全世界進行互動交流,而不是僅限周圍的朋友。


他們喜歡從幾個狀態來推斷你百分之百的生活,你習慣用幾個狀態來製造百分之百的假象。


之前看到個調查顯示,對現實社交有恐懼的人更願意參與到虛擬社交中去,並更活躍。而我覺得不管是虛擬還是現實的社交都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既然在虛擬社交中花了大量時間相對的現實社交的時間就少了,而現實社交能更快的取得信任和篩選,所以社交網路提供一個更容易線下交流的平台較重要。線上的話主要要解決的是信任的問題,就是能不能讓人覺得信息更加可信。


1.社交網路是虛擬的,而且大多是以娛樂為導向的,但是人終歸要到現實中,這種虛擬的娛樂越多欲強烈,當從其中出來的時候越會感覺到現實的乏味與空虛,這種虛擬的熱鬧越是繁榮越會感到現實的孤獨

2.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危機感非常強,但又缺乏目標,徒有壓力無處使勁只能靠娛樂來淡忘,但這種「借酒澆愁愁更愁」的行為會讓人更加危機感更加無所適從,回到現實中更加不知道要做什麼

3,.我的覺得新的社交方式必須是把人從虛擬的線上帶到線下,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實打實的交流才會消除這一危機感帶來的恐懼與冷漠


我挺好奇究竟是什麼維繫了人際關係的

另發了一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84170

一直覺得困難或相同的境遇才能把人逼到一塊

然後網路,往往又不願去完成這種工作

比方說,沒提供功能直接

把遇到相似困難的人聯繫一起

況且短期也難給予雙方足夠信任

也許人們真該想法子去開發那類應用


中國是個講究關係的社會,這句話用到互聯網中同樣適用。不過我這裡說的可不是互聯網公司跟政府之間的關係,而是說網站所建立起的用戶關係。最近,新浪微博和QQ空間的改版備受關注,拿新浪微博和QQ空間新版的圖片對比,乍一看,發現兩者很像,頁面都是三欄設計,在功能的布局上也有一定的相似。談及改版的原因,大家也是各持己見。從目前泄露出來的照片看,可以肯定的是改版後的微博社交屬性加強了,但跟現在SNS網站相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雖然布局上改變了,但微博依然保留了原本的功能。應該講新浪微博的產品設計還是挺給力的,即便是那些拿它跟Twitter相比較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新浪微博的體驗要優於Twitter。

其實新浪微博在發展過程中,有幾款產品也曾遭到用戶批評。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微博評論中的互評功能,當時遭到了很多用戶的指責,好在新浪日後撤下了這功能。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做的每一款產品、上的每一個功能都成功,產品要想成功還需要積極傾聽用戶的心聲並收集用戶的建議,做出及時的反應。總而言之新浪在產品方面還是有很優厚功底的。一直以來我都有個觀點,微博的競爭門檻要比SNS高。最大的理由就在於關係構築的門檻,SNS網站是將線下的關係搬到線上,所以在SNS網站上我們可以通過學校、公司等條件很容易尋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朋友。這樣我們在一個新的SNS網站上,就很容易建立起自己的關係鏈,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SNS類型的網站之所以會相對封閉,也是為了更好的創造一種交友的氛圍。相反的,如果用戶在一個SNS網站上找不到自己好友,那也會降低網站對他的吸引力。看來關係鏈構築的簡單有利也有弊。

與SNS不同的是微博上大家彼此關注的初衷是因為共同的興趣,微博本身也會根據相同的標籤來推薦好友。所以說微博上關係鏈上的結點是陌生人,而不是已經認識的人,由陌生變熟悉這並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陌生人組成的關係鏈一旦構築起來,用戶就很難放棄。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越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不會珍惜。

同樣的效果,但過程卻截然相反。當我們在一個網站上找到自己好久未聯繫的同學時,會有一種興奮感,這也會增加用戶對這網站的好印象,進而增加網站的吸引力。而如果你在一個網站上結識了志趣相投的人,可能你也會對這網站抱有些許的感激之情。相比較國外不同的是,國內SNS網站扮演的這種維持熟人關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QQ取代了。總而言之,無論是為維繫熟人關係提供平台還是為陌生人的相識建立渠道,無論是老關係的維護還是新關係的拓展,對用戶來說都是有需要的。市場都是有的,至於說孰輕孰重,誰的市場更大,就要看產品的魅力了。


看到「幸福」這個我感到溫暖,並不是因為「幸福」這個詞本身,而是回想到的那些特定的場景讓我感到溫暖。

這些特定的場景,也許是兒時母親的懷抱,也許是愛人的耳邊低語,也許是從烤箱中溢出的,親手製作的蛋糕的香味……

嗅覺、觸覺、味覺、視覺和聽覺都能留下這些記憶。相比之下,觸覺,比如牽著愛人的手的比視覺,比如她的照片使人記憶更加深刻。

柏拉圖批判文字的傳播,擔心文字替代口語的後果是毀滅了以面對面交往和情感傳遞為基礎的人類的「社會性」。對網路、手機和現在的社交網路都有過這樣的疑問。

畢竟現代社會生活,時間成本越來越高,而用這些技術手段維持交往,成本更低。對忙碌的人來說,這是更好的選擇。不過,這只是基於理性判斷的。可能會給你更高的利潤,但不一定增加了幸福感。

另一方面, 如果大家都常用微博,用來約人,@比發簡訊方便的多。技術的發展,比如視頻通話,提供了基於聽覺和視覺的交往(觸覺之類的,太遠了吧)。社交網路上以後會有這類應用吧。


針對這個問題,首先我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如今的社會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遠離社會獨自生活,所以恐懼社交不代表拒絕社交。第二,我想論述的一個觀點是,並不是當代人恐懼社交,讓關係變得冷漠,而是,我們在投入了大量精力在虛擬網路中不斷地從多方面探索自己的同時,並沒有將結果運用於現實生活中,從而變成了一個此消彼長的惡性循環。

培根說過,「最難忍受的孤獨莫過於缺少真正的友誼。」我們都曾將社交網路當做自己的「救世主」,因為社交網路的出現完全為我們忙成狗的現實生活開創出了一個嶄新的契機,其次在我們害怕和別人親密接觸的時候,社交網路讓我們在摸不著的情況下看見了對方,了解了對方,這也正是我們網路成癮的開始。

在失去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我們缺乏了真實的信息,社交平台上的一切信息都經過了裁剪,調整,PS,讓我們看到的內容早已失去了它的本質。而這也慢慢形成了一個新的恐怖現實,我們的身份混亂了,而這也是我們漸漸不信任現實社交的源頭,我們希望著真實生活的一切也如同網上呈現的那般完美,但是不可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信任慢慢地就堆積在了我們的心裡,在無法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在網路,又無法將自己在網路中的展現形式表現在現實社會中,最後我們無處宣洩。所以整個惡性循環的概括過程可以如下:過度地迷戀著社交網路給我們帶來的錯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錯誤地將這等同於真正的人際關係,滿足於社會網路提供的虛假信息卻無法和真實世界相連。我們越來越希望能和他人分享信息,也變得不知道自己如何獨處,如何處理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格格不入。


網路社交是讀寫(手眼)方式,現實社交是聽說(口耳)方式。

網路社交遐想揣測、無法證實的成分很大,現實社交在察言觀色、互動排查中變得更具體/真實。

兩者感官習慣、溝通場景差別太大。所以,網上活躍、見面拘謹很正常。

現實中社交能力的培養,還是要從聚會/活動、面對面溝通的習慣中培養。

------------------------------------------------

最近在讀《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深有感觸。以上答案就是基於書中觀點所作。


有的人把社交網路當做現實社交的一個擴展或者是介面,不大可能有這種想法。有的人把社交網路當成逃避線下社交的一個空間,這部分人往往是用戶黏性較大的群體,當他們發現這個空間不能為他們遮擋一切時,往往就會產生畏懼。一個解決的思路就是淡化自己社交網路關注的人的具體身份,而是更注重內容,注重興趣的社交而不是把社交網路單單當做線下關係的副本。


社交可以這樣說是一個共同經歷的過程。與某個人開始有社交關係開始,我們的大腦就不斷記錄兩個人共同的記憶和感覺。社交網路上的社交更多的是以文字和圖片進行互動,這樣的共同記憶並不深刻。而且在社交網路上有許多東西我們都交給機器去保存比如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分享的圖片等,我們的大腦沒有了記住這些東西的壓力,與此同時留下的記憶就更模糊了。在現實社交里,我們的大腦必須時刻記憶和感受真實的社交場景。這個道理和學習英語一樣,在一個全英的環境下學習英語會事半功倍。


提出問題的,就是偽命題...需要用數據說話

真正的社交,需要你真實的推動,結合線上線下


Facebook並沒有改變人類的孤獨,而是改變了孤獨的本質

—— 《大西洋月刊》


在網路上,你永遠看到的只能是對方在網路上主動暴露的一面,很小的一面(一般也是較好的一面,沒人願意暴露自己不好的一面)。在生活中,你尚不能很好了解身邊的人,又怎麼會去完全信任網路上的對方呢?沒有了信任,即很難做到關係熟稔。

但是,我同意@溫亮 的說法,社交網站讓一些原本在生活中都不會交談的同事、同學反而開始熟悉起來,因為SNS展示了他們很多你不知道的生活。


所有的社交都是線下的,越接近線下的社交才是真社交;所有線上的社交都是為了線下的社交服務,雖然這麼說雖然武斷,卻能反應大部分社交網站的情況,純粹的線上社交都是偽社交。

如社交老大臉書社交的目的是為了約妹子;

社交不是自我表達,是為了雙向的溝通,是為了更好的線下的交往,為了線下能有話題,不然你以為大家在線上社交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自我表達,那就偏媒體了。

為什麼社交網路反而更讓人恐懼社交,是不是你本身就是抗拒社交的,線下就是如此。


推薦閱讀:

喜歡上一個美國男人,該怎麼辦呢?
SIS001 到底做了什麼導致這麼多同類型網站都吵著要封殺它?
從薛之謙人設崩塌事件始末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如何看待惡俗維基網站的關閉?
如何看待如今的泛娛樂化?

TAG:社交網路 | 實名社交 | 即時社交網路 | 匿名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