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伐齊為何攻不下最後兩座城池?

燕國內部不和是新王即位後的事情,之前有幾年的時間老燕王都是支持樂毅的。而且古代文獻里對樂毅的評價感覺還是蠻好的,不像是養敵自重的人。可他幾年時間都攻不下兩座城市,實在難以理解。


從五國伐齊變成了燕國一國滅齊,以及楚國賴在莒城等等這些因素其他回答都說了。就不提了。

只說一點:

即墨和莒城不是兩座城那麼簡單。

齊國的行政劃分比較特殊,是較早進行行政改革的國家,全國行政被劃分為五個大區,就是「五都」,可類比元朝的行省。這五個大區不但是行政大區,還是軍事大區。每個大區都有很強的軍事、經濟能力。按照戰國策的記載,齊國這五個大區,每個大區都能動員包括小市民、農民在內的湊數兵力十萬人。

而即墨和莒城,恰恰就是「五都」據點城市中的兩個,這兩個城池正常情況下應該會儲備五分之二的齊國軍事、經濟力量,而不是普通的兩座小城。


謝邀。這個問題可以從新即位的燕惠王在太子時代便對樂毅心生罅隙,田單用間的角度來討論,也可以從消解齊人民心,夯實基礎的角度來討論,還可以從齊國是一個老牌強國,燕國根本沒有主觀滅齊意向的信心基礎和決心動力來討論。就我個人的想法,我揣測主要是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是戰術層面上,一言以蔽之,樂毅量力,無法克齊。

首先,之前的戰爭是五國聯軍與齊國交戰,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閔王悉國中之眾以拒之,戰於濟西,齊師大敗。樂毅還秦、韓之師,分魏師以略宋地,部趙師以收河間,身率燕師,長驅逐北。也就是說自濟西大敗齊軍主力後,其餘四國軍隊已經回去,只剩下的是燕國一國軍隊。聯軍44萬對敵60萬齊軍,此時力量被嚴重的削弱了。

其次,莒和即墨兩城,是齊國最為主要,實力最為雄厚的兩大城邑,莒城有齊襄王在,即墨則有田單。即墨、莒邑並不單純是兩個城邑,而是在所屬的地理單元中,處於地緣中心的位置。前者是膠東丘陵區,後者則是沂沭河谷。也就是說,這兩個城邑,在戰前本身就積累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城防工事也較其他城邑會更為堅固。另外以燕軍的兵力,並不可能對這兩座城邑形成O形包圍,甚至無法控制所有的交通線。這兩個地緣中心,完全可以從它們各自所屬的地理單元中獲得補給。誠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這兩個地理單元的地理結構與河濟平原、齊國的核心平原區不同,起伏的山地丘陵使得燕軍最多只夠力量控制一些城邑和主要交通線,這與日軍在山西高原的情況類似。換句話說,燕軍所沒有控制的,並非是即墨和莒兩座城邑,而是膠東丘陵和沂沭河谷兩個地理單元。

學歷史不能沒有地圖,我貼兩張大家湊合看吧。

(這裡必須鄭重向 @qingtian feng 和 @推背感 兩位知友表達我衷心的感謝。之前貼出的圖片在即墨的位置上出現了十分嚴重的錯誤!其時即墨舊城的位置並非在今天的即墨轄境,而是今天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現已更正了新的示意圖。在此為給大家造成的誤導表示抱歉,對兩位知友的指正表示感謝! )

再次,我們今天看待古代歷史,尤其是戰爭史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對戰爭的想當然,當然,這裡面很多影視劇要負很大的誤導責任。當樂毅面對齊國最後兩座城池的時候,一方面是在前期戰果基礎上對齊國物資的瘋狂掠奪已經嚴重干擾了作戰紀律,渙散了軍心,造成了戰鬥力一定程度上的削弱,更為重要的是,古代軍爭,後勤是首要考慮的關鍵。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一個大致的比例是,十萬作戰部隊加一萬匹馬,一個月消耗糧草需要四十萬後勤部隊來搬運。樂毅打不下兩城,每過一天,對於燕國而言都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對國力的消耗,6個月70城和三個月打不下倆,不須用間,燕王自己都會不自覺的瞎想。

二是戰略層面上,樂毅度勢,無法克齊。

戰國不是一個個風雲人物和一幕幕迴腸故事,而是列國爭衡,縱橫捭闔。

莒城,不是燕齊的事情,還牽涉楚國的事情。楚國在這一時期除了想拿回被宋國所佔的淮北地以外,更想做到的就是向沂沭河谷滲透,以控制山東半島南部的整個沿海地區。要做的這一點,比較直接的做法就是乘齊軍與五國聯軍混戰之時,進攻莒邑。不過楚人的做法要更聰明一些,就是假意對齊國施以援手。這樣的話,就順理成章的進入沂沭河谷,特別是實際控制了莒邑。齊閔王逃到莒城,而不是即墨,立楚將為相等等事實,都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可以認為從這以後,沂沭河谷就已經落入楚國實際控制了,只是楚國沒有出頭,莒才仍然以最後據點的姿態出現。後來魯國被楚國所滅,亡國的魯君被安置到莒,也間接說明了楚國人對此地的經營。

即墨的政治博弈,則涉及秦國的問題。史書記載:「樂毅乃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三年而猶未下。」這裡我們發現,中軍,最為精銳的中軍在哪裡呢?實際上樂毅也並未敢儘力為之,因為膠東地區始終是秦國心心念念的。《戰國策》說「割濟西與趙,膠東與燕」,是為明證,即便秦國從沒有對這一地區進行實際控制,但是秦國不點頭,你燕國敢要嗎?

最後我想說,這一場大大的爭端,秦國的戰略博弈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十分值得注意的是,齊閔王因為宋國問題引起的這場戰爭,發起方正是秦國。赧王三十年,秦昭王先是與楚頃襄王在宛地會盟,而後又前往趙國與趙惠文王會面,共同商討伐齊之事,為了表示秦國的堅定立場,秦昭王不僅向趙、燕兩國送去質子,還率先發動了對齊國的第一輪攻擊,蒙驁率秦軍越過韓國、魏國的領土對齊國的河東地區發動進攻,並一舉攻佔齊國九座城池。秦國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看到了擁有孟嘗君的齊國勢頭大好,如不加以遏制後患無窮,而當時的楚國已經被懷王搞得走了下坡路。放眼天下,秦國的敵人只有齊國一家。戰後的局面,我們也看到了,哪怕是後來齊國成功復國,但是他們與秦國,再不是一個等級上的東西兩極了。

以上。


題主顯然不清楚一點,莒縣當時可是天下有數的巨型城市啊,並不是齊國七十多城裡普通的一座城。正好我姥姥家是莒縣的,就給你們科普下莒縣的光輝歷史。

莒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3000年沒有改名字,是周初建國分封的諸侯之一。《重修莒志》載:「武王十有三年,封少昊之後茲於期於莒」。命名史和建城史全中國只有邯鄲可比。

戰國時期,莒縣是淮海地區的首府,而淮海地區又是當時中原最富裕的地區。莒縣那時是天下排得進前十的超級大城,不亞於齊國國都臨淄。直到漢代七國之亂後,莒才把淮海地區首府的地位漸漸讓於徐州。

莒縣在戰國時期的規模非常驚人。請看下圖:

右下角紅色線以內是現在莒縣的邊界。黑圈裡四個地名,分別叫八里庄,二十里堡,三十里堡,四十里堡。最遠的四十里堡,已經直接插到了臨沂市沂水縣的市中心了。想必大家也能猜到,這些地名都是以莒縣為核心計算的,類似於現在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

莒縣的影響力在古代,已經大到方圓上百里地區,都要以莒城為核心進行定位,並且依託莒縣為核心,建立了一系列據點和衛星城。現在莒縣周邊幾個縣城,都是作為莒縣的衛星城在歷史上建立起來的。

據我母親回憶。莒縣文革前還有超過一般省城級別的城牆,分設九門以及內外城,還有幾丈寬的沭河作為天然護城河。該城牆是漢代封在莒縣的城陽王,按照莒國國都舊制所修,作為城陽國首府(城陽國包括今山東省莒縣、五蓮縣、沂水縣、沂南縣、莒南縣、臨沭縣、費縣、棗莊市山亭區)。然而文革時期被拆光了。只剩幾張老照片和博物館裡的模型了。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有記載載: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

在齊國未吞併莒國之前,齊桓公遭到迫害,怕被齊國國君報復,逃到莒國避難。莒國以一城之力,尚不懼近在咫尺的齊國。燕國遠道而來,攻不下莒城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楊倫 的答案說的很好了,圖文並茂,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感謝@神之淺笑的提醒,長平對峙的秦方主將原寫作王翦,應為 王齕。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能看出些端倪。在我看來,樂毅滅齊,未必不想,實是不能。彼時彼地彼勢之下,有三不可為:

1.兵不可為。

2.政不可為。

3.人不可為。

首先說說兵不能為。

樂毅以閃電戰奪齊七十餘城,不可謂不快。

但攻城掠地容易,收服人心難。雖然齊王昏蠢百姓不擁,但田齊畢竟也有兩百餘年的統治,逐王可以,滅國老百姓就不幹了。秦始皇滅楚,殺了項燕之後伐楚進度不可謂不快,但是終秦一世楚地也沒有完全歸服,百姓反抗肯激烈,從南陽太守宣法書可以看出來,情況遠非勒石刻碑說得那般堂皇。

李信攻楚,掠地南下後卻發現郢陳後院起火,不得不回師急救,結果中了埋伏。道理何在?降地未服,隨時可能起事叛亂。樂毅破了齊國,孤軍入齊兵陷重地(《孫子兵法 九地篇》: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情況其實和後來的李信入楚是一樣的,自然不可能不先謀自保。

要自保,這可就費了事兒了。兵法雲「重地則掠」,意思就是趕緊搶完跑路。問題是你樂毅的燕軍打著正義之師的旗號解放深受齊王欺壓的百姓來的啊。在已經歸服的齊國,你要掠哪兒?一掠,不更遭齊人憎恨么?不掠,以戰國時代百姓與兵士1:7的供養率,加上運糧途中民夫自己的消耗,光是消耗都足夠耗死燕國。做個對比,長平之戰相持經年,秦趙各傾舉國之力,秦國不得不冒兵家大忌二次征糧,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入伍,秦昭王自個兒還去戰區做動員,可見情勢之緊張。燕國本就苦寒貧瘠,又經歷子之亂,為齊所辱幾近滅國,即便是燕昭王勵精圖治,家底也不能和長平之時的秦、趙相比。樂毅自己咬牙不撤軍,勉力撐持半年已經很艱難了,自然不可能全力攻殘齊。此為兵之不能為也。

再說政之不能為。

彼時七雄博弈,互為牽制,各得利益。齊燕國力相差很大(感謝齊王作死),若是齊被燕滅,無異於以蛇吞象,戰後疲敝的燕國決然無力全部消化,而被搜刮殆盡的齊國故土也只能任人宰割。鷸蚌相爭,誰是漁翁?誰得利最多?彼時韓弱魏衰已成定局,接壤的自然只有北趙南楚。那麼誰感到威脅最大?秦。

秦與齊國並不接壤。想瓜分也沒辦法啊,只能另外想轍。何況當時秦國奉行的正是遠交近攻,「友邦」有難,自然不會袖手任旁人做大。再說,秦國的野心么,魯仲連義不帝秦一事足可見秦王之心世人皆知。

還有誰不願意呢?韓魏。趙強則南下侵韓魏,楚強則北上侵韓魏。再加上秦國眈眈東向,韓王和魏王肯定嗷嗷哭:媽蛋,還讓窮人活不活了?這等情形下,他們必然搖旗吶喊助齊復國。

燕國若要硬來,無異於為人做嫁,損人而不利己。自己做鷸蚌被耗的動彈不得,然後任憑一群漁翁得利,那是非常的不明智。燕昭王和樂毅都是人精,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再加上田單這個幾乎可以與呂不韋比肩的大商人從中斡旋,事情就變得極其複雜。

攻而不取,燕王和樂毅也是待談判獲取最佳利益而已。此為政之不可違也。

最後說人之不能為。

燕昭王固然信任樂毅,可是他已年邁。即便是南山與松柏關係的贏渠梁和商鞅,也止不住太子和王室權貴反對商鞅,何況是燕昭王和樂毅呢?出現裂隙是必然的。

「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世人皆言樂毅伐齊,而不言大王伐齊,是樂毅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這句話是我查找替換的,原句是向秦惠王進讒商鞅的。若是新王聽到這句話,會怎麼想?

再者,兵久懸於外,本就是國之大忌。國之重器不操之王室,而與外人之手。新燕王能坐得住才怪。樂毅非燕國王室,奪齊地擁重兵久不歸,任誰都要懷疑。

上述兩條中的利害關係,已經足夠給樂毅下無數個絆子的。

他又不若王翦、蕭何這般善於揣摩君王心思,自然遭人猜忌。

當年甘茂攻宜陽面臨同樣困境,不得不和秦武王誓於息壤。楚派景翠攻韓之雍,昭應吹牛逼一個月拿下,結果半年沒搞定,楚王都不信任他了。長平廉頗與王齕久持,秦國得以用間讓趙王換將。

換句話說,現在的企業,有幾個老闆能容忍一個人帶一票人在一個分公司天天燒錢做項目卻遲遲沒有成績出來?

種種案例表明,樂毅挑戰的不僅是田單和他的殘齊,也不僅是五國,還有亘古以來的人性。此為人心之不為也。

某種意義上說,樂毅攻殘齊恰好也是白起慘勝長平之後局面的寫照。

秦昭王毅然回軍固然讓白起遺恨不已,可如果邯鄲、代地如即墨般死守不克,一旦發生變故,大戰之後疲弱不堪的秦國可能會和後來的燕國一樣。

歷史不能重來,歷史卻可以為鑒。這也恰好說明秦能滅六國之非凡之處。

當然,正所謂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們在這裡自以為合情入理的揣測,可能歷史就是樂毅突然如希特勒突然莫名止兵敦刻爾克一般。具體的原因,或許誰也無法知道了。

讀史的樂趣,不也正在於此么?

無恥廣告一下,拙作《楚月秦關》里這些問題可能說得更詳細一些,屆時可以一起交流。


有一種說法是,樂毅不想打下即墨和閭。因為齊國太大,一下子滅了齊國消化不了,樂毅是為了消化已經打下的城池,在安撫齊國的人民。結果還沒成功,內部自己先出了問題,樂毅被撤了。


齊國那麼大,燕國吞不了,楚國肯定不同意,樂毅想爭取民心才這麼做。。


一方面齊國人困獸之鬥,戰鬥意志堅定。將領田單統御有方,昏庸的齊緡王(對,就是那個東帝)被楚將卓齒幹掉了。齊國人打起來不用束手束腳。

一方面燕國人的後勤接濟不上,加上新王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樂毅不再受到賞識任用。換上了騎劫這位……戰五渣。所以最後……火牛陣。

在這裡反對一個答案。戰國時期民眾根本沒有國家觀念,士人都沒有更何況老百姓。他們只是害怕新來的軍隊燒殺搶掠而已。


我們現在看到的的現存莒縣縣城是元朝時縮小的版本,它只有原來莒國古城的四分之一,發現的老莒國古城的遺址。後來經過專家們的測算,這是一個周長有八千米,面積達到四萬平方千米的正方形城池。五十多米的厚度,據推算,這做城牆應該在二十多米至三十多米之間,這和現存的城牆比起來無論是高度還是寬度都是後者的三四倍。


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樂毅不想吃,要麼吃不掉。

如果樂毅不想吃,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有稱王的打算,為什麼呢?

如果他一下子就佔領齊國所有的地方,那麼他完成任務該回去復命了。如果他此時叛變,那麼燕國人恨他,齊國人更是對他咬牙切齒,如此他在齊國根本就不會有根基,還想就地稱王?做夢吧。

所以為了獨立發展,只能拖。在齊國廣布恩惠,施行仁政,等到齊國人都服他了,等到自己的根基穩了,稱王就水到渠成了。

但是我們正直的樂毅並沒有這個打算,否則,燕惠王招他回去時他是逃到趙國而不是託辭繼續留在齊國,憑他在軍隊的威望和權力,後者簡直輕而易舉。

好了第一種可能已經被推翻了,那麼只能說莒和即墨確實比較難啃了。

古代有種戰法叫堅壁清野。就是依靠自己堅固的城牆和充足的糧食堅守不戰,讓一鼓作氣力求速戰速決的敵軍無從下手無機可乘從而慢慢磨掉他們的士氣消耗他們的糧食。而當敵人士氣低落精神萎靡的時候再出城衝殺,就可以起到砍瓜切菜,大獲全勝的效果。

回頭看,莒和即墨,樂毅圍攻一年都沒拿下,不得不說這兩個城市都滿足了城堅糧足的條件。而對於帶著復仇的火焰求戰心切而又孤軍深入的燕軍來說,則尤為不利。繼續包圍下去,不僅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消耗己方的士氣和糧食。而對面的齊國則是官兵人民上下一心保家衛國同仇敵愾士氣逐漸高漲。樂毅正是覺察到這一微妙的變化所以才撤去包圍採用懷柔戰術收買人心。

而這個戰術,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因為只有在時間的長河裡人們才能慢慢忘記傷痛,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尤其是當對方陣營還有田單這個軍事奇才的時候你更不能著急。

所以後來三年還是沒有攻下我認為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能繼續保持下去的話結局真的難料,說不定樂毅真的憑一己之力攻下齊國所有城池從而創造歷史走向人生巔峰?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就好像滾滾東逝的江河,回不了頭。


即墨和莒不是小城,而是齊國五都之二。田單復國後的齊國沒有齊威王末年大,齊威王末年有多大呢?百二十城,而宣王閔王又是擴張兩代,到閔王時期,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達到頂峰,大約一百四十餘城。樂毅破齊,佔領七十餘座城(淮北被楚收復),大約五分之三,五都被佔了三,差不多。所以,樂毅是已經沒有能力繼續進攻,而齊國實力尚存


齊國實行五都制:

中都——臨淄,東都——即墨,西都——平陸,南都——莒城,北都——高唐。

也就是把國內分為五個軍區,各設一名都大夫作為地方軍政首長。其中臨淄不僅是中都,也是齊國的首都。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齊國有"百二十城",而樂毅只佔領其中的七十二城,沒佔領的地方是即墨和莒城,也就是還有兩個軍區沒有淪陷,相當於還有五分之二的齊國領土仍然沒淪陷。


來,莒縣人來給你答一下。

一,莒國本來就很牛逼。

春秋戰國時代,不是我吹,莒國可是避難聖地,好戰之國。

雖然莒國國君只是子爵,但莒國是千乘之國。

他齊國的齊桓公沒當上領導人的時候不也是躲在莒國嘛。

二,莒城城池固若金湯。

最近中央台有一個紀錄片,展現了莒城當時的城池面積。數倍於當時齊國國都臨淄。當時樂毅在城外架起高台,看到城中景象,他是絕望的。


莒國全盛的時候可是拳打齊國腳踢魯國

和瑞士一樣,雖然小但強

莒齊合併後御個燕國沒點問題

之前被楚國破有齊國從後面作梗的成分


齊國不同於別國,別國基本都有設立郡,而齊國實行五都制,即為 臨淄,即墨,莒城,高唐,平盧 。有點類似金朝的四京,齊國的五都皆為軍事重鎮,並非一般的小城市。當然 齊國攻打七十餘城也不是幾個月的事,可信記載應為五年攻打下來了七十餘城,個人覺得並不算是閃電戰。


從樂毅壘望莒城內,樂毅看到了莒城內有兵工廠,而且莒城面積大,比當時齊國城區還大幾倍,內部完全實現自給自足,所以莒城久攻不下


莒在日本還有這個姓氏的,絕對當時是超級大國,軟實力天下第一


樂毅不曾想到,水能載艇,亦可賽艇。


狡兔死,走狗烹


推薦閱讀:

斯大林對歷史有什麼貢獻?
曹丕南征荊州為何敗了?
如何自製中國古代軍事地圖?
劉備屯兵新野,曹操大本營在許昌,兩者直線距離並不是很遠,劉備這樣也太不安全了吧?
如何評價李世民的軍事才能?

TAG:歷史 | 軍事 | 戰國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