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在國內受教育、但沒有能力送去歐美的父母,可以怎麼辦?

我女兒今年六歲了,該要升小學了。我見過太多太多的例子,明明很聰穎很可愛活潑的孩子,從進了中國的小學開始就被「改造」、被洗腦,接受不到愛,只有冷漠與惡意。從初中開始,原本的活潑與靈性就不復存在了,變得要麼偏執,要麼自閉,而且大多狂躁而仇恨美日、大棋論成為一種思維的「default」。 我千萬不願這一切發生在我女兒身上,因此我最多允許她在中國大陸接受小學教育,中學以上我必須送她出國。可是,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我沒有送她去歐美日澳這樣的發達、文明世界的財力。 請問有沒有可能,有一個和平、善良,用愛而不是階級仇恨教育兒童,但是教育成本足夠低,讓一個三線城市普通家庭也能夠承擔的國家?謝謝大家了。


今天(2017年11月24日)整個上午我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我感覺面對這次「紅黃藍事件」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快塌了。這篇答案是我獲得點贊數最多的答案,正好也跟育兒有關,感謝大家的認可,我也覺得我自己沒有說錯,我自己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但是我真的沒有辦法想像,假如有一天,我遇到這樣的事情能怎麼辦。因為我面對的不是一個被告,是一個盤根錯節的巨大的關係網。我自己如果可以真的按部就班地進步,我的小孩真的可以有樣學樣地在好奇地去認識世界,但傷害發生的時候,我即使保證不崩潰,但一塊被鐵釘打穿的柵欄沒有新陳代謝。

至於要不要回美國,我現在還沒有定論。在巨大災難面前,或許我能做的也只有不跪下,站著走下去了。

==============================================================

你根本不了解歐美,憑什麼要送孩子出去?!

看到這個問題,我馬上手機換電腦,過來回答了。

我本人旅美六年,在美國接受了高中和大學本科教育,後來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又了解到了國內的留學行業,了解了一些套路。

我覺得你現在的解決辦法,就是認真工作,提高自己的認知。提升你自己。不論是哪個社會,都是非常現實的。拼爹是最重要的資本,其他的反倒是次要。試圖讓孩子通過教育自己改變命運,是父母最不需要負責任的選擇。

不要妄圖給別人(即你的孩子)設計她的人生軌跡,因為你不知道其他人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而父母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遠遠要高於故意的指導,而且在青春期甚至可能會有子女更加激進的反擊。我從初三開始跟我父母的關係只有一個——抗爭,我要爭取我本應屬於我的權利。家是一個人最安全的港灣,但是在我心中卻成了一個和我對立的地方,我已經覺得我童年的家不復存在了。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會對「家」產生這種印象吧。

不要故意安排別人,要讓你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那你的孩子也不會太差。

一. 作為父母,首先格局本身就應該高於自己的孩子。

父母眼界越開闊,能幫助給孩子未來奠定的基礎就越好。比如,同樣是父母,我選大學的時候,還有其他回去找留學顧問的父母,格局太小,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很好的建議,甚至只能被留學機構牽著走。反倒是吳軍先生,他為了給女兒選學校,帶著女兒訪問了特別多美國和英國的一流名校。你可能覺得你沒有資源,幸運的是他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書,系統的講述了英美各個名校辦學理念以及各家名校的特點。本書叫《大學之路》。

而且,你在選擇地方的時候,非常含糊不清。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你為什麼都不自己了解一下幾個發達國家之間的區別和不同呢?他們的初級教育,高等教育都有很大的差異。即使美國的東西海岸也有區別。美國的高中也分公立和私立,公立裡面也有細分,私立裡面也有細分。當時不是要求你成為留學顧問,所有的東西都要懂,但是至少要知道為什麼要出國。一味地看到國內教育的差,但不去思考國外有什麼優勢,即使孩子出國了,她自己也會迷茫,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出去,甚至會抗拒。

還有,你要明白,什麼是「教育」。考到好大學就是受到了好的教育?找到好的工作就是受到了好的教育?怎麼樣才能算是培養成一個傑出的孩子?你和孩子的關係到底是什麼?這些根本性的問題絕大多數家長根本就不會去思考。

在李笑來的書《把時間當作朋友》(千萬不要訂閱李笑來的任何東西,都是炒冷飯,看看免費的就行)里,他講過讓孩子學英語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學,像同學一樣,互相幫助,我跟孩子學一點,孩子跟我學一點,共同進步。然而絕大多數家長,只是單方面去引導孩子,你得怎麼怎麼樣,我就問一句「憑什麼?!」孩子憑什麼要聽家長的話?!家長真正可以憑藉的不是家長的身份,或者發育得更早的驅殼,是自己的行為。

我爸寒假的時候跟我說,未來數據科學家很吃香。正好,我之前看了黃申老師的《大數據商業架構之路》,本想跟老爸往深里聊一聊,結果他的認知僅限於此。假如情況相反,我沒有讀黃申老師的書。他讓我走這條路,我聽了,那接下來我該幹什麼?我茫然一片,我不知所措,放棄或者唯唯諾諾地活一輩子可能就會成為主旋律,這是你希望給你女兒的教育?

二、父母的心性要高於自己的子女。

有些父母會打自己的小孩,會被7、8歲的小孩子激怒,會跟青春期的孩子對罵,何其荒唐?

孩子還不了解這個世界,人類進化史主要就是靠知識,幾百萬年的沒有被退化掉的缺陷依舊存在,人類從娘胎里出來之後,其實還是相當於胚胎階段,其實更加需要父母的呵護和考慮。青春期的教育,人類就是需要更多的知識和教養的傳遞,從單純的獸性去教化,完完全全就是在違背人類發展的方向。父母最理想的感覺,我覺得應該是像張三丰教育張無忌一樣,整個人生境界完全凌駕於晚輩只上。那晚輩除了心服口服還有什麼理由反抗?

父母需要修鍊自己的內心,這不僅僅是為了教育子女,也是為了去面對馬上就要來到的科技革命,馬上就會有驚濤巨浪來襲,我們這一代人必須嚴陣以待。生活的起伏,境遇的變化,都需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回到子女的教育,不因子女分數低兒憤怒,而是要找原因;不因子女高分而興奮,而是應該適度的鼓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自己個人練習的方式來自凱莉?麥格尼格爾的書《自控力》。大四那年第一次閱讀的時候總是覺得相見恨晚,其中利用冥想提高自控力的訓練我如今受益非常大。比如和家人親友起的激烈衝突越來越少,更多時候,我竟然會意識到對方現在的情緒波動,我甚至會強行打消試圖激怒對方的行為,而是故意說一些輕快的話來打消緊張的氛圍。即使是在半年前,這些都是難以想像的事情。練習冥想之後,很多時間都不會焦慮,比如等公交車、買喜茶排隊的時候,不同於其他的「低頭黨」,我不會帶耳機,手機放在口袋裡,目視前方,大腦放空。這種時候不僅不焦慮了,深圳炎熱的天氣也不那麼可怕了。

一個沒有辦法全面提高心性的父親,無法用理性解決親子問題,後果可能是河森堡以前分享的答案,我剛才找了半天沒找到,大致內容是,一個從小被父親打到大男孩兒,在青春期開始練習柔道,越來越壯。一天,父親發現打不疼兒子,反而自己手疼,而且兒子一個順手就能撂倒自己,便開始「以理服人」。

反正到最後都是「以理服人」,早一天好過晚一天。

三、父母要努力工作,有時顧不上孩子,但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愛她。

這是我在樊登讀書會,聽樊登講《忙碌的爸爸也能做好爸爸》感觸非常大。我現在還很年輕,離作為一位父親還有很遠的距離。之前我一直堅信我要成為丁克,我不想給其他人(未來的子女)帶來人生中的麻煩,甚至讓他們經歷傷病和死亡的痛苦,我不想當這種人。但是在認識 @陳綺婷 之後,她讓我改變了一些想法,雖然我對人的降生還是抱有悲觀的態度,但是大腦可塑、身體可塑、科技在發展,人類壽命會越來越長,越來越健康。只要我學會如何成為一位好父親,我將不會辜負我未來的子女。

其實這篇文章,也是我自己的自省和激勵。為人父母難,所以我會慎重慎重再慎重。

因此,我為了成為一個好的父親,我會拼盡全力去為我的未來做準備。我會努力工作,我會修鍊自己的內心,我會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會保持身體的健康,要支撐起我夢寐以求的新家。而且也會像《忙碌爸爸》一書中提到的一樣,讓孩子知道我是在乎她/他的,甚至有時工作或者出差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

跟之前說的一樣,為了孩子的將來,我也要提升自己。不論是哪個社會,都是非常現實的。拼爹是最重要的資本,其他的反倒是次要。試圖讓孩子通過教育自己改變命運,是父母最不需要負責任的選擇。父母的成就就是孩子的起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就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吧。

多看一些業務相關的書,多出去結交一些人脈,多在身邊尋求一些晉陞的機會。甚至於,多讀一些大一的教科書,武裝自己的大腦,也好過每天寄希望於自己毫無了解的歐美教育吧。

總之,孩子的路應該是孩子自己選,我們自己努力提升,努力修鍊,當我們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的時候,孩子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擁有健全的人格,健壯的體魄,還有發達的頭腦了。那個時候,或許去不去歐美讀書已經不再會是考量的問題了。


我一直覺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十分好笑,孩子的起跑線就是家長啊,你家孩子就輸在你這兒了。

所以我對自己要求就是年輕時候一定要多經歷,世界各地四處多走走看看,多讀書多獲取信息,養成個包容的世界觀、正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到一定閱歷就不要孩子,不然另一個小人兒的人生毀我手裡這罪過可就太大了。

扣個題就是,國外範圍太大,基礎教育國內做的挺好的。洗腦哪兒都有,美國洗法不知道比TG高明到哪裡去了。要麼就自小全家移民,要麼就大學送孩子出去,其它都不是合適的時機。

父母家庭的影響真是太重要了,比空氣、水、健康食物、學校和社會宏觀環境都重要。


讓自己的孩子遠離她熟悉的環境、家人、朋友,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同學的歧視下過著語言不通習慣不同而且緊巴巴的日子,造成的心理問題怕是比在國內更嚴重吧?

所以呢,最好你拿著錢也跟著一起去啊。

你說你沒錢,這個么……你看啊,你女兒出生6年了,在這6年里你有沒有為了送女兒出國做準備呢?錢的事情咱先放一邊,先來談談不需要花什麼錢的事情:

有沒有自己先學好外語?

有沒有選好適合自己女兒的國家、地區、學校?

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女兒未來的發展方向?

有沒有親自去你選的地方看看?

有沒有了解你所選地區的政策、學制、費用?

對你所選地區的風土人情、習俗禁忌了解多少?

有沒有在出國的問題上和你女兒達成共識?

有沒有對你女兒進行配套的外語教育?

有沒有培養過你女兒的獨立自理能力?

……

我給你講個故事。

前段時間不是研究生考試複試嘛,一個學生跑到我們院某導師辦公室毛遂自薦,說自己對那個導師所研究的領域感興趣。那個導師隨便問了幾個領域內的基礎問題,結果學生一個也沒答上來。導師曰:你這些都不知道,我不相信你對我的領域感興趣。

你孩子都6歲了你還在知乎上問出類似於「我沒有年薪百萬但我想過年薪百萬的生活」這種問題,我覺得吧,就沖這點,上面那些問題你的回答大部分是「沒有」。

另外呢,以國內思想教育的羸弱和邊緣化,根本不可能對孩子進行洗腦,真正有能力洗腦的是家庭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子女的影響力遠超學校的政治課。

考慮到題主的思維方式,我很為你女兒的未來感到憂慮啊。


這個問題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個答案了。上下翻了幾十個答案大致看了一下,好像有一點問題大家沒怎麼提到。

題主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教育成本永遠都是不低的,無論在哪個國家。而優秀的小孩子隨著長大花的錢也會越來越少。所以你想要教育成本足夠低的國家,我真心覺得中國已經算是最優選擇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孩子,但根據我在澳洲六年的學習+工作生活經歷,跟你簡單說一下。

也許在知乎上還不太好忽悠人,但是現實生活中你以為各個都是動輒清華北大常青藤畢業的人嗎?現實中好多人都會認為:國外以快樂教育為主;發達國家福利好,上學都不要錢;國外上大學是申請制,不像高考一考定終身,不公平。我相信你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是這樣嗎?呵呵。

很多人讓你自己努力,有本事你自己移民,再讓孩子來發達國家讀書。你以為出來就是萬事大吉了嗎?拿澳洲舉例來說,這裡學校分好幾個類型:公立、私立、教會學校;有男校女校也有混合的學校。你聽說的不要錢,指的是公立學校。一年學費大概幾百澳幣,有的可能還用不著那麼多。天啊,一年學費你兩三天工資就出來了!在澳洲養孩子多麼簡單啊!有medicare全民醫保,生孩子不要錢;生孩子有補助;孩子上學不要錢,這簡直是達到共產主義的節奏啊。

神經病太多了,可以報警嗎。

首先,生孩子不要錢,指的也是公立醫院。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最多有一些限制比如不能選擇單人的病房啦,親屬過了探視時間不能來看啦。這些都是小事。所謂的奶粉錢政府近幾年也減少了不少。不過沒關係啦,有手有腳的夫妻倆都工作,而且這邊奶粉$15-$30一罐,哪怕對於剛工作的小年輕來說,工作一小時一罐奶粉錢就出來了,這些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接下來孩子慢慢長大啦,我們來看看育兒費。child care一天一百多澳幣一個孩子,正常的年輕小夫婦平均每人每天的工資大概也是一百多(你不能拿35+的人的工資來比,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拖到奔四了才要孩子),所以一般家裡有兩個及其以上的孩子,女生就會part-time或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因為你出去工作的錢還不夠交child-care的。在那裡一堆孩子還容易互相傳染生病,煩心事多了去了。孩子大一點兒了,我們在國內小時候小學都可以自己坐公車什麼的上學放學吧?然而這邊父母不可以把12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在家。上學時間大概是下午兩三點就下課了。after-school也是要錢的哦。隨便Google找了一個新聞里的價格,大概$17-$27不等。就算是$20一個小時吧,每天你要是晚三個小時接孩子。$60又沒了哦。

其次,前面有提到選學校的問題。墨爾本幾個區的房價被中國人炒得那麼高,為什麼啊?主要是那裡有排名好的公立學校啊!熟悉又畏懼的三個字:學區房。

這邊上學也是按地段分的,查查My school對於維多利亞州的小學排名,除了市中心的老牌學校之外,中國人很喜歡的區例如Glen Waverley, Boxhill, Doncaster的學校,都是排名很靠前的。

除了排名靠前的公立學校,其他都跟放羊似的,老師也不管讓你背的東西背沒背。你左思右想,這樣下去不行啊,要不然你自己努努力,咬咬牙讓孩子去讀私立學校吧。私校課外活動多一些,多一點機會學習不同的東西,老師管孩子也上心一些水平也更高,快樂教育嘛。

下面請看網上公布的澳洲平均私校學費:

大約兩萬多一年。什麼概念?你應該有聽過留學生抱怨澳洲學費貴吧?那麼我們來比較一下:

如圖所示,商科本科留學生在莫納什大學的學費是$39100一年,才讀三年哦。你讓孩子上私校,從year1-year12,一年平均兩三萬,你自己算算要多少錢。不要忘了哦,私校很多活動的,今天球賽明天要去法國當交換生後天排演話劇,還有各類制服皮鞋書包運動服.....都不是免費的哦。

而且,有的私校有錢還不一定進得去。他們會首先考慮校友的子女。而且家長是要被面試的哦,你覺得你能不能代表你自己和全家說服學校你的子女有能力上這所學校?你看看,本來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你不是校友啊有錢也進不去啊,又拖後腿了吧。

好了。咬咬牙把國內的房子賣掉,為了孩子來他鄉異國重新開始,找個好點兒的學區房。你以為他們的高考不補習嗎?正是因為申請制,大學對私校的學生錄取會更寬鬆。不信你讓墨爾本大學或者莫納什啊悉尼大學的留學生大概問問他們同學中的澳洲小孩,大部分應該都是私立學校和排名靠前的公立學校畢業的。你是不是有點兒害怕了?這狗崽子還有兩年就高考了,還不看書,急死人了。怎麼辦啊?報個班吧……

於是你會在公車上看到澳洲長大的ABC在做數學題,當然題庫不會有我們經典的三年模擬五年高考繁重,是比我們在國內輕鬆很多。

總算大學畢業了可以找工作了。這邊大的公司,不僅看你的本科學校研究生學校以及成績,還會問你的高考分以及你的高中是哪所學校哦。原來不止大學是申請制,找工作還要看高中的啊……

不過危言聳聽了那麼多,這邊也有好的一面:私校都是有獎學金的,我大學同學的弟弟考了全額的獎學金,也沒花家裡什麼錢;私立學校早早的就會教育孩子有職業規劃這一個概念,推著他們去和社會接軌;而公立學校老師也許不提供那麼多現成的東西,孩子的主動性也許更強。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嘛。

總結吧,不要妄自菲薄。我認為教育的意義是讓人有能力去換角度去思考一個看似表象的問題,而不是看到表象就抱怨和逃避。

在同一所學校上學的孩子,為什麼有的人天賦異稟並且沒有浪費才華;而有的孩子早早就放棄自己遊戲人間?我覺得家長的因素是最大的。也許我們會看到我們父母的一些缺點,非常使勁的擺脫那些讓我們厭惡的地方。但我們搞不清楚的是,其實大多數我們都是父母的翻版。或許沒那麼嚴重,或許沒到那個地步。但是你不得不承認的是,你的孩子前期總會跟著你指的方向去走。就算是在澳洲,也有非常有禮貌有愛心的小孩和一看就是沒教養的孩子,這和家庭教育的關係還是非常大的。

希望你的孩子不要太像你一樣消極,把你自己的夢收拾起來自己做;

如果她能感受家裡滿滿的愛,我相信她是不會變成你口中「冷漠的人」的。別忘了,你在她身上陪伴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教育成本」。

祝好。


之前寫的帖子還這麼火。加一句在前面吧,我已經回國了。在魔都加班中,繼續折騰。

----------

我現在在美國,我可以負責的告訴題主。你想得太多了。沒錢多掙錢,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尊自強,是你父母的責任。學校能教啥?

而且你現在在中國還有閒情逸緻考慮這些愛國教育,洗腦什麼的。等你出國,去什麼小國家,你分分種明白,能安安全全的出門就是人生的幸福。我一個哥倫比亞的同事說他們小時候,都是坦克在街上打仗。毒販四處殺人。一個非洲來的同事也是。說我才不會去坐什麼過山車,跳傘尋求刺激,我tm從小就是玩命長大的。

不說這些極端的。就算你現在帶著小孩來美國上學。你覺得能教她什麼?你只看見好的一面。你沒看見美國的學校里孩子生活的艱難,大孩子欺負小孩子。體育好的孩子欺負哪些小書獃子。

你現在這個情況,你讓你孩子來美國讀中學,我跟你說,那才是一輩子的陰影。小孩的世界有多殘忍,你可能不記得了。但我告訴你,一個不會說英語,或者英語有口音的小孩,在美國的中學,那是要被欺負死的。不要說學習了,你娃能正常長大,不抑鬱自卑你都要慶幸。那時候,你用什麼來保護她?

而且你知道美國,有多少黑孩子,墨西哥孩子,有多少吸毒和暴力事件嗎?你看見電視里那種和諧相處,打成一片的景象,告訴你。那都是幻覺。作為亞洲女生。你長得不好看就是被所有人欺負嘲笑的對象。你長得好看就是白哥哥,黑哥哥,老莫哥哥yy的對象。你不能帶她到好的學區,上重點高中,你知道她每天會受到多少騷擾,然後冒著多少被搶劫qj的危險嗎?

覺得在中國教你些愛國教育你受不了了。來美國一樣愛國教育。然後沒多久小孩就開始恨你。為什麼你那麼沒本事,為什麼你要帶她來美國上學,恨你為什麼是中國人。然後拒絕和你用中文說話。分分鐘被白人小孩拐出去瞎搞。請問你拿什麼來保護她,說服她?

然後還有美國的老師,真的,他們完全不在乎你娃兒的死活的。跟她有毛關係啊。只要你上學不鬧事,你考分數不好,直接勸退就是。你在美國想上名校,一樣的天天補課。各種刷題。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所以,你孩子的未來,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而不是什麼奢望什麼教育。什麼外國什麼的。你就是她的榜樣。自尊自強自愛的你,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社會並沒有教她冷漠,是家長的冷漠,是你自己的不作為,才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學會了冷漠。換一個國家,根本不可能改變什麼。你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處事的心態。

--------------------------------

我發現每次說什麼,總有閱讀障礙的人不看題目然後和你講什麼邏輯。說我混得不好所以看見的就不好。那我就不懂各位,你們是被黨國怎麼迫害了啊,你就發現了各種黑暗啊。

我就住達拉斯,社會這麼美好民主,為什麼前幾天黑哥哥要拿著槍去殺警察。一個人和警察對干一晚上,寧死不屈?

你們根本不懂晚上可以在在街上溜達吃夜市小吃是tm多麼難得的幸福。說什麼國力強盛,你敢半夜十二點才市區走來走去,然後不擔心被人持槍搶劫,我覺得國力就很強盛。

至於我,我也噴了不少帖子了。大家知道我的肯定也知道我混得不差。我的意思是題主要是nb,你在中國一樣可以nb,你sb,你來美國只能更sb。美國有好的嗎?那肯定啊,那當然啊。我住的就是當地最好的學區之一。旁邊中學自帶fullsize的體育館。比很多國內大學的都要大。有個什麼盜竊搶劫,警察都要開直升機來巡邏。但是問題在於,依照題主這個水平能住到這個區嗎?

而且大家也應該知道我,一個小時候在貴州山區八線小縣城讀書,讀完高中,我tm也不一樣站在這裡噴題主?人家有錢人家的孩子的資源我肯定比不了,但一路走來,你自己幹什麼了?

都知道自己不行了,於是下個蛋期待孩子完美逆襲?我們家能現在過得不錯,那是我爸在四五十歲都在創業。我哥也一直努力的拼出來的。而我,其實是家裡混得最不好的。

那又怎麼樣?我也還是在繼續努力啊。我依然在掙扎啊。我也沒有指著嫁個富婆,生個菇涼什麼指著她給我爭光啊。

我站在這裡,一路走來,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我也知道我自己的付出和堅持。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是德行的修養。

套用新加坡的一句話,no one owes you a living.


謝邀

很理解題主家長的期望與心情,你不是第一個這麼擔憂過的,鄭淵潔曾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接受國內傳統教育,最終鄭亞旗只接受了國內正統的小學教育,而中學部分都是在自家私塾畢業的。那麼你能說鄭亞旗最終的結果是題主你想要的嗎?顯然未必,因為每個家長對自己的「藝術品」期望值不同。

類似的例子我就不舉了,在國內實質上都是個例,並不普遍。而且話說回來,就算去國外或者像鄭淵潔這樣的教育方式,就真的好嗎?並不見得,你去看看國內一些頭腦清楚三觀正的人,他們也接受過國內教育,但他們在成長的關鍵階段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並認識到了差異與利害關係,並藉此機會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並且邏輯合理。只可惜的是,大多數人,確實沒有在成長的關鍵期萌發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確實與教育有關,但如果全部歸結給教育,這是偷懶的行為。

題主家長,不是咱給中國教育洗地,雖然體制內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一個問題:我們家長往往都會把孩子最終被塑造出來不好的性格、品行、能力,全部歸結於學校教育

一旦孩子最終人品好三觀正性格好,有些家長們又開始給自己貼金邀功:「都虧我們教育的好」,可是這些自以為是的家長怎麼知道,有些人生道理,有些社會經驗,全是孩子一個人在生活中悟出來的。這些跟什麼學校、老師、爹媽,反而還沒直接關係,這說明孩子學會了思考辯證,具備獨立成長與獨立完善的能力,而非過度依賴父母、學校老師,而是通過自己獨立完成。

實際上呢?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與諸多因素有關,包括大街上一個賣爆米花的、賣紅薯的、某個被家長毒打的孩子、一次離家出走,說不定都對一個孩子這一生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如果你只說教育,那麼說明你這個家長的思維層面還停留在很淺薄的角度。

教育,是不能幫你彌補社會經驗上的欠缺,教育不是一本經驗書,吃了就能升級,教育可以教會你一些基本技能與知識,幫你撐起知識的基本架構,該打怪該練級該遇到坎坷困難你依舊逃不過

從進了中國的小學開始就被「改造」、被洗腦,接受不到愛,只有冷漠與惡意。從初中開始,原本的活潑與靈性就不復存在了,變得要麼偏執,要麼自閉,而且大多狂躁而仇恨美日、大棋論成為一種思維的「default」。

我不知道這位題主家長是不是一枚小憤青,是不是特別討厭甚至鄙視國內教育。其實我也是一枚小憤青,我也曾非常反感甚至抵觸國內教育。後來進過這個缸我才知道,好老師是有的,而且會越來越多,教育體系的寬度也會越來越好,公私體系會越來越增加教育質量的厚度,未來我個人看好。

有些許建議希望題主家長能看看

  1. 在孩子教育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比學校社會更大的,雖然很多家長意識不到;
  2. 反對以及抵觸國內教育的人,大多容易走極端,非黑即白,比如國內是垃圾,美國是好的;
  3. 成長教育貫穿了學齡前、兒童期、青春期、成長期等多重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社會、教育機構、家長共同營造適學環境,不是說換個國家這孩子就不會沾染惡習,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 洗腦+惡+冷漠+靈性(家長的塑造傾向)

如果把這幾個辭彙都扣到國內教育的頭上,講真,冤了。

如果你說國內一線城市的優秀小學,我還真沒覺得這些學校在灌輸這些東西,以前調研我認為比我小時候上的學校好的多,老師也很年輕,很有親和力,很會體貼學生,溝通半徑更短。

但也從題主的陳述中可以讀出,你對孩子以及教育結果是抱有很高期待的。你希望你的孩子可以真善美、活潑靈性、不被惡俗負能量所干擾灌輸。可現實是什麼呢?

難道你確保你孩子成人以後,就不會面對這世界上所有的惡?

你把孩子置身於一個烏托邦,然後這孩子從烏托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孩子興沖沖地去面試,發現HR問了一些奇怪的測試問題,竟然不要我,然後他回去抱住媽媽的大腿哭了一整晚。過些天孩子戀愛了,發現很多女生都拒絕了他的表白,此時你孩子三觀崩塌,為什麼我這麼善良這麼好,她們就不喜歡我呢?

題主家長,你也是經歷過社會的人,你敢說你小孩即便是在國外,難道他就絲毫不會感受到來自不同的人、事、現象所帶來的負能量嗎?比較可笑的是,題主家長所說的「偏執自閉狂躁仇日美」的問題,首先國外有多少偏執狂自閉症你google過嗎?

其次,仇恨美日,這是一個地緣民族情結問題,截至今天,至少在知乎上,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比較客觀理性的看到中美日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無腦仇這個無腦恨那個。

總結:題主看似好像思想與世界接軌了,實際上與大多數國內家長一樣,有著非常強烈的塑造欲,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那樣。實際案例中,四成家長塑造失敗,甚至因為自己一廂情願的塑造害了孩子,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為他們好,怎麼叫害他們呢?

我希望題主家長能明白一件事情,你所謂的「塑造」,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洗腦和改造」。

最後

已經2015年了,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我個人建議家長能在幼兒早期通過學前教育為孩子勾勒出大致的世界觀,不論是善惡,都應該正面客觀的告訴他們,並且告訴他們其中的利弊,然後尊重他們的選擇。任何的干涉或過分的塑造欲,都不過是家長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改造孩子。

先告訴他,再引導他,但一定要尊重他。教育發展了那麼多年,有一點不會變,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尊重、對不同知識與見解的尊重、對不同人的尊重,想了解這個世界,需要用盡一生的力氣。

然而更可愛的,就是我見過很多當官的有錢的家長,為了避開國內教育,在孩子小學上完,或者初中上完就花個幾十萬幾百萬的送到國外留學,我自己遇到的大多都送到了美國和新加坡,但最後孩子回來真的變成自己理想的藝術品了嗎?至少我看到的一部分,花錢更大手大腳了,就像成龍說房祖名那樣,生活習慣依舊很隨意,襪子亂丟,該罵人不尊重別人的地方照常發生。

在教育上,你可以怪體制,怪老師,怪社會,怪政府,怪任何,但這是你生的孩子,你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和朋友,如果你在親身教育方面不去親力親為,不去言傳身教,甚至偷懶送出國就認為萬事無憂,那麼這樣的家長,我認為是非常不負責的家長,甚至你的孩子還會因此憎恨你替他做的選擇。

教育,不止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家長也應一同伴隨孩子成長,接受與時俱進的教育,不斷充實自己,避免被時代拋棄,在人生前進的路上要不斷看到自己的不足。人無完人,何止是教育。人這一生就是在不停的學習,甚至到老去的那一天,都沒拿到自己滿意的畢業證。因為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美麗的烏托邦,更沒有你眼中最完美的藝術品,何況孩子他不是藝術品。


跟著輪子哥刷到這題 @vczh ,教案都寫不下去了。題主何止財力不合格,智商更不合格,身邊的圈子更是,恩,呵呵了。

第一個問題,孩子會因為上學就感受不到愛?合著孩子一上小學就扔著學校里12年,高考完了家長再來接回去?合著教育就是學校的問題?不,我可以負責任告訴你,在我班上成績好性格好綜合能力的學生基本上是家庭和睦幸福父母經常主動和老師溝通的!反例是另外一個父母關係緊張長期吵架甚至互毆的男生,在學校裡面老師輪番給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轉變好了周末回一次家就打回原形了——學校六天做的所有努力,都比不過孩子周末在家被父母一句謾罵,都會被父母的爭吵抵消,我們沒有給愛?是狗屁父母沒有給!

或者你所謂的『感受不到愛』是指校園暴力?拜託日本皇室的愛子公主都經歷過校園暴力,你覺得去了歐美天堂就沒有校園暴力問題?當然,作為老師我深知必須重視校園暴力,並且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但這個事情只靠學校真的做不了。

第二個問題,你周圍就只有或者大多數是被學校搞得麻木、沒有靈性、失敗的孩子?其實你錯了,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失敗,而且家長錯誤預期了孩子的天賦。我時常被家長這樣子質問:我孩子小升初時候考190多分(滿分200),成績那麼好怎麼被你們一教現在退步了?我是無言以對的,因為這個孩子確實非常乖巧努力,但是就是缺點悟性,成為不了拔尖的一小撮。而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一個班級除了頂尖的一小撮和末尾的幾個,剩下的都是你我一樣的中等生。望子成龍,最少也要先是條鯉魚吧?

我承認,應試教育確實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今年帶初中畢業班,孩子們課業極其繁重,重到看著都心疼。他們7點上早自習10點下晚自習,每天要上數不清的課刷無盡的題,沒有時間去逛街,沒有時間去追劇,甚至連新聞都要靠我講給她們聽——但是沒有一個孩子否認,應試教育是他們絕大部分人向上的最公平的方式。

第三個問題,題主你知道歐美髮達國家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差距嗎?你知道他們普通孩子可能一輩子連富人的頭髮絲都見不到嗎?你認為以你現在的能力能夠負擔得起的外國學校,一定效果特別好?又回到那句話,孩子的教育並不是甩手給學校,家長就能袖手旁觀的。

題主,我幼時家貧,如果不是因為讀書,命運大底是初中畢業就嫁人生子,現在來知乎問『我發現丈夫出軌但是孩子已經6歲了我也沒有謀生能力該不該離婚』,然後被一堆高大上的知乎er哀我無能怒我不爭。如果孩子的起跑線就是家庭的財力,我大概連上學的資格都沒有。現在,我本科畢業,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在體制內,比大多數人更明了應試教育的弊端和無力。我無力改變,但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展示更大的世界,更遠的未來,更多的溫情。知識可以通過課堂教授,但是你所渴求的愛、創造力、靈性…不能。你可以給選擇更先進的教育,但請不要憑著主觀臆斷把我們的所有努力踐踏在地。

今天,我家擺脫了貧困,從困難戶變成了普通人,我們沒有跨越階級,但是這何嘗不是勝利?再過一兩年,我會找到另一個普通的他,生下一個兩個接受應試教育的孩子,你覺得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對嗎?不,我每天都努力閱讀,積極鍛煉,勤奮思考,我希望自己能夠有豐富的知識面,健全的三觀,良好的審美,給我的小孩做出最好的示範——我的素質,才是我孩子的起點。

(3月1日補)昨天寫這個回答時候發著燒,今早回來看,發現語氣和措辭比較偏激,特別是一上來就直接懟題主確實不好,以後有機會我會黑得含蓄一點。

昨晚答題時候,我編輯了一段自己從書籍和其他優秀回答中學來的歐美教育的弊端,但是刪掉了。這一段如果發出來,肯定有一堆人會這麼噴我:『答主你出國留過學嗎你知道國外教育到底是怎麼樣嘛心疼你這個土鱉』『答主希望你這輩子有機會去外國考察一下』。我的天,雖然我這輩子估計是沒出國深造的機會了,但是身邊也有出國深造在一流大學留學的親戚朋友,他們也並不是認為國外教育就是天堂的。同樣的,如果沒有留學背景的人不能評價這題,那你從沒有深入教育一線上來就說我們洗腦是什麼鬼?難道要我拍一下初中政治課本發上來?

還有質疑我擺脫了貧困的,這幾位親,這個社會不管是橄欖還是金字塔,占絕大多數的都是普通人。從困難戶變成普通人,也許我只是離王思聰的起跑線靠近了一厘米,但離我家庭的起點已經一萬米。我媽是文盲,而我是大學生,這難道不是中國夢?

精選區有一個評論我覺得值得思考,這位朋友說:題主作為新中產,不想孩子體會應試教育的辛苦,難道不對嗎?我覺得心情是非常對的,但想探討幾個問題:1,新中產指什麼?2,在任何教育環境和背景下,想上最頂尖的學校都是很辛苦的吧?

我個人認為,應試教育死板的癥結就是人太多。一個班60個人,物理實驗只能老師做學生看,學生基本上沒有操作機會,稍微走神就錯過了,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也很難實現。以我們縣為例,中考滿分1050,最低分530就有高中上,但是也只有不到60%能升學,不改變競爭現狀,是改變不了教育制度的。


我每天用很長的時間去想:怎麼能提高我班學生的學習興趣?用什麼方法能讓他們感受真善美?怎麼才能最淺顯的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

可是:

他們回家之後偶然看到父母在和鄰居喝酒聊天時,破口大罵著學校、老師和現代教育:

「學校有個屁用,老師都是臭老九」

「你看到前幾天的新聞了么?北大研究生賣豬肉了,哈哈哈」

一轉眼,喝到興頭的父母看到了孩子居然獃獃的看著他們,怒吼道:

「還不趕快學習去!看看人家誰誰誰的孩子,每天學習到balabala……」

孩子來到學校,跟同桌說:我爸昨天說學習沒用的,研究生都得賣豬肉。

我在學校,我用一堂課又一堂課的時間給學生講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進步的表現,鼓勵他們多看科教頻道、多讀書。

他們回家之後,爸爸說: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嘛/女孩子讀書不就是為了找個好對象么。

奶奶說:大孫兒,你還記得跟你一起玩的閏牛不?他都結婚了哈哈哈。

媽媽說:不能跟異性聊天,摸手,會懷孕的!

孩子來到學校,看見張小明和王小花說了幾句話,大笑張小明:哈哈哈,王小花是不是你媳婦啊,你居然跟她說話」

「媽媽你不能亂扔垃圾」

「你還能耐了,管上你媽了!又沒人看見,快走」

「爸爸,我明明看到咱家柜上有錢,你為什麼不借給叔叔啊」

「你這小x崽子胡說什麼呢!看我等會兒不揍你!…嘿嘿,小李啊,我這手裡真沒那麼多錢,我再想想辦法,改天去醫院看弟妹去啊」

「奶奶您坐這兒吧」

「你真是個好孩子啊!」

「媽媽,今天在公交上我給一個老奶奶讓座了」

「你給她讓什麼座!你上一天學不累啊!她管你什麼事」

「爸爸,你看那個老爺爺摔倒了」

「快走!」

「可是,爸爸」

「你怎麼這麼多管閑事啊,敢碰他,訛你錢,就把你賣了還錢!」

「媽媽,嗚嗚,張小明打我」

「你個熊貨,下次再打你你就打他!打壞了媽媽給治!」

張小明

「媽媽我作業還沒寫完,等會兒睡」

「學校就知道留那麼多作業,有什麼用」

「又玩又玩,作業寫完了么!」

「現在減負,沒那麼多作業啦!」

「現在的老師啊,真會偷懶。正好你數學不好,明天咱們去報個補習班」

這就是我國教育的現狀。


「一個和平、善良,用愛而不是階級仇恨教育兒童,但是教育成本足夠低,讓一個三線城市普通家庭也能夠承擔的國家」——卧槽這不就是現在的天朝么?

題主您就放心好了,您孩子這一代人的課本和學校里全是和平、善良、愛,頂多再加點《弟子規》之類的東西教孩子孝敬父母、遵守規矩,絕壁沒有什麼階級仇恨;而且還便宜,三線城市又不用擠什麼學區房,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免還有牛奶補貼、午餐補貼,下午三四點鐘放學之後只要不去搞什麼馬術、高爾夫之類的幺蛾子,打打球、游游泳、唱唱歌、跳跳舞什麼的也花不了多少錢,對吧?

就這麼湊合著長大,也不用考慮什麼家國天下,運氣好的話一輩子稀里糊塗也就過去了,運氣不好的話…運氣不好的話,只要心裡有愛就行了,沒毛病233333

多麼幸福的一代啊!(滑稽.gif


可以這麼辦:把對孩子的教育失敗,全部怪罪到「中國的落後教育體制」上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老師,我說下我的看法。由於是新班主任,接手的班級是學校入學成績最靠後的一批學生組成,班裡大多數學生基礎都不太好,也有不少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年的了解下來,我發現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注意是每一個,不管是學習上還是行為上,甚至心理上有問題的,全部都是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有的父母離異,有的爸媽忙於事業無暇照顧,有的爸媽太寵溺,還有的根本不管,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可以從家長身上找到原因。

孩子出問題以後,家長不急嗎?他們當然急,經常有家長打電話找我,有的希望我特別照顧下孩子,想請吃飯,想送禮的都有。也有家長說自己孩子以前怎麼聽話成績怎麼好現在不知道為什麼變成這樣了…反正沒有一個家長覺得自己有責任,他們都認為小孩的成長和教育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這是很多家長固定的思維,我們做班主任的當然會重點關注這些學生,可家長的思維不改變往往讓我們白費功夫。

反過來,班裡有些比較努力懂事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也有找我了解情況,這些家長往往比較通情達理,他們知道自己小孩基礎不好,經常是問我他們可以做什麼配合學校的工作,而不是請求我們學校多做些什麼。這些孩子並不需要特殊照顧,時間一長進步都很明顯。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只是用親身經歷告訴題主,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其實是最重要的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最大的,我們學校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萬能,班主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與其把孩子的教育託付給學校,不如自己多研究學習下如何教育孩子。你們是很愛孩子,誰不是呢?只是思路不對,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1,題主你自己是否認為自己是被洗腦的?你是否接收不到愛、冷漠、惡意、偏執、自閉、狂躁、仇恨美日?我看你有這顧慮想必你不是,那你是被哪國教育大的?你自己不就是最好的反例么。

2,一個孩子接受不到愛、冷漠、惡意、偏執、自閉,相信我,和學校沒有大關係,我們大多數都是在中國受教育長大的,不乏很多人三觀正而出眾,有責任有擔當,成為人上人,為什麼同樣的教育體系出來的孩子不一樣?教育既然是一樣的,那麼不一樣的只能是家庭了,對么。

3,本人從事留學行業媒體,對留學這塊不說專業,但是至少了解日常資訊是日常工作,我們從來不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差到您必須把孩子從初中就送出去的地步,恰恰相反,中國至少到高中會考之前的基礎知識都是非常有意義和紮實的,中國教育的弊端在於教育資源的匱乏以及由此不得不實行的資源競爭,因為所有人必須先爭搶資源,所以捨棄了沒法用標準來衡量的創意思維。

4,針對創新和個性空間的教育,其實中國自己已經在認識這方面的問題,已經開始逐步的試著改革了,雖然自科舉存在就流傳的一些糟粕一時半會兒的不可能徹底推翻,但是連國家都有意識了,做家長的竟然還沒做到有意識的去培養自己孩子在校外鍛煉課本知識以外的能力和價值觀?你以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全靠學校負責的嗎?別開玩笑了,國外的先進教育里家長要承擔什麼角色你了解嗎?你把孩子隨意的送到一個陌生環境里,你問過孩子的意願嗎?如此不自由不民主的替孩子決定的行為,竟然還妄想教育孩子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人?

5,中國縱有千般萬般的不好,也不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英美加澳有千好萬好,去了是孫子還是爺爺也完全看你個人,你的孩子或許不仇恨美日,但是跪舔美日也是可笑,我說這話不是因為我愛國,一個考慮問題健全的人絕對不會盲目的鼓吹或者貶低一件事。這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

最後,給予你客觀建議,沒錢就設立不匹配的需求,說句不好聽的,人家能把孩子送出去的,大多家長一代十分努力,你要不然就自己努力,通過技術移民或者掙足錢送她出國,要不然在國內改變一下環境,去相對教育理念更先進的城市,再不然選擇用家庭教育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想要找一個物美價廉方便快捷優質的海外教育渠道,有這好事我們能告訴你嗎……早就自己去了。


-

我不喜歡大陸教育,但還是讓孩子在內地念了小學、初中,因為是台胞,沒有學籍,到哪都得交那贊助費、借讀費,九年交了幾十萬……。最氣人的是「西安實驗小學」,狗屁名校,為了它買了間學區房,還給學校交了堆錢,結果根本讀不下去。(倒霉遇上了個行事乖張的班導,小學二年級,帶著娃踉蹌而逃,轉學到別處。)

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我認為,孩子教育問題,再有天大想法,再有崇高願景,都得為下面這兩個理由讓道。

一、我在哪裡工作,孩子就得在哪裡上學,「好好一個家,不能給拆散了」。

二、若再補註一點,就是「絕不能讓孩子沒有父母,沒有家」。

之所以如此固執,只因為我有成見:

我所認識的小留學生,及其年長,工作家庭婚姻,尤其待人接物,都有偌大問題。

為了虛幻名堂,把自己的骨肉變成缺父少母的孤兒,何苦?

「教育」二字,千萬不能輕易捨棄了那「育」字。

-


題主,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在「愛的海洋」里生活,生活中沒有冷眼,沒有歧視,沒有偏執,過純凈化的生活,就不要夢想便宜就能得到這些了,得拚命賺錢,成為大款,把孩子和窮人與窮環境隔離,這樣孩子才能生活在只有愛沒有階級也看不見階級的世界裡。


我是從大學開始留學的,之後工作,移民。

首先跟你這麼說:我不建議高中留學。

簡單來說中國孩子高中留學,多半就是去其精華取其糟粕(我沒說反),孩子反而爛了。

最好的留學階段一是小時候,二是大學及研究生博士生等,前者取其全,後者取其精。

我對你的建議如下:

  1. 好好學下怎麼做家長。

  2. 不要把成績看作最重要的。

  3. 如果有條件擇校的,好好選學校。

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和學校的協作,並不是兩方都把鍋往對方身上甩。


高中時,很多同學都覺得自己:娃是個聰明娃,就是被這萬惡的教育制度毀了,中國的教育制度適合那些書獃子,並不適合我。

然而長大後再看看,就明白:別懷疑,你就是蠢。

還有在精神科實習的時候,遇到小孩病人會問問學習成績咋樣來判斷孩子智商咋樣,絕大多數病人父母會說:成績不好但是!娃是聰明娃,就是不學習。

其實他們的娃我一眼就看出來是個瓜娃,他們卻看不出來。

所以說啊,孩子不成才,49%的原因是真的蠢,49%的原因是家長的綜合實力太差,1%是運氣不好,剩下1%勉強怪罪於「萬惡的應試教育制度」吧。


學17世紀的英國清教徒,全家登上十月花號輪船,奔赴非洲海岸(推薦索馬利亞,那裡沒有成熟的政府,像極了1609年的北美,去美歐澳日的錢沒有賣房賣車去非洲的路費應該有吧?),披荊斬棘,揮灑汗水,說不定未來某一天非洲東海岸會出現一個叫新華夏邦地方,後面的歷史自行腦補……


怎麼辦?涼拌。

- - - - - - - 政治極其不正確的分割線 - - - - - - -

我算是「小留學生」出身了,日美歐新加坡的留學生朋友都有一大堆。

前些日子大家都在討論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時候,我們這些人的觀點基本分為兩派:

一派像我這樣,認為李的哲學思想和治國能力很了不起,然而這種粗暴的哲人王(開明專制+功利主義+精英階層通過血緣和教育維繫)的模式在他身後很難持續;

另一派對於李則是近乎迷戀的跪舔,完全無視這種制度下的不民主不公平以及政治道德上的有虧之處。你告訴他們新加坡的老人社會保障微薄,老人在地鐵站撿瓶子,出身下層的市民後代早早由於請不起私教在小學四年級就輸在起跑線上,十五歲的小屁孩由於錄了段辱罵李的視頻而鋃鐺入獄,他們一律不當回事——哪怕你告訴他們新加坡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天朝還過分,他們也只會告訴你一句「人家國家發展得好!人家給居民分房子!

看見沒有,其實只有加黑的這半句話是重點。

這兩派人的教育背景沒有區別:不同程度的國內名校,不同路徑的海外留學背景,現在天天在美國聽著民主自由大法好。

區分這兩派人的指征只有一個:國內原生家庭的環境和「階級」出身。一二線城市中產及以上出身的人贊同第一種觀點,也更加關注政治道德和社會意義上的公平;而那些三線城市及以下、或者一線城市苦苦掙扎的中低層市民——只要有個國家能給每家人分個條件過得去的兩室或者三室一廳,別說是老李,我看就是金太陽,在他們眼裡也可算是好領袖。

什麼「和平善良」,什麼「用愛代替階級仇恨」的教育,天朝給不了你的孩子,美日歐給不了,印度索馬利亞菲律賓也一樣給不了,只有你作為家長讓孩子脫離那個為生計掙扎的階層才可能實現(不一定要大富貴,在一個正常穩定的社會裡,中產及以上已經可以是堅實的社會活動與慈善事業的主力了)。這種階層的跳躍,一是教育和眼界,二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題主你準備好了嗎?

- - - - - - -

評論歪了,來正一下樓。

喜不喜歡老李,喜不喜歡民主自由大法,不是這個答案的重點。重點是,如果一個人自稱關注社會問題/有公共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有批判思維的能力/etc,就不能夠一邊罵天朝的GFW敏感詞一邊讚頌李家後人把十五歲小屁孩因為一段破視頻關監獄的行為,僅僅因為自己作為天朝的吊絲沒分到房子而新加坡同等級別的吊絲很可能會有房(至於那些比自己還吊絲的吊絲有沒有房也不是他們關心的,他們只是覺得平行時空的自己在新加坡應該有房)。 這不叫社會責任感和縱論天下,這叫眼皮子淺還沒本事,但是還覺得天下的便宜都該我占著。

而這種「眼皮子淺」,在不實現階級跨越的情況下,對於大多數人(總有小部分的超越階級局限性天賦異稟者)是很難改變的。還是拿同樣的例子來說,一個在原生家庭就住慣了越層大房子的孩子,自然會覺得就算政府能給多數人分一套兩居室也並不能遮掩其在公民自由/其它個人權利方面的惡政,覺得某些不公應該被改變哪怕並非與自己直接相關;而那些父母為了一套兩居室和大家族和單位撕逼了一輩子的家庭出來的孩子,相信我,他們就算在名校學了一套一套的天下為公、知識分子是社會良心之類的調調並以此為榮,一旦他們自己不再是惡政的直接受害者,那些理想他們可以這輩子都再也不提。

這不是對於吊絲「階層」的道德批判,這是大多數人需要面對的人性的局限——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產階級是好的民主政體(不是那票「新興國家」的劣質民主)必不可少的基石。

說來說去還是 @Luxenius 大人在評論中總結的好:「題主想極力避免以及追求的那些東西,比他想像中還要貴得多,不是僅僅出國讀書就能到手的。這些東西本質是階層的飛躍,這非常不容易,兩代人都要給力。」

- - - - - - - 最後更新一次 - - - - - - -

本來覺得這個答案一二百贊也就差不多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評論中很多知友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補充,當然也有持續性的歪樓以及對我個人的批評和揣測。不關評論不拉黑,大家在社區條例規定之內玩開心就好。

我所謂的「中產」是個不嚴謹的概念。之所以用了這個不嚴謹的概念並在原答案中開啟了嘲諷模式,主要是覺得原題主太中二——我沒本事,沒資源,對環境不滿意,請大家告訴我一個多快好省佔便宜的辦法,否則閨女長歪了都是你們社會的錯!—— 這樣的家長,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就算明天有了一千萬美元送孩子上名校,也無非是念了幾句洋文,然後一口一個你國,蹺著腳說你等窮逼上不起伊頓哈佛那就沒辦法,誰叫我家祖墳冒煙天降祥瑞呢 (知乎上這類人可是不少的,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誰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因為自己天賦異稟而一蹴而就的。知乎上不姓趙的各位,想必在達到如今的生活水平之前,祖輩父輩都隨著時代浪潮幾經沉浮。今天的那一點點安穩靜好,都仰賴於幾代人用時間和生命搭起的階梯。一家一族,一城一國莫不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感激,不謙虛,不努力讓未來的自己和後代變得更好?

前些日子發現那顆類地行星的時候NASA的科學家是這樣說的:我們今天只能發現它,但或許我們的孩子的孩子就可以探測它,然後我們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就可以去到那裡。

今天種下的種子,不一定能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長成參天大樹。然而如果今天不種,明天也不會有人平白無故地送你一片森林。

共勉。


亞洲民主國家一大把,菲律賓印度,幹嘛非去歐美,看不起我們亞洲的自由國家嗎?
非洲三權分立民選總統的國家滿地都是,花銷也不高,為什麼不送去,是不是種族歧視瞧不上黑哥們?
東歐新興民主國家烏克蘭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也不少嘛,趕緊送去享受自由。

還有,說當今社會給人們灌輸階級仇恨?

那麼官僚資本家送子女去歐美日澳你咋不仇恨呢?

你冤枉了中國社會。它不但沒有給你灌輸什麼階級仇恨,反而是閹割了你。


我沒能力年薪百萬,但是我想過年薪百萬的生活,知乎上能給我答案么?

我覺得回答題主的問題的答案是,最好讓孩子離開題主身邊受教育。

為什麼?因為影響孩子人生觀世界觀最大的就是家庭,學校我覺得還在其次。而從題主的問題描述我能看出一絲老憤青的影子,字裡行間透露出樓主正是他描述的平庸狂躁偏執還有不切實際,張嘴洗腦,閉嘴階級仇恨,只能看到身邊的極端事例,看到的都是陰暗面,看不到陽光美好的事物,這就是極端啊,這就是說明題主心理的陰暗。題主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這樣,送不送國外不重要,重要的是別放在自己身邊,否則長大了很大概率就和你自己一樣了,陷入平庸偏執,不切實際的妄想。


推薦閱讀:

國內的學前教育有哪些很明顯的不足之處?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 16歲的我(女孩)是否應該支持父母再生一個小弟弟/小妹妹?
請問營養師 2歲孩子日常營養食譜?
老婆要請月嫂,我收入無法承擔,怎麼辦?
嬰兒一直吐奶怎麼辦(少吃多餐、豎抱、拍嗝,這些方法沒有作用)?

TAG:教育 | 育兒 | 留學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