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志怪小說,《酉陽雜俎》為何不如《聊齋志異》有名?如何評價它們的歷史地位?


提供一個視角吧:

大部分「志怪小說」的作者都不認為他們是在寫小說,而是認為自己在做歷史事實記錄,「志怪小說」只是文學史家所歸納出來的一個文體概念。這個從《山海經》、《搜神記》、《夷堅志》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大多如此,只是在不同作品中反映的程度不盡相同。而這種「實錄」的文體意識又會要求作者在記錄這些事情時候要用「史筆」,換而言之,就是要「真實」地記錄自己所聽所聞,要「無徵不信」「多聞闕疑」,不能摻雜太多「非史」的因素。寫作者不僅相信他們聽聞和搜集的故事,同時還忠實地記錄下這些事情,有時甚至還會多方考證以進行補充,龔鵬程先生因此把「志怪小說」的這種風格稱為「認真地說荒唐話」,換成現在的流行語大概就是所謂的「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這樣一種寫作的態度,使得大部分的寫「志怪小說」的人是不喜歡蒲松齡和他的《聊齋志異》的,他們認為《聊齋》缺乏史筆,不夠「真實」,袁枚就曾批評《聊齋》「太敷衍」。而蒲松齡寫《聊齋》時就沒這個困擾,他不像紀昀他們那樣深受乾嘉樸學影響,他的寫作有大量「非史」的因素,除了實錄自己的所聽所聞,他還在很多篇目摻雜了大量的個人想像、細節描繪,這一點很像唐傳奇,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有意為小說」的文體自覺性。從文學性的角度而言,後面這種束縛更少、自覺性更強的寫作能夠達到的層次自然會高一點;從敘事性的角度而言,後面這種情節更加飽滿、技巧更加豐富、節奏更加緊湊的敘述也會更加吸引人。

文學性更高、敘事性更強,為什麼《聊齋志異》更加有名也就不難理解了,這當然不是說《酉陽雜俎》不好,但是作為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巔峰,《聊齋志異》確實是有它獨到之處的,而這種獨到之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寫作觀念決定的。


-

基本上認同Koalaz老師的觀點與切入角度,鄙人才陋,略略展開談一談,或有謬誤,望方家指正。

《酉陽雜俎》的確是有意於史筆,但多錄秘聞,一本正經的扯淡。與此同時,它也作為了唐代風俗考,記錄許多唐年間的人事物,是一部非常好的材料書。

中宗景龍中,召學士賜獵,作吐陪行,前方後圓也。有二人雕,上仰望之。有放挫啼曰:"臣能取之。"乃懸死鼠於鳶足,聯其目,放而釣焉。二雕果擊於鳶盤。狡兔起前,上舉撾擊斃之。帝稱那庚,從臣皆呼萬歲。

這段記錄了唐時打獵的場景。吐陪是一種方陣,放挫啼可能是人名,那庚是俚語方言之類的,鳶盤可能是一種打獵器具,還是非常有趣的。

三月三日,賜侍臣細柳圈,言帶之免蠆毒。

寒食日,賜侍臣帖綵球,綉草宣台。

立春日,賜侍臣彩花樹。

臘日,賜北門學士口脂、蠟脂,盛以碧鏤牙筒。

這段記錄了不同節氣的做節方式。

則天初誕之夕,雌雉皆雊。右手中指有黑毫,左旋如黑子,引之尺余。

這段講的是武則天誕生之時的境況,雌雉皆雊:雌雉鳴叫。野鳥居鼎耳,是小人將居公位,敗宗廟之祀。變異之兆。還是有暗含褒貶,帶個人判斷的。

《禮異》篇講了禮法的區別,譬如:皇帝為丞相起。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相權削弱,皇權集中的現象。

《物革》講了一些異象,但卻不像《喜兆》《禍兆》那樣指涉分明。因提到開成,這是唐文宗的年號,估計可能是在暗指唐末時期的甘露之變。

其餘之如《玉格》道教,《貝編》佛教,《境異》他國等各種史料怪事,諸多不表,大體上還是有許多參考意義的。至少對於我來說,取材的確豐富,那些道教藥丸的別稱,還蠻有意思。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提到過,小說在古中國的地位並不高,漢以前那都是小道,小語,一向為文人所輕視。「若其小說家,合叢殘小語,近取譬論,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到了唐朝才有了第一個階段性的變化——有意為小說。但從作品來看,雖然是有意為小說,但地位還是不高,依然秉承著錄事的體系,雖有奇筆,但總體上全靠故事取勝,不以文章見長。

除此以外,《酉陽雜俎》雖然一直評價很高,但似乎並不是一本受讀者歡迎的書。各大古書籍出版社大多出的是點校本,帶註疏的都少,全譯本就更少了,自然讀的人也少。何況作者還秀方言。

————————

《聊齋志異》是奇書,好看的很,說它缺乏史筆,也不大能夠。在文章收尾處增補個人議論,以異史氏曰開頭,豈不是在致敬太史公。

魯迅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句話也是有褒有貶的,史家之絕唱,有稱讚太史公的意思,他第一個搞出了紀傳體,搞出了世家,列傳,本紀這類綱目,的確了不得。但他同時也用了很多孤證,孤證在正史中應該是不可取的,所以密室會談這種戲碼基本上都是假的,把史記當作小說來寫了。這就是為什麼是絕唱了,因為後世史官絕不敢這麼寫。

所以蒲松齡先生肯定是學了《史記》的,而且套著採風記事的殼子,把小說的本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再說,到了明清時期,小說已經比較發達了。《聊齋志異》的小說筆法當然比《酉陽雜俎》這種錄事體好看的多,會特意加點筆墨,渲染一番。

「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固請之,乃梯而過」。

這種斷句、節奏、細節描寫,是段成式沒做到的。

知乎有人比較過史筆,試截取一段:

漢書

秋八月戊寅,帝崩於未央宮。九月辛丑,葬安陵。

資治通鑒:

秋,八月,戊寅,帝崩於未央宮。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安陵。

《漢書》和《資治通鑒》兩種筆法的對比,前者錄事,流水賬意味明顯。後者斷了幾個句子,就像散文了,時間變成了一種環境,細節描寫,筆法高人一等。《聊齋志異》在敘事上,好看在這裡。

郭沫若先生評價《聊齋志異》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不能否認,但是話說回來,聊齋大約490篇左右,能達到郭老評價的頂多十之二三,還有很多也是擬晉唐小說,志怪之作的,和干寶一樣,發明鬼神之不誣而已。比如《真定女》這樣的文章,也談不了什麼意義吧。

文史意義上,當然《聊齋志異》強很多,寫的乾淨利落。但從材料角度而言,《酉陽雜俎》則更加具有價值。

-


酉陽雜俎僅止步於志怪,而聊齋志異:

寫鬼寫狐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促織、潞令、夢狼、席方平、商三官、伍秋月、續黃粱、辛十四娘、雲蘿公主、王者、方鴻漸、太原獄、新鄭獄、皂吏、鬼吏、考弊司、人妖、犬奸、羅剎海市、成仙、三生……

這些篇目請著重觀看,配合「異史氏曰」效果更佳。

強梁世界,原無皂白。況今日官宰半強寇不操矛弧者耶?

竊嘆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為虎,而吏且將為狼,況有猛於虎者耶!

一人興訟,則數農違時;一案既成,則十家蕩產。

每見今之聽訟者矣,一票既出,若故忘之。攝牒者入手未盈,不令消見官之票;承刑者潤筆不飽,不肯懸聽審之牌。蒙蔽因循,動經歲月,不及登長吏之庭,而皮骨已將盡矣!而儼然而民上也者,偃息在床,漠若無事。寧知水火獄中,有無數冤魂,伸頸延息,以望拔救耶!

官問不及,吏詰不至,其實一無所用,只足以破產傾家,飽蠹役之貪囊,鬻子典妻,泄小人之私憤而已。

最狠的:

余欲上言定律,「凡殺公役者,罪減平人三等」,蓋此輩無有不可殺者也。故能誅鋤蠹役者,即為循良;即稍苛之,不可謂虐。

另附本人其他有關聊齋的相關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298842/answer/89246939


《酉陽》屬於隨筆雜記,段郎人品瀟洒(啊,蒲公也挺瀟洒的),不窠臼於長篇大段,有什麼就寫什麼。嗯,有幾卷不客氣的說就是瞎J8抄,啥都抄,比如《貝編》。可以看作是段郎的讀書筆記+生活日記+採訪錄+收藏夾。段郎似乎不懂丹青,不然免不了還要畫幾張插畫,挺少女心的

然而這樣難免碎片化,《酉陽》多半內容構不成故事,隻言片語又晦澀古拙,加上作者有時故意追求冷僻奇崛,文章更不易懂,自然不好流傳。
比如第一卷《忠志》一句:狡兔起前,上舉撾擊斃之。帝稱那庚,從臣皆呼萬歲。
這個「那庚」是什麼鬼?當然現在百度百科都有詞條解釋了,是唐朝的方言。方言啊卧槽,長安普通話?

此外,內容繁複駁雜——又多又碎,故事雖然可讀性強,讀起來耳目一新拍案瞠目,然而讀到段郎駢羅名物的時候,不免頭痛,以《廣動植》篇為尤,比如單單蟲類出現在《酉陽雜俎》就有:

蟬、 蝶、 蟻、 蜘蛛、蜈蚣、 蠮螉、 顛當、 蠅、 壁魚、 蛣蜣、 天牛蟲、 異蟲、 冷蛇、 異蜂、 白蜂、 毒蜂、 竹蜜蜂、 水蛆、 水蟲、 負子、 避役、 食膠蟲、 灶馬、 謝豹、 碎車蟲、 度古、 雷蜞、 蠍、 虱、 蝗、 螵蛸……我抄得都累,別說譯了

全書總共30卷,介紹各種動植物的就佔掉8卷。這部分有一些史料價值,但從一個奔著志怪小說來的讀者角度,顯然會覺得枯燥。

其實《酉陽》里廣傳且膾炙人口的故事不少
吳剛伐桂
僧一行捉北斗七星
京西店老人
蘭陵老人
飛頭族

好像也不怎麼膾炙人口


那啥...第一個小說的名字我有一半都不知道怎麼發音,如何能火起來


謝邀。

誰更有名神馬的,浮雲啦。

《聊齋志異》一書而兼二體,廣為稱道的篇章,更偏傳奇;而《酉陽雜俎》則志怪的氣質更明顯。


1.書名起的不好,不夠白。讀起來不順口。

2.故事講的不夠多。而且太碎片。

3.沒有老百姓(讀書人)喜聞樂見狐狸精/天仙/妖怪/女鬼各種美妞倒貼貧窮書生的各種種類豐富的小白文橋段。


我的回答僅針對於「有名」這個問題。(有一個抖機靈的回答是,因為聊齋志異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課本有選段而酉陽雜俎沒有~)

也可以從時代的角度去思考。

這個問題裡面,「有名」的意思我覺得是現在知道的人多。我們把知道這兩本書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中文系的/文學研究者/文學愛好者,另一類是和文學沒有太大關係的人。那麼有名其實是說,普羅大眾、非文學研究者或者文學愛好者,也知道聊齋志異,而不太知道酉陽雜俎。

原因是,無論文學價值或者地位,對於現代普通人而言,欣賞和閱讀聊齋志異的門檻比酉陽雜俎低的多

首先是因為語言,聊齋志異距離現代普通話很近,稍微有點小學中學的文言文只是就能看懂。而酉陽雜俎要遠的多,需要更多的知識。

其次是內容,這個前面的回答已經說得很好了。故事性強的東西比較容易讓普羅大眾接受。

然後還有背景(其實也包括審美取向),聊齋志異的故事背景,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酉陽雜俎因為時代比較遠,有的社會文化背景我們得藉助註解才清楚。(就是說我們和清代人生活的環境的差異,遠遠小於和唐代人的差異)


我記得唐末同類小說就有好幾本啊。而且是一個家族,他爺爺外公什麼的都寫的有啊,同質化嚴重。再說了,後來還有什麼子不語子不語續閱微草堂筆記等等,我覺得閱微草堂筆記看起來更好玩一點。


這類小說很多的,子不語

也屬於,研究了也不清楚能研究出什麼


(酉陽雜俎最近剛看了一半啊可能不全面)

按照高中語文老師說的吧,《聊齋》這個反應了社會現實,用文學的方式去表現了政治狀況。於是乎蒲老先生從作家晉陞到文學家,給後世研究的學者以高大上的機會。

《酉陽雜俎》呢,就比較好玩。它比之沈括的《夢溪筆談》更奇,夢溪筆談感覺就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酉陽雜俎》是非常有精神勁兒地幽默著文藝著。如同之前幾個答主所說,《酉》多奇志,自然也就沒法在思想深度上面出《聊齋志異》之右了吧。

拙見,歡迎批評。


《酉陽雜俎》是志怪筆記,語言風格接近於檔案,作者本人的主觀看法不多。記載的東西純粹為了好玩,有點類似於唐朝娛樂八卦、都市傳說的單行本。

《聊齋志異》是借用搜集來的故事抒發作者本人的觀點,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創作。

兩部作品的性質不同,結局就會不同


聊齋是鳳凰男的歪歪之作,更容易產生共鳴


從真實性,可信度,以及對古代習俗的考證角度來看,《聊齋志異》大大遜色於《酉陽雜俎》。

但是,《聊齋志異》比《酉陽雜俎》晚了一千年左右,閱讀難度大大降低,基本都是由短小故事組成,可讀性強。

我們可以對《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們做一個「套路」摘要:

窮書生,存在即合理——毫無能力、人格可言

非人女性出現,並「千篇一律」愛上窮書生——非人女性通常「妖力」強大,並且像河神一樣愛實現別人的願望

非人女性貢獻一切——生育能力,財產、精元,甚至不惜坑害自己的父母和姐妹,只為填上窮書生的欲壑

填坑完畢,非人女性離開——(劃重點)財產和孩子留下,給窮書生謀了官職,找了新妻

窮書生捅婁子,非人女性回來擦屁股——非人女性基本對窮書生終生負責

╮(╯_╰)╭考慮到《聊齋志異》誕生後的主要受眾群體,這樣的故事受歡迎不是很正常嗎?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很多咱們現在流傳的故事,在《酉陽雜俎》中都有原型的。比如《酉陽雜俎》里的《董永》這一節,屬於董永較早的傳說,織女奉玉帝之命替董永織布還債,還完債說明是來完成任務的,直接飛走了。咱們現在耳邊的都是什麼版本呢?織女又是要嫁給董永,又要生孩子,又要給董永留寶買官。其實哪有多人間富貴死乞白賴的要送給他啊。

還有《酉陽雜俎》里羽衣女的故事,和咱們現在知道的牛郎織女故事很相似。但是在《酉陽雜俎》里,羽衣女衣服被偷,只是暫時留在人間,等再次找到衣服的時候,羽衣女立刻飛走了,過一陣子,飛回來把自己孩子也帶走了。

從《酉陽雜俎》中不難看出,很多記載仍然存在著母系社會的印記,和後來男權社會下的故事不同。這些在《聊齋志異》里全部都不存在了。所以後者更被男性環境所接受和傳頌,在女性識字率不高的大環境也很難有反對意見的提出。

有個微信公眾號「九九甲古韻軼事」在連載白話《酉陽雜俎》里的一部分故事,雖然不是太全,但是白話翻譯非常尊重原文,有些篇章作者還會進行傳說追溯,感興趣可以去看看。也有微博:http://weibo.com/5653011672


《聊齋志異》小說的元素更多,故事可讀性比較好

《酉陽雜俎》適合當小說看的只有很少幾篇,大多數像乾巴巴的冷知識


酉陽不如聊齋通俗易懂,涉及人性情愛的東西不如聊齋多。


個人更喜歡酉陽雜俎和前後時期的唐志怪,就是離現在太遠看起來吃力。有的故事感覺真的詭異驚悚, 比現在那些寫恐怖小說的還有想像力。什麼人埋在牆壁里了,後腦勺長著臉的女鬼了,老而不死成為怪物,死屍起身為主人開門的……現在恐怖電影的梗都是人家玩過的。聊齋志異看起來更易懂,但是我個人不喜歡這樣戀愛情節多的,總是書生遇見女鬼女仙女狐就推倒的,對方還體貼的弄個小妾書生從此過上幸福三人生活的YY情節。


酉陽雜俎里那個深夜出現在某家窗外的白衣獠牙老人實在是恐怖到了極點......


酉陽是作者當筆記記錄的,「寫著玩」,何況唐代年代久遠,跟明清極為成熟的小說來比,可讀性上肯定聊齋好啊,文筆也是聊齋更有趣,作者寫作的時候肯定考慮了怎麼吸引讀者,酉陽的作者可是個貴族富家子,自己的才情並不著意與這種筆記,當然也有特別漂亮的篇幅


因為後者比較黃。


推薦閱讀:

如何以「三年前,我養過一隻...」為開頭或結尾寫一個故事?
為什麼金庸小說里名字那麼好聽而現實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沒有那麼好聽?
《三體》是不是過時的作品?
江南的龍族4馬上出了,那麼對於江南這個作家評價是怎樣的?
有什麼好看的吸血鬼小說?

TAG:小說 | 聊齋志異書籍 | 古籍 | 志怪小說 | 酉陽雜俎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