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確實給了內地很多幫助嗎?
經常有很多香港人說,內地發展這麼好,都是來自於香港的幫助。請問內地現在的繁榮(拋開文化類),香港真的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嗎?或者是,真的有貢獻嗎?真的有幫助到我們嗎?
我是經常在fb 上的內地新聞評論里,看到了這類的言論。好奇才來知乎搜索一下,並沒有找到所以就順手提問了一個。本人對此一無所知。 (稍微修改補充了一下)
很討厭極左或極右的論調,沒有必要肯定一方就要詆毀另一方。
內地香港,從過去到現在,都是互相成全,互相影響的。但這個世界是多元的,它們彼此肯定不是對方唯一的影響因素。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雙方的處境不同,影響不同罷了。不能因為歷史變遷,就否認以前的過往吧。
真的有貢獻嗎?真的有幫助到我們嗎?
看到這個問題實在啞然失笑。
我不知道LZ所理解的「幫助「、「貢獻」是如何定義的,至少在一般意義上的理解,香港在歷史中對於全世界華人的貢獻都是不可否認的。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裡面,香港就是內地重要的進出口通道,甚至在某些時期裡面,是除了北京外唯一的進出口通道。我這裡定義的進出,不僅僅指有形貨物,更有信息、文化、科技、管理技術和各種創新的領域。
文化上真的不用多說了。提到香港你想到了啥?周星馳,劉德華,還是李小龍,梅艷芳,張國榮.....香港噹噹年所生產的文化產品供給了全世界對華人的文化有需求的人們,讓大家在文化上都有統一的驕傲,更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重新認識到了一個越來越強,越來越好的中國人形象,這難道不是貢獻嗎?
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金融的影響,幾乎用影響都難以概括了。你回去看看歷史就知道,就問一句新中國的金融行業是怎麼建立的?現在你自己在用的銀行和各類金融服務,銀行、券商、保險,資歷最老的那幾家,有幾家敢說當年起來、高速的時候和香港沒有半點關係?
LZ可以自己延展去閱讀: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
這邊是小平同志約見了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希望榮毅仁等同志圍繞改革開放做些事,有錢的出錢,沒錢的想辦法出錢。幾個月後,中信集團的前身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在榮毅仁的牽頭下成立了。那邊則是李先念和谷牧兩位副總理,一同會見了交通部長及香港招商局的副董事長袁庚,聊了聊交通部提交至國務院的那份《關於我駐香港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
王大力:朕不給你的,你真不能搶。zhuanlan.zhihu.com
不過,當熬過八年牢獄之災的王光英,用天津市副市長和天津國際信託老總的身份,向萬里副總理上書「港澳見聞和八點建議」後。即便國家已經有了中信和招商局集團,海里沒多久還是下達了批複:
在港設一完全打破官商一套的綜合公司,委託光英同志負責籌辦。幹部也由他選人,由中國銀行貸款支持。1983年,「紫光實業有限公司」在香港創辦,第二年改名為「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英文名是「Ever Bright」,取的是「永遠光明」的意思。王光英將該英文名,解釋為「光明正大做生意」的意思。就像初成立的光大集團,並沒有完全採用中信集團的打法。即便當時中信集團的打法,被谷牧副總理這樣肯定過:如果不讓中信走長安街,煤渣衚衕總要讓它走一走吧。
王大力:靜安寺外無野村zhuanlan.zhihu.com
對於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
無論是當年東莞的紡織廠,製造廠,還是說後來90年代的媒體、公關廣告、貿易、醫療、房地產(包括但不限於建造和管理等)、食品、餐飲等等等行業,都或多或少的被香港或當年從香港來的傑出前輩所帶動。
這些東西你去查行業歷史記錄就知道了。
你所瀏覽的提問題網站知乎,它的投資者之一,也是你每天玩的QQ/微信的擁有者,騰訊。它在哪上市的?上市這件事給它帶來了什麼影響?騰訊的成長又給內地各行各業帶來了什麼?這個相信你是聰明人,我不用細說了吧。
當然反過來,你看看80年代港股的支柱是哪幾隻,而現在恆指成分股,和對恆上升貢獻最大的股是那幾隻。你也會明白,騰訊對於香港的意義亦是非凡。
最後,LZ不妨去查查整個改革開放的歷史。以及改革開放的代表城市,深圳的發展史。你看看深圳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各個方面和香港千絲萬縷的聯繫,你就明白了。
當然,也很有可能跟你說「內地發展這麼好,都是我們香港怎麼怎麼怎麼,都是我們的幫助」的人,完全不知道這些背景和歷史。也許他的觀點有問題,但也不值得全盤否定。
問題就應該辯證看待,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大面積的灰色。
我在香港這些年,還是學到不少的。從這點來看,香港對我本人,幫助真的不小。
抖個機靈,香港對內地投資算不上幫助,頂多是互惠,真算幫助的,還是幾名大家族港商獻計土地國有,有償使用,令改革開放各地政府賺上第一桶金。買不起房的當然對土地財政深痛惡絕,可這也是分稅制實行後地方財政之源,沒有它,富如深圳的所有稅收上繳,搞活就成泡影了
轉載自微博:老林愛D
香港有一塊濕地,為多種物種提供棲身之所,是遷徙性候鳥的天堂。每年冬季,有不少來自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過冬。看過個什麼記錄片,有一種鳥叫禾花雀,廣東人愛吃,稱為「天上人蔘」。這種鳥在14年內,連跳4級,成為「極危品種」。每年,它得飛越廣東的重重大型非法鳥網。只要能越過進入香港境內,就能存活。
說另外一種禾花雀的故事:1950-80間,由於饑荒、貧窮、批鬥,大量人口為了生存,偷渡香港逃生。對應這點,內地出版《人間地獄香港》宣傳,允許用槍掃射就地正法。大量逃生者在過程中被鯊魚咬死、跌死、淹死、跳火車跌死、像野狗一樣被當場射殺,港英採取抵壘政策,你有本事到底市區就成為香港人。這些死裡逃生最後成功逃入香港的人,成為香港社會的一分子,包括大家可能熟悉的羅文、倪匡、麥嘉、惠英紅的父親、米其林一星大廚鄭錦富等等。這些第一代,連其後代,構成香港人口的起碼30%(我很肯定這數據是不對的。肯定遠遠不止。就在寫這貼的當下,我問了問老婆:「岳父丈母娘是怎麼來港的?」老婆說他也不知道:「應該是『游水』吧?」....「游水來的」,是香港人對那段時期逃港的叫法,實際上不狹義指游泳,任何辦法在那段時期逃來而得到身份的,都叫「游水來的」....她不知道就假設為是「游水」,可見很大部分香港人口都是那個群體才會這樣回答嘛)。香港人如果自己不是其後代,身邊都能找到一兩個。那邊是開槍掃射,這邊是人道包容。就像禾花雀那樣,能越過那邊的羅網,降落香港,就能生存。 那邊是中國人對中國人開槍就地正法,這裡的老外殖民政府提供了安全、尊嚴、自由,接納了他們。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段史稱「大逃港」的血淚史,現在被中國稱為「赴港就業風潮」。這樣死裡逃生成功偷渡的人,生存了下來,在香港安居樂業。
----
「華山救親」是啥回事?
當時,很多人是黑夜遊泳過來的,許多在中途淹死,也有被開槍打死的。倖存的,會在一個山頭休息整頓,等天亮。我有一個長輩也是倖存者...這裡不開名了也請懂的就懂不要裝聰明開名....他的描述是:「以為就是我們兩。休息了一夜,天一亮,發現身邊都是人,全是人,漫山遍野都是人!」
當時,有一份報紙,它本來是有壓力的,可是憋不住了,不管了,把實況如實報道。市民知道後,大批大批帶著食物,去救濟陌生的同胞。這個全民自發行動,史稱「華山救親」。順便一說,這份報紙因此被視為良心報,從此從三線崛起,最後成為代表性報紙之一,叫《明報》,金庸是他當時的領導。
----
「抵壘政策」是什麼?
當時殖民政府也有壓力,如果接受就是和那邊對著干。所以,最後採取了一個叫「抵壘政策」的說法。簡單說就是一個大型兵抓賊遊戲;你在中途被我們抓到,那麼,對不起,我給你吃的喝的療傷(有一張香港警察為遣返者點煙的照片),然後我得遣返你;不管你什麼辦法,你有本事越過某個邊界、一隻腳踏進了民政署門檻,那麼你就是香港人,我們保護你。
由於這個政策,發生了很多令人下淚的事:
很多大學生不上課,每天就是不斷乘坐公共車輛,來回穿梭城市、郊外,掩護陌生難民入城;校方取消了點名,並沒鼓勵你幹什麼,可是清楚告訴學生,如果你沒來上課,我們是不知道的。
警察截查車輛,全車人各種花樣,問路、報案、詢問如何可以求職當警察、載歌載舞騷擾轉移視線,警察本身也往往睜一眼閉一眼,假裝看不見車上的可疑人士。有時候警察看到了,問話,車上總有陌生人挺身而出,」阿Sir,這是我老婆,我們住在XXX街X號X樓,我在XX公司上班「
被警方抓到的,以大巴遣返,這些遣返者的下場往往就是死。好幾次,市民集體躺地攔截遣返車(說起來,香港市民還真有睡馬路的傳統呢!)。有些是刻意去郊外攔車救人的,也有些是打醬油經過,看到有事,問了問啥情況,就也躺馬路上了。他們就這樣,無賴地集體躺在車前不動,其他人協助難民從窗口跳下來逃亡。我認識一個老警察是經歷者。他說,白人上司逼於崗位責任,叫下屬幹活制止,華警就回答:「要不你來開車,在市民身上開過去呀!」然後,白人上司的白人上司命令他們幹活制止,在場的白人上司也依樣畫葫蘆回答:「要不你來開車,在市民身上開過去呀!」結果,整車整車的難民就這樣逃脫,警察集體違背上司,集體不作為,啥都沒幹光是抽煙看著,事後填表:「人太多,情況太亂,無法制止,報告完畢」,愛罰罰。
朋友還告訴我一個他印象深刻的事:有一個公車司機,後來聽說他本來不太願意讓難民上車,怕惹麻煩,但在苦苦哀求下默許了;遇到截查時,他卻踩油門試圖衝出重圍強闖,但失敗了,撞了樹,幸好沒出人命。警察把車上難民抓了,司機流著滿臉血一直哭著對那難民說著」對不起!對不起!「
---
我寫過: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鳥也是這樣,人也是這樣...從哪兒來沒所謂,它接納,提供一個小小樂土,讓無數避難者在此安全地、有尊嚴地安居樂業。
1962年,因國內飢餓而逃亡香港的大陸難民被港英當局遣返,香港同胞爭先恐後的向遣返大陸難民的卡車上投擲食物。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文化翻譯課教授,跟我們聊他童年時候,幼時住旺角,他爸媽都是佛山逃到香港的,鄰里則來自兩廣,上海,蘇州,汕頭等等。那時候其實大家自己家裡經濟條件也並不很好,但是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有一手用的,一定會摳出一份攢下來。給誰呢,寄回內地,從一般的白面,食用油,大米,到針線,棉被,風扇。那時候有專門類似郵差的人個把月往返一次香港和內地,渠道不詳,他們就把這些物資托這類人送回大陸,其實好多人來港多年,腦子裡也只是舊時故鄉的地址和樣子,而彼時內地大躍進,自然災害,文革正天翻地覆,社會劇烈變遷,他們也不知自己的物資究竟寄到哪裡去了,有沒有到家鄉人手上。但是但凡有一點富餘,還是要往回寄。 一般百姓如此,不知工商業如何,只是提供一個視角。
對呀。
比如以前西方封鎖我們那陣子,好多產品不賣,但是我們還急用,那怎麼辦?
走香港!
因為雖說西方封鎖我們,但他們並不封鎖香港呀。
那就好辦了。比如我們需要的一批產品,西方不賣,那就直接委託給香港,讓他跟西方去談。
談妥之後,原價1塊錢的東西,2塊錢再賣給我們。
然後呢,在這場交易中,西方出口企業在賺錢的同時也避免了政治審查,我們得到了需要的產品,而香港,則凈賺1塊利潤。
皆大歡喜。
這一良好局面維持了很長很長的時間,那段時間也是香港人至今仍然津津樂道中的好日子。
直到改革開放。
一開始,西方放鬆了經濟封鎖,可以直接從西方買而不必經過香港了....
後來,西方企業來華辦廠,可以就地採購了......
再後來,西方企業不得不跟本土企業合資生產,可以就地生產就地銷售了.....
再再後來,我們可以自己生產了......
再再再後來,我們加入了WTO,我們成了世界工廠,產品銷往全世界了......
再再再再再後來,上海自貿區成立了,高附加值產品可以在這裡隨意購買了......
再再再再再後來,我們開始產業升級了......
再再再再再後來,我們開始生產更多的高附加值產品,同時甩一些低附加值產品去了其他發展中國家......
等等,剛才誰說的香港給了很多幫助來的?
你看,在整個過程中,西方避免了政治審核的同時還賺了錢,你拿了好處,我得到了想要的產品,所以我們兩不相欠。
你還有什麼想說的。
什麼你說我們發展這麼好都是你們香港怎麼怎麼怎麼,都是你們的幫助?
對呀,人貴有自知之明,說下大天來你不就一買辦嘛。
什麼什麼你說沒有你我們就買不來?
對呀,所以這就叫在商言商嘛。
沒毛病。
所以,
從來沒得到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之後失去了。
當然最可怕的還是莫過於,
眼看著一點點失去,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要舉個例子....這種感覺就像是.....
比如,眼瞅著一點點地失血,卻根本包紮不住止不住血的,
那種絕望吧。
有幫助啊!
那就是香港人到內地的投資消費。
但是,幫助是有的,不能誇大,不能說現在中國的成就就是香港的幫助。
這裡,看一篇2002年寫的文章節選。深圳下沙村:「二奶村」每年2萬人次看性病(圖)
下沙村位於深圳灣紅樹林畔,毗鄰香港,人口規模達到5萬人,其中暫住人口超過4萬人,男女比例突破1:5。
「在下沙包『二奶』的人太多了,尤其是香港人,下沙是全深圳最有名的『二奶村』。」一個下沙村的保安對記者說。
據一些村民講,由於該村毗鄰香港,香港人來此租房暫住的人特別多。據一位在下沙村幹了2年多的保安說,這裡住的香港人不下於4000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卡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建築裝修工人、清潔環衛工人及小攤小販等。「他們每月掙6千到1萬元港幣,這在香港連中等都算不上,但在深圳卻算是中上等的,所以他們喜歡在香港上班,來深圳花錢,繁華熱鬧的下沙就成了這些港人的『樂園』。」這位保安說。「這些香港人有的在香港娶不起老婆,就在這裡包個年輕姑娘,一些已婚的香港男人也喜歡在這包『二奶』。」這位保安說,「即便是以『老婆』相稱,他們中真正結婚的卻很少,因為『老婆』和『二奶』大多是做『小姐』出身的。」
當時像下沙村一樣的二奶村,還有皇崗村、沙嘴村、水圍村、黃貝嶺村等。
從宏觀來說,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真金白銀的交易,談不上幫助(如果希望小學等工程不算的話),像現在的東江水供應,都是真金白銀買來了,而且是貴好幾倍買來的,不都是交易嘛?
而從微觀角度說,多多少少都有老一輩上世紀回鄉過年時,在香港搬大包小包的搬回鄉改善鄉下親戚的生活。(p.s. 爺爺買給姑母的國光牌口琴好像還在,小時候我還玩過這老古董,我姑母都70了,大家想像一下)
所以囉,喜歡宏觀答案還是微觀答案就任君喜好了。
從商業角度來看,互惠互利,說不上誰幫助誰。大陸通過香港的渠道,突破了封鎖。香港也吃夠了十億人的紅利,帶來了自身的繁榮昌盛。
其實這樣的生意,單純從商業角度,換了哪一個公司來,恐怕都會搶破頭來爭。即便是香港商人,肯定也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愛國情感,有利可圖,人家才會來嘛。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這種平等的交易,以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也是很不容易的。有錢賺,人家都不跟你做生意,這就尷尬了。以中國當時的國際形勢,香港確實是貢獻挺大的。是的
不要因為現在香港的廢青就否定了曾經香港對內地的貢獻 大多數人類是沒有辦法脫離環境和大時代的格局去看清事情本質的 在那個港英政府高壓的年代 毛主席的紅色政權就是香港人的向心力 要知道那個年代 香港鬧市遊行 都是舉著紅旗打著像章的 現在回歸了 又反而有人跪著不願意起來了 說白了 底層只是需要一個發泄的通道而已 只是嚮往心中的那個假想國
樓上好多答案說的都是 我們算是互利互惠 不算幫助 我就我就問一句話 所謂幫助 就一定得是不收錢做貢獻?慨他人之慷的毛病都是誰給你們教的?即使收了錢 而且就算是收了高價錢 也是幫助!因為那個封鎖的年代 你只有這一條路可選 至於後來我們自己發展的好 那是我們自己本事
知乎現在張口閉口毛選鄧論 卻連最基本的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都搞不清楚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這裡就是一句笑話 如果連同宗同源的香港都容不下 還指望取代燈塔國?有些人是跪的久了 不知道怎麼站了; 有的人則是跪的久了 一站起來就要求其他人全跪下 清醒點 別剛吃飽了飯就一副暴發戶嘴臉 真正的貴族是靠自己的平易近人 而不是頤指氣使錙銖必較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不能否認香港對大陸幫助非常大。看問題要客觀公正。我們跟香港絕對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當年大陸搞改革開放,很多外資就是港資,比照國內當時的投資環境,沒有點愛國心是不會來投資的,除非是眼光特別獨到長遠或者賭徒,做過招商的都知道招商有多難,老闆都不是傻子,從自己口袋出去那是真金白銀,想想自己怎麼花錢的,以此類比。在當時環境下,港資到大陸投資,這不僅僅是雪中送炭,還有帶頭示範效應,這個非常重要。港資的數額非常巨大,有力推動國家發展,至今大陸跟香港的交易額比印度還要多。港資在大陸的企業很多,解決很多的就業問題。而且港資企業相對不錯,比很多國內沒良心企業待遇要好。香港對大陸的發展是錦上添花,大陸發展主要還是靠自己,一個城市不可能頂起那麼大一個國家,有功就是有功。說話要客觀,這幾年香港確實有些人很噁心,跟我們地域黑差不多。但是不能因為一小撮人打擊大部分人,每逢自然災害,香港捐款比任何城市都多。
最大的幫助是為中國大陸留了一個備份。
其他答案都提到一些投資、貿易等有形的事物,但這些說穿了,其實可能只是只是屬於互惠互利的層面(正如我認為不論大陸人到香港買東西,還是香港人投資中國大陸,都只是互惠互利,並非單方面的恩賜),所以我這裡提一提另外一方面。
而我認為香港對中國大陸最大的幫忙就是前面說的備份,留下了制度、文化、資本、人才的副本。
試想想如果世上從來不存在香港,那在40-70年代中,因各種各樣動蕩而流向香港,所截留下來的人才、資本、設備、財富最後會流到那裡?
可能是台灣,可能是海外,甚至可能在政治變動過程中消失殆盡,而正正這些力量,在後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一種說法就是說蘇聯的改革之所以無法像中國成功,就是因為蘇聯沒有香港。
而中共管治手法中經常可見試點制,劃出一部分地區作試點,吸收先進經驗、資本,同時降低對中國整體的衝擊。在80年代中的設立經濟特區,到今日的上海自貿區,手法一脈相承,而你要實行試點,前提下你要有若干窗口,這就是香港的對中國大陸的幫助。
另一個側面證據是,你可以比較一下當年幾個經濟特區的位置分布,以及它們現時的成績,就可以明白上面的說法。
當然,這不獨獨是香港人的功勞,但正正因為香港的客觀存在,才為這一切留有可能性,後面才會出現所謂幫助中國大陸發展。
亦因爲備份的存在,香港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標本,供中國大陸參考,不然摸著石頭過河就會更加困難。
它的意義在於那?我舉一個例子,以前我回大陸交流時,很多大陸朋友同學都會跟我感歎國家的貪污腐化,然後將問題歸咎於華人的人情送禮文化,而我的回應是,難道你覺得香港人不是華人,不是華人文化?既然同為華人文化,無本質分別,那香港能夠做到的法治廉潔,中國大陸一樣能做到,香港的存在就是用來打一些人的臉。
而香港各種各樣的制度影響其實非常深遠,不僅限於大家熟悉的財金、經濟制度。
曾幾何時,中國大陸盛行一個口號「深圳學香港,廣東學深圳,全國學廣東」,在那個已經給人有意無意遺忘的年代,香港不僅僅是中國大陸領導人的經濟榜樣,亦是政治榜樣,存在著所謂「香港模式」、「香港速度」不過基於歷史的發展,和一些不可言說的理由,中國人大陸在90年代開始走向了另一條道路,成為了今日的「中國模式」,所以作為一個90後香港人看到中國合伙人的某些片段,會覺得份外感慨。
有朋友評論區問到,香港對中國大陸的制度影響,有些影響在這裡不可言說,而有些影響,在今日中國大國崛起的背景下說出來也有些不合時宜。所以我說說香港「啟發」中國大陸參考的一個「惡名昭著」制度-土地財政體制。
定義我就不說太複雜,簡單來說就是政府長期依賴賣地收入作為財政主要來源,好處自不必說,可以為政府帶來大量預算支持發展,而壞處就是造成嚴重通貨膨脹、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不平等,而且也會讓社會大量資源流入房地產,而非實業。
大陸採用原因於當時94年分稅制實施,地方大量財源被中央剝奪,而地方承擔的義務不減下的一個應對措施,後遺症方面,相信今天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感受到。
(因為在外面,只能長話短說了,謝謝。)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特區是中國內陸聯通世界的一個窗口,但是香港也以極少的人口分吃了十億人的紅利。這一點也適用東南亞華人,東南亞華人也是改革開放初期回中國投資的重要力量,也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得了足夠的利益
港片算不算,反正我的童年基本都是香港電影。
但是也給我留下一個壞毛病,看片品味提高,現在的港片都什麼玩意。 過度崇洋媚外,除了自來水的大陸片,默認大陸電影都是垃圾1,改開初期,香港資本對於大陸的原始積累十分重要。
2,封鎖時期,經過香港走私是獲取獲取某些敏感設備的重要渠道。
3,我跟你說香港當年是亞洲間諜中心你信不信。
不過令人唏噓的是,港資在眼光上其實不怎麼樣。
早年騰訊,中興,華為這些企業都有港資的影子,這些本來應該持有大把原始股的港資,今天在哪裡?
說白了很多的想法就是血汗工廠撈一筆就走,壓根就沒想過這些企業能發展到今天的程度。
簡單點就是對中國大陸經濟長遠發展不抱什麼希望。
很多人都說在商言商,但總有一股,當初招商像條狗,如今有錢嫌人丑的感覺,剛開放時,沒人來投資,只有台商和港商來,給改革開放開了個頭。創業時,別人給你風險投資當然是為了賺錢,難道只有單方面給你送錢才是幫助?
抖個機靈,香港對於內地最大的幫助,莫過於內地幾乎全盤學習借鑒了香港的地產模式(政府的賣地經濟,限制開發,70年產權……等等等等),支撐了近十幾年來無比繁榮的GDP。
邵逸夫老人家表示自己資助了一群白眼狼
不說香港人,就是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地方,一個資本主義、在國際上普遍被認同的國際化大都市,對中國大陸還是有很多幫助的。
國有企業海外投資,資金轉移通過香港會快很多。
作為金融中心,香港在改革開放那段時間成為了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的樞紐。
據說我國往外派間諜都是香港護照的間諜,不容易被查出來(逃)
中國內地從1979年到2005年,26年時間裡,引進的外資總共有4000多億美元,70%是來自港澳台地區。改革開放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放棄過去拒絕外資,改為大量引進外資。能引進多少外資,成為對地方官員的一個考核標準。
如果你在2000年願意給馬化騰100萬人民幣,說是對馬化騰巨大的幫助是一點不過分的。按照現在的市值計算,那時的100萬大約現在價值100億人民幣。
有人說借錢或者投資不是幫助,他自己也有利益。但是你想如果你想開公司缺錢,有人願意給你100萬,他不是幫助你嗎?
給沒給幫助以及給了多少幫助,其他答主已經論述的很充分了,然而我只是還想概括一下,香港對大陸最大的幫助應該是提供了一個例子,也就是鄧提出的一國兩制,保留了香港與大陸的不同。這不同之處,在過去香港繁榮的時候,給了大陸學習的榜樣,而在今天衰落的情況下,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社會樣本,避免一個巨大體量的國家走向災難性的邊緣(大家可以想像下後果是什麼)。這種香港的獨特性才是香港對大陸最大的幫助,同樣大陸也本是扮演著給香港作參考的角色,不過人闊習慣了,自然也覺得自己是獨特的,不會犯錯誤。跟一些香港企業的老員工和管理層交談時,我是充分感受到了他們那近乎盲目的自信,這不禁讓我想起泡沫時代日本人那所謂的人口勤勞論和日式管理學,拿著過去的輝煌抵抗如今潮流的侵襲,結果是什麼樣的我想每一個受過馬克思教育的中國人應該都能猜想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香港法官:不敢吃國產奶粉是『國恥』」?
※香港人歧視內地人嗎?
※第一次獨自去香港應該注意什麼?
※香港為什麼沒有亞馬遜?
※香港有哪些不錯的平價裁縫店可以定製西裝之類的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