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建築,如何看待景觀在理論上的不足?
由原始以來,建築一直有理論貫穿至今,相比之下,幾個世紀前的景觀和今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整個人類社會變化卻是極其劇烈的,景觀學科沒有建築那樣影響深遠的理論,更沒有激烈的變革。
缺乏理論是否會使景觀發展緩慢,難以成為重要的學科,難以培養影響整個學科發展方向的大師?
嗯,昨天主菜做的是川菜,今天就用淮揚菜調劑一下,然和配合淮揚菜的恬淡,米飯就以日料的手法處理看看吧。
大家自己做飯的時候會這樣考量嗎?
還是說實際上是這樣:
昨天回鍋肉吃上火了,今天這尾魚挺新鮮的,那就吃口味清淡點吧,正好昨兒個還剩了一小截胡蘿蔔,半個洋蔥和一個土豆,算了,拿它們配朵香菇做個炊飯算了,省得還要額外做個素菜。
別生氣,我是在認真答題。
一直認為做設計和做菜一樣,菜系搞不好就類似理論體系。而色香味的呈現不是因為沿襲了某個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符合了做菜這件事背後的道理。發酵類的食材需要過油才會更香,反光類的材質放在非向陽面更能呼應周邊環境;醬油稍後調味更容易保留醬香而非死板的鹹味,保溫層在內側布置更容易緩解採暖時段間的溫差實現室內熱舒適;橙皮檸檬皮的天然油脂可以中和肉食的油膩;雙層表皮的聚熱效應可以引導相鄰空間的通風換氣;不要過分依賴化學調味劑而應該利用食材原有的味道,不要過分依賴空調設備和人工照明應該藉助建築體本身的能力……這些都是順應道理的東西,他們也許被某個菜系列為必須遵守的程序,又或者在某個理論著作里附帶說明。但歸根結底還是背後「有用」的道理。
那麼首先,有些道理是互通的: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是不是都有在景觀中延伸的可能性?符號學、現象學、行為學、心理學在景觀中難道沒有討論的意義?整體性、可供性、可持續性在景觀塑造的人居環境(Built Environment)該不該被認真的提及?
然後其次,雖然我不太了解景觀學的架構和背景,但是近幾年影響我做大的一個理論(道理)就是來自於一本偏向於景觀的書:Ian McHarg的《Design with Nature》,McHarg在上世紀60年代就以引入生態系統熵值的概念來闡述人類社會急劇變化和發展中保持物種多樣性(Diversity)的重要。豆瓣筆記人老師也提過他的另一本書《To Heal the Earth》(為地球療傷)里的生態決定論(1966年)。這實際上是從地質和動植物出發的非常前瞻性的理論書籍,而且老爺子文筆非常富有想像力,有時候能給你一種在讀卡爾維諾的小說的錯覺。如果你對景觀的理論有使命感,建議找找他的書看。
記得見過台灣譯本,把《Design with Nature》的書名翻譯成《道法自然》,
甚妙。與其說是理論不足,還不如說是學科不同方向的研究過於獨立,整個學科研究難以擰合。
個人理解,題主的問題包含了幾個意思:
Q1 景觀的理論研究相對較少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少,問題是無法用少量關鍵詞概括。
Q2幾個世紀前的景觀和今天的區別度並不大
變化其實還挺大的,特別是工業革命後。
Q3 理論缺乏會影響到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
理論研究不足現象背後,源自20世紀20年代後期行業割裂,事實上已經影響到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了。
下面是展開說明,略長!
一、景觀的理論研究
「景觀」學科的發展,這個詞本身就在爭議中。
我最近看的一本書《世界園林史》世界園林史_百度百科
其中對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翻譯沒有使用「景觀」、「園林」等,譯者林箐老師可能認為沒有合適的中文辭彙能完全表達原詞的涵義,乾脆直接用了原詞。而且該書在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案例上,選擇了公園體系、綠地體系等,並不是單個公園。
行業內部就專業名稱上,確實「熱烈」討論過,貌似至今沒有達成共識……
比如孫筱祥先生對俞孔堅先生書籍的一些意見,關於「《景觀設計:專業
學科與教育》導讀」的審稿意見關於「《景觀設計:專業 學科與教育》導讀」的審稿意見
老先生非常認真,文中節選如下:
——————————————————節選分割線————————————————
……會議當時在大會以前發出的文件中,對Landscape
Planning這一學科的涵義和性質闡述如下: 「Landscape
plann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which focuses on
issues related to
land us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rural regions,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urban and metropolitan landscape」
本人把它翻譯成中文:"Landscape
Planning是由多學科綜合而成的學術領域,它涉及的學術問題的焦點,集中於: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農業地區的變遷與發展、大地生態、城鎮與大都會市容。」
當時,這個現代學科Landscape
Planning的中文譯名,是中國任何英漢辭典所沒有的,本人是根據學科本身的性質而把它意譯為「大地規劃」。……這個學科的教育與職業的國際大事,俞文並未提及,面對這樣一個「土地利用,自然資源經營管理,農業地區變遷,大地生態,城市與大都會市容」的新學科,怎麼可以把它直譯為「景觀設計」呢,它與景觀關係太少,而與人類生存的關係巨大。本人這次再向俞提出,要改譯為「大地規劃」而反對景觀規劃。
特別是當前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首先是考慮城市園林綠地的生態效應。什麼是生態效應呢,就是城市的園林綠地產生氛氣、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吸收有害氣體與微塵、漂塵作用,改善小氣候、減低雜訊、減低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等。「景觀設計」與這些效應是毫無關係的。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人人明白,與生態效應是有密切關係的。翻譯一個名詞,需要考慮後果和誤導,同時必須與這一行業和教育的實際情況、工作內容緊密聯繫,而不能脫離實際,專門在英漢辭海辭源中尋找出處。所以我們這一學科,在發展上,應考慮用「大地規劃學」,堅決反對用從台灣同行中使用的「景觀設計學"。
就我所知,哈佛大地規劃系的世界權威卡爾·斯坦尼茲教授的突出貢獻是用電腦把各種圖紙,如水文、地質、地下礦藏、地面的歷史古迹、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文通等圖紙,疊加在一起,來研究該地區的土地利用和資源的經營管理的,重點是「大地規劃」,哈佛該系是不做造園的。也不做或很少做景觀設計。
為什麼我們中國政府不用「大地規劃「這個名稱,而用「風景園林」這個名稱,是由干中國當前有許多領域,還比較後進,美國哈佛「大地規劃」這個職業,在中國當前還沒有。
中國當前,在政府體制中,建設部城建司下設有風景處和園林處,各地省市都有相應機構,我們的學會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所以中國當前只能稱為「風景園林學」,不能改稱「大地規劃學」或「景觀設計學」。
還有本人不同意把LA譯為「景觀設計」的原因,還在於如果我們把「景觀設計」的中文譯成英文,則成為「The
Scenery View Design",含義就大變了,變成了「風景畫面的設計「,至於外國專家是看英文的,他們不懂中文「景觀」二字的英文含義是Scenery
View風景畫面》,所以就不會反對了。風景畫面設計在
Landscape Planning(大地規劃)中所佔有的比例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景觀設計」名詞也不是俞教授創造的,據我所知,是沿用中國台灣的同行們的翻譯名詞的。中國台灣的同行們甚至要把LA譯為「景觀建築」和『地景建築」,那就更為荒謬了,那是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所知不多所致,這與俞文無關,但本人也藉此機會反對一下,謝謝。
——————————————————完畢分割線————————————————
老先生還就學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名稱問題寫過一篇較系統的文章,題目是:《風景園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從造園術、造園藝術、風景造園—到風景園林、地球表層規劃》,風景園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從造園術、造園藝術、風景造園——到風景園林、地球表層規劃。這裡不展開,有興趣可以一看。
總之,現在中國Landscape
Architecture學科名稱還不一致,導致學科關鍵詞多種多樣,風景園林、景觀設計、景觀規劃、城市規劃設計、環境設計、外部空間設計、造園學(較少)等等均在市場流通。隨著中央《決定》中提出構建國家公園體系的趨勢來看,風景名勝區、旅遊規劃區域也會有新的結構。學科設置也尚未標準化,從字面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從業者的研究範疇。這個後果之一是,大家做研究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盲點,信息溝通受到阻礙,研究理論歸納困難。
二、古今的園林/LA的區別度
個人認為,讓人產生古今園林景觀區別度不大的印象,原因是園林構成要素變化不大。
以我粗淺的理解,建築學科建造形式古今差異度較大的原因之一是材料、技術和工藝的革新。(若有誤解請指出)那麼園林呢?
首先簡單梳理一下中西方經典園林形式的演變過程。
如西方較為人熟知的規則式園林是怎麼來的呢,據考證,在古羅馬時期的宮苑仍是「規則不對稱」,簡單的說就是橫七豎八的方塊塊挨在一起(如圖所示)。那什麼時候轉向為「規則對稱式」呢?轉折時間尚未確定,大致是伊斯蘭文明進入歐洲的時候,受到伊斯蘭四分園的影響,四分園則來自伊斯蘭宗教哲學思想的影響。至少在中世紀的修道院園林、城堡園林中已經有「規則對稱」的特徵了。
經典的英國風景式園林,可以簡單理解為英國對本土自然的模仿(英國是緩坡草地景觀),同樣,中國山水園確實是對中國山地景觀的模仿。
從歷史來看,經典的造園形式的來源,要麼是自然,要麼是宗教。
從造園元素來看,植物、水體、假山置石、園林建築、景觀小品等。前三個為自然元素,園林建築是功能性設施,那麼雕塑、噴泉什麼的是怎麼來的?不嚴謹考證,雕塑來源於古希臘聖林,屬於宗教需要。當時聖林會選擇有水體、溪流的地方,整理出一塊乾淨的草地。
總之,要麼模仿自然,要麼宗教,剩下的是具有使用性的。
只要自然結構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園林主體形式變化也不會太大,更具有時代特徵的必然是園林建築、景觀小品等人工化的要素。
然後,園林難道沒有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嗎?
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功能範圍、決策方法。
1.功能範圍
從古至今,園林的服務範圍是,宗教——貴族/統治階級(平民階級就去郊外溜達),到近現代隨著城市化進程,轉變成了LA,增加了 城市居民——城市——動物等。
古典園林服務於特權階級,主要功能是休閒遊憩和觀賞;現代的LA呢,提供市民活動空間(城市綠地系統),調節城市環境和氣候,給動物們保留/營造生存棲息地,凈化污染環境(生態恢復)……現代化進程中破壞環境後產生的各種副作用,LA都可摻一腳。
2.決策方法
這方面了解不多,感觸比較深的是《設計結合自然》,利用衛星地圖等新技術,可以幫助對區域規劃作出決策,這在古代,要靠風水先生來相個地,準確度嘛……還有美國、荷蘭LA學科對區域空間規劃,都是建立在統合動植物、水體等信息基礎上的科學決策。
總之,在學科發展角度上,從園林——LA的過程,本身就是很明顯的變化;只是園林構成要素相對穩定,在直接體驗上區別不大,況且很多古典園林(及形式)還在沿用。
三、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
極簡主義景觀代表 彼得·沃克在《美國風景園林發展歷史及現狀》一文中提到(刪減+節選):
——————————————————節選分割線————————————————
從美國一開始有了風景園林行業,這個行業就一直沒有很清晰地定位過,我的老師Hedio
Sasaki曾經跟我說,從事這個行業,最壞的事情就是行業沒有清晰的定位,但最好的事情也是它沒有清晰的定位,這使得我們風景園林師跟建築師不同,我們可以從不同尺度、規模和科學、藝術角度來進行實踐。美國風景園林之父弗雷德里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認為風景園林包含3個元素:第一個是農業,包括農業工程、園藝以及畜牧業;第二個是社會科學,包括社會改革,就像美國內戰之後,生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所想像的社會改進;第三個是藝術,即視覺與美學方面的元素。
奧姆斯特德用「architecture」創造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這個辭彙,但並不是說我們這個
行業(風景園林)是建築的附屬品,而是強調這個行業的美術特徵。在過去這些年裡,我們發明了很多新辭彙,但是奧姆斯特德提出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仍是最能堅定地反映行業本質。
在奧姆斯特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之前,人們從未將上述3個元素聯合起來,也未曾想到它們是可以同步和諧發展的。這3個元素把農民、公共衛生專家、社會學專家、畫家和雕塑家聯合起來。我們可以想像,這一聯合在當時並不容易。而這些活動剛好將奧姆斯特德的個人興趣和經歷串聯起來。他曾經做過農民,也在美國南方當過報道社會新聞的記者,他還非常熱愛藝術,尤其喜歡哈得遜河畫派的風景畫家。在這之後的120年,風景園林所包含的3個元素都取得巨大發展,但各自的發展速度不盡相同。
……風景園林行業在發展之初,就進行了這些理智的實驗性實踐,它不僅催生了大量豪宅園林,而且推動了美國公園運動的發展,開啟了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同時也推動了城市美化運動的發展。而近期城市美化運動的重點則在於城市公共空間的的建設。
奧姆斯特德在行業發展之初就展示了聰穎的天資直覺及睿智的文筆,隨後,美國陸續成立了一系列的園林設計學校。在奧姆斯特德的兒子小奧姆斯特德的幫助下,哈佛大學於1909年成立了設計學院,在創辦之初,學院只有建築學和風景園林兩個專業。而當時這兩個專業都非常重視藝術,因為建築師並不希望自己被稱為工匠,而風景園林師並不希望自己被稱為造園師。對藝術的過分強調,使得行業在20世紀20年代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除了花園設計,當時的風景園林專業的畢業生在城市公園、保護區、國家公園、城市開放空間的設計以及區域開放空間研究、住宅分區布局上也表現得非常活躍。
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我們的行業第一次經歷了痛苦的分裂。部分風景園林師朝著區域與城市規劃方面的發展,將交通、土地使用的研究納入他們的工作範圍,與另一部分對豪宅和公園等設計感興趣的風景園林師分離開來。伴隨這一分裂,出現了人們對美學、社會改造、交通、經濟學、研究、藝術與園藝的實用性以及私人與公共財產之間問題的種種爭議。
1929年,城市與區域規劃也作為一門學術學科,出現在哈佛大學。此時,景觀與規劃之間的爭議越來越嚴重,且不可調和,導致了風景園林師只專註於花園和藝術,缺乏在大尺度城市環境氛圍下所需要的經濟分析手法和政治遊說手段。而城市規劃師則喪失了他們的美學、生命科學基礎以及建築、施工、植被的管理與養護知識等。規劃師越來越傾向於通過抽象辭彙來描繪自己的行業。
當美國遭遇經濟大蕭條時,所有私家花園的建設都停止,但這並非是風景園林行業發展史上最糟糕的遭遇。反而是這次行業分裂,對行業造成了最為嚴重摧殘性的打擊。
儘管風景園林行業在大蕭條及二戰之後得以復興,但是規劃師再也不會加入我們的行業了。他們往經濟政策方面的研究發展,而造成大區域與城市尺度下,城市設計的真空。
在1950年,來自哈佛設計學院的建築師和風景園林師們一起發明了一個新學科——城市設計。這一學科希望彌補規劃方面的美學空缺,但它仍是一門獨立於風景園林的學科。不幸的是,城市設計的概念並沒有真正包含風景園林的內容,只是設計師對未來城市的展望。我相信如果城市規劃能與風景園林中的藝術與科學進行有機結合,它將會成為一個更強大、更有用的專業。
——————————————————完畢分割線————————————————
也就是說,LA人才培養出現困窘不但是中國的問題,是具有普遍性的,即使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在發達國家,LA還是成為重要的行業,中國如果仍然保持高速發展,把歐美的路再走一遍,可能性相當大。
就我個人經歷發現,在中國的教育現狀,設計、城市規劃、植物(植物與觀賞園藝)、旅遊規劃、生態設計、園林建築等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習和從業經驗非常分裂,某個方向的人才對另一個方向了解之少,是別的學科很難想像的。事實上各個方向的研究都有一些成果(實踐和理論),怎麼統合學科才是真正的問題。
謝謝閱讀,如有不當之處望不吝指教。
唔,本人是快畢業的景觀生,看法可能會有所幫助。
1. 建築理論從維特魯威至今,幾乎不間斷髮展2000年,即使沒有系統學習過建築理論,我仍然可以想像經過21個世紀沉澱的建築理論有多麼博大精深。事實上,奧姆施特德在建立LA這個學科前,大多數關於景觀的理論都歸結於園藝、果業、植物、建築中,並沒有單獨成為一個體系。將一門2000年的學科與一門不到200年的學科比理論本身就有點欺負人吧。
2. 不過,提問者就此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建築變革遠較景觀劇烈。事實上,人們也經常將兩者加以比較,試圖證明各自的重要性。我的觀點是:建築和景觀雖然都關於空間,但是目的、對象、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區別。
建築一定是為了人所建造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而景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維繫人與自然的關係。將兩者進行比較,有點類似於將人類發展史與(半)自然變遷史進行比較,看看哪個更快。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只要人類對於自然的理解與認識不在這短短2000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樹還是那些樹,草還是那些草。3. 關於LA的理論,題主認為「似乎」局限於東西方的不同,或生態或現代的偏好。說明題主對LA比較陌生。事實上,如銘蔚兄所言,LA就是一個理論的大雜燴,除了大家普遍認同的植物學、生態學、美學、行為學外,還包括心理學、經濟學、甚至還有關政治等等。廣義而言,人的ENVIRONMENT都可以是潛在的景觀。因此,《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人性場所》、《交往與空間》以及前面提到的《設計結合自然》都能從景觀這個學科之外來說明它的重要性。
4. 理論數量比不上並不代表LA缺乏理論。題主的問題其實引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現下建築、景觀的發展(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始終無法很好地解決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我一直跟同學開玩笑說我們景觀就是幫建築擦屁股的。值得題主注意的是近10年來的理論發展傾向。景觀都市主義與生態都市主義第一次將LA推上了前沿,越來越多的建築學者開始用景觀的眼光來制定解決方案。建築現在都希望做LEED認證,其實就是希望將建築作為一種超大型的綠色基礎設施來處理。未來兩個學科的界限可能會越來越模糊, 成為一個統一的「外部空間設計」。謝邀 [這是個很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導致了我一直不敢回答]
就題論題,景觀的基礎理論真的少,也的確限制了學科的發展.
究其原因是多樣的.
1 LA發展歷史短.前面江立晟有所提及,但是他忘了urban design 成為個正式學科的時間也不長.2 主流LA背景偏農林.
這個個人認為傷害很大,因為學校的評價系統不一樣,就導致了學生的培養方向就不一樣.農林學校的學生大多偏生態,而所謂的現象學,符號學等人文思考跟農林院校幾乎絕緣.3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跟 urban design 以及 Architecture 的雜糅.
這個情況其實江立晟也有提到,LA 到底是戶外空間設計,還是生態設計, 其實都很難說清.LA在設計時也是各種參考其他專業的理論.4 LA 本身尺度跨越大
以前賓大景觀偏大尺度,gsd偏小尺度.而麥克哈格的理論影響甚大,導致了gsd也開始偏大尺度了.而,大尺度的景觀偏planning,而小尺度的景觀偏design.相對的需要的知識跟理論也都是不同的.現在讀LA的人越來越多,希望這個學科越來越好吧.這個問題的回答原來只寫了幾行字就卡住寫不下去了,然後就默默的在草稿箱里躺了快一年。但今晚畫完圖,離睡覺還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乾脆把原來的答案全部刪掉,重新過來扯扯蛋……
作為曾經在LA專業待到碩士畢業後又做了好幾年景觀設計師的畫圖狗,讀了一些書也做了不少項目,但一直也沒給我培養出多少我是LAer我驕傲的感覺。反而到了2014年,我把工作辭了之後投入了另外一所學校的建築系的懷抱,也許是為了擺脫「景觀和建築哪個牛逼的」的傻逼問題——因為現在我就可以回答說,不要問我,我他媽也不知道我在哪個圈子。
首先,承認景觀在理論發展上相比建築有許多不足並沒有什麼害臊的地方,本來就是嘛,這不僅僅體現在理論發展上,更是體現在年終獎的對比上,更更體現在建築師要比景觀師更能泡到妞上。
景觀理論差不差我才無所謂,又不是我家冰箱里的肉和菜。然而,泡妞的慾望從脊椎後面冉冉升起,我坐不住了,我對自己說,今天晚上必須搞清楚這個問題……冷靜下來之後,縷了縷思路,翻了翻書,倒是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看過一些景觀史的書,你大概就能知道,學者認為的景觀的起源的時間和地點,跟建築其實差不多,大約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前開始的西亞兩河流域到古埃及到古希臘到古羅馬到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到工業革命blablabla……看上去景觀和建築是並存的,並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程同時在發展。
憑什麼說景觀的理論基礎發展不好?
我暫時也不知道……作為一個學習的差生,我不愛看書,不論是建築史還是景觀史,我都不愛看。
但我看建築史的時候,雖然頭很痛,卻能緩慢的去理解,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建築,你明顯的能感覺到,那時的建築跟社會有關係,跟繪畫有關係,跟藝術有關係,跟歷史能串起來。
但我最不愛看的就是景觀史!隨便交代兩句歷史背景,就開始進入空間講比例和模數了。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多牛逼啊,古代世界七大奇蹟!怎麼來的?哦,一個皇帝,想念自己的小老婆,所以修一個花園給她呆著。凡爾賽宮多牛逼啊,從我知道它開始,每次在書上網上甚至朋友圈裡看到那裡的照片,我都會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將來的某一天,我去到法國,親自站在軸線的端點向前眺望的那一刻的場景,想一想真有一點小激動呢。但是,凡爾賽怎麼來的?哦,原來是一個皇帝狩獵的花園,後來皇帝的兒子當了皇帝,人民開始搞點暴動,皇帝乾脆就把狩獵場圍了一圈,就當新的皇宮了,所以修得倍漂亮;頤和園多牛逼啊……這時候我不用說你都應該大概知道它怎麼來的了吧……景觀史其實就是一部皇族貴族奢侈史,作為一個窮逼,看這些書,並不會產生什麼直接的作用,而是只能「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意義」。
說到這裡,我想我大概也可以像前面的老師寫的答案那樣,開始打個比方,有助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從猴子變成人類開始,人們都沒有離開建築和景觀,但是按照我並不太成熟的理解和推測——建築應該是食物,而景觀是氧氣。
人不吃食物會死,自古以來,人類就像關心食物一樣關心建築,因為食物需要人去獲取,「建」和「築」這個行為本身也是一個主動的,求生的行為。人類社會每一次的哲學、藝術和社會的變革,建築本身也都做出了相應的回應。可以說建築發展的歷程,是可以直觀的反映出人類史的,所以建築的實踐和理論發展到今天,就像全世界的食物一樣博大精深(吃貨們請鼓掌)。
如果景觀比喻成氧氣還有點抽象的話,先暫時理解為它是人類所生活的外部自然環境,包括陽光、植被、水等等,人類雖然離不開,但是並不太關心,因為對於幾千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生存沒有威脅的東西,幹啥要去關心?所以我把景觀比喻成氧氣就是這個意思。試問,你能對著氧氣研究出花兒來嗎?而景觀作為有錢人,有權人的把戲,滿足一些宗教、統治或者怡情的功能,在城市或人類發展史上,從體量上算只能是一小丟丟(當然這幫人的影響力是另一個話題)。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老百姓,雖然他們也種樹種花,但那不叫景觀,那叫農業(還是食物)。
轉機是從大約200多年前工業革命開始發生的。建築從擋風遮雨開始,仰賴的就是材料,抵禦自然。我們抵禦自然這麼多年,改變了無數適合我們生活的小氣候,本也算是跟自然和諧相處,但是工業革命一不小心發展到今天,小氣候改著改著就合起來變成了大氣候的改變,這可不得了——碳本來應該躲在森林裡,森林都沒了就跑到大氣里了;氣溫,本來應該冰凍在兩極,跑出來了。這就算是一個報應,地球本來是條狗,你一直逆毛捋它,它就會咬你,現在人類該改一改方向,順著毛捋才對味。
所以,景觀這個東東被皇族關在圍牆裡幾千年,19世紀之後,逐漸從大雅變成了大俗,來到了人間。所以讀現代景觀史,就變得有意思了起來哦,garden city被提出;城市美化運動;到現代主義繪畫開始影響景觀;麥克哈格的design with nature……blabla,景觀跟社會文化藝術都聯繫起來了,雖然比建築晚了不少。
回看建築的輝煌,是作為所有人的生存問題開始發展的。展望未來,景觀如果有輝煌的發展,那應該也是所有人都需要它來彌補自己對居住的環境所造成的惡劣破壞開始的——這仍然是生存問題。
看一眼題主在提問中的描述,似乎是有些擔心景觀發展緩慢,難以成為重要的學科,還擔心培養不出大師。我想這不是我們要擔心的事情。因為你把問題的核心搞反了,任何一門學科,從來都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而是為了有用而發展的,比如說,為了解決困擾人類的,阻礙社會發展的,威脅人類生存等等這些事情。而景觀這個學科目前來看,或許有這樣的一點點苗頭出現。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相較建築,如何看待景觀在理論上的不足?」的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我興奮死了,這是一個巨大的research gap,景觀師們還等什麼大師來拯救啊,直接自己往前沖就好了,歷史就是這樣被創造的……吧?
-------------------------------------------寫太多了再次達成了亂七八糟的視覺效果,寫個摘要總結一下:摘要:景觀的歷史悠久卻相較於建築的理論基礎薄弱,其原因是景觀長時間僅為少數人服務,遠離社會,並未根植於城市和世俗的發展。而工業革命帶來的人類城市快速發展和環境破壞,給景觀的發展提供了沃土。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估計未來數年或者數十年或數百年,景觀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如餓狗搶屎一般讓人無限期待。誰告訴你「幾個世紀前的景觀和今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的?!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迅猛發展恰恰是在這兩個世紀的好嘛!不過這是個大大大坑有空用電腦慢慢填。。。
就拿國內來講,你要說沒有激烈的變革,我最愛黑的俞老闆一定很難過...
景觀在國內難以成為重要的學科,根本原因不是理論支撐不足,而是真正關心的人太少。
這個世上仍是人類中心論者占絕大多數,人類對於侵佔的慾望和擴張的貪婪必然導致建築的玩法一直在變都快玩膩了。偶爾提一下景觀是源於內疚。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越發達的地方對景觀的重視度越高,建築之於景觀的態度越謙卑?
所以我的答案是,景觀的變革不如建築激烈(不同意發展緩慢一說),就國內來說理論的確不足,但更多的原因是在於重視的人太少,再深挖一層的原因是經濟水平,再再深挖就會挖出事了。。。破舊才能立新,理論不多也許更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天哪,landscape urbanism這麼大行其道的理論是哪兒個學科的理論啊?誰跟你說景觀理論沒有大變化啊?這種拍腦子的問題能不能少點。
你一個問題就否認了近二十年來景觀在建築領域的領導作用。要說沒啥理論進步,建築設計本身才是吧。
前面那些大談景觀沒理論的,james coner淚流滿面啊。景觀需要化的錢不如建築多,投資人不需要理論來安慰。
我很同意題主的觀點。景觀學科目前確實缺乏相對公認的理論體系。比如搞現代主義的一派對以「借景」為核心的造園理法可謂嗤之以鼻;側重生態設計的一派強調科學理性的分析,對現代主義過於注重形式和藝術的設計很不滿;景觀都市主義試圖重新設計整個生物圈和技術圈中的各種過程的作用方式,而生態主義者有強調讓大自然做功和順應自然的傳統智慧;搞鄉土景觀的希望尊重土地原本的肌理,又有一幫人開始搞參數化,弄了一堆反經驗的仿生形式……當然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是正常的,但景觀界的情況是理論分裂得過於嚴重,且彼此明顯矛盾。缺乏公認的理論就沒有公認的評判標準——不論你在談論哪一種理論,都會有一部分人覺得你簡直low爆了——這就帶來了長期的困惑。比如景觀是藝術還是科學?景觀學科為什麼不可替代?景觀未來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一個學科,大家都在搞實踐應用,基礎研究方面是一片空白,或者不得要領,這個學科肯定是有問題的。題主將景觀與建築的情況作了對比,這其實也是目前幾乎所有景觀理論研究都在採用的方法——套用建築理論。建築套用的又是藝術的理論,我們耳熟能詳的「古典主義風格-中世紀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浪漫主義風格-折中主義風格……「,這條主線還有一個20世紀的版本「工藝美術風格-新藝術風格-現代主義風格-後現代主義風格……」。好像景觀的理論就這麼點東西了,我們在裡面轉來轉去。但事實證明,這一套早就不可取了,不然你怎麼用它評價生態設計?怎麼評價景觀都市主義?怎麼評價參數化設計?對於一門學科的理論,我們或許更應該多一些「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從景觀學科的基本問題問題出發,比如:景觀系統的基本結構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特徵?干預這種系統的基本方法論是什麼?當然了,沒有其他理論的參照和支持,憑空建立一套景觀的理論也是不合適的,但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其他參照系?比如你覺得什麼理論參照方便釐清上面的基本問題呢?沒錯,科學史。19世紀以來的科學發展史的一個大趨勢,簡單的說可以認為是經典科學的衰落,複雜性科學的興起。複雜性科學是個很神奇的領域。舉個例子,相對簡單的、相互作用的個體,比如細胞,如何構成了複雜的生物?或者神經元如何構成具有思想的大腦?這種科學不僅能讓我們理解複雜系統的運作規律,還能教我們如何創造複雜系統,比如最近很火的「人工智慧」背後的演算法就是以此為基礎的。具體的後面再詳細說。鋪墊了這麼多,現在我們不妨開始,分三個階段討論19世紀以來的科學史,並說說同時代的景觀理論(準確的說是與景觀相關的理論,可能包括一些城市規劃的理論,沒有辦法完全分開)如何做出相應。第一階段:19世紀初中葉到20世紀初,矛盾中的複雜性17世紀近代科學使人們意識到世間萬物都由定律支配,由此產生了一種後來稱為 「機械論」 (Mechanism)及「還原論」(Reductionism)的世界觀:世界是一部機器,由許許多多的部件組成,部件的運動都受制於物理和化學規律,並可以用數學公式精確描述,整體就是這些部分簡單相加而成。這樣一來,人們便覺得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確知、控制和預測的。然而,如果說19世紀尚未有「複雜的系統」的意識也是不公平的。19世紀中葉,一方面,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了系統總是有變得無序的趨勢;然而另一方面,人們也注意到在一些非生物、有機體以及社會文化系統中存在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隨機性和混亂在這種系統中廣泛存在,而這種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卻在既沒有外力作用,也不存在內部組織者的情況下,自發形成了具有秩序的穩定結構,並能進化,即自發形成更高的秩序。顯然,這種系統比鐘錶之類的機械系統複雜得多,其中的奧秘似乎也不可能通過對其組成部分本身的研究來查明。不幸的是,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這種複雜的系統比比皆是,科學界無法對其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景觀系統及其包含的社會、經濟、生態等子系統都是這種複雜的系統。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景觀思想充滿了矛盾。一些理論和思潮仍舊對現實的複雜性視而不見,例如巴洛克風格的城市規劃、城市美化運動、光輝城市、區劃的發明等等,它們幾乎是機械論的附庸。然而在同一時代,另一些相關思想已經開始意識到複雜性的問題。但由於複雜系統的運作機制在當時仍是一個謎團,矛盾之處也在所難免。
對矛盾中的複雜性作出了響應的景觀的理論我們主要討論以下三個:
1. 奧姆斯特德的公園系統
公園系統反映了將景觀視為一個整體以及自然與城市融合的思想。但我想指出的是,國內一些學者稱之為「複雜系統」是不恰當的。公園系統的思想受近代地理學和生態學發展的影響,但也受到了法國古典主義的軸線林蔭道和巴黎美術學院風格(Beaux Arts style)的影響;它啟發了麥克哈格的生態規劃,但也啟發了伯納姆的城市美化運動和後來的高速公路。公園路建立的公園之間的聯繫主要是形式上的大於生態上的。正如我們不能將勒諾特的軸線或奧斯曼的花園、廣場和林蔭道組成的系統稱為複雜系統一樣。一些學者指出了在「翡翠項圈」的實施中,奧姆斯特德強調了城市防洪和城市水系質量等問題,開創了多目標規劃的先例,然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大多還是通過修建下水道、水閘等工程措施,因而很難說它們與公園系統有什麼必然聯繫。
2.霍華德的田園城市
Peter Hall在《明日之城》一書中為田園城市做了全方位的辯護,特別是指出「霍華德的解決方案並不是家長式的,而肯定是屬於無政府主義傳統的」,因而霍華德並不提倡「中心控制」。更重要的是霍華德的不是一名物質性的規劃師,而是更多地關注社會過程,田園城市的核心就在於一套經濟社會運營機制的設想。因而在某種程度上,田園城市的構想已經接近與複雜系統的初步模型。
然而,如果我們關注霍華德追隨者們的實踐以及田園城市思想對今天的世界城市面貌所帶來的實際影響,而不去追溯霍華德本人的初衷,我們卻大可以相信雅各布斯的說法,「經過規劃的社區必須要成為一個自足的『孤島』,必須要抵禦未來的變化,每個細節在開始是就必須得到規劃者的控制,此後就嚴守不動」。雖然被賦予了一套精心設計的運營方案,田園城市在實踐中總是失控和被歪曲化,這或許是因為城市系統真正的運作機制比霍華德的設想仍要複雜的多。
3.蓋迪斯的區域規劃艾伯克隆比曾說過他那個時代的城市規劃是簡單的,不過是德國的城市擴展規劃、巴黎的大道和景觀、英國的田園村莊的機械性混合物。而格迪斯帶來了「複雜性的噩夢」。
通過與許多無政府主義者接觸,格迪斯推崇新技術影響下的分散、自建以及自治的城市。另一方面,區域規劃受到地理學影響。格迪斯的「山谷斷面」(Valley Section)將氣候範圍、與之相應的植被、動物生活、獵人和牧羊人、貧苦農民和富農等「自然職業」的場所,以及他們所顯示出的社會歷史的進程生動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城市研究和規劃就始於對區域這個系統自下而上的閱讀。格迪斯對「調查」的重視使他和霍華德不同,而田園城市的一部分願景卻以格迪斯的方式,在艾伯克隆比的大倫敦規劃的有機疏散結構中開花結果,雖然在局部建設上仍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的影子。
第二階段 20世紀初-1990s 科學範式變革
1937年,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首次提出了一般系統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並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陸續完善。一般系統論系統地描述了複雜系統所具有的整體性、非線性、聯繫性、湧現性等特徵,並建立了複雜系統中有關生長、競爭、機構化和中心化、方向性等非線性過程的數學模型。但一般系統論仍不足以解釋複雜系統的結構和組織原理。普利高津(Ilya Prigogine)於1969年提出的耗散結構理論(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最早揭示了複雜系統中的「自組織」(self-organizing)——開放系統向遠離平衡態演進,超過一定閾值後,系統達到新的秩序過程——的運動機制。繼普利高津之後,特別是隨著美國聖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SFI)成立和複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提出之後,自組織理論逐漸成為複雜性科學(complexity science)的主要內容。
複雜性的認識動搖了17世紀以來的經典科學的根基,使人們的世界觀發生了徹底改變。自組織理論的發展又為研究廣泛存在於這個紛繁世界上的各種複雜系統提供了方法,逐漸影響到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科學的幾乎各個領域。一場科學範式(paradigm)的變革已經發生。
由於複雜性科學的研究對象——非線性、混沌、不確定、自組織的系統往往具有模糊、感性甚至神秘的特點,並與很多既有的傳統智慧、形而上學甚至是偽科學看似有一些共通之處,因而容易使人望文生義,特別是在建築、規劃和風景園林領域充斥著有關複雜性科學的無稽之談。因而闡明什麼是真正的複雜性科學是相當重要的。然而,複雜性科學本身也是複雜的,加之目前方興未艾、流派眾多,因而很難以一種清晰的邏輯加以闡述。一系列術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來也開始出現在建築、規劃或景觀等領域的討論中,我們不妨藉由它們來闡述複雜性科學的基本面貌。
上圖 複雜適應系統圖解1)自治體與複雜適應系統
自治體(agent,也有翻譯作「代理」)是可以根據周圍環境做出反應的單元。複雜適應系統就是由大量相互聯繫、平行作用的自治體組成的,因而也叫「基於自主體的系統」(agent-based systems)。人們逐漸發現自然界的許多系統,如大腦、生態系統、細胞、蟻群等,以及人類文化、社會與經濟等系統都是這種複雜適應系統。在複雜適應系統的解釋和研究中,經典科學已經捉襟見肘,必須引入新的理論和方法。
2)分形結構與層級
如果在不同的縮放尺度下觀察,可以發現複雜適應系統中的自治體也是一個複雜適應系統,複雜適應系統總是在不同層級(hierarchy)上重複著同樣的結構,這叫做「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符合分形結構(fractal structure)的特徵。
上圖 具有「自相似性」的分形結構(圖片來源:20. Patterns in Nature (part four))分形數學是定量刻畫複雜適應系統的有效工具,例如複雜適應系統中的節點由於相互吸引、連接而逐漸擴大和增加的過程可以用引力定律(gravitational law)描述;隨著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系統參數的變化與節點的參數變化是不成比例的,這種現象叫做「異速生長」(allometry),可以用冪律分布(Power law/scaling
laws)來描述;這個表示異速增長的參數——冪——就是分型維度(fractal dimension),常常用來定義系統的複雜性。
3)湧現與自組織
在複雜適應系統中,一個層級從其下一層級中大量沒有外部或中心控制的自治體中自發的突現出來,而具有下一層級所不具有的複雜、靈活和適應性等特徵。正如大量簡單的神經元構成了可以思考的複雜大腦、大量蜜蜂構成了行動連貫敏捷的蜂群。這種看似神秘的現象在複雜性科學研究中叫做「湧現」(emergence),湧現發生的過程就是自組織,是複雜性科學的核心內容。
上圖 自然界的「湧現」現象
4)混沌的邊緣
過於秩序化的系統具有靜態的特徵,而過於混亂的動態系統又不具有秩序結構。它們都是簡單的系統,而複雜系統保持在混亂和秩序之間的稱為「混沌的邊緣」 (edge of chaos)的區域。這使得複雜系統既能維持相對的穩定的結構,又時刻具有一種不穩定的趨勢。「湧現」現象周期性地發生,呈現出暫時性的穩定結構,但總體呈一個不斷變化、演進的過程。
5)基於自主體的模擬
傳統的範式在文獻中常常以「經典科學」、「決定論科學」、「實證主義科學」(positivism science)等名稱出現,其研究方法是還原論的或分析(analytical)的,是自上而下的——將研究對象分解成最基本的部分,通過數學術語描述他們之間相互作用,繼而通過推導和實驗論證發展出整套理論。而新的範式,即「複雜性科學」、「後實證主義科學」(post-positivism science)、「後現代科學」範式中,自組織的是無法通過分析法來研究的。因而與之相對地,新範式採用了湧現論(emergentism)的或綜合(synthesis)的研究方法,具有自下而上的特徵。具體途徑主要是通過計算機進行基於自主體的模擬(agent-based simulation)。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是最常用的模擬工具,原理是利用計算機將自主體定義於網格中,並設定它們相互作用的規則,進而通過運算模擬出整個複雜系統的演進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複雜系統的研究中,分析法和綜合法是相輔相成的。正如前面所說的複雜系統是具有層級的分形結構,層級的搭建和定義仍離不開分析法,而層級之間的湧現過程則必須通過綜合法。
這個階段的景觀理論我們主要討論如下:
1.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雅各布斯對之前幾乎所有的城市規劃理論都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而肯定了高密度、功能混合、多樣性、傳統街道以及老建築的意義。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雅各布斯的理論主要來源於對城市日常的觀察,卻具有「正統」規劃理論不曾具有的複雜性和自下而上的特徵。
顯然受到了複雜性科學的發展的影響,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最後一節中提到了資訊理論的權威沃倫·韋弗(Warren Weaver)對科學發展過程——由(1)簡單性到(2)無序複雜性,再到(3)有序複雜性——的論述,並將城市問題與有序複雜性問題進行類比。因而雅各布斯所謂複雜性的提高不是日漸雜亂無章,而是要通過一定手段進行來維持的高度有組織狀態。同時,在與城市管理機構的長期交鋒中,她發現了城市管理機構「垂直架構」的缺陷,提出了「橫向性」行政機構的建議,與多自主體系統(multi-agent system)的結構相當接近。
2. A City is not a Tree by Christopher Alexander
克里斯托弗·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在1965年的文章《城市不是樹形結構》(A
City is not a Tree)中指出絕大多數規劃師設計的城市空間都是「樹形結構」,即不同單元之間的元素完全沒有重疊。而自發形成的城市多為擁有更豐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半網格」(the semi-lattice)結構(一個數學術語)
1990年代開始,邁克爾·巴蒂等領銜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高級空間分析中心(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CASA)開啟了以分形理論研究城市的先河,將引力定律、冪律分布、分型維度等後現代數學工具引入城市研究,並逐漸以基於GIS的細胞自動機(GIS-based Cellular Automata)和基於自主體的模擬等方式的城市自下而上演進過程的模擬研究城市的複雜性。
3.從麥克哈格到整合景觀生態學
《設計結合自然》中提到生物界的有組織的複雜性問題(Organized Complexity)問題,即物質從較低秩序到較高秩序運動的「負熵」(negentrogy)現象。然而麥克哈格的問題在於對自然系統的自組織過程有著充分地認識和肯定,卻忽視了早在19世紀就被格迪斯所強調的社會系統與區域自然系統的密切聯繫。麥克哈格默認了人類發展對自然界的自組織過程只能起到破壞作用,因而必須將人類行為排除到「負熵」創造過程之外。於是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即為了保護自然系統的複雜性,卻必須採用一種簡單的決定論方式——地圖疊加——來安排人類的發展空間。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麥克哈格的價值觀雖然受到了複雜範式的影響,但他的方法還是傳統科學的。事實上,將實證主義科學方法引入風景園林學科,從而使風景園林跳出純感性或美學的局限,正是今天人們對麥克哈格貢獻的普遍評價。
直到後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有組織的複雜性問題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自組織、自協調能力以及協同進化過程息息相關。Navah等在1990年代提出了「整合景觀生態學」(holistic 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將研究對象擴大到了由生物圈景觀和是有燃料驅動的技術圈景觀整合而成的「整體人類生態系統」(Total Human Ecosystem),並認識到了景觀的分形結構,開始了在複雜性科學的範式下將景觀作為自組織系統的研究。
(未完待續)
以前聽過一句話:建築理論是最沒系統的理論。大家自說自話,對的錯的都攪合在一起,這種理論和沒有也差不多吧。
不邀自來,這裡是還么怎麼學到專業課的景觀生,回答難免幼稚片面還望指正。Q1:我覺得景觀發展不太明顯其一是景觀相比建築是新新行業。我指的是結合生態學、行為學、心理學、形態學、美學等等學科交叉影響下的景觀設計學,不是造園子。(國內)現在定義下的景觀設計應當是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有所發展和建樹之下逐漸形成的。不止是south蜇蟲 提到的材料,形態、結構、功能的單一性也是讓景觀設計看似一成不變的因素之一。Q2:理論缺乏的確是個事,個人就在啃建築的理論,越發有種景觀是建築的分支的即視感了。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在景觀知識點的多而雜。拿我自己說吧,去圖書館我總是先翻翻藝術類,再找找城市規劃類,還有建築類,農業。。。它們彼此之間隔著不是一個類別好嗎,還沒有一個完備的框架能囊括其中。最後呢,出了個景觀設計學建立了它們間的彼此聯繫。但是呢,它自身又是新學科,自己的事都稀里糊塗的。所以呢,就只能東抓點西補點,什麼都懂什麼都不太懂的先給自己掃盲。學的都是多而雜,寬而淺的景觀設計。
科技飛速發展,思想跟不上了,因此理論缺乏,大師還未出現。
建築就是建築么?最早其實是營造嘛,就是教你如何蓋房子,是工程是技術,是土木工程。後來有了設計。再後來和結構分家,藝術、文化的成分更多了,著述也多了。總的來看,拋出技術因素和地域風格的差異,變革也不多吧?建築著述和理論多的另一大原因是從業人員多,古今中外都是。無論是景觀還是園林,跟小尺度的建築比,都不容易出大師,所以在某種角度來看都不及建築「重要」。
首先我認為這個是景觀和建築一定的發展結果。建築對於人而言是每天都要接觸的事物,久而久之在現在思維開放的今天,各種理論學說的不斷提出的情況下,都會存在著一些相對應的建築觀點和理論。但景觀作為一向建築的「附屬品」也只有人閒情逸緻的時候才會接觸到的事物,所以理論的發展,肯定是有,但不么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眼中。其實我認為景觀的發展緩慢並不是因為理論上的不足。景觀設計自己也有著諸多的理論。與建築相比,景觀不被看重的原因我認為是設計者自身的問題。其實我一直不覺得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應該分開。我認為作為一個優秀合格的空間營造者,這三方面你必須都應該具備一定的認知,和審美設計能力。而現在一些大致的情況就是,設計者們,只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建築。的確要做出一個好的建築,還需要水電暖的配合,已經十分的花費時間和精力。所以大家的思想就停留在,我做完了我的建築,那剩下的就是景觀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的事情了。我認為三者不能分家的原因,就如同水電暖結構設計需要做擴出整合一樣。到底希望設計出一個什麼樣的空間,什麼樣的環境,給路過這個空間的人群和實際使用這個空間的人們,帶去什麼樣的感受,這都是應該提早有預判或者提前策劃好的。而現在實際的景觀與建築設計的情況就是,景觀的一筆帶過。或者景觀以一種裝置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前者我認為對於建築環境空間是一種悲哀,後者對於這個話題沒有討論的意義
理論其實很豐富,景觀都市主義,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綠色基礎設施······巴拉巴拉各種很多的,關鍵是這些理論遇到國內的實踐就很難量化,一般量化不了的東西最後就虛化,你懂得。如果搞成像綠色建築那樣的體系,相信理論的用武之地就不遠了。再者雖然景觀自己把自己很當回事,但是外面的都不把你當回事,於是這些個什麼理論能夠運用的機會就更少了,任何一個項目國內的風景園林想要領導另外兩個兄弟學科(建築和規劃)都難,更別提其他專業了,所以這個行業想要出頭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你是說中國的還是國外的?中國傳統的造園技術有上千年了,至於理論跟中國思想史的範圍出入不大。古代造園的都是什麼人?帝王,文人,他們背後的思想體系難道不夠博大精深么?
推薦閱讀:
※中國建築「坐北朝南」如果街道在北怎麼辦?
※土地制度是影響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嗎?
※最近裝修,糾結客餐廳到底瓷磚好,還是實木地板好?有人說瓷磚實用,也有說地板好看腳感好,無比糾結。
※如何製作建築系申請作品集?
※計算機輔助設計/有限元分析等工具是否降低了國內建築的安全性?